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脸无奈的周芸芸索性将小八轰出了正房,叫它随便往院子哪里晃悠去。也亏得小八原本就不怎么黏周芸芸,加上这会儿它吃饱喝足了,很是痛快得撇下周芸芸,胡乱扑腾得飞到前头去了。

打发走了小麻烦精,周芸芸回头就将所有的嫁奁都打开,又取了个装首饰的匣子,先费劲的将每个嫁奁里的压箱钱给掏了出来。

周芸芸的压箱钱是周家阿奶特地花了大价钱叫人打的,全是五两重的小金饼,正反两面都是祥瑞图案,单是这个做工怕是也要花不少钱。至于数量,每一抬嫁奁的四个角落里都有,七十二抬嫁奁便是二百八十八块,搁一块儿得上百斤重呢。

好在金子这玩意儿份量虽重,体积却小。周芸芸一块块的把压箱金子都掏出来,搁在小匣子里,装满一多半时,才抱着去了东耳房那头。

别小看了这大半匣子的金饼,论份量少说也有二三十斤。费劲儿的抱去了东耳房后,周芸芸打开了四开门的大衣柜,格外娴熟的打开位于后头的暗格,将金饼一块块的摆放妥当。

说来这暗格还是周芸芸跟周家阿奶说的,当然她没说的那么仔细,只道以往赶场子时,无意间听人说起的,至于该在哪里设置暗格,具体又该怎么做……

她完全不知道。

当然,周家阿奶也不知道。

好在这却是难不倒周家阿奶,她直接将这个麻烦丢给了傻儿子,由傻儿子将事儿办妥当后,再叫人教会了她。之后,她再回头一五一十的教给周芸芸。

甚至为了以防出错,周家阿奶还特地拿了个巴掌大的四开门衣柜叫周芸芸实地演练。好在那样品虽小,做得却是无比精巧,也因此即便头一次见到实物,周芸芸用起来还是很顺手的。

却说归整压箱金子这个事儿,看似不难却格外的繁琐,愣是花了周芸芸两刻钟时间才妥当。之后,她又分几次将金银首饰都搬到了东耳房里,式样简单适合日常使用的,就拿出来搁到梳妆台里,其余一看就不可能佩戴出去的赤金头面等等,自然都要归整妥当。

别看周芸芸的嫁妆价值颇高,其实最值钱的就这两样。

压箱金子估摸着能值个一万五千两银子,金银首饰则绝对不下一万两银子。除了这些之外,便是周家阿奶特地给她买的二十三套门面房了,加一块少说也要三千两银子。至于剩下的衣裳、料子、摆件、器皿等等,尽管也值不少钱,却是无论如何也比不上前头这些的。

周芸芸只归整了最值钱的压箱金子以及金银首饰,至于门面房的地契和房契,则是被她塞到了首饰匣子的底层,并连同匣子一并搁在了梳妆台的柜子里。

做完这些个事儿,已经是下半晌了。周芸芸直起腰板,只觉得累得慌,又吃不准来的客人是否要留下用晚饭,便打算去前院瞧瞧情况。

彼时,周芸芸尚且不知晓,客人之一干出了多么丧心病狂的事儿。

……

……

来孟家拜访的两位学子姓柳,俩人身上皆是秀才功名。他俩的天赋兴许并不如孟秀才,好赖也在父母长辈的督促下,在及冠前考上了秀才,也就是孟秀才守孝错过的那一次。

依着原本的人生轨迹,柳家两兄弟得比孟秀才晚三年下场考举人,且基本上没啥通过的可能。如今,因着孟秀才意外的守孝三年,他们仨倒是凑到了一块儿,只是对于柳家两兄弟而言,希望仍然渺茫。

万幸的是,柳家的情况跟孟家截然不同,哪怕离富贵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柳家也完全不愁吃穿。事实上,作为耕读之家,柳家一门所有的男丁皆选择了读书这条路,女眷则负责照顾家里人,偶尔做些女红。至于家里头的生计则全倚赖田间出产。

