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代嫁皇后好嚣张-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霓裳轩是京都第一绸庄,常年替李府做四季衣裳。

此人是霓裳轩的掌柜,姓陈。

此次李兔儿进京,李府并没有事先替她们母女俩准备衣物;倒并不是完全因为轻视,也是有着她们的打算的。

一来这许多年,从来都没有看到过李兔儿,也不知道这人长得是高是矮是胖是瘦,真要准备也是无从下手。

二来也是因为李兔儿一个月后就要代姐出嫁,又是嫁入太子府;这嫁妆自然还是要准备的,而且也不能显得太过寒酸。

便想着请人来做嫁衣的时候,顺带着给李兔儿做几件这几日要穿的衣服,也是不迟的。

和这霓裳轩说的时候,因着彼此熟悉,便直说了是替刚认回的二小姐做衣裳;是以陈掌柜知道李兔儿的身份,言语间毕竟是存了些轻视的。

如果此时面前站着的是大小姐的话,陈掌柜的话语里,就绝对会加上一个“请”字。

“哦,你是裁缝。”

李兔儿醒悟过来,这人就是一个裁缝;娘亲每次到镇上去交绣品的时候,也是找那个什么铺子里的裁缝的,娘亲每次都喊他“掌柜”。

周遭响起一阵窃窃的笑声,随即便是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响起;就如同微风轻轻吹动风铃那样,显得特别悦耳动听。

李月蓉笑得花枝乱颤。真如同一朵新绽放的牡丹那样,显得华贵而又艳丽。

陈掌柜的脸色有些难看。

方氏微微一笑:“小兔儿啊,你可真真是有福之人;也是托了老夫人的福,才请得动陈掌柜呢。”

陈掌柜如此淡定的人,脸色竟然都会变得难看了,方氏赶紧捧出了一顶高帽子让他戴。

“就是啊。二小姐刚从乡下来京,对京城的情况有所不知;要说这京城中想请陈掌柜的各位夫人们,那可都是得排着队等呢。”

姨娘中也有人紧着开口帮腔。

“是啊,沈姐姐也是跟着沾光了呢。”又一个姨娘也是开口说道,边说还边看着方氏的反应。

这也是从沈氏母女踏入这屋子开始,才刚听到有姨娘开口说话,还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说话的;由此可见,这李府的规矩是大的。

“哦,陈掌柜好。”李兔儿从善如流地改口说道。

“好了,开始吧。”老夫人淡淡地说道。

“是。”

陈掌柜带着两名女子为李兔儿和沈姨娘量起了尺寸,姨娘们也纷纷起身告辞了。

这人也看到了,热闹也瞧过了,是该回去补睡个美容觉了;再说老爷又不在,还留在这儿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吗?

方氏和李月蓉没走,继续留在了屋里。

第23章 热闹的松柏居(7)

趁着这个档口,方氏向老夫人回禀道:“母亲,我想就按着蓉儿的规格,给小兔儿添置四季衣物;其他那些衣物,咱就按照宫中的规格添置。/”

顿了一下,又说:“至于沈妹妹,就先添置这一季的衣物;母亲您看如何?”

老夫人“嗯”了一声,算是允了。

老夫人和方氏随意地聊着,李兔儿在一旁,却是听得暗暗心惊。

“这添置的衣物、各种用度,可千万不能寒酸了去,省的落人话柄。”

“母亲放心,一定办得体体面面的。”方氏颇有些郑重的应道。

方氏知道这是老夫人在提点自己,怕自己因着往事还有芥蒂;其实自己又哪里是这样不知好歹的人。更何况如果因着操办不好起了变数的话,那岂不是害了自己的蓉儿。

“嗯。”老夫人见状,这才放心。转而又问道:“宫中的嬷嬷可请好了?”

