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本色-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追了随御儿离开吧,这孩子说话一向守信,既然他已经和朕保证,不会去伤害睿儿的性命,那朕如今便也算是放心了。能在临死前在与显御说说话,嘱咐他两句。并帮显睿要得了御儿的一个承诺,朕也算是了无牵挂了。”

邓昌伺候了明帝几十年,彼此间别看是主子和奴才的身份,可那关系却丝毫不比知心老友差到哪去。

因此闻听得明帝这一番欣然等死,并且即将命不久矣的言语。邓昌当即眼泪就落了下来,更是跪倒在地的说道:

“主子您可千万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奴才还想在伺候您几十年呢。何况如今政局不稳,前朝更是离不开您啊。为了这大周的江山您也得保重龙体才行,这才是黎民百姓的福气。”

这话才一说完,邓昌不禁擦了擦眼泪,接着便望了明帝一眼,语带不解的说道:

“陛下,恕老奴多嘴一句。您刚刚为何不和御王爷讲清楚,睿王和昭阳郡主的婚事,那也是迫于局势,不得已而为之的。如此他们兄弟二人误会才会消除,两相联手之下还可一起制衡住薛家。”

因为提神针的效果,这会渐渐有些减弱,明帝连说话的语气都渐渐虚弱下来了。

但是头脑仍旧处于清醒状态中的他,不免还是在苦笑摇头之后,缓缓的说道:

“邓昌啊,你以为朕想看着御儿如此煎熬不成。可是如今显睿已经和瑾萱成婚两月有余,木已成舟,若是我告诉御儿,瑾萱大婚不过是为了稳固显睿的地位。那以这孩子的心性,必然会不管不顾将萧瑾萱从新拽回到自己的身边不可。”

慢慢的从石椅上站起身,明帝边被邓昌搀扶着向自己的寝殿内走去,边继续轻咳的说道:

“瑾萱既然已经嫁给了显睿,那便是御儿名义上的兄嫂。朕如何忍心看着这孩子因为情陷太深,最后落得个与兄长争夺女人的骂名。那朕在九泉之下,都再无颜去见映月了。既然瑾萱这孩子都能为了安然护下显御,而不将实情讲出来。那朕怎么能破坏她这份苦心,亲手害了御儿呢。”

萧瑾萱不讲出大婚实情,那是因为弃情绝爱这道枷锁,迫使她不得不将周显御从自己身边逼开。

至于周显睿那完全是因为被相府监控的太紧密,导致他根本没机会私下和周显御解释清楚,甚至就连一封密信也传不出去。

而如今另一个知道大婚真相的明帝,却出于一种父亲对孩子本能的保护,不想叫周显御知道实情后,而做出害了自己声誉的傻事,所以到了最后竟然也选择将事情隐瞒了下来。

常言说的好,天意弄人,阴差阳错,或许指的便是周显御如今所面对的局面。

明明知情的都是他最为亲近熟悉的人,可因为各种原因,却导致他这个当事人,如今竟一直被蒙在鼓里。

而相比起明帝这边,在明知命不久矣,却能与爱子在见一面,并因此觉得再无遗憾的心情比起来。

如今众人离去的凤翔宫内,薛后却神情极为阴霾的坐在凤椅上。

而陪坐在侧,并未离开的周显泰和白柳,也因为殿内的氛围过于压迫,而无一人开口说话。

直到一炷香后,眼见得左雯推开殿内走了进来,当即薛后不禁从凤椅上坐直身体,并透着股焦急的连忙问道:

“怎么样了,皇上和周显御究竟说了什么,咱们的人可有探听得到。”

闻听得这话,左雯不禁低下头去,接着语带一丝无奈的说道:

“皇后娘娘,奴婢办事无能,并没有探听得到皇上和御王都交谈了什么。都怪那周显御六识太过敏锐,咱们的人只要稍微靠近,便会被对方察觉得到。奴婢未免弄巧成拙,因此也只得将人手又都撤了回来。”

