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7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李行廉话说到这个份上,郭业也就不能不答应了。

从内心来讲,郭业并不讨厌李行廉。

皇上把自己兄弟的遗孀抢了,这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恐怕会忍气吞声,当作此事从未发生。甚至有些寡廉鲜耻之徒,会将此事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到李二陛下那求取好处。李行廉则不然,他不仅仅没有故作不知,还径直去皇宫要人,这就说明李行廉很有胆魄,不畏强权。用一句现成的词儿来说,就是威武不能屈。

后来,查明此事是李忠所为,郭业说要找几个替罪羊来遮掩此案。李行廉则宁愿绝嗣,也不愿意牵连无辜。这就说明李行廉做人做事很有底线。

能和一个既有胆量又能谨守底线的大唐高官做朋友,郭业有什么不满意的?

他说道:“既然如此,那郭某人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行廉心头大定,道:“忠儿,还不赶快拜见郭叔叔!”

李忠也不傻,虽然郭业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但是只要能活命,别说叫叔叔了,叫爷爷也没问题呀!他跪倒在地,道:“侄儿拜见叔叔!”

郭业随手赏了他一块金锭,道:“这块金子就算我这当叔叔的给你的见面礼了。待会咱们就兵围大德寺,要是能搜查出那些和尚淫辱妇女的证据还好,要是查不出来……乖侄儿,你可别埋怨叔叔心狠!叔叔也只能帮你到这个地步了。”

……

郭业一声令下,几百名衙役当时就把大德寺围了个针扎不进,水泄不通。当时,天将过午,大德寺中香客众多,顿时引得一阵鸡飞狗跳。

郭业带着李行廉叔侄刚一入寺,就有一伙和尚迎面而来。

为首的和尚,大约五十来岁,身披宝蓝色的袈裟,中等身材,方面大耳,慈眉善目,看起来还真是一个有德的高僧。

那和尚高声道:“阿弥陀佛,你们究竟是什么人?竟然围我大德寺!这里是你们撒野的地方吗?此地女施主很多,甚么有不少女施主乃是朝廷命妇,惊扰了她们,你们担当得起吗?还不速速退去!”

郭业微微一笑,道:“大和尚,敢问您的法号如何称呼?”

“贫僧乃是这大德寺的主持,法名色空。”

“色空?好名字。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不是我可以叫你色色和尚?”

“色色和尚?这位施主说笑了。我佛慈悲,传下经文无数,这句话可不能这么理解……”

郭业一摆手,道:“本官今日前来,可不是跟你讲佛理的。现在有人举报,你们这个大德寺内藏污纳垢,有不少违禁之事。现在要彻底搜查一番,大和尚你可要乖乖配合。”

色空和尚冷冷一笑,道:“如果没猜错的话,你们是长安府的衙役吧。老僧明白告诉你们,我们这个大德寺你们没权力搜!”

“笑话!你们这个大德寺建在长安府的地界上,自然就该归长安府管辖。我们怎么就搜不得?”

色空和尚白眼一翻,道:“那皇宫也在长安府的地界上,你们去搜搜试试?告诉你们,要搜我们大德寺不难,您去请陛下的旨意。要是没有陛下的旨意,想搜我们大德寺,嘿嘿!白日做梦!”

郭业知道,这色空和尚说这话,兴许还真不是吹牛。

想当初受天福和尚影响,李二陛下对佛教非常感兴趣,读了不少佛经。后来,虽然天福和尚事败了,但是玄奘大和尚又顶了上去。李二陛对佛教的支持有增无减。为了修功德,李二陛下敕建了不少佛寺,兴许这个大德寺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李二陛下敕建的寺庙,以皇家寺院自居。一般的地方官想要搜查,他们还真敢不给面子。

郭业也不想问这所寺庙到底是不是李二陛下敕建,要是色空和尚回答一个是字,他再强行搜查,那不是打李二陛下的脸吗?还不如故作不知呢!

他说道:“大和尚,还请稍安勿躁!我知道你们大德寺有后台,不怕官府!但是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乃是秦国公郭业郭子仪!还有个身份,就是佛门护法。搜查任何寺庙,都是我的正当权力。你要是不相信的话,我可以把玄奘大师找来,咱们当面对质……”

色空和尚把手一摆,道:“不必了!秦国公是吧?我们知道您是佛门护法。”

“这么说来,你是允许我搜查大德寺了?”

“还是不行!”

第1733章王圭

郭业眉头一皱,道:“玄奘法师告诉我,佛门护法可以监察天下所有的寺庙。难道他说的不对?”

“秦国公,您别误会!佛门护法,可以监察天下寺庙,的确是不假。不过咱们这个大德寺,可是不在其列!换言之,我们这个大德寺不归您管。”

“那是为何?”

