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九斤嗯了一声,一个闪身腾挪从监斩亭中跳跃下来,哒哒哒~~直奔行刑台内……

不到几个呼吸的时间,张九斤便一脸骇然地从帷幔内跑了出来,飞奔到郭业跟前,失声喊道:

“大人,我的天,不得了,赵……赵……飞轩这厮,被,被老天爷给活活劈死了!!!”

我草!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吗?

骇人听闻,闻所未闻,郭业目瞪口呆地看着行刑台的方向,情不自禁地脱口喊道:“我有心留你一命有何用?老天都要收你,我他妈能奈何?”

第923章宫中来旨

郭业急匆匆下来监斩亭,一步三挪冲上了行刑台的帷幔中,只见慧娘跪在地上稀里哗啦一阵哭,哭得几乎岔过气去。

而她的跟前,赵飞轩被雷电击得衣衫破裂,露出的肌肤和脸颊焦黑如炭,隐隐有几分撕裂,血水滋滋往外沁出,而头发更是被雷打得微微卷曲,冒着缕缕白烟。

赵飞轩被雷劈死了!

死得已经不能再死了!

郭业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眼天空,此时泼墨般的乌云已经驱散开来,滚滚惊雷也戛然而止,虽说不上是艳艳高照天,却也早已不是阴霾天。

真是冥冥之中早有天定,人算不如天算吗?

郭业走到慧娘身边,注视着赵飞轩的尸体,心中暗叹:“赵飞轩啊赵飞轩,不是我郭业不想救你。我已经尽了人事,兴许是你坏事做尽连老天都要收你吧。天意如此,我能奈天几何?”

他缓缓蹲下身子,轻声细语地抚慰说道:“慧娘,天有不测风云,我们计划再周详,独独漏了天意。人死不能复生,还望你节哀才是。这样,不如先给他收敛尸首,替他办了身后事,再做其他吧?”

“为什么?为什么?呜呜……为什么会这样?呜呜……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慧娘见着只差一步就能救下丈夫,却偏偏死在了天雷霹雳之下,当真是伤心欲绝至极,哭得整个人都没了主意。

郭业见状只得替慧娘作起主来,冲不远处的张九斤挥手道:“九斤,带上几个兄弟先替赵大人收敛了尸首,然后抬回赵府。赵氏遗孀孤女寡母的,你们就留在赵府帮忙处理身后事吧。”

“属下得令!”

很快,张九斤便带着一伙子人登上行刑台,忙活了起来。

慧娘始终沉浸在丧夫之痛中,整个人变得浑浑噩噩格外茫然,哭得双眼已经红肿不堪,小脸白的跟一张白纸似的,看得郭业一阵我见犹怜。

最后,他轻轻拍了一下慧娘的肩膀,叹道:“人死不能复生,慧娘,这些都不是你我所愿意看到的。如今赵飞轩已死,而月儿还小,你更应该振作才是。千万不要再有之前那种极端的想法,殉死固然简单,但是你身为孩子的母亲,更应该好好活着才是。月儿还这么小,你身为人母,于心何忍?”

“你说得对!”

慧娘微微小吸一口气,止住了啜泣,哽咽道:“我要好好抚养月儿长大,替我夫君将赵家这点骨血抚养成人才是。放心吧,我不会再寻短见了。”

“那就好。”郭业颇为欣慰地点点头,道,“等办完了赵飞轩的后事,我便派人送你去陇西吧。你妹妹贞娘也在那边,去了那边大家也有个照应。到了陇西,你不用去担心生活方面的问题,一切有我,知道了吗?”

