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温侯-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和被袁绍打断,虽然有稍稍的不悦,但是顾及到现在的局势,只能依其言传荀彧晋见。

不一会,荀彧与刘虞来到朝堂。

荀彧跪地请安,刘虞则是弓身道:“荀彧(刘虞)拜见陛下,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万岁。”

刘和听到自己的父亲也来了,急忙下座来到刘虞面前道:“父亲……”

刘虞前扶住刘和,暗叹一口气,低声道:“荀彧之言势必为善,我儿可听之。”

还不等刘和开口,袁绍已经发问道:“荀彧,你意欲如何?”

荀彧不答。

绍见荀彧一个区区的文官,居然也敢藐视自己,不由勃然大怒,就要前。

刘虞冷声道:“天子还未发话,袁大将军未免有点越俎代庖了吧。”

袁绍一听,顿时暗骂刘虞,你这不是我袁绍要当皇帝吗?可受不起这个罪名的袁绍只得向刘和请罪。

刘和总算找回一点当皇帝的面子,因然心情大为好转,对荀彧和颜道:“不知荀彧到此是为何事啊?”

荀彧这才回话道:“陛下,为我大汉天下,为我大汉百姓。”

“哦。”,刘和继续道:“荀彧啊,你可知道其实只要你家曹『操』能够还兵权与朝廷,孤何愁不能在兴大汉啊。”

荀彧道:“陛下明鉴,非是曹将军不愿还权,而是因为现在局势混『乱』,群雄并起。陛下虽然雄才伟略,但万金之躯不能亲赴战场,否则稍有差池,则动我根本。而反观朝廷下又有何人能比曹将军?战董卓,复洛阳,败袁术,连刘表,种种不都明曹『操』将军是最有能力为大汉的复兴做出成就的人。”

王允听了,也深感有理,更何况是那处世未深的刘和。

眼见荀彧口舌如簧,王允与刘和在此时居然是面有异『色』,袁绍便就急忙反驳道:“怕是曹孟德大权在握之时,便是汉室名存实亡之际。”

不想此时的荀彧却不像是一个文士,居然大怒骂道:“袁绍!你保藏祸心,擅自挑起战端,使内外不合。现孟德尚在陈留抵挡吕布之兵,若是我等不能齐心合力共敌之,且不那吕布如何,你可知那西凉的马腾已经准备随时攻打洛阳吗?难道你还想再重复一次董卓入京的事吗?”

董卓,皇室永远的痛,汉臣永远的恨。

听到这里,刘和与王允终于醒悟过来,惭愧不已。

刘虞也道:“简直可诛。”

绍再也忍受不住二人的冷嘲热讽,拔出宝剑道:“我袁绍‘四世三公’之后,难道还要听命与那宦官之子吗?我不服,我不服……”

刘虞大惊道:“袁绍,你要干什么!”

王允急道:“本初,不可鲁莽,快快放下宝剑啊。”

荀彧见此,厉声道:“袁本初,天子面前,岂能容你如此大逆不道?”

“天子?天子?”多日来的压力,多年来的委屈终于使袁绍爆发出来。袁绍已经管不得这些了,大笑道:“这个天下不是他们姓刘的打下来的,我们袁家也有份,为什么就他们是皇帝,而我们却只是过着提心吊胆,阿谀奉承的日子?”

着躲在众人身后的刘和,袁绍笑道:“只要你死了,我就可以当皇帝了,当皇帝……”

“快走,袁绍疯了。”

因为先前刘和有令,不得让人擅自进入,因而里面只有这五人。

虽然荀彧已经大叫起来,但是当卫士急忙进来的时候,袁绍亦挥舞着宝剑杀向刘和。

护子心切的刘虞,不惧身为将军的袁绍,与其斗在一起。

可惜实力的悬殊,很快就让刘虞被袁绍砍中要害,倒在地。

正当袁绍要取刘和项人头之时,卫士们终于赶到,把袁绍『逼』退,连连进招之间,也是身负几处伤,血流不止。

见杀不得刘和,又被众侍卫『逼』近,袁绍只好一直退到龙座坐下,方才癜笑道:“你们谁也杀不了我,谁也杀不了我……”

