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随我心-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这心血来潮不要紧,倒是唬了刘妈一跳,老爷这怎么说风就是雨,姑小姐和三小姐还好,文静守礼,绝对会老老实实跟着,四小姐和五少爷,那可是两个飞人,一个不留神,就不知窜到哪里去了,赶紧吩咐几个大点丫环,还有周三晓,放下手里活计,跟着大老爷出门,并一连声警告,若是少爷小姐有丝毫损伤,小心揭了她几个皮。

    家里买了下人,李翠梅却坚持让几个孩子凡事自己动手,只有做不了,才可让下人帮忙,具体哪个下人跟随哪个主子,也有所指定,以免真遇事时不知所措,乱上添乱,平日里,所有下人都由刘妈统一分派差事。

    一个富家大老爷,怀抱女童,身侧几个孩子,大只有十二岁,跟随下人们,大也不过十五岁,男子抱孙不抱子时代,这个现象可谓是超世脱俗,说直白点,应是伤风败俗,一路走来,不时有人驻足观看,指指点点。大郎却毫不意,谈笑风生,时而与孩子窃窃私语,时而被孩子童言逗得哈哈大笑,我自清风独醉,管你东南西北。

    “阿弥陀佛,林大老爷,好兴致。”

    “慧圆大师,一向可好?”

    “老僧云游归来,听闻大郎置得一片家业,做风生水起,好奇之下,便来看看。”

    “正好大郎要带妹妹与子侄游玩,大师请。大师有口福了,大郎妻姐伺弄一片暖棚,冬日里种出鲜蔬菜,二郎媳妇做一手好菜,待会儿让她做与大师。”

    “哈哈哈哈,还是大郎知我心。”

    半路杀出个胖和尚,看起来和爹爹还很熟,除了林武和林霞,看看这个,看看那个,一脸好奇,其他人都换成满脸肃色,林芳看了一圈,后眼睛定慧圆脸上。请问,你是弥勒佛转世吗,怎生这般福相,肥头大耳,满脸笑容,呵呵,可见是个吃货。

    “大郎,这是你家女儿?”

    父女两个一般样大眼,女童初时只是好奇看着自己,不知想到何事,两眼弯弯,嘴角勾起,满脸难见血瘤,随之变得鲜红,慧圆一时来了兴致。

    “是,已满两岁,起名林芳。”

    “可否让我看看。”慧圆伸出两只大胖手。

    不要,我又不是物件,什么叫给你看看,听说得道大师都长有慧眼,可一眼识破人前世今生,要是真让你看出我并非这个时代魂魄,把我当妖精怎么办。林芳扭头不再看慧圆,使劲搂住大郎脖子,任大郎怎么哄,就是不撒手。

    “呵呵,罢了,此事不急,待哪日清闲,你和翠梅一起,抱着女儿来看我老和尚。”

    “是,芳儿平日里并不认生,却不知今日为何。”

    “呵呵,无碍,带老和尚去吃你所说美味蔬菜,若再拖延,口水脏了老和尚衣衫,你家翠梅须赔我一件。”

    “哈哈哈,无须赔,翠梅早已准备好,就是不知大师何日归来,带她回转,便拿与大师。”

    原本怪异一班人马,又多了一个胖胖圆圆老和尚,与一帮孩童嬉戏玩耍,若不是穿着一身禅意,完全就是一个平常人家老顽童,路人与老和尚互相问候同时,摇头好笑,要说这是一位得道大师,你信否?

