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个算命先生2-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章乌发棺材:算命人绝不敢做的局张自沾相亲

“越海棠”里都是女阿宝。祖爷所谓的门当户对有两层意思:一,必须都是“江相派”传人,否则易生事端;二,女方也必须是才貌双全,歪瓜裂枣、闷头闷脑的可不行。思来想去,祖爷觉得这个人只能从“越海棠”找。

那时,江飞燕还没订立“女阿宝终身不嫁”的堂规,想法也和祖爷不谋而合。祖爷的到来令江飞燕喜形于色,上次祖爷智斗西田美子为堂口解围的事,江飞燕还未来得及感谢呢。

祖爷执掌“木子莲”这些年,也曾去过“越海棠”几次,不巧的是江飞燕都不在堂口,四大堂口每年聚会时,留家看守的往往都是堂口的大坝头,所以,大堂会上两人也不曾见面。江飞燕只是听说过东派出了个新秀,但一直无缘见面。终于在自己的师父乔五妹死后,江飞燕见到了这个扑朔迷离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人。

江飞燕笑着说:“祖爷大驾光临,有何指教?”

祖爷一笑,说:“燕姐客气了,我此番提亲来了。”

江飞燕脸一红:“提亲?”

祖爷说:“我堂口有位兄弟,年过二八,聪明绝顶,一表人才,我寻思为他找个门当户对的姑娘,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燕姐手下的人可靠,所以,此番是不请自来啊,呵呵……”

江飞燕一听,笑了:“祖爷真是仁义,连兄弟们的婚事都操劳到这等程度。”

祖爷说:“哪里,哪里,请燕姐多多费心。”说着,转头叫过张自沾,“自沾,来给大师爸行礼。”

张自沾赶忙走到江飞燕跟前施礼:“大师爸在上,受小的一拜。”

江飞燕笑着说:“快起,快起。”

看着一表人才的张自沾,江飞燕思来想去,想到了自己堂口一个叫黄法蓉的弟子,这个人和面前这个小子挺配。

黄法蓉,又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她生于民国四年,祖籍山东胶州,比张自沾大一岁。四年前在福建遇到江飞燕,被江飞燕收入堂口。后来,几乎所有的“扎飞”大局都和她有关,她挑战“梅花会”、摆平“太极帮”、清“中原五虎”、灭“胶东郑半仙”,呼风唤雨、登峰造极。她工于心计,甚至三番五次试探祖爷的底线。她太聪明了,但自古聪明和智慧就不是一回事,历史的经验反复印证,越是聪明的人结局往往越惨,聪明反被聪明误!

黄法蓉在江飞燕的堂口一直扮演“灵媒”的角色。灵异之人,必有灵异之相,此女双眸大而明亮,深邃的眼神中总是透露着一丝灵异和诡秘。有人说她能看见鬼,也有人说她能看透人的五脏六腑,“越海棠”有“天机算尽是鬼妹,阎王探事问法蓉”的说法,足见黄法蓉在堂口的地位与能力。说到底,这个黄法蓉还是个地地道道的“钻”。“钻”是阿宝圈的行话,与“拔”相对应。混阿宝的有些人有真本事,懂阴阳五行,有一定的易学功底,称为“钻”;有些人完全靠骗,则称为“拔”。当然,阿宝圈里的人大多都是“拔”。

黄法蓉这些“钻”的本领都是她爷爷教的。黄法蓉的爷爷黄道成,是胶州有名的命理先生。黄法蓉出生时,黄道成自豪地说:“我孙女出生的这个日子好啊,命带三奇,华盖不空,将星临月,文昌入命,将来必是一代奇才!”所以,从黄法蓉小的时候,黄道成就将奇门法术源源不断地传授给她。

第三章乌发棺材:算命人绝不敢做的局八字决定命运

搞命理的都认为,一个人应该干哪一行,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在八字中都是有特定符号的。每个人都想好,都眼馋那些风光无限的职业,但算命先生铺开你的八字一看,就知道你不是那块料。八字学说认为:当官者,必须官星旺相且为喜神用神;经商者,必须财星高耀;做学问的人,印星必须生旺为用……

