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皇帝-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商,我要将你生吞活剥!”细想了这半年来的变化,北宫伯玉越想越觉得愤怒,抬起头来,杂乱的头发之下,露出两只猩红的眼睛,恶狠狠地拍着桌案低吼。

从座位上站起来,北宫伯玉大喝道:“来人,集合湟中义从,随我出征!”

一名透明闻讯赶了进来,忙问道:“大头领,天色将黑,你要去何处?”

“多拉隆!”北宫伯玉咬牙说道:“我要亲自去抓陶商,将其千刀万剐,献给白虎大神!”

那人惊道:“大头领,如果调走湟中义从,抱罕空虚,万一董卓攻来,如何是好?”

“混账!”北宫伯玉大怒,冲下台阶给那人一嘴巴,厉声道:“既然知道董卓会过漓水,还不马上再带人去土城,让绍玛小心防守,今夜我必要血洗多拉隆,不杀陶商,难解我心头之恨!”

“是!”北宫伯玉盛怒之下,那人不敢再多言,赶紧去召集兵马。

不多时,抱罕城中战马长嘶,一队铠甲鲜明,坐骑神骏的骑兵在城门口列队,这些骑兵全都配备精良的铠甲和兵器,在月光下显得威风凛凛,光是列队而立,就有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湟中部落最强的战力,湟中义从五千人,追随北宫伯玉这十几年来,从未败过一次!

北宫伯玉也早已披挂整齐,头戴红缨金盔,厚重的护额只露出双目,一杆沉重的大刀提在手中,看到自己最得意的部曲,顿时觉得战意熊熊燃烧起来。

城门缓缓打开,北宫伯玉双目微凛,沉喝道:“出发!”

不需要任何激励士气的言语,不需要多余的命令,他当先催马而行,身后的部曲整齐地跟上,队形丝毫不乱,鱼贯走出城门,向着西南方向狂奔而去。

跟在湟中义从后面的两千守军,显得暗淡无光!

皓月当空,月华如水,即将变成满月,听说月圆之夜,群狼咆哮,十分凶猛,在这样的月色之下,北宫伯玉也觉得自己热血沸腾起来,想着占领多拉隆的陶商,恨得插翅飞过去。

只有两千人马,如何能挡住他的五千精兵?

北宫伯玉策马冲在最前面,眼中不断闪着寒光,这是他十数年挣来的,岂能因为陶商而毁于一旦?

他要走出西凉,要称王称霸,要占据长安,要逐鹿中原,这些目标,虽也不能阻拦。

胆敢忤逆者,杀无赦!

第205章 众志成城

仅仅半天的时间,多拉隆已经人满为患,连同兵马和前来投奔的各个部落,已经超过了六千多人,这座小城里容纳不下。

如果按照计划,董卓大军今夜就能渡过漓水,明日一早便见分晓,北宫伯玉败亡只是时间问题,陶商让阿木挑选精壮者留在城中,其他人则被暂时安排到城外的山谷之中暂避。

兵马早已休整完毕,这一段时间又准备了无数弓箭和木枪,妇孺则做了许多灰瓶,檑木太过复杂,来不及制作,城里所有的铁锅都被搬到城墙下,柴火摆列旁边,水冒着热气,即将沸腾。

不管北宫伯玉会不会派兵来,陶商都做着完全的准备,城墙靠里一侧又搭建了木架,守军可以站在木架上,以原来的城墙作为城垛,增加了防守能力。

城中大部分聚在一处,数落着北宫伯玉的恶行,尤其是今天白天的杀戮,简直是令人发指,人神共愤,那些侥幸逃得性命的人,更是说得绘声绘色,人人愤慨。

陶商虽然听不懂羌语,但从这些人的言辞和神情之中,就知道北宫伯玉已经彻底在抱罕失去了人心,就算官兵不在,他也注定会失败。

不管在任何朝代,任何国家,民心,才是成败的关键!

