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女书商-第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爹爹说的是哪里话?做父母的教训子女是天经地义的事,我平时太过任性了,动不动便招惹爹爹生气,以后我一定改过,再不让爹爹生气。”

林云浦摸着她的头发,长叹一声道:“好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够了。”又压低声音道。“我知道你的心思。你放心。不管你三姨生的是男是女,爹最疼爱的都是你,你娘那里,爹也会好生对待,绝不让她委屈难做。”

若茗一下便掉下泪来,勉强笑道:“爹说的是什么话?让女儿何以自处呢?难道女儿就是那样小心眼。见不得家里人好吗?”

“好孩子,我知道你一向最为家里考虑了。过去爹总是吃着碗里瞧着锅里,贪念不足,这几日你总不理我,爹心里别提多难受了,这才明白无论咱家有多少孩子,始终还是你最懂事。我最疼地,始终都是你。茗儿,爹都想通了,今天告诉你一句准话,无论你三姨生地是男是女,爹都不再娶了,命里有时终须有,我就不信老天要我林家绝后!”

若茗再没想到父亲说出这种话,倒像是特地对自己做一个保证。  又是感恩,又是为难,柔声道:“爹爹,都是女儿素日任性,让你为难。其实爹地事爹做主就行,我根本不该插手……”

“唉,这些就别说了。我也想明白了。你说的对,这么大岁数了。放着身子不保养,还打那份主意做什么!况且你娘这些年一心一意为咱家操劳,我非但不能体贴,反倒一直冷落她,真是糊涂啊。 茗儿,你只管放心出去,书坊里有我照应,你娘那里也有我呢。”

若茗含泪点头,又听他说:“你头一回出门,又一去那么久,你娘在家肯定挂念,闲时多捎几封信回来,别让我们担心,行吗?”

若茗含泪道:“都听爹的。”

天锡临风站在不远处观景,影影绰绰听见若茗父女对话,开始只道是寻常临别叮嘱,后来又听见说什么娶妻生子的,心里好奇起来:怎么这家做爹的跟女儿说这些?

看看将要出发,若茗低着头,一边拭泪一边上了船。天锡凑过来,笑道:“舍不得家里吗?快别伤心了,很快就回来了。”

若茗勉强笑道:“我知道,只是从来没出过门,一时有些舍不得。”

“我头一回出门是到北边念书,那时候才十四岁,别提多难受了!在门口足足赖了一个时辰不肯走,最后我爹生气了,拍了我一巴掌,我就气呼呼地上路了,”端卿笑道,“现在想来,多亏那一巴掌把我撵走了,不然一辈子守在家里,能有什么出息!”

“我们这里乡下有句俗话,说男儿放养,大约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这么说!”天锡笑呵呵道,“你也不要讲什么男人女人的分别,在我看来,你比许多男人都能干,早该出门闯荡一番,开阔眼界,那时才另有一番大作为呢!”

若茗低头笑了笑,道:“真不知你说地是真是假。我有那么能干吗?乡下丫头,略识得几个字,知道一些生意上的琐碎事罢了,这一辈子大约也就是在这方寸大小的地方消磨到底,比不得你们,能有出什么大作为呢!”

天锡听她说的丧气,诧异道:“从来没见过你这样颓丧,是怎么了?女子又怎样,怎么不能有大作为?即便是书坊这点事,若是全世上的人都买你家的书,读你家的书,难道不算一桩大大地成就?难道就不算是大有作为?眼下不说别的,就拿我来说,真要把你家那些事给我,我就傻眼了,一些也不会。  就算是叶兄那样的才识,也不过跟你持平,可见你有多厉害!快别丧气了,打起精神,一路上有许多好风景、许多有趣的事等着你呢!”

若茗见他兴致如此之高,不觉也被感染,稍稍淡了离别的伤感,笑道:“跟你说话,总让人觉得世间无不可为之事,若人人都像你这样鼓舞振奋,又该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说话时船已离岸,远远见林家夫妇不住摆手送别,天锡笑道:“伯父伯母看来是非到看不见不肯回去了。我们家就不一样了,每次我说出门,拿起包袱就走,我娘顶多吩咐一声路上当心,有时候连送都不带的。”

“也是你行事稳妥,家里人放心的缘故。”

天锡拍手笑道:“哪里是这个缘故!只因我父亲眼里,男人只有在外闯荡才算有作为,我娘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早将他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巴不得我天天在外头才显得有能耐呢!我爹既这么说我,自己也身体力行,为官时不带家眷,辞官后四处游学,我家就我一个孩子,我在家时还有人陪我娘说说笑笑,我出了门她只在家养草种花,亏她耐得住寂寞!”

正说时端卿走过来道:“你们说什么这么高兴?若茗,坐船还习惯吧?”