其实,如今的周家也完全可以如此。

一般的主家和佃农的分成都是七三开。主家什么都不用干,只出了地就可以拿大头;佃农累死累活的干一年,却只能拿小头,便是如此也只有赁不到田地的佃农,没有雇不到佃农的主家。也就是说,但凡拥有足够的田产,哪怕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绝对饿不死冻不着。

柳家也不过拥有上百亩田产,比周家少多了,倒是跟三囡名下的田产差不多。不同的是,柳家已经传承了好几代了,早已习惯了这种生活模式。

而周家那头,因着当家做主的人是周家阿奶,她又素来标榜废物不用活着,倒是真没人敢光歇着不干活儿。

撇开周家不说,像柳家这种情况的人家并不在少数,毕竟勤劳致富可比不上一朝登朝堂,若真的毫无天赋也就算了,大不了帮着家里收收租子算算账目,但凡稍微有点儿出息的,那就绝对会一直走这条路。

来孟家拜访的这两位柳秀才便是如此,哪怕明知晓更进一步的希望渺茫,他们还是坚持要去试试看。当然,在这之前跟真正有天赋的人搞好关系是很有必要的,毕竟柳家世代走的都是这条路,即便自个儿不行,那后代子孙呢?多个朋友还多条路呢。能交到一个真正有天赋的读书人,偷笑还来不及,这得多傻才会故意上赶着去得罪人呢?他们又不是傅家那万年老二!

这不,聊得欢了,柳家那小的又想起了小八,一个没忍住就建议道:“谨元老弟,我看你家这八哥聪慧得很,老弟你何不教它四书五经呢?便是三字经也好呢!”

正常人对于这么个日狗的建议,多半都是嗤之以鼻的,偏生孟秀才他跟正常人还有那么一小段距离,哪怕相差得不是很多,乍一听这话,他还真就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言之有理。”

“对吧?都说有教无类,就算是只鸟儿,只要有能耐咱们也得给它机会。就跟我上回在老弟你家见到的那学生一样,是没天赋了点儿,考个童生估计都够呛,你不一样教他了吗?有教无类!”

……

“有教无类!有教无类!累累累累累累!!周大牛你个蠢货!除了会叫累你还会干啥?你砸不上天呢?!!!!!!!!”

谁也没有想到,正当他们聊着呢,小八在围着孟家自家并左右邻居各一圈后,又再度扑腾着翅膀回到了前院正堂里。这在小八看来是很正常的,老娘哪儿不能去呢?当然,这也得拜只有正堂和后院耳房有人所赐,谁不想凑个热闹呢?就算小八是鸟儿也不妨碍它凑热闹不是吗?

饶是孟秀才这种本身就异于常人的人,也有些吃不消小八了,柳家俩兄弟直接就傻眼了。傻眼过后,却是惊叹连连。

“确实是聪慧异常,要是谨元老弟愿意割爱的话,怕是卖个百两银子都使得!”柳家小弟赞叹道。

不等孟秀才开口,小八就飞扑上去亲自怼人:“卖!卖!卖你个头!老娘把你提脚卖了!!”

柳家小弟被噎住了,眼瞅着小八就要扑上来啄他,赶紧侧身躲闪。

恰此时,周芸芸赶到了。

“小八!你再折腾回头我叫阿奶拔了你的毛,把你丢锅里炖着吃!!”周芸芸气疯了,别看小八个头小小的,可它要是真的上去怼人的话,那绝对是招招见血的。关键是它能飞,干一票它就飞天,保管叫你吃了亏还无处发泄,气死了都活该。好在小八也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怕死了周家阿奶,虽没法叫它不再闹腾,起码短时间镇压还是没问题的。

这不,小八听得这话后,立刻回身冲出了屋子,偏它一面飞着还一面在嘴里叨叨着:“考个童生都够呛!够呛!!够呛!!!”

