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这些下山了的弟子还真没掉了天仙宫的脸面,随着弟子们的回归。天仙宫的香火可是照比从前更胜一筹。按照黄俊明听来的消息,自己的这些弟子可是深入到了大唐的各地,涉及了各个行业。无论是锄强扶弱,还是悬壶济世,甚至是开导民众,做的都是相当的不错。
有研究经典的文道下山的,行走世间每到一个地点支起一杆小旗,小旗上写的可不是铁口神算,而是很简单的心里咨询四个字(纯属恶搞)这四个字可是出自黄俊明的口。按照黄俊明所说咱们道家经典繁杂,无所不包。基本上天下间的大事小事烦心事都能有所解答。只要把经典研究透了,便可以下山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开导世人,世间之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活着那样的烦心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喜乐那是好事,不用多说也开心。怒哀这两点是坏事,但是很少有人会把这些坏事说出来,而是选择憋在心里。这时候就需要有人去让他们将心中的不平,不开心,发泄出来,并作以正确的开导。让他们不再执着于这些事情,达到身心的放松。刚开始下山的时候,道人们并不能将这开导人的事情做的很好,可随着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劝解人之中,进境倒也十分的快。大家被道人们一开导,不在执着不在烦心了。更是对道人们给予了相当好的礼遇,同时这些举着小旗的道人们也逐渐变得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更有几个名声最好的,早已将这小旗上的“心理咨询”四个字变换成了“有事您说话。”民间对这些下山的文道也有句童谣“大事,小事,烦心事,有事您说话;小道,老道,天仙道,无道不成言。”
相比之下,下山的武道更是体现在锄强扶弱上,可以说大唐哪有乱子往哪钻,幽州李艺叛乱,天仙宫的一些武道不知怎么得知了这个消息,时不长的截住叛军的三两个军探,车轮战一般的打斗上一番。随后擒拿了,送到平叛的唐军处。这冲战阵这事道人们都不傻,不会去做这种事情,反倒是在一章小战役打完。道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跟着唐军抓俘虏,倒也实实在在的磨练了一番武艺。再有天仙宫的这些武道中间可是有着医道的配置的。这战争中,医道和武道虽然不是在正面对敌,却也实打实的让唐军的伤亡少了好几层。这让领军平叛的长孙无忌相当的欣喜。只是长孙无忌并不是那种莽撞的人,他需要研究明白为什么这些并不精通战阵搏杀的他们可以再战争当中保全住自己,同时拯救同袍的生命。随后再向朝廷做报告,长孙无忌虽是如此想,但他手底下的那些受恩的士兵,缺不在乎这些,同袍之义,活命之恩,早就被他们托人捎信送回了家里。作为道人们出身的天仙宫,自然引得军属们前来祭拜感谢。
这些下山的道士中间最不用多说的就是医道了。头批下山的医道完全是磨练自己的医术。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可以说是手到擒来,绝对出不了差错,这草药的辨识和熬药的活计大家也是稍有了解的。妙手回春引得很多人感谢。还好并没有出什么医疗事故。第二批下山的医道是跟着孙思邈下山的,孙思邈这位医学泰斗,大病小病更是手到擒来,这第一批下山的医道听说孙思邈下山之后,又自觉的向着孙思邈的位置不断地聚拢,跟着孙思邈一起亲手处理病症,学习和实际经验皆得。除了百十多号道人轰轰烈烈的穿梭于各个城池乡镇引得官员担忧,百姓侧目之外,可是占尽了好处。
当然,无论医道,武道,还是文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身,那就是天仙宫,随着道人们的陆续回宫,身后跟随的一些人自然跟着他们上山来烧香还愿,惹得天仙宫日夜都充满着贡香的气息。
————————————————————————————————————————————————————
六千字,还有九千字。连续码字没动力啊!!!越写越慢!越写越乱!!!!大家给我点动力吧!!!!!!(未完待续)
247 震惊孙思邈的民众与显微镜的诞生
247震惊孙思邈的民众与显微镜的诞生
西南现在在家,方才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买橘子被小贩坑了,我问朋友咋回事,朋友说那小贩买橘子,一块五一斤,五块钱三斤。结果我朋友买的五块钱三斤的。orz。回家之后这货才反应过来。下面开始正文。
“孙道友,此次下山可有什么收获?”黄俊明看着风尘仆仆的孙思邈开口说道。
孙思邈下山的目的可是采集草药,留着到明年蝗灾时备用而已,所以说着天仙宫的道人们一回来,孙思邈便跟着回来了。只是留了一些道士让他们在外继续收购草药而已。毕竟天仙宫现在还不差这些药钱,不过孙思邈既然回了天仙宫自然是要和黄俊明这个天仙宫的主人见上一面知会上一声的。
听到黄俊明的发问,孙思邈满意的捋了捋胡须,现在的孙思邈也就四十多岁,这鹤发童颜可称不上,不过这么一捋胡须还真有些得道高人的模样:“仙师,贫道下山采药,逢人询问说是采集药材留作明年蝗灾备用。百姓们纷纷帮忙上山采药,赠送与贫道。这几个月的功夫就搜集到了不少药材。现在咱们天仙宫的风头在民间可是一时无两啊。”
“哦?看来孙道友这次出山所得丰厚了?”黄俊明对着孙思邈说道。
“那是自然,不过也多亏了百姓,否则这药材的收购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孙思邈显然对这次出行很是满意。又继续说道:“贫道现在才知道,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啊。就是贫道带回来的这些药材,要是放在以前恐怕一年都收集不来。而现在天下人信咱们天仙宫,相信天仙宫会用这些药材造福苍生,造福大众。所以听说咱们需要,就给咱们送来。贫道感动啊!若是明年大灾之后真的有大疫,那大疫过后最该感谢的就是这些淳朴的民众!”