“因为我们大德寺……他根本就不是寺庙!”

郭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道:“不……不是寺庙?这话又怎么讲?”

“您往回走两步,看看我们挂的匾!”

郭业回到庙门外,只见大德寺的匾额之上,写了两个大字——“大德”!

色空和尚解释道:“准确地说,这里应该叫大德庙,而不叫大德寺!”

“我呸!大德寺,和大德庙有啥区别?”

“这区别可大了。要说大德寺,里面就得是我们和尚说了算。但是大德庙么,事实上不由我等做主。”

“那是谁做主?”

“他老人家可能正在赶来……咦,来了!”

郭业顺着色空和尚的手指望去,只见一群仆役打扮之人簇拥着一个老者向自己这边远远走来。这位老者满头银发,脸上皱纹对垒,双目却是炯炯有神。

这个老者郭业还真认识,事实上,不仅郭业认识,李行廉也认识。二人一见这位老者,就赶紧迎上前去,躬身下拜,道:“参加王侍中!”

这位老者是谁?正是门下省的长官,门下省侍中王圭是也!

大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尚书省的长官叫做尚书令。因为李二陛下做过尚书令,这个官职以后就空悬了。尚书省的长官,就成了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中书省的长官叫做中书令,现在的中书令就是魏征魏玄成。门下省的长官呢,不叫门下令,而是叫门下侍中,由王圭担任。

可以说,王圭、房玄龄、李靖和魏征这四个人,组成了大唐现在的宰相班子。王圭算是大唐朝廷之内,为数不多的,位在郭业之上的人。不过,道理虽然是那么个道理,但是事实上,王圭很少上朝,也很少参与国家大事。

到底是为啥呢?这还得从门下省的职权开始。

三省各司其职,权力都不小。但是最容易招皇帝嫉恨的,就是门下省了,因为这个机构掌握了皇帝诏旨的封驳之权。也就是说,王圭对李二陛下的圣旨有着一票否决权。他觉得这道圣旨不合适,这份圣旨就算是无效。

尽管理智上觉得应该有这么个机构限制自己,但是感情上,即便是英明如李二陛下对于门下侍中也不怎么待见。所以,选择门下侍中之时,多选那些年老多病之人。这种人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家里边养病,很少出现在皇帝的面前,也就没机会给皇帝添堵了。

人生七十古来稀,王圭马上就要七十岁了,而且体弱多病,身份又够高,做这个门下侍中正合适。

门下省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由门下侍中的副手,门下侍郎来执行。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执政之时,门下省干脆就不设门下侍中之职,只有门下侍郎。这和尚书省不再有人担任尚书令,只有尚书左右仆射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而言之,王圭此人位高权也重,但是实际上他很少行使自己的权力,与郭业也没怎么打过交道。

王圭见了郭李二人也是一愣,道:“原来是李侍郎和秦国公,是哪阵香风把您二位吹到这来了?”

郭业道:“启禀王侍中,在下来这个大德寺却是为了查案而来!刚才听这位色空和尚说,大德寺乃是您老人家做主,不知是否属实?”

“呃……”王圭老脸一红,道:“的确如此。事实上,这里是大德庙,并非是大德寺!”

这是郭业第二次听到这个说法了,他问道:“往常寺和庙都是连在一起说的,大德寺和大德庙到底有什么区别,还望王侍郎为在下解惑!”

“唉,说来惭愧。其实这里乃是王某人的家庙。大德寺和大德庙的区别,就是寺庙和家庙的区别,我这么说,您总该明白了吧?”

“我……”郭业强忍着,才没把那个“日”字说出口。

穿越大唐这么多年,郭业当然知道家庙是什么。

寺庙和家庙那区别可太大了!

寺庙,那是和尚居住的建筑,里面供奉的是佛祖。

家庙,里面供奉的乃是家庙主人的列祖列宗。换成现代的词儿来说,就是祠堂。当然,在大唐,还没有祠堂这个说法,甚至普通人都不能有家庙,也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立家庙。也就是到了明清时期,普通人才可以自己建家庙祭祀祖先。

郭业指了指四周的和尚们,又指了指远处的大雄宝殿,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王侍中,您老人家的祖宗,总不会是送子佛吧?”

“那当然不是!”王圭指着一处偏殿,道:“老夫列宗列宗的排位就在那,四时祭祀,从未不缺。”

“这到底怎么回事?”

“这个问题么……简单的说就是没钱!”

“没钱?”

