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站在人群之外,拓拔鸿张了张嘴巴,看着营寨内,混乱如无头苍蝇四处奔跑的人群,说不出话,此战鲜卑若败
“败了我们真的败了”
秃安紧了紧铁拳,闭上眼睛,大喝一声道:“阿里调十万铁骑前往南营防备天赐军,所有将士日夜轮换驻守营寨各处险隘,严密监视天赐军动向”
“诺”一位身穿甲胄的大汉,对着秃安大喝一声,随后连忙调拨十万左右的铁骑,别疾驰南方而去。如今能看到的只有守卫在南边的天赐军,其他三边都非常安静,在秃安看来,天赐军是准备从南方进攻了。
“副帅我们现在最紧要的是突围出去,请副帅下令,末将愿领本部兵马,前去搬开山石,为大军开路。”一位中年汉子,光着膀子,对着秃安拱手说道。
“你好吧,本帅给你三万人,一定要在天亮之前,将所有山石清理干净”秃安知道,必须要有人处理山石,否则鲜卑大军就会被困死营寨内。
“诺”中年大汉看了一眼拓拔鸿,发现拓拔鸿傻愣愣的没有反应,咬了咬牙,转身带着本部人马冲向来的那条谷道,这是鲜卑大军唯一的生路。
“拓拔鸿,振作点,我们并不是没有希望。”看了一眼天边的月牙,秃安眼中闪过一道悲哀之色,上前拍了拍拓拔鸿的肩膀说道。
“希望??你还明白吗?天赐军为什么要把我们引入营寨之内?”拓拔鸿抬起头来看向秃安,笑了笑,很惨然,仿佛已经猜到了什么。
秃安面色一变,不是想不到,而是秃安不愿去想,因为营寨是鲜卑大军唯一能阻挡天赐军进攻的场所,而且事前已经命人检查过所有营帐,并没有发现任何不妥,但越没有不妥之处,就越危险,因为这代表着,秃安等人还没看破天赐军的安排。
“轰隆隆轰隆隆”突然一阵阵闷声从地下传来,仿佛天地崩裂一般,整个地面都在下陷,看到眼前惨况,拓拔鸿笑了,秃安也笑了,因为他们明白了,或许,刘泰真的是鲜卑的克星而四十万提诶器损失后,鲜卑还有明天吗?
“啊额呜”
“地陷了,快逃出营寨啊”
“轰轰”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啊额啊”
混乱,彻底的混乱,各处的营寨都在塌陷,伴随这滚滚的烟尘,仿佛犹如末日一般,鲜卑的惨叫声,比在谷道时还凄惨,还浩大,因为这里,将会死的人只会更多第二百六十六章思想转变(第二更,泣血求订阅)
第二百六十六章思想转变(第二更,泣血求订阅)
鲜卑大营
“将军,可以让兄弟们冲锋了。”包头的小舅子,眼中闪过一道精光,看着对面灯火通明的鲜卑营寨,嘴角挂起一丝森冷的笑意。
自从离开上谷后,包头就领着三万铁骑,隐藏在关外的一片密林中,其实这片密林离鲜卑大营也不是很远,只是因为双方之间隔了几座大山,所以慕容风没人注意到罢了。
近距离下,包头自然能更清楚的看到慕容风的动作,在今日凌晨,包头就接到了刘泰的命令,要包头自行准备劫营,当然,时间是在慕容风大军离开营寨后,而且动静要小,绝对不可惊动慕容风。
“呵”包头嘴角挂着笑容,据探马传来的消息,如今鲜卑大营内的兵马不足万人,而且多是老弱残兵,这些人只不过是负责看守粮草罢了。
“再等等,不急。”鲜卑大军离开大营才半个多时辰,包头担心出意外,万一坏了刘泰的大事,那就玩完了。
