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初唐-第7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事惊慌?”

“王圭……他……”

“怎样?”

“他死了!”

第1745章深合朕意

准确的说,王圭是悬梁自尽。

就在昨天晚上,王圭先是召集家人吃了一顿团圆饭,然后就搂着最宠爱的小妾,早早的安歇了。等那小妾半夜里醒来,却发现王圭已经吊死在了房梁上,床头还留着一封遗书。

在这封遗书里边,王圭详细说明了自己自尽的原因,那就是郭业公报私仇,扣留了属于五大士族的琉璃器皿。王圭无颜面对五大士族,惟有一死相谢!

王圭是死了,但是人家还有儿子。他有两个儿子,长子王崇基,幼子王敬直。王崇基也就罢了,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刑部郎中。

但是王敬直可不得了,他虽然官职也不高,却是李二陛下第三女南平公主的老公。换言之,他是李二陛下的女婿。

自己的老父被人逼死了,做儿子的岂能善罢甘休?当时,时间太晚,宫门早已落锁。于是,王敬直就和南平公主一起敲响了登闻鼓,把李二陛下从被窝里叫起来,要他给王圭这个老亲家主持公道。

李二陛下对他们二人温言抚慰,好不容易才把二人劝走。

登闻鼓一响,举朝瞩目!王圭被郭业逼死的消息,象长了翅膀一样,就迅速的传遍了长安城!

郭业听了孙子善的讲述,不由得暗叫了一声,完了!这下子麻烦大了!

麻子不是麻子,王圭这尼玛是坑人啊!有道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这封遗书一出,不用什么证据,我郭业就得承担公报私仇,逼死老丞相之罪!

可以预见,今天早朝之上,我就会被无数的言官御史攻讦!

国人讲究人死为大,恐怕就是我那些盟友,都不会帮我说话。到时候群情汹汹,难道我还能舌战群儒?虽然我的口才是不错,不过问题是……这事我确实不占理呀!

这可怎么办?

郭业想了半天,最后也只是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施展拖字诀!郭业给李二陛下上了一道奏章,说自己身体不爽,不能上朝。

他不去上朝了,当然并不意味着此事的结束。早朝之上,以刑部尚书韦挺为首的反郭联盟,连同大量的不明真相的御史言官一起,对郭业发起了严厉的弹劾,甚至要求重查大德寺一案!

而李二陛下呢,和郭业心有灵犀,同样施展了拖字诀,以秦国公身体不爽无法当面对质为由,把此事暂时搁置。

随后的几天里,弹劾郭业的奏章如同雪片一样,飞入了宫中,但是全部被李二陛下留中不发。

当然拖得了一时,可拖不了一世。这次的弹劾浪潮可以说史无前例的巨大,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郭业是在劫难逃了。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象勋国公张亮一样,辞去所有官职,做一个富贵闲人。

这一日,郭业正在闷坐,忽然顺公公前来传旨,说李二陛下召见。

郭业明白,事到如今,装病也没什么用了。他整理衣冠,抖擞精神,跟着顺公公来到了熟悉的望北阁中。

“臣郭业,见过吾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赐座!”

“谢陛下!”

郭业刚刚坐下,就听李二陛下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郭业,您太另朕失望了!”

郭业吓得赶紧又跪下了,道:“微臣有负圣恩,还望陛下治罪!不过在您治罪之前,微臣还有几句话说……”

“你讲!”

“陛下可曾记得,想当初查办天福和尚一案的时候,微臣曾经跟您说过,这个案子的幕后黑手很可能是五大士族……”

接着,郭业就把自己和五大士族的恩恩怨怨说了一遍,最后他说道:“虽然现在微臣还没有五大士族谋反的确切证据,不过从种种的蛛丝马迹可以推断,五大士族图谋不轨,早已成了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郭业磕了一个头,继续说道:“微臣对付五大士族,尽管确实是有一点私心,不过更主要的,却是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

“哼,就算你说的有些道理,你公报私仇,对付五大士族的事情,朕可以暂时不追究。不过王圭之死,你又准备如何交待?”

人死为大,郭业也想不出什么辩解之言,只得跪倒在地,道:“微臣甘愿领罪!”

李二陛下没理他,站起身来,在大殿之内来回踱步。最终他停了下来,对身边的太监宫女道:“朕和秦国公有要事相商,你们都下去吧!”

“是!”

屏退了左右,走到了郭业的近前,把郭业扶起,道:“干得好!”