“正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就得建立家庙。老夫很多年前就身居高位,按说早就该建家庙了。不过老夫家里人口不少,需要救济的穷亲戚又太多,还要维持大唐高官的体面,所以这家庙就一直没建。只是在家里弄了一件净室,挂上列祖列祖的画像,四时祭拜。”

“那你现在……这个大德庙的规模可不小,殿堂也多!”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是全靠了那帮御史。他们见老夫不建家庙,就弹劾老夫,说老夫不孝。陛下问我为啥不建家庙,我就说没钱。后来陛下就让户部出钱,在这里给老夫建了这个大大的家庙。”

“这么说来,整个大德庙,都是您的家庙?怎么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王圭长叹一声,道:“这事的关键,还是没钱。你看看这个大德庙,占地颇广,殿堂甚多。要想维持下来,每年的开支也不小。老夫无力承担,就想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什么办法?”

“老夫把这大德庙的大部分,租给了这些和尚。他们不光负责维持大德庙的建筑,还每年给老夫一笔钱!”

钱,又有钱!

郭业心说,咱们大唐官员的俸禄可不低,您老人家怎么就那么缺钱呀,竟然把家庙都租了出去!我看那帮御史参你没参错,你老人家的确是没把祖宗当回事。李二陛下拨款给您修家庙,除了给您添加一笔进项之外,毫无意义。

心里这么想,郭业嘴里边可不会说出来!王圭到底孝顺不孝顺,跟他有啥关系?现在当务之急,是搜查大德庙,找出那帮和尚淫辱妇女的证据!

他说道:“王侍中,根据本官调查,这些大德寺的和尚们可不是什么好和尚,他们做了不少违法之事,本官要搜查大德庙,还望您老通融一下。”

王圭听完了这话,眼中精光一闪,道:“你想搜查老夫的家庙?”

第1734章三搜大德庙(1)

能做到大唐宰相的,哪个是省油的灯?王圭面色肃然,郭业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不过事到如今,难道还能缩回去不成?他咬了咬牙,道:“您可以这么理解。”

王圭点了点头,道:“那你可知此举意味着什么?”

郭业揣着明白当糊涂,道:“这些坏和尚把您的家庙弄得乌烟瘴气,小子派人搜查一番,就相当于为您洒扫家庙了。难道还能有别的意义?”

王圭嘿嘿冷笑道:“不愧是秦国公,口才便给,舌灿莲花。照你这么说,你大张旗鼓的搜查老夫的家庙,老夫还得感谢你了?”

“不敢!小子身为长安令,缉拿不法,正是小子的职责所在。找出这伙和尚作奸犯科的证据还您一个清清白白的家庙,乃是小子的份内之事,王侍中不必言谢。”

“好一个职责所在!好一个份内之事!”王圭怒极反笑,道:“秦国公,你这小嘴巴巴地还真能说啊!不过你说的再好,也改变不了你要惊扰我王圭先人的事实。算了,老夫也不跟你多说废话。我来问你,您口口声声说大德庙内的和尚作奸犯科,不知可有什么证据?”

“呃……只有一些口供。”

“那就是说没有物证了?”

“正是因为想要物证,小子才斗胆要搜查这大德庙。”

“这可就不好办了。秦国公,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您要是在大德庙里搜出点什么,没说的,那些和尚该领什么罪就领什么罪。就是老夫,也得吃点瓜落儿。但是话又说回来了,您要是什么都没搜着呢?知道的,说您是秉公办案。还有那不知道的,就得说您没把老夫放在眼里,没把老夫的先人放在眼里。这话可是好说不好听啊!”

郭业眉头一皱,道:“那您老人家的意思呢?”

“当然是你回去再仔细查一查,有了确凿的证据,再来搜查大德庙。”

郭业道:“王侍中,您这么说可就不对了。郭某人搞了这么大的阵仗,为的就是搜查和尚们作奸犯科的证据。我这已经是打草惊蛇了,现在假如听了您的话无功而返,这帮和尚肯定会把证据全部销毁。到时候郭某人再卷土重来,又有何意义?”

“那依秦国公看来,这大德寺您是非搜不可了?”

“非搜不可!”

“好!”老王圭脸若寒霜,道:“那秦国公就请动手吧!待会要是什么都没搜着,你就跟老夫到陛下面前打官司去!老夫倒是想问一问陛下,我王圭位极人臣,怎么连祖宗的安宁都保不了?这大唐的天下,到底是姓李,还是姓郭?”

郭业躬身一礼,道:“老侍中,此间事了,小子必定亲自登门,负荆请罪!不过,现在么……得罪了!来人!”

“在!”

“给我搜!”

“喏!”

当即,众衙役呼啦啦往上闯,抹肩头拢二臂,就把色空和尚等人捆了个结结实实。然后兵分数队,开始在大德寺内进行严密的搜查!