“丝……”

望着那近在咫尺的天子宝座,袁绍勉力前,便就坐下,继而用自己的宝剑自刎在龙椅之,也算是了了他一个心愿。

“父亲,父亲……”另一边的刘和则是不断呼喊着刘虞。

刘虞艰难的张开眼睛,着自己的儿子嘱咐道:“人总有一死,我儿何必伤心。”

“父亲……”

“为父唯一担心的就是汉室江山会断在你我之一辈,如果真是这样,我就算死也死不瞑目啊……”

“父亲”,刘和坚定的道:“孩儿一定完成父亲心愿。”

“我虽为汉室宗亲,本该留在洛阳,但老夫的根却始终在幽州之地,孩儿啊,你若是有心,待我亡去,便就派魏攸,田畴二人送我的尸身前往幽州,也好一解我心中思念……”

眼见刘虞难以支持,刘和不忍弗了他这最后的心愿,落泪答应。

“好好,那我也放心了……”刘虞含笑而去……

“父亲?父亲……”

公元二零四二月,原幽州牧刘虞去世,幽州百姓闻讯,无不落泪。

他,一位皇家贵族,出身高贵。

他,一个清官,公正、仁和,政绩显著。

他,民族问题专家,深受其他民族敬仰,他死后,连这些外邦异族都要为他报仇。

他,一位忠臣,一生为国,从不背叛。

如果,他真的做了皇帝,三国的混『乱』局面也许就不会发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惨状也就不会出现了。

他,就是后汉三国前期最杰出的政治家—刘虞。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人,虽然和袁氏兄弟、刘璋等人一样同属,却没有倚靠祖辈的荫蔽,而是从基层做起,早年举孝廉,担任户曹吏之类的官,任内“治身奉职”。后来又当过博平令,“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当时甚至出现过这样的传:时邻县接壤,蝗虫为害,至博平界,飞过不入。这个传虽然不足为信,但也足以明刘虞的杰出才能已经是广为流传。由于政绩显著,后累升至幽州刺史、甘陵相,汉灵帝时历升尚书令、光禄勋、宗正等要职,灵帝末年,以宗正复任幽州牧。董卓专权时期,董卓对刘虞也是极力拉拢刘虞,拜大司马,进封襄贲侯。初平元年,又代袁隗为太傅。位居三公之列。但由于当时的交通等方面的原因,远在幽州的刘虞并没有接到这项任命。以刘虞的生平情况,就算接到,他也必定不会理睬。

“虽为公,天『性』节约,敝衣绳履,食无兼肉”,与当时东汉官僚穷奢极欲的腐朽作风截然不同,因此对幽州风气的改变起了很大作用,“远近豪俊夙僭奢者,莫不改『操』而归心焉”,在后汉末年具有很罕见的人格魅力,深受百姓、士人爱戴。刘虞在任期间“务存宽政,劝督农植,开谷胡市之利,通渔阳盐铁之饶”,重点发展农业、养蚕业,利用谷郡与匈奴、扶余、鲜卑等民族进行边境贸易,开采渔阳郡丰富的盐、铁资源,按现在流行的话,就是自我挖潜,脱贫致富。经过刘虞的有管理,幽州成为当时最为富裕的地区之一。从青州、徐州过来定居的百姓竟有百万之众,刘虞是个出『色』的内政高手一点也不过分。