孙思邈很是感慨。自古以来虽然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少不了的含有重民的思想,可是真正实行起来的。还真没有几人。天仙宫和道教在唐朝对民众们来说可是相当的不错。也却是将注重民生一点做成了实话。因此得到了民众们的认可。民众门其实很淳朴,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你给我一口饭吃,我就给你一个一定会旅行的承诺。而对你的了解深了,听说你要准备药材帮着人们度过明年蝗灾后的大疫。自然毫无保留的相信你。支持你,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你,因为他们知道帮助你就是帮助他们自己。
“道友,现在你觉得是以前你一个人背着药箱四处行走好呢,还是像现在这样,培训弟子,让弟子们行走世间好呢?”黄俊明随口问道。
“仙师,您问的这个问题,贫道可回答不出来啊。贫道自己一人背着药箱四处行走,那是为了以自己的力量悬壶济世。同时也给自己积累更多经验。现在培训弟子让弟子行走世间。那是造福苍生,让更多人摆脱病魔的痛苦。要是让贫道选择的话,两方贫道都想要。所以,贫道决定了,以后哇。冬日里就在天仙宫授徒技艺,夏天则和弟子们一样,背着药箱出去治病救人去。这样一来授徒问诊两不耽误。”孙思邈显然是哪方面都不想放弃,要让他一直窝在一个地方教授徒弟,那可不是他的性格。孙思邈喜欢的是那种比较随意的生活,再说窝在一个地方时间长了技艺都生疏了。也不是他孙思邈想要的。像现在他说的这种生活模式就不错。
“贫道就知道。走!贫道带你去看一个好东西!”黄俊明对孙思邈的这种回答没有任何的反应,在黄俊明的观念中孙思邈就应该是这样的,对于孙思邈的这个回答早在黄俊明心里却已经找到了答案。
不过现在的黄俊明却拽着孙思邈向着天仙宫科院的方向走去,那兴致勃勃的样子也勾起了孙思邈的好奇心。
“庄经,快把宝贝拿出来,让你孙师叔看看!”黄俊明还没进到科院就对着庄经道人喊道。最近的天仙宫科院可是越来越受重视了,尤其是在各种玻璃制品方面,那绝对是整个大唐都想要一睹内涵的地方。上次被李世民勒索走的五百具望远镜,可是让大唐军方好一阵震动。而李淳风又不知道从哪里找出来了一票对于天体运行感兴趣的人,其中甚至有些人干脆脱了儒袍,换了道袍抱着天仙宫内的那个天文望远镜就不撒手了起来。甚至为了这天文望远镜,哦不是观天镜的实用还经常发生争吵。好在天文望远镜的制作方法并不是太难。被弄得烦了的庄经道人直接找了两个弟子又做出两个立在原来那个的旁边,算是让他们不再争吵。
早在天文望远镜研究完毕之后,黄俊明就给庄经道人下了任务,便是研究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显微镜。后来天仙宫善款被劫,这才使显微镜的研制暂时搁浅了,后来由于李世民处理着个善款被截的事情,黄俊明也逐渐的让科道的道人们重新开始显微镜的研制工作。还好这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光学显微镜并不是那么难制作。虽然说放大的倍数比较小,但在这个公元七世纪的时代也是足够让人震惊的了。
“弟子见过师尊,见过孙师叔。宝贝在这边,请师尊师叔移步。”庄经子听到黄俊明的叫喊声之后,连忙跑到了两人身前,行礼之后,引着二人向着一个用玻璃做窗户的房屋走去。
“仙师,您拉着贫道来这是要让贫道看什么啊?”孙思邈对黄俊明和庄经子口中的宝贝,并不理解。疑惑的问道。
黄俊明小小的买了个关子,向前一指:“去了你就知道了。”
走进了这玻璃房,只见玻璃房中放了两个案台。其中一个案台是空的,另一个案台上放着一个高约半米的大木匣。黄俊明走上前去,轻轻打开木匣从木匣当中取出一个对于孙思邈来说的奇形怪状的物品出来。
黄俊明当然拿出来的是显微镜,只见黄俊明略微摆弄了一番之后,对着孙思邈说道:“孙道友,快来看看这宝贝,贫道可是告诉你,这东西在大唐可只有这么一个啊。这可是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上次你说不知道细胞是什么样的,用这个就能让你看明白细胞是什么样的东西。”
“此物真能看到肉眼看不见的东西?”孙思邈想起黄俊明曾经说过的话了,不可置信的指着这个并不大的物事问道。见着黄俊明微笑着点头,三步两步窜了上去,随后问道:“此物是怎样操作法?”
