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就静静地看你装哔-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那时候时局紧张,辽国来势汹汹,其他诸小国蠢蠢欲动,明景帝当然不肯放过此等将才之资。

即使是女子又如何?

比起这大明江山的安稳来说,不足为虑。

“回娘娘的话,杨姑娘一切安好。”五皇子是苏之婉送给她的,贤妃无形之中对苏之婉便更加恭敬了。

杨绮玉被苏之婉直接放到了周家的军队里,这个后宫没有谁比贤妃更清楚杨绮玉的近况了。

“她学得怎么样?”苏之婉问。

“杨姑娘天分极高,连臣妾的哥哥都说她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贤妃道。

苏之婉笑了笑,“那就好,给绮玉带话去,也许过不了多久就是她该出手的时候了。”

贤妃一震,垂下双眸,敛去眼底的诧异。

杨绮玉从军,她出手……

就说明,大明才灭了辽国和周边小国,便要再起波澜了……

☆、第67章 一石二鸟

次日,良贵妃扬着高傲而得意的笑容和明景帝并肩,一起站在城门口,等待着大军的到来。

男子身着玄色金丝广袖龙袍,头戴金色正冠,眉目略显老态,气质却又足够英武,女子身着鸾凤银红祥纹凤袍,梳着双凤垂首髻,宫花点缀,金钗为饰,华贵异常。

男女并立,宛如璧人。

身后是两条宛如长蛇排列的的侍从,弯腰垂首,恭敬异常。

然而,他们等到的却不是大军的凯旋,而是惊天噩耗!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的惊天噩耗!

“听说,良贵妃娘娘,当时就晕了过去,就连皇上身子也微微颤抖,站立不稳呢!”侍书一边用她那柔软白皙的双手力道适中地给斜倚靠在贵妃榻上的端柔皇贵妃揉肩,一边轻声道。

三月里,午膳过后,正是春困的时候,暖阳悠悠地洒在她的脸上,让她本就困乏的神智,越发不清明了。

半晌,才听苏之婉轻柔缓慢地说,一如多年之前从未变过的悠然,“元大将军逝世,也难怪良贵妃会受不住打击。这太阳才出来没一会儿,恐怕又要打雷闪电了……”

言语中丝毫不提明景帝,却说了几句不相干的话。

侍书虽然不明白朝堂上的事,然而,如同黄顺耳濡目染一般,侍书再怎么愚笨也知道几分随着元大将军和太子的捷报传到了皇城,这原本略有阴霾的皇城虽然眼看着喜笑颜开喜庆万分,然而,无形中这时局却更加紧张了几分。

她不明白为什么,却不妨碍她更加谨言慎行。

苏之婉转头抬眼,看着侍书略有些忧色的神情,笑着拍了拍她的手,道“你暗中让那些人准备好吧。”

侍书手底下掌握的是苏之婉暗地里的一部分势力,准确的说,是在明孝元皇后留下来的人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部分势力。

“奴婢遵命。”

苏之婉站起身,淡色的罗纱包裹着曼妙的身体,也不着鞋袜,小巧白嫩的玉足踏在光滑的地板上,双眸透过轩窗,望着远处那片蓝色的四方天,清清淡淡的眉眼柔和得不可思议。

“过不了多久,本宫就用不着看着这四四方方的天了。六年了,本宫等得够久了。”

元大将军在回皇城的路上,在数万大军的保护下,竟在一夜之间,被人取了项上人头,直接挂在军旗之上,从头到尾没有任何人发现任何异常,等到早起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将军已经被歹人杀害,以如此屈辱的死法,在众多士兵的面前,死不瞑目。

明景帝得到暗卫送来的前因后果之后,看着这一字一句白字黑字,背后竟止不住地冒起了冷汗,能在数万大军的包围下,没有被任何人发现的情况下取地将领的项上人头,这是何等可怕的能力,难保这幕后凶手会不会直接进宫拿了自己的性命!

