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科技强国-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庆叔,有事?”刚去小水电站看了看,回到家中就发现孙长庆带着那个新来的小会计在门口等了很久了。

“蜀生啊,这不是要过年了吗,长庆叔来给你报报账。”

如今孙长庆是张蜀生的大管家,张蜀生的会计账目都是由三人负责的。张蜀生自己,孙长庆,以及眼前这个在上海念过洋学堂,刚回到会泽县城的小会计。张蜀生自己不会会计,只管大钱,小钱给孙长庆当出纳,会计做财务。他自己把最后的账目拿给梦想机依托庞大的数据库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所以,经过三方核账的财务是绝不会出问题的。

“长庆叔,刘登科,你们都进来吧。”

孙长庆和小会计刘登科简单一合计,就由刘登科开始简单报账,都是一些大方面的,算是年终总结前的预报。

“因为采用了何老板纱厂提供的新型紧凑耐磨材料,被服厂一共生产新式被服等十万件,出口共四批次,八万件,共计160万银元,盈利100万,这是我们今年最大的收入。”刘登科是个腼腆的书生,说话的声音都细声细气的,他面带喜色地报出了第一项大收入。

张蜀生点点头,自己出技术,优惠卖给何老板,忽悠他采购了新设备才生产出了一种更为耐磨的布料,这才能大规模生产被服。另外,肯尼斯联系上犹太人格鲁尼的时候,对方居然异常高兴地接手了这几批军服,不然,被服厂的服装也卖不了这么快。不过女工们的工作精神也值得敬佩,张蜀生采取的是计件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多劳多得,穷苦了几十年的妇女们爆发出了超人的工作能力,好几次都是强制妇女们下班,差点闹出工伤昏厥在缝纫机上。一天三百件,几个月就达到了十万件的产量,想想虽然可怕,但这种类似流水线的后世服装生产方式,效率是非常高的。

“主要支出方面,六月,修建一所小学,一所初级技术学校,一共支出两万大洋。七月采购美国的上好钢材,共花去二十万银元。八月采购一批小型化工机械,共花去三十万银元。九月改造整个小青山的交通,花去二十万银元。十月,十一月,梨树坪等四村联合向我们贷款十万银元,修建水利工程,这是您亲批的。十二月,蔡锷讨袁作战亟需一批作战军服,找上门来后,您亲批之下,我们提供了一万套新式被服……”

张蜀生听着这一长串数字,一个头两个大,其实,兜里有多少钱,他比谁都清楚,几大银行的汇券和金银加起来,一共只有五十万大洋了。这还是包括前期结余,后面出售织布技术和肥皂技术换回来的钱。

从账面上来看,不算张蜀生私下的四十五万大洋,他名下只有五万银元的现金了。

接着孙长庆说了下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

“这半年来,我们基本解决了小青山山区的种植问题,肥料问题,冬装问题。基本都是以招募工人支付工钱,藏富于民,然后家庭单买或者集体采购的方式卖出去的。也就是说,这半年来,我们实现了让整个小青山山区十个村子的吃饱穿暖问题。另外,两所学校的修造和扩建,是今年最影响小青山山区的事情之一。”

“没事,没事,年年有余,有结余就是好事。”看着孙长庆和刘登科忐忑的样子,张蜀生安慰了几句,说了些关于年底表彰的事情,也就把他们送走了。

张蜀生不是孙长庆,他们的眼光终究只是集中在赚了多少赔了多少上面,而在张蜀生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并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火速把事业做大,眼看梦想机的乡镇系统就要达到开启条件,他是万分期待的。

-------------

第十二章练兵

太阳初起,旭日穿过没有污染的湛蓝天空照在屋前屋后,让整个梨树坪缀满了五彩的晨曦。

张蜀生的生物钟到点了,一个翻身起床,利索地洗了个冷水脸,刷了下牙,平日里坚持和联防队员一起训练的结果就是弄得这个队长也要天天早起,比队员们更早起。

来到联防队军营的时候,陈军已经一身整齐地站在集合铃下面了。

“队长!”陈军一个标准的举眉敬礼,既是下属礼,又是学生礼,虽然现在张蜀生已经只是偶尔上上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但在陈军等人心中,他是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疼爱学生的好老师。

“集合。”张蜀生回了个礼,也不提前拉响集合铃,抬腕看着手表走到六点半,便下令集合。

“嘟……叮叮叮……”陈军先是吹响集合哨,随后拉响战斗铃,几个营房忽然起了动静,一阵细细碎碎的声音过后,一个个队员衣着整齐地大步冲出了营房。个个身上都穿着张蜀生旗下被服厂生产的新式服装,一种草绿色的迷彩军服,只是没有徽章和军衔等。

