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着外挂来篡位-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人会想到有人在窗户底下光明正大的偷听,就算是看到了,你装作理直气壮一点,说不好屋顶的家丁们以为你是留下来要随时听吩咐的下人。〃

在没有电话的时代,清场意味着当你想喊人使唤的时候,很有可能喊不到人,所以,大户人家的屋子外头,一般都会巧妙的留一点点的小阴影,好让下人能意思意思的藏身,等屋里喊来人时能第一时间应下吩咐。

谢老爷书房外的小书堆恰巧就是这么一个存在。

〃你家那位暗卫用这个地方不是第一次了,你用一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曹仝说得很轻巧,语气也很轻松,把易北推出去时,甚至还拍着他的肩膀。

〃万一被人发现了,你不还有我呢么,有我把你带出去,这么点家丁我还不放在眼里,别的不信,我的武功你总信得过的吧。〃

易北暗暗磨了磨后槽牙。

曹仝武功的确不错,否则也不至于这么快坐稳帮主的位置,但让他藏去那种地方典型的属于曹仝自己的恶趣味发作。

书房周围修得别致雅观,意味着周围绿树篱笆,花草环绕,随便蹲去哪里不比这里强?

当然,很快,易北就没时间再去挑剔曹仝给他选的地方了。

很明显,屋内有关于买卖盐的内容,要不是还没开始谈,要不就是已经谈完,总而言之,当他开始认真听时,屋里谈话的中心,竟然是他自己。

〃谢老你也太上心了,不过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孩子,哪里需要那么紧张,我那儿盐户都在问,到底什么时候能给他们把这一期的银子给结了,再过上个把月,雨水来了就没那么好晒盐了。〃

第一个声音提起毛头小孩子的时候,易北还真没把人往自己身上套。

毕竟再怎么样,他也活了五辈子,无论如何都没有把自己当一个孩子的自觉。

〃王爷也到了一个月了,到现在都还没把府官选出来,到底还是年轻,京中也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正在凝神听墙角的易北愣了愣。

里面的声音还在继续。

〃不过谢老不是说,无论如何这三个月都不能有什么动静么,怎么今天把我们喊得这么齐?〃

谢老虽说被称个老,但实际上也并没有多老,只不过是在安乐郡里地位尊崇,大家觉得老爷二字已经不足以称呼他尊贵的身份了,最近又添了个新孙子,便顺理成章的给他脑袋上安了个老字。

〃如今盐户也艰难,我想了想,王爷来归王爷来,总不能王爷来了,大家都不用吃饭了,只是如今盐户手里囤的盐多了,诸位回去翻翻账簿,看看能不能按先前的价一次性收上来啊。〃

盐这玩意儿,家家户户每天都要用的,流通起来特别快,一般来说商户都是新盐收走,再和盐户结上一批盐的钱。

一来可以保证盐户一定会把新盐卖给自己,二来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资金一时半会周转不过来。

左不过各大世家有自己的招牌在那儿撑着,盐户也不怕他们拿了盐跑路。

如今易北来了快一个月,刚好卡在各家给盐户结了钱,新盐又出了两批的空档,如今盐户家里都快被白花花的盐给埋了起来,也不见有人来收,急都快急死了。

能够坐进谢老爷书房的,都是已经跟着做了很久生意的心腹,很多事情并不需要说得太透,谢老话音刚落,各位掌柜就开始了此起彼伏的哭穷喊困难。

一个说最近盐卖得不好自己仓库里还有囤货。

一个说资金周转不灵账面亏空入不敷出。

一个说如今漕运涨价骡车难租,又有其他家的盐铺还在虎视眈眈,逼得他们不敢涨盐价,实在是世道艰难无法生存。

谢老爷听完大家困难,沉吟许久,终于决定,再为百姓着想,也不能亏着自己的饭桌,既然其他地方无法省俭,就只能在收盐的价格上再压上一压了,左不过现在盐户手中盐也卖不出去,亏些收了,但结现钱,也是好事一桩。