难得的空闲时间,让这些散落各地的羌人部落彻底团结起来,大家都有共同的敌人,都受其迫害,家园失落,妻离子散,背井离乡。

如此情景之下,已经不需要再鼓动士气,对于这些彻底没有退路的本土羌人来说,只能拼死一战了。

正说着话,忽然城头上鼓声大作,所有人都纷纷站起来,各自跑到预先安排好的位置上,听从调遣。

烧火的士兵马上添柴加火,让锅里的水尽快沸腾起来,木枪和弓箭堆成一堆一堆的摆好,随手便可拿到。

陶商登上城墙,只见月色之下黑压压一队兵马正奔腾而来,虽然看不清人数,但光听马蹄声,至少就有四五千人,黑压压的一大片。

“怎会有这么多兵马?”阿木见状,不由大吃一惊,怎么也没想到,北宫伯玉会派这么多兵来多拉隆。

虽然多拉隆在抱罕后方,但并非战略要地,如今抱罕四面皆敌,北宫伯玉要各处分派兵马,不至于在多拉隆如此大张旗鼓。

陶商一时也看不透北宫伯玉的用意,静静地望着城外靠近的骑兵,没有下达任何命令。

不多时,这些人马到了城下,月光之下铠甲上泛着冰冷的寒光,看到这些肃整的骑兵,陶商也脸色微变,这些骑兵的素质,比董卓的兵马,也不遑多让。

粗略看来,敌军超过了六千人,大大超出他的预计,这些兵马足以将小小的多拉隆完全围住。

而城中的守兵仅有四千人,有战斗经验的两千人,其他的两千是临时组织的,其中还有四五百人并不能战斗,只是协助防守,比如烧水、搬运器械。

“这北宫伯玉疯了不成?”看到队伍前面坐在高头大马上的那个将领,娄高日渥一向冷峻阴沉的脸也变了色。

北宫伯玉竟然亲自带兵前来,那他身后的兵马,不用说,就是湟中义从!

整个羌族中最精锐的骑兵,这都是真正受过正规训练的战士,北宫伯玉得以称霸湟中和抱罕,占领西凉的最大主力!

“这便是湟中义从?”陶商微微侧头,问娄高日渥。

“正是!”娄高日渥吸了一口冷气。

“果然名不虚传!”陶商摸了摸下巴,有些羡慕。

骑兵是冷兵器时代杀伤力最大的兵种之一,要想逐鹿中原,一支精锐的骑兵是必备的,偏居西陲之地,北宫伯玉竟然有这样精锐的部下,陶商不但羡慕,甚至还有些嫉妒。

阿木咽了口唾沫,问道:“这,怎么防?”

陶商转头笑道:“怎么,你怕了?”

“怕,我哪里怕了?”阿木梗着脖子,撸起衣袖:“陶将军,你尽管说怎么打,就算出城接战,我也不怕!”

陶商摇头道:“不必出城!”指了指城外密密麻麻的敌军,“北宫伯玉带来的都是骑兵,湟中义从也的确厉害,但攻城,却非骑兵能做得到,我们不出城,就是最大的优势!”

“嘿嘿,还是将军聪明!”阿木尴尬地挠了挠头,看向城下眼神变得冷静了许多,说道:“这守城,我们羌人最不会了,将军可要好好指点才行!”

陶商道:“放心吧,每个城墙我都会派官兵指挥调度,我亲自在东门守着,你们两个各自守住南门和西门,先看他北宫伯玉如何攻城!”

“是!”阿木和娄高领命。

“对了,告诉你们的族人,要是守不住多拉隆,谁也别想活命,一定要听从调度,全力守住!”

“放心!”阿木拍着胸膛保证:“我们的族人早就痛恨北宫伯玉多时了,谁也不会退缩半步的!”

