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其中,李世民算是领的一品法箓,黄俊明从一品法箓,袁天罡、孙思邈二品。李淳风二品下。黄俊明的那一众徒弟算是从三品。这样一来这大唐道教的高层全被天仙宫的人占了个齐全。而这些前来修业的道士们又不可能授予太高的品级,毕竟上层机构臃肿那可不是一个好事情。
可话又说回来,这三百多道士无论塞到那里不都是使那个层次臃肿起来?一二三品那是万万受不得的。最多选取一两个成绩优异的。授予三品太上大洞宝禄。剩下的要受职。也只能授予四品、五品、六品了。至于再向下。那也太不入流了。黄俊明都不好意思去授予他们那么低的宝禄。最后几经商议算是选出了两个满分的算是三品下。十个分数稍低于满分的授予四品,二十个再次的授予从四品。剩下的全都归类到五品当中了。
通报过了李世民之后,这天仙宫的受禄一事,终于轰轰烈烈的开始了。没有什么横幅huā带,也没有很多人关注,就是简简单单的在当初那个授课的藏经阁教室,三百多名道人端正的坐在一起,神情严肃。讲台上贡放着三清牌位,一个小巧的铜香炉放在一旁,青烟渺渺。沁人心脾。
讲台之下,山字形放着两把椅子,黄俊明坐在上首右位,袁天罡、孙思邈分列两侧。上首左位是留给李世民的,本来这第一批道士得法出师。李世民是打算出来亲自受禄的,只是朝堂上又有些事情忙不开,也只能摆放把空椅子象征一下了。
黄俊明环看了台下的三百多道士一眼。示意身侧的大弟子葛彦麟开始这场道教历史上的第一次受禄活动。
“箓又称法箓、宝箓。乃我道家无上符书。通神明名役神吏。为我道家人士入道凭信和引法的依据。有言曰:神符宝箓,其出自然,故于之始赤明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仪龙箓之章,乃神尊化灵应气然也。一箓有一箓之妙理。言其大略,皆有云箓天章,佩之可以却灾扫褐。微言妙诀,修之可以入道登仙。今有道士三百余,修业于天仙宫,具得道果,奉天下玄门总领袖,大唐天子、贞观子法令。上清天坛仙品玉格,上清洞真宝禄,天下玄门领袖。仙界上仙百年子传度宝禄。上清玄真宝禄天罡子监督、上清玄真宝禄孙思邈道长保举。。。。。。。贞观元年,三月二十一日。”
葛彦麟将这长长的文书念完,也过了将近一刻钟的功夫,话虽多,实际上就那么几件事而已。第一个就是说明这宝禄是干什么的,第二点是说明为什么大家会授予宝禄。第三点说的是这个仪式是李世民主导的。由黄俊明传授,袁天罡监督,孙思邈保举的。第四点就是大家接受了符箓之后要怎么去做,什么爱国呀,传教啊,敢为天下先啊,之类之类的。再有就是定下这个仪式,以后大家为别人传授法箓的时候都必须按照这个格式去做云云。
黄俊明听这葛彦麟念完了“引言”也不拖沓,从身侧的明月手中取过一叠金镶玉的度牒。放在手中不断把玩着。口中朗声说道:“吾之法箓上可以动天地,下可以撼山川,明可以役龙虎,幽可以摄鬼神,功可以起朽骸,修可以脱死生,大可以镇邦家,小可以却灾福。今授长安城玄都观观主叶法善,上清五雷经禄,上清大洞宝禄。领玄门从三品衔头。授游方道士张果,上清五雷经禄,上清大洞宝禄。领玄门从三品衔头。”黄俊明说到这,向着袁天罡、孙思邈处看了两眼,二人点头同意之后又高声喊道。
“两位道友上前进香,领法箓!”