“陛下,您说啥?”郭业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二陛下道:“朕的意思是……你先把王圭弄得身败名裂,又把他逼死,干得实在是太好了,深合朕意!”

郭业此时简直有如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道:“陛下,您刚才不是还说微臣太让您失望了吗?”

“你让朕失望的,不是逼死了王圭。而是出了这事以后,竟然当起了缩头乌龟,让朕一个人承担百官的压力!”

郭业脸一红,解释道:“有些话只能单独跟您说,在朝堂上可没法说。到时候御史言官问起来,微臣还真是无言以对。这才想拖延一下时间,看能不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化解此事,结果……结果……”

“结果到了现在还是什么都没想起来?”

“正是。”

李二陛下微微一笑,道:“郭业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化解此事的办法多的是,朕稍微一想,就能想出好几个……”

郭业大喜,道:“陛下乃是天之骄子,睿智天生,微臣哪能比得上?到底是什么办法,还望陛下为微臣解惑。”

“这第一个办法,其实你已经想到了!那就是把那些琉璃器皿全部没入宫中。朕只要把那些价值千万贯的琉璃器皿收下了,咱们俩就成了一条绳子上的蚂蚱。”

李二陛下得意地说道:“谁说要让朕治你的罪,就等于劝说朕放弃千万贯的钱财。你说会有多少人有那么大的胆子,敢触朕的霉头?”

这个主意郭业当然想过,不过那前提是李二陛下肯收呀。而且就算李二陛下肯收,这个办法也不是全无破绽。郭业说道:“朝廷上忠直敢建谏的人还是很有几个的,比如说中书令魏征魏大人……”

李二陛下道:“魏征好说。朕就不信,他在天福和尚一案上是多么得干净。你手上一定有他的把柄吧?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这……好吧。不过就算百官不说话,还有南平公主呢?”

“那些琉璃器皿,朕会分出两成来转赐南平。哼哼,你以为南平和王圭的关系有多么好?事实上,她只是碍于王敬直的面子,不得不作出一些姿态罢了!”

“还有这事?”

“那是自然,知女莫若父。只要朕表明了力保你的态度,再转赐一些琉璃器皿给她,她也就不会再为难你了。也就是王氏兄弟不好对付,不过光是他们两个人,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郭业再次叩首,道:“多谢陛下的厚爱。不过,这件事如果就这样压下去,虽然微臣可以顺利过关。但是对您的名声可是大大有碍。不知这第二个办法是什么?”

第1746章客串洗地党

李二陛下没好气地说道:“第二个办法对朕的名声也好不好哪去。”

“那是什么?”

“就是你把高阳公主娶了!”

“不可!万万不可!”郭业本来是跪着的,听了李二陛下的话,马上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

李二陛下一皱眉,道:“高阳乃是朕最宠爱的女儿,人样子可长得也不错,除了性格差一点,哪点配不上你?”

郭业道:“微臣不是嫌弃高阳公主,实在是这事不合适,简直是太不合适了!”

“此言怎讲?”

“其一,微臣早已有了正妻,乃是柴秀秀。公主身份高贵,总不能嫁过来给臣做妾吧?”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道:“这倒是个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朕下一道旨意,柴秀秀和高阳都算是你的正妻,不分大小,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郭业目瞪口呆,道:“这不合规矩吧……”

“怎么不合规矩?古有娥皇女英,二女同嫁帝舜;今有高阳秀秀,共侍秦国公郭业!有先贤示例于前,你怕什么?”

郭业连连摇头,道:“那都是上古时候的事了,现在可没有啥两正妻的说法。再说了,即便是娥皇女英,也是有大有小。世人谁不知道娥皇为姐,女英为妹?”

“这个问题先放下,你刚才说了其一,那还有其二呢?”

“其二就是,微臣和高阳公主有仇!呃……有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但讲无妨。”

“陛下您还记不记得,想当初,高阳公主曾在金殿之上,力保一个名叫辩机的和尚?”

“朕倒是有些印象。”

“后来,那个辩机暴病死在了监狱之中。”

“那又如何?”

“事实上,呃……其实……您听了可千万别生气……高阳公主和那个辩机和尚,有些男女之情。后来因为辩机和尚之死,高阳公主对微臣恨之入骨。微臣要是娶了她,恐怕半夜里,就得被她砍了脑袋!”

