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芸芸的舒心生活-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答案是不行。

千里迢迢从县城来到京城,周三山满心的惶恐。真要把他一个人丢下不管,别说干活了,他都能把自个儿给吓死。毕竟对于从未出过远门的他来说,京城实在是太大也太陌生了。

周家阿奶:…………你个怂包!!

再怂那也是亲孙子,况且这会儿再溺死也晚了,周家阿奶认命的把人捎上。可正因为心中带气,从门口到正院的几十步路程里,周家阿奶一叠声的抱怨着,及至得了下人回禀的祁家大少爷迎了出来。

“周老太,老祖宗,亲奶哟!您老人家可算是回来了!!”

虽说喝满月酒那日也见过面了,可祁家大少爷还是挂念得很。不为旁的,单就是冲着周家阿奶撂摊子不干的这些日子,钱少赚了不说,他本人也快给累死了。

乍一看到周家阿奶回归,祁家大少爷登时欢喜得跟个什么似的,只颠颠儿的迎上来,一副狗腿子的谄媚模样。

等祁家大少爷快步上前后才发觉周家阿奶还带了俩人回来,打眼一瞧,他瞬间悟了。

“这是老太您家大孙女吧?长得跟您老人家还真像,一个模样刻出来似的,看着就是个有大福气的。”

刘春花跟周家阿奶一样都是矮胖身材外加大饼脸,乍一看确实挺像的。祁家大少爷跟阿奶认识多年了,自然清楚老周家的情况,也知她有仨孙女并一串孙子。

仨孙女嘛,周芸芸排行老二,他是见过的。跟前这个一看就比周芸芸大了几岁,身条模样又这般像,且又是已婚妇人打扮,铁定是大孙女没跑了。至于远远坠在后头的那个少年郎……

祁家大少爷原还道是下人,可细瞧那身打扮却也不像,一时间有些犹豫不决。

这时,周家阿奶一脸得意的拉过刘春花,接口道:“像吧?我也觉得春花这孩子跟我太像了,简直跟我年轻时候一模一样!说起来,我倒希望她是我孙女,那我就能给她寻一桩上好的亲事,也不用给那废物点心白白糟蹋了。”

周家阿奶一面说着,一面还极为嫌弃的横了一眼坠在后头不敢上前的三山子一眼,恨恨的啐了一口。

只是这么一来,祁家大少爷更加糊涂了,只能开头试探着道:“那她……”

“她以后就跟着咱们一道儿做买卖。你放心,春花这孩子能耐得很,她家里头原就是干这一行的,打小就练了一手算账的本事,比那经年的老帐房都厉害!”

“这孩子呀,又聪明又能干,真真哪里都好,独独就是命不好,摊上了个糊涂爹,没弄明白底细就把她草草许了人,可怜的孩子哟!”

“哦,对了,忘了同你说,春花是我孙媳妇儿。”

祁家大少爷:………………

你说啥?风太大,我听不清楚,大声的告诉我,她是你什么人?!

作者有话要说:

中午嚎(^o^)/~

☆、第178章

周家阿奶是个实诚人; 她觉得自个儿的每一句话都是摸着良心说的。就好比她再怎么爱钱,也绝不会赚昧心钱一样。

这是个原则问题。

然而,不是什么人都能理解周家阿奶; 起码祁家大少爷这会儿彻彻底底的懵了。

等好不容易缓过来后,祁家大少爷脑海里出现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抽空得回祖宅一趟给他家那偏心眼儿的老太太请个安,顺便再认个错。

他家老太太多好的人呢,什么偏心眼儿; 那都是他年轻不懂事儿; 比起周家阿奶; 他家老太太简直就是一碗水端平; 对他这个孙子一点儿也不嫌弃,再好也没有了。

跟周芸芸一样,祁家大少爷也没忍住丢给周三山一个怜悯的目光,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他同样忙得很,有这个闲工夫多赚些钱不好吗?

先前周芸芸给的加热包点子极好,虽说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看似仿佛失去了市场,实则却不然。

这年头,富贵人家都讲究养生二字; 莫说如今还在春天,就算是炎炎夏日,多半也都不喝凉水。可若是冷不丁想喝口热的; 又一时不方便呢?这在自个儿家里当然无妨,院子里铁定有茶水间,要是在外头呢?马车上又带炭炉又带木炭的岂不是麻烦?更别提就算再好的炭也有一股儿味道,地方大了无妨,搁在狭小的车厢里能好受?

再有,京城虽然位于北方,可再往北却还有不少地儿。祁家做了百多年的生意,跟极北之地也有贸易往来。那边生火做饭可没有他们这里方便,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稳定的住所,而是牧羊牧牛随遇而安。

除此之外,祁家大少爷还盯上了军需,哪怕这些年来不曾发生战乱,可边。境上却还是有些小闹腾的。行军作战不是最需要这些方便的小玩意儿吗?

