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皇帝-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玄愣了一下,随即连忙歉然道:“我实不知还有此事!如今该如何是好?”

鲁肃叹了口气,说道:“我立刻去将公瑾请回!乔公知道该如何做了吗?”

乔玄连忙点头道:“先生请放心,只要他二人真有此意,老朽也不会强行阻拦!”

一旁的乔母和大乔见状,不禁感到有些丢人,乔玄这个样子也太过势力了!

大乔不禁暗自担忧,她担心父亲的表现会让对方对自己也产生误会。

周瑜和小乔在内厅外的回廊中缓步走着,都没有说话,。周瑜面带忧色,小乔也是愁怀不解。

好半晌,小乔劝慰道:“周郎毋须为此事烦心!你我已经如同琴瑟,再也无法分开了!”

周瑜心中感动,看着对自己深情款款的小乔,不知该说什么。

两人在回廊中深情对视,真是好一副才子佳人的画卷。

周瑜突然移开眼光,神情忧急地说道:“可是乔公不愿接受我,我如何能同你白首偕老?”

小乔也露出忧愁的神情,片刻后,小乔突然毅然对周瑜道:“为了周郎,我愿背上不孝的罪名!”

周瑜顿时一惊,他完全没想到小乔竟然会说出这样一番话。

周瑜情不自禁地握着小乔的纤手,默默地注视着小乔,小乔仰着头,两人的目光纠缠着,其中蕴含着海洋情深。

就在这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出现了,“两位真是好兴致,看来我来的真不是时候啊!”

正沉浸在彼此情意中的两人不禁一惊,循声望去,原来正是鲁肃。

“你来干什么?”小乔毫不客气地娇喝道。秀眉倒竖,美眸圆睁,显然怒气不小。

周瑜连忙拉住小乔,说道:“子敬是谦谦君子,这不是子敬的错!”

随即微笑着朝鲁肃抱拳道:“子敬怎会也出来了?”

鲁肃叹了口气,说道:“你们两个走得潇洒,可把我搭在中间难做人啊!”

“活该!”小乔撇嘴低声道。

“小乔!”,周瑜有些怪责地看了小乔一眼。小乔不乐意地住嘴了。

周瑜苦笑着说道:“刚才我确实是失礼了!还请子敬见谅!”,说着便朝鲁肃抱拳拜了下去。

鲁肃连忙扶起周瑜,“公瑾何须如此?”

顿了顿,鲁肃笑道:“若我能说服乔公和小乔姑娘的婚事,公瑾如何谢我?”

两人闻言,顿时眼眸一亮。“子敬有何妙策?”

周瑜急切地问道,一旁的小乔已经顾不上生气了,也露出关注的神情。

鲁肃却没有回答,继续追问道:“公瑾还未说如何谢我呢?”

周瑜心头一动,立刻明白鲁肃的用意了,于是回答道:“若子敬能促成此事,我愿随子敬去吴郡见陶商!”

第381章 过江

周瑜并没有说投效陶商,因为他要先看一看陶商究竟是否值得投效。

鲁肃明白周瑜的考量,出于对周瑜的尊重,也出于对陶商的信心,鲁肃并没有在此事上逼他,欣然点头道:“那么此事就说定了!”

周瑜急切地问道:“我已经应允子敬了,子敬还未说计策呢?”

鲁肃微微一笑,说道:“两位这便随我回去吧!相信乔公会给两位一个满意的答案!”

周瑜一愣,随即恍然道:“难不成子敬早就已经说服乔公了!”

鲁肃呵呵一笑,“公瑾莫要再猜了!随我一同回去吧!”

