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着外挂来篡位-第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她了,过惯了养尊处优的老大日子,陡然要回京又变回那个唯唯诺诺的江梨,一时之间只觉得总有哪里怪怪的。

毕竟这一年来发号施令的日子不是白过的,王府所有人情往来都要经由她的手,所有人都听她的调配,所有银钱都从她手中过,这种女主人的气场一旦养成,再想缩回去,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压得下的。

江梨试着拗了几个言听计从的表情,终归觉得有哪里不太对。

易北看了一眼自家夫人那近乎扭曲的脸,大发慈悲,开始指点演技。

〃你在封地这一年总不是白过的,如果回京之后皇后看到的还是一个和出嫁之前一模一样的姑娘,那才会真的起疑心,你要表现给皇后的并不是和之前一模一样的状态,而是你在封地时的状态,你觉得皇后应该会喜欢咱们在封地过什么样的日子?〃

江梨想了想,试探着给出回答。

〃拿着俸禄过安生日子,什么都不管?〃

易北很是满意的点点头。

〃但皇后也会有眼线,我们在安乐郡的动静不小,即便是陈管事的那几间铺子和你的小生意娘娘不知道,但发行盐券是瞒不住的。〃

江梨继续动脑子。

〃那就是想要改变现状但始终举步维艰。〃

易北表示孺子可教。

〃我会和太子说发行盐券阻力太大,所以父皇才会另行派人过去主持此事。〃

江梨再接再厉,举一反三。

〃是否皇上应该对你很失望,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所以我们回京之后应该很是紧张,因为怕被皇上训斥或是放弃?〃

易北点点头。

〃妥了。〃

原本他不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撤手,而是想再等一等,等到过年回京述职时再一块儿卸任交接,但自从袁麓听完他的最终目的之后,他算是发现了。

这货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更狠,不仅是对别人,更是对自己。

袁麓说:

〃与其等到过年,不如现在刚有起色时便和天子奏请朝廷另派官员前来接管,一来可以撇清自己,堵了那些说殿下在其中捞了多少好处的嘴,二来最凶险的时候也是从世家手中夺权之时,各种下作手段都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京中没有自己的人铁了心为自己说话,很容易引起天子猜忌,将从前努力付诸东流,不若殿下在京中坐镇,另请天子派可靠之人收回盐权,盐权只要收归朝廷,不在殿下手中,殿下便没有任何僭越的嫌疑。〃

易北想了想,觉得袁麓说得也挺有道理的,便让他拟了封密折,连夜加急送去宫中。

天子的批复很快,没有任何磨蹭与废话,一纸诏书以王妃还未有身孕宜回京调养身体为由,将二人召回京城,另派才刚升任侍郎没有多久的一位寒门为卤政巡查,即日赶赴安乐郡主持此事。

易北每每想起京中那回复得无比迅速的旨意,便是一阵后怕。

天子的反应如此之快,只能说明一点,那就是天子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安乐郡盐权的动向,或是近卫军中有人时时在背着自己和京中联系,或是天子另派了人暗中监视自己,若是再晚上几个月,只怕天子就要生疑了。

权柄诱人,但也是毒药。

果然是最近在封地过得顺风顺水,又远离京中纷争,他都快忘了那种时时刻刻都在提着小心的日子。

〃这次带带人足够多,回去之后,京城的宅子也该好好打扫一下了。〃

这种事情,就算是易北不说,江梨也想办。

毕竟谁都不想日日生活在别人的眼皮子底下,早上起来她打个哈欠,晚上皇后娘娘就能得到消息。

〃我慢慢来做,不着急。〃

算算时候,也快了。

这两年天子的身体都在走下坡路,但外人根本看不出来,太子只会比别人更加着急。

只怕自己离京这一年,太子和皇后都已经做好了准备了。

该怎么样才能好好和皇后进一进言呢。

易北摸着下巴,开始考虑回京之后的打算。

〃放心吧,很快了。〃

江梨嗯了一声。

前几世天子差不多都是同一个时间段死的,就算不是同一天,但误差也不会超过三个月,如今距离天子驾崩只有不到一年了,就和易北说的一样,的确很快了。

但为什么易北会知道这个?

