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荣宠手札-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瞧见有个位置十分不错。

那个桌子在给徐太后留着的桌子旁边,不远处就是一丛花圃,而后另一边则是葛家的座位。

如果她换过去的话,葛家的位置定然是在皇后娘娘旁边不能改了,太后的位置也挪动不得。说起来,倒是没有给沈家与她挨着坐的余地了。

沈氏打定主意后,心里暗松了口气,就礼貌性的与现在和她一桌的陆老太太打了个招呼,准备即刻往那边去。

陆老太太见她要走,亦是心里喜悦。不过口上到底是要假意挽留几句的。

两人你来我往客气了一番,这便道了别。

谁知沈氏刚要迈开步子往自己中意的位置行去,一抬眼,心里就是咯噔一下,顿时心情跌落谷底。

沈家人不知何时已经进了霜月宫中,已经停在了离她不远的地方。

她怎么也没想到,就和陆老太太多说了几句话的功夫,那些人已经过来了。

沈氏极好面子。即便此刻非常想走,可也得把场面话说了、将面子上的功夫做齐整。

她稳了稳心神,对着沈老太太唤了声“大嫂”。又望向了国公府其他人。

后面跟着的那些小辈,她无须理会。

可是沈老太太旁边的沈千兰,她却不能不搭理。

沈氏硬着头皮朝沈千兰挤出个笑来,唤道:“姐姐。”

沈千兰和她是一母同胞,五官极其相似,平时沈氏总是绷着个脸倒还不容易瞧出来,如今她这一笑,再与和蔼的沈千兰面对面站着,旁人就能看出相似来。

不过,当沈氏叫了沈千兰一声,又问候过了,沈千兰还都一直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淡淡的看着她,唇角含笑的紧抿着,一个字儿也不曾说出来。

周围有太太们低语了几句。

沈氏脸上笑容有些挂不住了,本是硬撑着扬起的唇角弧度,也愈发绷直了些。

沈老太太握了握沈千兰冰冷的手,与沈氏说道:“原来是定北王妃。多年不见,老身差点认不得了。”

沈氏听出了其中疏离的意味。

眼看着四周的人不时的低头私语,沈氏的笑容愈发浅淡,与沈老太太道:“嫂子真是贵人多忘事。可叹我离得远,不然的话,定然是要和嫂子时常往来的。”

她这就是在说,多年不见是因为她在北疆,而国公府在京城了。

沈老太太在国公府当家多年,行事颇有些雷厉风行。听闻沈氏这一声辩解,她也不多绕圈子了,便道:“原来是离得远。想来当年国公爷过世的时候,我遣了人多次去北疆送信,定北王妃也是觉得这路途太远,方才一次都不曾给过回音。可叹我们在这边哀痛至极,无法去往北疆亲自去请王妃,也无从得知您的苦衷了。”

这话一出来,周围的人俱都震惊不已,面色各异的看向了定北王妃。

沈老太太口中的国公爷,便是说的早在多年前已经故去的先沈国公、定北王妃嫡亲的哥哥了。

当年他去世的时候,沈氏一直未曾出现过。旁人也不好多问,只想着许是北疆那边有事,沈氏脱不开身不方便过来。

谁曾想,竟是这样一个情形。

沈氏很是尴尬,只觉得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利刺,不住的在刮着她的皮肉。

她心中暗恨,再和沈老太太开口的时候,语气就有些冷漠了,“我自是要在那里照顾王爷。”

“若我没记错的话,当时王爷还在战场上,无暇分身回王府。”沈老太太闷了多年的一口气,如今总算是说了出来,“莫不是王妃还有那本事,能入军营去照顾王爷?”

