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结果,只这么着,就叫县城里的人撵了上来。

“不稀罕啊,连三山子都有人抢着嫁,你可比三山子强多了。”周芸芸随口安慰着,可很显然她安慰人的方式数年如一日的不得人心。

大金怨念的看了她一眼,抬腿就要往外走,走了几步后又回头道:“那你们到底啥时候出发去府城?起码给我个日子吧?”

“问阿奶去!”当惯了甩手掌柜,周芸芸毫无羞愧心的甩出一句话,“反正阿奶说了,到时候她也会一并去的,把咱们几个安顿下来后再回来撵人。对了,阿奶说了,她明个儿就要把二伯撵回去瞅瞅情况,看着是要来真的了。”

“有啥真的假的?阿奶也就是把阿姐你放在心尖尖上,其他人……”大金指了指西南那头,那是周家大伯先前赁的房舍方向,“怕是一样的吧?”

周家大伯一心认为自己最可怜,其实指不定周家阿奶是真的半点儿都不偏心,起码在大房和二房之间,她是完全不偏不倚的,都是一样的嫌弃,恨不得撵得远远的,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还真别说,这其实就是真相。

只是,就算周家阿奶在大房和二房之间做到了完全不偏不倚,可两房的境遇却是截然不同。又或者,打从一开始周家大伯和二伯的性子就注定了他们要走完全相反的路。

却说在周芸芸离开老周家之后,周家阿奶就唤来了周家二伯,吩咐他明个儿就往村里去一趟。同样的是用命令式的口吻,可同样的没有做出任何解释,然而周家二伯却干干脆脆的答应了一声,还道他老早就不想在县城里待下去了,哪怕县城里样样都有,这金窝银窝到底不如自家的狗窝。

周家阿奶:………………

临老还能被自家蠢儿子给噎一回,说真的,这也是个蛮新奇的体验。

体验了一把被噎死的感觉后,周家阿奶次日一大清早天还没亮,就把蠢儿子给踹出了家门,同时还不忘把大河二河一并踹了出去。唯一被允许留下的男丁三河感动得无以复加,回头就跟大金显摆说,别看阿奶嘴上说得厉害,可心底里还是很疼爱他的。

大金:……呵呵。

没等周家二伯从村里回来,府城那头饴蜜斋的大掌柜就派了人通知阿奶,说是寻到了几处房舍,叫她尽快赶来相看。

本着对大掌柜的信任,以及这些年合作确实挺愉快的,周家阿奶带上周芸芸俩口子并大金,四人坐一辆马车,又拖了一辆马车的行礼,干脆利索的就去府城投奔大掌柜了。

周芸芸原先还道是那头已经安顿妥当了,等马车都驶出县城了,才知道事情真相,很是不确定的问道:“那万一房舍没相中呢?咱们再回来?”

“回来干啥,去大掌柜家里借住一宿不就成了?”周家阿奶冲着周芸芸使了个眼色,后者忽的悟了,阿奶分明就是在府城置办了家业,到时候大不了先在那头落个脚,假借是大掌柜的房舍,谁也不会生疑。

话说回来,周家阿奶确实精明,且说先前老周家分家一事,明面上她是特别公平的将家业一分为四,自个儿拿一份,三房各一份,可暗地里呢?旁人是不知道,可周芸芸却是清楚得很,周家阿奶在府城乃至京城里都置办了不少产业,再有就是每年至少能入账两三万的手工皂分成,这些可都被周家阿奶捏在手里,谁都没给。

周芸芸倒不至于贪阿奶的钱,关键是她这人对钱财没有太直观的概念,左右如今小日子过得格外顺心,她本人既不喜欢穿金戴银,也没旁的奢侈爱好,唯一喜欢的也就是做做小点心,这个真心费不了多少钱。凭良心说,就阿奶给她置办的嫁妆,就足够她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了。

“你想啥呢?眼珠子咕噜咕噜的打转。”周家阿奶冷不丁的出声问道。

这不周芸芸正从周家阿奶精明联想到了自个儿小日子过得有多好,又想到再过不久就要到府城了,到时候她还能寻到不少稀罕食材,做各种好吃的点心,再不然想来府城本身应该也有很多特色点心、菜肴。

正盘算着呢,就听到周家阿奶的问话,周芸芸下意识的脱口而出:“再想到了府城以后吃啥……呃。”

话出了口,周芸芸才意识到有点儿不太妙,抬眼看了看四周,周家阿奶一头的黑线,大金则是把头转到另一边吃吃的笑着,至于孟秀才却是既好笑又无奈的看着她,见她一脸窘态,才帮着解围道:“挺好的,我也喜欢吃。”

周芸芸:……………………

☆、135|124。52。1

第135章

从县城去府城走的是官道,尽管也是尘土飞扬,却胜在道路平坦,又因着周家阿奶极为有经验的雇佣了车马行里脚程最快的两辆马车,因而只花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进了府城的城门。