说着,拉上周瑜的手臂往内厅回去,小乔面带微红地紧随在后。

一回到内厅,鲁肃装模作样地提起周瑜同小乔的婚事,乔玄便立刻明确应允了。

不过这乔玄却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周瑜必须投效陶商。

这根本就不是鲁肃的主意,鲁肃当场就愕然了,好在这件事并不会引起不利的后果。

小乔羞涩地垂着臻首,大乔一脸羡慕地看着自己的妹妹。

酒宴一直持续到下午,宾主尽欢,做为主人之一的乔玄喝的酩酊大醉,酒醉的他很是说了一些让大乔羞愧的话。

鲁肃由于主人家的一再挽留,只好暂时在乔玄家住了下来,周瑜现在的情况已经不同了,他也被挽留了下来。

当天夜里,鲁肃正在整理这几日的经历,然后诉诸笔端,记录下来。这是鲁肃自小养成的一个习惯。

这时,敲门声突然响起,鲁肃连忙起身去开门,竟然是大乔,不禁露出微讶的神情。

“原来是大小姐!不知有何事?”鲁肃问道,却堵在房门处,显然是不欲让大乔进屋,大乔现在的情况有些特殊,他可不想有人说闲话。

其实大乔也无意进去,顿了顿,脸色羞赧地说道:“传闻陶将军诗作高雅,不知先生可还有陶将军的诗作?”

鲁肃顿时恍然,原来是为了此事啊!

连忙道:“陶将军所做诗作不多,不过在下却也还知道一首。”

大乔的眼神顿时亮了起来。

鲁肃顿了顿,习惯性地摆了一个背手扬头的姿势,轻吟道:“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大乔不由得低吟起来,随即感慨道:“此诗韵律有些奇怪,不过却别开生面,更显气势!陶将军的胸襟抱负实在让人不胜感慨!陶将军真是真的英雄!”

说着,大乔的眼眸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分外向往的神色。

鲁肃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慨然道,此诗不仅是诗,还是歌,是楚军的军歌,若非如此,我也无从知晓。”

“军歌?”大乔没听懂。

“若大小姐能到江东之地,自然知晓,此乃陶将军治军之策也!”鲁肃收回目光,忽然淡笑道:“我想大小姐也渴望到江东去吧?”

“哪有的事!”大乔脸色一红,低着头赶紧退走了,款款消失在了黑夜中。

鲁肃成功说服了周瑜,并且说动了乔公一家,于是决定近日起程返回吴郡,乔家家大业大,不可能全部迁徙,又要防备刘繇派兵来追,干脆轻装简从,将产业土地全部交给了一位近亲打理,各种财货物暂时封藏起来,等着以后再来取用。

从濡须港上船之后,鲁肃紧绷的神经总算放松下来,毕竟他们是商船,守军检查了一下,都知道乔玄的大名,也没有为难,便放行了。

一到秣陵,鲁肃暂时将众人安排在馆驿,然后领着乔氏二老和周瑜去府中见陶商,大小二乔也没有去,因为此刻她俩去见陶商并不合适。

当四人踏进刺史府时,迎面便走来了两列军官,刚一到门前,便见一个面容俊朗一脸微笑身着便服的年轻人迎面快步走了过来。

乔氏二老正在猜测来人的身份时,鲁肃已经拜了下去,“拜见主公!”

乔氏二老一惊,随即有些不知所措地也行礼,乔玄不由得在心头想:这就是陶将军吗?想不到竟然这么年轻!

陶商呵呵一笑,两忙将乔氏二老扶起,“乔公、乔夫人不必多礼!”

乔氏二老露出惊讶的神情,还没有人介绍呢!陶将军是怎么知道自己的身份的了?

一旁的周瑜却不感到丝毫讶异,以陶商的身份,如果不知道,那才是怪事!

扶起二老后,陶商将目光转到周瑜的身上,笑道:“公瑾,当年你我在洛阳,也算有过一面之缘呢!”

周瑜知道他说的是那时候洛阳县衙的事情,淡笑道:“那时瑜尚未成年,将军之名,却早已传遍东城了!”