黄道成所提及的“华盖”“将星”“文昌”都是四柱中的神煞用语。“华盖”原指玉帝头顶的盖伞,主孤高,不能逢“空亡”之神,逢空便破,成为“天煞孤星”,江湖传说中的某些大侠命犯“天煞孤星”就是从这儿来的,鲁迅先生也有“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的哀叹;“将星”主将帅之权,凡此星入命,代表此人有统领组织能力;“文昌”,主科甲、学习,类似于“文曲星”,状元之才多有此星入命。

尽管这些迷信理论早已被无数先贤批得体无完肤,但黄道成还是迂腐地把持玩味着。黄法蓉天资聪颖,记忆力超常,很快将五行八卦、天干地支背得滚瓜烂熟,随后又涉猎四柱、六爻、奇门、六壬神课、紫微斗数等技法,十多岁时已可以用简单技法为人推命,此时在乡里已小有名气。

但黄法蓉姊妹四人,她是行大。在农村,如果兄弟姐妹多,那么受苦的一定是老大,什么活都是她干。烧饭、喂猪、照看弟弟妹妹这些自不必说,稍有不慎,还会惹来暴躁父亲的喝骂和毒打。而且父母都不赞成她学这些,他们说:“一个丫头,学点针线活就行了,大了也好嫁出去!学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过了门看你怎么过活!”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黄法蓉14岁这年。这一年夏天,她的父亲跟她提了一桩亲事,说她和她二姑家的表哥是“指腹为婚”,这门亲事在她还没出生前就订了。

黄法蓉一听就火了,这个表哥她是知道的,人倒是老实,可是老实过头就是傻。黄法蓉自恃聪明绝顶,心比天都高,她心目中的男人一定要才高八斗、满腹经纶才行,所以她死活都不答应。

结婚之日临近,二姑也经常来家里做客。老太太看出苗头来了,这侄女似乎不太愿意,眼看煮熟的鸭子要飞,于是每次来都带厚礼,先是喜笑颜开地提亲,而后又擦眼抹泪地装委屈。

封建时代,女人地位低下,婚约相当于契约,女方毁约要受到重罚。黄法蓉的父母决定:就是捆,也要把丫头送给对方!

黄法蓉跑到爷爷的屋里,流着泪说:“爷爷,爷爷,我该怎么办?”

老人家老泪纵横:“蓉儿,爷爷这次也帮不了你了,这都是命!”

要是一般女孩,这就从了,可她是黄法蓉,14岁的她就有天胆。她跑了,逃婚了,拿了个包袱,里面塞了几张大饼,连夜逃出家来。一路往南跑,饿了就啃口大饼,渴了就找户人家进门就给人家磕头讨碗水喝,后来又爬上了火车,穿过江苏、安徽、浙江,直达福建。

到了福建,黄法蓉不跑了,她觉得够远了,家人不会找到她了。她长长地舒出一口气,感觉无比轻松和高兴,她认为自己自由了,前方道路一片光明通畅。如果她知道她将来的岁月会跟一个黑社会组织搅在一起,并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她此刻绝不会这么高兴,甚至会后悔逃出家门。

身在福建,黄法蓉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尽管她省着吃,但那几张大饼还是不够吃的,她会算命,但年龄太小了,肯定没人信。在家里时,是沾爷爷的光,有时求测者来了,爷爷让她先卜一下。如今只身在外,谁会相信一个14岁的黄毛丫头?