吃的喝的用的,就算一时半会儿还用不上,完全可以先打通关节,派人大批量的做成品,到了下半年秋日里再送上去。

……

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祁家大少爷到底是家里头培养多年的,他的眼界跟周家阿奶、周芸芸截然不同。

若说周芸芸只知道照搬前世的东西,尽可能想办法的复原出来,那么周家阿奶就是着眼于普通老百姓,走的是大众路线,也就是薄利多销的平价市场。

至于祁家大少爷却是打从一开始就只想要高端市场,赚钱还是其次,他更想借机培养自己的人脉,扩充自己的实力。待时机一成熟,就把他老子从继承人的位置上狠狠的拽下来!

那话是怎么说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他的目标就是把他老子拍死在沙滩上!

也因此,等半月之后,祁家大少爷从周家阿奶处拿到新的图纸和赚钱的点子后,简直恨不得跪下来叫祖宗。

甭管是哪个年代,女人和孩子的钱都是最好赚的,当然,若是有能耐的话,军需也是一笔大头。问题是,军需不是那么好插手的,在赚到钱之前,恐怕还得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到最后非但赚不到钱还会舍出一大块利润。然而,这里头的好处却是钱财所买不到的。

周家阿奶那头忙得飞起,孟家这头也迎来了新的拜访者。

事情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随着最终结果的公布,真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当然孟家这边肯定是一片欢腾的。尤其是小柳,他虽性子不大稳重,可好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晓四人之中自己学问最差,莫说会试、殿试了,连当初的乡试究竟是怎么通过的,他都一头雾水。

等他知晓自己不单过了殿试,甚至还进入了二甲后,整个人如同喝了九天神酿一般,飘飘忽忽的好似踩在云端,只觉得是那样的不真实。

结果,他哥抬手就冲着他的后脑勺糊了一巴掌。

一下子,他清醒了。

他是清醒了,也乖乖的听他哥的话,跟着一道儿参加琼林宴、谢师宴,也一同去拜访了京城名师,整个人连轴转的忙碌了起来,跟之前备考时的状态判若两人。

道理是明摆着的,先前没考时,自然要静下心来安心备考,旁的一切都是虚的。可如今高中了,当然不能再像之前那般窝在孟家书房,而是要出来找人脉套近乎,也好早早的谋个缺儿,入仕为官光宗耀祖。

要忙的事情太多了,别说小柳了,连大柳都忘了考完之后应该给家里人捎带个口信。

幸好,他俩忘了,朝廷却没忘。

依着惯例,殿试结果一出来,就有专人往下面的各州各府送喜报。若是管辖之地有高中之人,更会特地拨人前往对方家中报信。

就说孟谨元,尽管他父母双亡,也没有旁的族亲,可依旧有人将喜报送到了杨树村里,惊得张里长目瞪口呆,同时也吓到了周家族人。

而柳家那头,则是径直送到了柳家祖宅里,且还是一路的鞭炮锣鼓,惹得所有邻里都跑出来瞧热闹。

待听说自家两个孩子都高中,且还都是二甲进士后,柳家族长当即泪流满面,遥遥的冲着祠堂方向就跪了下去。等略缓过劲儿之后,更是干脆下令开祠堂,祭祖宗。

京城那头,柳家俩兄弟还盼着早日入仕为官光宗耀祖,却不曾想到,其实从他们高中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柳家莫大的荣耀了。

美中不足的是,这中间出了点儿岔子。

柳家三爷表示不信。

他不信!!

“不可能,这一定是弄错了。不不,我说的不是言儿,那孩子打小就聪明,我早就看出来他将来一定能有大出息,我说的是泰儿!”

“我生的儿子我能不知道?早先我就问过宗老了,他呀,充其量也就是秀才水平。能中举人就是咱们祖坟冒青烟了,还二甲进士……”

“不可能!!”

家里头正喜气洋洋的,结果就来了这么个扫兴的东西,柳家的老族长气得差点儿没把自个儿的胡子给扯断了,连番运气后才勉强开口叱道:“胡说什么?这是从京城来人报信的,能有错?你给我哪儿凉快待哪儿去,别搁这儿碍事!”

柳家三爷——小柳他爹老委屈了,他说的句句都是实话,怎么就没人信他呢?

族里头忙着开祠堂祭祖宗,压根就没人有工夫理会他。这要是他不胡闹,看在他生了个进士儿子的份上,隔房的亲朋还会凑过来闲聊一番,不说旁的,跟进士爹借点儿喜气总成吧?他倒是好,一叠声的说不可能,这已经不是添乱了,是触新科进士的霉头!

结果,他还给委屈上了!