“已经都安排妥当了,特意请了宫中的章嬷嬷。明早就到府上来。”

这章嬷嬷是宫中最富盛名的礼仪嬷嬷,京中的达官贵人最喜请她到府上调教自家的女娃儿;说些德言容功,教些行事举止。

请的人多了,这章嬷嬷便很是抢手,往往极难请到。

而这个章嬷嬷也确实是有些本事的。

无论这女孩子是如何模样,或顽劣,或愚钝,或骄横,或木讷;她总有办法将其调教得服服帖帖。

每每等到调教结束时,便会似脱胎换骨一样,说话也得体了走路也端庄了,看着便是一个大家闺秀的样子。

效果如此明显。是以才会一传十,十传百,这章嬷嬷成为竞相邀请的对象。

此时老夫人听了,这才完全放下了心。

不是说有多疼爱李兔儿,只是这相府的颜面还是要稍稍保存一点的。

特别是不能让那批死硬的御史在这事上抓到把柄弹劾老爷。

“小蓉儿,在想什么呢?”

“祖母,蓉儿在想,这兔子妹妹穿上新衣服的样子,一定很好看。”

此次娘亲让霓裳轩来置办衣物,又说一下子就把四季衣物都置办齐整;听着是热闹,可李月蓉一点都不感兴趣。

要知道,这些衣物即便按照最流行的式样来裁剪,那选择的衣料也必定是些极为普通的;最多颜色会选得艳丽一些、喧哗一些,让看到的人都有个喜庆的感觉。

所以李月蓉对量体裁衣这个内容是兴趣缺缺的。

此时听到祖母问话,这才想一些话来凑趣罢了。

老夫人看了李兔儿一下,眼中闪过一丝嫌弃的神情。

方氏见状笑笑:“妹妹,小兔儿好歹是李府的小姐,怎么给她取这样难听的名字?还亏得你是私塾先生的女儿呢。”

这话是对着沈氏说的,沈氏的父亲在世时做过私塾先生。

当年老爷迷上沈氏,估摸着也是喜欢了那骨子的情调;因为事后老爷不止一次地说过自己,说自己怎么连简单的诗文都不懂呢?

自己当时唯有苦笑。这大宅门中的贵女,熟读的是《女戒》之类的箴世良言;至于这些诗词曲赋,所知的倒确实不多呢。

老夫人淡淡扫了方氏一眼。

方氏心里一紧,可是话已出口无法收回;只能将目光低低垂下,不再言语。

“当时,当时只是想着先取个小名;大名,大名等老爷取。属兔。”

沈姨娘见方氏向她问话,知道这回答出来定然会引起一些不快;可是本就懦弱,再加上慌张,一下子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给说了出来。

虽然说得疙疙瘩瘩,这其中的意思还是能够连贯起来的。

话音落下,屋内的气氛果然变得有些微妙。

“小兔儿也没什么不好,透着一股子机灵呢。”许久,老夫人开了口。

方氏知道老夫人有些乏了,更多的是有些恼了,赶紧朝着自己女儿使眼色。

“等父亲下朝了,蓉儿和父亲一起来看祖母。”李月蓉乖巧地说道。

提到李丞相,老夫人的脸上重现了一丝笑容,点了点头。

方氏母女赶紧退下,沈氏和小兔儿自然也是紧着退了。

第24章 论改名的重要性(1)

一路无话向院落外走去,这气氛便显得有些沉闷。

方氏母女的心中憋着一股子的气,如果换作往日里,早就要发泄出来了;可此时面对沈氏母女,却是虽有不甘,但到底还是有些顾忌的。

当然不是因着顾忌沈氏母女的感受,可追究到底还是因着顾忌沈氏母女的感受。

说白了,因着太子的婚事,这李府想到了李代桃僵的戏码,将李兔儿给接回了府中;那么至少到大婚之前,这方氏母女和沈氏母女是站在同一立场上的。

方才,虽然沈姨娘的答话让方氏感到些不快,就是她心里想着让老爷给小兔儿起名的事情。

只是一个外室之女,怎么竟然敢肖想老爷亲自起名?

