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嫁皇后好嚣张-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默默小妖



第1章 看到什么(1)

入秋了,这空气就显得特别的清新;如果此时正站在山坡上的话,感受着那阵阵凉风,会感到更加的舒服。

李兔儿此时正站在山坡上,却没有觉得很舒服;她正玩到浑身冒汗的境界,一丝丝的微风压根就抚平不了她兴奋的心情。

更何况,此时的她除了兴奋,还是兴奋;完全是一种平息不了的兴奋。

因为她看到了一些很不一样的事物;确切的说,那是三辆马车!

此时,有三辆很大的马车!就停在她家的门口!

她站在山坡上,从她的角度能够很轻松地就看清楚那三辆马车的样子。

领头的那辆马车,很大,很华丽!

大到什么程度呢?比村里最有钱的张伯家的平板车都要宽上三四倍!车身四周都用厚厚的青布围着,把车厢遮挡得严严实实的。

后面两辆马车虽然小一点,可是也有平板车的两三倍宽;车身四周同样都用青布围着,也是一点都看不出车厢里的情景。

说那是马车,不仅因为这车的样子真的和书上画的样子一模一样;而且,在这车的前面,还真站着马匹!

每辆车的前面都站着一匹马,就那样悠闲地站着;哦,不对,在第一辆的马车前面,站着的是两匹马!

要知道,在李兔儿十几年的人生中,还没有同时能看到三匹马的时候。'77nt。COM千千小说'

确切地说,对于马匹这种生物,她只看见过几次,还都是跟着娘亲去镇上交绣品才看到的。

所以眼下,当李兔儿再次看到马时,心中的激动是可想而知的;以至于压根就忽略了马车四周站着的数十个家丁。

心中激动的当然不只是她,还有村子里的其他村民;其实不管年老的还是年少的,他们都和李兔儿一样,对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

不过,他们没李兔儿那么神经大条;在看到马车的同时当然也看到了马车四周的人,因此,都离得远远地在看。

离得比较远,便觉得还是安全的;因此看了会儿,窃窃私语的声音便响起了。

“那些都是什么人呢?”

“不知道,是跟着马车一起来的。”

“你这不是废话?我也知道是跟着马车一起来的。我还亲眼看到有两个女的进了沈绣娘的家呢!”

沈绣娘便是李兔儿的娘亲。

“哦,什么样子的?”

这句话明显是激起了村民们的兴趣,一时间竟然有此起彼伏的问话响起;虽然因着忌惮马车那儿的人,这声音还是压得很低的。但是很明显,村民们的八卦因子是被吊了起来。

要知道,沈绣娘刚刚来到这小山村定居的时候;每个月的初一,是有城里的人会骑着马来找她的。

那时候她们娘俩的日子还是挺滋润的;沈绣娘为人又和善,出手又大方,还时常买些糖果之类的小零嘴儿给村上的孩子们。

那个时候,整个村子都说沈绣娘人好,又长得水灵,真真是个好人;大婶们也常常逗弄小兔儿,还夸她活泼可爱的。

那时候的李兔儿,长得确实好看;就是谁都没想到,这长大了会慢慢长残的。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后来,城里的人慢慢地变成了两三个月来一次;再后来,便是要半年光景才会有人来找她。

沈绣娘的脸上便会时常浮现出担心的神色,当然也再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给小孩子们买糖果了;来串门的大婶们便慢慢地少了,到后来,也只有大牛哥的娘,也就是朱婶会隔三差五地来坐上一坐。沈绣娘也就只剩下了这一个可以说话的人。

再后来,城里再也没有什么人来找她了。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沈绣娘才央着人接到了镇上的绣品单子,终于能挣到一些绣钱贴补一二;然后,村里的人才慢慢地开始叫她“沈绣娘”了。

现在,又开始有人来找她了,这怎么不叫人好奇和猜测呢?

第2章 看到什么(2)

“那两个女人穿得可体面呢,说不准是城里哪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呢!”

“我也看到了。/”另一个故意压低的声音响了起来,“这两个人,比当初沈绣娘来到咱们村时,穿得还要体面。”

“咝……”四周随即响起了一片倒吸气的声音。

刚才说话的村民并没有看错,此时李兔儿的家里,确实是有两个女的,在跟沈绣娘说话。

“我们是老太太跟前的,见过沈姨娘了!”两个媳妇身子微微向前倾了一下便算是行过礼了。

这两个媳妇确实是李府老太太跟前的,说话的是张媳妇,一旁的是林媳妇。

都是体面奴才,府里的寻常事情都不用劳烦到她们出面的;也真叫今天这桩事儿,是老太太亲自发了话,才会从京城跑到了这偏远的山村。

既是李府的老人,当然知道一些陈年旧事,也清楚沈绣娘当年是并未娶进府的,说白了那就是“外室”。

如今,叫她一声“姨娘”都是抬举了她,又怎么可能看得起她?