虽然难掩失望,可是薛后还是示意左雯不必过于自责。

毕竟周显御的身手在那里摆着呢,确实不是等闲谁都能近得了身的,紧皱双眉的哼笑一声,薛后忽然眼现厉色的说道:

“泰儿今日家宴之上你也瞧见了,那周显御纵有夺妻之恨,可对于周显睿却还顾念着一份兄弟情份。如今你父皇私下又不知和对方说了什么,为防有变咱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母后要你即可出宫,将兵马调集进京。而今天晚上母后会送你父皇上路,并且将睿王府彻底血洗,帮你把登基称帝的阻碍尽数铲除。”

毫无任何准备的忽然听到这番话,周显泰忍不住的心里一跳,接着忙有些无法置信的说道:

“母后,你这话是何意。咱们原定的计划不是等父皇一驾崩,然后就将对方的死推到已经被毒害的太子头上。接着孩儿以护驾为由,带兵冲进皇宫。而您将会以一国之母的身份,言明父皇临终前口谕将皇位传给我。如此咱们便是护驾之臣,而谋逆的罪责就会叫已死的太子背负。”

眼见得周显泰将原本指定的计划,清清楚楚的复述了一遍。可是薛后文言却轻蔑的哼笑一声,更是颇为失望的看向了这个儿子。

“泰儿你可知道,适才你讲话时,连声音都微微颤抖着。母后要亲自送你父皇驾崩,你心里觉得害怕了是不是。可是今日你父皇和那周显御说了什么,咱们根本不得而知。若是你那七弟被说动,或是接着什么密旨,不日就会将京军营的人调集进京。那你觉得自己统帅军队的能力,比得过素有战王之称的周显御吗。咱们若是在不先行动手,那即将被绞杀的人就会变成我们母子二人。”

第436章 :托妻献子

眼见得周显泰不在提出异议,反倒是眼神闪过犹豫,默默的听着她的讲话。

当即颇为杀伐果断,谋略更是不输旁人的薛后,当即便决然的说道:

“咱们的计划,如今必须变动下才成了。今日你父皇不是与周显御单独见面了吗,那无论他会不会发兵,你父皇的死因都会被母后弄成是你这位七弟所为。而你那已死数月的太子皇兄,也无需叫他在背负弑君传位的罪名。到时一把火烧了太子下榻的崇明殿,也说成是周显御密谋造反,派人秘密所为。弑父屠兄的罪名只要这么一落下,就是周显御在领兵来战,咱们站在仁义之师的位置上,出手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太子已死两个多月,尸身自然是无法保存的,原本薛后他们是打算明帝一死,就谎称对方和明帝在寝殿内,一起烧为了灰烬。

接着事后就说太子不堪在储君之位继续等待,眼见明帝病危,就起了杀父篡权之心。

可最后却被明帝所察觉,父子争执间烛台倒地,引起大火双双亡故。

皇帝寝宫向来有禁军把手,无数内侍宫婢伺候着,这大火而亡的说法,其实并不可信。

但是如今整个皇宫都是薛后掌控着,她只要将邓昌,良妃,甚至是永昌王等人全都一一灭口。

那她想指鹿为马,颠倒黑白又能如何,向来这所谓的真相,都是胜利者来撰写的。

可是如今这一切的计划,却因为明帝与周显御的短暂密探,而彻底给打乱了。

其实亲手去了结一位帝王的性命,薛后内心也极为的不安,并非像她表现出来的那么从容。

而且向来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她弑君杀夫的事情,在将来有一日被揭发出来的话。

薛后清楚就算那会周显泰登基,她贵为太后了,也同样难逃定罪伏法的可能。

但是如今开弓已无回头箭,太子都被毒杀而亡,除了叫周显泰登基称帝,薛后以及相府其实都在无任何退路了。

因此等到听完薛后的这番话,也意识到这会时间刻不容缓,提前动手才能提高胜算。

所以就见得周显泰当即站起身,接着一撩蟒龙袍衫,向着薛后就是郑重一拜,叩首之后便见他谨慎里透着一丝担忧的说道:

