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之抗日-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冈村每次策划“扫荡”时候,不但不动用当地的兵力,而且还把各地的兵力调来调去,让八路军的情报机构摸不到头脑、不知道当地的驻军情况。然后把外地的部队偷偷调动过来,并且还是隐蔽地夜间出发,拂晓到达预定的作战位置后,再展开突然攻击。

因为现在这个时候,八路军一般只进行战术侦察,缺乏战略谍报手段,虽然知道周围一些敌人的情况,但不清楚敌人的整体动态,所以在冈村的花招下屡屡吃亏!

也就是说,八路军在敌占区的地下组织缺乏统一指挥、和情报分析!以冀中区及其走边地区为例子,当时一个县城内甚至有两个以上分区的情报组,有时候为了一个情报,各分区内的人都去争相抢夺,这样既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拿不到战略情报。

如果能够在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建立统一的情报分析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捕捉日寇兵力调动的整体情况,则不但冀南军分区的“四、二九铁壁大合围”完全可以避免,即使是“五一大扫荡”也可以减轻损失!

“什么建议?”黄文杰有些惊讶,看着刘云有些顾虑,又笑着安慰道:“只要你的建议真的合理,中央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

“我有一个想法,我们三个人在一起商量一下!”刘云笑着将一旁的苏雅竹拉了过来。

虽然在八路军总部建立情报统一网络,会造成绥远情报分析室的地位下降,但如果建立了统一的情报组织,其效果和成绩,却可以远远地超过绥远情报分析室!

更何况在历史上,八路军建立的有限情报统一网络,也是在“五一大扫荡”的时候吃了大亏之后,才建立起来的!所以情报统一网络,不如提前将其科学系统地建立起来。

※※※

下午,刘云甩掉了公务,带着一些警卫去视察附近几个地方民兵的建设情况。

“刘将军!”远远地有人喊。

刘云一回头,发现原来是司徒雷登正带着一些学子“冬游”,立刻迎了上去。

“先生,虽然天气变坏了,但是您看上去比刚来的时候要精神好多了!”刘云将缰绳丢给了警卫员,笑着迎上去说道:“是什么事让您笑颜开怀?”

“刘!”司徒雷登换了一个亲切一点的称呼,笑着说道:“很遗憾,我以前对您和贵党的军队产生了深深的误解!为此我表示道歉!”

通过这几天的接触和了解,司徒雷登发现绥远军民的政治教育,并不完全都是“主义”,关于“国家”的教育还是很多的!而且在某些方面还说得很明确!

“您不必为此介怀!”刘云笑着回答道,眼角却迅速向四周扫了一下,随营军校的几个高级干部正带着二十来个新学员在一旁伺候着。

这些新学员都是在近期“锄奸团”的帮助下,从平津地区“偷渡”过来的。因为绥远地区享誉海内外的学者、大教育家的关系,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平津地区还会有相当一批大学生要过来。

“唉!”司徒雷登却又突然叹了一口气,面色中略带失望的看着刘云,“你们八路军虽然朝气向上,在绥远屡次打破日伪军的围攻,但是身位将军的您却仿佛忘记了一件事情!”

“什么事情?”刘云稍微一愣。

“您忘记了向您敌人开战!”司徒雷登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正色问道:“这些天我已经听说了一些事情,您压制了部下的请战要求,请问这是为什么?”

“不错!我的确不准部下擅自出击!”刘云点点头,又礼貌地建议道:“请您跟我来一趟,您会知道原因。”

山坳里,八路军军民冒着刺骨的寒风,在野外撒开膀子运石头、木头,热火朝天地布置野外战场,歌舞团的吴凤冰则正带着人表演打快板,姑娘们清脆的歌声,顺着山风飘入了司徒雷登的耳朵中。

司徒雷登瞠目结舌地看着忙碌的军民,显然没有料到八路军正在进行这样庞大的土木工程,看来八路军并没有“懒惰”。

“这些都是我们的民兵!”刘云指着那些忙得热火朝天的青壮汉子,笑着解释道:“日军在包头附近有一个强大的战车师团,所以我们不得不提前给他们准备一个好一点的钢铁坟场!”

“我收回我开始的话!”司徒雷登抱歉地笑了笑,又诙谐地拍马道:“您是一个了不起的将军,以后一定会成为开国大将军!”

“您过奖了!”刘云狡黠地笑了笑,“您已经得到了我们的军事机密,请您原谅我的鲁莽,在战斗打响之前,您将不得不留在我们这里一段时间了!”

