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皇帝-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敌军在城外五百米处停了下来,除了烟尘还在飞舞,兵马却是静立当场,赵范大惊,看来这义军的确是训练有素,如此精良的军队,只怕不是易于之辈,由于还在射程之外,赵范也没有命令放箭!

烟尘渐消,只见对方阵中缓缓走出五员大将,当中一人银盔银甲,胯下白马,手持长枪,应该就是主将,边上两人也是身材魁梧,骑黑马之人面目狰狞,杀气凛冽,骑红马之人虽然年轻,但赵范作为武将,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股强烈的霸气!

就在赵范惊疑不定的时候,那几人已经走到城下,当中之人对他抱拳道:“在下陶商,前来向赵府君讨杯酒喝,不知府君是否欢迎?”

大敌在前,看看这些武将,再看看他们身后那些义军,赵范虽然不甘心,但也知道这种情形下零陵肯定已经失守了,荆州离此又远,何况去求援也无济于事,他也听出陶商的意思,正在犹豫之际,却听城下一声大喊:“贼军欺人太甚,难道看我城中无人吗?”

赵范闻言不由跺脚道:“大事休矣!”

说话的正是一名山越武将的随林,此人也有几分勇力,不知道深浅,竟然私自出战,此时想要阻止已经来不及了,索性看看对方的实力吧!

此时随林已经冲出城门,带着几百人杀将出去!

陶商见对方还有人杀出,看赵范刚才的表情就知道这家伙是自己冲出来的,左手一挥:“让英泽来会会他!”

其他几人和陶商策马退开,让出空地!

随林驻马喝道:“我乃随林,来将通名!”

英泽微一抱拳:“英泽!”

随林对英泽的轻视十分不满,大喝一声冲了上去!

英泽的大刀与马背同样高度平举,两人兵器磕了一下,随林凭借自己的骑术迅速将战马挑回,却见对方大刀竟然在地上拖着前行,刀尖在沙石上发出刺耳的声音,还以为对让气力不济,心中大喜,挥舞手中长戟刺了过去!

赵范在城上突然看到英泽托刀而走,心中狐疑,觉得有些不妙,赶紧大喊:“随林不可追击!”嘴还没闭上,就见随林一声惊呼,脑袋被英泽反撩的大刀砍飞,坐骑兀自跟着英泽狂奔十几丈!

随林带来的士兵也没想到随林一招就被对方所斩,纷纷退进城中!

陶商却也没有乘机追杀,又和几人走到城下说道:“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想府君应该能认清局势,何必做无谓的抵抗,涂炭生灵?你我共同为光复西楚努力,名垂青史,也不枉将军一世功名!”

随林被杀,赵范自然知道自己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力,何况城中也是匆匆布防,就连木灰滚油这些都没准备好,犹豫了半晌,让士兵放下弓箭,打开城门!

寇封低声道:“这家伙,太没志气了!”

陶商回头道:“我们是为了统一天下,不是为了杀戮,以后能少杀就尽量不要杀人!”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时赵范已经带城中的守将在城门内恭候,陶商几人带着士兵进城,安抚赵范等人和城中百姓,除了士兵,其他一概不变,贼军也不扰民,对于这些百姓来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有的在家里的甚至还不知道桂阳已经换成另一个势力的了!

桂阳府中,陶商对赵范说道:“王将军能认清大局,使一城百姓免于战火之灾,可见将军也是爱民如子,这桂阳还是交由将军来打理!”

赵范没想到陶商还会让继续当桂阳太守,心中感激,连忙道谢!

陶商又道:“如今南郡只剩下零陵一城,不知将军有何看法?”

赵范皱眉道:“回王爷,零陵太守乃是刘度,其子刘贤轻财能施,善于交结,军士爱戴,又爱护百姓,在零陵深得民心,只怕零陵不能轻易拿下!”

陶商点头又问:“零陵有多少兵马?”

赵范答道:“一万左右!”

陶商对徐晃说道:“此时零陵定也有了准备,虽然南郡远离荆州,但零陵兵力也不少,即使没有援兵来救,也不好轻易拿下!”

徐晃点头道:“士兵连日征战,有些疲惫,不如先修整两日,再做计议!”

陶商也知道现在不能太急,零陵兵力太多,一口气吃下的可能性太小,便让关平去安排士兵休息!

徐晃说道:“零陵城一面环水,背后有山阻挡,只能从南面和西面进攻,难道增大了不少啊!”

陶商也有些郁闷,自己这么长时间还真的没打过什么硬仗,难道这次真的要硬拼?其实虽然他在蜀国,但却不希望统一天下就将整个中原弄得人丁不旺,国力空虚,后来的五胡乱华只怕也和三国长时间的内战有莫大的关系!