方氏一听就是一肚子的火,可是毕竟不敢过多敲打沈氏母女;她担心万一沈氏母女一个想不通钻了牛角尖,做出了一些寻短见的事情。这,不就是等同于害了李月蓉吗?

所以虽然不快,可还是忍着的。

不仅方氏忍着,连李月蓉也忍着。

可虽然忍着,到底还是不快的。

特别是李月蓉,忍得很是辛苦。

她边走边在心里劝慰自己,千万不能生气,一定不能责骂李兔儿,一定要让李兔儿高高兴兴地上花轿。

然后又想到了二皇子对自己的百般讨好,这心里才好受了一些。

这边儿沈姨娘拉着李兔儿,刻意和方氏保持了一段距离。

她知道自己方才说错了话,此时心里是害怕的;她受些责罚倒是不怕,就担心方氏会迁怒到兔儿身上,那可是会心疼死的。

这两对母女的距离便慢慢地拉开了,等方氏母女跨出院门身影消失后,沈姨娘才松了一口气。

“娘。”李兔儿拉拉沈姨娘的衣袖,给了她一个甜甜的微笑。

沈姨娘见了,同样给了李兔儿一个笑脸,她知道女儿是在宽慰自己。

好在方氏母女已经走远,今天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事情发生了。

两人走出院门,却突然发现方氏母女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们;一惊之下,沈姨娘险些摔倒在地。幸亏李兔儿眼明手快一把拉住,这才没有摔倒在地。

李兔儿仔细一看,这才发现蒹葭和陌陌跪在了地上,头垂得很低,不知犯了什么错。

“夫人,她们怎么了?”李兔儿看到了,便直接问出了自己的疑惑;等感觉到沈姨娘在拉她的袖子,话音早就落了。

方氏脸上微微得意,正等着这句问话呢。

李月蓉也觉得抓住了李兔儿的小辫子,抢先说道:“妹妹可知道,今天犯了什么错呀?”

“我?”李兔儿茫然地应了一声,“我今天犯了错吗?”

李月蓉仍是阴阳怪气地说道:“这是自然。这两个丫环现在叫什么呀?”

“哦,蒹葭和陌陌啊。”

“妹妹,这丫环的名字是不能随意改动的,这可是李府的规矩呢。”

李月蓉得意地说着,又加了一句:“前几年有一个姨娘,擅自改了自己贴身丫环的名字,也没有禀报给祖母和母亲;结果被活活打死呢。”

李府确实有这样的规矩,姨娘被打死也是实情;至于为何会有这样变态的规矩,却又是牵涉到了李府的隐私。

李月蓉的声音还是那般悦耳,甚至带着一些慵懒;可听在沈姨娘的耳中,却觉得阴沉地可怕。

她吓得脸色惨白,哆哆嗦嗦地拉住了李兔儿的衣袖;李兔儿也是被唬了一下,不过在下一刻便恢复了镇定,反手握住了沈姨娘的手。

“夫人。”

第25章 论改名的重要性(2)

李兔儿带着哭腔地说道:“夫人,我嫌小红小蓝这两个名字不好听,就帮她们改了一下”

然后,她又带着些讨好地说:“这两个名字是比以前的名字好听吧,夫人您觉得呢?”

“嗯,好听是好听了些;可改名是要回禀的,没有回禀就是犯了规矩。最新章节全文阅读”

方氏慢条斯理地回答着。

她当然不是想寻了这个由头打死李兔儿,只是借机吓唬一下而已。

方才是沈姨娘提到的取名的事情,现在又是李兔儿做下的改名的事情;这两件事情哪一件都让她感到心烦,终于决定还是要敲打一下的。

当然,为着蓉儿着想,自己只是稍稍敲打一下;换作平常的话,这两个人早就没命了!