任何熟悉他们的人都很难想象,他们个把月前,还只是扛着锄头的泥腿子。

“稍息!全体都有,向后转!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立定!”陈军满脸严肃地跑过来,立定敬礼道:“报告队长,全队结合完毕。应到八十人,实到八十人。”

“嗯!归队。”

张蜀生整肃声容地看着眼前这一批从农民转成准军人才半年不到的队员。几个月的时间其实并不短,想想以前不少大学军训,十天半个月下来,不说全部学生都能有个军人样子,至少一部分人的训练是非常有成效的。

一开始,有人嘻嘻哈哈,有人不听从军令。

但张蜀生的办法很简单,违反军令的人,最简单的一个处罚就是:开除。既拿不到那份馋人的远高于工人们的高薪,更不能买到打折的肥料和种子。

这一招的效果远超张蜀生的想象,几乎是一天工夫就将这一批队员给弄得服服帖帖。

遇到一些平日里习气不好,多手多脚大大咧咧的人,张蜀生当面举起了两百公斤的大磨盘,那时候,所有人便再也没有了杂音。

接着是完整军令的颁布,作息条令,归家探亲条令等一一颁布,所有条款都非常简单,只有规定,没有违反规定如何处理的说明。

所有的军规处罚条例只有两条:一条是军法处置。一条是开除!

而军令的最高解释人,永远只有一个人,张蜀生,也就是说,张蜀生的命令才是这小队伍的最高准则。即便是在艰难的初期,张蜀生也坚持做到一点,不能服从的人,请离开这种新生的力量。

严厉的规定,完善的军队训练教材,亲身示范,绝对的威信,这些都是联防队日常训练的基础。从一开始,除了极少数要求非常专业的军职外,张蜀生就没想过借用德国人或者其他西方人来训练军队。

不需要!只要有血有魂,只要军规如山,自己的军队,一定能在自己手下训练出世界一流的水平。

环视了一下三支小队,张蜀生眉一扬,下面的人心里就微微一跳,知道又有小分队要倒霉了。

“第二队集合速度最快,最整齐,最安静,早饭加餐。第一队最差,早饭按八成提供。”张蜀生有自己不得不强硬的理由,以后这小队伍注定会壮大,仁慈只会毁了自己和他们,随即开始了例行的训话:“都给我记住,你们是军人,你们是我张蜀生旗下的联防队员。你们穿着军装,拿着真枪。你们不再是农民,不再是那些软弱无力,连个山贼都能吓的你们屁滚尿流的懦夫。我给你们最好的供应,最高的军饷,甚至还有史无前例的家属待遇,你们应该怎么做,告诉我!”

“忠诚,服从!忠诚,服从!”三个小小队怒吼道,每一次被张蜀生早训,众人都能感觉到一股从脚底升到头顶的热血宁静。也许是张蜀生的霸道,也许是张蜀生强硬,也许是他的强大,也许是他对小青山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许是他提供了种子肥料,也许是他解决了孩子们读书的问题,也许是他让大家穿得暖,吃得饱,也许是他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一起爬山涉水地训练。

被严厉批评的小队,只会感觉屈辱,被表扬的小队,心里更加鼓起了劲头。

张蜀生见训的差不多了,手一挥,每天早上的例行拉练就开始了。不多,仅仅两公里,但每天都在增加,今天2000米,明天就是2050米,目前加到了3公里,暂时停在了这个数字。

“快!快!磨磨蹭蹭的,一旦遇到敌人,不是被打死,就是追不上。”张蜀生一路来回跑,体力比谁都好,队员们看了都羞愧无比,这队长可比自己强太多了。

队员们虽然只拉练3公里,但背上的东西可不少,足足二十公斤,好在农民出身的队员,不是没有力气只是身体总体较弱,不然肯定要趴下。

“快,快……”陈军带领的第二小队和其他两个老队员做队长的第一第三小队,时刻不敢松懈,都怕最后跑到终点。

“噗通!”