司徒雷登略一思索后还是点点头,这个时候后套国统区的接应小组马上就要到了,原计划是要跟着他们离开,但是刘将军既然已经这样“留客”了,就不好再说离开了。

“没关系,我可以再等候一段时间!”司徒雷登毫不在意地笑了笑,又看了看身后的随营军校的学生,“近期内还有很多学子要到绥远来,我肯定会忙得不可开交!”

司徒雷登打算利用这段时间,好好地给新加入的大学生上课,教会他们分清什么是“主义”、什么是“国家”!

第二百三十七章 催战

第五分区受到沉重打击、“治安”情况稍有好转之后,日寇的驻蒙军又将目光转向了绥南,除了不断派出日伪部队对绥南外围进行攻击以外,还派出了便衣队,在归绥特务的配合下,深入绥南腹地进行奇袭、骚扰作战。面对日寇在绥远咄咄逼人的攻势,八路军地方军民依托地道和地雷进行了零星、坚决的还击。

为了巩固局面,绥南司令部也派出了三支武工队(连级单位),将战火引向了日寇的老巢,第一次远距离深入日寇的重镇——大同,进行以毁灭其经济能力的“破坏战”!算上特科对日寇头子的“定点清除”,勉强遏制了根据地局面继续恶化的倾向。

但是八路军的主力一直没有捏成拳头打击日寇,这已经渐渐引起了根据地老百姓的普遍不满,认为八路军已经不行了、不愿意打仗了!

一再进行休整、训练的主力部队,也是满肚子的元气,一些子弟兵的请战要求被拒绝后,造成了士气低落,也让部队政工人员的担子加重了。

※※※

“司令员,从后套地区购买的第二批设备已经运抵,您什么时候过去看看?”小五从门外传出来声音。

这段时间以来,刘云特别注意弹药的积蓄,除了三番五次地对兵工厂进行督促以外,还一再发电报、送鸡毛信给地方上,要求各地积蓄粮食,囤积战备物资。

“就来了么?”刘云向这门外回了一声,“过几个小时我再过去。”

此时,刘云、黄文杰和苏雅竹三人,正在逐句逐字地核对《关于建立各根据地统一情报侦查网络的试行办法》。

在一城一地的情报争夺战中,八路军在老百姓的支持下,日军处于绝对的劣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某个驻地的日、伪军还没有调动,即将被“扫荡”区域的八路军军民,就已经进行转移了!

但是在敌我双方的整体战略部署、情报分析和动态研究方面,八路军则占绝对劣势!

看到黄文杰轻轻地放下稿子,刘云立刻急迫地问道:“黄同志,你认为这个《试行办法》还有什么破绽吗?”

黄文杰是总参谋部的资深内参,这篇稿子能否付诸于实际,除了中央的重视程度以外,还要看是否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否则关于建立情报统一网络这项决策,早就有瞻高望远党内、军内要人向中央提出建议了!

“完全可以!”黄文杰轻声笑了笑,“我建议这篇稿子立刻转发中央!”

苏雅竹又拿起草本作最后的修改,片刻后轻声念道:“建立各级环环相扣的情报组织,既不影响原各个分区的情报运作,又能够得到异地日军频繁调动得准确消息!

在地委统一领导下,设立党、政、军三位一体的总侦察机构!从战略到战术对敌实行普遍侦察、资源共享,以掌握生死攸关的情报战主动权……”

和黄文杰的态度所不同的是,苏雅竹放下稿件后,神色突然有些犹豫。

刘云正要伸手去拿稿子,眼角却看到了苏雅竹的犹豫之色,又很快明白了一些什么。把手缩了回来,笑呵呵地看了看黄文杰与苏雅竹二人,正色说道:“既然你们都赞同,那么就请‘签字画押’吧!”

彭总的性子倔强、脾气火爆(据说,历史上咱们的彭总脾气不太好、还有点斗不过冈村,^_^),为了避免被人误会绥远分区要“下面的指挥上面的”,把这个成果分成三份是必需的,否则万一被上面否定了,三个人挨批也总比一个人挨批划得来!

黄、苏二人一愣,几秒钟后,黄文杰笑着“刷刷刷”地挥笔写下了签名,并且顺手递给了苏雅竹。

半个小时之后,延安总参给绥远的情报分析组发来了电报,这次是毛泽东的亲笔签名。

苏雅竹拿着电报念道:“日军已经一再扩大攻势、频繁袭击我各主要根据地,对日寇的战争已经进入了最艰难时期,各主要根据地已经开始不同程度的萎缩,部队和机关被迫进行了精简……

绥远的情况虽然也比较困难,但是经过北方局下属单位的调查,发现绥远军分区正在囤积物资和弹药,并且还投入大量人力,在野外挖掘用于作战的防战车壕沟、简易地道……

绥远分区为何对日寇的攻击一再持防守态度?被动挨打是行不通的!只有主动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躲在地道内是成不了大事的……”

苏雅竹念道最后,声音渐渐地低了下去,一旁的黄文杰也不时地用眼角瞥了一眼刘云,没料到一份《试行办法》居然招来了毛主席的严重不满!其答复甚至没有提到《试行办法》中的只言片语!

