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莲蓬和菱角从船上弄下来之后,平安整了整衣裳,噗通一声跳进了河里,将开阳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想要跟过去救人,被徐文美拉住。

“没事,他去拿捕虾笼。”

果然没过一会儿,平安就提着笼子冒出水面,兴奋的朝徐文美喊,“师父,今儿有一条鱼!”

“河鱼腥气重,味道不好。”徐文美嫌弃道。

他所说的腥气,指的是土腥气,因为这些鱼多半都生活在河底淤泥之中,所以处理不好,就会带着一股很重的腥气,难以下咽。对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徐文美来说,这种味道就更加难以忍受。

其实河虾也是如此,不过自从平安从京城带来了“外挂”辣椒粉,制作出香辣小龙虾之后,徐文美便十分愉快的接受其成为餐桌上的一员了。

平安笑眯眯的说,“师父尝尝我做的水煮鱼片。”

午饭自然是平安掌勺。饭是莲子菱角粥,菜是香辣小龙虾和水煮鱼片。菜下锅之后,院子里便弥漫着一股浓重的香气,引得周围的人家都忍不住开门来看。原本就饥肠辘辘的开阳觉得自己好像更饿了。

这种味道虽然有点儿呛人,但的确是非!常!香!

风卷残云一般的吃过午饭之后,平安和徐文美一人搬着一把藤椅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广玉兰树宽阔的叶子将头顶的天空遮得密密实实,两人保持同样的姿势歪在躺椅上,又同时快活的舒了一口气,引得旁边看着的开阳嘴角又是一抽。

开阳没有午休的习惯,自然再次不见踪影。等到他回来时,平安已经睡醒了,正蹲在屋后的码头上不知道在干什么。开阳不由走过去问,“这是在做什么?”

平安转过头看了他一眼,笑着“哦”了一声,然后伸手往水里一捞,重新拿出来之后,手中已经抓着三个河螺。这些河螺不知道长了多久,每一个都有核桃大小,看上去锃光油亮。

开阳:“……你抓这个做什么?”

平安笑眯眯的说,“当然是抓来吃。你也来帮忙吗?”

“这个怎么抓?”吃过了一顿午饭之后,开阳没有贸然鄙视平安的食谱,犹豫片刻后,走过来跟他蹲在了一起。

“看好了。”平安说着将手往水里一放。因为河水很清澈,距离又近,所以开阳很快就看到了,原来平安是从河两岸的石壁上将这些河螺撸下来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开阳这才注意到,原来这石壁上,密密麻麻竟贴着不知道多少只河螺。

这要是全都撸下来,得做多少菜啊!开阳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伸出了罪恶的爪子。

练过的果然不一样,没一会儿平安拿出来的盆就装满了,他连忙止住捞上瘾的开阳,“这些就够了。”

开阳意犹未尽,“多抓一些明天吃。”

“朋友,你知道可持续发展吗?”平安抽了抽嘴角,问。

开阳疑惑的看向他。

平安用自己湿漉漉的手掌拍在开阳肩上,语重心长,“我们要给这些河螺留一条活路,这样明年、后年、以后的每一年,才会都有得吃啊!”

开阳恍然大悟,“可是明年我们就回京城了。”

言下之意大有“反正我也吃不到所以留不留无所谓了”的想法,吓得平安赶快把人拉走。想不到啊想不到,开阳赶尽杀绝起来,比自己可厉害多了!

平安忍不住思索起一个自己在现代时就疑惑无比的问题来:难道吃货是会传染的?

……

悠闲的日子一晃而过。四个月后,江南图书馆正式落成。

让平安没有想到的是,江南果然文风鼎盛,在江南水泥厂成立之后,其他地方也并没有干等着建筑公司这边腾出人手,而是由官府出面,士绅募捐,雇佣普通百姓开始修建图书馆。

京城的皇楚图书馆有五层楼,江南图书馆最后只建了四层,但是占地面积更大。而其他州的图书馆都是两层楼三层楼,建筑难度低,速度自然也更快,最后竟跟江南图书馆差不多前后脚落成。

而且图书馆一经落成,立刻有不少人家捐出书籍,很快就将空荡荡的图书馆摆满,然后正式对外开放。

这种效率让平安叹为观止。

也就是江南了,其他地方,恐怕都要花费不少功夫。不过,有江南路起到的带头作用,其他地方的官府如果不想被皇帝斥责的话,也只会在这上面更加用心。如此一来,想来推行的时候会容易些。