正在这时,一个跑在后面的第一小队队员忽然跌倒了,脚顿时扭伤了,一个滚落,差点掉进了溪水里面。

张蜀生跑过去一看,二话不说就背起这个伤兵,准备继续跑。

“队长,让我来吧。”第一小队的队长是个莽汉,名叫吴铁山。他是老队员之一了,当时能被选为小队长,也是张蜀生深思熟虑的后果。

“好,记住,不能让任何队员掉队。”张蜀生交代道。

幸好之前张蜀生就选了个偏僻靠山谷的方向居住,军火一到,村民联防队立刻以防匪的名义换上了真枪,一晃就是年底了,梨树坪村民联防队也变成了小青山村民联防队。从以前的每天抽空训练,已经变成了全天制,薪酬制,统一住宿制度。

人数扩充了不说,训练内容也加强了,早上是两公里拉练,不是张蜀生不想加强,实在是队员们体力普遍跟不上,上午是军械训练,下午是文化课和理论课讲解,由上海来的两名中国教员,以及一名施德曼介绍来的德国退役教官负责。

联防队员们没几个见过世面,总以为手中的毛瑟98式不过是比鸟枪精良了一些而已,谁会想到手里的家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德国。用惯了鸟枪的队员,没有任何波澜地就接受了这些枪。

不过作为队长,张蜀生的规定非常严格,平时枪弹分离,训练的时候发下去多少弹药,打完靶子就要上交多少子弹壳。每天必须做到枪弹归库,领取登记。

既有工钱拿,宿舍住,又有三餐管饱,还有张蜀生九牛二虎空手举鼎的威慑力在,这个队长是极有威信的。

“瞄准,开火!”

简洁的口令,山谷里,连同赵子云,陈军和朱子健在内,已经扩充到八十人的联防队队员们,下意识地就将百米外的固定靶套进准星,三点一线瞄准,扣动扳机,一阵清脆的枪响声过后,远处靶子基本个个中弹。

“更换第二排枪靶,目标150米靶位,四发不间断射击!”

张蜀生喊完,抬手拎起自己那把大威力的手枪,梦想机制造出来的可不是普通货,高精度,高杀伤力,连子弹都是特制的。服用了初级强身丸,又照着那本武技入门练了两个月后,整个人的反应变得灵敏了许多。

微微抬手,砰的一声枪响,二十米外的一块海碗大的石头被打得粉碎,巨大的威力让张蜀生相当满意。

“报告队长,五发射击完毕。”陈军小跑过来,每天的枪械训练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了,和他一样,真正的枪弹训练让整个小队的人有了一种热血男儿的感觉,从以前单纯的民防队,正在逐步改变。

“更换弹仓,下一轮,两百米靶位,继续射击。”

张蜀生头也不回地说道,自己拿着手枪在一旁过了干瘾,舍不得那些宝贵的子弹,拎起一只唯一加装了四倍光学镜头的毛瑟步枪,平抬枪口,巨大的臂力牢牢地控制住它。

“砰!”光学镜微微一瞄准,一枪击发,7。9mm的毛瑟步枪弹一秒钟不到就将四百米外山腰处的一个靶子打中,老规矩,正中靶心。

这个四百米外地靶子和其他靶子有些不同,而是一个人形,如果走近了看,这居然是一个留着仁丹胡,身材比普通中国人矮小一些的假人。假人的额头正中心有一个杏子大的窟窿。

第十三章矿山上

梨树坪军营,吴铁山换上一身崭新的军服,提起早就打好包裹,推门而出。Njxs.

“吴大哥,赶着回去看嫂子呢。”赵子云抱着几本书,刚从初级技术学校回来,今天老师讲的哲学理论基础,他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下午还有两门技术课,时间排的满满的。虽然初级技术学校开学只有半年,但这一批有学习基础的学生已经能接受一些基本的中等教育了。

吴铁山是个憨厚的人,两嘴一咧,笑道:“上午向队长请了假,准备回家去看看。”

“听说嫂子快生了,吴大哥还是多请几天假吧。”

“不急,还早呢。现在训练吃紧,能回去看看就行。”

按照联防队的规定,队长和小队长一级是可以带枪的,吴铁山刚走出军营,居然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摸摸腰间的10响盒子炮,心想自己再也习惯不了家里的锄把子了,和真枪实弹打交道才是男人应该过的日子。

想到家里就要生娃的婆娘,吴铁山又不由自主地咧嘴笑了,雇了一辆马车,就朝着八里沟赶去。

“老师傅,这去八里沟得多久时间啊?”吴铁山一个敏捷的翻身跳上马车,车把式一个抽空响鞭,老马车就沿着村口矿渣铺成的大路出发了。

赶车的是个老头,白头巾,穿着一件崭新的棉衣,也是个性情中人,“要是以前,梨树坪没有张老板的时候,怎么也得走上大半天。现在张老板出钱修了路,一个时辰保你到家。看你这身衣服,也是营子里的吧。”

“老师傅好眼力,还不都是跟着张老板混碗饭吃。”

“这张老板可真是够厉害的。开厂子不说,光说那卖的肥料种子就让这小青山方圆十里能吃上饱饭了。你看我这身儿崭新的大棉袍子,就是托了张老板的福。啧啧,大手笔,五十五岁以上的老人,不分男女,人手分一件大棉袍子。”

吴铁山闻言,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说道:“队长真是个好人,我们八里沟也有不少人进了村西头的矿子拿工钱。”

“可不是,说是怕我们冷着饿着。唉,我们这些穷哈哈,又有谁像张老板那样关心过我们。”赶车师傅活了一大把年纪,眼睛还是贼亮的,问道:“你们联防队最近还收人不?”

