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雄师-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啊,去辽东,说说吧,你们俩在角落里鼓捣点什么?”无奈的摇了摇头,刘泰站起身来走向田丰,想看一下田丰和沮授玩的什么把戏。

“咳咳”田丰一阵咳嗽,站起一步,挡住刘泰的目光,低头说道:“殿下,属下去辽东便是”

“迟了,说说吧,你们俩最近一段时间,都在干什么?”刘泰挥了挥手,用余光看着田丰身侧,并没有发现什么,田丰身后的桌案上,只有一副图纸

这一段时间内,田丰和沮授一直很神秘,军前议事,也不多说什么,除了照常参加,几乎和没事人一般,刘泰一直认为田丰和沮授是在谦让新人呢,但今天看来,明显有点名堂啊。

“殿下,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是近来属下和元皓研究的一些小玩意。”看到田丰遮遮掩掩的摸样,沮授忍不住面皮一扯,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哦?是什么东西值得你们这两大军师一起研究?”刘泰更加疑惑了,但没经过田丰和沮授的允许还真不好上前查看。

“这请殿下稍容一段时日,待得属下与元皓研究出来了,定会第一时间上呈殿下。”沮授对着刘泰拱手说道,脸色很为难,想说,但又不能说摸样。

“二位军师,你们俩在干什么呢,有什么不能说的啊?”张飞这个好奇宝宝,忍不住挤开挡着路的关羽,探出豹子头,对着沮授发问道。

“既然二位军师都不想透露,还是算了吧。”看到沮授和田丰,真没有丝毫透露的摸样,刘泰也不好再为难,毕竟谁都有**,既然田丰答应前往辽东了,那这件事只能稍后再论了。

“殿下,属下希望能和元皓一同前往辽东。”看到刘泰不再为难,沮授吐出一口浊气,对着刘泰请求道。

“此地离辽东万里迢迢,而且公与又身为并州别驾,若公与离去,并州的政务该如何处理?”刘泰皱了皱眉头,有点不瞒,二人不给自己知道在干什么也就罢了,但沮授现今请求前往辽东,明显有点因私忘公了。

“殿下,这项研究至关重要,甚至关乎到北疆未来的全军的战力,还望殿下成全。”沮授看到刘泰有点不满,并且以并州政务说事,忍不住脸上露出一层焦急之色,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哎,公与”叹了一口气,刘泰有点无奈,重的话,刘泰不好说,也舍不得对沮授和田丰发脾气,看到二人一副坚持的摸样,刘泰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看到刘泰为难的摸样,沮授眼中一亮,对着刘泰说道:“殿下担心的无非是并州政务,近来卑职名下有一人,对政务处理的非常上手,有大才能,当得上名士之称,殿下理应重用啊。”

“哦?是何人?”刘泰愣了愣,脸色有点好奇,当今天下能被身为名士的沮授称之为名士,本事定不是一般,不过刘泰好像并没有听到并州出现什么政治新贵吧?

“此人与灵隐、兴国和升阳都有渊源,乃是北疆前几届的老学子,更被学子们戏称为北华六绝之四”沮授笑了笑,看了一眼东方绝三人,非常满意北疆学子的本事,然后转向刘泰说道。

“陈逸?”东方绝、公孙策和卫显三人,忍不住一阵惊呼,六绝的排名,没有人比他们更加熟悉了,而六绝之四,正是一位叫陈逸的年轻男子。

“对,正是陈子平,此人乃是昔年的三君之一陈蕃的后人,对处理政务仿佛天生的老练,当初卫显被派往镇远辅助颜良,而子平则被安排到了卑职手下。”沮授一脸笑呵呵的对着众人说道。

刘泰微微点了点头,陈逸的事迹,刘泰还专门查探过,这些年来,单单为了陈逸一人,刘泰都付出了不少心血,而人员的安排,一直都是荀彧来负责,虽然说荀彧的副校长位置让给了黄承彦,但安排学子上任地方,却逃不过荀彧这一关。

“陈逸处理政务的能力,属下与二位雪地都非常清楚,若用陈逸暂代并州政务,不会出任何问题。”东方绝突然转身,对着刘泰拱手说道。

一直以来,天下士子都非常佩服三君的所作所为,理所当然的,东方绝也对三军的子嗣带上了好感,尤其是陈逸的能力还非常出众,还是东方绝三人同一届的好友,自然没什么好不保举的了。

东方绝话语一落,卫显和公孙策同时出列向刘泰保证陈逸的能力,看来陈逸在北疆大学中,关系处理的非常好啊。

“好吧,既然你们都认为陈逸有足够的能力,那就让他暂代公与处理政务,当然,辽东战局结束后,公与你必须要给本王一个交代。”刘泰看到众人都是一副众口铄金的摸样,再加上对陈逸老子陈蕃的好感,也只能同意了沮授的请求,不过让一个二十多岁的人,处理整个并州的政务,是不是有点过分了啊?