待进了城门后,马车并不停歇,只一路径直去了饴蜜斋总店寻大掌柜。

可怜的大掌柜见到周家阿奶时,脸都白了一下,好在他到底已经经受了周家阿奶多年的摧残,加上之前已经得了信儿,便是再无奈也只能捏着鼻子认命的走上前来。

凭良心说,大掌柜是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看到周家阿奶,不过他对于阿奶拜托给他的事儿倒是牢牢的记在心上,索性这些琐事原也不需要他亲自去办,在问清了手下人后,一行人便往城南而去。

相较于遍布酒肆商铺热闹非凡的城东,城南那头显得幽静不少。这儿最出名的是夫子庙,以及周边诸多的书院、私塾,包括赫赫有名的南溪书院也皆在此。

至于不久将来要举行的秋闱,则是在夫子庙东侧的贡院里,因此周家阿奶先前跟大掌柜打招呼时,点名要附近的房舍。

其实这会儿,府城的房舍已经很抢手了,毕竟离秋闱满打满算也不过才两个月时间。虽说参加秋闱的多半都属于所谓的“寒门子弟”,可事实上能念得起书的,就不可能是赤贫之家。因此,如若不是府城本地人,则多半会在府城或者周边临近的地方赁个房舍,或者干脆就住在客栈里。

得亏有大掌柜帮衬着,不然想要赁个合适的房舍还真不容易。大掌柜叫人相看了好几处院落,都在城南这块。又因着临时赁房舍住跟买房置地是截然不同的,只要不是很离谱,一般人都不会太计较的。也因此,只看了两处房舍,就定了下来。

房舍就位于离贡院两条街的斜巷里,出门右拐就是大街,若是抄小道的话,不消半刻钟就能到达贡院,且因着这一片多是食肆茶馆,极少看到热闹的酒楼,因而也算是安静得很。

唯一的问题可能就是房舍不够大,统共就一个小院子,有些类似于大房那头大山和二山买的房舍,前头两间房,后头三间房,中间是一个极为狭小的天井。

孟秀才看中这里的清幽,且离南溪书院也近。周芸芸也不介意房舍小,左右家里人口也不多,犯不着住那么大的院子,反而小有小的好处,起码收拾起来要容易很多。

小俩口略一商议,当下拍板定了下来。

房舍定了下来,安顿起来也费不了多大的劲儿。前头两间房,一间当灶间,另一间则用作吃饭待客。后头的三间房,东面一间当小俩口的睡房,中间是书房,靠西的则叫大金住着。至于周家阿奶,并不打算留宿,她要急着赶回去将二房全家轰走。

周芸芸等人:………………

周家阿奶说话实在是太直白了,别说是头一次听到这话的大掌柜了,就连早已知晓这事儿的周芸芸和大金都是一脸的目瞪口呆。

索性二房那头态度一直很明确,人家压根就不想待在县城里,事实上他们比谁都想早点儿回到村子里。

不过既然提起了这事儿,周芸芸也赶紧出言叮嘱道:“阿奶,我先前听人家说过,像洪灾这种事情后,极易发生各种瘟病。你看是不是叫二伯他们在城里买些药材带回去?该熏的熏下,或者提前吃些预防的汤药?咱们家的人身子骨倒是都不错,可架不住村里有病人吧?”

对于疾病预防这一项,周芸芸其实也不大懂,只是她先前是做厨子的,卫生消毒方面还是知道的。想着先前听说很多人和牲畜都淹死在了洪水里,而尸体原就是最容易触发各种疾病的,更别提如今还是在盛夏里。

周家阿奶先前也想到了这点,灾祸之后必有瘟病,所以她之前才没叫二房的人回村。如今叫他们回去,也是知晓县太爷早已有所安排。

早些日子县衙门高价雇请苦力,除了救人外,多半干的都是焚烧、掩埋尸体的活儿。当然,焚烧的多半是牲畜尸体,人的话,除非是整户都没了的,不然自有家人收敛,不会直接焚烧。

不过,这会儿听周芸芸提了这一茬,周家阿奶便道:“我干脆在府城买些药材好了,还有叫三河家的也留下。那头收拾起来就不是一日两日的事儿,没的叫她挺着个大肚子忙活的。”

“对对,还有小孩子们也别去了,先缓一缓,起码等家里都收拾好了再说。”周芸芸是想着小孩子们抵抗力差,哪怕没有瘟病发生,村里也是乱成一团的,与其让他们跟着添乱,还不如等那头收拾好了再搬过去。

周家阿奶觉得有理,索性道:“干脆这样好了,把大山二山也叫回来,让他们一道儿帮着先收拾收拾,到底咱们老周家的根还在杨树村里,就算请人帮忙,也得有自家人看着。”