周芸芸愣了一下,一时间压根就没听懂小八这说的是啥,只是这会儿小八已经飞走了,她总不能当着客人的面追上去询问,又想着估计不知从哪里听来的闲话,也没太在意,而是上前委婉的表示要挽留两位客人用晚饭。

孟秀才和柳家这两兄弟皆怔了怔,这才反应过来方才聊得太热闹,竟是将时间给忘了,忙起身告辞,只道家里还有事儿,等真正闲下来了再过来拜访。

因着孟秀才并未竭力挽留,周芸芸自然也就意思一下便松口了,俩人一道儿将客人送出了家门,关好院门后才返回了后院。

“柳家前些日子出了点儿事情,虽不大却繁琐得很,加上他们这一代能耐的人不多,多半都是死读书脑子不开窍的,这才累得他俩忙里忙外的。”回后院的路上,孟秀才随口解释着,表示柳家确是有要事,而非推辞之言。

周芸芸其实并不关心那两位的情况,虽看着是不难相处,可很明显两家的差距略大。这里的差距还不单单指的是家境,而是做派,哪怕周芸芸没学到周家阿奶的彪悍为人,也不太能接受家人什么事儿都不做,只一副学子做派。

事实上,周芸芸即便在娘家再怎么受宠,该学的本事也一样没有落下。

煮饭做菜就不用提了,连她最不擅长的针织女红,那也仅仅是不擅长而非不会。除此之外,无论是家务活儿还是练摊做买卖,她都能上手,唯一有问题的估计就是下地干农活了。可农活儿这种事儿,考验的不单是技术,还有体力,女子除非是跟葛氏那种天生神力,不然都不适合当庄稼把式,这是天生的没办法。

其实孟秀才的想法跟周芸芸类似,只是比起周芸芸,他更不爱多管闲事儿,因而别说是柳家那头了,他甚至有想过自家也雇人,毕竟在他看来,周芸芸不像是个能干活儿的。

正好说到了这事儿,孟秀才便道:“我方才随口问了问,前头街面上正好有一家牙行,不如咱们过两日也去瞧瞧,哪怕只雇个洒扫煮饭的婆子也好。”

周芸芸却是一脸的诧异:“费那事儿做什么?”

虽说早先孟秀才也提过这茬,可那会儿周芸芸是真没在意,她还倒是雇个短工干一些类似于修缮房屋的事儿,至于日常的家务活儿,她是真没想过交由旁人来做。

又见孟秀才一脸的认真,周芸芸想了想,便道:“要不先缓缓,明个儿再歇一日,后天咱们要回门,等这些事儿都妥了,我再跟街坊邻居打听打听。我看灶间里的水缸都是满的,想来这儿附近就有水井,估计也有卖柴禾、木炭的,要是这俩解决了,旁的事儿真不难。”

孟秀才到底是在县城里生活过的人,听了这话便道:“自是有的。我记得每日早晚都有水车来卖水,卖柴禾、木炭的更不少。对了,夜香只要送到后门旁放着,在天亮之前,就会有人来收的。”

确实挺方便的。

周芸芸点头表示记下了,若非身子骨疲乏,她还真想立刻出去打听打听。好在这些事儿并不急于一时,俩人便略吃了点儿饭菜,早早的歇下了。

歇下了……

下了……

了……

永远不要相信男人说的早点儿歇下这种话,哪怕孟秀才长得一脸正直,说这话那叫一个正义凛然,然而便是如此也无法掩盖他是个男人这个事实。

亏得周芸芸这般信任他,在他提出昨个儿晚间太累了,左右今个儿也没啥要紧事儿,不如早早歇下好生休息时,居然还颇为感动。谁知道等真的洗漱完毕上了拔步床,再把床幔一放下……

呵呵哒!

再信这话,她就是傻子!!