叶法善,张果两个道人从座位上起身,和尚道人取了六只贡香,点燃之后分到两人手里,只见两人给三清进香之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叶法善取出一本道德经,示意自己是有宫观的道士。张果则从怀中取出一本逍遥游,示意自己是游方道士,居无定所。两本书恭恭敬敬的摆放在地上之后,二人以额头触经,双手举过头顶。黄俊明取出两枚金镶玉的法箓,一一放到二人手中之后。二人这才起身。
“小道叶法善、张果。谢仙师赐箓!”二人对黄俊明行过礼,又对着袁天罡、孙思邈行礼之后。站到了一旁。
“授剑南道五huā观观主伏记、陇右三清观观主甘怀。。。。。正一盟威经禄,上清三洞五雷法箓。领四品衔头。”
“授xx道xx观xx、oo道oo观oo。。。正一盟威经禄,上清三洞五雷法箓。领从四品衔头。”
。。。。。
“授aa道aa观aa、bb道bb观bb。。。正一盟威经禄,高上神霄宝禄。领从五品衔头。”
单单是这受禄,就是整整一个半时辰,不说黄俊明说的口干舌燥,就是那三清牌位之前的香炉,早已从一个变成了五个。在香火没有燃尽的时候,香炉是万万不能裁撤下去的。只能是不断地增添。
黄俊明哑着嗓子,看着腰佩法箓的道士们感慨着说道:“从去年八月到现在,整整半年的时光。你们在这里和贫道和大家互相度过,而现在你们领了法箓,又要各奔东西了。贫道本不想再多说什么,怕言多惹人泪。不过还是忍不住嘱咐你们一遍,今后法箓上若无功德不得升迁,若功德超群或对社会有特殊贡献者(指济世度人、度己利人、行善积德等方面)可破格升授。无功无德者,妄欲升迁,反遭天遣。尔等自当谨记。”
“谨遵仙师法令!”回答黄俊明的是整整齐齐的唱诺声。
黄俊明背过身子,摆了摆手。喃喃自语道:“走吧,走吧回到你们的宫观,济世度人。。。。”
———————————————!~!
234 如期而至的日食
234如期而至的日食来天仙宫修业的道士们走了,在黄俊明的授意下,医道、武道已经可以出师的道人们也都领了**品的法箓和天仙宫的文书,下山济世安民去了。天仙宫一下子走了将近七八百人,冷清了不少。
走的这些人虽然医术达不到孙思邈的标准,武功达不到风君子的标准,但是却足够去应付下山之后的种种状况了,按照黄俊明的所想,天仙宫的道人们不能一直都宅在山上,学以致用,只有用了才会越来越精通。现在的大唐,医生很少,尤其是那些地处偏远的村落更是如此。边关的将士们也都是一个缺医少药的状况,这一批人下山虽然对于整个大唐来说是杯水车薪,但若是局限在某一地,那绝对就是“送温暖”了。
这些武道下山,除了保护医道之外,黄俊明更有让他们投身军旅或者是安邦安民的心思,现在大唐那种纵恶的游侠还是蛮多的。相比那些武侯,捕快来说天仙宫的这些武道还是比他们强上半分的,正所谓为国为民,武道为国,医道为民倒也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搭配组合。况且这些下山的道人们对黄俊明等人研究出的新教义可以说也是熟知的很,顺带着也算是传教了吧。
道人们走了之后的这些日子,黄俊明和那些精通农具的道人们终于将历史上的曲辕犁在江东犁的基础上改良了出来。不过说是曲辕犁。在黄俊明看来可是和那历史上原本的曲辕犁完全不同了。按照黄俊明和几个道人的实验之下,这新制程的犁头可是比现在大唐所用的直犁好用了不止一两倍,只要有一头牛,一天一顷地还真不是玩笑话。不过这新犁的成本倒是高了不少,这让黄俊明有点郁闷。
不过好在,几番修改之下,又做出了另一种新犁。这次的新犁和历史上的曲辕犁相似的地方可不是一点半点,就连造价也是只比直犁高上了一点点。虽说效率上达不到上一个新犁的标准。但在这直犁时代的大唐,那也绝对是一等一的农家神器。
躲过了山谷中李世民的士兵。黄俊明偷偷的销毁了第一次研制出的犁头,却保留了那犁头的制作方法,随后将曲辕犁送到了李世民的东宫。其实黄俊明也舍不得将自己和道人们的研究成果就这么付之一炬的。不过那犁头确实不适合现在的大唐。若现在的大唐推行那新犁。恐怕是没有几个农人能够买的起新犁的。农人买不起,但是大世家,大地主买的起啊。而大世家大地主得了新犁怎么不去想着开垦更多的田地?如此一来穷者更穷,富者更富。到最后土地兼并严重,农人又成了没有自己土地的佃户。而这并不是黄俊明想要看到的。
更改之后的曲辕犁却并不是这样,造价低廉,效率也不低,农人们都消费的起,如此一来,农人们有地可耕。也就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所需。自然不会去买地。世家们得到了曲辕犁,虽说也可能想方设法的去扩大自家的土地,但是没有人买田地。他们也就只能开垦荒地了。如此一来还是一个两全其美的结局。
虽然说黄俊明将这新犁销毁,却把曲辕犁送到了自己手里。李世民是知道的,但是对于这个。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过去了。黄俊明想得到的东西,李世民这个大唐的大家长怎么可能想不到?虽说黄俊明销毁了新犁的样本,但是不还是把图纸留了下来么?李世民相信,在今后的某一天,黄俊明会把图纸呈送到自己的案头的。