沈氏的脸色顿时忽白忽红,十分精彩。

看着她的脸色变幻,想到她用蔺时谦来做借口,一旁的沈千兰的神色微微一变。

沈千兰死死盯着沈氏,沉声说道:“说起王爷,王妃和王爷的感情倒是极好。听说你们琴瑟和鸣,王爷又是个专情之人。倒是难为王妃了,总算是如愿以偿。在这里,我还要道一声恭喜才是。”

她是个性子和善的。平日里与大家相处,都是笑眯眯的模样,无论大人孩子,都爱和她亲近。

众人哪里看过沈千兰这般说话夹枪带棒的模样?所有人望向沈氏的目光都开始意味不明起来。

沈氏的脸色又变了几变。不过,最终一个字儿也没有说,扶着桌子慢慢坐了回去。

她知道,自己这个时候如果非要往徐太后那边坐过去,简直就是将自己远离沈家人的目的赤裸裸的昭示在所有人面前。到了这个地步,与其避开,倒不如坦坦荡荡的和沈国公府的人挨在一起,先把这顿饭吃完再说。免得落人口实。

沈老太太身后有个模样和她有三四分相似的少女轻轻的嗤了一声。被沈老太太回头看了眼后,她闭了嘴低下头,默默的跟在大人们身后依次坐下,不再多说什么。

灵犀之前一直在元槿的身边跟着。

她早就望见了陆老太太在不住的使眼色,不过元槿就在身边,她也没甚借口,只能按住不动。

如今看定北王妃来了,灵犀知道自己不过去伺候说不过去。好在王妃和陆老太太挨着,她还能顺便有机会接近陆老太太,这便与元槿行了个礼说要去服侍定北王妃。

她身为妾侍,要去服侍主母,本也是定北王府里的家事。元槿自是不会拦着,就点头允了。

灵犀低着头脚步匆匆,来到了沈氏的身边,躬身行了个礼。

沈氏这些天未曾得以见过蔺时谦,自然也没有见到灵犀过。看她过来,只当不知,自顾自的拿着手边的瓜子慢悠悠磕着,根本不理会她。

沈氏倒是不怕旁人诟病自己的这个做法。

左右这里来的都是当家主母,谁家没有一两个难对付的妾侍通房?

都是这么对付过来的。

沈氏笃定,自己这番做派没人会瞧她不起。

她这边老神在在,反倒是旁边的沈千兰看不过去了先开了口。

沈千兰和沈氏离得不远。两张桌子本就挨得近,她又是在离沈氏这张桌子最近的一个位置。看到灵犀低眉顺目躬身半晌都没有得到只字片语,沈千兰说道:“多年未见,王妃还是这般的性子。往日在府里就惯爱和丫鬟们开玩笑,如今到了王府里,看来也是如此。”

这番话意有所指,说的沈氏心里冒火。

若是平日里,她少不得要反唇相讥。可是如今面对的是沈千兰,她就有些心虚了。

当年对沈千兰做下那些事情的时候,她到底年少,露出了许多马脚。

若非沈家当时铁了心的要和定北王结亲,且只她和沈千兰两个嫡女、她恰好符合年龄,想必也不会让她嫁过去。

沈氏犹豫了下,到底没有反驳沈千兰,免得惹怒了她说出什么更了不得的话来。

她知道,自己不能走。

若她不在的话,沈千兰和沈老太太对旁人说过什么,她都无法知晓了。

沈氏硬是憋了一口气,没有去理会沈千兰的话语。

她探出手去摸了桌子上的一盏茶就要喝。

哪知道刚才她吃瓜子口渴,已经喝光了一杯。现在这个是旁边的小宫女看她杯子空了,给她刚刚倒的。

乍一碰到,唇边就是焦灼的一阵滚烫。

沈氏心烦意乱。一瞥眼,就瞧见了灵犀身上穿着的衣裳。

灵犀在她身边跟着的时候,素来是穿旧衣、戴旧首饰的。有时候蔺时谦觉得灵犀衣裳太不好了,会让人给她做两身。但大多数时候,灵犀的衣裳都是沈氏来安排。所以根本没有新衣穿。