各位掌柜齐齐大赞谢老爷高瞻远瞩菩萨心肠,实在是商家表率万民景仰。

夜已深,各位掌柜奉承许久才各自散去,回去好好清点一下自己手中还能周转的银钱,好第二天去和盐户杀价。

曹仝摸来易北身边,想把人带走,却见后者冲他摆了摆手。

〃不太对,再听听。〃

盐价一贯稳定,各个世家都有各个世家的渠道,市面上不太可能会出现大幅度的涨跌波动,为何谢老爷想要压下收盐的价格?

成本降低的直观后果就是利润增加。

想想谢家和太子的联系,易北第一反应就是太子缺钱了。

太子最近为何需要大笔的银钱周转?

易北很是努力的回想了一下几辈子以来最近三年的动向,实在是没想出来最近京中能有什么大变动。

如今太子和易贤的势力都被打压,按说应该是好好待在家里修身养性,提高自己在天子心目中度过形象才对。

就是因为现在局势如此,他才敢放心大胆的离京啊。

大概是从屏风后又转出了一个人,曹仝听得清楚,便没再动作,又缩回了自己蹲着的墙角。

〃老爷。〃

年轻的声音还带着三分书生的谨慎和恭谨,易北从没来过安乐郡,也没和谢相的族弟打过交道,只觉得这大概就是个军师幕僚清客一类的人,用来出谋划策,便也没太在意这个声音是不是自己从前听过。

谢老爷嗯了一声。

〃京城里怎么说。〃

〃十一皇子……不,现在应该叫安乐王殿下了。〃

年轻的声音似乎是笑了笑,又像在模仿谁一般。

〃谢大人说,安乐王此人,绝非善类,这次一定要做得滴水不漏,给他些好处都无妨,但绝不能让他抓住半点把柄。〃

谢老爷沉吟片刻。

〃京中给我的信上又是缺钱,如今盐价就明摆在这里,若不能以次充好,那便只能在收价上做些功夫了,这些都是能经得查的,我看王爷这会儿也没功夫管这个,官家那一堆事就够忙的了,但就算是这样,也不够京中这次要的缺口啊。〃

年轻人便又笑了笑。

〃谢大人知道老爷年轻有为,对老爷也很是器重,他相信老爷能够想得出妥善办法的,比如说,适当多收一些盐来,也不是不行,左不过只要本收回来,京中这次也没说是急用,缓个两三月,也是可以的。〃

谢老爷大概是叹了口气,没有再反驳。

易北朝曹仝做来个走的手势。

就在帮主大爷拎起易北飞檐走壁离开书房的那一瞬间,鬼使神差一般,易北回头,恰巧看到书房门开,年轻的书生走出房门,月光照下来,印在男人脸上。

易北顿时默默倒抽了一口冷气。

跑出这么远了居然还能见到熟人,前几辈子这个人他都打过交道,太子面前首席狗腿军师,晋商。

手段够狠心思够毒还死心塌地忠贞不二,在自己的记忆中,这人似乎是一直跟在太子身边,从未离开过。

到底是太子把他给了谢相,如今又派来安乐郡。

还是这人本就是谢相手里的人,只不过后来给了太子使用?

曹仝没给易北看第二眼的时间,怕巡查的家丁走过来,迅速的拎着易北窜回了王府。

江梨的设宴已经结束,和谢夫人的把臂交谈也已谢幕,谢夫人在王府受到了如沐春风一般的招待,心满意足的睡在了客房,江梨唯恐谢夫人睡得不够死,还特意找孟陵弄来了助眠安神的药包,神不知鬼不觉下在谢夫人的茶饮中,保证无色无味,牵条狗来都闻不出。