    二郎和李翠红看起来和老和尚也很熟,李翠红把所有活计都交给大丫二丫,还有近跟她学炒菜袁莉,自己亲手整治了一桌素菜。老和尚把几个大人统统赶开,让一帮小孩子陪着他吃,期间故意引得小孩子和他争抢,林翠娥和林娟也不再故作矜持,一老四小,嘻嘻哈哈,顷刻间,满桌就剩下空盘狼藉。

    吃饱喝足小孩和老小孩,各个摸着肚子,完全无形象而言,其他三个大人都忍俊不禁,林芳却是没多大兴致,一直思考着,老和尚为何执意要看自己,难道老和尚真是得道高僧,已看出端倪?她原本不信神佛鬼怪之事,可是,自己既然能带着记忆重生于这个世界,又怎能断言,没有神佛鬼怪。

    乐呵完,和慧圆分手,大郎一行走路回家,林芳问出疑问。受妻子影响,大郎与孩子对话,并不刻意把对方当做不懂事孩童,而是有问必答,有惑解疑,所以,家里这几个孩子,显得比别家同龄人聪慧。

    “爹爹,老和尚是何人?”

    “是你二祖父好友,也曾为捕,后看破红尘,自行出家。”

    自行出家,就是没有寺院受戒,自行落发,自己给自己封禅号,说白了,就是一切都是自说自话,不是正规和尚。可是为何别人与慧圆问候时,都满眼敬意,看样子,似乎双方并不陌生,难道慧圆真有两把刷子?

    “刘妈讲,和尚都是高深莫测,为何老和尚不像?”

    “呵呵,芳儿可知何为高深莫测。”

    “二哥给五哥讲时,芳儿听过,就是看不懂,貌似很厉害模样。”

    “哦?你二哥讲倒是浅显。和尚本也是俗家人,只比常人看透彻些。”

    林武和林霞学同样课程,他俩年龄刚好到了十万个为什么时候,见什么都问,听到什么也问,每日里,下人们被问愁眉苦脸,巴不得见了他俩就躲。

    “慧圆很厉害吗?”

    “嗯,似是而非,爹爹眼中,慧圆只是一个开通长辈,比世人活惬意而已。”

    “和尚是否只吃素菜?”

    “和尚吃荤犯戒,不过,慧圆出家前,本就不吃肉。”

    “慧圆出家前可杀生?”

    “不吃肉即不用杀伤。”

    “大哥讲,捕很是厉害,见血伤人那是常事。”

    “慧圆虽为捕,却和你二祖母一样,是医者。”

    捕医者,就是专给犯人或相关人等,治疗伤口,行医用药。林芳郁闷,合着这老和尚出不出家都是一样,连个适应过程都省了,谁知道他是真得道,还是冒充。

    其实,大郎还有一句话未出口,若是林芳听了,估计是郁闷。这慧圆,原名叫做辉垣,想着女儿还小,妻子给家里孩子启蒙早,可再早,女儿也不会认得许多字,说出来,反而会把女儿弄糊涂。

第〇四六章 旧事() 
林芳忐忑中,十几天过去,进入年关时,李翠梅由运城返回,走时两辆马车,回来成了四辆,李翠梅师傅郭四娘跟着回转,同回来,还有李家送给她两个丫环及几个家丁,丫环已嫁给家丁,只能称为婆子,经过郭四娘这些年精心培养,俩个婆子完全可以独挡一方,郭四娘建议,让她俩协助自己管理铺子,李翠梅已然答应,正好她缺人手呢。

    林芳和大郎有同样感觉,这李家是否早有预谋,哪就这么巧,李翠梅要办制衣坊,郭四娘就恰好培养了人,等着李翠梅来用。父女俩又不谋而合想到,不管是不是真有预谋,你就是有胆子去问,李家也绝不会承认,本来人家郭四娘就是干这行,贴身伺候人学到她本事,也是理所当然嘛。

    “翠娥,来,拜见师傅。”等一切停当后,李翠梅要林翠娥给郭四娘行拜师礼。

    “不可,”郭四娘赶忙阻止:“即是大老爷妹妹,我自会悉心教导,不过,拜师礼就免了,可是要折煞四娘。大夫人说过,还有一位侄小姐,可是这位三小姐?”