一夜酣战之后,周芸芸再度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也不知过了多久,小八凄厉无比的惨叫声再度响起时,她才慢悠悠的醒转过来。

昨个儿小八是被安置在了后院正房里,也就是离小俩口所在的卧房只隔了一道房门并一道帘子,又因着房门是纯木质的,只糊了一层纸,完全没有起到任何的膈应效果。因此,小八那几乎能叫人崩溃的叫声直接穿过房门和帘子,径直传到了耳房里。

“好乖乖!!!!!!”

与昨个儿不同的是,这一回小八并不曾一开口就唤周大牛,而是破天荒的先叫起了好乖乖。这兴许就是小八的聪明之处了,保不准它就是明白了周大牛压根不在这儿,叫了也没用,索性从善如流的改换了人选。

“好乖乖,阿奶的好乖乖呀!…………老娘要饿死了!!!”

头一句是如此的温柔,后一句却是歇斯底里的惨叫。这要是前后一致的话,顶多就是觉得脑仁儿生疼,搁在如今却只给人一种“这傻鸟终于疯了”的感觉。

太蛋疼了。

有了昨个儿的经验,孟秀才都没问周芸芸,只立马起身穿衣穿鞋,先去灶间寻摸了点儿吃食给鸟祖宗摆上,这才回过头来收拾自己。

周芸芸特别羞愧,简直就是羞愧到无地自容。

有啥法子呢?

谁叫这傻鸟是阿奶给她的陪嫁呢?谁叫这傻鸟是她作死捡回来的呢?谁叫……

自己作的孽,跪着也要作完。

万幸的是,也许是习惯了某种夜间运动,尽管周芸芸依旧觉得身子骨乏力,却不至于像昨个儿那般完全提不起劲儿来。这不,才半上午,周芸芸就已经起身收拾妥当,还去灶间和隔壁的粮仓瞧了瞧,发觉东西竟还挺齐全的,于是心情不错的下厨做了一顿午饭。

喜宴那日剩下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很多,昨个儿吃了两顿就差不多了,剩下的也就两大块没煮过的腊肉以及两大篮子的各色禽蛋。至于大部分的剩饭剩菜,想来应该是被周家阿奶给收走了,毕竟孟家就他们小俩口,哪怕如今天气并不热,留的多了也一样吃不完。

倒是隔壁粮仓的各色粮食储备格外的丰富,光是大米就有七八种,最普通的大米、口感上佳的糯米、专用来煮粥的黑米等。至于面粉那就更不用提了,十几种那是最少的。还有各色豆子、玉米、红薯、土豆等等……

但凡是能放得住的食材,周家阿奶都拉了不少过来,估摸着若是只他们俩口子,怕是吃上一年都没问题。

——周芸芸还敢肯定,等到了秋收时分,周家阿奶一定还会再送来的。

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周芸芸随口将这事儿说给了孟秀才听。只是话一出口,又担心孟秀才会不会多想,周芸芸正打算解释两句,孟秀才却忽的开了口。

“我在年前赶了几幅字画卖给了张兄,除却置办小院的钱,还余下不少。后来我又写了几幅,待会儿就给张兄送去,回头将银子一并都予了你,想买什么就去买,没的叫你在娘家享福,跟了我却吃苦受罪的。”

听得这话,说不感动是假的,哪怕周芸芸并不在意孟秀才给的家用银子,可在不在意是她的事儿,给不给却代表了孟秀才的态度。

饭后,周芸芸执意自个儿收拾碗筷,孟秀才也不争抢,只道去街面上寻张掌柜,又叮嘱周芸芸若是没事儿的话,大可以去屋里躺会儿,左右柳家两兄弟昨个儿就来过了,今个儿应该是无人拜访的。

周芸芸想着这法子不错,等做完家务活儿后,便又回屋歇了个午觉。为了能让自己睡个安稳觉,周芸芸还特地炒了点儿米给小八,这是小八最爱的食物,有了它,绝对能安静小半天。

一切妥当后,周芸芸回屋美美的歇了一觉,这一觉直接给睡到了下半晌。

……

待周芸芸从午后小憩醒来,孟秀才早已从街面上回来了,他本人在由厢房改建的书房里写着字。周芸芸过去时,他指了指搁在书房小圆桌上的包裹道:“我把银子都搁那儿了,你先收着。回头用得差不多了,记得要提前支会我一声,我好再去寻张兄。”