只是老太太发话了,说要把沈绣娘和二小姐安全地带回李府;无论是哄还是骗,总之要让她们特别是二小姐心甘情愿地回去。

便是夫人也发了话,说是这事办好了有赏;如果办砸了……虽然没有继续往下说,可她们知道那惩罚绝对不会轻的。

就是连大小姐,都特意叮嘱了几句。

两人出于这些顾虑,这才不情不愿地行了礼,又哪里会顾得到礼数是否周全。

好在,沈绣娘也是不计较的人。

或者说,她即便计较了也无力解决这样的局面。

又或者说,她压根就没有关注到这些。

李府突然来人,是她所没有想到的;所以她有些慌乱有些担心,甚至有些恐惧,或者还有一些她自己都没有觉察到的期盼和喜悦。

“两位,两位辛苦了,快请坐!”许是紧张,沈绣娘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这话一出,两位媳妇对看了一眼,彼此看出了对方眼里的鄙夷之色。

这个沈姨娘还真是没见过世面的。瞧这说话的神情、声音,哪有一点大户人家的做派?!看来老爷当年没把她娶进府里,还真是英明!

不过,眼下是办正事要紧;因此两人对看了一眼后,便暂时放下了嫌弃的心情。

“沈姨娘,老太太年事已高;每每想到还有一个孙女流落在外,这心里就不由地着急。真是急得茶饭不思哪。”

“就是啊,看着老太太着急的样子,别说主子们,就是我们这些奴才,见了都是不忍心呢!”

“沈姨娘,奴婢们知道您宅心仁厚,一定不忍心让老太太伤心的!”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直把沈绣娘说的无法招架。

“我,我……”偏偏素日里软弱惯了,越是着急还越说不出来。

“怎么,沈姨娘难道就忍心让老太太失望,不愿意跟我们回京城吗?”张媳妇见沈绣娘这般模样,方才强装的好性子似乎已经被磨光了,挑眉追问道。

林媳妇暗中摇了摇头,笑着打圆场:“沈姨娘又哪是这样的人哪,一定是听到了老太太的事情,都担心地说不出话来了。沈姨娘,对吧?”

沈绣娘刚刚被张媳妇噎得不知怎么回答,此时一听林媳妇的话,赶忙点头。

林媳妇笑眯眯地接着说道:“那沈姨娘,咱们就带着二小姐一起回去吧!”

突然,张媳妇似乎想到了什么,环顾了一下四周,疑惑地问道:“沈姨娘,二小姐人呢?”

第3章 为何骂人

媳妇嘴里的二小姐,当然就是李兔儿;只不过李兔儿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什么二小姐,因为从来就没有人这样叫过她。/

从小到大,她被骂得最多的就是,就是;哎,这样的话,自己还真是说不出口。

因为这些,所以她在村里是孤独的。

除了大牛哥,村里其他人都会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们母女。

一开始时,她是不懂的;她想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一起闹一起飞,可是,小伙伴们看着她的眼神也是很奇怪的。

玩着玩着,便会躲到一边说些什么,有时说着说着还会偷偷地看上她两眼;虽然那时还不清楚说的是什么,但她知道,那是在说她。

直到有一次,村头的胡大婶不知为了什么,站在她家门前骂了整整半天的时间;她才听到了那几句话那几个字。虽然不懂,可是她知道那不是什么好字;因为胡大婶的神情是极度的蔑视,也因为娘亲躲在屋里在无声的抽泣。

“哼,还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呢!”

“就你这样子,还是自己照照镜子吧,别以为都会被你迷住!”

“就是这样的人呗!”

“……”

当然,那几个字,自己还是学不出口。

好不容易胡大婶走了,估计也是骂累了;李兔儿终于松了一口气。

可是,她并不敢问娘亲,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因为娘亲还在哭,而且哭得那么伤心那么无助。

时间就像门前的小河一样,总会慢慢地往前流淌的;胡大婶骂街的事,也便似小河流水一样,似乎慢慢地远去了。

娘亲也不哭了,还是专心致志地绣着镇上拿回来的绣品;因着娘亲一直不停地绣着,村里人便也似乎忘记了以前的事情,开始叫娘亲为沈绣娘。

娘亲的绣工非常好,可是绣价却被压得极低;不过娘亲却很高兴,因为这些工钱可以给李兔儿买一小块猪肉。

虽然放在蔬菜里一起烧的时候,只能看到一些肉末儿;可放了肉末儿的蔬菜要比平日里好吃上一百倍。

要是凑巧,李兔儿能摘到些蘑菇一起放进去的话,那菜的味道就更好了。

不过李兔儿心里知道,胡大婶骂街的事并没有远去。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小伙伴在一起玩的时候,玩着玩着便会有那些不好听的字眼从小伙伴的嘴里蹦出,而且也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大声地喊出。