“孙道友,那么着急干什么,听贫道跟你讲解完了,你就懂怎么用了!”黄俊明当时为了让科道弄出显微镜,可是费尽脑汁仔细回忆起了中学时代所学的生物,要知道那时候摸摸显微镜,看看草履虫是什么样的,看看自己的口腔细胞是什么样的。看看西红柿的切片,黄瓜的切片是什么样的。可是相当的有兴趣,就算是生物这门课程学得再不好的学生,多少也会对这显微镜感兴趣。这人易感兴趣自然认真听讲。所以黄俊明的记性还算不错,知道这显微镜的大体原理和样子。随后又将记忆中的显微镜完完整整的画了出来,给庄经子讲解完毕后,就让他去做了,没成想用了小半年的时间还真的做出来了。不得不说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视。
“来来来,孙道友,贫道先给你讲一下结构,这是显微镜的底座,用以支持整个镜体。这是镜座上面直立的部分,用以连接镜座和镜臂。这是。。。这是目镜。。。这是物镜。。。”黄俊明一一指点着显微镜的每一个零件,一边说着这个零件的作用,孙思邈也是听得相当是认真,对于黄俊明曾经说过的显微镜,孙思邈可是向往好久了。
“说过了这个显微镜的结构,贫道在给你演示一下用法。”黄俊明站在显微镜前面,随后一边演示一边说道:“首先是对光。。。然后使用物镜。。。。慢慢调节焦距,直到你看得清物体的样子。。。。”
248 由孙思邈的显微镜而引发的
248由孙思邈的显微镜而引发的
自从黄俊明给孙思邈讲解了显微镜的作用之后,孙思邈乐此不疲的穿梭于医道的木院和科院之间,连原本的悬壶济世都暂时性的放在了一边,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事,也渐渐的由头发变成了,树叶,蔬菜的切片,后来又变成了蚂蚁,苍蝇,蚊子等等昆虫的肢体。也正是如此孙思邈知道了这人的头发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由相当细小的鳞片组成,知道了这树叶蔬菜中的各种不一样的细胞是什么样的。甚至孙思邈还想从药材中找到那最能发挥出药性的那个细胞,对于这点,黄俊明可是不能帮忙的,只能让孙思邈自己去研究了。
这研究的时间一长,孙思邈用显微镜观察的物体不再局限于植物,昆虫,后来又渐渐的变成了血液,这下孙思邈可发现了惊天隐秘,起码对于孙思邈和大唐人来说是一个惊天隐秘。孙思邈通过研究人的血液之后发现,这人的血液大抵上可以分成四类,按照孙思邈的话说就是甲型血,乙型血,丙型血,和丁姓血。然后风风火火的跑到了黄俊明身边,跟献宝似的炫耀着自己发现的事实。
结果被黄俊明三言两语的打击了回去,这孙思邈发现的无非就是现在人所说的a型,b型ab型o型血而已,对于黄俊明来说,还真没什么意思。于是黄俊明便借着孙思邈“发现”的这一惊天地泣鬼神的血型事件,将人血可以输送给别人,救得别人一命的事情说了。随后就是孙思邈的一系列疑问。当然那些简单的诸如什么献血的人不会死啊,有些血型可以输送给非同型血的人啊。有些不能输送给非同型血的人的话说了个一清二楚,当然的了消息的孙思邈乐呵呵的带着疑问走了。也不知道他最后怎么试验的,不过看孙思邈的那个神色和不断来到天仙宫的太医局官员证明着,孙思邈将黄俊明的话带入到了试验当中。
当太医局的太医从孙思邈这里得知同一类型的血液可以相容这一点的时候,也是一脸的不置信。身为医生又是当官的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这滴血认亲这个法子以后可是不能用了,孙思邈发现的血型就这么四类,也就是说两个血型相同却没有交集的人的血液肯定是相互融合的,这难道就说他们俩有亲戚关系?肯定不能啊。那以后怎么鉴定亲子,这又成了太医们研究的问题。
孙思邈也了解了太医们的所想,在这个问题上孙思邈也搞不明白,索性又去找了无所不能的仙师。最后仙师得出的结论是让孙思邈自己去观察,这一切都蕴含在细胞当中。于是孙思邈又开始了与显微镜形影不离的生活。