但是现在灵犀身上分明穿着崭新的衣裳,而且是用的很不错的缎料。

沈氏心底暗恨,知道灵犀这衣裳应当是蔺时谦或者是皇后娘娘吩咐了人给她准备的,不能对此发火,就手一扬将手中的一盏茶给掀了。

茶水滚烫,落在了灵犀身上。

好在灵犀看到茶水过来的时候稍微闪了一下,所以热水未曾落到肌肤上,只在裙子下摆的地方沾了不少水渍。

“杯子烫手。”沈氏到底还记得灵犀是陆老太太身边出来的,朝对方礼貌的点了点头,“不小心打翻了。”

陆老太太心疼灵犀,看着沈氏对灵犀一直这样咄咄相逼,陆老太太的心里很不好过。

她抬眼四顾,恰好瞧见两名宫女正朝这边四顾看着,似是在寻人。

其中一个年龄稍微大一些的,陆老太太见过,是照顾定北王的名唤莺歌的。她以往来宫里的时候,这个宫女曾和灵犀说过话,她有印象。

伺候定北王的宫女出现在这里,最大的可能就是来寻定北王妃的。

陆老太太记得那莺歌和灵犀的关系好似还不错,即便过来了,也不会火上浇油的帮沈氏,就忙让人将莺歌唤了过来。又和定北王妃沈氏说道:“那边有人过来,许是要来寻您?”

沈氏就循着她指的方向看了过去。

陆老太太见状,暗松口气。想着沈氏和莺歌说几句话的时候,她也趁机能和灵犀搭上话。

谁料莺歌来了后,却只和沈氏行礼问安,就转而过来,将灵犀扶了起来。

莺歌就算是照料蔺时谦的,说到底,也是宫里的人,是陛下和娘娘手底下做事的。

沈氏瞧她将灵犀扶起,心里憋了口气,敢怒不敢言。

莺歌扶着灵犀站直后,正要开口,瞥眼瞧见沈氏那满含怨愤的模样,心下一转,并未对了灵犀开口,转而笑着沈氏那边道:“王爷一本书不见了,可是让我好找。”

沈氏问道:“什么书?”

“就是今儿中午的时候翻的。”莺歌无奈的叹了口气,“先前还想着是在屋里书架上搁着,刚才去瞧才发现东西不在。王爷近日身子不好,婢子们也没敢和王爷说,只求在王爷发现前能够寻到它就好。”

她一句“王爷近日身子不好”,就将蔺时谦未能出席端午宴的缘由给讲了。

周围人暗自颔首。

沈氏听了她的话,注意到了那书的事情,不由有些气恼,冷声道:“他的书在哪里,我可是不知。”

沈氏是在摆脸色给莺歌看。毕竟这个宫女只面子上做的好看对她恭敬些罢了,实际上全然不是这般。

谁料莺歌不气也不恼,接着就去问灵犀:“王姨娘可知是在哪里?”

一听“王姨娘”三个字,沈氏登时火了,拍案而起,冷笑道:“主母未曾同意,竟是可以随意抬举她了?谁给她的这个胆!”

灵犀瑟缩了下,头垂得更低。

莺歌不卑不亢的道:“这事儿是王爷同意了的。陛下和娘娘都知道。”

沈氏还欲再言,旁边传来了沈老太太沉郁的声音。

“身为人妻,相公病了不知随侍在旁,反倒要在宴席上抛头露面。相公的东西不见了,也不知道去处,反倒要让人去问个姨娘。王妃当真厉害。老身佩服不已。”

这一通话又是直接去堵沈氏。

而且,还是在帮一个妾侍说话。

沈氏终究怒了,气道:“你们总说我和你们不亲。可就这样处处奚落我的家人,让我如何面对?”