汉朝的外邦异族问题一直困扰了当权者几百年,一直没有解决好。东汉末年,战『乱』频生,这些外邦异族也乘机进行入侵。危害了政权的稳定。灵帝中平四年,前中山太守张纯投靠乌桓辽西部大人丘力居等人发动叛『乱』,并自号弥天安定王,为三郡乌桓元帅,抢劫青、徐、幽、冀四州,杀略吏民,扩充地盘。面对复杂的形势,刘虞立即派遣使臣到丘力居处晓以利害,成功瓦解了叛『乱』,避免发生民族之间的更大纠纷,并成功镇压了这场多民族参与的叛『乱』。在民族问题的处理方面,刘虞主张安抚,和平相处。他任内“民夷感其德化,自鲜卑、乌桓、夫余、秽貊之辈,皆随时朝贡,无敢扰边者,百姓歌悦之”,在各民族之中享有崇高威望。

初平二年春,袁绍、韩馥等诸侯欲拥立刘虞为帝,遭到刘虞的严词拒绝。刘虞厉『色』叱之曰:“今天下崩『乱』,主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暞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作为大汉王朝的忠臣,刘虞心中想的只有尽心王室,重振朝纲。不仅如此,当汉献帝想还都洛阳,派刘虞之子刘和去找刘虞,让刘虞率兵迎接之时,刘虞也是毫不犹豫,立即执行。

其后汉献帝暴毙,刘虞率军协子入京,终是放弃幽州大权,立子为帝,一振朝纲。

然后苍天无言,却让刘虞死在洛阳内斗之中,至此,汉末最为贤明的刘氏宗亲逝去。

手打更新站!tp://

()

第三五三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八达立霸业(十三)

第三五三章:一石三鸟谋三地,四通达立霸业(三)

“四世三公”的袁家最后的希望——袁绍,被汉玄帝削首示众,其全家三余口无一幸免。

汉大司徒王允辞官归乡,不问朝事。

次年一月,曹『操』因为久攻不下,粮草不继,只得率军回撤洛阳再做打算。而曹『操』因为内外交加的战事,使自己的实力再次受带损害,不得不放过汝南的袁术,选择休养生息。

二月,刘虞的灵柩在名士魏攸,田畴等人的扶持下送往幽州安葬。

四月,幽州百姓出冀州等地,跪迎刘虞的到来。

吕布闻讯也是从徐州赶回,从冀州开始一路护送,将刘虞的尸身送往幽州蓟县安葬。因为刘虞在幽州百姓中的特殊地位,吕布不敢怠慢,三军肃穆。

六月,因为刘虞的意外死亡,吕布起兵五万正式向曹『操』宣战,兵发陈留。

因为寿春的地势多为洼地,善于步战,同时也是为了照顾公孙葳与甘宁的新婚之期,故而调任甘宁为寿春太守,而颜良则是率其部从三万人回到吕布的帐下。

自,吕布为大帅,颜良为先锋大将,沮授,田丰为军师,高柔,辛评等人为谋士,魏续,徐晃,高顺等为副将,大将高览守冀州,赵云守徐州。

曹『操』听闻吕布亲率五万大军前来,不由暗自悔恨,本以为一番策划下可以消灭袁绍等人,为其内部消除隐患,但是想不到是那刘虞居然意外的被袁绍所害。诚然这次的计划很成功,袁绍被杀,王允下台,加刘虞的死,现在洛阳乃至整个朝廷的势力都是一面倒向曹『操』,再无过往的牵制,可算是如鱼得水,可是接下来的却是吕布的不宣而战。

曹『操』自然不会知道当年吕布与刘虞之间的约定,若他知道了,只怕当时一定要好生护卫刘虞才是,只可惜如今事情都已经发生,这也是没办法了。

得闻吕布来袭,首当其冲的便是陈留。

大将徐荣为将,兵四万驻守陈留。

对于徐荣,曹『操』的信心还是很大的,虽然他曾经为董卓的部从,但是他的军事才能绝对不容视,为此在收服徐荣之后也是大力重用。

因为王允的下台,一大批有才之士也是加入了曹『操』的阵营中,比如钟繇,比如荀攸。

荀攸的才智不在荀彧之下,而且单论谋略的话,似乎还是他高一些,因为荀彧更加善于内政的把握。

荀攸对曹『操』建议道:“陈留一带皆是主公的人马,而且因为张邈大人的死,百姓对吕布深怀痛恨,因而虽然兵少却不会为敌轻易占取,现在我军要做的就是多多联合外部势力,比如荆州的刘表,比如那宛城的张辽。”