虽说老周家已经分家了,可分家又不代表彻底断绝了来往。族亲还互帮互助呢,近亲这头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事儿并不需要周芸芸来操心,她只提醒千万要记得多买些药材,甭管是喝的汤药还是消毒用的熏香等等,这些绝不能省。至于旁的事儿,相信周家阿奶会料理妥当的。

……

……

府城的日子过得比县城更为清静自在,周芸芸也是过了有两日后,才在孟秀才的感慨下觉察到了原因。

孟秀才是这么说的:“没小八在旁鼓噪,写文章都顺畅了不少。”

是啊,这次来府城,小八直接被抛弃了。

其实不止是小八,小三山子以及胖喵俩口子都在县城那头没过来。它们的吃喝倒是用不着操心,来之前周芸芸就拜托过周家阿爹了,叫他每日里去瞅瞅。当然主要还是照顾胖喵俩口子,至于那俩傻鸟,周芸芸是半点儿不担心,总觉得就算真正的三山子饿死了,它们都能继续活蹦乱跳的。

凭良心说,没了小八在旁边鼓噪,整个世界都清静了。

瞬间觉得生活很美好的俩口子,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周芸芸很快就跟街坊们打成了一片,别看他们赁的院子不大,可府城地价贵,周围的街坊邻里家境都不算差,才入住不到两日,周芸芸就被带着熟悉了周边的菜市和商铺。哪怕先前周家阿奶来府城时,每次都会带回去不少新鲜吃食,可跟当地人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特别是早市的一些稀罕食材,周家阿奶可从未买过。

也是到了这个时候,周芸芸才知道府城这边的早市上,天天都有河鲜,而且价钱还不算太贵。

有什么比稀罕食材并各色调料更叫厨子高兴的?尤其周芸芸手头上并不缺钱,加上她也技痒了,干脆见天的往家里买各种河鲜,还顺道采买了不少调味的原料,亲自鼓捣各色秘制酱汁调料。

基本上,除了出门采买吃食,她就把时间耗在灶间了。

孟秀才也忙活,不过比起那些临近考期各种上火的学子,他反而格外得淡定。主要是他先前因着守孝耽搁了太多年,用他的话说,该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妥当了,没的临时抱佛脚的。

也因此,他忙活的是旁的事儿,譬如玩命的折腾大金。

大金简直要活不出来,他完全不明白为啥先生兼姐夫的孟秀才突然怼上了他,明明他什么都没做来着。

先前,周家阿奶叫他留在府城,说的是孟秀才忙于做学问,叫他来帮周芸芸的。所以之前他对自己的定位是小厮加护院,结果临到头了,却发现事实完全不是如此,他直接变成了严师手底下的蠢徒弟。

他这是造了什么孽哟!!

过了十来日,大金终于吃不住了,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跟周芸芸哭诉:“姐啊,我要回家去!我宁愿叫阿奶可劲儿的使唤,忙得跟个陀螺似的也比在这儿做学问来得强!姐啊,你说我到底是咋得罪姐夫了?”

周芸芸心疼的看了他一眼,她当然知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可她没脸说。

思忖了一番,迟疑的道:“要不回头我跟他说说……”

“别别!阿姐哟,就算我书读得少也知道尊师重道。他是我先生,又是我姐夫,还是咱们县城里上百年来最年轻的秀才,肯教导我做学问我就该偷着乐了,没见三山哥愿意学,他还不乐意教吗?”

顿了顿,兴许是觉得这么说有些太直接了,大金又添了一句,“当然哟,三山哥蠢成那样,搁谁都不乐意教,可怨不得姐夫。对了,三山哥还想着今年考秀才呢!”

“考秀才?他能行?”被大金这么一打岔,周芸芸瞬间忘了要跟自家那口子提的事儿,只一脸狐疑的问道。

这搁在穿越前,周芸芸倒是真没觉得科举有多难,好像连考状元都是随口一说就能中似的。可之后,尤其是嫁给了孟秀才以后,她才真切的理解了对于普通人来说,科举之路有多坎坷。

隐隐的,周芸芸还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可没等她往深了想,大金就斩钉截铁的道:“肯定不行呢!就三山哥那蠢样儿,哪怕苦读个二三十载也没那可能!”

就是不知道三山子这辈子能不能成为传说中的白头秀才了……

“阿姐,左右你们也安顿下来了,城南这头治安挺好的,要不我先回县城去,也不知道二伯那头收拾得咋样了,等过些日子我再过来瞧你,成不?”大金又道。

“成啊,原就是阿奶太小心了,我跟谨元又不用下地干活,也没养家禽牲口的。见天的也不过忙活些洗衣做饭的小事儿,没的把你绊在这儿。”

周芸芸知晓大金是读书读烦了,这有读书天赋跟喜欢读书就不是一码事儿,就连她跟孟秀才“学”了不少字,也爱上了看话本游记,可对于那些个正经书还是谨谢不敏。

得了周芸芸的话,大金当下就跟孟秀才道了别,连午饭都没吃,就欢欢喜喜的跑路了。

直到大金走的都没影儿,孟秀才这才皱着眉头略有些不解的问道:“方才我在屋里好像听到你们说周三山打算今年考秀才?”