陶商知道周瑜是说当年三害的事情,不由哈哈一笑,周瑜这个不轻不重的玩笑,立刻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将众人迎进大厅之中,命人准备酒席。

陶商同几人闲话家常,此刻,最热情的要数乔玄了,整个就像乔玄同陶商两人说话似的。

好一阵过后,兴奋的乔玄终于露出了疲态,一旁的乔母连忙道:“陶将军,老夫妇两人旅途劳顿,想先告退下去歇息!”

正感头疼的陶商立刻点头道:“也好,两位就先下去歇息吧。”

随即对一旁的鲁肃道:“子敬,待会儿你带二老去姜家大院看看!”

“是。”鲁肃应诺,随即站起,来到二老跟前恭恭敬敬地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乔玄本来还意犹未尽,但见陶商已经如此说了,只得站起来施礼告退。

临出门时,乔玄很是不满地看了乔母一眼,显然是在埋怨乔母。

乔玄离开后,陶商不由自主地吁了口气。

顿了顿,陶商话入正题,“公瑾,我想你应该明白我为何会让子敬邀你过来?”

周瑜点了点头,淡然道:“陶将军之意我明白,不过我想先请教陶将军几个问题?”

陶商不禁暗道:看来周瑜想先看看我的斤两,是不是有资格成为他的主公。

第382章 周瑜的决心

陶商微笑道:“公瑾有何问题只管说出来?”

周瑜顿了顿,然后朝陶商抱拳道:“在下想请教陶将军,如何看待百姓?”

陶商虽然说不上见识过人,但却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多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所以周瑜这个问题根本就难不倒陶商。

陶商露出很潇洒的笑容,稍作思忖,便回答道:“我只送公瑾八个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语落,陶商不禁在心头道:李老哥,对不住了,借用一下你的至理名言。

周瑜愣了一下,随即露出思忖的神色,片刻后,一脸敬佩地朝陶商抱拳道:“陶将军所言虽简,但却切中要害,在下佩服!”

陶商淡淡一笑,仿佛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然后周瑜又问道:“再请教陶将军,如何平定天下?”

“当年秦之所以能灭六国,不仅是因为秦国强盛,更因为秦国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分化瓦解东方六国,最后将其个个击破!”

陶商说到这便停了下来,他知道周瑜一定已经听明白了。

周瑜双眼露出亮光,神情中全是钦佩的颜色。

周瑜突然站起,来到陶商跟前,抱拳下拜,“周瑜愿追随陶将军,万死不辞!”

其实,周瑜原本还有几个问题,但到此刻他觉得已经没有必要再问了。

见周瑜如此,陶商顿时大喜,连忙离座扶起周瑜,握着周瑜的拳头,激动地说道:“我得公瑾,真如文王得姜尚!”

陶商这是将周瑜同姜子牙相提并论了。

周瑜淡雅一笑,“主公过誉了!”

陶商当即命人排上酒席,他要同周瑜来个不醉不归。

见陶商如此发自内心的高兴,周瑜不禁倍感欣慰。

当天夜里,醉梦中的陶商还不时笑出声来,睡在陶商身旁的杨蓉和貂蝉不禁郁闷得不行。

在取了吴郡之后,陶商已经成为江东之主,便将家小接到了秣陵,这里可是后代的南京,六朝古都金陵城,有帝王之气,陶商虽然不迷信,但沾沾光还是可以的。

鲁肃和乔氏二老离开刺史府后,先是回到驿馆。小乔听说要去看她们的新家,顿时兴奋起来,吵着要一同前去。

乔玄本来就打算带两个女儿一同前往,于是便欣然答应了。

几个人随后离开驿馆,在鲁肃的带领下来到了吴家大院。

这吴家大院原就是原太守吴景的私人府邸,既然乔玄都亲自搬来了,陶商怎么也要给他们个面子,更何况还有二乔呢,不住好点怎么行,比之陶商的刺史府还要美观广大不少。

负责看守大院的仆役引领着鲁肃和乔家众人在大院各处穿梭着。

乔氏二老惊讶得不得了,乔玄更是兴奋得脸都通红了,最活泼的要数小乔,东看看、西看看,不时发出喜悦的惊呼。

而大乔则显得有些激动,她当然不是因为得到了这样一座比老家大数倍又富丽数倍的宅院,而是因为这说明陶商非常在意她们。

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众人在府院中转了一圈回到正厅。

这时,鲁肃笑问道:“乔公、乔夫人、二位小姐,这府院还满意吗?”