她这番话说得委屈至极,周围太太们看着她的时候,不由面露同情。

沈千兰说道:“也并非是奚落。只不过有些事情看不过去,说上一两句。”

她瞥了眼灵犀,道:“听闻王府的这位,虽然未曾为王爷产下一男半女,但曾有孕多次。说起来,没有功劳也是有苦劳的。你这样为难人,到底是落了下乘。”

定北王一直无子,这是稍微熟悉点的人家俱都知晓的。

可是很少有人知道,灵犀曾经有孕多次,只不过没能生下来。

如今听闻这妾侍曾有孕多次都落了胎,再听沈千兰的那句“落了下乘”,旁人不禁猜测起来,沈千兰这句话说的是沈氏现在这般做法,还是说多年来灵犀未能生子一事。

如果是后者……

那可就说明很多问题了。

细想灵犀的遭遇,再看沈氏,再想到沈氏连灵犀得了个“姨娘”的身份都要公然计较,太太们望向沈氏的目光里,便多了许多不明的意味。

偏偏这个时候,沈千兰又道:“姨娘的身份,也是她应得的。毕竟若非那些个‘意外’,王姨娘已经为王爷诞下几名健康的子女,王府里男丁都能添上几个。王妃,您说,是也不是?”

她这话,简直是在十分明确的告诉所有人,那些“意外”,是由沈氏一手造成的。

王爷无子的后果,也是她刻意所为。

旁边的窃窃私语声瞬间大了不少。

沈氏怒火中烧,低吼道:“沈千兰,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沈千兰淡淡的笑了下,“我只是想告诉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的那些手段,旁人或许不知晓,可我却清楚的很。”

这时候有位太太在旁边迟疑着问道:“当年这位……”她忘了灵犀姓什么了,顿了顿,“……这位姨娘,落下的胎里,可有男孩?”

这话可就问的十分尖锐了。毕竟在场的人们都知道,定北王没有儿子。

沈氏听闻后,脸色漆黑如墨,不答话。

沈千兰莞尔,说道:“不止一个。”

落了不止一个男胎。

这句话仿若惊雷落到了人群里,轰的一下炸开了锅。

沈老太太自然也听到了周围的议论声。

她脸色一整,呵斥道:“都别说了。还嫌不够丢人?!”

沈千兰并未理会她这一句。

沈千兰朝沈氏看了眼,转向灵犀,说道:“你若有苦衷,只管与我说。旁的我不敢保证,关键时候护你一护,还是可以的。”

她这话里的意思可就多了许多。

她是定北王妃的亲姐姐,为何反倒要去护着定北王身边的一个姨娘?

相熟人家里年长些的女眷都隐约知道,当年和定北王议亲的,是这位沈千兰,而非现在的定北王妃。

后来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换了人不说,多年来沈千兰也未再嫁。

众人将这事儿前后捋了捋,再看沈氏身后,眼神又是与先前不一样了。

沈氏之前就是怕沈千兰乱说话,所以才非要来这众人聚集之处看看。

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这么多年了,沈家和沈千兰都默然不语,偏偏今日,当真是公然发难。

在这一瞬,她忽地想了起来,沈国公府的人之前去过徐太后那里。

不过这个念头只在脑海里一闪而过,便被她忽略了。

毕竟徐太后没有任何理由去帮助灵犀。

面对着所有人的目光,沈氏终究是没法继续坐下去。

她朝着灵犀冷哼一声,说道:“我们走!”语毕,当先推开座椅,先行离了座。

灵犀看看陆老太太,看看沈千兰,忽地双膝一弯,跪倒在地,声音哀戚的说道:“王妃饶命!奴婢再也不敢了,求王妃不要责罚奴婢!”

她语调十分仓皇凄凉,甚是无助,任谁听了,都忍不住心里生出怜惜和同情。

所有人,包括沈老太太和沈千兰,看了她一眼后就都望向了沈氏。

沈氏气狠了,怒吼道:“我这些天见都未见过你,何来的责罚?莫要血口喷人!”

灵犀身子剧烈抖动着,不再说话。

这时候莺歌旁边的那个小宫女低低开了口:“王姨娘的身上有许多的伤。太医说,都是陈年旧伤了。怕是难以痊愈。”

“确有此事?”莺歌的声音比刚才说话的银香声音大了许多,脆生生的一说,周遭人都能听见,“王姨娘身上果真有许多的旧伤?”

