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99卷第1603节:第八百零六章郭嘉的盛极而衰论(1)
第八百零六章郭嘉的盛极而衰论
这一次的声势,不仅仅是刘冯的形象发生了转变,还带动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抵消掉了凉州十余路诸侯,聚兵三十三万,所带来的一种威胁。
关中十路诸侯与钟繇结盟这件事情的,声势大不大?当然很大,虽然说刘冯战略上蔑视关中关中诸侯,并称之为乌合之众。虽然天下人都不认为刘冯会因此而被打垮,因为刘冯用了他不死小强一般的韧性,告诉了天下人,他是很难打垮的。
但是这并不否认,关中诸侯的声势非常的大,三十三万大军啊。当初群雄□□董卓也不过这个声势了。
而刘冯在许都诛杀安乐王,整肃律法,借徐庶,诸葛亮二人的名声,推波助澜,为新的孝廉制助涨声势,收拢天下寒门士子心向汉室,这也是一种声势。
这种浩大的声势,抵消掉了关中三十三万大军结盟的声势,使得以许都为中心的汉室势力,更加凝聚了。
兖州,东郡。
自从许都被刘冯攻陷,曹操的势力就向东迁徙进入了东郡,还有二十万马步军陈兵在东郡城外,这助涨了东郡的繁华。
而今虽然曹操战败了一阵,所留兵马不过十五万,但是东郡的繁华并没有因此而衰败,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的兵力仍然保留住了。这人心自然就不会溃散。
不过虽然如此,曹操的心情却是一直不好。就如同很多人了解的一样,曹操虽然盘踞三州,但帐下人口萧条。失去了五万马步军,却并不是那么容易补充的。
本来,关中十余路兵马聚兵三十万反抗汉室这个消息,让曹操感觉到挺高兴的,并打算派人去长安,封赏钟繇。
不过当徐庶,诸葛亮二人名震天下的时候,曹操就不觉得高兴了。这一日,消息到达了东郡。
魏国建立,自然不可能没有宫室。东郡城中心,有一连片的宫室模样的建筑。虽然里边相对简陋,规模也比较小。但是宫墙,宫门等门面,却是非常的高大,肃穆。
常有宿卫把守,巡逻,凛冽逼人。
此刻,魏宫的一处偏殿内,曹操阴沉着一张脸跪坐在公座上,其下是陈群,郭嘉,程昱,董昭四人。
“以前魏公发布招贤令,聚敛天下寒门士子,颇有重用,因此而成就大势。而今刘冯发布新的孝廉制,并且不有余力的助涨了徐庶,诸葛亮的声势,而今徐州,兖州,青州境内,大批的寒门士子却投奔向许都,若是长久以往,怕是魏国就要无人可用了。”程昱一脸肃穆,对着曹操举拳说道。
“这个孤当然知道,但问题是计将安出啊。难道孤还能派人把这些寒门士人都给拦住不成?”曹操苦笑了一声,说道。
“这。”
程昱闻言略有些尴尬,确实是这个问题,难道还能把人全部劫持下来不成?
曹操见此长长一叹,说道:“当初,孤还笑话刘冯此举太过刚硬,要知道过刚则断,他行事太过,必定遭遇反扑。世家大族厌恶之,疏远之就是后果。这所谓的孝廉制所选出的文武之首,诸葛亮,徐庶更是听都没听说过。后来孤查明二人的来意,嘲笑一人为山野村夫,一人为杀人惯犯,不足以成大事。不想而今这二人都已经名动天下,尤其是徐庶,成了败孤大军的主将,实在是让孤羞愧。”
“而今刘冯以一新孝廉制舞动乾坤,成功的抵消掉了关中诸侯的声势。不仅大获人才,还助涨了汉室的声势。”
说到这里,曹操的面色更苦,愁叹更甚。
自言自语了片刻后,曹操忽然精神一振,说道:“若是孤也通过考试,选拔寒门士人,如何?”
