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皇帝-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先到大营门口报到,有守将给了一块令牌,两名士兵带着他们到了一处空地,这里足够五百人驻扎,正好背靠着终南山,倒也清幽。

让士兵们下马休息,胡才带着几十人去领帐篷,其余人先做准备工作,打桩、清理空地等等,虽然他现在干的是押粮官这个后勤工作,但行军布阵该做的还是一丝不苟,这些都交给徐晃来指挥。

正准备着,忽然两个士兵匆匆跑回来,惶急道:“陶校尉,不好了,我们的帐篷被人抢走了!”

“抢走了?”正在整理衣衫的陶商站起身,皱眉道:“帐篷都是长安驻军分发的,谁这么大的胆子?”

“好像是兖州人马!”

“兖州?”陶商扔下了手里的东西,脸色一沉,拍拍手道:“走,去看看!”

“那个,陶校尉!”那士兵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我们要不要多带几个人?他们人多!”

陶商双目微缩,沉声道:“你是说,他们敢动手?”

“还没有——不过我们跑回来报信的时候,他们已经被围住了……”

他带来的这些士兵平时都负责运粮等后勤事务,大多是从正规训练中淘汰下来的,早已没有了军人的血性,加上被淘汰的自卑感,见到这种事自然惶急无助。

“哼!”陶商一声冷哼,冲着不远处的徐晃大叫道:“公明,随我来!”

徐晃正指挥着几个士兵清理地面,扭头见陶商大步往军营深处走去,赶忙跑步跟了过来,看到陶商和那两个士兵的脸色,浓眉微皱,却没有多问,紧跟在陶商身旁。

转过几座帐篷,就听到一阵嘈杂声,不远处,一群士兵正围在一起指指点点,时不时响起一阵哄笑,外围凌乱地丢着一些搭帐篷用的东西。。

另外一边那些长安的守军远远看着,并没有过来干涉,军营中这样的打斗稀松平常,只要不出人命、不引发大型械斗,管你怎么折腾呢。

“哼,几个没用的运粮兵,要什么帐篷?”一个声音从人群里传出来,带着不屑和嘲讽:“我看你们谁在草窼里才合适。”

“哈哈哈,说得对!”

“这些押粮的,躲在后面享清闲,哪里有我们出生入死的危险。”

“也是,通不过训练,上不了战场,又没脸回乡,可不就只能干这个吗?”

……

七嘴八舌的讨论声十分刺耳,陶商的脸色更加阴沉,经过系统军事化训练的他当然知道辎重部队对前线的重要性,但偏偏这时候军营中的风气如此,就算他心中坦然,但这些士兵总觉得低人一等。

“喂,瘦小子,还不滚回去?”那个声音又道:“这些帐篷我留着给兄弟们用了,休息好了,也好多杀几个羌人,你们占着有什么用?”

“这是军需官分配的,凭什么要给你们?”胡才的声音略显沙哑,但没有丝毫的惧怕,大声道:“谁也别想从老子手里拿走一根线。”

“吆嗬!嘴还挺硬!”那人戏谑道:“看来刚才给你的教训还不够,倒要看看,是你的嘴硬,还是我的拳头硬!”

听到这句话,陶商就知道胡才已经被人打了,此时已经走到人群后面,沉喝道:“让开!”

冰冷的声音让前面看热闹的士兵一震,纷纷回过头来,看到一张略显稚嫩,却又满脸杀气的年轻人。

诧异了一下,有人撇嘴冷笑,有人抱着胳膊冷哼,也有人不怀好意地扬着鼻孔,但还是让开了一条通道,毕竟大家都是看热闹的,不是来惹事的。

还有几个士兵抱着胳膊叉腿而立,围成了一个圈,中间有一个身材微胖的将领背对着陶商,看穿着应该是个都尉,正挽着袖子冷笑,胡才此刻却坐在地上,一脸不忿。

“找死!”陶商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直接冲上去对他面前的那个士兵狠狠一脚踏过去。

“啊——”

那个士兵没有任何防备,从腰部向后弯成了一张弓,双脚离地而起砸向场中那人。

嘭!