吴铁军摇摇头,说道:“不知道,我想迟早应该会再招人吧。”

“得,下次我可得早点送家里那小犊子去报名,这世道,没人帮着,张老板一个人可忙活不过来。”老把式若有所思地说道。

吴铁军苦笑地点点头,谁说不是呢,张老板做的这一切,别说他自己,就连手下的人都有些心慌慌的,生怕哪一天这一切就没了。种子没了,肥料没了,廉价衣服没了,孩子没学没饭供了,青壮年也找不到活做了。

在队里的时候,赵子云那家伙就经常向大家讲三国,还三天两头地用一句不知道哪里学来的“枪杆子里出生活”教育大家。稍有见识的人就知道,只有拉一票人,才能保住张老板,保住现在的生活,心想以后万一不行了,还可以钻进深山里去干别的营生。不过,吴铁军走之前,三个小队长还碰过头,说是准备建议张队长多招点人,为的什么,大家也就心知肚明了。

也难怪吴铁军等人有这样的想法,这个时代,当土匪的,当山贼的,当流寇的比比皆是,更不用说有些靠城的村子还有拉壮丁的事,今天这里出一个军阀头子,明天那里钻出来个乡团团长,保安团团长,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吴铁军等人的想法很简单,拉的人多点,又有军饷的话,说不定张老板就是下一个保安团团长,那时候什么都好说了。

一个时辰过得很快,八里沟很快就到了。矿渣路虽然不是特别平整,但胜在防雨效果不错,又有简易压路机压过,大小马车在上面跑的溜快。

付了两分车钱,吴铁军下了车,这时正好是中午时分,不少干完活回家的人都看到了他。

“哟,这不是吴哥嘛!!吴大哥,赶明儿联防队缺人,您可得早点告诉一声小弟。”

“三儿回来了呀,上次老叔托你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

三四个人问的事情都差不多,不外乎吴铁山在联防队有了个小队长的差事,不少人都想把自己的儿孙送进去。

不说别人,光是吴铁山如此受待见,心里也有些自豪。小地方的人,没什么经天纬地,都是瞅着看得见的东西。

肥料和种子,半价购买,小队长级别,免费。衣服方面,除了联防队员的制服和常服外,家里人有老人和孩子的,还能免费领两件。连吴铁山家老婆这样的孕妇,都能分到一件上好的棉袄子。更别说还有两三倍于工人的工钱,联防队员的待遇真是没得说。

不过吴铁山也明白,队长反复强调,军人是最危险的职责,别看现在拿的多,以后危险也多,软脚虾还是别往里面蹭。

晚上,躺在床上,摸着婆娘的大肚子,吴铁山一阵满足。听着女人的唠嗑,他觉得是那么的美好。

“老吴啊,你这次带回来的袄子可是好东西,我看旁边村的地主老爷家的女人,也没这样的好货色。”女人说着说着,脸色微微一变,想起了令自己不安的事情,说道:“对了,前几天听在汪老财做事的四娘说,好像今年的地租不收土豆和红薯,只要大白米。”

“什么?”吴铁军一个翻身爬起来,不敢相信地问道:“真的还是假的?这小青山的大米可是最缺的,他汪老财这样刁难,真是不想让我们活了。”

年关年关,汪老财就是这小青山过年的“夕”兽,只是村民不敢打它,他却每年年底出来催租子逼人。以前虽然也催的厉害,甚至逼得不少人家破人亡,但也没有强硬要求只能交大米。家家户户仅有的一点点米都被征上去了,眼看着这半年因为新种子和化肥的使用,收成好了很多,多收了不少,怎么还是不能过个安稳年。

女人轻叹一声,说道:“谁知道呢,听说明儿个就会来说这事了,还是早些睡吧。大不了让爹进城去换点大米,反正你的工钱也够。”

“哼,你懂什么。”吴铁军总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躺在床上,直到后半夜才入睡。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村子里敲锣打鼓地就喊开了,汪老财家的狗腿子来人了。

“都给我听好了,今年的租子,只收白花花的大米,谁他吗地两天后敢给我交红薯和土豆,老子认得他,老子身后的兄弟们可不认得他。”

这次的汪老财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