“不可。”
郭嘉,董昭,陈群,程昱四人齐齐大呼道。
陈群乃是颍川大族,士族出身,对曹操的任人唯贤本就有些抵触,若是曹操学了刘冯用考试选拔人才,那还得了了?
陈群见其余三人也齐齐反对,顿时心下一定,不再强出头。
陈群见有人出头就隐了下来,郭嘉却是刚直劝谏道:“魏公,刘冯因为孝廉制而笼络天下寒门士人之心,又出了徐庶,诸葛亮这等人才,可谓惊艳。正因为惊艳,若是我们效仿,怕是东施效颦,而徒惹天下人笑话而已。”
包括陈群在内,董昭,程昱等三人闻言不由齐齐点头,心下大叫,说的好。
“那难道就只能看着刘冯羽翼丰满,日益强大?”曹操见此心下不甘,说道。
“有。”
郭嘉却是很肯定的吐出了一个字,说道。
“说。”这一次曹操当真是精神大振,抬手问道,急迫非常。
“有道是盛极而衰,乐极生悲。关中十余路诸侯起兵,刘冯却仍然没有谨慎,他是动作仍然是大大阔斧,勇猛精进。臣相信,刘冯向西经营洛阳,司隶,为还都洛阳的准备,打下基础了。到那时候,关中群雄必定忌惮,群起而攻之。此汉室西面不安,藉此魏公以厉害关系,游说天下诸侯。袁绍出兵向南,攻打许都,我们出兵向西攻打许都,孙策出兵向北,攻打寿春,进而逼近新野。如此,汉室必败。”郭嘉深呼吸了一口气,眼中精光闪闪,对着曹操说道。
“没错,汉室一步步的壮大。已经让天下诸侯忌惮了,若是汉室还都洛阳,恢复威信,天下诸侯就会不安。魏公刚好可以乘虚而入,游说诸侯先灭汉室。如此,汉室盛极而衰,犹如昨日黄花。”程昱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
曹操听进去了,但也有所顾虑,苦笑了一声,说道:“孙策还好说,上一次□□许都一战,孙策就跟随孤一起起兵了。但是袁绍那边孤两次打败他,获利很多。怕是袁绍心有疙瘩,不会与孤合作。”
“不,最近袁绍在河北的干的有声有色,可以看出袁绍正在励精图治,已经不是昔日的袁绍了,汉室又步步进逼,他也不安。夷灭汉室,他必定会点头。就算不出兵,怕是也要摇旗呐喊,以壮我们声势。”郭嘉摇了摇头,说道。
“唉,也只能如此了。”曹操听了之后,仍然有些怀疑袁绍这个人能不能成大事,不过,目前也只能这个办法了,只得叹息了一声,说道。
第199卷第1604节:第八百零七章魏延登场(1)
第八百零七章魏延登场
天下诸侯之中,只有曹操重用寒门士人,因此天下寒门士人纷纷会流许都,曹操损失最大,其余河北袁绍重用大士族,对于寒门士人的离开并不在意。
江东孙策虽然有心重用寒门士人,但被大士族压仰太甚,一直没能有效的启用寒门士人,对于寒门士人转向北方,虽然叹息,但损失不大。
马腾,韩遂这边更是士人的荒漠,不管是大士族还是寒门士人都是稀少,自然就更加不在意了。
反正,天下诸侯谁都不能阻挡寒门士人纷纷会流许都,从这个趋势判断,刘冯的羽翼会越来乐丰满,势力会越来越强大。
同时,也会越来越受到天下诸侯的忌惮,众矢之的,就是如此了。不过总的来说,这后遗症,现在还没有显现出来。
刘冯现在的生活,还是挺滋润的。
豫州,许都。随着天下寒门士人,渐渐会流许都,整个许都更加繁华了。到处都是乘车而行的士人,他们拜访名士,求教学问。
许都的学习之风,非常的浓厚。
城中心,皇宫。皇宫并没有任何的变化,甚至内部被烧毁的正殿,仍然没有被建造出来,刘协日常早朝,都是在偏殿进行。
不仅如此,还因为皇宫内的宫女被刘协不断的放还民间,而显得无比的冷清,整体来说这一座皇宫,就像是破败国家的皇宫。