“将军,快一个时辰了啊,如今慕容风怕是早就领着大军入关了,不可能再接到后面的消息,而拖延下去,小心迟则生变啊”包头的副将,也就是小舅子,皱了皱眉头,看了一眼包头说道。
“恩?”包头眯了眯眼睛,微微点了点头说道:“好吧,三万弟兄分为四队,余者两千负责巡视四周,四队每队包围一面,让兄弟们小心点,偷偷摸上去,绝对不可以放过一个活口”
“诺”副将脸上闪过一道喜色,连忙下去吩咐。
看了一眼离去的副将,包头一阵失笑,对旁边的跟着的亲卫说道:“吩咐下去,看好三子,别让他出了什么事,否则本将军可没法和家中的母老虎交代。”
“诺”亲卫想笑又不敢笑,撇着嘴偷偷的看了一眼包头那郁闷的神情。
半盏茶时间后,包头所属的三万铁骑,分属完毕,偷偷摸向鲜卑大营,鲜卑大营内多是老弱残兵,所以防备很松散,因为鲜卑人永远也不会主动的去防守,在他们看来,鲜卑是一个进攻的民族,防守是懦弱的汉族才会做的事情。
这种想法,可以说很好的体现了草原民族,狼的性格,在狼的眼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绞碎一切敌人,这就是他们存在的意义。
可惜的是,不善防守,将会成为鲜卑恐怖的噩梦,他们的懈怠,会让他们品尝到死亡的滋味,被屠杀的滋味
“兄弟们,杀啊”离营寨不足两百米的时候,包头骑在战马上,挥舞着战刀大喝一声,首先冲向鲜卑大营。
“杀,杀光胡狗”将军带头,士卒岂能不随?只见鲜卑大营四面,都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仿佛有数十万大军在围攻营寨一般。
“轰轰”马匹冲破营寨外面微弱的防护,带着士卒们杀入营寨。
“射箭射箭是汉军汉军攻寨啦”营寨内的巡逻兵第一时间反映过来,大喝出声说道。
“咻咻咻”
“扑哧扑哧恩哼”
零散的箭支击打在天赐军骑兵部队那坚硬的铠甲上,能起什么作用,当然也有不少倒霉的骑兵们被射中眼睛或者没有铁甲防护的地方。
“扑哧撕拉”包头是第一个冲入营寨的,手起刀落,一个个人头冲天而来,携带着极为惊恐的表情,让人不寒而颤。
大营留守的兵马本就不多,如何能使包头三万精锐铁骑的对手?不到半个时辰,大战差不多就已落幕,而且天赐军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鲜卑大营挂上大汉龙旗时,代表着,南征的四十万鲜卑铁骑,已经彻底失败了,慕容风这位战神,很有可能也要身死异乡。
营寨旧址
惨不忍睹,到处都是残肢断臂,鲜卑骑兵一层叠着一层,哀嚎声久久不绝,马匹的嘶鸣声,更加让人闻之落泪。
“报神侯,关防已被夺回,所有鲜卑士卒都已斩杀殆尽”
“报神侯,关外鲜卑大营已被包将军攻占,暂时没有发现有鲜卑人逃离”
刘泰静静的站着那儿,看着山崖下那惨不忍睹的情景,心里有点堵的慌,不知为何,刘泰感觉到有点心虚,仅仅一个计谋,就有十几二十万人丧生,接下来的黄巾之乱,群雄割据,还要死伤多少人?
鲜卑、匈奴、扶余、羌胡不是汉人,这并不是他们的错,错在他们残杀汉人,奴役汉人,其实追根究底,这些外族何尝不是中原分流出去的?想起前世游历蒙古等地,那些健壮的草原,热情好客的摸样,刘泰忍不住心中很难受,自己一直以来的政策,真的是对的吗?别人欺负自己,就要让对方灭族?是不是太过残忍了?这和禽兽有何区别?