乔玄急忙道:“满意!太满意了!”

见乔玄这个样子,乔母和大小二乔不禁露出羞愧的神情。

鲁肃呵呵一笑,“满意就好!这宅院一直有人打扫,所以诸位可以立刻搬进来住!”

这时,小乔突然问道:“那周郎呢?”

鲁肃愣了一下,随即回答道:“公瑾必得主公重用,主公会另外给公瑾安排住所。”

“哦。”小乔露出一丝失望的神情。

乔玄双眉一皱,对小乔道:“小乔,周公子得遇明主,乃是幸事!你明白吗?”

乔玄的潜台词是,你可不要为了儿女私情误了周瑜的大好前程。

小乔点了点头,她又怎会为了自己而耽误了周瑜呢?她只不过是由于同周瑜情正浓时,不愿与周瑜分开片刻罢了。

鲁肃笑道:“在下会在合适的时候向主公提起此事,相信主公一定愿意为公瑾和小乔姑娘主婚。”

小乔的眼眸顿时一亮,乔玄更是大喜道:“若能如此,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

见对方如此高兴,鲁肃不禁笑了起来,这时,他突然看到一旁的大乔正拿一众古怪的眼神看着自己。

鲁肃不禁一愣,随即便明白其意了,于是朝大乔抱拳道:“姑娘所托之事,在下定当全力以赴。”

大乔想不到对方竟能看出自己的心思,不禁俏脸一红,露出羞赧的神情。

乔氏二老和小乔不禁奇怪地看了大乔一眼,将乔家四人送回馆驿,鲁肃便告辞离开了。

鲁肃一离开,乔玄便问大乔:“你究竟托了鲁贤侄何事?”

乔玄现在已经不将鲁肃叫先生了,而是拉进了关系将鲁肃唤作贤侄。

乔母和小乔都好奇地看着大乔,大乔垂下臻首,抿着红唇,耳根都已经红透了。

乔玄见大乔不回答,又追问了一遍,但是大乔仍没有回答,脸颊更加通红了,简直就要滴出血来了。

乔玄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作罢。

大乔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三人却都猜到了一点,只怕同陶将军陶商有关。

乔玄不禁暗自心喜,他真是非常希望大乔能够成为陶将军的夫人,到那时,他乔玄可就是堂堂陶将军的丈人了,那可真是扬眉吐气啊!

乔玄想到得意处,不禁自个儿傻笑起来,乔母和大小二乔见此情景,不禁摇头苦笑。

周瑜加入了楚军,陶商认命他为别驾,总管整个丹阳郡内大小事务,当然这只是眼前的锻炼,毕竟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

加入征北军的周瑜立刻知道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陶商全力组建的水军,但现在的周瑜,陶商可不想让他只成为水军都督,将来兵进中原,周瑜便是最主要的都督统帅之一。

虽是别驾,但陶商还是先人尽其才,让周瑜前去柴桑水军大营转悠一圈,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毕竟历史上,周瑜的水军可是很强大的。

而周瑜见陶商真的是重用自己,便暗下决心,定要尽心尽力,莫要辜负了陶商一片拳拳之心。

第383章 扬州战火

陶商在江东安心发展,时刻关注着江北局势,最大的变数还是来自于袁家两兄弟,河北之战以袁绍和公孙瓒两败俱伤而罢兵。

但在中原,还远不太平,袁术盘踞汝南,占据大部分豫州地盘,但这是个贫瘠之地,连年盗贼就从来没有断过,别说民不聊生,简直是神白骨遍地,寸草不生,那些草木都被百姓们吃光了。