然后,要么一起挑衅地看着她,要么一起哄堂大笑。

除了大牛哥。

所以渐渐的,李兔儿便不和村里其他小伙伴一起玩耍了,也不和其他大人说话了;当然,每天还是会和大牛哥说上几句话,大牛哥会候在她家的门口跟她说上几句。

此时,李兔儿还是站在山坡上,似乎沉浸到自己的回忆中。

秋风徐徐吹过,她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凉意;凉凉的,提醒着她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太阳落山,便意味着要回家,否则娘亲要着急。

往日里,李兔儿这回家的时间都拿捏得极准;因为她不想让娘亲担心,便每每会看着日头掐着点地回家。

可是今天,不得不说,她因为太过激动,把回家这件事情完全都给忘记了。

可是忘记了的事情,不等于就是可以不做的事情;更何况眼下既然想起了,便要想办法早些赶回家去。

第4章 怎样回家(1)

想到这儿,李兔儿下意识地往后山坡看了一眼,然后才抬脚往坡下走去。

这一眼其实没有看到什么,只是李兔儿心里明白,她是看了眼在后山坡的破庙。

这个小山村的后山坡上有座破庙,破庙里有个邋遢和尚。

邋遢和尚有时在,有时不在;这事村里人都知道,村里人也谁都没有在意过。

李兔儿第一次看到那个邋遢和尚,应该还是很小时候的事情吧;可是很奇怪,直到今天,她还清楚地记得那和尚说的第一句话。

“妙啊,妙啊,贵不可言!”

随后,又加了句更加莫名其妙的话:“原来,这只才是真凤凰啊!”

说这话的时候,那个和尚是乐得眉飞色舞,身上的那件破袈裟也随着他身体的抖动而一颤一颤的,让李兔儿很是担心上面的破布条会随时掉下来。

可是说也奇怪,按理说这种时候,遇到这样的人,李兔儿应该是很嫌弃或者很害怕地跑开的;但事实上这样理所当然的情景并没有发生。

事实上,两人成为了朋友;呃,这个词用的不太标准,但两人确实是由相知而相识,然后亦师亦友,没大没小。再然后,两个人就在一起说了很多的话,做了很多的事。

做的都是些什么事呢?

邋遢和尚给她讲了很多的故事,也教会她看懂很多本书。

比如有本书的名字叫作《三十六计》。

比如有本书的名字叫作《孙子兵法》。

又比如有本书的名字叫《针灸》。

刚才,邋遢和尚又给了她一本书;书很薄,她还没来得及看,此时就藏在她的怀里。

只是,她记住了书名,叫做《本草纲目》。

邋遢和尚把书给她的时候,似乎特意说了一句:“把书放好了,对你有用。”

她当然没在意。

然后邋遢和尚还说了一句:“你我缘分还未了断,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

她当然也没在意。

只是在很多年以后,她再回想起今天的事情的时候;她才深深地感慨,人生的轨迹似乎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不管外人看着有多么地不可思议,事实上都只是在按照轨迹运行罢了。

不过眼下,李兔儿需要担心的事情,便是应该怎样回家的事情。

按照往日里回家的路线,时间肯定会晚。

要走下山坡,然后顺着小河往东走;约莫走上个五六里,会看到一座横跨在小河上的小木桥。走过桥,再往回走上个五六里路,这才是李兔儿的家。

可是李兔儿不想晚回家,便只能想别的应对的法子。

法子很简单,便是从这儿下坡后,直接淌过小河,便到了自己家了。

小河虽然宽,不过并不深,这样回家的法子李兔儿很早就用过;那时候李兔儿都能平安回家,现在的话就更不在话下了。

只是娘亲不喜欢这样的法子,私底下说过她几回。

说不能整天像个混小子一样,大大咧咧地什么都不管不顾。

比如这样的过河方法,就是混小子才会用的;斯文家的姑娘,是不可能这样过河的。

这女孩子大了,就要有女孩子家的样子。

又举例说,像刘大婶家的那个红梅姐,就是很秀气的样子,往往是还没说话就先微微一笑;这样的姑娘才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姑娘,以后婆家也会高看几分。

末了,还加了一句,看你以后怎么找婆家!