娄高冷声道:“我们参狼部落和北宫伯玉,势不两立,一定死战到底!”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陶商虽然不知道北宫伯玉为何会如此兴师动众,但既然他亲自带兵来,恐怕就不会善罢甘休,一旦破城,面临的必定是一场屠杀。

鼓声擂动,城中的羌人在官兵的指挥下各自忙碌着,虽然看着有些混乱,但整个流程却有条不紊,对北宫伯玉的大军,他们没有慌乱,只有无尽的仇恨。

众志成城,即便多拉隆的城墙矮小,但守军万众一心,早已铸成了一座无形的高大城墙。

城外,北宫伯玉命人叫战,连喊数声无人答应。

回应他的只是城墙上忙碌的身影,忙碌的守军甚至连他们看都没时间看一眼。

“围城!”北宫伯玉握着长枪的手指发白,咬着牙下达命令。

轰隆隆的马蹄声中,羌兵们分作四队各有两千人,将多拉隆团团围住。

气氛空前紧张起来,连月色似乎也有些暗淡,飘过一缕薄纱似的白云,让多拉隆蒙上了一层阴影。

城头之上,弓箭手早已准备就绪,所有的官兵没人一把长弓,膂力大的羌人则手里提着木枪,左手三支,右手一支,蓄势待发。

第206章 套路

将全城包围之后,城内外只有轰隆隆的鼓声震破夜空,却不见羌兵攻城,守城的士兵提足了一口气,却等了半天没动静。

北宫伯玉也傻了眼,要是放在以往,他率领大军围城,不用攻打,对方会主动出城投降,但这次情况不同,陶商是绝对不会投降的。

骑兵在此时徒有威慑力,却于攻城毫无作用。

该如何攻城?

这不仅是每一个湟中义从脑海中的问题,也是此刻北宫伯玉在思考的问题。

只想着出城报仇,却没有想过会遇到这么棘手的问题,他征战无数,都是在对战之中碾压对手。

即便到了西凉之后,也是先胁迫边章和韩遂造反,攻城的事情,都是韩遂他们来搞定,而且西凉大部分郡县官吏没有多少抵抗的,基本上望风而降。

所以真正的攻城战,北宫伯玉根本没有遇到过,甚至连见识的机会都没有。

没有箭矢、冲车、盾牌,连步兵都没有,如何爬上城墙?

很快,北宫伯玉再次做出了部署,每个城门外只留下一千湟中义从,其他的骑兵全部重新调集到东门来。

看到对方如此狼狈,本来气势汹汹,却在这一次错误的指挥之后气势全无。

城中守军也松了一口气,发展的确如同陶商所说的那样,北宫伯玉并不会攻城,骑兵也不擅攻城,只要守着城墙,就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北宫伯玉调兵,陶商岂能看不出他的意图,马上调集兵马,让精锐全都来到东门,搬运箭矢和木枪,其他各门只少留了一部分备用。