但是皇宫附近却是很少人来,就算是有人不得不路过附近,也是匆匆离去,望向皇宫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畏。
皇宫残破只是表皮而已,刘协,刘冯这一对父子却已经是光芒万丈,威势无双,让许都臣民,天下臣民都感到威严似海。
“子曰……”
此刻,东宫内,正殿内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却是王坤,吴学,邓艾等太子舍人在读书。正殿旁边有一处偏殿,乃是刘冯的书房,也是日常接见臣下的地方。
这处偏殿装饰比较简陋,唯一能够算得上是奢侈的,是满目的竹简,一叠叠,一层层,一幕望去,简直是数不过来。
此刻,刘冯身着冕冠,冕服,很正式的跪坐在王座上,其下立着一人,此人身长八尺,气宇轩昂,再加上身着官服,一股威势透体而出。
这人正是前南阳郡守,诸葛亮。
刘冯仔仔细细的上下打量着诸葛亮,颇为感叹啊。在此前,刘冯还仔仔细细的想过要给诸葛亮安排什么样的职位。
不过,现在此前朝中的三公九卿,除了三公之一的太尉以外,其余都满员,诸葛亮的能力加上刘冯给他助涨的名声,做九卿绰绰有余,但是三公却是资历不够。诸葛亮起码要熬到三四十,才能坐上三公的位置。
因此太尉是不适合他的,九卿又是满员。刘冯找了半天,费了好大的心思,才找到了一种官职,算是适合诸葛亮的。
这个官职叫做御史中丞,也就是太尉的次官。因为太尉缺人,诸葛亮坐上御史中丞,却是非常有权势了。
第200卷第1605节:第八百零七章魏延登场(2)
不过,现在诸葛亮的运势很强,好运来了,却是挡都挡不住。刚巧,朝中的太仆陈离因为身体有疾,想要回家修养,上表辞官,刘协刚刚准了。
太仆的位置也就空缺了出来。于是改任诸葛亮为太仆,列九卿,刘冯也为此感叹。
“孔明可知道,孤为何要征召你入许都述职吗?”不久后,刘冯收回了目光,问道。虽然在问,但紧接着,刘冯却是说道:“孤看重的不是你那表文,表文虽好,但却不过是让孤心生大悦而已。孤就算是想为你造势,也不可能让你回许都述职,真正让孤中意的却是你治理南阳,南阳大治,这才是孤真正看重你的地方。”
刘冯的这话,其实只是勉励,同时还告诉诸葛亮,要干实事。
“臣明白。”诸葛亮闻言无悲无喜,受教道。
“过来。”刘冯见此微微一笑,招手道。
“诺。”诸葛亮应诺了一声,走上前来。刘冯在案上取出了一卷竹简,递给了诸葛亮,说道:“这是诏书,父皇任命孔明为太仆。”说到这里,刘冯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大汉向来缺少战马。上一次,孤虽然截取了袁绍的一万二千匹战马,多组建出了二营的骑兵,使得大汉朝的骑兵达到了三营一万八千人。但这与关中,曹操,袁绍的骑兵相比却是少之又少。孤又总不能一直靠着截取别人战马过日子,必须要自己培养战马。而太仆乃是掌管全国马政的主官,这重则就交给孔明了。”
“大将军放心,臣必定竭尽所能。”诸葛亮伸手接过了竹简,不过神色却是稍稍有了点变化,有些激动。
刘冯知道列九卿,做太仆,诸葛亮自己都可能有些震惊到了,到底也是人,而且年纪还轻,坐上太仆的位置,对于诸葛亮来说,有些小激动。
“好。孤拭目以待。”刘冯微微一笑,点头说道。紧接着,刘冯说道:“好了,拿着诏书下去吧,去取相关的印信,官服。”
“诺。”诸葛亮应诺了一声,手持诏书,拜别离开了。
“孔明啊,孔明这大汉朝的江山就要靠你,荀彧,外公,田丰,蒋琬,刘巴等人去繁荣了,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诸葛亮离开后,刘冯心中暗道。