“殿下请放心,陈逸的能力,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沮授一脸笑呵呵的对着刘泰说道,仿佛对陈逸的能力百分之百相信啊。刘泰真想不通,陈逸怎会让沮授如此自信?第三百一十六章拜访司马家(第一更,求订阅)

第三百一十六章拜访司马家(第一更,求订阅)

河内郡、温县

温县地处黄河北岸,是中华民族最早的聚集地之一,县内存在多处上古时代文化遗址,早在夏朝时已称温国,商代祖乙曾在此建都,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

虽然说温县的历史的辉煌,但现今的温县,却非常平常,县城内除了以司马家为首的门阀外,其他的势力并不怎么出众,尤其在黄巾之乱后,司马家也损失惨重。

说到司马家,就不能不说司马家最出名的人物司马懿,司马懿字仲达,公元17年出生,汉末的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谋朝篡位者之一。

司马懿的前半生是庸碌的,因为有曹操一直在刻意的压制着,虽然看到了司马懿的野心,但又不舍得除掉司马懿,导致最后曹氏王朝的覆灭,当然,即使曹操再英明,也看不到全变,尤其是在曹丕的刻意相助下,司马懿的前半生都算是有惊无险。

如今的司马懿还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在司马防的带领下,刘泰走入司马家族的高墙大院中,既然来到了河内郡,刘泰自然要去见一见这位司马懿,司马懿的能力堪比诸葛亮,若是能用,刘泰自然不会放过,若是不能用

走入司马府后,不多时,刘泰与司马防只见前面不远处的一座小亭子中,坐着几位孩子,带头的是一位看上去有十多岁的小青年,小青年身穿绿衣,坐在右下首在那朗读着什么,而其下的几位年纪就比较小了,其中甚至有一个看上去才刚刚满周岁

“咳咳尔等还不快来见过神王?”走在刘泰身后一步,司马防看到亭子内的几位孩子,认真读着书的摸样,眼中忍不住闪过一道欣慰之色,不过面上却保持着人父的威严,轻咳两声说道。

“神王??”以小青年为首的众人看到司马防前来,好像并没有什么惊讶之处,依然在那专心致志的朗读着,但听到神王之名时,顿时一个个都楞了

“父亲你说的可是??”小青年乃是众人的长兄,比坐下的孩子们好了许多,回过神来后,顿时神色大变,连忙驱赶着众位弟弟走向前来,拜倒在司马防面前,拱手说道。

“恩?”司马防微微退让一步,将身前的刘泰凸显而出,毕竟如今的司马防,其实已经算是刘泰的臣子了,京兆尹的位置早在长安陷落时,已被朝廷革职。

“朗儿,还不快向神王行礼?”看到司马朗那傻愣愣的摸样,司马防气不打一处来,对着司马朗撇了撇眼睛,用意很明显的说道。

“啊??是,是”看到司马防脸上一闪而过的怒意,司马朗顿时大惊,然后转头看向一直沉默着的刘泰,躬身行了个大礼说道:“草民司马朗代众位弟弟见过神王,还请神王饶恕弟弟们不懂行礼之罪。”

“起来吧”刘泰淡淡的应了声,双目紧紧的注视着司马朗左侧的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双目明亮,眼眶内闪着淡淡的金光,鼻尖高挺,嘴唇非常薄,一头黑发披在小小的肩膀上。

“殿下,这是卑职的二子司马懿,若有礼数不足,还请殿下勿怪”感觉到刘泰的目光和那死寂的气氛,司马防忍不住摸了摸额头的冷汗,上前一步躬身拱手说道。

“无妨,这个孩子,本王非常喜欢,如果你愿意,本王准备将司马懿带往神侯府培养。”刘泰看了一眼司马防,淡淡的出声说道,不过刘泰的语气有点不容拒绝,仿佛司马防只要不同意,就会来硬的一般。

“殿下,这孩子还小,是不是”司马防满脸苦笑,将司马懿带往神侯府培养,司马防自然求之不得,但这是不是来的太突然了?而且一点预兆也没有,司马防心中有点没底啊。

其实司马防根本没有想过带刘泰前来司马家,也没有想过刘泰会主动提出要来司马家看一看,不过刘泰主动提出了,司马防敢拒绝了,刘泰的要求,即使当今的天子,也不敢不答应吧。

所以,非常无奈的,司马防带着刘泰进入了司马家,而刘泰提出要见见司马防的几个儿子,既然来了,司马防自然也不会多想什么,要见就见吧,不就几个屁大点的孩子吗?可司马防万万没想到,刘泰会对司马懿感兴趣,司马懿比司马朗看上去灵活的很多,乃是司马防最中意的儿子,也是司马防老母亲最喜欢的孙子,若是被刘泰带走,司马防如何与老母亲交代?