    “正是。”李翠梅知郭四娘不自,也不勉强。

    郭四娘原是李子易妻子郭佳怡闺中密友,早年丧夫,无子无女,公婆去世后,便剩她一人,生活困顿,又有骚汉不时打搅,实无法,回娘家求助。她嫁入夫家,五年之内,婆家死了三口,娘家兄嫂嫌弃她是不祥之人,打发她一顿饭食,便赶出家门。正好郭佳怡回门,听说此事,李翠梅那时正寻女红师傅,郭四娘又做一手好针线,郭佳怡问她可愿屈身,进李家教授女红。郭四娘已生活无着,哪有不答应,跟着郭佳怡回李府。

    直到李翠梅出嫁,郭四娘才得以离开李府,因她双面刺绣,针法少见,李家提出,只要她不再收授徒弟,从此将一生供养她,保她衣食无忧,进出有人跟随保护。李翠梅出嫁时,郭四娘已年近四十,眼睛不再适合长时间绣花,况且年龄已大,本也无心再收徒,便答应下来。那以后,郭四娘算是真正依附于李家过活,虽没有身契,却也不算自由身。

    若是真让林翠娥和林娟称她师傅师祖,她绝会心中难安。

    “姑小姐,侄小姐,往后就称呼我一声郭四娘,凡四娘所会,绝不藏私。”

    “翠娥见过四娘。”

    “林娟见过四娘。”

    林翠娥和林娟见李翠梅暗示,仍屈身行礼,算是正式拜师。

    两人立正身后,李翠梅道:“翠娥,娟儿,往后你两人不止跟着四娘学习技艺,还要学着管理制衣坊。”

    “是,大嫂,翠娥必将心。”

    林翠娥又是一礼。大嫂和刘妈都给她讲过,女子要学会打理事物,即使将来嫁人后不如意,也有自保能力。

    林娟反应就不一样:“大伯娘,娟儿还小,字识不多,针线做不精,怎能当此重任。”

    郭四娘笑道:“呵呵,三小姐,您今年九岁,当年大夫人当家理事时,也才八岁,字识一些,针线尚起步,整个李家,却是大夫人一人打理。”

    “啊?不会吧,大伯娘这么厉害。”

    “三小姐若是不信,可问你娘。”

    李翠红赶忙作证:“是呀,你大伯娘当年是很厉害。四娘进府时,你大伯娘七岁,八岁时,也才学了一年针线。那时你大姨已出嫁,你大舅母跟着你大舅随军,你外祖母刻意培养你大伯娘当家理事,见你大伯娘悟性极高,调理分明,索性全部家事均交与你大伯娘,你外祖母自己乐得逍遥。”

    “那,娘你呢,可是也有大伯娘厉害。”

    “我?嘿嘿。”李翠红结舌,暗怪不该这个时候好奇小女儿,哪壶不开提哪壶。

    “呵呵,你娘也很厉害,”李翠梅替李翠红答话:“小小年纪就炒一手好菜,大伯娘可是有口福了。”

    “真呀,原来娘亲你也是很厉害。”林霞满眼佩服,李翠红不禁脸红。

    郭四娘和李翠梅莞尔。

    李翠红从小就大大咧咧,李翠梅管家时,她才七岁,派给她差事,几乎没顺利完成过,即使勉强过得去,也留有后患,李翠梅多次教导,总也难改,急她自己直哭。无奈,李翠梅就只交给她传唤饭菜差事,其他暂不让她沾指,谁知她竟对做菜兴趣极浓,反正无事,整日里缠着厨娘。做为当家小姐院里丫环,即使不得重视,也是得罪不起,厨娘不敢敷衍,倒也真心教了几样拿手菜。却没想到,李翠红以一及三,自己会想出别样搭配,做出来味道不比厨娘差,李翠梅因人制宜,专让她管理厨房,所以李翠梅这话,也是所言不虚。

    郭四娘感叹:“当年太老爷和太夫人选你和翠莲陪嫁,不只是因为你两个从小跟着大夫人,也是看中你厨艺出众,翠莲理财精明,对大夫人会大有助力,却没想,你两个与大夫人,由主仆变姐妹,真是大造化呀。”

    一直闷闷不乐李翠莲出声:“四娘,都已是过去事了,你还提这些作甚。”她今日来此,可是带了随身丫环,虽然整个李府都知道她这个姑夫人是丫鬟出身,可是被当面提起,脸上还是无光。