那将领听到身后的惨叫,急忙回头,正好迎上砸过来的士兵,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胸口直接砸在他的脸上,发出“呜”的闷哼,两人翻滚在一起。

“哦!”直到此时,看热闹的士兵们才发出了惊呼声。

“公子!”胡才眼尖,一眼就看到了陶商,急忙起身跳到一旁躲开了那两人,跑到陶商面前。

看到胡才脸上清晰的巴掌印和嘴角的血丝,陶商微微咬牙,把胡才拉到了身后,向前两步走进场中。

“什么人!”

“找死!”

“上,打死他!”

那几个守在周围的士兵们惊愕之后反应过来,全都凶神恶煞地冲向陶商,谁也没有想到,有人敢在军营里打自己的上司。

“哼!”冷哼声中,徐晃高大的身影出现,挡在了陶商面前,沉喝道:“小喽啰们,冲我来!”

第103章 羞辱

嘭嘭嘭!

说话声中,那几个士兵已经冲过来,此时不管是徐晃还是陶商,都是他们的敌人,只可惜每一个人是徐晃的对手,三拳两脚都打翻在地。

“呃——啊!”那人惨叫着,从地上爬起来,那个士兵的铠甲正好撞在他脸上,一张脸被擦成了花,鲜血直流。

用手捂着脸,从指缝里看着陶商嘶吼道:“哪里来的混蛋,敢在军营打人?”

“打人?”陶商上前两步,冷冷的看着他:“不是你先动手的吗?”

“你是运粮兵?”那人吃惊地看着陶商,又看看和他一起来的徐晃,这样两个人,怎么会成为运粮兵?

“不错,我就是押粮官!”陶商点头,指了指身后的胡才:“听说你抢我们的东西,还打了我的人?”

“押粮官!”那人听完,忽然又仰着脸大笑起来:“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个小小的押粮官。”

瞪着眼睛咬牙道:“老子拿你们的东西,那是看得起你们,知道吗——”

那人说话之间眼神忽然变得凌厉起来,最后一个字出口,忽然一拳狠狠地打向陶商的面门,居然玩起了偷袭。

陶商一声轻哼,脚步微微错开,身体后侧,那人的拳头从他鼻尖擦过去,身躯随后也扑过来,迎接他的正是陶商猛然抬起的膝盖和狠狠砸下的右肘。

“啊——”

这一声惨叫如同杀猪一般,那人腹部被膝盖停住,后背又遭了一肘,整个人如同电击一般倒在地上抽搐着,根本站不起来。

“谁敢动!”一旁的徐晃一声大喝,那几个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士兵正要过来,被这一声大喝惊得后退几步,没有一个人敢接近。

“混蛋,你知道——我是谁吗?”那人趴在地上,兀自不肯罢休,用手狠狠地抓着草地,从喉咙里发出怒吼。

“我不管你是谁!”陶商冷冷道:“我只知道你打了我的人,我就要替他打回来!”

用脚踢了踢那人的肩膀:“你自己爬起来,还是要我帮你?”

“滚开!”那人推开陶商的脚,颤巍巍地爬起来,脸色惨白,阴毒的目光盯着陶商:“你叫什么名字?”

“你没资格知道我的名字!”陶商冷然一笑,扭头看向身后的胡才:“你过来”

胡才此刻满脸感动,怎么也想不到陶商会为了他大打出手,声音有些颤抖:“公,公子!”

“别紧张!”陶商拍拍他肩膀,笑了笑,指着那人道:“他刚才怎么对你的,悉数给我还回来!”

“啊?”胡才吃了一惊,看了看那人,又看看陶商,犹豫道:“这——”

“快动手!”陶商一声大喝,吓得胡才一个激灵:“你要是还想跟着我混,就不要给我丢脸,宁可站着生,不可跪着死!”

