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安见他这个反应,笑得更加厉害,他抓着赵璨的一只胳膊,整张脸埋在赵璨怀里,只能听见闷闷的笑声,看见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等到赵璨将他的脸抬起来的时候,平安眼角连眼泪都笑出来了。

“有这么好笑吗?”赵璨凑过来在他唇上咬了一口。

平安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笑,结果被他这个动作一弄,又笑了起来。好半晌才终于笑够了,气喘吁吁的靠在赵璨怀里,不怀好意的问,“好听吗?”

赵璨竟然认真的想了想,“听好听的。不过我有个问题。”

“什么问题?”

“你是谁的娘,嗯?”赵璨盯着他的眼睛问。

平安眼中还含着笑意,“谁答应就是谁。”

赵璨眉毛竖了竖,紧盯着平安。平安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挑了个不大好的话题。在赵璨心里,他的母妃恐怕是个十分特别的存在。虽然说早逝,可是光凭“娘”这个字,恐怕就会让赵璨十分在意。

他连忙闭上嘴巴,小声的道歉,“对不起。”

“为什么要道歉?”

“我不该提你的伤心事。”平安说。

赵璨想了想,笑道,“其实也说不上来什么伤不伤心的。我没见过我娘,也不知道她究竟是什么样子。或许她也曾经对着我,唱过类似的小曲吧?她是江南人,那边有许多这样的曲子。”

“不过,”他很快重新虎起脸,瞪着平安,“你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嗯?”

“嗯……都是七皇子殿下纵容的。你该找他。”平安笑着说。

赵璨见他这样,气笑了,“也对,不过你既然要当我的娘,就该当到底才是。”

“什么?”平安没听明白。

“娘,宝宝要吃奶。”赵璨凑过来,在他耳边低声道。也不知道是不是为了捉弄平安,他还特意伪装出了小孩子的声音。只不过配着他低沉的嗓子,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平安抖了一下,简直浑身的鸡皮疙瘩。

但赵璨似乎入戏了,还真的把头拱进了他怀里,开始“吃奶”。

平安一开始还觉得赵璨是在捉弄自己,但很快就察觉到不对劲了。这个处处发的禽兽!平安咬牙切齿、欲哭无泪的想,早知道就不逗他了,结果把自己给玩儿进去了吧?

赵璨借题发挥,把人又吃了一遍,然后才心满意足的把人往怀里一搂,闭上眼睛睡觉了。

……

两人是第二天入夜才追上大军的。因为人太多了,所以大军只能在野外驻扎,不过实际上他们休息的地方,距离下一个县城已经不远了。因为这个原因,赵璨毫不犹豫的决定再去县城里住一夜,明天再归队。

虽然只是县城,但因为有军队守着,西戎人和北狄人的胃口大,都想着打下信州再回来对付他们,所以也没有攻城,这里看上去还算安定,虽然百姓脸上还是带着几分忧急。

不过随着大军过来,打了胜仗的消息自然也就传过来了,百姓们脸上已经带上了几分欢喜之意。

城里的商铺已经重新开始做生意,人们也出来四处走动,城门打开,原本住在村子里,来城中避祸的百姓也陆陆续续开始回家。平安看着眼前这一切,忍不住感叹,“希望以后有一天,即便是边疆的百姓,也不要再遭受这样的灾祸。”

如果能够通过和平的手段解决周围的这些蛮夷之国就好了。

其实平安也不是没有打算。

毕竟草原人之所以要进入中原劫掠,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羡慕中原繁华,想来弄点儿好东西,掠夺财帛子女。二来也是因为一旦天灾人祸,牲畜大量死亡,他们的日子就会过不下去。所以每年缺粮了,就过来抢一番。

真正热爱战争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只要能让这些人在国内也生活得跟中原差不多,就没问题了。

所以平安觉得,只要粮食的产量能够上来,同时发展工业,生产大量优质的生活用品,倾销到草原上,将他们积攒下来的财富都换过来,到时候草原人习惯了依附中原,核心命脉被掌控住,自然就不会再轻易发动战争了。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要让这一点永远保持下去,更是难上加难。

不过,对于现在的平安来说,这一切都只是畅想,他大可以竭尽全力去做,至于结果如何,能不能够做到,那就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之后的时间一直在赶路,赵璨也不好动不动就脱离军队,而军营里那么多人,他也不方便跟平安太过亲近。好在夜里两人能住一个帐篷,虽然不能做什么,但亲亲抱抱还是没有问题的。