在她鼓励的眼神下,银香的胆子也大了点,点点头道:“是有很多。”

莺歌叹道:“王爷心慈,断然不会随意处罚王姨娘的。”

银香也知道蔺时谦是出了名的为人十分公正,顺势点了点头。

沈氏被太太们尖锐的目光刺得浑身难受。

公然说明不是蔺时谦做的,不就是在暗指是她做的了?

身为王爷的妾侍,除了王爷和王妃外,定北王妃上上下下哪个敢去为难灵犀!

沈氏气得头发晕,手上用力,一把推向莺歌。

沈氏年纪大了,莺歌却正年少。

按理说,沈氏气极的这一下不会将莺歌怎么样。

可是莺歌在她这一推之下,身子晃了晃,直接歪倒在地。

沈氏愣了下,看看自己的手。

旁边孟嬷嬷急急走来,指了莺歌呵斥道:“怎可对王妃这般无礼!”语毕,又朝着沈氏歉然说道:“莺歌一向心直口快,想到什么就直接说了,有冒犯王妃之处,还望王妃见谅。”

沈氏一口气怄在了胸口发不出来,气得手抖。

莺歌若是“心直口快”,岂不是说莺歌说的全是实话了?

她冷眼甩向孟嬷嬷,正欲开口斥责,旁边莺歌噗通跪了下去,说道:“都是婢子不好。婢子知罪。请王妃和嬷嬷责罚。”

“罚你三个月月例。外加再也不准出现在王妃面前!”孟嬷嬷朝着王妃福了一礼,又说道:“她做错了事,我需得带她下去受罚。王妃切莫和她一般见识。不过是个不懂事的罢了。”

语毕,她再不管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的沈氏,唤上莺歌和银香,这便一同下去了。

沈千兰朝身边的丫鬟示意了下,丫鬟上前,将灵犀扶了起来。

灵犀向沈千兰行礼道谢,又朝沈氏福了福身,就转了方向,回了元槿的身边站着。

沈氏一甩袖子,快步离去。

临出院子前,她恨恨的望向元槿,却见元槿好似根本不知道那边发生的事情,正和刚刚到了院子里的徐太后在说话。

徐太后神色不善。而元槿,脸色也不太好看。

徐太后不喜皇后、与皇后不和,这事儿很多人都知道。沈氏在宫中住了那么久,自然也是知晓。

看到那婆媳两个正僵持着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沈氏顿了顿,越看这两个人越是和之前的事情没甚关联。再回望了一眼沈国公府那边,沈氏脸色一沉,快步离去。

霜月宫外的墙边的一个大树下,隐在树后的孟嬷嬷探头看着沈氏走远了,这才转首过去,关切的问身边的莺歌:“刚才摔的疼不疼?也是难为你了。真狠得下心去摔这一下。想必是青了。”

莺歌挽着她的手臂,笑道:“嬷嬷又不是不知道我。一激动,什么都顾不上了。”

“你这孩子,真是……”孟嬷嬷拍了拍她的手,“罚你的银子,既然说了,明面儿上自然要罚的。过后我悄悄的再将银子给你填补上。”

莺歌知道这个时候拒了反而不好,就笑着应了一声,半晌后,叹道:“其实我也是替王爷不值罢了。”

孟嬷嬷许久没有言语。最终重重一叹,又摇了摇头。

沈氏离去的时候看到元槿和徐太后在争执,倒是没有看错。不过,她理解错了两个人在争执的内容。

徐太后过来的时候,一见到元槿,就过来兴师问罪。

“刚才我去玄和宫了一趟,”徐太后紧绷着脸,语气冷硬,“听说灵犀被你带走,莺歌也不在玄和宫里?”

元槿听闻她这话,就知晓徐太后或许猜到了莺歌是她让人带来的。

她不知道徐太后这般过来是为了什么,便沉默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