或许,真的该变一变了,真正要灭族的不是草原部族,而是西方世界那些白猪黑狗,他们才是给汉人带来屈辱的罪魁祸首,这一刻,刘泰感觉自己的心境提升了很多,近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从今以后,所有征服的草原民族,不再是胡族,不再是东夷,是汉人,亚洲,是汉人的亚洲,活在亚洲上的人,必须要是汉人想要活下来,那就汉化若是不愿服从汉化,再下屠刀,也就怪不得刘泰了。
“下令,救治所有胡人,我们是汉族,以德服人,以仁治天下的汉人”闭上眼睛,刘泰咬了咬牙,下了一个前所未有,让人手足无措的命令。
屠杀政策就此废了吗?强势的刘泰?怎会变得软弱?戏志才疑惑、郭嘉疑惑、荀攸自然也疑惑。
刘泰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傻愣愣的戏志才三人,笑了笑说道:“诸公难道没有听清楚吗?从今以后,杀胡令作废,凡是胡人俘虏,皆为其汉化,不识汉字,不说汉语,不穿汉服,不自认为汉人者,皆终身为奴”
“”面面相觑,无言以对,变化的太大了,现在的刘泰,让人有点捉摸不透,这是刘泰的一次兴起,还是??北疆的政策真要再次大改了?
“诺”郭嘉首先对着刘泰躬身应命,若论忠心,没有人比得上郭嘉,因为只有郭嘉,才能真正的看清刘泰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直以来,刘泰对外都非常强势,其实不然,刘泰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只不过是胡人在逼刘泰便的血腥残暴罢了。
如今刘泰终于明白,以仁治天下,才是首选,若是一直霸道下去,或许只能落得个西楚霸王的下场,郭嘉心里也舒畅了许多,至少以后不用再担心,刘泰过于残暴导致麾下的臣民离心。
“主公圣明”第二个对着刘泰应命的是戏志才,戏志才脸上带着浓浓的喜意,眼中甚至还带着一丝泪水,一直以来,只有戏志才紧紧的跟随着刘泰南征北战,可以说从未离开过刘泰,对刘泰的强势,戏志才体味最深,也是最担忧的,在戏志才看来,若是刘泰继续下去,很有一天会将矛头对准汉族自家百姓,因为戏志才知道,很快大汉就要发生空前规模的内战,到时刘泰对汉人下屠刀,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名望,怕是会一朝丧尽。
“主公你长大了”一直以长辈身份看待刘泰的荀攸,一副开怀的摸样,嘴角挂着笑意,仿佛看到自己眼前,即将出现一位真正的盖世雄主
荀攸今年已有二十八岁,大了刘泰十多年,可以说是一步一步以旁观者的目光看着刘泰成长的,从最初的谦谦君子,变为血腥残暴的屠夫,狂傲不可一世,视天下诸侯为无物,到现在的幡然醒悟,终于明白过来,一个圣君,需要的不是血腥,也不是残暴,而是以德服人,以仁治天下当然,免不了的中间会掺杂点血腥。
看了一眼悬崖下,巨大的坑洞内,无数鲜卑士卒痛苦的翻动和刺耳的嚎叫,荀攸笑了,很满意,如果早知道如此方法能让刘泰醒悟,荀攸愿意手上沾满鲜血,再杀个几百万人也在所不惜。
感觉到戏志才三人感慨的摸样,刘泰摸了摸鼻子,苦笑不已,不成想自己的一番顿悟,居然使得戏志才三人满怀担忧放下心来,这是刘泰不能预料的。
其实一路走来,刘泰杀的胡人真不多,当然,不能把死在杀胡令上的胡人算进去,否则刘泰还真是罪孽深重了。
“多谢三位军师一直以来的辅佐,日后泰定不会再意气用事,还望三位军师日后多多指教。”躬身一礼,让刘泰看上去不再是那神坛上高高在上的神侯,而是一个翩翩公子,一个温和可亲的贵公子。