曹『操』也认为要如此,但却言道:“那荆州离洛阳甚远,远水怕是救不了近火,至于那张辽素来与我没有什么矫情,起来他还是吕布的同乡,如何愿意助我?”

荀攸言道:“刘表虽远,但却为吕布忌惮,故而对他我们是借用他的名望来震慑吕布,而我们所要的真正外援则是张辽。张辽虽为吕布同乡,但更是一方诸侯,因为刘表等人的牵制只是盘踞在宛城一带,但他还是朝廷授予的将军职位,可令天下下诏令其出兵,主公也可派善言之人前去服张辽,承明厉害。”

曹『操』甚为同意,又是问道:“那可派何人前去?”

“张既,张德容可为使臣。”

“为何选中此人?”

荀攸言道:“那张辽手下大将最为主要的就是张济,张绣二人,而他二人又是西凉人,张既也是,而且此人善辩才,晓大义,可堪重任。”

曹『操』闻言也就同意,随后令张既出使宛城。

张既也是知道事情的严重『性』,那吕布是何当人物,他自然清楚,因而不敢怠慢,日夜赶路,很快就是来到宛城,将曹『操』的意思与张辽等人言明。

张辽久在宛城,难以有其他发展,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刘表,在一定的程度他是属于刘表的部从,因为每年刘表都会提供大量的粮草等物品支援张辽,作为代价防守袁术,曹『操』的重任也是落在张辽的身。

张辽不是没有想过脱离刘表的势力,但是少有支持的他,若是失去了刘表的支持,就靠宛城,只怕是养不活他的万人马,故而为其牵制只能占据宛城一处,此时闻听张既前来求援,心中暗叹,自然是不愿在曹『操』的身损耗兵马,而且要对付的还是吕布那样的存在。

不想军师贾诩却是笑道:“唇亡齿寒的道理,我家主公还是懂的,只是军中少有粮草,若是要出兵也是可以,不过需要征得刘州牧的同意才是。”

张辽见贾诩话,也就顺着他的意思言道:“若是没有刘州牧的支持,我军中最多只能出动数千人,与大局也是无补啊……”

张继笑道:“这一点,张将军尽管放心就是,我家主公早有安排,不久刘州牧就会派送粮草前来,只是到时候……”

贾诩急忙言道:“到时候一定鼎力相助。”

张继大喜。

随后,张辽请张继下去后,便就问道:“军师,我军中本就人马不多,为何还要为那曹『操』去空耗兵力?”

贾诩笑道:“主公可曾记得在下当初对你的吗?”

张辽自然记得,那是贾诩为其规划的三分天下——“先占汉中为基点先立于不败之地,之后兵出阳平关,先取雍州,再取长安,招募羌胡为己用,之后屯兵与潼关可抗天下之兵。纵观天下,北地虽有吕布与曹『操』二人,但吕布之势已成,曹『操』若无重大变故实难胜其,故而北主位吕布,而南主为刘表,二人之间必有一战,这便是张辽的最好机会。那益州刘璋暗弱,张辽可与数年后取之,益州虽然偏远,但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人口,资源都是极为丰富,强兵练军也是极好,如此当下得拥雍州,凉州,益州等地,虽不及刘表,吕布,可这天下三分之势便就可成。”

贾诩笑道:“而当日,我曾言道,让主公等待一个时机,而这个时机已经到了。”

张辽不明,言道:“此时?”

“不错,正是此时。”

张辽道:“吕布如狼似虎,刘表又是令我出战,怎么军师却是选中这个时候让我出兵汉中?”