侧头看了易北一眼,江梨发现易北早就开始神游物外,不知道在打什么坑人的主意,便把自己的小心思收了收。

大概就是想事情的时候随口是跟自己说现在局势已经很明朗了,所以很快就会有结果了吧,果然是自己想多了。

第139章 调养

回京远比离京要来得顺利,虽然不至于和钦差归来一样有太子和易贤的夹道欢迎,但易北和江梨还没等回王府,就被帝后二人双双召进了宫。

女眷归皇后,男子归天子,各自领回去,该问话的问话,该关心的关心。

经过一路的心情调整,江梨成功的在进宫之后切换成了皇后最期望看到的表情,一边和皇后吐苦水封地的生活艰难,一大家子难得养活等等一系列掌管中馈之后的银钱用度话题,一边和皇后表达着京城有娘娘照拂简直比封地好上十倍的忠心耿耿。

并且还把自己和谢夫人合伙开的香铺供了出去,直言不讳实在是入不敷出,她竟然下海经商,果真是给皇室丢脸等等的请罪之语。

至于易北动盐权的主意,那简直就是以卵击石,钱没捞到一分回来,倒把她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银子花出大半,差点没动嫁妆。

皇后对于江梨的上道表示很是满意。

她在安乐郡的眼线传回来的消息也的确是江梨在和谢夫人合伙开铺子,以供王府开支,而且还经常入不敷出,王爷为了亲善的面子经常擅自增加府中官员用度,每每都让王妃感到十分为难。

更有王爷和王妃感情不和的传言,说得有鼻子有眼的,什么王爷一到封地就收了个男宠在府中,一月之内进王妃房里的次数屈指可数,大部分时间都和男宠关在书房,而王妃甚至一气之下搬离王府去佛寺旁边居住云云。

这倒是让皇后很是为难。

她预想到种种可能,什么纳妾胡闹之类的,唯独没有想到,自己这个庶子居然还是个断袖。

虽然是同父兄弟,但到底也得防患于未然,果然下次还是让太子少和他来往些比较好……

自以为想清楚前因后果的皇后,对于为何成婚一年江梨的肚子还没有动静,大概心里也有了点数。

同房的次数屈指可数,这都能有孩子,要不然就是江梨运气实在太好,一次中招。要不然就是易北运气实在太差,不到一年就被妻子带了绿帽子。

但这种事关夫妻房事的问题,皇后总不好满大街的嚷嚷王妃不孕是因为王爷不播种,还是意思意思的给江梨随便派了个太医每天去王府给王妃请脉,顺带调养身体。

先前就去过王府给易北治拉肚子的林太医,就成了唯一一个对王府熟门熟路的有经验人士,被院判大人义不容辞的推了出来。

本来么,怀孕这种事情,除开夫妻双方的原因,剩下的只能看天决定,太医哪有那么神,能够保证调养调养就一定能受孕?

要真有这本事,还要送子娘娘庙做什么,直接把香烧来太医院不就结了。

更何况这件事,王妃有孕了太医未必能讨到好,但若是没怀上,肯定是要挨罚,院判到底是经历过裴贵妃辉煌时候的老人,很清楚皇后绝不可能真心对待易北这个裴贵妃留下来的骨血,谁触霉头都行,只要不是他倒霉都好。

江梨对于谁来给她请脉并没有多大意见,红着脸谢过皇后,把从封地带来的土产献上,便告辞出来,顺路弯去娴福宫中,和贤妃聊了聊,才慢慢悠悠晃出宫来。

易北被天子留晚饭,差人回来说天晚了就宿在宫中,让江梨不用等他。

虽然说王府里还是自己走的时候的那些人,但江梨一次性从封地带了这么一些人回来,总不能让他们白住着不干活儿,碧云轻车熟路的把所有人安顿好,按照在安乐郡的规矩把事情一一分派下去。

虽然易北不回来,但江梨也没有多少空闲,等所有人事都分派完了,也差不多到了掌灯了。

所有的事务都有了两倍于先前的人去做,王府里接替陈管事上来的刘管事顿时有了种自己没用了的感觉,打听着好不容易江梨身边只剩下碧云在伺候了,才期期哀哀来找王妃娘娘哭诉自己的忠心。

“自娘娘和王爷走后,我们这群留下来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陈管事又无故暴毙,人人都吓得不行,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奴才想着,王爷总不能一直在封地待着,逢年过节,又或者是京中传召,总是要回京的,总不能让王爷回京了,看到这王府就荒了啊,所以奴才就擅作主张,顶了管事的差事,分派布置,只是没能和娘娘禀报,还请娘娘不要怪罪奴才。”

江梨面带千年不变的和善笑容,大力夸奖了刘管事临危不惧挑起大梁的义举。

“刘管事这是说的什么话,当年我和王爷仓促离京,王府里什么都没来得及安排,幸得刘管事替我们打理安排,若非如此,我和王爷此次回京,哪里能有这么安生。”

刘管事满脸堆笑,继续和江梨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辛苦。

“刘管事的辛苦本宫是知道的,从封地带人来,一来是怕王府里人手不够,二来也是想着府中人辛苦,也该休息休息。”