“主公折煞我等了”戏志才与荀攸和郭嘉互相对视一眼,对着刘泰躬身一礼说道:“主公能幡然醒悟不在我等,而是在主公心中的那颗仁心,相信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人在背后骂主公屠夫,侩子手了”
“呵”刘泰一阵失笑,看了一眼三人,随后转身说道:“下令去吧,若是救不过来的,好好安葬,从今天开始,本将军要草原部民知道,做了本将军的俘虏,并不是非死不可,他们会得到未来,会得到幸福的生活,恩,最重要是,本将军要瓦解和连的军心,要瓦解草原士卒与我北疆的死战之心”
只要不用死,谁还会不要命的去拼命,刘泰这一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草原骑兵的战力,算是釜底抽薪吧,怕是草原部落的首领知道刘泰的新政后,会吓的连安睡都难,掌惯了权力的他们,怎会愿意被刘泰征服?第二百六十七章黄巾起义爆发(第三更,吐血求订阅)
第二百六十七章黄巾起义爆发(第三更,吐血求订阅)
公元184年,汉光和二年,二月初。
唐周携带张角罪证,在太傅刘焉的带领下,走入大汉政治权利中心崇德殿,当面向灵帝告发张角密谋造反,并且列举数十条证据,一时之间满朝文武震动,整个大汉天下为之震动。
汉灵帝下旨抓捕司隶黄教负责人马元义,不到半天时间马元义就被抓捕入狱,灵帝仿佛有点急不可耐,什么审问也没做,直接将马元义车裂,随后血腥镇压洛阳周边的所有黄教聚集点,绞杀所有黄教信徒,当夜仅仅洛阳周边,就有数万百姓被残忍杀害,其中甚至有许多幼童的头颅被士卒拿去冒领军功,无端被卷入其中的平民百姓数不胜数,一时之间整个司州怨声载道,民情激愤。
马元义死后,灵帝给在孟津一代训练北军的司隶校尉黄琬发了一道圣旨,要求其即刻带十万北军进入洛阳,负责拱卫京畿,升任议郎何进为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卒和北军屯于都亭,整点武器,镇守京师。
又自函谷关、大谷、广城、伊阙、轘辕、旋门、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关口,设置都尉驻防,下诏各地严防死守,命各州郡随时准备作战、训练士兵、整点武器、召集忠汉之士平定反贼。
调司空张温为司隶校尉,前往河南尹驻防,河南尹为洛阳南面屏障,至关重要,无人可用的情况下,灵帝只能把张温仍出去了,当然,司空之位也不能空缺,随后灵帝升任黄琬为司空,全权负责调拨各部大军所需粮草。
为镇压各地乱兵,灵帝连下数道圣旨,任北地郡太守皇甫嵩为左中郎将,统领北地郡八万铁骑,南下清剿三辅一代黄教信徒,主要针对的目标是集结在魏兴郡一代的黄教信徒。
皇甫嵩乘势上谏要求汉灵帝解除党禁,取出西园钱财及良马赏赐三军,提升士气,而大臣吕彊又对灵帝上言:“党锢久积,若与黄巾合谋,悔之无救。”汉灵帝接纳提案,在壬子日大赦党人,发还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马、弩,推举众将领的子孙及民间有深明战略的人到公车署接受面试。
仅仅任命一个皇甫嵩是绝对不够的,随即灵帝下令冀州刺史朱儁为右中郎将,调冀州二十万精锐步卒南下,前往寿春一带,平定寿春的六十多万黄教信徒,最重要的是,必须把张宝的六十万黄巾控制在淮河以东,绝对不能让张宝率领信徒进入豫州
任卢植为西中郎将,董卓为副将,统领五万精锐北军,五万三辅地区的边军,凉州二十万铁骑,正面迎战统领四十万益州兵已到汉中的张角,务必要将张角压制在陈仓以南,尽最大可能诛杀张角。
当然,不得不提的是,议郎曹操被任命为虎牢关守将,率领一万精锐北军,负责驻守虎牢关,抵挡随时有可能爆发的中原之乱。一些个日后威名赫赫的诸侯们也争相登台,一时之间,天下群雄并起。
公元184年,汉光和六年,二月中旬