李二陛下惊讶道:“有那么严重?不会吧!对于高阳,朕的确是疏于管教,不过要说她会杀你,朕却是不信……”

郭业叩首道:“总而言之,微臣和高阳公主有缘无份,恐怕要辜负陛下的美意了。”

李二陛下满脸遗憾地摇了摇头,道:“你要是实在不愿意就算了,朕的高阳又不是嫁出去。说实话,你娶了高阳,好处可是多得很!别的不说,就说这次,借助这场赐婚,表明了朕对您的态度,足以让帮御史言官闭嘴!”

“这第二个办法还不如第一个呢,陛下,还有没有第三个办法?”

“第三个办法么……”李二陛下老脸一红,道:“朕现在还没想出来。就是这两个办法,你选一个吧。”

郭业道:“您要是让微臣选,微臣当然要选第一个办法。不过还是那句话,这么做对陛下并不公平。准确的说,这两个办法,都是陛下牺牲自己的名声为微臣挡灾。微臣何德何能,值得陛下如此厚爱?”

李二陛下长叹一声,道:“名声?朕现在还有什么名声可言?郭爱卿请坐,朕慢慢和你说。”

“是!”

等郭业坐稳了,李二陛下才继续说道:“朕少年立志,要做一个远超尧舜的千古明君。可是天意弄人,虽然朕战功无数,可是,因为我排行第二,就不能登上太子之位。”

“那后来您不还是登基坐殿了吗?”

“那是因为朕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为了此事,朕注定要留下千古骂名,还当什么千古明君?”

“呃……您继位之后,对内轻徭薄赋,使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对外东征西讨,四夷宾服,还擒获了颉利可汗,以至于有众多胡人称呼您为‘天可汗’。有了如此功业在身,即便有些小小的道德瑕疵,但是瑕不掩瑜,您被称为成为‘千古明君’,毫不为过!”

李二陛下先是眼前一亮,随后又很快黯淡了下来,道:“说这话,你自己信吗?”

“微臣深信不疑!”郭业说这话可没有昧着良心。到了后世,人们提起有为的皇帝,除了秦皇汉武就是唐宗宋祖了,而所谓的唐宗指的就是李二陛下!

李二陛下轻轻摇头,道:“你相信,朕却是不信!如果说弑兄杀弟是小小的道德瑕疵,那弑父怎么算?这就不能用小小的道德瑕疵来解释了吧?”

郭业赶紧道:“太上皇之死,和陛下无关。完全是……完全是五大士族所为!此事微臣清清楚楚,怎么可能会怀疑到陛下的身上?”

“你清楚是你清楚!但是其他人又没有负责查案,怎么知道事情的真相?他们只知道,太上皇是横死!在重重包围下,能杀死太上皇的,朕的嫌疑最大。再加上朕有弑兄杀弟的前科,恐怕多数人都以为,朕做了弑父之事!”

认真说起来,李渊之死,也是郭业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之一。

在历史上,李渊可是寿终正寝的。从某种角度上讲,是郭业坑了李二陛下。开创了大唐盛世的李二陛下,如果仅仅弑兄杀弟,还能称得上是千古明君。

但是加上弑父这一条,可就不一定了。

郭业道:“即便如此,那也只能说此事并无定论……微臣觉得,恐怕事情未必像陛下想的那么严重……归根到底,这些都是陛下的私德,在治国方面,陛下的功绩可是大书特书的。”

“治国?原来朕也自认为把大唐治理的不错,可大德寺一案又怎么解释?观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个长安城都没管好,朕又有何面目说整个大唐被治理得海晏河清?”

郭业心中暗想,在真实的历史里,到底有没有大德寺一案,还真说不清楚。

也许是自己穿越的蝴蝶效应;也许是确有此事,但是那些和尚一直逍遥法外;也许贞观年间确有此案,不过史书上没有记载,甚至史书记载了,自己并没有看到……

不过现在,可不是想这个的时候,现在的关键是开解李二陛下。

这还真难不倒郭业,论洗地的功夫,这年头,郭业敢认第二,就没有人能认第一。他说道:“陛下,您可以换一个角度考虑此事。”

“换一个角度?什么角度?”

“这个角度就是,也只有您慧眼识人,让我郭业当上了长安令,这才能查办大德寺一案!要是别的人当皇帝,恐怕此案就永远不会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了。您称为千古明君,毫不为过!”

“还能这么解释?”

“那是自然,出了这么大的案子,您身为皇帝,当然不能说没有责任。但是后来破案,也不能说没有您的功劳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便是再英明的君主,也会有犯错的时候。……”

郭业稍微停顿了一下,无比诚恳地说道:“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犯错之后能够及时纠正。而这正是成为千古名君的必备条件!这件事,正好说明您才是真正的千古明君啊!”