徐晃转身坐在一旁,半晌才道:“就算全力攻击,我们兵力和零陵兵力相当,只怕没什么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诱出城来,只要在外边,便好办多了!”

陶商想想这也是最好的办法了,总比攻城的损失要少些,叹气道:“看来只能到时候见机行事了!”说着他站起来拍拍徐晃的肩膀:“这几天东奔西跑的太累了,走,我们到城里去转转,放松一下!”

徐晃笑道:“也好!”跟着陶商出了太守府。

************

刘度看着手中的一封密信,忍不住仰天大笑:“哈哈,陶商,这次你的死期到了!”

邢道荣见刘度突然大笑,忙问道:“将军,如今南郡仅剩零陵一城,贼军马上就要攻来,将军为何发笑?”

刘度扫视了自己身边的四人,这些都是自己一手提拔的干将,多年来随自己出生入死,自从拿下荆州以来,便在零陵镇守,没想到贼军竟然在半月之间拿下南郡三城,等他们得到消息的时候陶商大军已经在桂阳出现了,当年攻取南郡可是有他刘度一大半功劳的,眼看就要被陶商吞并,他岂能罢休?正在计议如何重拾南郡之时,没想到赵范却派人送来一份密信,让他欣喜万分!

刘度将手中的信拿给他们:“王将军投降陶商只是权宜之计,他已经派人前来送信,只要我们沿途设伏,等贼军撤退之时,王将军再从桂阳出兵攻击其后,只要将陶商击退,南郡复平矣!”

刘靖闻言道:“如此说来,若是将军再将南郡拿下,陛下定然高兴,如今甘将军患病不起,水军大都督就非将军莫属了!”

刘度似乎看到了自己当上大都督的情景,脸上高兴,但还是说道:“此战还需谨慎,何况甘将军尚在,不可乱言!”

这些人跟着他多年,岂能不了解刘度的心思?都齐声祝贺!

邢道荣将书信看完,交给一旁的刘贤:“将军,若赵范所言是真,当先做准备为是!”

刘贤却道:“若是这其中有诈怎么办?”

刘度笑道:“赵范已经将陶商前来的人马、路线等详细告知,我军只要沿途埋伏便可,就算有诈,也不会损失什么,相反若是能将贼军击败,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张梁此时也将书信看完了,听刘度这么一说,便道:“按照送信的路程来看,陶商大军已经上路了,若是将军要依计行事,还请早作安排!”

刘度似乎已经胸有成竹:“零陵乃是本将军的地盘,这里地势我等都不知道探查过多少遍了,到时候直接出兵便是,你等先派出哨马日夜打探,只要陶商进入零陵境内,我们便叫他有来无回!”

众将一想也是,都下去各自准备!

三日后,陶商率兵马已经开进零陵,刘度命张梁守城,其他将领带兵到城外沿途阻击!

“报将军,李将军的伏兵被贼军的哨探发现了,贼军从临湘绕道而进!”

刘度正在山头上等消息,没想到会是这样,不由怒道:“邢道荣是如何布置的?怎能轻易让他们发现?”

刘靖忙劝道:“将军息怒,陶商带兵鲜有败绩,而且此人用兵出人意料,此次识破我军的埋伏,也不足为怪,反而可见王将军所言不假,他从临湘绕道,那里水路沼泽甚多,正是我们的好机会啊!”

刘度又从零陵调集三千人前来,准备拿下陶商!

第309章 本末倒置

零陵郡,得名于舜葬九疑。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这里所说的零陵,实际上就是舜陵。

零陵治所泉陵位于九嶷山中,崇山峻岭,适逢乱世,盗贼四起,官府不能平,其中以长谷寨为最,寨主周朝是荆南四郡中和区星、郭石齐名之人。

如今区星战死,郭石投靠陶商,仅剩周朝硕果仅存,盘踞在零陵境内,为患一方,和区星、郭石不同,周朝为百姓所恶,所集结者多为亡命之徒,杀人劫掠,无恶不作。

李通也是首次来到这群山恶水之地,进入长谷寨之后,因善于带兵而被周朝看重,训练山寨兵马,屡次与官兵交战,从未败过。

虽然在长谷寨顺利获得一定地位,但李通并未得到周朝的信任,整个长谷寨,能让周朝信任的人也绝无仅有。

这些山贼本是流寇聚集,还有部分为发配流亡之人,这些人都是心狠手辣之辈,许多人还在被官府通缉之中。

其中也有一些是被贪官陷害,发配边疆的,境遇倒和陶商有些想象,但这样的人不过是凤毛麟角,李通在寨中近半年时间,也才发现两人而已。

来到长谷寨,李通也觉得心有余力不足,数次旁敲侧击劝说周朝,都无济于事,陶商占领长沙之后,李通再次建议,反被周朝嘲笑。

陶商和徐晃都完成任务,只有他这里还无计可施,李通心中的忧闷可想而知,如果真等陶商兵到零陵,击败了周朝之后再率众投降,这半年多可就白干了。

桂阳再次被陶商拿下之后,李通越发觉得心中急躁,这几日训练也心不在焉,早早便结束了,回到房间里发闷。

“李头领,那个姓韩的小子伤好了,想要见你!”正苦闷之际,王通进来汇报,这人是李通从长谷寨中发现的两人之一,因和他同名,故而亲切了许多。

“哦?莫非是想离开山寨了?”李通无精打采,摆手道:“让他进来吧!”

