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人互相夸赞完了,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王太监很快敛了笑,“兵仗局有你这样的年轻人,真是后继有人啊,我们这些老骨头即便离开,也没有不放心的了。”

平安眼神微动,连忙道,“我年轻不懂事,还要指望您多提点指教呢,您若是这么说,那我就没脸见人了。”

“你知道这个道理就好,办事情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王太监显然对平安的识趣很满意,话锋一转,便将自己的目的挑明了,“我瞧你身边没有什么得用的人,难道去了秦州,就靠你一个人上上下下的忙不成?”

“正要请王太监您帮忙呢。”平安说,“您手里能办事的人一定不少,若能请动几位来帮忙,那我自然就轻松许多。”

王太监点点头,“你开了这个口,我自然不能推辞。”说着扬声道,“都进来吧!”

平安心中暗骂,分明是自己要塞人,居然还要平安自己开口去求,这下倒显得他这些人都是来帮忙的了。而且王太监那里出来的人,自然都比自己更厉害,将来要夺权,可不就是分分钟的事?

真是打的好算盘。

不过等看到来人之后,平安便有些不确定了。

因为王太监竟然一口气叫来了四个人!

要说王太监安插个一两个人,平安觉得没什么。但一口气塞四个人进来,他也不怕撑死。平安转头看了看王太监,又看了看这四个人,琢磨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让他们跟着你打个下手就是。”王太监并没有介绍,而是含糊笼统的道。

平安想了想,觉得没准这些人或许并不全是王太监的人,只不过是借由他的手插进来罢了。否则的话实在是找不到别的更好的办法。他们又不像是赵璇,跟平安有直接的联络。连塞人都理直气壮光明正大。

他想了想,问王太监,“这几人都是咱们兵仗局的吧?秦州的情况如何还不知道,不过恐怕没有时间从头慢慢教了。”

王太监眯着眼睛一笑,“放心,我既把人给你,自然都是用得着的。”

他指着其中一个中年人道,“这个是齐鸣,最擅长跟人打交道,跑腿联络的事,交给他去办便是再合适不过。”又指另一个,“这是孙德,最擅管理和发掘人才。到了秦州总要招工,这些事交给他准没错。”

剩下两个,一个叫王顺子,对冶炼和锻造钢铁颇有心得。平安目前只能用别人炼出来的铁,质量如何不敢保证,没人懂的话倒是个大麻烦。有了这人自然如虎添翼。将来若是要将秦州铁矿都纳入弓箭厂的管辖范围,那这样的人才就更少不得了。另一个叫做曹无为,根据王太监的介绍,最擅长出谋划策,化解危机,遇上什么解决不了的事儿,他可以给出个主意。

竟全都是难得的人才。

平安垂下眼,遮去眸中的情绪,道,“您考虑得实在周全,我身边正缺这样的人才呢。既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然后抬头朝四人一笑,“往后共事,就要仰仗诸位了。”

齐鸣和孙德显然习惯了跟人打交道,很好说话,立刻跟平安寒暄起来。王顺子和曹无为则只有一两句话,也不知道是本性如此,还是傲气得不愿意跟他说话。

但不管怎样,这四个人留下来,跟着他去秦州去,却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王太监又说了两句闲话才离开。崔掌司方才避了出去,这会儿回来见平安留了四个人,不由目瞪口呆,下意识的说出了平安心中翻搅着却又想不明白的问题:“这岂不是要将平安你身边的事一手包办?”

是啊,这四个人如此能干,而且涉及到方方面面,到了秦州,即便是没有平安,有他们四个人,想来也足够支撑起弓箭厂了。这分明是要将平安架空的意思!

恐怕平安唯一的用处,就是他手里还捏着箭支的生产标准和流程。但是这种东西,一旦到了秦州,总要拿出去的。拿出去之后,他就什么砝码都没有了。到那时候,这些人还能听他的使唤吗?

