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到何凝和陆匀言也经常去,张蜀生心情也不错,按照小屁孩张兵检查的结果,自己或许会在不久以后有第一个孩子·
他对周国来现在的印象和原本历史上的印象,几乎是吻合的,足智多谋·有经国伟略之才,心系民族和国家,是那种数百年年难遇的治国良臣。
原本历史上,周国来甚至连子嗣都没有留下一个,这点让张蜀生当时读到那段历史都感觉到扼腕叹息,一生一世为人民,结果自己连子嗣后人都没有留下,虽然铁血丹青照千古,但始终是一个大遗憾。所以,自从周国来来到西南后·张蜀生是非常热心他的私人生活,从婚嫁到生子,都是一路特殊叮嘱,让周国来感动不已。
张蜀生对周国来的评价在原本历史和现在都很高,原本历史上,周国来12岁离乡·五十多年再也没有回去一次,一次乘飞机回京路过淮安上空,飞行员有意降低飞行高度,绕城飞行三圈,他那是离故乡最近的
“我很想从南京回到淮安看看,因为淮安还有我两个母亲的坟。”这个原本很小很小的想法,在原本历史上,直到周老寿终都没有实现,而如今,张蜀生又权力影响,每年清明节就是周国来的固定假期,回家扫墓。
现在,每年张蜀生必定会放他几天假,回老家看看,去帝国各地旅游视察,周国来三年舍不得添一件新衣,张蜀生就让裁缝上门去给他订做,周家餐饮极其简朴,张蜀生本来就很留心周老总的节俭和朴素,就干脆指派了一个厨师,把周家的日常用度划归张家,一并解决了问题。
“美国方面,最近颇不平静,多国联合拒绝单方面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后,各国都掀起了新一轮的反抗浪潮。”周国来说道。
“是啊,一方面是大环境形势,民情民意,一方面是高悬的原子弹,以及看不到胜利希望的战争,只需要一挑唆,就会有山呼海啸一般的连锁反应啊。”张蜀生说道。
周国来深为赞同,明面上的大势,以暗地里的暗潮催动,才能形成最大的波澜,暗潮助推大势,委员长总是有这么多稀奇的办法起到奇
“二战就快结束了,帝国的军队不可能马上飞过重洋去拿下那些国家,现在的领土足够我们二十年的消化,好好消化好了,到时候我们就能更进一步。”
一切都是按照张蜀生的计划在走,大方向从未改变过,当你拥有绝对力量的时候,你就能推动历史,你就能改变你想改变的任何一个人的命运,中华曾经人命贱如狗,最终也改变了。
“之前听他们在讨论组建赴日占领军的问题,委员长的属意是?”周国来问道,如今的局势,组建赴日占领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天朝上国的军队将第一次登上日本,这将是一件大事情,很量军官都动了心,至少周国来家就遇到过几次来探口风的,不迂都被训了一顿回去了。
“国来你猜一猜,我的属意是谁。”张蜀生停下脚步,若有所指地笑道。
“日本的局势很乱,需要一个铁血将军去镇住,委员长又是一个很通人情的人,再加上,日本归属东亚,算是东亚战区的管辖,如果不考虑一味地军职因素,霍卫国的可能性应该最大。
周国来略一沉吟,便笑着说道,帝国将领中在日本有过生活经历和耻辱经历的人不少,但像霍卫国这种差点被日本人捅死在街头,客死他乡的还真不多,他同时又是远东战区的司令官,这个军职够高,真去了日本,铁血杀伐能够镇住日本人。
“你猜的很正确,就让国来去吧,远东战区司令部暂时迁到日本·远东的事情也不多,遥控指挥就是了。我的想法是争取用1年时间稳定日本的局势,拨乱反正,消除天皇统治·破除传统,建立新的行政机构。再用一年的时间将日本重新规划迁移,四岛只留一岛,让他们生活在本州岛上吧,以后就是法外天堂。”
张蜀生想的就是把日本最终浓缩成一个罪恶之都,这里的普通居民只准进不准出,可以流放罪犯·这里未来还将开放赌博,嫖攴各种你能想象到的罪恶,这里都可以找到。
