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城墙。。。
“仙师!”李世民猛地转头对着正被他刚刚一句话说的有些郁闷的黄俊明说道:“不对啊,**这么厉害,我大唐的城墙怎么办?还请仙师想法子让我大唐的城墙更加坚固啊,不然敌人得了**,大唐岂不是危险了?!”
此话一出,显然让黄俊明想到了矛和盾的故事。
———————————————————————————————————————————————————————
据说黑火药加入氧化铜,威力会增加两倍,一公斤足以摧毁一辆大巴车。西南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化学没学好。只是道听途说。
第六千字,还有五千字够数量。努力努力!求支持啊,求动力啊。
141 唐人所在之处便是大唐天下 【今日第四更!】
李世民的这个想法和矛和盾的故事没什么不同,楚国有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他赞美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武器都无法刺破。”接着,他又夸起了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东西是穿不透的。”有的人问他:“如果拿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人便答不上话来了。
同样的,没有炸不毁的城墙,也没有什么都能炸毁的**,黄俊明想了一下,还是决定用矛和盾的故事来开导李世民。
“陛下,您的这个想法,贫道不敢苟同!”黄俊明大声说道。“世间万物有阴必有阳,孤阴不长,孤阳不生。世间的东西有很多,哪有什么炸不毁的城墙和什么都能摧毁的**啊,等贫道制出比现在坚固的城墙之后,陛下是否还会对**的威力不足而担心呢?”
被黄俊明这么一说,李世民有些不好意思起来,想想也是。只是还是有些不甘心罢了。万一,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敌人得到了**,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敢想象:“这。。。仙师,请容朕好好想想!”
黄俊明也察觉到了李世民的担忧,只得说道:“想必陛下看过韩非子吧?韩非子上记载了一个非常小的小故事,故事说的是一个楚国人又卖长矛又卖盾牌的事。”
“朕知道!”李世民也知道黄俊明要说什么,接话答道:“楚人有鬻(yu)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陛下既然知道这个故事,那为什么还要纠结于此事呢?”黄俊明开始慢慢开导道:“刺不破的盾和什么都刺得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同样的道理也能应用到城墙之上,让城墙更坚固。贫道能够做到。可是做到之后又怎么样?借助城墙真能屹立不倒么?从古至今多少城墙毁于战火?可曾抵御了敌人的入侵?没有!只有国家万众一心,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众志成城齐心合力,纵使没有城墙,也会得到胜利!”
作为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道士。黄俊明对于城墙这种东西谈不上喜爱,也谈不上厌恶,只是觉得城墙的有无完全无所谓罢了。长城几乎每个朝代都修,可是真正做到了抵御外敌的作用了么?诚然不能否认长城的伟大和对中原的保护性作用,可是为什么中国人,为什么自古以来的中国人都是在为自身的防御而绞尽脑汁,难道华夏子民自喜欢被动防御?
也许是黄俊明的想法过于偏激,可是事实就是如此,每一代帝王总要巩固城墙。架高城墙,难道只有精密的城防才能提现出炎黄子孙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精神?
其实黄俊明觉得,城墙这种东西,大唐现在的这个样子已经足够,够高,够厚,足够的坚固,已经没有必要在加固了。敌人有什么?无非石头,弓箭,钢刀而已,犯不上再去为了**的产生而再去加固,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大唐的几个主要的大城城墙已经高过了三百丈,也就是三百米的高度,已经足够用了。
城墙固然是战争防御的重要依托,可是城墙是固态的。战争是动态的,与其被动的防御,不如去研究更好的战争利器,将敌人打出去!好比说城墙是坦克,可是士兵就是炮弹,只有空洞的坦克皮,虽然抗揍但是只有有了上好的炮弹才会运作起来!
“仙师!你要说的意思朕明白!只是士兵不可能一直保护所有的人,很多地方没有城墙,就像是这次突厥袭来,多少人流离失所?有了坚固的城墙。也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只有保住了人,才能更好的去战斗!”李世民苦笑着对着黄俊明说道。
黄俊明也不是那种认死理的人,听到李世民现在的话,再想想那些流离失所,有家不能回的流民,虽然还是有些芥蒂,但也放缓了性子。仔细的斟酌着,是啊,只要保住了人,那么战争就有了胜利的资本,这是在大唐,而不是在现代,现代没有城墙仗一样打,可在这大唐没有城墙,那就等于是有了后顾之忧。想明白之后的黄俊明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城墙贫道可以加固,不过还请陛下重视武器的研发,只有不断地更新武器,才能在日后的战争中少伤亡,得到更好的战果!”