皇帝都是惜命的!

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是一回事,惶恐自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杀害又是另一回事!

“可有调查到幕后凶手?”明景帝直直地盯着跪在地上垂首不语的暗卫问。

暗卫心里发虚,却又不得不回答,“臣等无能!甘愿受罚!”

“啪——”的一声,明景帝直接把眼前的折子砸到了他的头上,只听他气急败坏地说,“无能!无能!你们什么时候有能过!”

走到他跟前,明景帝直接踹了他一脚,直把他踹趴下,指着他鼻子道,“让查个后宫阴私,找不到眉目,让查个幕后凶手也没有半点头绪!朕要你们有何用?”

往事一桩桩,明景帝都记得清清楚楚,只是有些事猜到了幕后主使而不愿意说清楚道明白罢了。

然而,这件事可不一样,关乎项上人头的大事,关系到大明江山的大事,明景帝怎么可能不急切愤怒!

元大将军和太子用了六年时间,将周围除了羌吴的诸小国打服帖了,打听话了,然而不代表没有了威胁,若是元大将军再过个两三年,震慑一番肖小,无论如何,这些小国也翻不起浪花来了。

然而,就在这刚胜利的节骨眼,元大将军被直接取了项上人头,大明没了此等武将,还怎么安国定邦!

虽然有太子在,然而,太子年纪尚幼,连弱冠之龄也未到,实在不足震慑诸国!

明景帝怕的其实不是他的性命,身处宫廷,再怎么着守卫也不会差,他担心的是这个凶手杀了元大将军的用意!

他怕的是羌吴起兵!

羌吴当年也是个辽国一样,以骁勇著称,说是全民皆兵也不为过。

地理位置带给他们的生活艰难,游牧名族,放下刀能放牧,拿起刀能上战场,就算是一般的商队与羌吴通商也不敢出言不逊,就怕一个不如意,以羌吴那火爆脾气,会直接把商队领头人捅死!

别看羌吴现在听话得像条狗一样,可是,明景帝却不相信羌吴真真从一条狼变成了一直摇头乞尾的狗!

从他接到的消息来看,这几年羌吴乘着大明和辽国以及诸小国之间的打仗的时候,正拼命地发展自身,粮草战马不停地运往羌吴境内。

明景帝虽然知道,然而一时之间脱不开身,再加上羌吴每年进贡都没有少,明景帝只能和羌吴保持面子上的和平,就连给阿依古丽册封为潋妃也是为了麻痹羌吴!

只是,恐怕到现在谁都看的出来,大明所做的是麻痹了。

元大将军的死,让明景帝瞬间警觉,羌吴这是忍不住了!

太阳西斜,天渐渐暗了下来,自从明景帝走过好几次黄泉路之后,特意按照太医的吩咐,睡得都特别早。

皇帝一歇下了,这原本就安安静静地乾清宫便更加寂静了。

黄顺乘着明景帝熟睡,躲过了巡逻的侍卫,离开了乾清宫。

咸福宫。

“皇帝怎么说?”苏之婉问。

“如娘娘所料,皇上把苗头对准了羌吴。”黄顺轻声道。

苏之婉轻轻一笑,“这其中公公的功劳可不小,事后,本宫自有赏赐。”

黄顺道,“谢过娘娘。”

羌吴再如何神通广大也不可能把手伸到大明皇城,这幕后主使,当然是苏之婉。

整个大明,除了李承泽,恐怕也只有苏之婉有这个能力了。

可怜的叶潋,还心心念念地想着自己的肚子里是个皇子,只求加重自己在明景帝心里的分量,留她一条性命。

可是,她永远不知道的是,对于皇帝来说,也许子嗣能得到他的庇护,然而皇嗣的生母却不一定有这个殊荣,看看如今幽禁在承乾宫的皇后就知道了。

可惜荣华富贵一叶障目。

“这后宫,良贵妃可是越来越猖獗了!”苏之婉斜靠在软榻上,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