乍一听这话,就好像张掌柜是他的钱庄似的。周芸芸好笑之余是满满的感动,一个男人愿意将全部身家都交付出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不是爱,至少也有敬重。

当下,周芸芸便上前瞧了瞧那包裹,看着是不大,入手的份量却是着实不轻。

打开一看,周芸芸才知晓孟秀才方才那句“把银子都搁那儿了”完全不是空话,因为包裹里头俱是银锭子。

仔细一数,足足有一百五十两整。

周芸芸正待开口,又听孟秀才带了点儿懊恼的道:“我忘了日常其实是用不到银子的。改明儿我拿去兑点儿铜钱,省得你多跑地儿。”

“倒是不用着急,我那儿还有点儿碎银子,一般的铺子都是找得开的。”周芸芸笑着安慰道。

其实不单是一般的铺子找得开,像卖猪肉羊肉的摊位也都是找得开,毕竟碎银子多半都是半两二钱之类的份量,哪怕是二两的小银锭,那也是能直接当货币流通的。除非是不开眼的直接拿十两二十两的官银去买东西,那就不是买东西而是存心找茬了。

幸亏周芸芸前两年有跟着周家阿奶卖蛋包饭、鹅蛋仔之类的,对于外头的情况还算了解。再一个,她以往在周家时,也没少找村里的半大小子帮忙做活计,多半都是用铜板结算的,对于这些细枝末节不说有多了解,起码适应得很快。

孟秀才原先是真没少听说周家有多疼宠这姑娘,心下已经做好了娶回来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小姐,没曾想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般夸张,当即便彻底放下了心来。

又想起了明个儿回门一事,便又道:“我先前去张兄处时,特地询问过了,回门之日最好带四样礼物。其一烧猪,其二糕点,其三好酒,其四布料。你仔细想想可还有什么遗漏的不成?”

因着这四样东西里头有三样都是需要明个儿再买的,而唯一一样的布料还是孟秀才最不擅长挑选的,因此他索性一样都没买,只想着明个儿一早跟周芸芸一道儿去街面上采买齐整。

通常情况下,回门礼是不该由新人自个儿拿主意的,而是应当由夫家的长辈事先准备好的。也就是说,回门礼其实是代表着夫家对娘家的态度,跟新人本身的关系并不大。

可谁叫孟秀才孑然一身呢?别说父母和直系长辈了,事实上他连一个亲眷都没有,只能跟关系较为亲近的张掌柜打听了行情,回来同周芸芸商量。

问题是,周芸芸也不知道。

关于嫁娶习俗,哪怕只是零星的那点儿知识,都还是临出阁前,周家阿奶硬塞进周芸芸脑子里的。至于回门礼,周家阿奶没说,周芸芸本人更没问,就这么直接给忽略过去了。

这会儿听孟秀才问了起来,周芸芸微微一愣,紧接着苦思冥想起来,好半晌才道:“回门礼……我记得,娘家嫂子们回门时,多半是带了粗粮和禽蛋,并不知晓有四样礼的事儿。”

确实没有,事实上有粗粮和禽蛋就已经很好了,多半人家都是空人过去的,甚至还有直接把回门这事儿给省却了的。像当年周大囡嫁人后,就直接没回门,且类似的情况起码在杨树村并不少见。

只是听周芸芸这么一说,孟秀才登时笑了。

“是了,四样回门礼是县城里的规矩,村子里并没有这么讲究。”顿了顿,孟秀才又道,“再者,回门礼原就是因人而异的,你娘家嫂子们哪个也没你这般多的嫁妆,只怕还有将聘礼扣下的吧?能拿点儿粗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