不过在崔掌司面前,平安没有露出半分担忧,含笑道,“事情都有人做,这是好事。”然后领着这四人回了自己的小办公室,打算先开个碰头会。

别管这些是什么牛鬼蛇神,但就像平安之前想过的那样,既然有用,那就用。对弓箭厂来说,这是好事。至于能不能够压服住这几个人,那就是他自己的能耐问题了。这个问题不应该牵扯到具体的事务中来。

平安叫上了有泰和小全,在座七个人,就是平安在秦州的全套班子了。因为他们都不负责任具体的工作,所以肯定还要带上一批工匠。所以有这么些人,已经足够了。就算再有人塞人,平安也不会要了。

“在座的就是咱们要去秦州的所有人了,今天先互相认识一下,说一说大家的想法。”平安笑着开口,“畅所欲言,不必拘束。”

显然大家都不习惯这种场合,所以并没有人开口。平安也不气馁,继续道,“那我就先来开个头吧。秦州弓箭厂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提供足够的弓箭。初期军队里肯定还有库存,也会从京城调一批弓箭前往,暂时不需要咱们提供。所以我们大概有四五个月的时间,然后就要直接向前线提供弓箭了。”

“这四五个月里,咱们必须从京城赶到秦州,将弓箭厂建起来,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最后还得生产出第一批弓箭。我建议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将要做的事情梳理一下,弄出一个初步的计划来。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大家都不要客气,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只要有用都能采纳。”

王太监推荐来的四个人对视了一眼,孙德道,“先要挑选出跟着前往秦州的工匠。”

“这个简单,”平安道,“王太监和崔掌司那里都答应我,要什么工匠都随便挑,等开完了会,咱们就去挑。”

他顿了顿,又道,“箭的制作难度远小于弓,所以只要挑几位经验纯熟的老工匠,剩下的都挑有四五年经验的人就可以了,这样就算多要一点人,想来王太监也不会不答应。”

反正四五年经验的工匠,还只能算是学徒一级,在兵仗局这里只能打打下手,处理一下材料,真正上手制作的机会并不多。不过制作箭支肯定是应付得来的。

这件事定下,然后就是前往秦州。有圣旨在,这一路肯定很顺利,没什么可说的。然后就是到地方之后的事了。齐鸣主动道,“到了秦州,跟地方官府打交道的事都交给我便是。建厂的事,也应让当地官府协助。”

“没错。”平安点头,“我已经让人将消息传递过去,想来等我们到的时候,前期准备工作应该都差不多了,只需挑好地方,便能开始建厂。”

皇城司在秦州也有分部,这件事正用得上,平安自然不会客气。让人顺便带个消息过去,让那边早早准备起来,有什么问题都解决掉,到时候碰了面,便能直奔主题了。别说是工厂选址,就连铁矿那边的事,估计也该调整好了。

齐鸣面色一僵,原以为自己的用处很大,但听到平安这么说,他才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想的那样。

要将平安拿捏在手心,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但他也不气馁,毕竟现在都是纸上谈兵,情况未必会像平安所说的那样发展,自己还有机会。所以只是点点头,不再说话。

有了这个教训在前,接下来的商议几乎变成了平安的一言堂,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迅速的定下来。结果不到半个时辰,会就开完了。平安将记下来的东西整理了一番,初步的计划便成型了。

然后他宣布散会,大家一起去挑选工匠。

只有四五年经验的工匠,根本不必挑,反正大家都差不多,随便指就是了。唯一的问题是不能可着一个地方挑,所以必须每个车间挑几个。都不必去车间,崔掌司那里拿出名册,一一勾选即可。

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这些人愿不愿意去秦州,所以最后挑选出来的这五十人便被叫来谈话,若是有人不愿意去,再换别人就是。

平安仗着跟皇帝那边的关系,争取到了一项出差福利,去了秦州之后,每月能够多领这一项补贴。虽然要跟家人分开,但工匠们纷纷表示愿意去。毕竟谁也不会嫌钱多。

五十人里只有两个拒绝,原因还是家里人离不得照顾。其中一个家中只有一个眼瞎的老娘,另一个家里是寡母和姐妹,需要男丁支撑门户,去了秦州便照顾不到家里了。平安换了另外两个,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下马威到这里也差不多了,平安便让大家散了。

孙德鼓起勇气问,“不是说还要挑几个经验老道的工匠?”

“这个不用大家操心,我已经有人选了。”平安咧嘴一笑,却没有具体说是哪些人选。

那四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到现在还没发现平安是故意给他们下马威,想要将他们压住,那也就不会被挑来负责这件事了。原以为平安年轻,做事自然有不周到的地方,他们很轻易就能够掌控话语权,然而现在看来,事实却并非如此。

平安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并且丝毫没有隐瞒他们。敢做出这个姿态,不是太蠢,就是绝对自信。平安当然不蠢,那就是有别的底牌,丝毫不怕他们夺权。

不过没人说什么。

因为这四个人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代表的是各自背后的势力,被王太监统一推荐给平安罢了。所以彼此之间其实也并不熟悉,更不可能精诚合作。现在情况出乎预料,他们自然要回去向上头禀报,然后才能确定接下来要怎么做。

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谁也不愿意出头。

平安见状,不由满意一笑。

将这些人送走,小全便对平安说,“我看这几个都各怀心思,你怎么挑的都是这样的人?”