果然还是来了!刘云手里拿着一根钢笔,一边不动声色地听着,一边满脸凝重地草拟稿子,等到苏雅竹念完后,刘云也写完了要回复总参的稿件。

“你们帮我看看!”刘云将草稿递给黄文杰。

因为这纯属绥远军分区内部的事务,所以黄文杰有些迟疑,但最后还是接过了稿件。

草稿的全文如下:“据平津地下情报组织送来的可靠消息,冈村在整个华北各据点内囤积物资、频繁调动日伪军,进行实战前的演练!

而据我们武工队在日寇重镇缴获的资料、文件来看,日军在地方上普遍、大量囤积物资的情况已经得到了证实!

冈村为了长时间、持续不断的进行高强度的作战,所以才会不遗余力地囤积物资,如果不能提前做好准备以抗衡日军支强大攻势,则我华北的抗日局面将更加险恶……”

半个小时后,军委再次发来了电报,同样是毛泽东的签名,并且是直接发给刘云的。

电报全文如下:“如《试行办法》所分析,日军的异地调动是危险的,对于日军的异地战略部署,我方也是难以预料到的!

所以如你所分析,日伪军之空前大‘扫荡’,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在敌后各根据地建立健全统一情报网络,也的确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日伪军战略性的情报。

军委已经要求‘前指’颁布命令,对敌后各军分区的情报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以节约人力和物力、提高侦查手段……

通过几个月的时间证明,冈村比起前任更加狡诈、凶狠,带给我根据地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而且你所认为工作重点在伪军也极为正确,冈村上台后,敌后的国民党军队在日寇的威逼利诱之下,纷纷卖国当了汉奸,这使得我抗击的伪军愈来愈多……

大同之敌已经将重点放在北方的你部绥南区,然绥远分区的根据地决不能萎缩,否则对各根据地的模范带头作用,会带来莫大的消极影响!你部必须在短期内进行一场攻坚战,坚决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振奋我方士气、巩固根据地……”

原来是要考虑到政治影响!刘云轻轻地放下了电报,打还是不打?

整整个把小时过去了,军委关于对日寇开战的指示一直在眼前晃悠,这使得刘云在平淡、安静的神色下,内心中充满了焦躁不安。

在历史上,毛泽东一般都只会给下面下达一些战略性的建议,而且下面的干部还可以按照实际条件来决定是否执行(这也是区别于蒋介石的最大不同点),但是现在,毛泽东居然下定决心要求绥远打仗了,这和历史上毛泽东的性格不相符合呀!

下午。

刘云带着中央的关怀去随营军校看望“老”朋友——司徒雷登。

关于司徒雷登的去留,延安除了来电期盼司徒雷登顺道进行延安一行以外,并且还再三要求绥远分区做好他的工作,将司徒雷登的态度和去向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对待。

但是这个洋头子对于延安的好意却隐讳地进行了推托,这让刘云在失望的同时,也感觉到历史终究是很难改变的——很难改变司徒雷登对共产主义敌视的态度。

随营军校。

司徒雷登正在滔滔不绝地给学员们讲解历史,下面的文化学员们时而专心致志地听着、时而发出疑问。

因为政治上的看法不同,所以司徒雷登所给学员们所传授的“主义”也不同,有时候甚至因为主义之争,而使得师生之间陷入面红耳赤的尴尬境地。

“哼!”钟天祥轻微地、低低地一声闷哼,在一个警卫员的护卫下,面色阴沉地离开了简陋的教学窑洞。

“那个人是谁?”司徒雷登惊讶地对身旁的学员问道。

“他、他是军分区安排的编外生!”早已经得到命令的学员有些不自然地说道,撒谎的时候脸上还带着礼貌地笑容。

“哦!”司徒雷登点点头,从钟天祥的身上收回了目光,心头又有些疑惑,共产党不是厌恶特殊化吗?怎么这个“学员”在主义之争的问题上败北之后,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先生,我来旁听您的课程!”刘云在门外礼貌地打断司徒雷登的沉思。