她只能乞讨。乞讨也不是那么容易,叫花子们都是有地盘的,外地人行乞会遭到驱赶。有时,她刚讨到两个铜板,马上就会被一群叫花子抢走。一个小女孩,身小体弱,也打不过那些野小子,最后只能拣垃圾堆里的腐烂食物充饥。

就这样饥寒交迫地过了好几日,那些腐烂的食物开始在她胃里翻腾,没几天,黄法蓉就病了,烧得迷迷糊糊,躺在路边,静静地等死。

昏迷中,她感觉有人将她抱了起来,她努力想睁眼,却怎么都睁不开,迷迷糊糊中又昏死过去。等她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暖烘烘的屋子中,她眨了眨眼,以为是死了,以为这是在天堂里,正兀自瞎寻思,一张暖融融的脸俯贴过来。

“孩子,醒了?”

是江飞燕。那天,江飞燕正巧带着几个阿宝在福建和当地的“会道门”议事,傍晚回客栈,途径小巷,看到了濒临死亡的黄法蓉。“江相派”是劫富济贫的群体,江飞燕更是心地善良之人,看到此景,毫不犹豫地命令小脚把黄法蓉抱回客栈。

黄法蓉愣愣地看着面前这个雍容华贵的女人,不知该说什么。黄法蓉出身乡下,本来世面见得就少,14年来只是和破衣烂衫的乡下人打交道,住的也是阴暗潮湿的土坯房,如今躺在这干净温暖的屋子里,面前又站着这样一位贵妇人,她认为自己真的是在天堂里。

江飞燕见她不说,轻声地说:“孩子,没事了。”

黄法蓉还是愣愣地看着江飞燕,静静的,不说话,嘴唇紧闭着。

良久,终于明白了,自己还活着,随即泪水浸满了眼眶,顺着眼角刷刷滚下。

江飞燕俯下身子,为她拭去眼角的泪水。

“孩子,不哭,不哭。”

“娘——”黄法蓉轻轻喊了一声。

“孩子……你……”江飞燕身子一震。

“娘——”黄法蓉伸出小手,紧紧搂住江飞燕,眼泪哗哗流出。

这两声“娘”叫得江飞燕心里一阵发酸,她知道眼前这个女孩受过太多的创伤和苦难了,叫一个陌生人一声“娘”,那是对亲情和母爱许久的渴望。

江飞燕想起了自己的过去,自己也是被父母遗弃的人。做阿宝的女的,要么是被父母卖到窑子里的窑姐,要么是无父无母的乞丐,还有不堪丈夫虐待铤而走险的杀人犯、为了生计被丈夫“典妻”的怨妇……总之,她们都受过伤。

一部分人死了,一部分爬起来,继续做人,做了强人。

“孩子,不哭。”江飞燕把黄法蓉紧紧抱在怀里。

黄法蓉哭得更厉害了:“娘,您收下我吧……我给您当牛做马,伺候您一辈子!就让我当您的干女儿吧……”

“孩子,别怕,我不会抛下你。”看着这个可怜的小家伙,江飞燕鼻子一酸,眼泪掉下来。

黄法蓉在那个时候就显示出绝顶的聪明,当她发现自己并没有死时,她就知道她一定要抓住眼前这个女人,脱离苦海的日子来了。聪明,又是聪明在作祟。

第三章乌发棺材:算命人绝不敢做的局祈雨的奥秘

堂口进人是要大师爸过目的。江飞燕虽然嘴上答应,但她明白,这个孩子能不能留在堂口,还得乔五妹说了算。几天后,江飞燕带着黄法蓉回南粤了。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有些人,虽天各一方,却总能一见如故;有些人,虽近在咫尺,却终日擦肩而过。

黄法蓉就是和江飞燕、乔五妹一见如故的人,这丫头生得精灵古怪,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除了瘦点,没什么褒贬,刚见乔五妹就知道主动跪下磕头叫奶奶,喜得乔五妹合不拢嘴。

后来的日子里,乔五妹和江飞燕逐渐发现这是捡了个大宝贝!这个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的女孩是个地地道道的算命奇才!这就是缘分,如果当初黄法蓉没逃婚,就不会来到福建;如果江飞燕没路过那个小巷,就不会救起她。

命运编织的恢恢大网里,人与人的缘遇总是偶然中的必然。

黄法蓉加入堂口后,江飞燕依照惯例要传她阴阳五行、基础知识,其实她根本不用学,她比堂口任何人懂得都多,连乔五妹也考不倒她!