“既然母后已经做好决断,孩儿定然不会叫您失望,我这就将培养多年的二万黑甲卫调遣进京。孩儿不求别的,只望母后能保重自身安危。等到孩儿登基之后,您便是我大周最尊贵的太后娘娘。儿子定然要将这世间最好的一切,都奉于母后享用。”

耳听得这话,薛后的眼中不禁闪过炙热的目光,她沉迷痴恋于权势。

或许连周显泰这个做儿子的都不知道,其实薛后岂止只想要一个太后身份。

她想要的远远比这个多上许多,甚至是前朝后宫,她都想一人独大,做这大周最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不过内心的这种疯狂想法,哪怕是周显泰这个儿子,薛后也由始至终没打算告诉对方。

接着就见她示意周显泰起身后,当即便又望向一旁的白柳,和颜悦色的浅笑说道:

“已经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了,想必你们华国公府应允本宫的一万人马,也应该集结好了吧。显泰在调回黑甲卫两万兵马之前,这京师内把控局面的兵力,可就要启用这一万人协同城防营,骁骑营来镇压所有意图反抗的人了。”

华国公府素有大周第一贵族之称,在他联系数个世家贵族后,如今这一万私兵组建的队伍早就是集结好了。

而眼见得白柳没有犹豫,便立刻禀明会通知家父白东阳即刻把兵力调进城内。当即薛后心里满意的同时,也不忘继续笼络的说道:

“柳儿,我的显泰能娶你为妃,确实是他的造化。你放心吧今日母后就可以应允你,只要显泰登基称帝,国殇三年一过,我便叫他册立你为皇后。你们白家所作出的贡献,本后是不会忘记的。”

闻听得这话,庶女出身的白柳,眼见得自己的皇后梦即将唾手可得了。

当即她激动的无以复加,更是连连保证会叫整个白家尽心辅佐周显泰,直到对方登基为止。

将事情都嘱咐完了,薛后便示意周显泰和白柳可以离宫,去部署自己该做的事情了。

等到偌大的皇后寝宫内,在无旁人在场了,薛后不禁转动着手上的红宝石凤鸣戒指,然后对左雯平静的说道:

“去把那壶本宫为自己准备,以防逼宫政变失败,而自裁所用的毒酒取来吧。因为本宫细细的想了一下,发现自己还是很想继续活下去的。因此这酒便不留给我自己了,本宫觉得咱们那位圣上似乎才更应该饮用。”

伺候薛后几十年,左雯和这位主子间早就默契异常。

因此甚至都无需薛后将话讲的过于明确,左雯便已经进了皇后寝宫的密室之内,将一个黑玉做成的酒壶给捧了出来。

而在看这会的薛后,也已然从凤椅上站起身来,深深的望了那黑玉酒壶一眼,她便声音空寂的说道:

“离别欢啊离别欢。离别却要欢愉,明明是壶剧毒之酒,却偏偏起了这么一个叫人心起涟漪的名字。毕竟是夫妻一场,左雯帮我换上皇后朝服吧,然后便随我去给咱们那位陛下送行吧。”

这话一说完,薛后的眼中不经意也闪过一丝惆怅,可转瞬间却又被她给掩盖下去了。

而对于薛后的这份歹毒心思,仍旧不得而知的明帝,这位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大周皇帝,正虚弱的靠在床榻上。

慈爱的望着趴在他身边,哭得泪流满面的周显辰,明帝不禁轻咳的说道:

“辰儿你如今也已经十一岁了,是个男子汉了,我周家的男儿怎能总是这般哭哭啼啼。你要答应父皇,做一个像你五哥,七哥那样的王爷。为咱们大周江山做出贡献,辅佐你五哥造福黎民百姓,父皇的话你可记住了。”