老族长只是把人给轰走了,得了信儿的小柳他爷举着老烟杆子就要打人,亏得小柳他爹跑得快,这要是给砸实在了,一脑门子的包倒还是其次,关键是太丢人了!

就算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可谁家年过半百的儿子还被老子追着揍的?小柳他爹玩命的跑远了,还不敢再回来,只得躲在角落里远远的看着族长开祠堂祭祖宗。

等祭祀结束后,小柳他爹思来想去,还是忍不住寻上了老族长。

“族长,您听我说句公道话,这事儿肯定不对。泰儿那是我亲儿子,我能不盼着他好?可您老人家仔细琢磨琢磨,他那学问是什么水准?还不如我呢!”

“他打小就蠢,那么多子侄里头,他就是独一份的蠢。光蠢也就算了,他还淘气,坐不住,成天不知道在瞎想什么,考个秀才都能考两回。这德行,能中进士?”

“要我说啊,肯定是上头弄错了,咱们家得派人上京城好生问问,万一出了错,也好赶紧挽回。再不然……”

小柳他爹忽的严肃了起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面色也愈发难看了。

老族长心下一咯噔,忙问他想到了什么。

“我想呢……”小柳他爹面沉如水,语气更是沉痛得像在致哀辞,“族长您到底给了那小子多少钱?您不用哄我,族里的规矩我知道,甭管去考什么,盘缠都是从公中出的,您一定给他钱了!”

“那倒是。”老族长被唬得一愣一愣的,倒还真点头应了,毕竟这事儿原就没什么不能承认的。

“给了他多少银子?”

这考童生、秀才,包括去府城里考举人都是有定额的。准确的说,柳家这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多半都是有前例可循的,后辈子嗣甭管要做什么,只需照旧即可。

问题是,柳家最能耐的祖先也就考了个举人,且考中之时也已近古稀之年。所以那位直接就没去京城考进士,而是就近寻关系谋了个缺儿。

可以说,大柳和小柳开创了柳家的历史,他俩头一份上京城赶考之人,当然也就没什么旧例可循了。

小柳他爹一脸的焦躁不安,连声追问着:“族长您倒是快说呢,出门那会儿到底给了多少银子?该不会是那小子拿银子贿。赂了主考官吧?天呐,这可是杀头的大罪啊!!”

老族长:………………

饶是老族长自问这大半辈子经历了不少事儿,也好悬没给气出毛病来。待好不容易喘匀了气后,他抬手就一巴掌糊在了小柳他爹后脑勺上,那架势跟大柳招呼他弟时简直一模一样。

“你问我给了你儿子多少银子?我告诉你,我给了足足他两百两银子!多吧?够大方吧?你要是能考上举人,我不走公账,我掏私房钱让你去!我我我、我这就去找你老子,看你老子不抽死你!!”

两百两银子真心不少了,他们这地儿离京城其实也没多远,一路上的花费充其量也就二十两银子。当然,这只包括车钱和吃喝住宿费用,不包括采买东西。

至于京城那头,虽说物价是比县城这边贵了些,可基本的生活所需却是相差无几的。正常情况下,一家五口人一年下来也就花销个五到十两银子,就算柳家两兄弟要额外花一笔赁房舍的钱,以及购买文房四宝的钱,那两百两银子也足够他们潇潇洒洒的花用个三五年了。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两百两银子又不算多了。

孟家置办的四进大宅院就花了三千两银子,这都是诚意价了,一点儿都没吃亏。还有,周家阿奶先前在闹市街面上购置的酒楼铺面,哪个都不低于一万两。

这么一算,两百两银子还真不算什么。

反正要说行。贿的话,连个秀才都不一定能贿。赂回来。真要想走门路,起码也得弄些孤本古籍、古董玉器吧?那些可都是有价无市的,两百两银子人家都未必肯让你瞧上一眼。

小柳他爹被说服了。

准确的说,他要是还不服,他老子也一定会让他心服口服的。

不过,就算明面上是服气了,等回头小柳他爹就带人上京去了,他的理由特别高大上。

——既然侄子和儿子都中了进士,那总得留在京城吧?既然要留下,也该置办个宅子吧?就算先前他们带了不少银子,可那是日常花用的,要安家置产肯定不够。

于是,小柳他爹带齐了银两,甚至为此还卖了两件心爱的名家书画,领着子侄族人,其中也包括了大柳、小柳的妻儿,一群人雇了七八辆车浩浩荡荡的往京城去了。

至于地址,来报喜的人早就给说了,自是孟家的所在。因此,柳家一行人风尘仆仆的进了京城后,径直去了孟家。

旁人也罢,反正小柳他爹发誓一定要问个清楚明白。

横竖他就是不信!!

作者有话要说:

感觉自己萌萌哒!