“您客气了!您来参加我的课程旁听,是对我的肯定!”司徒雷登也礼貌地请刘云就坐。

对于是否准许司徒雷登在随营军校授课的问题,军分区内有不同的看法。“动员组”一干人和钟天祥坚决反对,李信是“管他娘的”,李远强则要求只有在请示上级之后才能决定。而刘云虽然在口头上附和李远强的看法,但是私下里却是先斩后奏地让司徒雷登授课。

“……这些天,我看了很多共产主义的书籍,还翻阅了毛泽东的一些文章,受到了很多‘教育’……”司徒雷登的话还没有说完,下面的学员们就忍不住哄堂大笑了起来。

司徒雷登与钟天祥关于社会制度的争论完胜后,这也让接受现场旁听的学员们,在政治态度上微妙地偏向了司徒雷登,更何况司徒雷登本人彬彬有礼的气质、渊博的学识,可不是年纪轻轻的钟天祥能够比拟的。

刘云找个地方坐下后,私下里对一个学员低声问道:“刚才钟副政委是怎么回事?我在外面喊也不住?”

“刚才副政委与司徒先生辩论了一场。”学员也低声回答道:“结果副政委被司徒先生驳斥得体无完肤。”

“哦!”刘云轻微点点头,原来是这样!

这个时候国内还没有系统的共产主义的理论,钟天祥不输给这个洋老头那就反而没有天理了!况且“主义”虽然好,但是社会还没有进化到能够让国家消亡的地步!

半个小时后,刘云一边思索着战况,一边心不在焉地听课。

“司令员!”小五弯着腰跑进窑洞,递上一份电报,低声说道:“总政治部发来了电报,要求绥远分区满足司徒先生的一切合理要求,包括他在绥远随营军校上的授课行为!”

“嗯!”刘云只是轻微点了点头,这样一来即使是“整风动员组”也不能说什么了!

对于上级的决定,刘云早就有心理准备!实力和价值决定一切!在夹缝中生存的中央,绝对不会为了形式主义而自缚手脚!

二战末期,延安朱、毛曾经一再向美国要求美援!到了解放战争末期、国民党溃退之际,双方曾羞答答地抛媚眼,包括司徒雷登在内的很多美国要人,都厌恶腐朽的国民党,而对新生的共产党充满了新生好感!但是在历史的转折点上,随着美国的主流政治形态意识的偏见、国民党的刻意阻挠,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被迫付诸东流!

下课后,司徒雷登径直走到刘云的面前,笑着问道:“我观察您很久了,您看上去有心事!”

“是的!”刘云从容地点点头,有些黯然地说道:“您将很快就要离开我们了!后套国统区派来的武装接应队已经到达!”

司徒雷登一愣,惊讶地问道:“这么快?”又回头看了看三三两两的学员们。

“重庆方面已经传来了消息,平津地区的燕京大学被封闭后,他们准备在大后方给您再办一座燕京大学,师资、设备和资金等方面都不需要您操心!”刘云说话的口气有些酸溜溜。在实力的对比上,这个时候的共产党根本无法与代表正统的“党国”相提并论。

“这……”司徒雷登有些舍不得,这所“抗大分校”灌注了司徒雷登这段时间的心血,虽然生活条件艰苦得不象话,但是司徒雷登在绥远也受到了“贫下中农再教育”,跟着一些农民出身的学员们学会了耕种。

而最主要的这里的学员们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知识面广,如果受到了“主义的毒害”,在思想上变成没有国家的中国人,对于信奉上帝的司徒雷登看来,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看着司徒雷登复杂的表情,刘云又泼上一瓢冷水,笑着提醒道:“先生!在大后方新办的大学数不胜数!说句不地道的话,国民党政府虽然答应给您办学,但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给您一座学校!

况且他们大半是冲着您与美国国内的关系来的,其政治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不如您过段时间再进入重庆,至于办校的一切事宜,则交由您信任的人来办理,如何?”

司徒雷登有些愕然地看着刘云,忍不住点点头,国民政府的办事效率是见识过的,恐怕到了重庆以后实际情况会真如刘云所说。

“其实我党一直欢迎您做延安之行!”刘云拿过那封电报递给司徒雷登,敞开话题诚恳地说道:“这是毛主席特意发过来的电报!要求我们无微不至地照顾您、满足您的一切需要!”

司徒雷登只是很随意地看了看电报,就交还给了刘云,对于国共两党竭力争取自己的真正原因,司徒雷登又岂能不知道?!

正当刘云有些灰心的时候,司徒雷登又缓缓地说道:“这些日子我暂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