紧接着,刘冯又想到了诸葛亮以及这些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各个都是忠心耿耿,并且能力出众,还都是工作狂人。顿时心中一振,有这些人的存在,大汉朝注定要繁荣昌盛啊。
就在刘冯安排好了诸葛亮的职位,并暗自振奋的时候。本来冷冷清清,让满城的臣民都敬畏的皇宫南门外,却迎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此人熊腰虎背,体格健壮异于常人,长相更是雄毅,双目似铜陵,瞪目而视,带着一股天生的威煞,再加上此人腰间佩剑。
这一位不速之客,顿时引起了守门宿卫的注意。
“皇宫重地,不容闲杂人等停留,还不快快离去。”其中一名都伯,叱咤道。其余宿卫也都是警惕无比的盯着这不速之客,只要这不速之客胆敢动上一动,必定斩杀之。
要知道宫中宿卫,乃是千挑万选的人,不仅仅要家世亲白,为良家子弟。更重要的是,能力出众。而他们面对这不速之客,却仍然是警惕无比。足以证明,这不速之客非常不凡。
而这不速之客,乃是义阳人,魏延。
第200卷第1606节:第八百零八章高兴中的烦恼(1)
第八百零八章高兴中的烦恼
王上大将军刘冯以才能取士,创立了新的孝廉制,给予了天下寒门士人一个晋升之机。徐庶,诸葛亮又是功业有成,名传天下。
造成的效果,不仅仅是天下寒门士人们纷纷会流许都,想要争夺这新的孝廉制,顺便接受一下许都城中的求学气氛的熏陶。更有一些粗通文墨的武夫,心生向往。
魏延就是其中之一。不过,魏延毕竟是与众不同的。现在刘冯要增加兵丁的数量,把军队扩充到十万以上,于是下令朝廷各个他们互相配合,征召新兵。
于是各路武夫都参加了这个征召,进入营中,打算博一份功业。以魏延的能力,进入新军之中,至少也能博一个军官的职位。
不过魏延性格有些矜高,眼界很高。而今汉室中兴,必定要大战天下,正是大丈夫建功立业的时候。若是从军侯做起,要多就才能做军司马,又要等上多久才能坐上校尉,中郎将,将军。
现在汉室的局势如此好,怕是到那时候,天下都定了。到时候就算是空有一身本事,怕也没仗打了。同时,魏延又想到了,天底下最有识人之明,并且最能启用默默无名的人,王上大将军刘冯。
于是,魏延就站在了这里。
“在下非是闲杂人等。而是听闻当朝王上大将军广纳谋臣武将,自付有些勇力,于是前来自荐。”魏延虽然性格矜高,不过这时却也是不得不回答道。
“而今朝廷正在各处征召大军,你既然自付勇力,就该去军中。为何却来这皇宫?”为首的宿卫都伯自然不会轻易带魏延进去,呵斥道。
“魏延乃人中之龙,不甘与寻常兵丁为伍。”说到这里,魏延冷静的回答道。
“人中之龙?哈哈哈哈。”都伯似乎遇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发出了一阵大笑。不久后,笑声罢了,都伯冷声道:“我们身为皇宫宿卫,各个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人中之龙,但照样要从小卒做起。你却想一步登天,以面见大将军而获得晋升,别的不说,就你这骄狂的性格,却不足以取之。快快离开,否则休怪我剑下无情。”
“铿锵。”说着,都伯拔出了腰间的长剑,直指魏延。魏延闻言一阵恼怒,要说他立功心切,想要一步登天他承认。不过说他骄狂,他却是打死也不承认的。