城下的骑兵纷纷下马,将所有的木矛收集起来,弓箭也交给这些人,组成步兵开始准备攻城。

羌人骑术精湛,善骑射,这是他们骑兵特有的本事,这些箭矢都是骑兵在马背上所用,能边纵马奔驰边放箭,大大增加了骑兵的杀伤力和攻击范围,不再单纯当作冲击队形所用。

北宫伯玉把两千兵马分成四个梯队,第一队是弓箭手,在城墙五十米外停下来,伏地准备,羌人的弓箭,在这个距离仰射根本没有任何威力。

随着弓箭手到位,第二梯队的士兵开始向前冲,手里拿着木矛和兵器,三米多高的城墙,厉害一点的士兵一个冲刺跳跃就能攀爬上来,这也是北宫伯玉临时决定强攻的原因之一。

那些士兵小心翼翼地靠近,到了三十米以内的时候,已经心惊肉跳,朦胧尔等月光之下,攻守双方都能看到彼此面容的轮廓。

北宫伯玉挥手,后面的弓箭手也亦步亦趋地跟上来,他并不懂攻城之法,之所以这样亦步亦趋,正是从韩遂他们的指挥中学来的凤毛麟角。

但接下来北宫伯玉再次傻眼了,按照惯常的打法,此时守军已经开始放箭,压制攻城的士兵,不让他们接近城墙,然后城外的弓箭手上前压制,保护同伴冲锋。

这的确是惯常的套路,但此时的情景完全不同,陶商根本就不按套路出牌。

首先是多拉隆的城墙不够高,没有架设云梯的必要,而北宫伯玉也正想让士兵徒手攀爬。

其次北宫伯玉虽然按部就班,却犯了个致命的错误,攻城之战在于冲锋,在不断的冲击中找出守军的漏洞。

所谓冲锋,就要有冲击力,速度首当其冲,而北宫伯玉却让士兵缓缓靠近,对守军没有任何威胁。

当然最主要的便是北宫伯玉准备不足,没有攻城器械,冲车等自不必说,连最起码的盾牌都没有,就这么直愣愣地冲过去,对城墙的破坏力几乎为零,陶商也不急于压制。

于是一场诡异的攻城战在多拉隆城上演了,按部就班的北宫伯玉遇上了不按套路的陶商,场面就变得尴尬起来。

此时子时已经过去,夜风正紧,攻城的士兵屏气凝神,没有一点声音,守城的士兵全神戒备,等待着陶商的将令,那震天的鼓声反而显得有些单调而又聒噪。

没有攻击和压制,也就没有惨叫声,静默的场面让人觉得异常压抑,连北宫伯玉都忍不住咽了口唾沫。

不过这样的局面却给攻城的羌兵造成了一种错觉,以为还和往常一样,成立的守军被他们吓傻了,直到此时还不进攻,顿时士气大增,到了十米开外的时候,全都加快速度,冲到了城墙下。

直到此时,守军还是没有反应,连城上的守军都有些按捺不住,纷纷扭头看向了陶商,这时候还不反击,难道要等敌军爬到城墙上来不成?

北宫伯玉看到这一幕,也不由心头一阵狂跳,以为陶商不过是虚张声势,也不会守城,忍不住攥紧了拳头,只要士兵能趴到城墙上,打开城门,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等待的厮杀并没有到来,羌兵已经开始爬城,有人低下腰为垫脚,有的人仗着身强力壮,一个冲刺跑过去,就往城上攀爬。