如此一路疾驰,进入草原,将要抵达目的地时,天气已经不那么炎热,路上的积雪开始融化。于是行军变得困难起来。尤其是想到接下来还要修筑城池,到处都是这种湿漉漉的泥泞地的话,会令人十分厌烦。

好在草原上植被丰富,总算道路情况不算特别糟糕。

赵璨带着人在周围勘察了许久,终于定下了修筑城池的地方。

这座还不存在的城,在战前就已经由皇帝赐下名字,叫做龙州,旁边两座城池则分别叫做虎州和豹州,作为大楚朝深入草原的先头堡,这三座城池,几乎是三战之地,要守卫下来,自然要耗费许多的钱粮,取这样的名字,也是威慑四夷的意思。

龙州城并不大。——要在短时间内修筑出一座城市,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想大也大不了。再说,这里往后必然会成为大楚跟西戎交战的第一线,若是城池太大,自然要分兵守卫,反而不方便。

跟信州城一样,城墙被规划得很高很厚,避免西戎人能够轻松翻越或是击破。城内是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形,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短时间内,这里肯定不可能有多少百姓居住,住在里面的多半都是军队,所以倒是十分简单。

选定了地址之后,便开始分工合作。

而龙州城的修筑,还有一批特殊的人也参与其中。那就是之前在战场上俘虏到的西戎人和北狄人。

赵璨对这些人的看守十分严密,毕竟已经抓到了的人,不可能再让他们逃回去。这些人也都是些普通士兵——将领都留在信州城,来日回京叙功的时候,这些人也会被送进京城,至于怎么处置,那就是皇帝要操心的事了。

这些外族士兵们,在大楚虽然是俘虏,但却能够吃饱饭,比之在国内时,日子还要好过一些,所以有很多人根本没想过逃走。还有些惦记家人,或是有别的目的的人,打算逃走,但一直没有寻找到机会。

这会儿开了工,这些外族士兵就被大楚士兵监督着,负责城墙的修筑。当然,只是些搬运石头和泥土之类的工作,否则谁知道他们会不会在城墙上留下什么漏洞,以供将来攻打?

至于城内的建筑规划,就更不能让他们知道了。——虽然赵璨并不认为这些人还有机会逃出去。

因为人多,分工合作,所以两个月后,这座城池就修筑一新了。当然,只是基础设施建造完毕,至于剩下的东西,那就要等这里的驻军自己慢慢添加了。

等到大家从忙碌中抬起头来时,春天也已经来了。

赵璨在西北耽搁的时间不短,这时候事情做完了,自然就需要回河北去,然后再从那边启程回京。至于平安,他会跟着一部分人,带着这些俘虏返回信州。而另一部分军队,自然就要留在,在此驻守。

于是,在离开了草原之后,赵璨跟平安又要分开了。

虽然明知道不久之后就能够在京城再见,但两人心中都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意思。毕竟这算是他们两个人彼此的初恋,又才刚刚解开所有的心结,正是感情最浓最热的时候,骤然要分开,自然会不习惯。

不过,千言万语,分别时也只能汇成一句:“我在京城等你。”

“京城见。”

第110章 敌国俘虏的妙用

送走了赵璨之后,这几个月来在平安身上出现的那些情绪,便都被他一点点收敛起来了。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赵璨还在京城等他,所以一分一秒都耽搁不得。

因为赵璨将平安带走的时候是在城外,所以信州城里许多人都以为他是留在了城外的作坊里。那里又是需要保密的地方,知道的人不多,所以消息竟一直没有传出去。尤其是开阳还隔段时间就会进城一趟,更让大家以为平安是埋首研究之中。

不过,自然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他出现在了赵璨的军中。

他们本来也没打算瞒住所有人,只要差不离就可以了。平安一开会还怕被长出哪知道,后来经过赵璨提醒,发觉这件事也可以反过来看:能够知道消息的人就那么多,谁有问题谁没有问题,仔细观察就能够发现了。

不过虽然已经有人知道,但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的。所以平安没有跟大军一起进城,而是先回到了作坊里。

徐文美见到平安回来,便是没好气的一顿揍,然后说了跟赵璨一样的话,“你这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莫非跟谁借了几个不成?”

“跟师父你借的嘛。”平安讨好的说,“都是师父教导得好。”

徐文美气极反笑,“这么说来,你做的这些事,倒都是我的责任了?你那位七皇子殿下,竟是十分无辜?”

平安没想到他会迁怒赵璨,不过这时候应该说什么,他很清楚,而且毫不犹豫,“当然不是,都是他的错!”