“那是自然,不过,仙师真有办法巩固城墙?”听到黄俊明的这话,李世民眼光一亮,不可置信的问道。
黄俊明现在完全将思想中的那种筑墙无用论抛诸脑后,心里想着,巩固城墙很容易,有了水泥什么都好说!并给李世民一个自信的神色。“贫道何时说过大话?城墙,贫道完全能够加固,甚至可以做的更好!”
“如此,朕替天下百姓谢过仙师了!”李世民得到黄俊明的肯定,对着黄俊明深深的施了一礼。
“陛下,贫道可当不起您的这一礼啊!”黄俊明躲过李世民的这一礼,随后说道:“还请陛下给贫道一些时间,贫道一定能将可以巩固城墙的东西带到陛下面前,而且贫道可以断言,贫道要做的东西可不止能够巩固城防,还有更多的于民有利的用处!”
“那好!朕!拭目以待!”李世民现在可是对黄俊明相当的有信心。
“贫道可是希望有一天我大唐在也用不到城墙啊!唐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大唐,唐人眼中的世界有多大,天下便有多大!”
142 七日风,金蝉子脱罪【今日第五更、求订阅】
“好一个,唐人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大唐,唐人眼中的世界有多大,天下便有多大!”李世民对于经常在黄俊明嘴里蹦出来的这些话早已经习惯了,虽然这句话比较通俗,但是实实在在的让李世民激发了他那勃勃雄心。大唐人数以万万计,李世民真的想每个大唐人所走过的路都是大唐的路,都是大唐的土地,每个大唐人目光所及的地方就是大唐的天下。
李世民嘴上赞赏着,但在心底,却将这句话深深地铭记。作为一个皇帝,要的就是如此。
“陛下,这话真好,老程我都听得热血沸腾的,嘿嘿!”程咬金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凑了上来,舔脸傻笑道。
李世民望着他那条已经不流血了的腿,没好气的说道:“义贞啊,不是朕说你,你这腿上有伤还管不住你的嘴嘛?觉得好自己记住就行了,说出来干什么!有些东西是要用心去记忆一辈子而为之努力的。”
“嘿嘿,某知道。不过陛下,我这腿好了,啥事都没有,那尉迟黑炭的腿还流血呢。再说腿伤可和说话没关系哈。”程咬金也不知是真的是个浑人还是装作一个浑人,听他说话,即使来气又是好笑。
“程将军,一会回去记得好好清理伤口,免得患上七日风。”黄俊明对着程咬金提醒道,七日风也就是破伤风的最古老的称呼,由于患病者大多活不过七日便有此称呼。
对于这事,程咬金可是颇为无奈,在他的印象里,七日风基本上等于绝症。无药可救。“仙师啊,若患了七日风,那老程可就真的死在自己人手里了,那可是无药可救的东西,不过老程我命大。绝对没事,你就放心吧。”程咬金虽然对七日风无奈,却对自己的身体颇有信心。
“仙师,你说义贞可能患上七日风?”李世民这一听可急了,七日风这东西李世民可是深感恐惧。多少人患病之后医生们都无药可医,病患们只得在痛苦中死去。
“只是有可能而已。”黄俊明摸了摸鼻头,按照记忆缓缓说道:“一般来说,身上存在伤口都有可能患上破伤风。但是被生锈的铁器扎伤,或者是腐烂的木头扎伤患破伤风的几率更大些,患者常有坐立不安与烦躁易怒。最初症状常为牙关紧闭,颈部肌肉强直可能在其后或其前发生。数小时内,痉挛扩散至其他肌肉。面肌痉挛可引起口唇缩拢或口角内缩呈痉挛性“苦笑”。随后四肢与躯干肌肉的强直,可能有轻度的角弓反张。腹壁肌肉强直,下肢常较上肢受损为重,多固定于伸直位。当疾病继续进展时,全身持续性强直状态呈现发作性加重,伴有剧烈的痉挛样疼痛。发作时常出现角弓反张性痉挛,喉肌与呼吸肌的痉挛导致呼吸困难与大量出汗。这种惊厥性发作可由外界刺激诱发,例如在企图给患者喂食时。在发作间歇期,全身肌肉强直状态仍持续存在。腱反射亢进,神志自始至终清醒。”
“仙师所说的这些,朕都有所了解,不知仙师可否知道该如何治疗?”李世民虽然对黄俊明所说的一些名词不懂,但见黄俊明对七日风颇为了解的样子,满怀希望的问道。
“恩,受伤初期,首先要清洗伤口,最好是用淡盐水或者是烈酒清洗。如果伤口已经愈合化脓则需扩大伤口再进行处理,至于用药,让贫道想想。”黄俊明努力搜索者自己的记忆,对于现代来说,破伤风也只是打几针的事,可在这唐朝,没准一个流感就能造成几百人死亡,对于破伤风的用药,我们勤劳智慧的古人还真有,据记载有关破伤风的用药多达十九条。可是最早的药房也是在宋朝时记载,现在的大唐还真没有。
现代的武当山上典籍可是多得是,黄俊明小时候还背过汤头歌,虽然黄俊明不行医但是基础上的用药还是懂的一些,道士嘛,医术可以不精但是必须要会上一两手。玉真散治破伤风,牙关紧闭反张弓,对玉真散!