李兔儿可怜巴巴地说着:“夫人最是菩萨心肠,一定会原谅兔儿的。”

李兔儿当然知道,仅凭着装可怜是不可能打动这些贵妇人的硬心肠的;要不怎么在邋遢和尚的那些故事里,最毒的往往是这些贵夫人呢。

一边说着,眼眶里已经是噙着泪珠了。

事实上,她此时早就已经镇定下来了;只是如果不扮柔弱的话,眼前的这位夫人和这个小姐,还不知道会想出什么样的法子来对付她娘俩呢。

不过还有一点,也是她在赌,她赌李夫人不敢对自己和娘亲下毒手。

就在刚才,在陈掌柜为她们量身定做衣裳时,老夫人和夫人的话已经在她的心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她虽然还没有搞明白到底是出了什么事情,可是凭着直觉,还是觉得这事儿透着蹊跷。再联想到和尚平日里跟自己讲的那些个故事,觉得隐隐有种东西在呼之欲出;再仔细往深里想,却是又想不明白了。

只是,她总觉得,李府是有求于她和娘亲,否则不可能又是把她们从小山村接来,又是请裁缝给她们做衣物的。

所以此时,她不是特别的害怕;她觉得方氏只是吓吓自己而已,不会真的下狠手的。

方氏确实不会下狠手。万一把李兔儿打得起不了床,在出嫁当天连路都走不了的话,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此时见李兔儿一幅可怜巴巴的样子,可说的话又滴水不漏,心中虽然纳闷,到底也不愿意弄僵了,便顺着坡就下了。

“哎,我也是心疼你这孩子的。以后可千万记住了,别犯了李府的规矩。”

“规矩”两个字说的重了些,颇有些警示的意味。

李兔儿一叠声地应道:“多谢夫人,多谢夫人!兔儿就知道夫人最好了,以后一定会听夫人话的。”

方氏深深看了李兔儿一眼,看着她的小脸已经变白,便带着李月蓉走了。

沈姨娘也是脸色惨白,身子在不停地打着颤,要不是李兔儿抓着她,估摸她早就倒了下去。

“娘,没事了,咱们回去吧。”李兔儿见方氏母女已经走远,便轻轻地拍着沈姨娘的手,安慰着。

沈姨娘点了点头。

李兔儿又看着蒹葭和陌陌:“你们赶快起来吧。”

“谢二小姐!”两人齐齐致谢后才起身,跟着沈氏母女一同往回走去。

她们不知的是,那方氏走远后,松柏居里的一个管事婆子,便折返身将看到的这一幕回禀了老夫人。

老夫人听说李兔儿竟然擅自给丫环改名,一下子就怒了;过了许久,她慢慢地平静下来。又仔细询问了改成了什么名字,又问清楚了这两个丫环的年岁,脸色才慢慢变得好看些了,也不再关注此事了。

与此同时,也有一位雍容华贵的老妇人正皱着眉,眉头并没有打开。

不同的是,那老妇人此时身处在皇宫里。

第26章 当朝太后(1)

具体来说,老妇人此时正身处在坤宁宫里。/

她就是当朝太后,倪太后。

这位太后,除了自己现在地位尊崇外;就自己本身而言,也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当年,倪太后出身于名门。父亲是当时的大儒,又做过太子太傅,朝中遍布门生;作为太傅的嫡女,又是和当时的太子后来的皇上有着师门之谊。

这其中无论是和皇上的情分还是家族的权势,看着都是皇后的不二人选。

倪太后,也就是当时的太傅嫡女,毫无悬念地做了皇后。

只是,当时朝野的局势也是十分复杂。

新皇是登基了,可是还有那些没有做到皇上的,心里便有了许多的不甘心;朝中局势便显得有些不稳,在表面的平静下其实掩藏着很多的凶险。

然后,为了稳定局势,新皇便宠爱着自己的皇贵妃;皇贵妃的父亲手握兵符,执掌朝中绝大部分的兵马。眼看着皇帝女婿疼爱自己的女儿,这对皇上的心便越来越忠诚了起来。

皇贵妃既然出自豪门,自然也懂得后宫争斗的种种方法。看着自己父亲和皇上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内心便开始蠢蠢欲动,随时寻找机会对倪皇后进行各种试探。