“你啊!”徐文美叹了一口气,“行事如此不谨,让人知道了,往后便是个大大的把柄,你自己难道心里没有数?你不知道,七皇子也不知道?”

“我们都知道。”平安安抚他,“不过这种事,总不可能一直都瞒着,迟早要让人知道的。”

徐文美皱眉,“不一直瞒着,你们打算做什么?”

即便再开明,徐文美毕竟还是个古人,并且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所以总觉得平安跟着赵璨很吃亏。非但要被藏着掖着,而且还会被外人议论。

现在赵璨自己还只是个皇子,一旦被皇帝知道了这种事,就是取了平安的性命,也只是等闲!要是将来赵璨能坐到那个位置上,那更不得了,全天下的人都盯着他呢,朝臣也不会允许皇帝身上有这样的污点。

到时候平安又该如何自处呢?

皇家哪有什么一往情深?最后吃亏的到底还是他!

要不是知道平安一贯很有主意,不会听自己的,徐文美都恨不能把这个徒弟给打醒。

这么没心没肺的样子,根本不为自己的将来打算,简直不像是他认识的那个平安。莫非这就是为情所困的结果?

因为自身经历的特殊性,徐文美一向不相信这世上有什么感天动地,如痴如狂的爱情存在,更别说还是在帝王之家了。平安如今不知道为自己打算,将来……又该如何收场呢?

平安显然听明白了徐文美的意思。

他知道自己跟徐文美的情况其实并不一样,但是当着徐文美的面,平安也不怎么辩解。

且不说在徐文美面前说这种话,很有种“你遇人不淑但我不会”的优越感和居高临下,就算徐文美不会介意,恐怕也只会觉得平安是当局者迷,看不清自己的处境罢了。

所以他只好装傻,含糊其辞的道,“师父放心吧,这件事我心里有数。”

这种事徐文美也不好多说,况且响鼓不用重锤,他已经提点过平安好几次,再多说就讨人嫌了。徐文美叹了一口气,道,“也罢,儿孙自有儿孙福,我才懒得管你。”

平安立刻道,“师父这话真让人伤心,徒弟的事情你不管还有谁管?我可没有家人在世,一切都要倚仗师父呢。”

“你也只会说这些好听话。”徐文美看穿了平安的心思,“放心吧,你如今也大了,再说你一贯做事,也从没有莽撞过。这件事你既然下定了决心,我也不再劝你。反正既然这里的事情结束了,我不日便要前往江南了。”

“师父要走?”平安心中忽然生出不舍。

这跟对赵璨的不舍不同。因为他很清楚,自己与赵璨迟早有相聚的一日,可徐文美却不一样。

他当初离开京城,那时就不知道将来是否还能得见。好在他滞留西北,而自己也过来了,这才团聚。但这一次平安回到京城,地位比之从前不同,注定极少会有机会再离开京城。而至少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徐文美也绝对不能够回京。

这样一来,自然相见日远,不知何时了。

“自然是要走的。”徐文美见状,抬手拍了拍他的头,哼了一声,“我还以为你没心没肺,不会舍不得呢。”

说着又叹了一口气。“早晚要走,这时候走自然最好。”

平安知道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正是西北清点战果的时候,他要是留下来,自然就容易被旁人注意。但趁这时候走了,多半也没有人追究。——功劳就那么多,多一个人分,大家能得到的自然就少了。人人都忙着争功劳,谁会在意他?

“那……”平安张了张嘴,就被徐文美打断,“你不必送我,也不必派人跟着。”

“师父。”平安不赞同的看着他。

徐文美摇头道,“平安,你当真以为你身边一个皇上的人都没有吗?这消息迟早是会传回去的,到时候免不了你又要受些罪责。不过你不知道我的踪迹,总比知道要好。”

这倒也是,平安只好不情不愿的答应了。

当晚平安在作坊里住下,第二日起来进城时徐文美还在,但等他解决了那边的事,再回来时,他却已经不知道走了多久了。

平安有些惆怅。

他虽然不至于为这种事伤春悲秋,只喜聚不喜散,心里也明白人的一生中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大部分最终都会离开,能够一直陪伴着走下去的,也就那么一两个而已,甚至连这一两个也没有,到最后都只是孤身一人。

但知道归知道,当离别相继来到的时候,仍旧让人心情惆怅。

尤其是过了几天,冯玉堂也来告辞。这一次的战争,虽然他埋下的线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损失也不少。而且如今边境往前推进,他自然也要到那边去布置,不能一直留在这里。

不过,这一次布置下来的人手,就都是归属于皇城司的了。想来以冯玉堂的功劳,加官进爵不在话下。这一次他来见平安,也是跟平安沟通一下往后的发展——他算是平安嫡系中的嫡系,即便如今皇城司已经不是平安在管,但冯玉堂也更信任他。

平安想了想,问他,“你自己的意思呢?”