最后这句话说出来,对面那人脸色大变,胡才浑身一震,陶商身上忽然出现的一种气势,让他们感受到莫名的危险和敬意!

“是!”停顿了一下,胡才忽然抱拳,不等那人反应过来,转身啪的一巴掌又打在了那张肥脸上,清脆的声音传出老远。

那人噔噔噔连退几步,嘴里喷出鲜血,半边脸很快就肿了起来,加上原先被铠甲摩擦破皮,一张脸早已面目全非,如同恶魔一般。

“啊!气死老子了!”那人仰天怒吼,指着冲着远处大吼道:“来人,给我杀了他们!”

远处一阵骚动,就有叮叮当当的兵器碰撞声,几十个人提着长枪跑过来,周围看热闹的士兵们马上躲得远远的,都吃惊地看着场中那个面目冷峻的年轻人。

动起了刀枪,终于惊动了远处的长安守军,一员将领带着一队人马迅速赶到,他们早就在一旁盯着这里,只要事态严重,马上就会出动。

“住手!”那守将骑马当先赶到,沉喝道:“军营之中械斗,尔等可知罪?”

那人指着陶商厉声道:“他动手打人,还不把他抓起来?”

陶商冷笑一声,转过身不理会他,平静的看着那名守将,但心里却有些吃不准,要是这人也颠倒黑白,难道要和守军也闹翻?

“方才之事,不过是你们比武切磋,并不违纪!”那守将看着两人冷然道:“若指使手下人马械斗,便以军法从事!”

“你……”那人指着守将,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吭哧了一阵才道:“他们不过是押粮军,你为何如此偏袒?”

“不管是谁,此处不许再打斗,否则先抓进监牢!”那守将似乎也没想到这人会如此无奈,不耐烦地皱眉道:“你若是不服,两日后中军便到长安,你自可向上汇报此事!”

“哼!”那人气得甩过头,忽然又转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守将似乎也有些生气了,踢着马腹向前又走了几步,低头俯视着那人,忽然咧嘴一笑:“怎么?问本将的名字,难不成你还想报复本将?”

看到守将森然的笑容,那人脸色一变,不由后退了两步,气势弱了许多,兀自强硬道:“我问了你的名姓,两日后连你一同上告!”

“嘿嘿嘿,好,真好!”那守将发出一阵尝尝的冷笑,连道几个好字,才缓缓说道:“那你记好了,本将名叫胡轸,乃是破虏将军董卓麾下!”

那人听了胡轸和董卓的名字没有什么反应,反而更见阴狠之色,倒是让一旁的陶商有些诧异,没想到这些守军竟然是董卓的西凉兵马,而眼前这人就是董卓的亲信之一胡轸。

胡轸噙着冷笑看着那人半晌,才问道:“怎么?知道本将的名字,你为何不报名?莫不是轻视于我?”

“哼!”那人擦了擦脸上的血迹,大声道:“我乃兖州兵曹高阳,我兄长乃是……”

“行了行了!”胡轸不耐烦地打断了他,提着马缰调转马头,挥着马鞭说道:“也不过是兵曹而已,你的兄长是谁,本将不感兴趣!”

高阳后半句话被硬生生憋回去,正准备好好吓唬一番户政,没想到对方根本不买账,只憋得满脸涨红,加上那些伤疤,就像被暴雨打过的茄子一般。

胡轸已经打马走开,高阳无处发泄,只好转过头恶狠狠的瞪着陶商吼道:“我兄长是十常侍甘陵侯高望!”

“甘陵侯是什么猴?”陶商故作迷茫,转头问徐晃:“我可只听过长尾猴!”