“怎么,不行吗?”刘泰看着司马防,眼中闪过一道冷光,司马懿虽然有能力,但若无法争取到自己麾下,刘泰会考虑,提前将司马懿除掉,像司马懿这种有大野心的人,无论哪个君主都不会喜欢,何况是知道司马懿一生所作所为的刘泰?

“这这”司马防急的浑身大汗,看了一眼司马懿,又看了看刘泰,半天挤不出一个屁来。

“神王,你为什么要带小子前往神侯府呢?懿儿想要待在家中侍奉祖母,还请神王成全。”看到司马防为难,天生便聪明伶俐的司马懿对着刘泰拱手说道,看上去表情很单纯,仅仅只是为了想留在家中一般。

“恩?”刘泰缓缓低下身子,与司马懿对视起来,嘴角挂起一丝难看的笑容,说道:“懿儿,你可知道前往北疆,将会得到你一生都想不到的东西,留在这司马家中,你的一生,都有可能庸碌无为,你真想这样吗?”

司马懿听得刘泰的话语,眼神大亮,但随即又不知为何暗了下去,看着刘泰,憋着嘴巴,有点委屈的说道:“懿儿想去北疆,更想去华城,但祖母的身体越来越不好,懿儿舍不得祖母”

“哈哈哈老朽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神王殿下啊。”突然,从亭子不远处的一个拐角处,出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老人虽然头发苍白,但面容却如婴儿一般稚嫩,一脸笑呵呵的往刘泰方向走来。

“司马徽?”刘泰微微皱了皱眉头,有点不好的预感,司马懿是必须带走的,留在司马家族中,指不定将来就会被培养成一代阴谋家,到时候,受苦受难的还是汉家百姓。

“小民司马徽见过神王殿下”司马徽笑呵呵的走到刘泰近前不远处,对着刘泰躬身行礼道。

刘泰不敢托大,对着司马徽拱手一礼说道:“学生刘泰见过司马先生,司马先生无需客气,唤学生本名便可”

“哎,这如何使得,如今的殿下,可是当今天下万万人之上的神王了啊,老朽可没有胆量受神王一礼。”看到刘泰居然当众对自己行礼,司马徽顿时大惊闪过身去,现在刘泰的身份可不一般,若是被有心人看到,免不了又要出麻烦。

“司马先生说笑了,一日为师,终身为师,昔年先生有教导之情,学生怎敢忘记?”当初司马徽在神侯府时,确实对刘泰多番指点,众所周知,古文繁杂难懂,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解释的方法,而司马徽自然也有自己的理念,在刘泰的请求下,司马徽也不敢私藏,掏出了不少胸中的笔墨。

“哎,过去的都已经过去了,老朽依然是山野老人,而神王却是高高在上的万乘之君,老朽怎敢高攀?”司马懿摇了摇头,略带感慨的出声说道,一位宗亲,封王前和封王后的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封王前,不论有什么地位,仍然是天子的臣子,而封王后就不同了,即使最低级的王,也可以称之为君,古时所言的万乘之君,其实指的就是诸侯王。

“”刘泰面色微微一变,万乘之君在古时虽然只是指王,但在现在指的可是天子啊,不过刘泰也不会去多说什么,如今的刘泰与天子有什么区别?

“神王殿下,你腰间佩的就是高祖的赤霄剑吗?”只见司马懿一脸鬼精灵的看着刘泰腰间佩着的一把宝剑,好奇宝宝摸样的出声问道。

“恩?”刘泰面皮扯了扯,什么无语,赤霄剑是什么?高祖的佩剑,刘泰敢带着吗?虽然说这把剑现在已经算是刘泰的了。

“懿儿,这是本王的佩剑,与高祖并无关系。”蹲下身子,刘泰大手勾了勾司马懿高挺的鼻尖,笑了笑说道。

“神王殿下,方才老朽好像听说,神王想带懿儿前往北疆教导?”看到刘泰那和蔼的摸样,司马徽并不感觉好笑,而是面色沉重的出声问道。

“恩?不知司马先生有何意见?”刘泰抬起头看向司马徽,笑了笑,有点不以为意,就算司马徽想要司马懿留下又如何?