黄顺躬着身笑道,“娘娘可不必忧心,想必过了几天,良贵妃就得老老实实地给娘娘请安了。”

这世上最了解明景帝的不是他的母亲太后,也不是过世的明孝元皇后,前者两人不怎么亲近,说了解也只知表面,后者过世地太早,而人的性情是会变的,所以,过世地明孝元皇后也不怎么了解如今的明景帝。

真正了解他的是他的贴身太监,黄顺。

黄顺知道,明景帝宠爱良贵妃都是因为她背后的元家,是因为她的爹元大将军的缘故。

然而,如今,元家的支柱,元大将军过世,虽然接下来的这段时间,良贵妃会受到明景帝的更加浓重的宠爱与安抚,只是再多的,却没有了。

一个没有家世的妃嫔,再揭露出什么以前的种种罪行,让明景帝不得不办了她的罪行。

作为皇帝的他也只会顺水推舟,或许会有情意,只是那点情意,完全不可能抵得过众口铄金!

“本宫自是明白这个理的。”苏之婉道,“只是,可惜了这样一个美人。”

怪只怪,她犯了本宫的忌讳!

元家犯了本宫的忌讳!

苏之婉不知想到了什么,眯了眯眼,问黄顺道,“听说这几天,皇帝在着手给太子选妃的适宜?”

不知为何,黄顺只觉脖颈凉嗖嗖的,忍不住打了个冷颤,如实道,“皇上远了好几位世家小姐……”

看着高坐上端柔皇贵妃越发冷淡的神色,黄顺的话生生地咽在了喉咙,吐不出来,咽不下去。

“太子殿下也有十六了,是该选伺候的人了。”

苏之婉这话说的宛如一位忧心自家儿子的慈母,特别的轻柔慈祥。

黄顺一听,差点生生地跪了下去。

惯来回察言观色的他明白端柔皇贵妃这是在压抑着自个儿的怒气。

可是他却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侍书,给太子殿下传话,本宫明日就给他把人送去东宫!”

☆、第68章 阿阮姑娘

从来富贵诱世人,不见贫贱哀百事。

良贵妃她是清醒过的,或者说,自从她被贤妃点醒之后,她都是清醒的。

清醒地和明景帝调。情,清醒地挑选明景帝仅有的几个皇子,清醒地听从元家的吩咐一脚踹开太子和苏家一党……

只不过仗着明景帝还用得着她元家,与虎谋皮,看不上辅佐太子的那点子功劳,想要那登天梯、从龙之功,再把元家送到一个新的高度。

这是每个世家都有的愿望——更上一层楼。

然而,有些人也许是胆子小,也许是心思大,稳扎稳打,就算是险中求富贵也是稳稳当当的“险”,然而,有的人如同元家一样,有恃无恐。

却不知,有的时候,人算不如天算。

在死亡面前,一切的东西都不过过往云烟。

钟粹宫。

黄顺是明景帝的贴身太监,来宣读一个赏赐圣旨,算是大材小用了,然而,为一个宠妃跑一趟,也不算掉了身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御赐……金丝香木嵌蝉玉珠、一色宫妆千叶攒金牡丹手环、玲珑点翠草头虫镶珠银簪一双、累丝珠钗一对、宝蓝点翠珠钗一对碧玉滕花玉佩、云脚珍珠卷须簪

烧蓝镶金花细、红翡翠滴珠耳环一对、赤金嵌翡翠滴珠护甲一套、赤金凤尾玛瑙流苏一双、赤金宝钗花细、景泰蓝红珊瑚耳环一对、溜银喜鹊登梅簪一支……”

随着黄顺的话音起伏,钟粹宫外的小太监也陆陆续续搬了相应的珍宝进了钟粹宫,满满当当摆了整个院子。

良贵妃跪在地上听旨,玉手握着拳头,修剪精美的指甲刺进了肉里,生疼。

佩珠跪在她身后,低着头轻轻地扯了扯她的衣袖,低低地叫了声,“娘娘……”

三月里并不是都是晴天的,偶尔阴云阵阵,遮住了挂在天上的太阳,也遮住了唯一的光辉。

良贵妃恍然,麻木的神色勉强挤出笑容,看着眼前的圣旨,道,“谢主隆恩!”