    “是,五姨夫人,恕四娘孟浪。”郭四娘以后就跟着李翠梅了,算是李翠梅人,所以称李翠莲姨夫人。

    “这有何不可提,四娘说没错,”李翠红不以为然:“你我本就是三姐随身丫鬟,要不是当年三姐放咱俩自由身,你我早不知被卖于何处,说不准性命已无,哪能得今日造化。”

    “三姐,翠莲今日尚有事身,不得长呆于此,恕翠莲先行告退。”李翠莲说完,也不等李翠梅言声,气冲冲自行离开。

    纵使李翠红再好说话,也生气李翠莲此举无礼,指着门外对李翠梅道:“她这是何意!”

    郭四娘内心自责,十几年不见,当年无论碰到什么事都笑语嫣然李翠莲,竟然变如此暴躁,也怪自己,怎就如此幼稚,就是十几日,一个人都有可能面目全非,何况是十几年。

    本是旧友聚会,却没想到竟弄得不欢而散,李翠梅盯着门口,沉思片刻,没对李翠莲离开有任何言语,招呼下人摆上宴席,郭四娘于她亦师亦友,不能因李翠莲坏了兴致。

    第二日,郭四娘即要求赶往制衣坊,她要看看该如何布置,同时还要招寻人手,教授技艺,即使按大夫人所说,分开教授,各教一个关节,要想制衣坊正式开业,也得两月以上,就这还只能制粗制衣衫,若想衣衫上绣有花样,没半年时间,不敢随便拿出手,除非绣衣之人,本就是熟手。

    林翠娥和林娟也跟着郭四娘回村,李翠梅交代她俩,从布置屋子,到招选人手,分班教授,管制学员,筛选学员,到后录选,都要一丝不苟学习,而且还不能荒废课业,自己会随机抽查,若是荒废,可要加倍。

第〇四七章 翠娥() 
林翠娥跟着大哥大嫂镇上呆了近一年,期间没有回过一次家,现回村,恐怕有一段时间要长住村里,走时大嫂吩咐,记得回家拜见爹娘,虽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个道理不完全对,可爹娘把她生于这个世上,养育十几年,于情于理,都不能忘了父母恩。何况,她是爹娘小孩子,从小到大,爹娘并无亏待她之处,反而偏疼于她,回去以后,无论爹娘如何对待,都要记得忍耐。

    心情复杂林翠娥,站自家门口,院里,七姐和十哥互相指责谩骂,七姐骂十哥废人,连个馒头都蒸不好,十哥骂七姐嫁不出去老女人,赖家里浪费钱粮。还未进门,林翠娥已觉害怕,转身正欲离去,身后响起爹爹声音:“回来了,怎不进门。”

    “爹爹。”叫声出,已是哽咽,林翠娥自己都没想到,原来她是很想家。

    一年不见,林翠娥不但身量长高,模样俏,浑身散发出气质也大不相同,俨然一个贵家小姐,大红色披风,镶着一圈白色兔毛滚边,披风帽子已取下,一头乌发,用红色丝带简单扎起,两鬓头发剪短,刚好齐着下颌,隐约可看到,被头发遮盖细白耳垂上,挂着一副小小红宝石耳坠,齐齐刘海下,一双大眼,泪水盈盈,娇俏鼻子,鲜艳嘴唇,脸蛋嫩能掐出水来,头上除了一朵红色纱花,没有任何发饰,整个人加显得楚楚动人。

    身后还跟着两个丫环,一个看起来和林翠娥一般大,另一个稍大一些,相貌也是不俗。

    林翠萍也不和十郎吵了,几步堵到门口,语出刻薄:“哟,这是谁家富贵小姐,怎会想起蹬我家门,您打住,小心我家这小门小户,脏了您绫罗绸缎。”

    林翠萍往门口来时,两个丫环见她面色不善,速移到林翠娥身前,护住自家姑小姐。

    林十郎一瘸一拐慢了几步过来,见丫环这副架势,邪火上来,叫嚷:“你个忘恩负义,摆这个样子给谁看。”朝着两个丫环就冲去,两个小姑娘而已,他根本看不上眼,他目标,是丫环身后十一妹。