曹仝一步到位,把易北放在江梨门口,自己晃晃悠悠回屋补眠。

于是,晚饭一直悬着心的王妃娘娘,一开门,就看到自己屋门口站着个全身黑还蒙面的男人,差点没张口就喊有刺客。

〃谢夫人说了什么没?〃

易北及时扯下面巾,制止了江梨喊人的举动。

江梨赶紧把人扯了进来,还鬼鬼祟祟往门外看了看,确定没人,才紧张兮兮的关上门。

〃没什么,左不过是女眷聚会,王爷也不方便露面太久,吃到一半我就让他找了借口先撤了,过后谢夫人也没说什么,不过是说一些谢老爷平时的善政,还和我说如今家道不如先前,都是看着热闹,实际上没亏都算不错了之类的,不过谢夫人说我府上的盐用得不是上好的,如今市面上卖的都是普通,她过后送些上品来给我,我应了。〃

今天江梨安排的菜色除去京中流行的几样,其他都是安乐郡中的特产,虽说一桌子的菜,只有最中心的那一道和盐品有直接的关系,但江梨一直在席上拉着谢夫人,请她介绍安乐郡的特产吃食,无论如何也绕不过那道菜去,谢老爷做的就是盐的生意,没理由谢夫人不熟这一道。

〃难说谢老爷会不会知道我在借你试探。〃

易北从头到尾想了一遍江梨的安排,觉得的确没有破绽,但对方既然是有晋商在安乐郡,会不会被看穿,那就很难说了。

第125章 自荐

有晋商横插一杠,易北紧急挑战了作战计划,原本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两袖清风不食人间烟火的富贵王爷形象,现在也只能紧急叫停,转而营造一个积极搂钱只要和银子有关什么事都想掺一脚的形象。

脸面这种东西,多丢几辈子,自然就是说不要就不要了。

〃他怎么会在这里。〃

许都被临时抓包,派去查晋商的来龙去脉,易北终于敲定了几个看上去比较靠谱,查上去身家也很清白的年轻士子,作为自己的府官,每天替自己处理日常事务。

曹仝依旧溜达来听易北唠叨,二人粘腻程度甚至比江梨这个新婚不久的妻子还要粘糊。

〃你说谁?〃

这种幕僚级别的人物,易北压根就没指望曹仝能够知道,司马当成活马医,顺口和他提了一嘴。

〃上次在谢府书房里碰到的年轻人,最后出来的那个男的。〃

曹仝哦了一声,似乎毫不意外。

〃这人是京城派来住在安乐郡的,大概是不放心谢老爷把持盐产,所以派了心腹来,一是监视牵制,二来也是帮衬出主意,说起来这人是挺厉害的,抓着我刚当帮主,根基还不稳的空档,硬生生把漕运货价压低了三成,我还没找他算账呢,怎么,你觉得他很碍眼是不是?〃

他也觉得这人很碍眼,总想逮着机会把人做掉,但奈何这人身边总跟着几个武功还不错的护卫,别说做掉性命,就是打一顿都没找着什么机会,久而久之他也就随意了。

易北看了曹仝一眼。

〃他什么时候过来安乐郡的?〃

曹仝附庸风雅的拿了把折扇,啪的一声打开,仙风道骨一般摇了摇。

〃从前我爹在时我也没在意,我刚上位其实也没注意到他,如果不是我察觉到手底下的人有异心,派人盯了几天,也不会抓到这人竟然和我手下人有来往,他什么时候到的安乐郡我是真不知道,不过能经营成这样,大概待的时间也不短。〃