倪皇后很是淡定。

皇贵妃自然得寸进尺,开始有意无意地进行挑衅,挑战皇后的权威;或挖坑造成自己被皇后欺负的可怜假象,又正巧被皇上看到而不得不批评皇后。

倪皇后还是很淡定。

挑衅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被污蔑时坦然地进行道歉;总之,倪皇后一切都是做到了母仪天下的范儿,却也不免让旁人产生软弱无能的印象。

如此一来,皇贵妃便日渐嚣张起来;再渐渐地,便不再把倪皇后放在眼里了,后宫隐隐有了大权旁落的趋势。

就在旁人为倪皇后感到忧心忡忡时,倪皇后却开始了反击。

没有谁知道具体的法子是什么,只知道她连着找了皇贵妃三天时间;就在皇贵妃的宫殿里,关起门连着谈了三天的时间。

三天过后,皇贵妃便脱胎换骨像变了一个人一样,从此对倪皇后言听计从;再也看不到她的嚣张的样子,便是连带着对宫中其他妃嫔也是客气了许多。

最让人感到不解的是,皇贵妃的父亲对这样的局面也是坦然接受;仍是一如既往地拥戴皇上,维持着朝中局势的稳定。

众人自然是啧啧称奇,也自然知道这样的局面不可能靠说教来达到;这中间必定有些利益的交换和权衡。只是倪皇后单枪匹马地就将事情搞定了,着实让人佩服得紧。

后来等到现在的皇上登基,倪太后在朝中已经是打下了难以撼动的根基了;一应事务都替皇上打点到位,皇上刘文能轻轻松松的就高枕无忧了。

当然,在这样安逸的情况下,皇上也就缺少了一份他父皇的谋略和手段;在稳定的局势中渐渐放松了警惕,也就纵容了一些不该发生的情况。

比如刘文能也是圣宠了当朝的李贵妃,造成了李氏一族的嚣张气焰;可是到现在,却是隐隐造成了李氏一族坐大的局面,而皇上却无可奈何。

以至于到现在颇有些悔不当初的意味。

而倪太后忧心,也是因着这些而起的。

第27章 当朝太后(2)

“太后,您还是喝些茶解解乏吧。”

沏茶的钰嬷嬷是太后身边多年的老人,说话自然随意了些:“太子吉人天相,自然会有峰回路转的机缘的。”

“可是眼下,让人看着揪心哪。”在钰嬷嬷跟前,太后也不会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从还是待字闺中的时候开始,钰嬷嬷就已经陪伴在身边了;那些年同皇贵妃斗法的时候,更是全身心地支撑着自己继续走下去的信心。所以与其说是主仆关系,倒不如说,已经是形同亲人一样了。

“太后放心,太子也不是甘心受缚的人。”钰嬷嬷宽慰道。

“我也知道丹儿是极好的,只是形势毕竟严峻啊!”

钰嬷嬷沉吟了一会,还是开口道:“太后,您不是还有……”

这事事关绝密,是以眼前虽然只有钰嬷嬷和太后两个人,钰嬷嬷还只是说了前面半句;至于后面的意思,她相信太后自己是懂得的

“是啊,今天让丹儿进宫,就是为了此事的。”

说话间,远远地看到坤宁宫的太监首领邢公公带着个人就朝太后坐的地方走了过来;不用问,后面跟着的那个人一定是当朝太子刘丹。

太后对太子刘丹的宠爱是举世皆知的,比如太子就有随意出入坤宁宫的资格;对于这一点,二皇子刘强是十分气愤和嫉妒的。可是,慑于太后的威望,只能在心里暗暗嫉妒,面上却是不敢有丝毫的流露的。

“见过奶奶。”刘丹走到太后跟前,双手作揖行了个礼。

这样的称呼也是刘丹的专利,其他的皇子皇孙,还是要按照皇族的规矩使用尊称的;也只有刘丹这样称呼的时候,倪太后才觉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