得知事情暴露,唐周在朝堂上向灵帝告发,马元义被车裂,张角简直是当场气得吐血,甚至当众发誓,此生必诛唐周,要把唐周千刀万剐。
随即连夜通知天下各州黄教分部,见令后即刻起事,张角自命大贤良师,领天公将军,封其弟张宝为地公将军,张梁为人公将军。
当夜张角在汉中誓师,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号令天下各部黄教信徒起兵造反,口号一出,天下为之震动,一些个受不了压迫的庄稼汉,纷纷投入乱军,一时间黄教信徒遍布整个大汉天下。
苍天指的自然是大汉,黄天指的是张角的太平道,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土为黄色,所以黄教信徒必须头戴黄巾,而因此,乱兵们,又被天下百姓称作为黄巾军。
起初之时,群众纷纷响应,或入伍为信徒,或送粮送衣,黄巾军发展的很快。也很得民心,甚至于百姓们自愿把子女送入黄巾军中,男子为兵,女子找个好男人成家立业。
而义军攻克城镇后,也不负百姓所望,接连烧毁官府,杀贪官污吏,将其财产分发给百姓,并且有时甚至把自己的军粮接济给百姓,其中张角的本路大军做的最好,广施恩德与三辅,几乎大军刚刚进入三辅,没有打过一仗,便攻陷了无数城池,三辅周边地区,可以说完全落入张角手中,大军直逼长安而去。
各郡县的贪官污吏平时作威作福,一闻义军到来,便吓破了胆,如同丧家之犬,丢弃城池郡治,逃之夭夭,根本不做丝毫抵抗,致使短短半月之间,大汉天下居然已丢失十之五六。
实际上还在天子手中掌控的地域,只有司州、长安、凉州、冀州、南阳,其他所有州郡,除了兵马众多的州治之地勉强防守外,早已全部陷落,情况可以说是危急万分。
天下震动,京师震动,灵帝更是不敢离开朝堂,随时批阅各地传来的战报,连番督促各地汉军平定叛乱,但诡异的是,对北方的刘泰,灵帝居然没有一份诏令,甚至连招呼也没有打一个,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草原五部联军南下,数量多达百万,比黄教之乱更为严重,因为刘泰封锁二州关卡,天下各方势力还没得到什么准确的消息,只知道刘泰在上谷下了埋伏,打了一场大胜仗,歼敌数万之多,但准确的数字没有人知道。
而在二月中旬以后,刘泰多番调动兵马南下,沿冀州和司州一代,布下了重兵,仿佛北疆的用兵对象已经改了,但问题是北疆怎么可能如此之快就打败五族联军?这明显不现实啊,百万铁骑可不是百万只蚂蚁,就算站在那里给你杀,短时间内也杀不完吧,何况是各方部落都有名望甚高的军事统帅坐镇。
其实也不算是说刘泰打败了五族联军,因为五族之中除了高句丽还在和天赐军僵持外,东部鲜卑十万铁骑已经退去,中西二部四十万铁骑,在大坑人堆人的情况下死了七八万人,被俘虏多达三十多万,战神慕容风自刎而死,秃安、拓跋鸿等数百员鲜卑战将被活捉,当然,也有不少战将被俘虏后自杀的,这就不一一多说了。
五族联军本就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中西二部鲜卑大败之后,北匈奴和羌胡虚晃一枪,便狼狈不已的匆匆逃离,甚至军粮物资都不要了,在羌胡方面,丢下数万汉人百姓狼狈逃离,这些百姓都是凉州一带被俘虏的汉民,卫杰自然不能不收,而北匈奴更是可笑,天赐军收缴北匈奴营寨来的物资,几乎堆满了数个大仓,担心天赐军乘胜追击,北匈奴留下了数万匹牛羊,因为牛羊不好携带,速度太慢,若万一耽误了行程,被天赐军尾随而上就悲催了。
在东边,唯一还和北疆作战的就是伯固的十数万高句丽大军,因为刘泰一直没有答应放回高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