世家早就成了李世民心头的一个疙瘩,想要打压世家。那就坚决不能让世家得到好处,而且必须拉拢这底层的民众。这一点李世民可是相当的清楚。
时间一天一天过,而今天就是李淳风预言日食来临的时候了。早已得知消息的李世民却谁也没有告诉。只是暗自一人传好祭天的龙袍,坐在太极殿的龙椅上闭目养神,而在太极殿的偏殿。几个黑甲武士手持兵戈牢牢地守住殿门。任何人不得进入,就连随侍的太监,宫女也早都被李世民赶得远远地。因为,那个偏殿当中有着天下百姓的民心。
想要夺取和染指民心的,李世民不解意给他放放血,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玄甲兵,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强悍。
随着咔咔的铁甲互相打撞的声音,一名玄甲卫士走到了李世民身侧,单膝跪地之后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群臣在殿外请陛下出宫救日。”
李世民从养精蓄锐中睁开双眼,在心底暗道一声来了!整理了一下龙袍,迈开大步,向着太极殿的大门走去,不知道从哪里又绕出了四个玄甲卫士,手持长戈紧紧地跟在李世民身后。就在开门的那一刹那,李世民略一扭头,凝望了那存放着“曲辕犁”的偏殿一眼。随即双眼中的光芒愈发坚定起来。猛地一推殿门,大步迈开站到了龙阶上。
“臣等参见陛下。”随着李世民的出现,早都等候的有些不耐烦了的群臣呼啦一下全都跪倒在地,对着李世民拜倒。
“陛下,据观星官观察,今日即将发生天狗食日。然按历法,今日并不该有天狗食日发生。故按史书记载,要么就是陛下身边有妖孽作祟,要么就是。。。。”封德彝算是老臣,这第一个说话的自然是他。却又只听他将话说了一半便停了下来不在向下说下去。不过满朝文武都知道封德彝要表达出的意思。
“要么就是什么?”李世民面无表情,对着群臣说道:“要么是朕身边有妖孽作祟!要么就是朕失德!这天狗食日就是上天给朕的警告是么?恩?”李世民的声音有些高亢。“你们都是这个意思吧?好!朕就要看看,究竟是朕身边有了妖孽让上天示警,还是朕离心离德天随人愿。来人摆驾天坛。救日!”
群臣被李世民的这两句话,说的默不作声,很多人其实是知道这日食和人并没有什么关系的,但更有些老儒深暗“天人感应”之说,固执的认为只要发生天狗食日,那一定是这两种结果。
而这两种结果老儒们还是更偏向后者的,也就是李世民离心离德,天随人愿。不然的话为什么李渊当政十年没有发生过没有预测的到的日食,而李世民这一当政就发生预测不到的日食了呢?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李世民的龙辇在前打头,身前身后的仪仗不知是何原因全都撤了下去。换成了一身肃杀的玄甲兵。更有甚者,这些玄甲兵的刀鞘都不知道哪里去了,一个个高头大马一手执戈一手倒提着雪亮的钢刀,行的异常的缓慢。再往后就是那些臣子了,对于他们来说。很容易就能感觉得到现在气氛的不正常。一个个都沉默不语跟着龙辇一步一步向前走着。
好不容易走到了天坛,气氛压抑的相当的吓人。黄俊明站在天坛上,右手提着一把匕首。双眼不顾刺眼紧紧的盯着头顶上的太阳。而身前绑着一只四肢都被绑缚的结实的羊。这羊,就是救日仪式所必须要的牲。
突然,太阳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黑点,整个大地瞬间变得一暗。李世民紧了紧手中的匕首,身后的两名玄甲卫士上前解开了绑缚着的羊,却将羊死死的按在李世民的身前。李世民眼一横,手中的匕首直奔着羊的喉管划过,带起一捧绚烂的血huā。
那羊挣扎着,只不过在两个玄甲兵的挟持下却根本不起作用,随着血越流越多,终于无力的倒下了。玄甲士兵见那羊已经不再挣扎,轻轻的抬头看了李世民一眼,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一道刀光闪过。羊头应声落地,却被另一名玄甲士兵一抄,抄到了手里。不管这仍在滴血的羊头。那玄甲士兵双手捧着羊头在李世民身侧单膝跪地。
李世民结果玄甲士兵递过来的羊头,轻轻地端正的摆放在祭品盘中。随手点燃了祭品盘两侧的火烛。并抄起三根粗长的贡香在火烛上点燃,插入到香炉当中。
又有侍者取过蒲团,放在李世民身前,而这时整个太阳已经全都被遮挡住了。远处传来平民们高声敲锣呼喊的声音。李世民整理了一下衣袍,直直的跪在蒲团上。高声喊道:“朕李世民,大唐第二代天子,即位不足一年,敢问上天,朕即位至今可有妖孽作祟?敢问上天,朕即位至今可曾失德失了民心?朕即位至今,可背弃天下子民享乐?朕即位至今。。。。”
李世民高声对着上天怒问着,全然不是那以往救日仪式中将罪名揽到自己身上的架构,听得身后的大臣们一个个全都哭号了起来:“陛下,不可如此啊!会遭天谴的!”