闻听得这话,向来性格较为仁善,而且也有点胆小懦弱的周显辰,不禁一下子哭的更大声了。

十一岁的年纪已经叫周显辰清楚的明白,他的这位父皇即将不久于人世,一想到从此以后他都将看不到明帝了,这心里的难受便再难抑制住了。

“父皇,辰儿不要你走。若是你不在了,我和母妃还有姐姐该怎么办。皇后娘娘是不会放过我们的,而且辰儿也舍不得父皇。”

眼见得年纪颇小的儿子,这般痛哭的跪倒在自己面前。

明帝眼圈也不禁微微泛红,但还是强忍着不舍安慰道:

“显辰你要知道,这人有生就必然也会有死。父皇哪怕是九五之尊,也逃不过生死定数的。至于你和你的母妃,父皇不会叫薛后有机会加害你们的。所以今晚在我大限将至之前,你们便赶紧离宫去吧。”

这话才一说完,明帝就不禁剧烈的咳嗽了起来,直到一口鲜血难以抑制的从嘴里喷出后。

他在众人的惊呼声里,才缓过一口气强撑起精神,接着明帝一指永昌王继续说道:

“王兄你且上前几步,皇弟这殿宇内有处暗道,可直接通往皇城之外,向来这是历代皇帝所留下的一条逃生之路。虽说不得外传,可这个机密朕几十年前,四王之乱时便告知于你了。所以一会你就带着良妃和我这一对儿女,从密道离开吧,在继续留下来恐怕想走就要难了。”

自打明帝登基以来,这几十年过去了,他与永昌王之间却没红过一次脸,兄弟二人的关系也是极为的亲厚。

所以眼见得明帝这会托妻献子,永昌王不禁也潸然泪下,并一把握住明帝如冰般冷的手,劝慰的说道:

“皇弟啊,我是你的哥哥,哪有眼看着弟弟有危而不救的道理。要走咱们便一起离开,为兄是不会将你自己留在这里的。”

但是毫不犹豫的摇了摇头,明帝不禁举目四望了一下,然后眼中闪过坚毅之色的说道:

“朕是大周的皇帝,就是死也只能死在皇宫之内。否则朕都临阵退缩,被叛逆吓得抱头鼠窜。等到身死之后,又有何颜面去见历代先帝。所以王兄你快走吧,朕毕竟和薛后十几年的夫妻,她的性情朕还是了解几分的。估计今天这场家宴之后,她便会在难忍耐,急于出手了。”

眼瞧着明帝断然不会离开,与对方也相伴几十年的良妃,和这位君王之间她到底是有真情在的。

否则当初萧瑾萱进宫那次,本是可以将良妃搭救出宫的,可就是因为放心不下明帝,最后良妃还是选择留下来了。

所以就见得良妃这会已经涕不成声的来到明帝面前,接着就神情不解的哽咽说道:

“皇上您这又和何苦呢,其实今日显御进宫,你为何不叫他留下保护与您。若是御儿在的话,凭他的功夫定然可以以一敌百,将您平安护下的。”

良妃虽然贤德,可到底是后宫妃嫔,因此她只知道周显御善战,却不懂得以一可敌百,却不能敌千敌万的道理。

今日这场家宴周显御可是独自赴会,留下他也是无济于事。而且明帝清楚,他要真将自己的处境讲出来,这个儿子也定然不会走了。

到时不但周显御性命必然难保,京军营两万兵马也群龙无首,如今对方虽然黯然离开,可是明帝却相信,若是京师有危,这个儿子定然会回来护驾的。

但是如今他没有时间,也无体力在和良妃解释清楚一切,当即示意对方赶紧起身,明帝就命令众人即刻离开,否则就是抗旨不尊。

身为臣下者,自然要服从于皇帝的旨意,因此哪怕永昌王等人在不愿走,也不得不离开了。

而就在在众人向寝宫深处密道口走去的时候,看着默默跟在大家身后的襄平,明帝不禁叫住了这个他向来最为疼爱的女儿。

“襄儿,你来父皇身边一下可好,父皇都记不得有多久没看见你对着我露出笑容了。我知道因为莫林芝的事情,你一直和父皇存有心结。可是如今父皇马上就要不久于人世,你这孩子难道当真就不愿在与朕说说话了吗。”