站起身,接过圣旨,看着这一个院子的御赐之物,笑了笑,送走了黄顺。

半晌,良贵妃幽幽地说,“佩珠,佩环,你们是跟的本宫最久的丫头了,也到了婚配的年纪了,可有意中人?”

佩珠和佩环甚至还没来得及起身,又跪了下去,道,“奴婢愿跟着娘娘一辈子!”

确实,佩珠和佩环两个丫头,元家一直当嬷嬷来培养的,如果不是现在这种情况,良贵妃根本提都不会提她俩是否愿意离开的问题。

可是,如今,也算是良贵妃对她俩最后的一点庇护吧。

早点嫁出去,离开这个后宫,也好过以后跟着她这个主子在冷宫了此余生。

良贵妃又不傻,她清楚地明白,她的爹,元大将军死了对于元家,对于她来说,是个怎样的打击!

虽然元家一家从军,然而,官职最高、最有实权的也只有一个元大将军,其他的元家子弟,在明景帝有意打压下,只是担了一个名头好听的虚职罢了。

也就是说,元大将军就是元家的天。

而现在,天塌了……

她这个贵妃也是靠着她爹才册封的,她有这个自知之明。

良贵妃甚至还来不及为她死去的爹好好的哭一场,便不得不想想如今元家的出路了。

如今,元家能主事的也只有她了。

“先起来吧,这是本宫最后能做的了,你们可要想好。”

佩珠佩环相视一眼,眼中皆惶恐不安,她们从来没有见过自家主子这个样子。

一夕之间,天堂地狱也不过如此。

良贵妃走上前,欲把她们扶起来,却发现她俩的腿像是生了根一样,钉在了地上,没有半分动作。

足以表现她们的忠心耿耿。

叹了口气,也不管身后这群奴才,攥着手里明黄色的圣旨,一步一步顺着青石板,向钟粹宫内殿走去。

她走得极慢,每一步都像是耗费了极大的心力,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

过了一会儿,良贵妃像是想起了什么,转过头,道,“前几天,阿阮去见了太子?”

阿阮是当年她还是良妃的时候,带进宫的小姑娘,六年过去了,如今也长大了。

到了婚配的年纪了。

大明的闺秀并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带着丫鬟小厮也可以递上帖子拜访其他府邸的姑娘。

然而,太子东宫可没有她能名正言顺拜访的人。

如此一来,元阿阮打的什么主意,也算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只是任何人都没有想到,她一个小小女子,竟然如此大胆。

“回娘娘的话,两天前,元姑娘去东宫求见了太子殿下。”

东宫虽然属于后宫的宫殿之一,却地处后宫边缘,与皇城只一墙之隔。

明景帝当年怜惜太子殿下幼小,进出宫麻烦,特意为太子殿下修了一道联通宫内宫外的门。

“太子可有见她?”良贵妃问。

“太子殿下身边的小李子把元姑娘迎进去了。”

良贵妃一怔,半晌道,“他们也算是有点青梅竹马的情意在,这样……也好。”