晚安明天贱ヾ( ̄▽ ̄)Bye~Bye~

☆、第179章

柳家一行人雷厉风行的程度完全出乎了周芸芸的意料; 他们到达京城时已是半晌午了,赶到孟家把女眷和孩子先放下,之后就去寻了街面上的牙行; 等到快傍晚时分,就已经赁好了院子,并成功的将大柳和小柳搁在孟家的所有行李都卷走了。

要不是柳家的人看着就极有文化涵养,周芸芸都要以为他们是骗子了。要知道,等这些事儿全部办完后; 孟谨元倒是回来了; 柳家俩兄弟包括唐书生都尚未归来。

彼时; 孟谨元已经在翰林院正式为官了; 因着他年岁尚轻,加上入职时间也短,多半时间都是跟在老翰林身后多看多学,极少有真正主事的时候。总的来说; 闲倒是不算清闲,可活儿也不难,都是跟书籍典故打交道的,想要功劳是不可能的,不过就是先熬资历。

孟谨元觉得翰林院挺适合他的,撇开年岁资历问题; 他很清楚自己最大的长处短处都是毫无背景。

“寒门子弟”这个词儿有时候挺微妙的,像先前圣上钦点一甲三人,两位是世家子弟; 那么必须有一位出自于寒门。孟谨元不觉得自己的学问真就出类拔萃到那份上,无非就是占了今年考题偏时政的便宜,另外就是圣上有意提拔寒门子弟。

然而,他既占了这份便宜,那就不能立刻选择站队,偏三省六部里头各方势力交错,若是不站队保持中立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将自己立成活靶子。

在这种情况下,翰林院其实是唯一的选择,只因这里算是朝堂中极为难得的净土。更别提翰林又有真正的天子门生之称,且本朝的规矩摆在这儿,非翰林不得入内阁,孟谨元深以为,就是叫他在翰林院待个十来年,他也是极为乐意的。

只是如此一来,柳家两兄弟就有些尴尬了。

像唐书生,别看他孤身一人就带了个小厮赴京赶考,其实人家也是世家子弟,只不过是落魄世家。可烂船都有三分钉,就算唐家不可能把手伸到京城里来,可在他的家乡想法子谋个缺儿还是容易的。因此,他反而不用太过于操心。

真正该操心的人是柳家两兄弟。

虽说柳家算是耕读之家,可在上位者的眼里,那就是纯粹的寒门子弟。说钱财吧,柳家多半的家产都是田产和庄子,说权势吧,往上好几辈儿最能耐的也不过是个举人,且还是过世很久的。

两边都挨不上,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于是,跟备考时的状态完全不同,柳家两兄弟忙疯了。旁人都觉得考前累得要命,他们却是考前无比舒坦,考完放榜后却差点儿累掉了半条命。

这不,孟谨元都回来半个时辰了,柳家两兄弟才拖着疲惫的身子回来了。

一回来差点儿没被吓死。

柳家的人当然不可能一窝蜂的挤在孟家等人,事实上,等赁好了宅子后,他们就麻溜的走人了,只有小柳他爹留下了。

小柳他爹,还有孟谨元和唐书生,三人坐在书房里,舒舒服服的品茗,顺便等着俩倒霉蛋儿回来。

说起来,小柳这命啊,还真不知道究竟算是好还是不好。若说他运气好吧,也确实是,明明学问并不显,却总是能险险的吊榜尾一路顺畅的走过来。

要知道,有时候考第一都不如最后一名来得高兴,毕竟第一名原就是底气十足的,反而最后一名提心吊胆的,一旦过了,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然而,再怎么好的命都抵不过有个脑子有坑的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柳确实是他爹亲生的,没跑!

“爹啊!!!!!!”

时隔半年后再看到自家老子,小柳在那一瞬间真可谓是饱受惊吓,毫无惊喜可言。倒是大柳,微微愣神之后,便上前行礼拜见叔父,又问候家中之人,并询问叔父来意。

侄子和儿子的差距太大了,哪怕这俩如今都成了进士,小柳他爹还是极为嫌弃的横了他儿子一眼。

嫌弃之后,就只当没这个人了。小柳他爹将家里的事儿说一说,当然家眷来京并打算置业一事,也索性一并说了个全。

所谓先斩后奏也不过如此了,他俩这厢还打算尽快谋个外放的缺儿,那厢家眷都进京了。这要是跟前是自个儿同辈乃至晚辈,他俩绝对能齐心协力狠喷一通。

偏生,这是长辈。

对于小柳来说更惨,毕竟那是他亲老子。

垮着脸瞅了一眼他哥,小柳哭丧着脸道:“爹,您能不添乱吗?我俩的差遣还没下来,如今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您把人都带来了,住哪儿呢?等回头差遣下来了,要是去外头的,还要再带着一群人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