一旦地球统一,严苛的法律必然将推行,一些反对者自然不能全部杀掉,也杀不完,这种人可以流放到日本岛去。而另外一些想寻找刺激,想依法赌博以及去红灯区旅游的人·就可以申请去日本岛,除了杀人和恶意强,叛国之类触犯终极法律的·只要日本岛上的人愿意,都可以忽视法律。
五十年或者五百年的时间,日本岛将变成太阳系内最自由,最犯罪,最邪恶的罪恶之都。张蜀生能够保证的,只是让普通人享受到法律的保护,而如果日本人或者那些被流放的人选择自甘堕落的话,日本岛将是以后他们痛并快乐的地狱和天堂。
“委员长,同盟国的谈判组消停了,德国人却又兴致勃勃的来了·我试探了一下,他们有意让出整个中东来获得租借原子弹的权力。”
周国来严肃地说道。
张蜀生沉默片刻,德国人的疯狂他是知道的,希特勒的疯狂尤其让人感慨,中东有石油,希特勒不可能看不到·也知道那里的富饶。但正因为如此,他才敢拿中东来换租借原子弹的权力。
根据协议,二战结束后中德双方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将平分中东,也就是说,势力范围划分线将以中东为基础。
租借武器这种事情,现代的时候不少,小到战略轰炸机,大到战略核潜艇,后世的印度就是典型,造不起就去租借一堆。
现在,战况胶着不堪的情况下,希特勒也意识到纯粹的地面战斗将无法获得胜利,所以动了租借原子弹的心思。
战后三大格局的预期,现在已经基本实现。
一极是庞大的中华帝国。
一极是同样庞大的纳粹德国联邦。
一极是凭借地利条件苟延残喘的美国人能组织的联邦。
张蜀生其实并不太希望原子弹一颗颗地掉落在这些‘暂时是敌人,的土地上,因为,不论是我的土地还是你的土地,最终都是我的土地,这种情况下,原子弹当然少用少好,张蜀生也没有那个三天吞并全世界的变态想法,循序渐进未尝不是好办法。
如果不是租借原子弹,换一个办法,张蜀生也许很早就答应了,毕竟,这样可以造成未来白人的极度分化,即便不仇视,也不会抱成一团。
只是,虽然是租借,但原子弹毕竟是中国的,所以,他也不能草率决定。
“通过情报组织将德国人的决心转达给同盟国吧,如果同盟国最终不答应无条件投降,或者说和我们虚与委蛇,认为有海洋的天险在我们就奈何不了他们,我们就答应德国人的条件,毕竟,我们曾经给过他们机会。”
张蜀生下定了决心,和周国来的闲谈也就成为了接下来的命令。
第二天,远在伯力的中国远东战区司令部,两名连夜来自大本营的军官,当面宣读了大本营的命令。
“兹命令:帝国远东战区第一司令员霍卫国同志,即日起抽调精锐部队组建中国赴日占领军,务必于8月8日前做好奔赴日本之一切准备……”
大喜过望的霍卫国,虽然身为战区司令官,但依然难以自制,想想时间只剩下一周多,但他却恨不得立刻就到8月8日。日本那个地方,有他太大仇恨,这一辈子,他霍卫国认为最光荣的事情不是锦衣还乡,而是率领大军,回到日本,向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欺负过中国人民,欺负过华人,欺负过中国留学生的渣滓们宣布,老子回来了。纟。。。
第四百六十六章纳粹之梦
全文字无广告第四百六十六章纳粹之梦
德国,柏林。(全文字电子书免费下载)
戈林刚走进新的大本营所在地,没想到迎面碰到了宣传部长戈培尔,眼神里微微露出敌意,但依然夸张地握了一下手,俩人的处境截然相反,戈培尔在宣传领域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优秀战绩,而戈林则在负责空军的后勤研发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
宣传工作或许一天就能出成效,造成良好的民众情绪引导,但空军的装备研发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迄今为止,半年多的时间里,戈林只是抓起了新的喷气式飞机研发这个重大项目,紧盯了几个包括新的发动机在内的附属研发项目。