“我听大人的。”冯玉堂毫不犹豫的道。

平安笑了起来,“你经了这么多事,应该也有自己的判断,说说也无妨。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是想要继续留在地方,还是会京城去?”

这一次冯玉堂想了一会儿,才说,“大人我更愿意留在地方,京城中卧虎藏龙,有的是人才,我即便回去,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反不如在地方上,为大人支应。”

“既然你自己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很简单了。”平安说,“现如今地方上值得注意的地方,无非就是西北,河北和江南。西北是你的根基,钱成也自然会照应,做起事情来不受束缚。而且对西戎人,我是有一点想法和打算的,还没来得及跟你沟通。至于河北,我们大楚跟长河部落,可说得上血债累累,迟早也有一战。你去了那里,更有发挥的余地,而且一旦起了战事,功劳自然也多。”

至于江南,平安自己都还没打算好要怎么办。但是从古至今,江南一直都是富庶之地,水网稠密,土地肥沃,号称鱼米之乡。大楚每年的国税,有一多半都是来自江南,可见其重要性。

但与此同时,兼并土地,建造寨堡,也是江南的地主士绅们最喜欢做的事。在他们自己的庄园内部,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能够自给自足,百姓只知东主而不知皇帝,甚至还有私兵巡守护卫,俨然国中之国!

平安如果要动士绅阶级,来自江南将会是最大的,而他也必然要动摇这些人的利益和根基,到时候,就需要有了解情况的人帮忙了。

只是这件事就连长期目标都算不上,平安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动手。——在他的规划当中,要做这事,至少要等到赵璨坐稳皇位才可以。而根据赵璨的说法,现在的皇帝,至少还有六七年可活呢!

虽说现在就做长线布局也有好处,但是将冯玉堂派去江南做这件事,就太过可惜了些。况且江南已经有徐文美在,平安觉得可以暂缓。

冯玉堂垂着睫,听完了平安的分析便道,“那我就留在西北吧。把这里的事情处理完了,再去江南。”

他是平安心腹之人,跟徐文美和开阳都认识,这西北之地又是他根基所在,赵璨带着河北的兵马跑过来,显然河北已经成为他掌中之物。而平安跟赵璨的关系十分亲近,冯玉堂自然没有去跟赵璨的人争功的意思。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既然要留在西北,那需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两人长谈之后,冯玉堂当即告辞。

等到人都走完了,平安又跟钱成见了一面,这才将自己在信州这里招募到的工匠们一起,打包带回秦州去。

除此之外,跟着平安回去的人,还有跟西北巡抚暂借的一支军队,共五千人马。而借这些人,主要目的是为了看守人数高达数万的俘虏。

回去的路上,平安骑在马上,身边跟着的仍旧是那五十人,竟一个都没有损失。不同的是开阳也骑着马跟在身边,不再隐于暗处。平安走在最前面,转头往后面一看,浩浩荡荡跟在后面的人马简直让他乐得合不拢嘴。

这一次战争,对平安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俘虏。

西北巡抚送他离开时,忧心忡忡的问平安,“这些俘虏的人数也太多了,让他们聚在一处,时日长了恐怕会生变!”

虽说中层以上的将领都被抓起来送进京城去了,但是这些草原士兵毕竟都是从各个部落出来的,天然就能够聚集在一起,临时没了首领,选出新的来就可以了。时间长了,让他们串联起来哗变,也不是没有可能。

——历史上官军剿匪,然后因为人数太少被匪徒反过来给剿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那还大都是写吃不上饭的人,何况这些人高力壮的草原士兵?

平安连忙解释,自己针对这个问题,已经做出了安排。

那就是打散编队!

之前他任由这些人各自聚集在一起,那时候大军在侧,就算他们联合起来也没什么用处。等到摸清楚了规律,就将这些人打散了重新进行编队,不认识的人编在一起。这些人桀骜不驯,要磨合好推选出能够服众的小头目来,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到那时候,平安早就已经回到秦州去了。

至于回到秦州之后?那就更不用担心了。平安早就安排好了这些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