贾诩道:“正因为吕布如狼似虎在外,刘表骄横无礼在内,如此局地,那汉中的张鲁如何想到主公会在这个时候不助曹『操』,不遵刘表前去攻打汉中,我军兵少,粮草更是不济,故而若是要占据汉中须得出其不意,虽然我等已经与杨松接好,但汉中地势险要,一旦形成相持之势,则主公再无第二次机会,所以我们要假借出兵相助许昌,反其道攻打汉中,如此大事可成也……”

张辽当机立断,起身道:“如此便依了军师之言,不过这援军的事情……”

贾诩笑道:“可令张济将军亲自前往,有他在军中,可令刘表等人放心。”

张辽大笑道:“有文和助我,天下再无难事。”

贾诩笑而不答。

宛城的张辽壮志勃勃,而对于洛阳的曹『操』来,本来事事虽不顺利,但也不至于到底什么恶劣的情况,但是不久曹『操』居然接到战报,是陈留在两个月的时间内居然沦陷了,这令他头风病大发,痛不欲生。

随后打听之下,曹『操』方才知道那陈留名士祢衡等人,当中言明张邈乃是曹『操』暗中所杀,召集陈留大批人马反曹助吕。

大将徐荣如何能想到这一点,虽然及时作出防御,却是晚了一步。

吕布这次含怒发兵,不顾损伤,一路杀来,凡是不降者皆杀之,故而在一定程度也是促成了这次兵变,因而陈留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被破。徐荣不愿投降,与『乱』军中战死。

陈留还是落在了吕布的手,曾记得当初吕布被汉灵帝派往冀州平『乱』的时候,在这陈留便是张邈带了一批年轻俊杰前来与吕布叙旧,不想此时却是物是人非,再不见张邈身影。

吕布登城遥望,身边却还是站着一人。

“正平,为何信我孟卓非我所杀?”

祢衡笑道:“我这一生,只承认过两个人算是我的朋友,一个是张孟卓,一个是你吕奉先,所以我不相信我的朋友会去打我的朋友……”

这话很没有逻辑,但是在吕布听来却是最暖心的一句话。

“谢谢你了……”

祢衡却是大笑道:“这是我给张邈做的,要谢也是他来谢,如何轮到你来?”祢衡话还是这么的狂妄,丝毫没有把吕布温侯的身份放在眼里,就如当初一般。

但吕布却是没有半点介意,反而心情是好不少。

在祢衡等人的协作下,陈留军民很快就安定下来。

随后吕布打听到曹『操』向荆州刘表求救,而刘表也是令新野大将刘表,张飞率一万人与宛城的张辽同时率军救援曹『操』。

吕布召集众人,商议道:“许昌,宛城之间地势险要,故而只需守得一处便可,而洛阳前有虎牢关易守难攻,故而若要杀入洛阳,诸位有何决意?”

军师田丰言道:“洛阳身处两大雄关函谷关,虎牢关的保护,周边虽有道却不利攻击,以在下来不如将曹『操』的外边势力全部拨出,来个围点打援。”

吕布道:“请军师细言。”

“洛阳再是地广物博,但在董卓等人的摧毁下已经是大不如前,而且一城之地如何与主公抗衡,故而可将大军分兵,一方面令人反守虎牢关前,一方面则是去攻打许昌。那许昌乃是曹『操』的大基本,而且守将皆是曹『操』的心腹,那曹仁,夏侯惇是曹『操』的本家,那满宠『毛』玠跟随曹『操』时日长久,若是能将这四人除去,则曹『操』的势力至少要损失一半,而且若是曹『操』不去救援,只要夺下许昌等地,那就可破了刘表,张辽,曹『操』三人之间的领土联系,也是成功的开始。”

吕布甚绝有理,于是令沮授一万人守陈留,徐晃三万人调配辎重人马,令大将颜良三万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