“哪里轮得到我挑?”平安笑眯眯的说,“知道我要去秦州,大家都积极主动要替我分担责任呢。自己送上门来的,不用白不用嘛!”

小全:“……”忽然觉得膝盖有点儿痛是怎么回事?

不过连小全都可能看得出来这些人是各怀心思,平安自己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所以今天也是他的一个试探,若是这些人拧成一股绳,他还没办法可想,但显然并不是。

所以他轻轻松松就将这些人压下去了,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这是一个彼此试探的过程,而平安占据了上风。也许对于其他人来说这一时的失利无关紧要,只要上面的人支持,他们随时都能反过来夺得话语权。但对平安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他从一开始就压制住这些人,等到时间长了他们习惯了,自然而然面对自己就会落在下风。这是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表面上看不出来,实际上却是很有用处的。

最不济也会给这些人一种心理暗示:平安很厉害。从而让他们的行动束手束脚,为平安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和优势。最妙的是天高皇帝远,到时候他们即便想要转变对待他的态度,也没办法立刻得到背后之人的支持,难免就会犹豫踟蹰。只要平安掌握了弓箭厂,到时候这些人再厉害,那也只能听从他的调派。

想来弓箭厂捞功劳没问题,但是必须要听从自己的派遣,这是平安的底线。

拔出膝盖上的箭,小全继续若无其事的问,“那些有经验的工匠,你要去哪儿挑?”

他自觉跟平安是“自己人”,所以说话做事都更加亲近,尤其是即将面对四个不知道来头的“敌人”时。所以问这句话,的确是存了担忧平安的意思的。

平安道,“挑什么挑?我打算把我手底下的人全都带过去。”

小全惊讶的睁大了眼睛,但是仔细想想,又觉得这个办法果然不错。而且对于平安来说,带着自己都的班底,总比再去收服挑选出来的人更强。工匠都控制在他手里,那么其他人便都被架起来了。只要他牢牢掌握住生产线,便能够立于不败之地。其他人上蹿下跳,到底还是只能为他做嫁衣。

这么一想小全整个人都有点儿不好。不过再转念一想,平安也是自己人,这才释然。

……

直到平安将离开的准备都做得差不离了,赵璨才终于来找他。

“这几日就要走了?”对于平安决定亲自去秦州这件事,赵璨并不十分意外毕竟事关重大,平安想亲自过去监督,也在意料之中。

平安点头,看着赵璨的眼神颇为复杂。

他决定亲自去,固然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但平心而论,最后促成他下定决心的,却是赵璨。

无论过去是对是错,但平安对赵璨动心过,这一点却是实实在在的。那种感觉骗不了人,平安也没有装鸵鸟的意思。以前他通过挑赵璨的毛病来压制这种心动,最近才发觉那其实对赵璨不公平。

这种情况下,平安觉得自己应该跟赵璨拉开距离,冷静一段时间。

离开京城自然是再好不过的选择。

但是当赵璨问起时,他还是忍不住有些心虚,又有些说不出来的惆怅。

赵璨并没有发现平安这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思,他笑着问,“听说这几日你那里热闹得很?要不要我帮忙?”

他指的自然是那几个被塞进来的人,显然,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那是怎么回事儿。赵璨这样说,开玩笑的意味更重一些,因为他知道平安肯定应付得来。

但是平安太能干了,反而显得他什么都不能替他做,也很让人不爽啊!

平安果然摇头,“不必,只是小事而已。”

“也是。”赵璨爽快的点头,“到底只是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平安诧异的看着他。要知道赵璨从前可从来不吝使用这样的手段,如今这鄙夷的语气是怎么回事?

赵璨被他看得一窘,“难道我说得不对?”

“自然是对的。”平安道,“只是没想到七殿下也有这样的觉悟。”语气里多了几分调侃。

“莫非在你心里,我就只会用这些手段不成?”赵璨哼笑,“手段我自然都有,要用也是信手拈来,不过到底是小道,难成大事。即便不用,难道我就做不成事了?”