当然,良贵妃口中地青梅竹马,太子是万万不会承认的。

谁也不知道,那日,当他一回东宫,便看到一姑娘面露娇娇弱弱的笑容,羞羞怯怯地看着他的时候,他受到了多么大的惊吓。

第一个反应,不是这姑娘是谁,或者说这姑娘长得漂亮什么的。而是在想:好不容易吃上了肉,估计又要没了。

然而,有的时候,误会就是这么产生的。

李承泽看着眼前的漂亮姑娘走神,一旁的小李子以为自己这是揣摩到了自家主子的意思,还偷偷咧嘴笑。

对面的元阿阮,嘴角也勾起了傲然的弧度。

十五岁的姑娘,早熟的在大明都嫁人生孩子了,自然也不算小了。

早几年,原本三年一次的选秀,明景帝以大明战事为由给搁置了,直接上到了年纪的姑娘自行婚配,或者等下一届的选秀。

元阿阮是这一代元家的嫡长女,千娇万宠的千金小姐,身份高贵。宫里有盛宠优渥的良贵妃,宫外有得皇帝重用的元大将军,如今战事纷飞,她的身份可是其他世家女比不上的。

她的婚事,一定意义上便代表着元家会带着麾下所有兵马,站到什么样的位置上。

适龄的便是大皇子和太子殿下。

虽然后者身份更加高贵,然而,元家却暗自属意的是大皇子。

大皇子生母身份低微,正需要一个强悍的妻族。

而元家需要的是从龙之功,这是所有人都垂涎的。

就在元家挑选元阿阮的婚事的时候,却不想一个噩耗砸在了她的头上,砸在了元家人的头上,晕晕乎乎,喘不过气来。

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明白,元家这是要败了,强不过两代,便犹如昙花一现,最终消失的无影无踪。

可是,元家人怎么允许元大将军的所有心血就此毁灭!

就此,元阿阮的婚事就更加重要了!

她的丈夫,要么是皇帝,要么是太子!

只有这样,才能救得了如今正逐渐走向毁灭的元家。

谁都知道当今圣上的身子是越发不好了,而谁也不知道哪天突然会敲了丧钟,就此与世长辞。

再说了,如今后宫搭上了一个良贵妃就够了,犯不着再搭上一个元阿阮。

所以权衡再三,元家只能把最后的救命稻草,压在了太子身上。

更何况,在外人看来,有过一段青梅竹马情意的两人最是相配不过,再说了,太子殿下至今没有正妻,甚至连良娣之流也未曾听说,元阿阮一旦嫁给了太子,这后半辈子也算是有了着落。

至少不用想良贵妃那样,汲汲而营,却落得个惨淡收场。

当然这些都是元家的打算。

如果太子还是原来的太子,或许,元家的打算是能成功的。

然而这里的太子却成了李承泽。

他们也不知道,这所谓的救命稻草,最后却成了压死元家的最后一座大山。

这天,李承泽照常偷偷摸摸地进了苏之婉的咸福宫。

迎接他的却不是自家媳妇香香软软的身体甚至也不是想象中的花瓣浴。

而是——几个笑吟吟的妙龄少女。

寝殿内,除了苏之婉和李承泽,便只有几名妙龄少女。

各种类型都有。

天真妩媚,成熟知性,娇弱可人,风情万种。

“怎么样,太子殿下可还满意?”苏之婉道,“这些年太子殿下也辛苦了,实在是缺一个知心人,是本宫疏忽了。想来太子妃也是时候认真挑选了。”

她本想直接把人送到东宫的,想了想却还是亲手推到了他的面前。

李承泽无奈地叹了口气,这些日子他一直都在想着羌吴的事宜,哪有什么心思想什么太子妃?

他从来没有想过太子妃之类的东西。

隔着淡淡的银纱细帘,苏之婉朦朦胧胧的身影,看不大清晰。

夜间的微风悠悠地吹拂着,很轻,银色的细纱微微晃悠,恍若碧波荡漾,又像是美人挽发,露出了绝色容颜。

至少在李承泽眼中是绝色。

挥退了这几个姑娘,李承泽渐渐走近,掀开了纱帘。

☆、第69章 羌吴来犯

俗话说得好,床头吵架床尾和。

对于夫妻来说,没有什么问题不是一张床不能解决的。

然而,对于苏之婉和李承泽两个人来说,且不论她俩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李承泽又是如何想的,就单单一个苏之婉,就把这两件事分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