玉真散是明朝末期成书的《外科正宗》上所记载的一门中药方子,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全面的外科书籍之一,对于外伤,和手术有着独到的见解。黄俊明慢慢回想着方子的配药。“天南星、防风、白芷、天麻、羌活、白附子各两钱,上为末,每服二钱,热酒一盅调服,更敷患处。若牙关紧闭,腰背反张者,每次服三钱,用热童便送服,虽内有瘀血亦愈。至于昏死,心腹尚温者,连进二服,亦可保全。若治疯犬咬伤,要用嗽口水洗净,搽伤处亦效。”
“仙师果然大才,义贞,你可记下?”李世民一脸严肃的对着程咬金说道。
程咬金还是那副无所谓的样子,满不在乎的说道:“陛下,某者身子不知受过多少伤了,不也没事么!不过仙师这方子,某记下了,嘿嘿。”
黄俊明见程咬金这幅模样,也不禁气结。忍不住开口说道:“程将军,陛下也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嘛,早作准备有备无患,对了,这个方药性偏于温燥,易于耗气伤津,七日风而见津气两虚者不宜使用。白附子、天南星等均为有毒之品,用量宜慎。”
“行,某知道了,多谢仙师!”程咬金总算说了句人话。
“陛下,此间事了,您看频道是否可以回天仙宫了?”黄俊明见今天的事情已经完毕,试探着对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两眼一横:“仙师这么着急做什么,走去长安令那里。你徒弟回你的天仙宫吃饭去,当朕这大唐监牢的饭菜不要钱?”
黄俊明一听,心底顿时泛起一丝喜意,金蝉子的这事总算是过去了,既然身为皇帝的李世民都说话了,谁还能阻拦?剩下的就只是防备崔家了。
长安府衙,李世民在长安令殷崤的身后一侧坐着,黄俊明躲在屏风之后静静的等待着,金蝉子,晓露,许掌柜站在阶下,只不过身上没有枷锁,否则还真成了阶下囚。
“崔家的人有没有来?”殷崤高声对着大堂喊道。
半天没有人应答,也不知这崔家人做什么去了。“崔家之人可来到堂前?”殷崤又问了一遍。
“回大人!清河崔家并无人来!”一个衙役模样的汉子越众而出对着殷崤行礼后说道。
“不等了!”殷崤好似自言自语的说道:“今日,天仙宫道士金蝉子于长安城东市福临楼内,强杀四人,重伤三人。金蝉子,不知本官说的可对?”
金蝉子向前一步,躬身说道:“外公。。。哦,回大人,大人所得没错。”
“因何杀人?”殷崤问道。
“回大人,清河崔家打算强卖福临楼,并在福临楼里打砸逼迫许掌柜,贫道逼不得已这才出手伤人。”
“你与福临楼许掌柜是和关系?为何要帮人出头?”殷崤继续问道。
“小道与许掌柜外甥女晓露为同门关系,且。。。且欲结为道侣。故而出头!”金蝉子言语之间颇为犹豫,不过还是咬紧牙关将心底的话说出。殊不知在他说出这话后,晓露的眼睛瞬间明亮了起来,且泛着滴滴泪花。
“许掌柜,晓露何在?金蝉子所言可对?”殷崤早知道这两个孩子互相有感觉,只是没想到金蝉子会当着所有人的面说出来。
“回大人,金蝉子所言绝无半点虚假。”
“好!金蝉子因事杀人,按大唐律例,暂且受压等本官上报大理寺后在进行处置。”殷崤的话说的模凌两可,上报大理寺是对的可是他这边总得给出一个处理意见吧,是斩头是流放殷崤可是一个字都没说。
“崔家人不在此地,不过本官听闻崔家人曾威胁福临楼?并从武侯手中被他人保出,随后砸了福临楼的店面,今日前来威逼许掌柜以低价贱卖酒楼。不知本官说的可对?”这那是审判,完全是殷崤一个人在唱独角戏,其他人只要跟着附和就好,黄俊明在屏风后对这个不会演戏的殷大人感到一阵阵无力。
“大人英明!”许掌柜,晓露,福临楼的小厮,武侯同时应声说道。
“好!清河崔家子弟七人,于长安城内东市福临楼内闹事伤人,威胁商户,打砸店面。与强盗无异,念主犯身死,从犯重伤,今判清河崔家补偿福临楼掌柜许,钱一百贯,先有天仙宫道士金蝉子伤人,因事出有因改判流一年。”殷崤一锤定音般的说道。