易北唔了一声,稍稍放了点心。

起码不是特意位了防他,所以把这人派了来。

大概就是太子担心自己在这里玩出什么花样,让人来知会了一声,叫晋商防着一点。

〃王爷耳目这么灵,我倒是真的没想到。〃

曹仝说得酸丢丢的,易北默默叹了口气。

〃再怎么说许都也在谢府里待了那么久,没理由这个人我不知道,只是我没想到,他居然能插手谢家家业这么多,毕竟身份也只是一个清客而已,听上去谢老爷对他的话也很忌惮。〃

曹仝哼了一声。

〃他是京城里派过来的心腹,我看跟着他的那几个护卫也不是谢府里的人,看样子竟然是只听他一人指挥的,想来京中对他很信任,谢老爷才这么忌惮。〃

易北点点头。

〃既然你说看他碍眼,除了也行。〃

晋商这人对太子那是忠贞不二,根本没有反水背叛的可能,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他不介意拔掉太子一点羽翼。

〃我记得谢老爷有两个嫡子啊。〃

如今王府中的官位还没有完全补满,只不过是临时选了几个处理日常事务,不至于什么东西都要易北亲力亲为,自从发现晋商存在之后,易北便将府中原本想留下的空缺名额又添了几个。

毕竟作戏要做全套,府中一点其他人的势力都插不进来,也不是件好事。

曹仝嗯了一声。

〃大的那个倒是不错,做生意还能想得挺明白,小的那个就不行了,读书资质不是上佳,玩心也重,做生意也撑不起来,只不过是生了张巧嘴,哄得谢夫人开心,经常给谢老爷吹枕头风,谢老爷对这个小儿子也很看重。〃

易北看看桌上还缺着名字的官员任命书,很迅速的挑出一张,填上谢家二公子的名字,谢天行,盖上大印,拿锦匣封了,招来下人。

〃把这个送去郡守大人府上,替我转告大人,谢家公子品行皆佳,王府中还缺笔书一人,若谢家公子不嫌弃,本王扫榻相迎。〃

郡守也不知道是收了谢老爷多少的好处,一力在自己面前夸赞谢家两位公子实乃人中龙凤,大公子头脑聪明,如今已接管了谢老爷手下小半的铺子历练,竟没有一个亏本的,二公子饱读诗书,谢老爷很是爱重,一心只想让小公子考出个状元来光耀门楣,虽然没明着说小公子入府来当个差使最为合适,但这意思也表达得很明显了。

既然如此,他便先让谢老爷承了郡守这个情便是。

〃你还真是一来就打算挑谢家下手?〃

曹仝看着易北填名字,倒是真觉得有些吃惊。

易北不置可否。

〃如今盐权虽大多把控在谢家手中,但也不是没有别家掺在其中,那天晚上……〃

易北便看着曹仝笑了笑。

〃我忘了,那天晚上你怕是什么都没听到。〃

耳力再好,也架不住隔得太远,曹仝难得是个聪明人,知道听到的越多,脱身就越困难,宁可在旁边给自己放风,也要避嫌绝不插手自己偷听到的秘密。

谢家低价大量收盐,很明显是要打破如今盐权的微妙平衡,这是机会,虽然小,但也要碰碰运气,万一就给自己抓住了呢?

〃可别怪我没提醒你,盐户没有那么容易挖跑的,否则你以为为什么谢老爷敢那么放心的压价。〃

盐户大多都欠着世家的钱,又或者干脆就是卖身契被捏在手中,全家都得靠着上游吃饭,轻易不敢跑。

仆从在外轻轻扣了扣门。

〃启禀王爷,门口有人递了封书来,求见王爷。〃

易北也没怎么当回事,随意拆了信,扫过两眼,曹仝就更没放在心上,歪在椅子里,一边喝茶,一边漫不经心的和仆从说话。

〃来的是个什么人啊。〃

主子问话,仆从受宠若惊,站得笔直,神态恭谨。

〃奴才也不知道,听说是个年轻人,长得浓眉大眼的,也没说什么,就说有人引荐过来,拿了封信,门口开始还不想递,谁知道是个什么来路啊,后来好说歹说,看着也不像坏人,就让他留下在门口等着,先把书递进来回王爷。〃