不过,魏延也还算有理智,知道此刻若是与皇宫宿卫起冲突,别说是报效大将军了,不被杀就不错了。想着,魏延心生暂时离去,待有机会再面见大将军的念头。
不过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近。魏延转过头去,不久后一队骑兵出现在了魏延的眼前。
这一队骑兵大约三十人左右,各个虎背熊腰,体格都不次于魏延,跨坐着高头健马,神气非常,他们簇拥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将军。
“末将见过骠骑大将军。”就在魏延打量这将军的时候,先前那个呵斥魏延的都伯,与一众宿卫齐齐对着这老将军下拜道,这将军赫然就是大汉朝的另外一位大将军,骠骑大将军董承。
第200卷第1607节:第八百零八章高兴中的烦恼(2)
“诸位无需多礼。”董承微微一笑,说道,随即翻身下马,准备入宫。
“诺。”宿卫们应诺了一声,顺势起身。
“这是?”董承看了一眼魏延,觉得这人有些气势,不由问道。
“这人乃是狂人。”刚才那都伯闻言立刻对着董承说道,把刚才的事情一字不漏的对着董承说道。
董承闻言暗自点了点头,这家伙居然在皇宫之前喧哗,并且自命不凡,不愿意从下边做起。确实称得上一声狂人。
不过有的时候,狂人也是另类的人才。毕竟,若是手上没有几把刷子,也狂不起来啊。再加上董承觉得魏延有些气势,不由心下想着,若是真的人才,错过倒也是有些可惜。
“你在此稍等,老夫去向报大将军禀报,至于大将军愿不愿意见你,却是看你的造化了。”想了想后,董承对着魏延说道。
“多谢骠骑大将军。”魏延本已经有离去的心思了,忽然峰回路转,董承出面了,顿时大喜,拜谢道。
“嗯。”董承点了点头,把战马交给了随从之后,昂首阔步的走进了皇宫。不久后,董承在内侍太监的引领下来到了偏殿内。
“骠骑大将军还真是稀客。”殿内,刘冯见到董承进来后,笑着说道。
现在骑兵有三营,董承名义上是掌管其中之一。不过刘冯知道董承忠,其余二路骑兵又是初建,于是多让董承涉及军务。因此,董承最近很忙,连早朝也不常来,刘冯很少见到。
“让大将军牵挂了。”董承抱拳回声道,随即董承直奔主题,说道:“启禀大将军,臣此次前来是禀报二营新建骑兵,已经初具战力,随时可以出战。”
“好。”刘冯心下一喜,叫好道。上一次与曹操大战,因为大汉朝精锐骑兵实在是稀少,新建的骑兵又不能用,董承只能龟缩在城中,让他颇为憋屈。而今新造的骑兵终于是可以动用了,实在是可喜可贺。
紧接着,刘冯问了一些关于骑兵的情况,董承都一一回答。刘冯顿时觉得满意,勉励了几句后,就打算与董承一起去检阅一下骑兵。
这时,董承忽然说道:“大将军,臣在宫门外发现了一位不知道是人才,还是狂人的人。”
“哦。”刘冯闻言有些惊奇,讶异道。
“呵呵。”董承呵呵一笑,把魏延与宿卫发生的情况,对刘冯说了。
“义阳人魏延?”刘冯听完后,脸上露出了诡异的表情,有些高兴,有些了然,有些苦恼。
三国志记载,魏延这人是义阳人,以刘备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而并非是三国演义里边说的什么,魏延在长沙跟黄忠一起大战关羽,根本是演义杜撰的而已。
义阳属于南阳郡,距离新野很近,刘冯当然派人去找过,不过怎么也没有找到,甚至是连线索都没有。刘冯只能放弃了。
刘冯曾经引以为憾呢,现在这员猛将,居然找上门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