“谢……谢谢你,郭业。”

……

……

七天后,草草的出殡了赵飞轩,赵府丧事才彻底告一段落。

摆灵祭奠的这些日子里,慧娘也终于尝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滋味儿,那些平日与赵飞轩素有往来的官员居然没有一个人登门祭奠过。

若非有郭业这边派过人来帮忙,赵府中当真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兴许连赵飞轩出殡都成大问题了。

忙完了赵飞轩的丧事,郭业便让张九斤带着二十个亲兵,护送着慧娘与月儿离开了长安,前往蜀中陇西老家。

送走慧娘的当天,秀秀也从霍国公府回到了家中,小两口分别一段时日终归是团员了。

经历过此次冤狱的霍国公柴绍,突然对官场的阿谀我诈心生了厌倦,索性以养身体为由向李二陛下请奏告了长假,过起了平平淡淡的生活。

至于便宜岳父吴茂才,现在也习惯了在长安的生活,在霍国公府呆的煞是滋润,更与柴绍两人意气相投,居然赖在霍国公府不肯走了。至于陇西那边的产业,吴茂才也乐得大方,一并送给了郭业的另外一个岳父,前益州折冲都尉康岳山。

在他眼里,跟女儿秀秀一起在长安才是抱着大金矿,在霍国公府颐养天年,那才是真正的攀上高枝儿了。

郭业听闻此事后也只有笑了笑,不作任何评论,因为吴茂才的脾性,他还能不清楚?现在进了霍国公府过得如鱼得水,纵是拿着鞭子赶他,他也不会走的。

郭业如今腰背上的伤虽然还未痊愈,但只要不做剧烈运动,也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像闲游散步之类简单的事儿,勉强还是可以的。

这一日,他与秀秀在花园的一座亭子中歇憩着,小夫妻两人正对最近发生的事情唏嘘感慨之时,留在侯府没有负责护送慧娘的王八斤突然闯了进来,大声嚷嚷道:“侯爷,那啥,宫里来人传旨了,说皇上让你进宫一趟。”

郭业哦了一声点点头表示知道。

反倒是秀秀,突然紧张地握着郭业的手,有些担心说道:“夫君,陛下这次召你进宫……”

“秀秀,别担心!”

郭业轻轻拍了一下她的小手,他知道秀秀担心的是什么,上次被人栽赃进了大理寺天牢,还硬生生扛了三十杀威棒,险些丢了小命,秀秀至今想起来还心惊肉跳一阵害怕。

这次李二陛下没头没尾地突然又召郭业进宫,秀秀有所紧张担心,那也理所当然。

郭业笑了笑,说道:“这次进宫并非是坏事,相反,应该是好事到了。”

秀秀将信将疑地说道:“你最近在府中养伤,陛下找你能有什么好事呀?”

“好啦,我的夫人,你就别想那么多了。”

郭业小声说道:“崔鹤年挂了,清河崔氏倒台了,我当记首功。陛下至今还欠着我的封赏呢,这次进宫就是论功行赏来了,不然以后谁给陛下卖命啊?”

说完,他捧起秀秀的小脸,吧唧一声,轻轻吻了一下她的额头,笑道:“你等着吧,你相公这次进宫好歹也要再挣个一爵半官来。哈哈……”

“呀,你这死人,还有外人在哩!”

秀秀霎时双颊酡红,跟喝了烈酒醉迷了一般,嗔怒地瞪了郭业一眼,便羞赧地转身落荒而逃。

这时,郭业才意识到旁边还有王八斤这头憨货在。

王八斤傻愣愣地杵在那儿直发笑,吃吃笑道:“那啥,侯爷,俺啥也没看见,俺这就跟平阳郡主说一声哈,真的啥也没看见。”

“呸,少犯浑!”

郭业笑骂了王八斤一句,然后指了指身上的袍服,说道:“八斤,走,先替侯爷我更衣,换上官服咱再进宫。这次爷进宫领了功劳封了赏,自然短不了你们这群猴子的好处。”

“得嘞,得嘞。”

王八斤欢呼雀跃起来,赶忙上前搀扶住郭业,殷情道:“侯爷,您身上有伤,慢着点,悠着点,俺扶着您……”