易北拿着书翻来覆去看了两遍,实在也没印象袁冼居然还有个弟弟,上辈子这人也就是在最后关头帮了自己一把,其他时候也是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会儿竟然还让弟弟过来在自己手底下做事。

信上意思说得很是隐晦,并没有直说他的外调离京保住性命是自己在天子面前进言,也没有提在京中受的种种不平,只说如今自己在益州军中混得不错,只是弟弟不比自己,身体文弱受不得军中苦楚,还请王爷念在京中一面之缘的情分上收留给个差事好不让他吃闲饭云云。

不过袁冼能有这能耐,想必亲弟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这个节骨眼,不可能是专门真的送个人过来干吃饭不干活儿的。

〃让他进来吧。〃

易北随手把书撕碎揉进茶水里,挥挥手让仆从下去把人带进来。

自己和袁冼的关系除了天子,几乎没人知道,而即便是天子,也只不过是认为自己举手之劳帮了袁冼一个忙而已,私底下二人毫无交集,若说是易贤或是太子冒充袁冼往自己府里塞人,一来他们也不会用这么拙劣而明显的手段,二来也不可能会有人知道这种隐秘而心照不宣的关系。

大概就是袁冼在益州听到了京城的动向,大概猜到了自己处境,所以特意让嫡亲弟弟来帮衬一二,也能勉强算是有个心腹了。

〃你还真认识?〃

曹仝拿了易北的茶杯,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没闻到什么异常的气味,又扭头看了一眼门外。

〃你就不怕是有人冒充来暗害你?〃

江湖上往信纸里涂迷药虽然是下九流的手段,但若是手段高明,也能出其不意放倒人,易北倒好,大着心拆信不说,这会儿竟然直接放人进来。

〃我刚来,郡守巴结还来不及,人人都还想往我府里塞人捞些好处,这个点儿,谁都没摸清谁的底细,怎么会有人敢来暗害我。〃

易北笑笑,让人重新上了杯茶。

〃若我开始有动作了,着人暗害还差不多,如今谁先动手就算谁输了一局,才不会有人这么蠢。〃

曹仝哼了一声,十分不以为然。

想当初他刚当上帮主的时候,一天七八上十趟的暗杀,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人人恨不得把他杀之而后快,现在好不容易开口劝诫易北,丫居然还不当回事。

易北没有表现出对年轻人的明显排斥,仆从们的态度也从最初的提防变成了稍显亲热的热络,很快就领着一个浓眉大眼一看就很耿直的年轻人到了易北面前。

〃小人袁麓,拜见王爷千岁。〃

易北拿手撑着下巴,让人赐坐上茶。

〃你之前一直在家中?〃

袁麓很是憨厚的摇了摇头。

〃启禀王爷,小人之前一直跟着哥哥在益州,如今哥哥说科举难考,军中差事也满了,与其花费大力气在益州谋差事,还不如到安乐郡来,王爷这边缺人,想来也是要用人的。〃

耿直的脸,加上耿直的嗓音,外带如此朴实无华毫不加修饰的话,差点没直接把易北给噎死。

先前看着这张和袁冼还有三分像的脸,他还觉得这真是人嫡亲的兄弟。

但现在听听人说话,完全和袁冼就是两个画风啊!

果然他还是让人去益州打听一下比较靠谱。

第126章 交换

比起去查晋商的来龙去脉,派人去益州跑一趟腿还是相对容易的。

很快消息就传了回来,来人的确是袁冼的嫡亲弟弟,如假包换,童叟无欺。

谢老爷也接受了郡守大人的示好,亲自把爱子送到安乐王府,再三谦虚,自己这儿子不成器,还请王爷多多费心,能百忙之中指点一二,那就是他祖坟上冒青烟了。

和谢家小公子一起进来的,还有几家门当户对的公子,都是科考考不上,做生意又不是那块料的货色。

易北统统一视同仁。

新上任的袁麓,凭借着自带的天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