    “噗通,”林十郎还未近那两个丫环身,直觉一股冲力,自己不知怎已倒着飞出去,屁股着地摔地上。

    “十郎,”林伯嗣怒吼。

    “爹爹,你看,这不是忘恩负义又是什么,回来就示威,哪有把爹爹你放于眼内。”冬天穿厚,那两个丫环用又是巧劲,林十郎倒没摔着,爬起来叫嚷,人却没再上前来。

    林翠萍捂嘴靠后几步,睁大眼,瞪着妹妹,满眼不可置信。

    “爹爹,七姐,十哥,翠娥一年未归,你们这是为何?”林翠娥压抑着已哭出声。

    发生高玲珑强住事件后,大哥和贵成哥教了家里所有下人防身术,持久暂时不成,趁人不备爆发取胜,倒可稍见成效,十哥便是没做防备才着了道,若是早有防备,两个丫环未必能打得过十哥。回来时,两个丫环要跟着,她还阻止过,后来丫环跪下,搬出大嫂,说是大夫人吩咐,只要姑小姐出门,必寸步不离,若姑小姐因她俩疏忽,有丝毫损伤,必对她俩重重责罚,林翠娥无奈,只得答应,没想到,回自己家,竟会发生这种事情,让她怎不伤心。

    “翠娥,是翠娥回来了?”

    董氏喂鸡,听到十郎叫嚷,和林伯嗣吼声,撂下鸡食盆,扭着小脚就往正院来,刚好赶上听见小女儿哭诉,急慌慌跑过来,却也被眼前情景镇住,尤其是两个丫环凌厉眼神,董氏慢下速度,后,脚步迟疑不前。

    “娘,是我,翠娥回来看您。”

    拨开身前丫环,林翠娥泣不成声,一步步跨进院门,扑到董氏怀里,十二岁她,和董氏身高已经相仿。

    两个丫环已恢复低眉顺眼,却是紧跟林翠娥身后,寸步不离。

    等林翠娥收住哭声,董氏拉着小女儿手,欲往主屋而去,林伯嗣出声阻道:“等等,翠娥,你已见过爹娘和你七姐十哥,我们还是老样子,看得出,你过得不错,有事说完就走罢。”

    “爹爹,难道不容女儿进屋坐坐?”林翠娥震惊过后,又是哭泣。

    林伯嗣叹气:“走罢,坐又如何,不坐又如何,当日我说过,你既出了这家门,便不再是这家人,坐坐又有何改变。”

    收住哭声,林翠娥满脸决绝:“好,爹爹既然如此狠心,翠娥从此再不蹬此大门。”

    回头又对董氏道:“娘,翠娥不孝,不能回来看你,你记得要去看翠娥,女儿就住翠记制衣坊。”

    “好好,娘会去看你。”董氏一连声答应,她虽万事都听丈夫,可翠娥毕竟是她小女儿,从小宠到大,哪有不想不心疼。

    不再留恋,林翠娥扭头就走。

    “等等,十一妹,”林翠萍想到什么,紧问道:“你所说翠记制衣坊是何所,你又为何会住那里,难道,你不住大哥家。”

    林翠娥回头冷笑:“告诉你也无妨,反正早晚全村人都会知道,村里那家杂货铺子,大嫂改为制衣坊,即为翠记制衣坊,大嫂让我和娟儿跟着师傅学习技艺,同时学习管理整个制衣坊,近段时间,师傅会带着我和娟儿招选人手,全村人都可报名,七姐,你还有何疑问。”

    “什么?”林翠萍大呼:“你小小年纪,那李氏竟然放心把制衣坊交于你?”

    “不是交于我,而是协助师傅管理,大嫂讲,女儿家要自己学得管理事物,即使将来识人不清,婚后不如意,也可过得自。”

    “哼。”林伯嗣愤然出声。

    林翠萍又问:“协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