他从来都很明白,自己要做的事情,必须也只能使用堂皇的手段,方能成功。只不过在必要的时候,他也不介意使用那些手段罢了。自从之前被平纳指出来之后,赵璨连那样的手段都很少用了。

平安很清楚他说的是实话,越是这样,他就越是觉得不自在。赵璨不无辜,但他坦坦荡荡,拿得起放得下。相较而言,反倒是心中存着那么多杂念的平安显得有些不堪。

他正发愣,赵璨忽然道,“等你走后,我恐怕也很快要离开京城了?”

“什么?”平安惊讶。

赵璨道,“怎么这样吃惊?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要去河北。既然如此,晚去不如早去。总得有点儿时间,让我将那边的事情梳理一遍,免得事到临头,反而措手不及。”

也是,派往西北的人都已经出发了,河北那边,自然也要有人镇守才行。

平安这么想着,迟了片刻才反应过来赵璨这是什么意思。他吓了一跳,抬起头来,目光灼灼的盯着赵璨,“你要开始站到台前来了?”

当初他跟赵璨一起制定的计划,要赵璨韬光养晦,低调发展,趁着其他人没有注意到他的时候,将自己的势力拓展出去。一转眼已经是四年的时间了。

而现在赵璨决定亲自去河北镇守,也就是要真正站到台前来的意思。毕竟如果所料不错,那么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他将会获得一份大功劳,同时也能将河北的军队掌控在手里,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进入了朝臣和天下人的视线之中,就是无时无刻不准备着接受来自各方的明枪暗箭了。

虽然明知道赵璨的能力,但平安还是忍不住有些担忧,“真的准备好了吗?”

“这种事准备多久都嫌不够。”赵璨的表情倒是十分轻松,“现在是最好的时机,放过了着实可惜。”

的确,还有什么比实打实的军功更让人无可非议?

有这份功劳在,平安能够迅速的在朝堂上站稳脚跟。

况且低调发展虽然好,但却很难招揽到真正有实力的人。毕竟夺嫡之争的惨烈人尽皆知,藏头露尾之辈,又怎么能够被朝中重臣看在眼里,主动支持呢?而只要有一个重臣支持他,就抵得过自己多年默默无闻的经营了。

再说了,赵璨将来要当皇帝,迟早都要面对这些事的。一直躲藏在幕后,即便他能找到忠心又有实力的人,但等到他站出来的那一天,仍旧会有人怀疑他的能力,觉得他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名望也是非常重要的。

赵璨已经给自己打好了底子,现在缺少的反而是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场战争,毫无疑问是最为合适的时机,能让他名传天下。

平安……平安有点儿后悔,“你之前怎么没提?”早知道你要离开京城,我就不用走了啊!

赵璨惊讶,“我不是说过了吗?要从河北下手。”

你是说过没错,但你没说你打算自己去啊。平安泪流满面。说到底是自己格局不够,没有想透彻如今的情况,所以一直以为赵璨还是会隐于幕后,让其他人去出面。

赵璨显然也明白了平安的纠结,含笑道,“我总不能连你都比不上,平安。”平安做的事情可从没有藏头露尾,一直都是迎难而上,没有任何遮掩。

看着他这样,赵璨又怎么好意思一直躲在幕后?

“那就祝你一路顺利,得偿所愿。”平安道。

“你也一样。”赵璨看着他,“等战争结束,咱们京城再见,平安。”

“好。”

“那你现在……可以相信我了吗?”赵璨忽然问。

平安一愣,“什么?”

赵璨反而不肯说了,“没什么,等下次见面的时候再说吧。”他顿了顿,又道,“平安,其实我也给你准备了一个人。”

“什么人?”

“跟你一起去秦州的。”赵璨道,“我没有安插人的意思。只是听你所说,你身边已经有了各种人才,不过秦州不算太平,你自己的安危也十分重要。我给你一个人,让他跟着保护你吧。”

“不用那么麻烦吧?”平安有些迟疑,“我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他当然知道赵璨不是要安插人,他真要这么做的话,肯定能安排得自己半点儿都察觉不出来。

不过平安也觉得赵璨实在是大惊小怪,他没觉得自己重要到了会有人对他动手的地步。派个人来保护就太夸张了。

赵璨微微凝眉,“平安,你不必妄自菲薄。现在你恐怕已经进入了许多人的视线之中,秦州天高路远,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顿了顿,他有些无奈的道,“你就当是让我安心吧。”

平安心头一涩,拒绝的话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