那段时间,乔五妹正应邀要去广西柳州为当地老百姓祈雨,思来想去,带上了黄法蓉。

乔五妹祈雨时,排场很大,设云台、作大法、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树缠白绫、竹挑黄幡,前呼后拥上百人,神仙阵势,昭然天下。

云台三丈三,乔五妹由梯台上云台,手执拂尘,款动金莲,两排道士鼓磬点奏、钟钹齐鸣。云台之上,香案、蜡台、香炉、黄表俱齐,乔五妹先拜王母,再拜雷公,后拜电母,而后大声诵念祷告文,台下县令、师爷一干人虔诚注视,芸芸众生稽首瞻仰。

法事结束时,乔五妹会大喝一声:“雷公辅佐,电母加持,半月内,必雨!”

其实,乔五妹祈雨靠的是观天象,至于设坛作法,那是掩人耳目。就像诸葛亮七星坛借东风一样,在上边比比画画,那都是给周围的人看的,实际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观天象、察地情,又靠奇门之术起局推断,早就料到那天必然会刮风,所以最后才能将风“借”来。

古代没有天气预报,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总结出很多经验,更有一些有心的术士,摸索五行与日象、星象、月象、气象等诸自然现象之间的规律,总结出一套独具东方特色的古代预测学。

乔五妹就掌握了这套技术,《越海棠风相札记》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记载:

雷公何处?电母何处?

江相一门,阿宝自度。

月晕三日风,日晕三更雨;

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云彩往东,一阵大风;

云彩往南,大雨冲船;

云彩往北,天地漆黑;

云彩往西,鱼披蓑衣。

础燥喜鹊叫,月内干燥燥;

早叫财运到,晚叫丧事报。

……

前四句是开篇语,意思是:“雷公在哪里?电母在哪里?江相派的门生,自己可以揣度。”古人认为闪电打雷都是天上的雷公电母所为,故而有此开篇。

后面就是具体的应事规律了。“月晕三日风”,是说如果月亮周围出现月晕,老百姓俗称的“月亮烤火”,那么三日内必然起风;同理,“日晕三更雨”,如果出现了日晕,那么当日三更天必然下雨。

“早霞不出门”,是说如果早起,太阳刚露头天边就有云霞泛滥,那么千万不要出门,大雨马上就到;相反,如果当天日落时,晚霞妖娆,光芒万丈,那就放心地出行吧,近期不会有雨,故而有“晚霞行千里”一句。

接下来的四句是观云象的绝活,此法不仅在《越海棠风相札记》中记载,在老百姓当中也广为流传,不同地方的说法略有不同。有人说此法不准,那是没有把握此法的精髓,这四句中的云彩,不是指一般的浮云,而是指排山倒海的乌云、厚云。

中国整体地域位于赤道以北,地势西高东低,气温南热北冷。《札记》有云:云者,雨≮ 奇书网电子书≯也,地水上升遇冷而成之;云西起东行,顺势而下,冷热对流,遂成狂风,曰“云彩往东,一阵大风”,然,风后雨否?此云象所属也;云北出南行,冷云上乘,热浪下履,冷热相遇,云之加厚,厚而不载,大雨倾盆,曰“云彩往南,大雨冲船”;云南起北行,热浪在上,冷气遁下,坎合坤收,天昏地暗,曰“云彩往北,天地漆黑”;云东起西行,循势而上,风吹而不散,雷打而不动,厚积厚发,终得霹雳之震,瓢泼而下,鱼之不受,欲寻遮蔽,曰“云彩往西,鱼披蓑衣”。

这是“越海棠”的老祖宗对这几句口诀作出的科学解释。但归根结底,万法在于变通,况且云的种类有很多,乌云、厚云、浓云、薄云、碎云、淡云、秃云、堡云、鱼鳞云、钩卷云等等,没有三五年的功夫,观云象而推雨时实为笑谈。