海军航空兵方面,倒是从空军强制抽调了二十个师组成了现在德国海军航空兵的雏形,在这之前,由于临海太近,作战区域都在近海的缘故,德国的海军航空兵形同虚设,一般都是由戈林的空军司令部直接安排空军参与作战,现在则形成了陆基海军航空兵和海基舰载航空兵齐整的新海航。
“部长先生最近负责的宣传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呀,元首在内部通报上多次点名嘉奖,还说你是德国的宣传元帅,真是令人侧目。”戈林肥肥的手握住戈培尔瘦小的手,使劲摇晃着,一脸熟人的做派。
“元帅阁下过奖了,你在装备研发和海军航空兵的建设上,也是亮点多多啊。”戈培尔不动声色地说道。
戈林闻言,一张脸涨成了猪肝色,讪讪笑了一下,先一步进了通往大本营元首办公区域的走廊。
戈培尔目露一丝不屑,如果是以前,俩人见面的情况往往是倒转,戈培尔点头哈腰,戈林眼高于顶,现在,得益于中国人的空前强势以及中国原子弹的参战,德国也搭上了顺风车,前线捷报连连,国内和整个欧洲范围的政治宣传工作也是一路高歌,别说德国民众,就连欧洲其他地区的人,也大多转变思路,牢牢站在轴心国一边。
以前的轴心国,全世界喊打,现在的轴心国组织,德国雄霸欧洲,中国人则抵近了欧洲,敢于反抗的不是游击队,而是活腻了的人。
正如后世的冷战一般,这个时候的欧洲,单独民族和国家的成分已经有被大欧洲联邦统一的趋势,大中华帝国和大德意志联邦的构架已经非常清晰了,可以说,即便是二战就此结束,很多问题悬而不决,中华帝国和德意志联邦也将成为欧亚非大陆上的唯一俩个国家。全文字无广告
因为,自从原子弹一爆炸,轴心国的优势就太明显了,局部占优不说,战略局面也全面占优,同盟国唯一的优势就是,美国人还和敌人们隔着重洋大海,除非是下定决心进攻其本土,那么,也许这次二战,美国人会和一战一样。
一战,美国人未伤筋未动骨,就赚得钵满盆满,而这一次,如果美国毫发未伤,又会幸运一次。
当然,命运是不会允许第二次或者第n次侥幸和幸运。
“元首,我们这次提出的条件非常具有诱惑力,中国人没有理由不答应,而且,这对于我们来说,无论结果如何,都将是一场巨大的胜利。”
希特勒的面前,两大心腹正在和这位每天心情都在变好的德意志最高领袖讨论着关于和中国人谈判,争取租赁到原子弹的事宜。
和上次主张散布中国人将核袭击伦敦和列宁格勒的核讹诈消息一样,这次提出租赁原子弹这个惊天好主意的依然是戈林,这些看似荒唐的建议从这个猥琐的第三帝国元帅胖子嘴里说出来,就成为了有切实可行性的建议。
“我发现你有和戈培尔对换一个角色的潜力,我的元帅。”
希特勒心情大好,拍着戈林的肩膀说道,后者更是喜的全身肥肉一起发颤。
戈培尔见状,急忙说道,“元首,戈林元帅是计划的提出者,现在计划正好在最紧要的关头,元帅应该亲自出面斡旋。
元首亲自许诺如此优惠条件,中国人一定会答应的,元帅也必定将为第三帝国再次立下赫赫功勋。”
希特勒点点头,按照戈林的计划,自己答应用半个中东换取2~5枚原子弹的租赁,说是租赁,其实很简单,就是德国人说原子弹丢在哪里,而中国人没有特别的反对意见的话,就会用战略轰炸机将它丢到哪里。
这个条件是很优渥的,他认为中国人没有拒绝的理由。
“很好,我的部长建议的不错,就由我的元帅戈林亲自担任原子弹租赁事宜谈判团长,和中国人谈判,争取拿到最多的数量。”
希特勒笑着说道,虽然觉得戈培尔有一些陷害戈林的想法,但让戈林出任谈判团长的想法却是俩人不谋而合。
戈林闻言,顿时暗道不好。
自己一直是习惯了说,不习惯去做,每次都是高瞻远瞩地提出想法,让那些足够厉害的人去实施,这一次居然轮到自己上阵了。
他是没有把握拿下中国人的。
和元首的畅想不同,他认为中国人反而会在原子弹租赁事宜上摇摆不定,天平的变数就是同盟国。
很简单,他认为,租赁原子弹并不违背中国人的底线,甚至会很乐于把这种惨绝人寰的事情交给纳粹去做。但是同样的,中国人是追求利益的,他们会在同盟国面前炫耀“德国人已经下手了,你们还不开诚布公?”