——————————————
完毕,睡觉去了。大家晚安(未完待续
225 祭天
225祭天
不管身后朝臣的哭天抢地,李世民依旧在质问着上天,而这,却是千古以来的第一次。没有人知道李世民的想法。或许,李世民就是想发泄一下吧。可是。。。在这个对天崇拜的国度,也太惊骇世俗了点。
自古以来最高统治者自称为天子,所谓君权神授,帝王是必须要崇敬天地的,而遇到天灾之类的更是要惶恐的检查自己的错误,日食也是如此。可随着人们对日食的认知越来越高,统治者已经很清晰的知道日食不过是天体运行的必然规律罢了。依然还在举行救日的祭祀活动,无非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甚至说是走一个仪式。
而现在的李世民可是满是怨气,让他去承认自己的错误,绝不可能!不说是李世民自登基以来兢兢业业,并无过错。单说这李世民一开口给自己揽下一些过错更会受到世家子弟的攻讦,对于初次登基雄心勃勃,火气正往的李世民来说,这个哑巴亏还真不是他想要去吃的。
而现在,仪式还是那个程序,可是这自我反省,却成了李世民对天的责问。问自己是否有过错,问天是否公正,李世民知道自己这样一来肯定是会引得朝臣百姓纷纷表示不满的。可对于朝臣和百姓来说要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李世民有理由相信,凭借着手中的新犁,一定会将民心扳转过来。而剩下的还在上蹿下跳的,肯定是对自己坐在这个龙椅上有所不满罢了。遇到这样的人,李世民怎么不想杀之而后快?
“朕身为天子,非对天不敬,奈何小人蒙蔽天机,使上天降罪。朕,请天查地鉴。朕必吸取隋亡教训,安百姓。重人才,强政治。虚纳谏、行俭约。使大唐国泰民安。若朕食言。则自谢于天下!”李世民责问到半处,话锋一转,向着天地发下誓言来。这让身后伏地顿首的臣子们顿时又变得错愕起来。
李世民这一下子,可以说不单单说明了自己无罪,有治国安邦的伟大理想。还暗指有人借用这次日食上蹿下跳,蒙蔽百姓。这样一来李世民之后只要是一心治国。那么所有的不听号令的,和污蔑李世民的都是那些上蹿下跳的小人了。
这日食说来话长。事实上这整个仪式还没过一刻钟,这救日仪式历来是比较短的,皇帝该说多少话,也差不多心里头都有数,李世民这话音刚落没过几息功夫,这太阳就浅浅的露出一缕金边,驱散了黑暗。随后金边越扩越大。慢慢的整个太阳又完完整整的出现在世人眼前,不提远处的平民百姓的欢呼声。这在天坛举行救日仪式的大臣们也觉得可以结束这场救日仪式了。虽说是李世民不按常理出牌,可这太阳不还是完完整整的回来了么。只要封锁消息,不让民众知道这仪式上的状况。也就没什么大事了。
可是李世民依然跪在前面不起身,这大臣们又怎好提前起身?无数双眼睛都紧紧的盯着依然跪在地上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的李世民。这时候就听李世民在前喊道:“列位臣工,随朕祭天!”
祭天?群臣们听到李世民的话面面相觑,这祭天可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时候啊,不说祭天的仪式相当的繁琐,前期准备必须充足,单说这祭天的时候也不对!祭天那是在为日出前七刻开始。分为迎帝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撤馔、送帝神、望燎九个步骤。每个步骤都有单独的祭祀器具,甚至还要乐工做好配乐,群臣和帝王一起舞蹈等等。绝对是一件繁琐而又严肃的仪式,而今天这李世民又是怎么了?全然不按照常理出牌。在什么都没准备好的时候就要祭天?
不过既然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意境将话说出口,就算再于理不合,这个时候当做臣子的也是不能反驳的,要有什么异议,可以在以后提出来。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要是敢说一个不字,就算是脾气再好,在贤明的君主也会扒了你那身官衣。遇到些残暴的没准直接让你去见了阎王。
正当臣子们准备按照原有的祭天仪式行动起来的时候。却见身在前头的李世民猛地对着一无所有的祭坛,行了个三叩九拜的大礼。众臣子虽然不明其意。但也只好跟着李世民对着一无所有的祭坛三叩九拜了起来。
待到所有人都叩拜完毕,却见李世民从怀中取出一份祝文,也不读,直径从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