江梨大度的表示十分理解,府中琐事烦杂,又要安抚人心,着实很不容易。

“从前再不好,现在也熬过来了,王爷既然回来,肯定不会不管你们的,你在府里辛苦了这么久,是时候该休息一下了,碧云一直跟着我在封地,知道我的规矩,也很熟悉王爷的习惯,而这京中的人情往来,她可就不如管事你了,不若你便帮本宫看一看这人情来往之事,其他琐事,若是实在忙不过来,就让碧云来做。”

刘管事的笑容有些凝滞。

若说王妃有意架空他,实在是没必要让他去管人情往来这个肥差。

但若说王妃有意重用,似乎也没有这个可能,如今王府里王妃的心腹和旧日王府的老人之间分庭抗礼,泾渭分明,他这个管事的身份正是尴尬,这其中要是没有王妃的暗中支持授意,打死他都不信。

如今王妃刚回府,皇后给他的消息是让他看看再说。

问题是他再看一看,只怕自己这个管事的位置是坐不牢了。

陈管事莫名其妙出事的前车之鉴,让他有了出头的机会,但也让他对自己侍奉的这位王妃主子总有些说不清的忌惮。

明明王妃什么都没做,但似乎又什么都做了一样。

那几次陈管事和王妃在房中到底说了些什么,他们无从得知,但结果就是原本忠心耿耿对着皇后娘娘的陈管事,一夜之间倒戈相向。

现在也轮到自己了。

〃娘娘这就折煞奴才了,为娘娘尽忠办事是奴才的本分,哪里敢说什么辛苦不辛苦,既然碧云姑娘不熟悉如今京中局势,娘娘信任奴才,奴才定当为娘娘办得妥妥当当的,绝不让娘娘烦心。〃

江梨又大力赞赏了一番刘管事高风亮节深明大义,赏了他几匹缎子,让他下去休息,第二天准时上岗。

〃娘娘怎么让他管这个?〃

碧云一直站在江梨身边当人肉背景板,刘管事走了之后才敢出声。

明着江梨是剥了刘管事管事的差使,但暗里管人情往来往往是主子身边最信任的人才能做,这明降暗升,她都有点摸不清王妃到底什么打算。

更何况即便是她去了安乐郡一年,但到底宫中底子尚在,与她交好的姐妹之间也有联络,更兼陈管事先她们半年来了京城,这有什么动向是她不知道的,轮得上这姓刘的作主?

江梨瞥了碧云一眼,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

〃明天林太医来请脉的时候你告诉她,就说本宫旅途奔波,已经病了,请他看着开个方子,再告诉门上,一般点的人上门,都说不宜吹风心意领了。〃

刘管事权力再大,也不过是个奴才,真正有身份的人铁了心的想要上门,别说他一个奴才,就连她自己这个王妃都拦不住,这个人情往来管的,基本上可以说是什么都没有管。

但若是不让刘管事领一个看上去是实职的闲差,只怕头一个坐不住的,就是皇后。

原本以为一直温驯的一条狗,陡然冲自己露出爪子,任谁都想早点斩草除根。

〃刚刚刘管事走得急,我忘了吩咐,你去告诉他一声,这两天给我拟一个京中女眷身份的名册来,再附上该如何送礼,走动顺序这些东西,一并拿来给我看。〃

碧云会意,高高兴兴领命而去。

门上有一半的人是从封地跟过来的,肯定不会放任王府的人作威作福,仗着王府的威势给人留一个狂妄自大的名声,王妃让刘管事拟来名册肯定是有其他用途的。

至于人情往来么,娘娘都说了要卧病,这些东西果然还是要缓一缓的。

江梨叹了口气,着人进来洗漱更衣。

京中的日子不好过,还是在封地更加自在些。

明天第一个来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第140章 谈心

江梨在京城的熟人说多不说,说少也不少,但算得上是闺蜜级别的,一个已经嫁人,一个似乎还在外头游历。

林太医给江梨诊过脉,意思意思开了几副静心安神的方子,嘱咐要闭门谢客禁止劳神,又叮嘱了一堆什么调养身体最忌忧思过度心情不好云云,江梨让碧云一一记下,好吃好喝好招待,留在府中再观察一下王妃身体,也好做到绝对不会出意外。

左不过林政之在太医署里没什么大事,推辞一番,便也留了下来。

反正让他上门来照顾王妃身体的是皇后,万一病了会对日后受孕有影响怎么办呢?小心一点总没有错。

门上得了嘱咐,一般点的一概好言好语送回去,记下名字回来汇报。

但总有门上拦不住的人。

比如说太子妃娘娘。

晋阳公主人在深宫,出门不便,听闻江梨身体不适只是着人送了些东西,让她好好调养身子,等好了再聚。

朝华郡主则是最近在安胎,也是被圈在家里出不去,闻得江梨回京,闹了好半天,最终以江梨卧病她不宜上门而收场。

最后一路畅通无阻,来到江梨内室的,就是阔别已久的太子妃谢倾歌。

江梨做戏一贯都秉承着做足的原则,屋里熏得浓浓一股药香,整个人就躺在床上,脑袋上缠了个抹额,谢倾歌踏进房里的那一瞬间差点都以为江梨就快不行了。

〃妹妹这是怎么了?〃

昨天皇后和她说的时候,江梨还是活蹦乱跳的,怎么她就晚了一步,这姑娘看着人就不行了一样?