“灌水!”守军已经有忍不住要放箭的,心提到嗓子眼的时候,终于听到了陶商的命令。

弓箭手早已拉满弓弦,箭在弦上,蓄意待发,大多数人都瞄准了自己要下手的对象,却听到的第二个命令,不由一怔,赶紧收回弓箭。

一旁提着木桶的士兵也愣了一下,没想到第一波反击的命令竟然是下达给他们的,急忙提起木桶将沸腾的开水倾倒出去。

东城墙上,霎时间热气腾腾,紧接着就看到月光之下无数道冒着热气的水柱倾泻而下,整齐地排列着,一个不落的浇在城墙下密密麻麻的羌兵身上。

霎时间,惨叫声划破夜空,盖过了震天的鼓声,羌兵们纷纷倒地,哀嚎着往回奔逃,大多数人抱着头痛苦不堪。

被滚烫的开水劈头盖脸的浇灌一番,那种滋味可想而知,虽然并不致命,但痛苦却增加了无数倍,足以让这些士兵丧失进攻之力。

“卑鄙!”正在远处暗自庆幸的北宫伯玉看到这一幕,气得咬牙,没想到陶商竟然连箭矢都不想浪费,只用开水就让他的几百士兵受了重伤,完全出乎意料。

“弓箭手动手,给我杀了城上的守军!”北宫伯玉状若疯狂,嘶吼着再次下令。

第207章 攻防战

随着北宫伯玉一声令下,趴伏的弓箭手马上开始放箭,箭雨朝着城头上飞去,城上的守兵举起木盾和临时编好的篱笆遮挡着,少数人反应慢些,被箭矢射中,或死或伤。

城上城下都是喊杀声和惨叫声,乘着弓箭手压制的空档,羌兵开始加快速度,阵前对敌,要是敢退后,肯定会被杀头,只能勇猛向前,第一个登上城墙,或许还能挣得一份功劳。

第一梯队进攻的士兵还剩下一半,纷纷向城上爬去,有人攀住城墙,半边身子已经爬上去,但迎接他们的却是冰冷的刀枪。

寒光闪过,这些士兵的头颅或者手臂被砍下来,鲜血飙飞,羌兵发出凄厉的惨叫声,摔下城墙。

北宫伯玉咬着牙,命令弓箭手再次压制,虽然还有少数人在城墙下,但没有弓箭手创造机会,根本别想爬上城墙。

攻城之战必定艰辛,不付出点兵力是不可能的,打定主意之后,北宫伯玉便抱着消耗掉这两千骑兵的想法,让亲兵上前督阵,催促他们加快攻城速度。

第二波箭雨之中,第二梯队的士兵也乘机靠近了城墙下,迎接他们的依然是开水,此时陶商也让弓箭手开始反击,但必须要瞄准,尽量不要浪费箭矢。

羌兵足有六七千人,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这些箭矢和木矛根本不够用的,其他的羌人来回奔跑着挑水,烧水,此时也只有开水算能源源不断的供应了。

第二波羌兵冲到城下,等着箭雨消失之后,马上开始攀爬,整个东城的城墙上密密麻麻爬满了羌兵,如同蚂蚁一般,接连不断。

城上的守军每三个人一组守卫着一段距离,三人中间有两人提桶倒灌开水,还有一人用矛直刺,这个人还担当着投射木矛的重任,只是此时陶商还未下令。

足有两千人被调到东城,八百多人已经站满了城墙的木架,其余的则在下面协助,烧水的、提木桶的、送箭壶的,如果有人不幸被箭射死,马上就有人要爬上去顶替他。

这是一场无法投机的攻防战,就看谁的指挥更加细腻周到,北宫伯玉进攻乏术,却有精兵在手,陶商虽然防守得当,但有一大半士兵却从未参加过训练,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纰漏。

第二波羌兵的进攻被击退的时候,城中也损伤了两百多兵力,城下横七竖八躺着不少尸体,大多数却是被开水烫伤的,还有被砍掉手臂的,基本上丧失了战斗力。

没有任何的停歇,羌兵的弓箭手在放完最后一波箭雨之后,第三波士兵强行冲到城墙下,再次开始登城,城中的箭矢也消耗了一大半,残酷的战斗才真正开始。

连番厮杀,虽然只是以逸待劳的防守,但不断的厮杀,如此血腥的场面,有一部分羌人无法适应,即便他们生性彪悍,也忍不住开始呕吐。

这个情况也在陶商的预料之中,马上让其他人替换这些羌人,让他们短暂休息之后,在城中协助搬运装备。

不断有羌兵开始登上城头,虽然他们全部被守军杀掉或者又推下城墙,但这个情况却让后面的羌傧信心大增,最后一波进攻的士兵开始冲过来。

陶商看着仅剩的箭矢和仓促准备的几百支木矛,紧盯着不断靠近的羌兵,直到他们冲到三十米左右的时候,才下令投射木矛。

那些惯用木矛的羌人早就等候多时,马上抬手投射,手快的一口气就连投了三支木枪,而且还能瞄准敌人。

呜呜呜!

木矛在夜风中发出沉重的破空声,夹杂在一起声势慑人,几乎在那些冲过来的羌兵头顶形成了一片阴云一般。

木矛的冲击力可比箭矢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那些羌兵即使手里拿着简单木盾的,也根本抵挡不住,加上队形密集,根本无法躲避,刹那间,许多人都被贯穿身体,倒地而亡。

即便有反应快的赶忙趴在地上,也被密集的木枪扎中,再也没有爬起来的机会,这些被他们平时用来对付野兽的工具,此时用在自己身上,羌兵也是束手无策。

后退无路,前面的羌兵几乎是拼了命的往前猛冲,只有抛出木矛的投射范围,才是最安全的,但在前面二十米的范围内,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情的箭雨。

最后一轮的进攻,在惊心动魄的木矛和弓箭之下,羌兵几乎没有人能冲到城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