第924章御花园李二一家

今日阳光正好,屡有阵阵清风拂面过,难得仲夏时节还有此赏花闲游的好春光。

郭业进来皇宫,在内侍的引领下来到御花园,正瞅见李二陛下闲坐在一处石亭中,眼中含笑地看着一片柔软草地上。

草地上,长孙皇后正席地而坐,芳颜欢笑地抱着一个孩子,几名宫中嬷嬷也在芳草萋萋的草地上照看着一名小公主在姗姗学步。

这小公主步履蹒跚,朗朗跄跄走上三两步便会跌倒在柔软芳草地上,却也好强,竟然不哭不闹爬起来再走,再摔倒。

几名嬷嬷揪着心,而长孙皇后却是频频咯咯发笑,不时唤着“兜儿加油”之类的话。

这姗姗学步的小公主郭业有些印象,貌似就是去年尿过自己一身的兜儿公主,没成想长这么快,当初还未断奶,如今已经开始学走路了。

至于长孙皇后抱着的那位小皇子,毋庸置疑,便是在郭业间接帮助下才得以顺利出生,如今也才几个月大的雉奴了。

郭业依稀记得,前段时间这位小皇子还被李二陛下册封为了晋王,成为大唐皇族中年纪最小的一位亲王,真是投了个好胎拼了一次爹啊。

按照历史轨迹,将来这位晋王殿下才是笑到最后,接掌大唐帝国的继承人——唐高宗李治。

郭业远远看着李二陛下一家几口的天伦之乐,突然心生向往起来,回头抽个时间该回蜀中老家看看自己的小郭襄了。

亭中的李二陛下已然发现了郭业,远远便在亭中招手喊道:“郭卿,来,过来,来朕这儿!”

郭业哦了一声,赶紧跑上前去,路过抱着孩子的长孙皇后身边时,他稍稍停顿了一下,微微颔首致意了一下。

自打跟长孙无忌闹得越来越僵之后,郭业每次进宫都会有意地避着长孙皇后,虽然他知道长孙皇后乃是千古难得一见的贤后,在长孙无忌这件事情上压根儿就怨不着她。但是郭业总觉得人家始终是兄妹,与她再见面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莫名怪异。

长孙皇后好像也猜出了郭业的尴尬,很是善解人意地点了点头算作回应,然后便自顾逗弄起雉奴和兜儿公主来了。

待得郭业进来亭中谈起事来,长孙皇后才抱着晋王雉奴,让几个嬷嬷带着兜儿公主离开了御花园,返回了甘露殿。

亭中,郭业微微笑道:“陛下,臣来得不是时候,打扰了您一家的天伦之乐。”

李二陛下倒是大方,不以为意地挥挥手,笑道:“不怪不怪,是朕自己召郭卿进宫的。家事哪里有国事重要啊?郭卿莫要往心里去。来,郭卿请坐!”

郭业嗯了一声,献媚一句:“陛下乃一国之君,您的家事自然便是国事,都是一样的,嘿嘿。”

“哈哈……”

李二陛下抚掌一笑,乐道:“郭卿会说话,朕爱听。”

郭业看得出来,李二陛下今天心情非常不错,比当初逼迫清河崔氏妥协,削弱了关陇世族力量之事还要来得高兴。

郭业暗道,看这面红气色,莫非李二陛下这两天又撞见了什么大喜事?

正要开口,却听李二陛下指了指桌上的瓜果,说道:“郭卿,不着急,来,先吃点时令瓜果,这有高昌国那边派人进贡来的雪瓜,啧啧,味甘如蜜,奇香袭人,绝非我中原所能有的奇异瓜果啊。你且尝尝鲜儿。”

说着,他亲自从捧起一片递给了郭业,郭业受宠若惊的接下浅尝轻咬了起来。

郭业没吃之前便已经注意到了这亭中石桌上的雪瓜了,这不就是后世的新疆特产哈密瓜吗?

他一边吃着一边细细琢磨道,这长安距离高昌国那么远,交通运输又如此的不方便,居然还能吃到哈密瓜,也算是有口福了。

莫非今天李二陛下的好心情源于高昌国那边?