平安在江南一直待到了接近腊月,才启程回京城。

不过实际上,皇帝并没有召平安回去的意思。大概他也觉得平安之间弄出来的风波太大了,需要几年时间来沉淀一下。

毕竟是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锐意进取。皇帝自觉近来精力大不如前,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开始出问题,不知道能够坚持到什么时候。但总归不会太长久就是了。

所以在这几年之内,他自然是希望大楚太太平平的,不要发生什么猝不及防之事。如此,他也就能够跟列祖列宗交代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当然不会召平安回京。

事实上,当初他之所以“处罚”平安,除了因为秦州出事之外,未尝没有“借题发挥”的意思。毕竟如果只是秦州那点事,他不可能护不住平安。

而选择这么做,自然也是为了大楚的将来做考虑。

便如皇帝之前所想过的,平安这样的能人,自然要留给自己的继任者来用。

可是平安在他身边时便是如日中天,将来又怎么可能会信服刚刚登基位置不稳的新皇呢?所以这时候,皇帝就势必要挫一挫平安的锐气,打压一下他。到时候新皇登基,再给与恩典,让他回京效命,便更加容易收拢他的心。

这是皇家常用的手段,皇帝并不认为自己的这种安排有什么不妥。

所以听说平安去了江南,他也没有任何反应。甚至还会觉得,平安暂时远离权力中心,是一件好事。

平安就算在江南待个三年五年的,估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他之所以回京城,主要是自己之前曾经答应过赵璨。要是迟迟不回去,赵璨肯定会生气。他生气了,倒霉的自然还是自己。

再者说,皇楚图书馆这边,平安也不能完全做甩手掌柜。有了江南那边的经验之后,再来京城组织编书,就有章法得多了。而平安要做的,就是将这些经验送过来。

平安离开京城的时候,可谓走得风光,不少人都来相送。然而回来的时候,却是悄无声息。

这当然不是大家没有得到消息,只不过从皇帝的态度里琢磨出了东西,自然就不敢对平安表现得太过亲近了。这是人之常情,平安并不在意。

让他觉得有趣的是,他派人去找张东远要东西,基本上很快都会被送到,但张东远本人却没有再见他的意思。平安从中看出了一点端倪,一时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唯一态度没变的是傅彦。

他本来就是那种性情方正严肃的人,根本不会为外物所动。所以平安发达也好落魄也好,对他来说并没有分别。他更在意平安从江南带回来的东西。

“《自然之理》?这名字道是有几分意思。”他拿着平安交给自己的书,一边翻看一边评价。

平安道,“探索自然界之中存在的道理,所以叫做自然之理。”

傅彦点头,翻看了一会儿,发现只是将过往书籍之中的内容挑选出来,不由若有所思。

图书分类法是他跟平安一起折腾出来的。所以比任何人都更加知道平安对这方面的坚持。而现在,他似乎有些明白平安的意思了。这些东西原本就存在于典籍之中,然而内容却是散乱的,并不成系统。

而平安想做的,便是将这些东西归纳总结起来,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也就是他所说的自然科学。

从这一点小事里,傅彦便可看出,平安因小见大,恐怕做每件事情的时候,都已经想到了许久之后。这样长远的眼光,对于大楚来说,是福气。可是对平安本人来说,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他能看得见的地方,别人却看不到。所以他要做的事情,总难免会受到阻挠。

连傅彦本人,也曾经是阻挠平安的一员,所以感触更加深刻。他虽然并不知道平安到底想要做什么,但只从编书这件事情便能看出,那恐怕会是一件困难重重的事。

傅彦并没有贸然评价平安要做的事,他甚至没有表现出自己已经猜出一部分内容的意思。毕竟他本身不是多话的人,况且他到了这个年纪,已经有了自己的道路和坚持,不会贸然接受平安的那东西,既然如此,探问也无益。

所以他很快重新将精力集中在这本《自然之理》上,开始吸收其中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最后放下书时,他忍不住叹道,“身在朝中虽然有许多便利之处,然而要做事时,却是处处受制。”

平安笑着说,“我一直认为,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公平,一切都只是相对的。若是先生觉得自己受到了束缚,我觉得那是因为先生还没有摸清楚朝廷的规则,并且将自己融入其中。一旦你融入其中,便会发现,原本阻挠你的东西,现在都可用来帮助你。”

“便如你冯先生那般?”傅彦闻言若有所思。

他跟冯璋是好友,入朝之后也没有利益纠葛,关系自然还是十分亲近。不过眼看冯璋渐渐融入朝廷之中,变成了他从前最讨厌的那种人,傅彦的心情其实也十分复杂。

那是一种不知道自己所坚持的东西究竟是对是错的无措。

现在听到平安的话,更是忍不住皱眉,“如此说来,不管是什么样的规则,都要融入其中?否则便是错?”