这人名叫韩霖,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正是前几日去牵制刘贤的路上碰到的,被一伙贼人打劫,浑身被洗劫一空,还受了伤,李通见他一人在荒山野岭,拗不过那人哀求,便带进了长谷寨。

每次下山行动,贼军绝不会空手而归,或者财物,或者粮食,甚至还有女人,当然被强行抓回来的壮丁也不在少数,所以李通带回韩霖,也无人问津。

如果是个强壮之人,或者懂点武力的豪杰,或许几个头领还会派人来问问,拿钱粮交换,但一个受伤的文弱书生,在这些匪徒眼中,根本分文不值,只会浪费他们的粮食。

韩霖走进来,穿着一件不太合身的灰色麻布衫,宽大的衣衫衬托得他的身躯更加瘦小,额角上的伤疤还未痊愈。

“感谢壮士搭救之恩!”韩霖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倒不像普通文士那般拘谨木讷。

“举手之劳,不必客气!”李通抬了抬眼皮,完全提不起什么兴致,言道:“你若想离开山寨,我也不会强留,马上派人送你下山!”

韩霖却摇头道:“长谷寨集结义士,除暴安良,如此有名,在下因缘际会来此,岂能轻易离开?”

李通不由看了一眼韩霖,不知道他为何会说这种话,周朝的恶名可是人人皆知的,失笑道:“这里可都是亡命之徒,你一个文弱书生,留在这里有什么用?”

韩霖浅浅一笑,扫了一眼旁边的王通,干咳一声:“在下和李壮士有几句心里话要说,不知阁下可否避让一下?”

王通听得眉毛一竖,就要发怒,李通挥手道:“王兄先去办你的事吧!”

王通对李通倒是言听计从的,瞪了韩霖一眼,转身走了出去,顺手还将房门带上。

“好了,有什么话,尽管说吧!”

韩霖看着陶商,脸色的笑意渐浓,直到李通皱起眉头,才开口道:“李将军从洛阳一路来此,莫不是受了陶将军之托,来说降周朝?”

李通闻言,顿时神色一凛,眯着眼沉声问道:“阁下究竟何人?”

韩霖已然神色淡然:“在下只是个普通的读书之人罢了,既然被将军所救,却有个拙见,以报收留之恩,不知将军愿意听否?”

李通沉着脸,没有理会韩霖的条件,兀自言道:“你我素昧平生,竟能知道我的来历,若不说清楚,这长谷寨,恐怕你也难以离开。”

韩霖点头,言道:“此言倒是不假,只是在下身份暂时不便说明,将军只知对你无害便是,不妨先听听在下之计,再做定夺,如何?”

“好吧,你先说说!”

韩霖这才言道:“将军受陶将军所托,前来说降周朝,只是周朝为人桀骜,性情暴躁,故而迟迟不能成事,其实以在下看来,将军苦留长谷寨,乃是缘木求鱼,本末倒置也!”

“哦?那依你之见呢?”

韩霖轻舒一口气,慨然道:“当下灵帝昏庸,陶将军被十常侍陷害,愤而造反,属下分散进入荆南四郡,便知其欲立根与此,以霸王传承兴楚反汉,这一切安排布置,只是为取四郡而已!”

听到韩霖的分析,李通心中愈加狐疑,这人不知是什么来历,竟似乎对陶商十分了解,而还能从种种动向中猜测到陶商的计划,不由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只听韩霖又道:“在下方才所言,将军本末倒置,乃是因将军被眼下局势所困,既然周朝不肯归降,何不就此弃之,转而直取零陵,如此方为上策也!”

“取零陵?”李通眉头皱得更深,虽然觉得韩霖有些异想天开,但自己苦闷的脑海中仿佛出现了一丝亮光一般,仿佛抓到了一点什么。

“正是,取了零陵,便替陶将军解去一郡之忧,岂非大功一件?”

李通皱眉思索一阵,摇头道:“以我眼下的能力,不得周朝信任,要取零陵,谈何容易!”

韩霖却笑道:“将军差矣,若得零陵,周朝便是零陵之患,欲取零陵,需先除周朝!”

第310章 书生用计

听了韩霖之言,李通忽然心有所动,言道:“依你之见,莫非是要我投靠刘度不成?”