“慢!”李世民现在也听不下去了,早就让殷崤免了金蝉子的罪名,可殷崤还是说出了句流放一年的话,这让李世民大为头疼,虽然也知道金蝉子手中沾染了四条人命,可黄俊明的贡献在那呢,必须要让金蝉子受不到罪才行。“父皇曾下诏,天下道士皆归宗正寺管辖,殷大人,这小道你可没权利审判啊。”
142 男儿当自强
142男儿当自强入夜,黄俊明带着金蝉子缓步走回了天仙宫,在李世民的干预下,金蝉子自然受不了什么大罪,只是被勒令在天仙宫闭关思过一年以示惩罚。也算是变相的保护金蝉子不会受到清河崔家的打扰。
等到走回了天仙宫,满天星斗依稀可见,山门处,沉默了许久的金蝉子突然对着黄俊明跪下,哭咽着说道:“师尊,弟子给师尊添麻烦了。”金蝉子不是什么愚笨之人,也知道清河崔家的势力有多大,自己身上背负了四条人命,还有三个残疾,却只需要闭关思过一年,这种惩罚实在是轻得很。
金蝉子可不认为是自己的人格魅力,或者说是自己的外公将他保下,从李世民刚刚到福临楼,并将黄俊明带走。金蝉子就知道,为了给自己脱罪,自己的师尊恐怕和陛下谈了许多。这从李世民和黄俊明回到长安府衙,两人的态度上就能看的轻轻处处。虽然不知道黄俊明为了使他脱罪夫付出了多少,但是还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金蝉子。”黄俊明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跪在地上的金蝉子凝重的说道:“你来告诉为师,师傅是什么?”
“师尊是仙人!”金蝉子显然会意错了,见黄俊明脸色阴沉如水,立马反映了过来。继续说道:“师傅是父亲!”
黄俊明紧紧的盯了金蝉子好久。这才缓缓开口:“金蝉子。你给为师记住。为师既然来了这大唐,就从未将自己看做是一个仙!而是把自己看做一个普通的大唐的道士,你方才说的话也没错,俗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贫道不是一个好老师,不太会教徒弟,所有的知识全靠你们自己领悟,不过既然你喊贫道一声师尊,贫道就是豁出这张面皮,也要保住你。”
“金蝉谢过师尊!”金蝉子的言语之中略带哽咽。自打出生之后,自己的父亲陈光蕊便是个佛教徒,后来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自己送入寺庙当和尚。虽然金蝉子不曾恨过自己的父亲。可是实实在在的被伤到了。这天仙宫与其他地方不一样,没那么多的规矩,没那么多的繁杂。想做什么随意去做,而且会有旁人帮着。这一点让金蝉子再一次体会到了家的温暖。而现在,又在黄俊明的维护下体会到了父爱,也由不得他心生感慨,泪水不住的从眼眶流下。
“行了,起来吧。”黄俊明说这,就要伸手去扶。金蝉子哪能让黄俊明亲手搀扶,见黄俊明将手伸下来。自己便应声起身。
“金蝉,今日歇息一日,明日你就去藏经阁闭关吧。毕竟是陛下的旨意,不可怠慢。”黄俊明的言语之中略有惆怅。看来这编纂道藏一事,金蝉子是无法参与了。
金蝉子闻言躬身对着黄俊明说道:“弟子领命!”
“哪那么多规矩!”黄俊明见金蝉子又对着他行礼,颇为不耐烦的说道:“让你闭关思过,你也别荒废了时间,虽说天仙宫比不上那些几百年的道观底蕴丰富,但好歹也都是皇家的道教典籍,你在里面好好研究研究。另外编纂道藏这事你是没办法参与了。不过编纂好的东西会送进藏经阁的,你好生学着,还有晓露那边你也放心,以后送饭的事为师打算就交给她了,还有在藏经阁的时候也别总是吃睡看书。适当的打打拳不然一年之后,你这身子也荒废了。”
黄俊明好似有说不完的嘱咐。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得这么婆妈了起来。金蝉子应着声,可嘴唇却死死的闭着,好像一张嘴就会带出眼泪。
“还有,金蝉,清河崔家是什么样的家族你也知道,虽然今日崔家人并为出现,那只是暂避风头罢了,毕竟陛下是要打压世家的,今日之事由崔家而起,也就等于给了陛下一个打压他们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