虽然有种种实际实施中的困难,但至少计划看起来是很美感的,所以他提了出来并且当场得到希特勒的嘉奖,但这一次见面,却是直接将谈判的事情交给了他。
“多谢元首的信任,我一定会以最高的热忱,最强的指挥,最优秀的外交斡旋谈判手段,搞定中国人。”
于是,第二天,一个德国代表团乘坐飞机越过中德实力交界线上空,在中亚机场转机后飞往乌鲁木齐,随即换乘中国的干线飞机,很快就抵达了汉京。
“尊敬的白先生,虽然我不是第一次来汉京,但还是不得不赞美一句,在贵国领袖张蜀生的领导下,你们的国家,你们的城市,变化太巨大了。”
望着车队外方的景象,戈林感慨不已。
高耸的新楼,巨大的城市中央广场,灯光喷泉,霓虹灯,繁华的商场……
汉京,他敢保证,这是一座世界第一的城市,他从照片上看过华盛顿,同时也更了解柏林,这俩个地方除了建筑老一点,真的没有太多出奇的地方。
“这个城市,三天一层楼啊。”
白崇禧也笑着赞同,别说戈林这个几年前来过一次的家伙,自己几乎都在汉京待着,每天都能发现路口和街头的变化,一幢幢楼拔地而起,一个个经济成就得到实现。
听到白崇禧的声音,戈林这个通晓中文的家伙,心里却暗喜不以,以白崇禧在中华帝国的身份,并不比自己低太多,传闻其更是西南时期就是张蜀生的手下,凡事狡诈无比。戈林认为,至少中国人是有谈判意愿的,才派白崇禧来机场接自己,这是一个好得开端。
然而,和戈林想象不同的是,接下来三天,他都在被各种官员带着游玩,中国人就是迟迟不提谈判的事情。
在戈林焦急不已的时候,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华盛顿,同样通宵达旦地讨论战争的走向问题。
“这么说来,之前德国人传出来的关于租赁原子弹的消息是真实无疑了。”
杜鲁门看着手中的报告资料,望着眼前的将领和官员说道。
“他们不一定会对我们的本土发动袭击。”
“no,杰斐逊,除了上帝,谁也不敢保证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中国人要的是无条件投降,并不是登陆美国,他们现在还没这个实力,他们迫切需要消化既占领的土地。”
……
听着众人的争执,杜鲁门的脸色非常难堪,最后才虎着脸训斥道,“先生们,我提醒大家一句,如果原子弹在美利坚或者美军的头上爆炸,无论是谁投下来的,无论它是否是敌人租赁到手的,我们需要承担的只是可怕无比的结果。
但是,如果我们无条件投降,我们很可能面临失去英国,或者是本土受到某种分割……”
杜鲁门继续说道,“德国人以庞大而且充满着石油资源的中东和中国人交换租赁原子弹,这是一个很疯狂的举动。目前我们最需要担心的是中国人的态度……”
于是,当德国人对租赁原子弹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并且派出以戈林为首的庞大秘密谈判团赶赴中国的时候,美英等国也在谨慎评估这种战略谈判的成功可能性。
相当一部分政治家认为德国人是在故布迷阵,认为中国人根本不可能租赁这种战略武器的使用权,即便是极其有限制的租赁。
不过,或许是为了稳住中国人,美英等国也积极请求恢复谈判,只是始终不肯答应无条件投降,与此同时,中国的赴日占领军组成完毕,即将开拔,相对于和各国的谈判,民众却是翘首以盼这次无条件降伏日本的背景下的赴日占领事宜。
………………………………………
家里老婆16日剖产,这俩天在医院寸步不敢离,一直在医院,想尽千方百计更一章,兄弟们抱歉啊,是个儿子,7斤1两,呵呵。
!@#
第四百六十七章登陆日本上
第四百六十七章登陆日本上
1947年8月7日,晚些时间,海参崴。由网友上传==
天色近晚,夏季的海参崴并不炎热,霍卫国身着一套崭新的帝国…军大将制服站在停机坪上,目视着天空一架缓缓下落的飞机,连警卫也离的远远的,身边也无旁人,却是他的妻子夏华鱼。
霍卫国还在沉思中,仿佛回忆什么一般,50岁出头的他,显得精神奕奕,犹如三十六七岁的人一般,体格健壮,精力异常旺盛。执掌远东战区的这段时期内,他老沉持重,从战时的作战到和平时期的为了发展和稳定而做的工作都可圈可点,立下了赫赫战功。
三十年军旅生涯,从日本归国后就加入了西南,随后一路打到现在,虽然说不是冲锋陷阵,但戎马生涯也是让这位中年干将成为了世界级的名将。
他为世人所称道的不是他获得的无数胜利,毕竟中**队在几乎每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中都拥有装备优势和后勤补给优势和人员素质优势。但在他所指挥的战役和决战中,帝国的军队却以伤亡极小著称,这不仅仅是武器先进和人员素质优秀能够做到的,需要的是对战场的高度掌控和指挥能力,是一名优秀统帅所具备的战略素养决定的。
“卫国,蔡部长的专机马上就要到了。”
相比于霍卫国,妻子夏华鱼就要显老一些,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她伸手为丈夫整理了一下军装,为了拍了拍头上被风吹乱的头发,鬓角有点点白发却不是衰老所致。
在帝国的绝对高层中,除了为人民服务这些信仰和为公思想以外,在个人**方面,不少高级军政人员最看重的东西,除了荣誉、待遇和升迁之外,其实,由最高科技委员会下发的生物药剂反而更受欢迎。
并且,在军政高层中,帝国的核心生物医药技术也不是什么惊人的秘密。
只是可惜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