听到十常侍的名字,徐晃可没心思和陶商开玩笑,扫了一眼高阳,和陶商、胡才等人转身往回走。

“啊——”

身后,高阳发出长长的嘶吼,本以为凭借十常侍的名头会吓住陶商和胡轸,让这两人马上向他谄媚讨好,甚至想到了要如何羞辱陶商。

但他没想到这两人一个根本不买账,一个干脆装糊涂,自己平白受了一场羞辱,心中的愤懑可想而知。

第104章 灞桥

“公子,那人要真是高望的族人,此人必不肯善罢甘休!”回去的路上,徐晃忧心道。

“是啊,公子,你是为了我得罪十常侍!”胡才更是忧心忡忡,自责道:“都怪我连累了公子,刚才让着那混蛋也就没事了。”

“十常侍是十常侍,高阳是高阳!”陶商淡淡说道:“如今我们出征在外,他们又能奈我何?”

拍了拍胡才的肩膀:“还有,以后不要说什么连累不连累的,一同出战,大家就都是兄弟,荣辱与共,进退都要彼此照顾,任何时候,绝不容任何人欺辱,明白吗!”

“是!”胡才一怔,眼睛有有些湿润,重重地点头。

徐晃在另一侧眼神也一阵荡漾,就眼前而言,他和胡才其实身份都差不多,他们两个谁也想不到,陶商会如此护短,甚至不惜得罪十常侍。

回到分配好的地方,有士兵把刚才的帐篷全都拿回来,听说了刚才的事,大家对陶商的态度明显又尊敬了许多,但也有畏惧他的,生怕他因此得罪十常侍,跟着他的这些人也会一起倒霉。

只是兖州分部的兵马,在军营中高阳肯定不敢再胡来,他最多也就是通过高望在背后使些手段,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事,再说万不得已他还有赵延这颗棋可以用,倒也不用太过担心。

中军还未到达,呆在城外也是无聊,陶商让胡才看守军营,带着徐晃偷偷溜出来,此时各路人马还在相继到来,军营乱哄哄的,守军管理并不严格。

长安初春的天气比洛阳还要冷一些,行人大多还穿着棉袄缩着脖子匆匆进出在城门,战事降临,城门口搜查的很严格,尤其是长相怪异的,更是严加盘查。

长安城比洛阳城看上去更加高大,但毕竟已经不是帝都,城墙略显败旧,只能看到历史的底蕴,沧桑巍峨,却不如洛阳那般雄伟壮丽。

进了城门,不知是早晨还是因为战事的原因,空旷的街道上行人很少,只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皇甫嵩调回洛阳之后,长安守军的兵力就以董卓的西凉军为主。

如今的长安城还不如后世那般宽大,但走在青石街道上,还是让人新生敬畏之情,大汉朝开国建都,历经数百年,这里总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触。

“连年征战,长安城也冷清了许多。”陶商感慨着,在正街上漫无目的的走着,远处一辆马车行来,在空旷的大街上十分显眼。

徐晃轻叹一声,言道:“百姓流离,官府还在不断增加赋税,四处皆是战乱,十常侍胡作为非,官不为民,国将不国。”

陶商默然,忽然对游览长安城失去了兴趣,扫了一眼远处连绵高大的宫殿,觉得眼前的这一切离自己越来越远,昔日的辉煌,已经无法再重兴了。

历史的车轮从未停止,王朝更替,时代变换,都非人力能够阻挡,面对腐朽的大汉,谁能力挽狂澜?

卢植、皇甫嵩、朱儁、杨彪等人,哪一个不是雄才伟略,满腹经纶,但面对昏庸的灵帝,弄权的阉宦和无能的外戚,早已殚精竭虑,身心疲惫,只为心里的那一份执念在苦苦挣扎。

就算自己拥有数千年超前的知识,知道每一个人物的命运,了解历史的走向,但最难洞悉的还是人心,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朝堂之中云波诡谲,曹操、诸葛、司马等人更是弄权高手。

面对这些人物,自己能不能凭借这些优势力挽狂澜?