就在这时,亭外御花园中传来顺公公的声音:“陛下,尚书左仆射虞世南、江夏王李道宗奉旨进宫,都在御花园外候着呢。”

李二陛下轻笑一声,乐道:“来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这两人居然凑巧走到一块儿了,董顺,宣他们二人来这儿见朕吧。”

顺公公应了一声之后,李二陛下还不忘冲郭业打趣了一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他们再晚来一会儿,这雪瓜可就要被郭卿给吃干抹净了。”

郭业讪讪一笑,这才发现自己居然不经意间吃了一大盘的哈密瓜。

他想着刚才顺公公的话,回过味儿来,原来李二陛下不单单只召见了自己,同时还宣了虞老师和李道宗两人。

这下,他更加笃定,李二陛下今天肯定是要为上次崔鹤年及清河崔氏倒台之事,论功行赏了。

霎时,他掏出秀秀给他的手绢,轻轻擦拭了一下嘴角和手心,满怀期待地正襟危坐了起来。

不一会儿,虞世南和李道宗两人纷纷进了御花园,来到了亭中,先后向李二陛下行礼请安,方才坐下。

李二陛下没有厚此薄彼,照样请两人尝了鲜,吃了几块哈密瓜。

待得将一盘哈密瓜分赃完之后,虞世南才小心问道:“陛下,不知今日召老臣等人进宫所为何事啊?”

“好事!”

李二陛下轻轻吐出两个字,便齐唰唰地将李道宗和郭业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只听李二陛下缓缓说道:“正所谓有功不赏,枉为明君。前些日子皇陵倒塌一案,如今已经水落石出终于告一段落,在座三位功不可没,特别是郭卿,更是为此遭了冤狱受了酷刑。若是朕不好好封赏你们三人一番,当真是过意不去,寝食难安啊。”

说得格外动情,听得虞世南连连唏嘘感慨,而李道宗更是拱手推辞道:“臣弟只是奉旨旁听而已,算不上甚功劳。陛下若是要封赏臣弟,那倒真要让臣弟汗颜了。”

郭业见着两人一个感慨万千,一个婉拒推辞,心里那叫一个急啊,宛若热锅上的蚂蚁焦急得慌,心里暗暗骂道,你俩算怎么档子事儿?感情你俩这次没遭过罪,觉得领功受赏,心里有愧啊?我草,你俩这么故作大方,那我呢?

倏地,他急急起身抱拳启奏道:“陛下,其实虞老大人和江夏王的意思是说,陛下您太客气了,您是君我们是臣,臣为君主而分忧那是应当应分之事。当然,微臣也懂陛下的心意,您是觉得有功不赏的话,怕惹人非议,今后没人再为陛下分忧解劳,是吧?其实陛下,您真的想多了。您是历朝历代少有的明君圣主,能为您效劳,能做您的臣子,那是我们为人臣子者无上的荣耀啊。当然,陛下如果执意要封赏,我们也不好拒绝啊。正所谓君主赐,不敢辞。这也是忠君爱国的表现嘛,对不?”

“哈哈哈……”

郭业这番火急火燎言不由衷的话顿时惹来了李二陛下的大笑,他指着郭业冲李道宗两人打趣道:“你俩瞧瞧,郭卿都已经等不急朕的封赏了。如果朕真的不封赏他,他非得跟朕急眼,少不得还要暗里背着人臭骂你俩一顿呢。”

“哦?哈哈……陛下,郭业是少年情怀,赤子之心嘛!”

虞世南也被李二陛下的话给逗乐,有些没好气地瞪了郭业一眼,嘴上替郭业遮掩了一下,心中却道,你小子矜持一下会死啊?

李道宗更是连看一眼郭业的心思都没有,暗暗啐道,这小子真是猴急猴急,狗肉上不了席面。

李二陛下冲郭业摆了摆手,示意他坐下,然后说道:“郭卿先坐下,君无戏言,朕说过要封赏,自然少不了你的那一份。不过今天召你们三人进宫还为了另外一件事情,一件天大的喜事。”

郭业这时候也反应过来,自己有些太过激动了,不由尴尬一笑,老老实实地坐下来,附和一句:“陛下,还有什么天大的喜事啊?”