江梨冲谢倾歌露出一个虚弱又强撑的笑容。

〃让姐姐见笑了。〃

碧云在一边抹眼泪,边抹眼泪边自责。

〃娘娘就是太撑着了,进京的时候就已经有些不舒服了,硬是要马上去给皇后娘娘请安,说是回了京不立刻去不恭敬,连王府都没回就去了宫中,回来还要安排王府里的事儿,半刻都没歇着,还让刘管事去拟了如今京中女眷的名册来,说是第二天要挨个儿去送帖子拜访的,现在可好,才刚起就觉得头疼,是奴婢照顾娘娘不周到,奴婢有罪。〃

谢倾歌看着江梨,恍惚又感觉自己回到了当时十一皇子府穷得入不敷出,自己还要贴钱过来打探消息和吃饭的时候了。

只不过如今江梨没办法再以没钱作为借口,转而是开始生病了。

〃本来应该是我先去拜见太子妃姐姐的,如今倒让姐姐先来看我,是我的不是。〃

江梨满满都是愧疚之情。

〃妹妹刚回京中,什么都不熟悉,也不知道,姐姐久在京城,什么都是清楚的,妹妹只求姐姐教教我,也免得我刚回京就要闹笑话。〃

谢倾歌笑了笑。

〃京中最近也没什么事啊。〃

就是新提拔了一堆寒门上来,结果就是一群的寒门女眷和贵女同席而坐,气氛特别尴尬,诗词歌赋中间夹杂着各种柴米油盐,闹得一干贵女们聚会都不知道该怎么聚了。

朝中局势越发脱离了皇后原先预期的轨道,易北又在安乐郡闹出了那么大的动静,官家插手之后盐价陡然比世家掌控时低了不少,品质则更胜以往,民心所向,现在似乎百姓人人都知道了还有这么一个安乐王的存在,各个交口称赞说是本朝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位贤王,风头一时甚至盖过了太子。

如今就连天子都对易北颇为倚重,张口闭口就是我儿十一如何如何,别人她不知道,但皇后是真的有些急了。

这次原本皇后想举荐官员去安乐郡插手盐务,最后却被天子生生驳回,另派他人,里子面子都被丢了个干干净净,恨得牙根儿都痒了。

若是再放任易北在封地闹下去,只怕人不用回京,天子都已经起了易储之心。

还是把人弄回来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要安生一些。

两害相较取其轻,有了皇后的一力鼓吹,易北回京的诏书才会发得如此顺利。

虽然皇后不会对谢倾歌说得十分明白,但太子身处其中,对于自己的地位还是很敏感的,而对于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就更敏感了,从前是易贤,现在是易北。

连带着谢倾歌对于其中的门道也摸的很清楚,易北绝对不会是被随随便便的叫回来的,说不好现在天子已经起了易储之心,只有在京城,离皇权中心最近的地方,行事才最方便。

没有说远在封地带兵勤王的成功率更高的。

现在江梨和易北的态度很重要。

从昨天江梨进宫之后,皇后的表现上来看,似乎目前一切正常,江梨好像还没猜到天子这种隐晦的心思,就是不知道易北是否已经猜到了。

不过从今天碧云说过的话来看,似乎江梨对皇后的态度依然未变,毕竟人情往来是大事,就这么随随便便的交给了皇后派过来的管事,与其说是心大,不如说是草率得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在这个基础上,再说去拜访京中女眷,则显得很是正常。

毕竟是刚从封地回来,哪能不和地头蛇们拉拢关系好站稳脚跟的呢?

换了自己也会在第一时间让人整理出当地女眷之间的关系网,然后再决定尽快拜访哪一位,谢倾歌觉得自己很能理解江梨的打算。

〃不过要说起来,最近倒是有个笑话。〃

想起来之前江梨和王家嫡小姐之间如胶似漆的姐妹情,谢倾歌觉得自己还是有必要和她透露一二的。

〃我也是听太子说的,前阵子陛下下朝之后召见臣属,人少时私下问起薛尚书的婚配问题,似乎很是推崇王家小姐,结果你道怎么样?〃

这个倒还真是在江梨关心的八卦范围之内,毕竟前几世薛从安都是围着王家小姐转,死活求而不得,不知道这一世是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