守着这样的破地方,袁术又不会搞陶商那一套开发良田的政策,便将目光看向了最为富裕的淮南,这可是一块富庶之地。

而且刘繇刚被陶商赶出江东,士气不振,只要得了淮南,再徐图中原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北方便是袁绍,到时候两人联手,先扫平天下,纳入袁家之手,那时候再讨论平分天下的好事。

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袁术派大将纪灵率领五千精兵偷袭颍上,这可是汝南通往寿春的咽喉要地,只要占领颍上,刘繇手下没有大将,便无法再抵挡他的精兵了。

但天不遂人愿,纪灵半路被刘辟等黄巾贼撞见,不但暴露了形迹,还在措手不及之下,败于刘辟等人手中,损失大半粮草,无奈之下只好退兵。

本以为袁术会大发雷霆,甚至斩了自己,但出乎纪灵的意料,袁术虽然对纪灵兵败十分生气,但没有却没有要了纪灵的性命,打了二十军棍,职位更是直接一路撸到了一个小队的头领。

袁术惩罚了纪灵之后,当即亲自挂帅,点齐了兵马,帐下张勋等将也是纷纷请战,但是袁术的主薄阎象却是上前劝阻:

“主公!前番我军偷偷袭取扬州已然是不对,那扬州刺史刘繇乃是汉室宗亲,若是再倾我军全力去攻打的话,势必影响主公声望!望主公三思!”

之前袁术命纪灵去入侵扬州时,这阎象便是再三劝阻,如今纪灵兵败,袁术已经是很没面子了。

现在阎象又出列阻止他起兵,袁术立刻勃然大怒,训斥道:“昔日汉高祖也不过是泗上一区区亭长,反倒成就了这四百年的汉室基业。我袁家四世三公,门生遍布天下,难道还胜不过一刘氏旁支?我意已决,无需多言!来日点将,我将亲自带兵,取了扬州!”

见袁术已经决定,阎象暗暗叹了口气,袁术已经不可能听进他的谏言,只能作罢,袁术威风凛凛的升帐,阎象只得暗自摇头退了回去。

袁术本就已经准备好跟着纪灵的先锋军攻入扬州,此时点齐军马倒是很方便,不过一会儿,袁术便点齐了军马,任命雷薄为新的先锋,领兵两万,而自己带着手下众将自领五万大军也随后出发,一路来势汹汹,誓要一雪前耻,夺取扬州。

而刘繇听说消息之后,马上召集兵马,派人招降了刘辟等黄巾贼,这些人得罪了袁术,正思谋着要去何处,正好汉室宗亲的刘繇来招降,还能除去头上反贼的名号,当下便答应了,带领几千贼军加入刘繇麾下。

经过几日的行程,雷薄所率领的先锋军已经遇到了刘繇派来的两万大军,领军的是刘繇手下大将薛礼,两军在汝阴城外的一处平原相遇,列好方阵,开始规规矩矩的对战。

两军对持厮杀,但薛礼所率领的扬州军哪里是袁术精锐的对手,两个冲锋之后,已经渐渐抵挡不住雷薄的豫州军,胜负的天平开始倾斜了。

虽然薛礼也算是扬州成名的武将,但毕竟扬州军久未经历这等正规军之间的战事,以前也不过是打打黄巾,杀杀山贼而已。

而袁术毕竟也算是曾经参与过讨董一役的诸侯,手下的军队怎么说也算是接触了各地的强兵,此长彼消,现在要扬州军突然面对如此军队,哪里能敌?

很快扬州军的军队后方开始传出清脆的鸣金声,扬州军的士兵也开始如潮水般退了回去,而雷薄一见首战告捷,自然是高兴,把手一挥,直接带着麾下军士向对方追击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