看娘亲生气了,李兔儿从此乖乖地从桥上走回家;她知道娘亲很苦,也知道娘亲暗地里哭过很多次。她不希望自己再惹娘亲生气了。

第5章 怎样回家(2)

可是眼下顾不得这些了,与其晚回家让娘亲担心,还不如偷偷摸摸地趟河上岸;最多进屋前把挽起的裤腿放下,然后穿上鞋子。相信以自己的功力,娘亲是看不出来的。

主意打定,说干便干。

李兔儿径直走下山坡,来到了小河边。

看着面前清清浅浅的河水,她咬着嘴唇只想了一下;便将裤腿卷至膝盖上,然后,脱下了脚上的鞋。把鞋底相对放好,拿在了手里。

整个动作十分干净利索。

把一切准备工作做好后。李兔儿先用右脚的大脚趾轻轻地试了一下河水;还行,虽然有些凉,可是还是可以接受的。

两只脚便在水中站定了。露出的脚趾一个个圆润细腻,让河中的小鱼都忍不住围过来啄了两下。

随后,李兔儿便小心地一步一步地向河对岸走去。

走的很小心,是因为担心自己摔倒。

自己会游泳,摔倒是没有什么危险的;可是,摔倒了衣服就会湿掉,然后就瞒不过娘亲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李兔儿走得很认真很小心,一点都没有去看河对岸自己家门口的那些村民们。

可是李兔儿不看,不代表村民们不会看。

刚才得知有两个女人进屋的消息所带来的冲击波已经散去,村民们此时正无聊地等着下一个劲爆的消息;无聊中有人便四处张望了,便看到了涉水过河的李兔儿。

然后……

然后,便是你用胳膊肘碰碰我,我用轻轻地捏一下旁边人的手,旁边人又用脚轻轻地踢一下再旁边的人;三三两两的小动作之后,还都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努嘴。于是,所有的人都看到了李兔儿,一直看着她慢慢地走向岸边。

只是看是看了,却没有人注意到,李兔儿露出的小腿是那样的白皙,就如同天下那最好的美玉一样;清澈的河水从李兔儿的脚背上淌过,就如同轻轻地抚摸着这块美玉一样。

河边那些愚昧的人儿,早就被今天的事情给闹懵了;所有人只是看着李兔儿一步一步地朝河边蹚水过来,一个都没有发现,李兔儿小腿上的皮肤和脸上的皮肤有着巨大的差别。

如果说,小腿上的皮肤像美玉一样;那脸上,就只能算是,额,就只能算是村口那陈大妈家的老母猪的皮一样,厚实还带些了黝黑。

当然,除了脸上,还有两只手上包括手臂上,也都是这种黝黑的皮肤;看到了,只要看到一眼,整个人便会觉得都不好了。

这边屋里的沈绣娘听了张媳妇的问话,弱弱地说道:“这孩子到村子边的山坡上去了,快回来了。”

“山坡?你,难不成你就让二小姐随处乱逛?”张媳妇倒抽了一口凉气。

此时的她倒没有质问沈绣娘的意思,她只是吃惊;对的,就是那种很吃惊的感觉。

她觉得,这二小姐好像和府上的大小姐完全就是两种人;试想如果是大小姐随意地往山坡上跑的话,那是什么概念啊!

而且,竟然没有一个下人跟着!

这位张媳妇也是被惊糊涂了,都没往细想;若不是李府待二小姐母女不好的话,二小姐她们又怎么会拮据到如此地步呢?

至于下人,那是当然没有的。

试想,一对连肉都吃不起的母女,怎么可能用得起下人。

此时,张媳妇只是在想:这,这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够吗?

张媳妇觉得自己有些崩溃了。

第6章 怎样回家(3)

“兔儿她要上山捡柴火的。”沈绣娘听张媳妇有些拔高的声音,不知道自己哪儿又惹她生气了,赶紧尴尬地解释。

“捡柴火?!”

可是,没料到,沈姨娘的这句辩解,却是让张媳妇的话音一下子就拔高了;就像屋里突然响起了一声破锣声,而且是锣面已经碎掉的那种破锣的声音,震得沈姨娘浑身哆嗦了一下。

沈姨娘吓得都不敢辩驳:这不捡柴火的话,那用什么来烧灶头呢?这晚饭还没吃,不论是什么东西糊口,可总也要用火来烧的啊。

林媳妇暗中拉了下张媳妇的衣袖,示意她不要太过放形;虽说这沈姨娘以及这儿的村民都不足为惧,可万一传一个李府下人无礼的名声也不是很好听的。

就在这时,她们听到了屋外的说话声。

“呦,小兔儿,你怎么回来了呀?”

“是呀,这天都入秋了,这河水可是凉的,着了凉就不好了。”

“你看你这孩子,都快成大姑娘了也不知道爱惜身子;快来让婶娘帮你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