长安府的衙役们可远称不上什么军纪严明,此刻奉命搜查,虽然不敢惊扰女香客,但也把大德寺弄了个乱七八糟。佛祖金身,菩萨法相,被他们弄得东歪西倒,僧衣僧帽袈裟僧鞋更是被他们丢得到处都是。有那手脚不干净的,甚至偷偷藏起了若干金银珠宝。

王圭见状,也不阻拦,只是冷笑不语。

郭业倒是想管,但是他刚刚上任,连人都认不全,就是想严明军纪也无从着手。更何况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也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事情发展到现在,郭业已经是骑虎难下。要么,衙役们查到和尚们淫辱妇女的证据,你好我好大家好,即便衙役们的所为有什么不妥之处,也可以一笔揭过。要么,衙役们找不着和尚们违法的证据,郭业不死也得扒层皮,那衙役们是否严守法纪也就无关紧要了。

“报!秦国公,什么也没查着!”

“报!卑职无能,一无所获。”

“报!大德寺东院之内似乎没有什么违禁之物!”

……

随着衙役回报的越来越多,郭业的脸色也越来越难看。一直到最后一队衙役回报,也没查到什么真凭实据。唯一的违禁之物,就是两条五香狗腿。

王圭这回可逮着理了,道:“秦国公,莫非和尚们作奸犯科的证据,指的就是这两条狗腿?难道老夫的面子,老夫列祖列宗的面子,连两条狗腿都不如?”

色空和尚道:“王侍中,您可不能被郭业骗了!他哪为是两条狗腿呀,为的分明就您啊!他搜查您的家庙,就是打您的脸……不……不是打您的脸,是骑着您的脖子拉屎!您这么大年纪了,还被一个小辈折辱,小僧都为您抱屈。您可不能轻饶了他!”

“老夫当然不能轻饶了他!”老王圭一伸手,就把郭业的袖子拉住了,道:“秦国公,走!咱们一起入宫面圣。”

李行廉连忙为郭业求情道:“王侍中慢来!今日之事,完全是秦国公误信人言,才酿此大错。在下可以保证,他绝无对您老人家不敬之意。事实上,临来之前,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您老人家的家庙!您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还是不要和小辈一般见识了……”

“误信人言?”

“正是!”

“那秦国公到底是误信了谁的话?此人姓字名谁,家乡何处,以何为业,年龄多大?”

“呃……实不相瞒,就是小侄!忠儿,还不快来拜见你家王爷爷!”

李忠跪倒在地,道:“王爷爷在上,孙儿这厢有礼了。”

李行廉让李忠给王圭磕头,口称爷爷,这个姿态已经是放得相当低了。诚然,李忠今年十九岁,而王圭都七十了,叫他一声爷爷也不吃亏。但是别忘了,李行廉和王圭同殿为臣,又没啥亲戚关系,以前基本上是平辈论交。有了李忠这一嗓子,李行廉马上就矮了一辈。

不过,王圭却依旧不依不饶,他说道:“老夫本来还以为您和秦国公乃是偶遇。现在我算明白了,你们是一伙的!没说的,李侍郎,您也和老夫走一趟吧!”

“别!王侍中,你听我解释啊……这事不是您想象的那样……”

“你到陛下那解释去吧!”

老王圭一手扯着郭业的袖子,一手拉着李行廉的袍带,这就要往外走!郭业和李行廉还都不敢挣扎!为啥?王圭都七老八十了,他们稍微一使劲,老王圭跌倒在地,兴许就能死在这里。误害大唐宰相,这个责任谁能担当得起?

眼看着就要被带到庙外,李行廉一咬牙一狠心,道:“王侍中,今天这事儿,千错万错,都是我李行廉之错。您这口气要是出不去,尽管撒在我李行廉身上。要杀要剐,悉听尊便,我李行廉绝无二话。但是秦国公可是无辜的,他是被我逼着来的,您还是把他放了吧!”

“嘿嘿,李侍郎,别着急!都有,都有!现在你和秦国公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是跑不了你,也蹦不了他!今天你们两个,是一个也走不了!”

第1735章三搜大德庙(2)

郭业沉声道:“王侍中,还请自重。咱们都是朝廷的高官,您更是大唐的宰辅,这么拉拉扯扯,成什么样子?您把手松开,我跟您走。”

王圭道:“李侍郎,您怎么说?”

“我也跟您走。”

王圭这才放手,道:“二位请吧!”

“慢!”郭业道:“先别急,王侍中,郭某人还有几句话要说。”

“你讲!”

郭业叹了一口气,道:“我要是就这么跟您走了,在陛下那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