韩霖点头道:“虽不中,亦不远矣!但投靠刘度,却是在下前去,你我里应外合,除去周朝,易如反掌!”

李通忽然问道:“你可是刘度派来之人?”

忽然意识到韩霖是来策反他,李通顿时心中警觉起来,刘度虽然无能,但其子刘贤却颇有谋略,想出这样的办法也不是没有可能。

却见韩霖笑道:“若在下是刘度派来,又岂能做出此等浅显之计,吾之志,非在一州一郡之间也,将军将来自然知晓,若将军还不肯信,不如你我先联手除去周朝,是否进入零陵,将军自行定夺,为零陵百姓除害,想必陶将军也不会责怪于你。”

李通又问道:“就算进入泉陵城,你又如何能取零陵?”

韩霖自信一笑:“如今长沙、桂阳二郡已在陶将军之手,武陵曹寅人心不服,陶将军既然得南郡之人相助,想必也已知晓,若想尽快取得四郡,此时当先取武陵,彼时零陵孤立无援,刘度父子自然无心死守,你我从旁劝说,便可献城而降!”

李通想了一阵,反正他在长谷寨再继续等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结果,与其等着陶商率兵前来,还不如先做些努力。

正如韩霖所说,不管他来历如何,但除掉周朝却是势在必行的,索性先走完这一步再说。

想到此处,便点头道:“好,就先依你之计,除掉周朝再说!”

半个时辰之后,李通的房间里忽然传出喝骂之声,紧接着韩霖便被怒气冲冲的李通给推出房门之外,冷喝道:

“嘿嘿,莫以为读了几天书,便要来劝说老子,我李通不杀所救之人,你自己滚下山去吧!”

“唉,朽木不可雕也,不可雕啊!”韩霖满眼遗憾和无奈,摇着头落寞地走出了宅院,在一种贼寇的哄笑声中狼狈下山而去。

因为骨子里的劣根性,这些匪徒对读书之人十分痛恨,见到李通被这人触怒,轰出了山寨,纷纷大笑,成为一时笑谈。

此事传到周朝耳中,周朝哂笑道:“老子早就说过,这些人仗着读过几天书,便想对人人指手画脚,和那些赃官又有什么区别?要不是看在文达的面上,早就剁了他!”

韩霖的出现,在长谷寨并未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大家也只是笑谈一阵,事过之后,再也没有人记得他,依然和往常一样,各行其是。

又过了几日,李通正在操练兵马,忽然山中钟鼓之声响动,这是紧急集合的号令之声,忙和王通、何良二人来到中庭。

只见周朝和几位头领俱在,刚才喽啰来报,正有大队官兵往山寨处而来,看来刘度是要出兵了。

周朝言道:“刘度老儿好不知好歹,老子不去动他,他反而要来惹我们,是时候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了!”

李通抱拳道:“大头领,在下愿带兵迎敌!”

周朝摆手道:“文达是统兵之人,你随我统帅中军,居中指挥,阵前冲杀,还有其他兄弟!”

一位头领当即上前道:“老大,让俺去吧,刘贤和鲍隆人称荆南五虎,俺倒要领教领教他们的本事!”

“哈哈,好!”周朝傲然大笑:“这先锋部曲便由你来带领,分你一千兄弟前去迎敌,莫要堕了老子的威风!”

“放心吧!”那人答应一声,抱拳领命而去。

周朝马上下令全军到山下迎敌,人马交由李通统一调度,中军则由周朝亲自率领,不多时,贼军呼啸着朝山下而去。

人马才来到山下,就见先去出战的喽啰仓皇逃回,原来是刚出战的那位头领被鲍隆给斩于马下了。

周朝闻言大怒,喝骂那人无能,丢了他的颜面,全军在李通的指挥下摆开阵势,堪堪准备好,官兵也正好到来。

两军对圆,只见对面走出一位膀大腰圆的黑脸大汉,这人身形高大,如同铁塔一般,手持大刀,背着一把长弓,正是荆南五虎之一的鲍隆。

五湖之中,鲍隆以勇猛果敢显名,曾射杀双虎,威镇江南,和儒将刘贤合称“桂阳双壁”,光看这人长的模样,颇像南越之人,力大无比。

只见他匹马立于阵前,声如闷雷,大喝道:“尔等逆贼,残害百姓,为患一方,某今奉命来剿,还不速速投降?”

“嘿嘿,你是哪里来的蛮子,竟敢来我这长谷寨撒野!”周朝冷笑一声,环顾左右,问道:“谁愿出阵,为死去的兄弟报仇?”

“让我去!”话音才落,就有一人打马出阵,这人也是长谷寨的猛人之一,能举起两百斤的巨石,人人畏惧。

鼓声响动,鲍隆也长笑一声,提刀骤马杀来,两人都是用刀,在场中交手,初时还不分胜负,但很快那人便气力不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