说完了这些话,郭业也有些作呕!他心中暗想,李二陛下啊,李二陛下,我可是把后世泡论坛得来的洗地功力,全用上了!您要是还不释怀,我也没办法了!

第1747章李二陛下黑化了

李二陛下的反应大出郭业的预料之外,他猛地一拍几案,道:“胡说八道!郭业你太让朕失望了!”

这话已经是郭业今天第二次听到了,他问道:“陛下,您这话是什么意思?”

“哼哼,朕把你看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推心置腹。而你却把自己看成一个佞幸小人,溜须拍马!你那是什么歪理?照你这么说,出的案子越大,还说明朕越圣明了?”

李二陛下的声音越来越大,道:“朕早就想明白了,发生了这么多事以后,朕已经不可能有千古名君的称号了!朕乃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需要你这套歪理邪说来安慰!”

这可怎么回答?再安慰李二陛下吧,还得被他当成是逢迎的小人。但是不安慰他,顺着他的话往下说……那不更是找死吗?

郭业只得再次跪倒在地,含混应道:“微臣……微臣死罪!”

李二陛下摆了摆手,道:“起来吧!”

“是!”

李二陛下轻叹一声,继续说道:“想当初,朕为了保持明君的形象,虚言纳谏,魏征的口水喷在朕的脸上,朕也忍了。现在想想,还真是恍如昨日……这些年,为了明君之名,朕真是牺牲了很多。”

郭业小心翼翼地说道:“那您接下来的打算呢?”

李二陛下瞪了郭业一眼,道:“你别胡思乱想,朕没有疯。即便是不再苦苦维持明君的形象,也不意味着朕是要做一个无道的昏君。只是说,有些事情,朕可以随心所欲,不用再顾忌后世的评价了。”

郭业这才顾得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自污名声来保全微臣?”

“朕愿意花这么大的代价保全你,原因有四。一来,你处置大德寺一案,大部分还是出于公心。二来,也的确是因为朕对名声没有以前那么看重了。”

“那第三呢?”

“虽然朕不再想当千古明君了,但是还有个名号朕还想争一争!”

“什么名号?”

“天子!”

郭业疑惑地问道:“您现在不就是大唐天子吗?”

“这个名号,只是咱们大唐的人才认。至于其他地方……大多数是口服心不服,甚至口也不服。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说得虽好,但是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我李世民不才,倒想真的试一试!”

“您是说征服整个天下?”

“不错,朕要横扫周边一切藩国!什么新罗百济高句丽,哪个扶桑吐蕃薛延陀,还有什么南诏真腊铁勒……等等国家,都得纳入大唐版图之内。朕要让太阳之下,只有一个国家,那就是大唐!”

李二陛下越说越兴奋,道:“如此的功业,又有哪个明君比得上?尧舜禹,还是秦皇汉武?他们的疆域可有朕的广大?他们的子民可有朕的众多?”

尽管心中对李二陛下这个计划不以为然,郭业还是附和道:“恭祝陛下千秋万载,一统山河!”

李二陛下缓和了一下口气,道:“当然,朕知道,想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无数良臣猛将的支持。而你秦国公郭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朕是看中了你的能力,才为了保全你,不惜自污名声。”

郭业表态道:“多谢陛下的厚爱,微臣一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李二陛下谈兴正浓,道:“你还想不想知道第四个原因?”

“还望陛下解惑。”

“第四个原因就是,朕深恨王圭,多谢你给朕出了一口恶气!”

“但不知王圭是如何得罪了陛下?”

“此事说来话长……想当初,朕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不久,天下有很多人不服朕,纷纷起兵造反。其中有一个人,就是庐江王李瑗。李瑗兵败被杀,他的姬妾,依律被送入了宫中。其中一个姬妾深得朕的宠爱。”

说到这里,李二陛下的眼神飘渺起来,仿佛陷入了美好的回忆中。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那是一个非常柔弱可怜的女子,叫做辛浅容。后来朕才知道了她的身世。她本是一个商人之妾,后来庐江王李瑗看上了她的美貌,杀了她的丈夫,把她纳入了府中,这才为朕所得。”

“呃……您说了这么多,和王圭有什么关系?”

“你慢慢听啊。朕既然宠爱那个辛浅容,就常常带在身边。有一天,朕指着她,对王圭说道‘庐江王杀夫夺妻,朕把他灭了,实在是顺天应人之举!’,可是,你猜王圭是怎么回答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