第437章 :皇室秘辛

正跟在永昌王身后,默默扶着良妃向密道走去的襄平,闻听得明帝喊了她的名字。

当即就见得襄平的身子明显僵硬了一下,可是下一刻她不但没有像周显辰一样,因为即将和生身父皇天人永别,而哭的泪流满面。

反观襄平这会不但将头给低下去了,双眼中更是闪动着怨恨的神情。

仿佛这会躺在病榻上的明帝并非是和她血浓于水的父皇,而是一个和她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

而一见的襄平这举动和反应,明帝不免失望的同时,也长长的叹了口气。

“襄儿看来你确实还是没有释然,对于莫林芝的事情,父皇知道你难以接受。可是身为皇室公主,这是你必须承受的痛苦。身在帝王之家父皇没得选择,孩子你也一样。很多牺牲往往是我们从出生时就已然注定的了。”

毕竟是疼了十几年最珍视的女儿,哪怕这会明帝觉得胸腔里,向烈火在燃烧般的灼痛,可他还是强撑着继续说道:

“孩子你别怪父皇狠心,若你只是寻常百姓之女,而朕也并非是大周的君王。那其实父皇是愿意尊重你的选择,不会干预过甚的。可是你是我皇室的公主,与侍卫藕断丝连那是要叫世人猜疑讥讽的。朕不能叫皇室的列祖列宗,都因为朕的女儿去蒙羞。无论你以后能不能想明白,或者是彻底的谅解父皇,但是朕还是希望襄儿能觅得良君,无忧无虑的过完这一生。”

这父亲的爱有时并不善于表达,但相比起良妃而言,明帝其实对于襄平的关爱,抛去帝王的身份,他同样也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好父亲。

可是从襄平的角度来讲,莫林芝是她全身心爱慕的人,甚至因为对方她都落下个情绪控制不稳,就会立刻疯癫发作,极为残暴肆虐的病根。

所以别看如今的襄平仿佛和个正常人一样,其实莫林芝的事情,她心里是打了个解不开的死结。

因此哪怕明帝这番话,说的叫旁人都不禁触动不已,可是襄平的反应却仍旧是满脸漠然。

而一旁的良妃,虽然着急在心里,可知道襄平病情真实情况的她,又不敢过于去逼迫襄平什么。

就怕的对方忽然发病,到时只会使眼下紧张的局面,更加的雪上加霜。

就在众人纷纷还想在劝襄平几句,好叫明帝能了却心愿,和这个女儿在最后的时间里,将彼此的心结打开。

可是就在这时,忽然伺候在外面的邓昌,却忽然行色匆匆的进来了,接着就语带催促的说道:

“我说王爷啊,还有良妃娘娘您们怎么还没有从密道撤离。适才被我派遣到殿宇四周的小太监,可跑回来和老奴回禀。说是皇后娘娘正往陛下的寝宫这里来呢,而且前呼后拥明显来者不善,你们若是再不走,可就真的要来不及了。”

闻听得这话,众人也在顾不得去劝襄平什么,当即永昌王又不忍的看了明帝一眼后,但为了能叫更多的人安然无碍,他还是将心一横,带着良妃等人立刻从寝殿内侧的机关密道处离开了。

而明帝颇为担忧的,直到目送着永昌王一行人的身影,彻底从视野中消失之后。

当即身体已经极为虚弱的他,帝王之气却仍旧不减分毫,并即刻对邓昌吩咐道:

“你这老东西,在替朕更衣一次吧,给朕换上龙袍朝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