徐晃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走在陶商身边一语不发,两人静默地走过长街,不觉间已经来到东门,街上找了一家酒楼吃过饭,朝阳升起,路上行人渐多。

早晨比较清冷,但阳光洒下来,瞬间就觉得暖洋洋的,春日正在复苏着沉睡的大地,就像母亲温柔的双手轻轻拂过,一切的生命气息不断被激发出来。

走出东门,潼关遥遥在望,虽然还是早春,郊外已经有了踏青的人,或三五成群的寻常百姓,或骑马坐轿的大家闺秀,都走出来,呼吸着春天独有的气息。

即便在洛阳,也很少能感受到这份平静,陶商甩甩头,暂时忘掉脑海里的那些担忧,伸展着胳膊懒洋洋地说道:“中军还有一日才到,难得偷个懒,我们就在这清闲之地放松一下吧。”

徐晃点点头,四下扫了一圈,指着远处一块大石:“那边有座桥,我们过去吧。”

“嗯!”陶商点点头,信步走过去,才发现这里居然是古今闻名的灞桥。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但在王莽时期改成了长存桥。

河水刚刚解冻,水面上还有不少冰层,此时的灞桥还不曾成为送别之地,石桥两侧并无许多柳树,这里还是一条通关要道,从潼关而来的客旅,大多都由此经过。

站立桥头,微风拂面,蜿蜒的灞河流向东南方向,在阳光下宛如一条银龙,八水绕长安,灞水便是其中之一。

闲逛一阵,快到中午的时候正准备回去,忽然远处的人群一阵骚乱,循着声音望过去,原来是两匹马拉着一辆空车在狂奔,应该是坐骑受惊了。

看马车的样子只是寻常百姓装载东西所用,一路颠簸着直奔灞桥冲过来,桥上的人惊呼着,赶紧往两侧跑去,这要是被撞到了,肯定非死即伤。

偏偏就在此时有一老一少两个人走在桥上,一名老妇带着一个小女孩,女孩穿着一身白衣,梳着两条小辫,扑到老妇怀中,两人惊慌失措,竟然跌坐在了桥上。

两人应该都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不远处几个护卫已经大喊大叫地跑过来,但已经来不及了,马车飞驰而至,轰隆隆的车轮带起一大股灰尘。

“公明,救人!”紧急时刻,陶商大喝一声,转身冲向跌坐在地的一老一少。

此时也容不得徐晃再劝了,看到陶商返身,徐晃也急忙跑过去,直奔狂奔而来的两匹马。

“公明,小心!”陶商瞥见徐晃去拦马车,急忙大声提醒。

以他的气力,控制一匹马还能勉力而为,但要挡住这两匹受惊的马,却有些力有不逮,何况后面还有马车相连,冲击力更大。

第105章 哑巴女孩

轰隆隆!

马车已经飞驰到桥头,只有四五丈的距离,桥面在轻微地晃动着,徐晃一声虎吼,从石桥的栏杆上一跃而起,直接跳到了车辕上,双手抓住马缰猛然后扯!

“快让开!”陶商冲到两人跟前,拉扯着老妇的衣袖让她往桥边让开,顺手抱起小女孩跳向另一侧。

希律律——

两匹马吃痛,嘶鸣着抬起前蹄,但马车的速度实在太快,此时根本停不下来,直推着两匹马滑行而至。

一股狂风扑面而来,那老妇吓得浑身瑟瑟发抖,趴在石桥栏杆下面一动不动,但马车却直往陶商这边冲过来。

车轱辘摩擦着桥梁发出刺耳的声音,车板早已超过桥梁,陶商靠着桥梁站立,已经避无可避。

“公子,快跳河!”徐晃在马车上大叫,此时马车已经完全不听他的指挥,只有跳河才能躲过车板的冲撞。

此时河面上的冰还没有融化,跳下去很难控制落脚点,要是落到薄冰处掉进水里还好点,要是落到冰面上,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哗啦啦!

车轮摩擦着石板冒出了青烟,车板在重压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