当然以现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绝对找不到染色体的。孙思邈在一段时间的研究之后也就放弃了,后来不知怎么竟然达到了看到什么就想将什么东西做成切片放到显微镜底下观察的地步。
于是孙思邈从生水中发现了浮游生物,也就是一个个的小虫子。也因为这一点,天仙宫的人再也不去和生水了。孙思邈从人的口腔中发现了蠕动的细菌,于是天仙宫的道人们每天都用柳枝沾着清盐刷好几遍牙。孙思邈从刚刚采摘的蔬菜上发现了虫卵,于是天仙宫的伙房道人工作量大了好多倍。后来有孩童害了寄生虫,孙思邈自然是通过药物让那孩童将虫子排泄出来。这下可好。我们可敬可爱的孙道长竟然不顾污秽,研究起了这得了寄生虫的人的粪便来,这样一研究可真的了不得,很多东西为什么这么眼熟呢?这和人手上的一些细菌何其像啊,和农田中的一些虫卵何其像啊,难道这些寄生虫就是通过触摸然后吃到了嘴里,最后再在人身体里成长而成么?
孙思邈又是好一阵的研究,这可坑坏了庄经道人和那些孙思邈身边的弟子们,整日与污秽之物在一起,已经让他们作呕了。后来让着神秘的面纱一点一点的被揭开。更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这么的不安全,病毒啊,细菌啊,虫卵啊,到处都是。最后的结果是在孙思邈做研究的这段时间大家的体重可清了不少,甚至有些人还暗自再说,为什么总是传说道家先人要讲求辟谷呢。因为这世间的这些吃食根本没法吃,多少都是有些病菌的。这样一来人体能好么?所以古代道家先人讲求的就是长时间不吃。我不吃我就对病菌病毒的摄入量小。所以活的健康。
可这辟谷毕竟是古代道家先人的一种传说罢了。真正能做到的一个都没有,不吃不喝哪能维持自己的身体所需?所以整个天仙宫又开始了尽量不吃,要是吃就必须讲求卫生这一点。但凡是天仙宫的道士。几乎是隔三差五的就回去洗手刷牙,遇到什么吃的东西也都是小心谨慎再谨慎。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连黄俊明看了都是心烦。
不过讲求卫生是好是,黄俊明也是支持,甚至黄俊明还找到孙思邈让他将田七之类的药材研磨一下,煮成膏药,用来刷牙。这无非就是当年某个牙膏的广告,没办法其他的牙膏广告没给黄俊明留下那么深的印象啊,记得当年那所谓的中药牙膏的广告可是一系列的中药熬制方式,虽然用起来和中药千差万别,但多少也有点作用不是?为了配合这熬制出的新式牙膏。黄俊明又托人去南方找了薄荷,清新口气嘛,又是做了牙刷等等的物事,总算将这人的嘴和牙齿糊弄完毕。
而勤洗手,洗衣服这一点黄俊明也是极为配合的将肥皂的制作方法说给了庄经子,让庄经子自己去研究,黄俊明也只是大体上知道一点肥皂的制作方法罢了,在他眼里这现代网文中经常出现的方法都不是他所感兴趣的,具体的制作方式自然就无从谈起。不过还好,现在的庄经子可是一个科技狂人,从玻璃到火药,从火药再做回玻璃。再从玻璃到肥皂可以说是丝毫没有门槛。要不是庄经道人的每一次“发明”都是黄俊明所授意的,黄俊明早就怀疑庄经道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穿越者了。
慢慢的天仙宫的道人们都用上了牙刷牙膏,肥皂香皂,也更讲求卫生了。这时孙思邈又将这显微镜用在了另一个极为恶心的方面,原因就是为什么伤口会腐烂化脓,而尸体放的时间久了也会腐烂化脓。当然这个想法刚和黄俊明一说酒杯黄俊明一脚蹬了出去。现在黄俊明整日在想的就是是不是将这个“显微镜”送到孙思邈面前是个错误。
随着天仙宫道人跟着孙思邈用显微镜见识了整个微观的世界,这整个大唐,也因为孙思邈的发现变得震惊起来,这第一批震惊的人,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