最后两句,“础燥喜鹊叫,月内干燥燥”。“础”,是指地基,“础燥”就是地基干燥,这是天气晴朗的表现。喜鹊和天气之间有一种必然的关系,天越晴喜鹊叫得越欢,喜鹊叫得越欢,天气晴朗持续的时间就越长。

关于喜鹊这种东西,总是和乌鸦相提并论,俗语曰: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其实,喜鹊也不总是报喜,有时也会传递坏的信息,叫“早报喜,晚报丧”。如果早起喜鹊就在你家枝头叽叽喳喳,那么好事马上就来了,如果是夜幕时分站在枝头叫来叫去,那就大事不妙了,所以才有“早叫财运到,晚叫丧事报”的断语。

这些门道都是“越海棠”几百年来,无数阿宝长期总结的经验,现在有些可以科学解释了,但有些还是解释不了。

在古代所有推测天气的技法中,最绝的一招就是“闻础得天时”,就是根据地基的湿度和气味准确推测刮风下雨的时间。发明这种方法的人是唐朝的风水大师袁天罡,袁天罡善于辨别泥土的气味和湿度,这当然是风水师必备的要素,但袁天罡能将地情反作用于天时上,这就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了,沃野之中,捻一抔土,以鼻嗅之,即可对未来天气作出预测。

黄法蓉无意之中掌握了这“闻础得天时”的本领。小时候在家,父母不抱,邻居不理,无聊时,她就会蹲在墙根处斗蟑螂,不经意间发现了地基散发的湿气轻重与雨水大小之间的关系,久而久之便摸索出一套规律。

乔五妹当日在广西看过星象和云象后,得知十五日之内必然有雨,然后才装模作样地作法,最后告知当地知县:“半月内,必雨!”

法事结束后,黄法蓉悄悄拉着乔五妹的衣角,说:“奶奶,我看用不了半月,十日内必然会下雨。”

乔五妹心下一惊:难道这个孩子比自己还厉害?

果然,在第十天晌午,乌云如墨遮满天,随即大雨倾盆而下。乔五妹高兴地把黄法蓉抱在怀里。

“我孙女不简单。”这个年过五旬的老妇人终于在黄法蓉身上找到了久违的天伦之乐,也弥补了她长久以来母性缺失的空虚。

江飞燕曾伤感地对乔五妹说:“法蓉这孩子,即便不做阿宝,将来也是丰衣足食之人。凭她这身真本事,完全可以走正路,安安稳稳地搞易学研究,必成一代大师。”

乔五妹说:“混在阿宝的队伍里,确实走歪了,但这也是她的命,进来就不可能洗手了,直到死,这是我们的规矩。”乔五妹怕江飞燕将来起恻隐之心把黄法蓉放了,不得不提前给江飞燕打预防针。

祖爷来提亲,江飞燕决定忍痛割爱了,这也是报去年乔五妹出殡时祖爷解围之恩。江飞燕对自己这个干女儿关爱有加,如果不是祖爷前来提亲,她是不会放手的。

黄法蓉已经18岁,也到了婚嫁的年龄了。江飞燕信任祖爷,就让黄法蓉和张自沾见面了。

在男女婚恋之事上,“江相派”还是很开明的,他们从不包办婚姻,只有两个当事人自己看着对方顺眼时,才能谈成。

古代男女恋爱不像现在,首次见面就敢吃吃喝喝,甚至拉手接吻,古时讲究侧见和正见。

侧见是第一步,就是一对新人,窗外一个,窗里一个,先相互瞥一眼,看第一眼来不来电。如果第一眼看上去就不是自己心仪的类型,那就不用交谈了。

张自沾和黄法蓉侧见之后,相互感觉不错。

于是祖爷和江飞燕安排他们正见。

正见时,其他人是不能在场的,因为新人都羞涩,如果有他人在场,都会很尴尬,不便于交流。

江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