“神王殿下,俗话说的话,百善孝为先,如今懿儿的祖母身染重病,若是此时将懿儿带走,明显有点不合情理,还望神王看在老朽的份上,暂时将懿儿留在司马家一段时间,过些时日,老朽会亲自送懿儿前往北疆如何?”司马徽对着刘泰再次行了一礼,说的话也不置可否,毕竟自古以来,孝道都是非常受世人看重的。

“”刘泰没有说话,皱着眉头看着司马懿,既没有答应司马徽的请求,也没有说不答应,可是,当刘泰看到司马懿眼中露出一丝悲伤的神色时,刘泰突然神色一震,想到,自己或许真有点不近人情了,毕竟司马懿现在还只是五岁的孩子,如果强迫带司马懿离去,或许会弄巧成拙,在司马懿心里埋下对刘泰恼恨的种子。第三百一十七章局势迷乱(第二更)

第三百一十七章局势迷乱(第二更)

(求打赏,这么热的天气,码字真的很痛苦)

冀州、邺城

从河内郡到邺城,路过太行山,走过壶关,跟随刘泰前来的军队,也只剩下了十二万,其余的都从并州回到各地驻扎了,毕竟若原路返回华城,到时候又要前往驻地,实在是太耗费时间。

没有了难民队伍,刘泰带着大军行进起来,都感觉神情气爽,天天看着一大群难民可怜的摸样,任谁都舒服不起来,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路而来,还有一个新人,这是一个女人,黄忠在洛阳要来的女人,当初刘泰率兵围困洛阳时,还是王允这位太仆亲自出城送来的

是谁?任红昌刘泰一直想要找到的一个女人,也是被王允收留才不到一年的人,当刘泰得知任红昌被王允收留后,即刻派人随时随地监视,连带着,也有保护,防止被王允这个臭老头玷污。

其实刘泰本人对任红昌的兴趣不大,当然,是在见过任红昌前,但在见过任红昌后,刘泰彻底改观了,或许真应了古人的话语,英雄难过美人关,任红昌的美,不是一般人能抵挡的,起码刘泰抵挡不了,再见到任红昌一次后,就会想见第二次,第三次,有时候,只要远远看着就好。

邺城的环境就不多介绍了,被黄巾军摧残之后,城体多处出现坑坑洼洼,但城内,却和当年刘泰初出茅庐时没什么区别,只是在邺城内,没有了当年迎接刘泰的刘焉和天下两大富商,大战过后,总是有点冷清的。

原刘焉刺史府早在得到刘泰前来的消息前,就被全部清理了出来,其实这里也不能被称之为刺史府,因为真正的刺史府坐落在新都,当年刘焉之所以会选择在邺城办公务,主要的原因还是邺城的地理位置比信都好,随时都能得到朝廷的消息,而今,这座刺史府已经成为刘泰的地盘。

“主公,这邺城还和当年一样繁华啊。”刺史府内一个小高坡上,可以看到城内各处的场景,只见熙熙攘攘的人群在各个街道中流动着,不少叫卖的小贩,也很早的就出来摆好位置,郭嘉站在刘泰身旁,一脸感慨的出声说道。

“恩”刘泰淡淡的应了声,自从进入这座刺史府后,刘泰就感觉心里很不舒服,有点沉重,因为刘泰在回忆,回忆这些年的过往,一直以来,因为各种战事,刘泰都忽略了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刘焉等人,甚至被接往神侯府居住的当年龙山村二老,刘泰都很少前去问好。

“今年过年,又要在外面了。”不知为何,刘泰很想把刘焉和龙山二老,加上自己神侯府的家眷,全部叫到一起,好好过一个年,可惜的是,这种情况明显不现实,因为现在已经临近十二月底。

“主公想家了吗?”郭嘉笑了笑,郭嘉不同其他官员,在私底下的时候,一般叫刘泰主公或者大哥,不会称呼为殿下,而公孙绝是个特例,一直以来都是称刘泰为主公,不论人前还是人后。

“是啊,想家了,小嘉子,如果本王把父亲和伯父强行留在华城会如何?”刘泰微微点了点头,因为益州还没收复,所以刘焉和刘虞还呆在晋阳。

“这”郭嘉皱了皱眉头,有点小郁闷,偷偷的喵了一眼刘泰,发现刘泰一脸的慷慨之色,好像还带着不忍心,无奈的拱手说道:“主公,二老前往益州乃是板上钉钉的事情,益州天府之国,又有蜀道之险,只要平定朱车骑平定了益州后,益州将会是二老最好的养老之所,而且二老当权,不但能克制益南的公孙瓒和公孙度,还可以为我们日后入住天府之国做好准备啊。”

“”刘泰没有说话,没有人比刘泰更清楚,刘焉和刘虞入住益州后,给刘泰带来的好处,而且益州的地理位置确实好,待得董卓之乱爆发后,刘泰就可乘势将西疆收于治下,然后再连接益州,等于说刘泰将天下诸侯来了个包饺子,这是曾经刘泰定下的战略,也是一直以来北疆行事真正的方针所在。

“有各大州郡的最新动向吗?”摇了摇头,头脑有点昏沉沉的,有时候身为君主,实在是太难了,或许王者无情的说法,就是这么来的,刘泰从来没感觉这么纠结,也从不会为任何已经决定了的事情犹豫,但二老对刘泰的恩惠实在太大了,若为了霸业,让二老不断的辛苦奔波,实在是有点说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