虽说明知道这事儿一听就很扯淡,可到底是事实,也没啥不能承认的,当下周芸芸只点头道:“对啊!”想了想,又描补道,“叫他去试试也好,大不了考不中呗!”

“可是,他连童生都不是,怎么考秀才?”孟秀才奇道。

周芸芸:……………………

她说咋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呢!!!!!!!

☆、136|124。52。1

第136章

先前小八见天的瞎嚷嚷,说什么“就三山子那蠢货连童生都考不上”。这话,周芸芸倒是听在了耳里,问题是她就没往心里去!

见周芸芸一脸的懵逼,孟秀才格外的无奈:“怨我先前没说清楚,这考秀才不是人人都有资格的,得先通过童生试才成。这童生试的难度倒是不高,就是过程略繁琐了些,先要过了县试,再过了府试,最后才是院试。对了,院试就是考秀才,下个月开考。”

县试和府试时间早就过了,院试倒是近在眼前,问题是三山子他并没有参加院试的资格啊!

周芸芸彻彻底底的傻眼了。

见状,孟秀才出言安慰道:“其实也没啥,反正就周三山那能耐,连县试都过不了,能不能参加院试根本不重要。”

……这算是安慰吗?

继续处于懵逼之中的周芸芸刚要开口说话,忽的闻到一股子焦糊味儿,登时心下大急,只赶忙三步并作两步往灶间跑去。

早间,周芸芸去菜市买了一尾活蹦乱跳的大鲫鱼回来,想着中午炖了喝鱼汤吃饼子,结果先是大金忍不住开溜了,之后又同自家那口子说起了话,一时就把灶间那头的事儿抛到了脑后。

万幸的是,糊是糊了点儿,好在还能抢救一下。

周芸芸赶紧拿盆子装饼子盛鱼汤,尾随进来的孟秀才也顺手取了碗筷,且道:“可惜大金先跑了,不然倒是能叫他帮着递个话儿。”

午饭抢救及时,周芸芸心下早已把三山子那事儿抛到脑后了,及至听了这话,才道:“左右没法子了,说不说都一样。”

“那倒不是。”

饭菜已上桌,谈的又不是什么紧要事儿,家里也没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俩口子索性一面吃喝着一面闲话家常。

科举一途虽说是给了寒门子弟一架通天梯,可事实上想要成功通过却是千难万难的。旁的不说,每年倒在童生试的学子就有成千上万个,反正一些世家子弟压根就不会去考童生试,他们往往会选择直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甚至还有些人能萌祖荫越过秋闱直接参加春闱,哪怕压根就没考上,也依旧能谋个一官半职的。反而那些寒门子弟,纵是一路顺畅的考过了,往往谋不到实缺。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所幸的是,朝廷对此也是有章程的。

“……我当年参加院试时,中的是第一等生员,唤作廪膳生员,就是廪生,朝廷年发廪饩银四两,月给廪米六斗。咱们这儿统一是半年领取一回,廪饩银二两,廪米三十六斗。”

孟秀才随口解释了一下,今年上半年的银米早在年初成亲前就领了,而下半年的银米则尚未到领取时间,所以周芸芸才会不知晓这事儿。

廪生除了可以领取朝廷发放的银米外,还能替应考童生试的学子作保,保证他们无身家不清,以及无冒名顶替之事。

其实,要是三山子是参加童生试,孟秀才作为他的启蒙恩师,是愿意帮着作保的。毕竟三山子他只是没读书天赋,蠢是蠢了点儿,却谈不上有多坏。哪怕瞧着是自私了点儿,可人家从不伸手索要,至于周家大伯娘愿意给,那是她的事儿,并不能因此断定三山子人品不行。

关键是,三山子他错过了开年的童生试。

“补救的法子倒不是没有。参加童生试需要廪生作保,要是想越过童生试直接参加秋闱,那就要举人帮着作保了。那些世家子弟其实也都是依着朝廷的规矩来的,只是那些人家多半交友极广,寻个举人作保并不算难……这鱼汤很是鲜美。”

孟秀才喝着鱼汤还不忘夸赞周芸芸,“前几年每到夏日里,我总是胃口不开,倒是去年间得了周家大娘送的吃食,看着虽都是普通的食材,滋味却极是不错。”

“当时你不是还不乐意收吗?”周芸芸原还在想科举的事儿,偏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