“不。”平安否认得斩钉截铁,“古往今来,不愿意入仕的人亦不胜枚举,因为他们代表了另一种规则,即是另一种自由。先生如今的坚持,未尝不是另一种规则呢?”

傅彦浑身一震,片刻后缓缓呼出一口气,“是我着相了。”

其实他最大的问题在于,他已经接受了朝廷的聘用,却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原则。若是能做到冯璋那样圆滑自如,自然不会有这样的顾虑。若是能够彻底抛开朝廷,也不会觉得束手束脚。

傅彦这才发现,平安在这些事情上面的认识,恐怕比自己还要深刻许多。他原本打算劝说平安一番,现在看来,倒是完全不必了。平安自己,比任何人都明白如今究竟是什么处境。

从傅彦那里告辞出来,平安走在街上,看着街道两侧的店铺张灯结彩,已经渐渐有了过年的气氛,显得热闹又祥和。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平安忽然有了几分归心似箭的感觉。

虽然他现在的住处算不上是一个“家”,但毕竟还是一个十分安乐的所在。唯一可惜的是,现在盯着自己的人恐怕更多,即便是跟赵璨的私底下往来,也要暂时断掉了。

平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回到家里,他便将自己给赵璨带回来的东西都打包起来,交给开阳带走。暂时两人只能用这种方法来往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平安过了一个非常不愉快的年。

于是等到过完年之后,眼瞅着京城这边已经没有什么需要自己操心的事,平安便盘算着再次离开京城,到处去走走。

平安很重视图书馆的建造工作。其深一层的原因是,通过图书馆,可以将天下的读书人——尤其是寒门士子——连成一张网,而身居这张网的中心,自然会对任何一个点的变化了若指掌。

通过这样的办法,完全可以将大楚的人才彻底掌握在手里,而不会轻易遗漏。这是对于科举制度的有力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142章 说走就走的旅行

平安之前将教育部独立出来之后,考虑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冯璋到现在也没有大动作。当时平安设想的就是从图书馆这边入手,两相结合,让冯璋的教育部彻底变得有名有实。所以图书馆是重中之重。

既然如此,平安便不可以轻忽。反正自己留在京城里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平安打算跟着建筑队奔赴各个地方,实地考察,走走看看。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平安之所以决定要亲自去跟进,也有别的考虑。只是他忽然想到,其实各个地方总会有不同的风土民情,即便是同样的一件事,在各个地方做起来,难度也不会一样。

身为执政者,应该明白这种不同之处,然后才能在具体处理事情的时候做出区分,而不至于想要一套做法推行到所有地方。

但是赵璨身为皇子,注定了很难有这种四处走走看看的机会,所以平安觉得,自己应该多替赵璨看看。——他可以想象到,等赵璨登基之后,自己恐怕也不会再有这种自由的到处跑的机会。所以这会儿正是最好的时机。

除此之外,平安想要到处走走,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去拜访隐居在各地的那些大儒们,请他们进入皇家图书馆挂职。若是这些人都能为朝廷所用,许多事情做起来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可惜朝廷每年都要发出不少招贤令,不过基本上一个人都招不来。

但即便是隐士,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想法和打算。除了因为性格太过古怪才隐居的人之外,其他人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只不过碍于名声,并不愿意轻易入朝为官。

而傅彦和冯璋跟这些人多有联系,平安跟两人谈过之后,他们便主动为平安写了引荐书。所以平安要做的就是拿着引荐书亲自上门拜访,说服他们。他手里的计划书连傅彦和冯璋都能够打动,想来对其他人也不在话下。

不过嘛,平安在心里嘿嘿笑,出山容易回来难!现在只是去编书,以后早晚有办法让他们为大楚的发展发光发热的!毕竟,上了他平安的船,难道还想轻松下来?