李二陛下没有明说,而是突然指了指桌上的哈密瓜皮,说道:“高昌国自打朕登基之后,就一直未曾进过贡。不过几天前却突然派人进贡,还送来高昌特产雪瓜,而且高昌使节同时带来了高昌国王麴文泰的一封亲笔国书。你们猜高昌国王麴文泰在信中跟朕说了什么吗?”

李道宗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虞世南倒是看着哈密瓜皮,有些明白过来,嘀咕道:“这高昌国一直都跟吐蕃坑瀣一气,蛇鼠一窝,怎么突然会转了性子?莫非高昌国和吐蕃国生了龌蹉?”

吐蕃?

郭业一听这两字心里就特别敏感,没来由地想起了宇文倩这个娘们,她如今不就在吐蕃国内搞政变夺权吗?

这时,李二陛下微微摇了摇头,说道:“龌蹉暂时倒还没有,不过麴文泰却给朕带来了一个关于吐蕃的消息。”

李道宗问道:“陛下,是什么消息?”

唰唰唰~

虞世南与郭业的目光再次定格在李二陛下脸上。

只听李二陛下莞尔一笑,眼中猛地闪烁着熠熠之色,整个人的脸上放出兴奋的神采,缓缓说道:

“麴文泰在信中告诉朕,半个月前,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吐蕃国赞普松赞干布——英年病逝归天了!”

第925章高昌国王麴文泰的来信

松赞干布,真的挂了?

相比于李道宗和虞世南的惊喜,郭业的脸上多了几许淡定,因为他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尽管如此,他的心中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点小小激动,毕竟这个历史是因他而改变。若非自己一手打造了东厂,一手挖掘了宇文倩,松赞干布势必还会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娶了大唐的文成公主,继续将吐蕃国带向更加富足与强大。到了中唐时期,这个吐蕃国数度威胁着大唐,几次险些打进中原,摧毁了华夏文明。

不过,如今这一切因他而改变。

这一点,他足以自傲。

可惜啊,一想到脱离了自己掌控的宇文倩,郭业就恨得牙根痒痒,暗暗骂道,这个臭娘们居然将这么大的消息瞒而不报,真是翅膀长硬了。哼,老子早晚收拾她!看来是时候启动东厂那几枚暗棋了。

“郭卿?郭卿?”

李二陛下几声呼唤,将郭业惊醒过来,他才发现李道宗和虞世南,还有李二陛下三人都用怪怪的眼神打量着自己。

只听李二陛下透着疑惑问道:“郭卿这是怎么了?又是咬牙切齿,又是一脸戾气的?”

郭业赶忙歉意地笑了笑,及时遮掩道:“陛下恕罪,臣是听到松赞干布这个贼酋死了,心里太过高兴了。陛下您是知道的,臣当初率着三千儿郎挺进吐蕃腹地,在格尔木城死了好多兄弟。今日欣闻贼酋死,总算可以告慰那些死难弟兄的英灵了。”

这一通解释倒也合情合理说得过去,李二陛下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松赞干布突然病薨,吐蕃国再也难出第二个松赞干布了。对朕而言,少了一个对手;对大唐而言,则是少了一个心腹之患啊。这是好事,天大的好事。”

这时,老成持重的虞世南从欣喜的心情中走出,有些好奇地问道:“陛下,高昌国王麴文泰又是派使节进贡,又是派人送来亲笔国书,恐怕不单单就是告诉您松赞干布的死讯吧?”

“虞卿厉害,果真不愧为朕的股肱之臣啊!”

李二陛下竖起拇指赞道:“麴文泰在信中不仅告诉了朕关于松赞干布的死讯,他还跟朕提议,如今吐蕃国新君未立,国内局势一片乱象,正是蚕食吐蕃的最佳时机。”

郭业闻言虽默不作声,但心里还是咯噔一下,浮想翩翩了起来。

而虞世南则是惊呼一声:“喔?”

然后与李道宗二人彼此对视一眼,相继点了一下头,显然也对高昌国王麴文泰的提议心动了。

李道宗拱手奏道:“陛下,麴文泰的提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