而平安之所以能够成功溜走,是因为赵璨现在非常忙碌。

熙平二十二年春天,有一件对赵璨来说十分重要的大事,那就是春闱。

赵璨当年认识的那些朋友们,多半都是大楚读书人中的佼佼者。毕竟天一书院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够进去的。所以这几年,这批人也开始陆续参加进士考试。上一科就有几位已经取中,如今外放做官。这一科在赵璨的想法之中,至少要取中十人以上。等到三五年后,便可为自己所用了。

所以他花在这件事上的精力自然不少。

原本因为不方便见面,他和平安的沟通就已经变少了。现在忙碌起来,更是根本顾不上。所以等赵璨反应过来的时候,平安早就已经溜掉了。赵璨又急又气又好笑,简直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了。

一开始赵璨还会给平安写信,让他赶快回去,后来发现平安乐在其中,加上不停有闻名天下的大儒前往京城,加入傅彦的皇楚图书馆,所以赵璨慢慢也就放弃了。

他是知道平安的全盘计划的,自然也知道,这些人的重要性有多大。他们都是一方大师,不管是聪明才智还是理解能力甚至思维发散的能力,都是佼佼者,也正是平安日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坚实基础。有许多东西会由他们发现,指出,验证,最后才流传开去,为普通人所知道。

可以说,这在平安的那份计划之中,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所以赵璨自然也没有办法阻拦平安。

而平安现在,却是有几分乐在其中的意思。

在他上辈子,曾经有一句非常鸡汤的话风靡网络,它是这样说的:人的一生应该经历两件事,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知道多少小姑娘年少无知,为了这句话激动不已。

后来又出现了一句更加任性也更加符合网友们的喜好的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或许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过这样一个梦想。背着包,走遍世界,用自己的眼睛去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丽,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的长度。

平安上一世几乎没有过这样的中二期。主要是因为他的人生经历比较坑爹,年纪不大就已经开始像大人一样市侩而精明,对每一件事算计到最精细之处。至于梦想?能吃吗?

但即使是平安,在成年之后,经济能力大为改善之后,也会经常在假期的时候出去走走,放松心情。

来到大楚之后,最初的时候平安虽然也想过所谓自由,但一直觉得这应该是很缥缈的东西。当时他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就跟绝大多数一生都没有离开过皇宫的太监内侍一样,在皇宫里终老,就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至于外面的世界?就不去做梦了。

现在转回头去看,平安觉得,自己胆子越来越大,走到今天这一步,赵璨要负很大的责任。似乎是在认识他之后,自己的行事才会越来越不羁,迈的步子越来越大。

平安咂摸了一下,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恃无恐”吧?

因为知道有人在后面撑腰,收拾残局,所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可着劲儿折腾了。这种感觉对他来说很新鲜,所以之前一直没有发现,直到现在才感觉出来。

平安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迟来了许多年的青春期,似乎终于到了。现在去回忆之前所做的那些事,其实许多地方并不冷静理智,甚至可以说是带着几分冲动的。如果是从前的他,几乎不可能做出这些事。

因为那时他被社会的条条框框拘束着,努力让自己活成整个社会所认可的那种“成功人士”。至于自己心里究竟喜不喜欢,愿不愿意?谁在乎。

那是一个平安十分熟悉,游刃有余,并且过得很好的时代。那里有他所习惯的一切,从小大大学到的东西已经刻入骨子里。

可是平安偶尔夜深人静扪心自问,却不能不承认,自己更喜欢这里。

这个落后的,愚昧的,有太多地方可以改变的大楚。

不单是因为他能够在这里做自己所想做的一切,更因为他在这里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所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平安已经将这边也当成他自己的家了。

平安发现自己这一次离开京城,好像总是会想到赵璨。

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其实平安一直自觉自己跟赵璨在一起那么长时间,已经有些老夫老妻的意味。平素里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偶尔相聚一次,谈谈最近发生的事,再亲近一番。如同任何一对寻常夫妻。唯一不同的大概是他们两人心意相通,心中都装着同一个未来。

不过这种日子过久了,难免会感觉有些平淡。像是最初的感情已经被琐碎的事情消磨,只剩下相互陪伴的习惯。

有时候彼此之间的距离太近了,会看不清楚彼此的模样。反倒是像平安这样偶尔远离一下,会发现原来自己心中仍旧涌动着对对方的爱意,陌生而又熟悉。

有时候只是念着他的名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