若茗含笑答道:“还好。”

冯梦龙笑呵呵道:“他们年轻人凑在一起偏有那么多话说,把我晾在一边多时了,叶兄弟,咱俩一拨儿,让他俩自说自笑去吧,咱们也不理他们。”

端卿笑着点头,见他两个犹自说的热闹,于是在旁静静听着。水面上微风吹来,看看轻舟已穿过几许港汊。 

三十 太仓Ⅰ

一行人先到太仓,离船上岸,意欲在书市上走动一遍,如果没发现盗印书,再走水路到吴江查访。

此时虽已出了梅雨季节,然而太仓的天气,一年中有半年时间汪在雨里,幸好都是蒙蒙细雨,非但不添麻烦,反而另有几分情趣。

端卿谨慎心细,眼看若茗和豆丁只顾欢喜着出舱,一件避雨的器具都没拿,慌忙从行囊中掏出一把油竹伞,快步上前,只要递过,却见天锡也奔出来,笑向若茗道:“我最喜欢这种天气了,说是下雨,却又若有若无,走的久了肩上沁凉一片,颇有些水墨山水的感觉。”

若茗回头笑道:“亏你怎么想的出来,打湿了衣服也能说成是水墨山水!不过我也喜欢这种牛毛细雨,即便下足一天也不见地面上泥泞,唯觉花草树木都在雾中,比天气晴朗时又是一种滋味。”

“这话听来真让我有他乡遇故知的欣喜。”天锡笑道,“既然你也这么说,咱们就别找伞了,一起漫步雨中如何?”

“好啊!”若茗应声答道。 

端卿怔了一下,手里的伞便没有递出去,一言不发跟在他们身后。

豆丁忍不住道:“小姐,你们都说下雨好,那都是因为你们不干粗活,平时不往泥地里走的缘故呢!像我们这些天天忙来忙去的人,最讨厌的就是下雨,好端端一双新鞋,没多会儿功夫就脏透了!”

天锡笑道:“你这小梅香说话还真大胆爽利。罢罢,被她这么一批,咱们都成了纨膏粱了。”

若茗抿嘴一笑:“我这丫头别的能耐没见着。嘴尖最快是出了名的,你要尽信她的可有你受的。”

豆丁不服气,撅嘴道:“人家说地是实话嘛,你们又笑我!”

说是查访。然而此时一帮意气相投的朋友聚在一起。又是初到他乡。哪里有心思办正经事?倒先把城镇逛了一遍,虽说在雨里,但街上往来的人依旧络绎不绝,遍地是叫卖新鲜鱼虾的小贩,披着棕灰色蓑衣蹲在青石上,逢人便喊,在小城镇中也算是热闹了。

若茗觉得新鲜,笑向端卿道:“咱家那边很少见这么沿街叫卖鱼虾地呢。”

豆丁抢着说:“小姐你你没出去买过菜,怎么知道在哪儿买这些东西呢?集上当然没有啦,在集上卖要交税钱地。我跟厨房地刘妈去过一回,都在河沿子上蹲着叫卖呢!”

“瞧把你伶俐的,还有什么你不知道?”

豆丁眨巴眨巴眼睛:“反正这些事我都知道,你看吧,这回出门带上我,就跟带了一本黄历似的,管保不会出错!”

说的端卿也笑了。问若茗道:“她在家也这么淘气嘴快不成?”

“可不是吗,我都管不住她那张利嘴。”若茗笑着轻点一下豆丁的额头,“再快嘴我就把你送回去,把绣元换过来。”

“她那么蔫,凡事都得我提醒着才想得起,你把我俩换了,这趟路不定怎么磨折哪!”豆丁昂着头。得意洋洋说道。

这下连冯梦龙和天锡都忍不住笑了。冯梦龙道:“这丫头让我想起《牡丹亭》上那个闹学的春香了,二八妙龄。天真烂漫,真是女孩儿最好的一段时光啊!”

天锡眼睛一亮,呼道:“哎呀,怎么忘了,若茗,我早想跟你说了,《牡丹亭》这个本子妙的很,你们怎么不想着印这个?”

若茗心内一动,也道:“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这出戏近来在昆山都传遍了,应当大有可为。”

端卿摇头道:“若是单出一个本子的话,是不是太短了?我们家那个手抄的本子,统共也就百来页地厚度,撑不撑得起一本书?”

冯梦龙接口道:“你们不是挺会做绣像的吗?大不了多加些图,看着也就光亮了。这样好书不刊印,委实可惜。”

“倒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法子,只是不知道汤先生肯不肯把书交给我们做。哥哥,不然我们回去后跟爹爹他们商量一下?”端卿道:“都听你的。”

“干吗还等回去呢?我爹跟汤先生是故交,等到了我家,我求爹给我写封信引荐,然后咱们就去找汤先生,求他把书交给你们做,岂不更好?”天锡跃跃欲试。

忽然听见豆丁叫了声:“小姐,前面有吃饭的地方哎。”

若茗抬头一看,原来是家干净小巧的二层小楼,门口挑着酒旗,匾额上秀气的三个字“四鲜馆”。离饭时尚早,众人未必就饿了,只是见豆丁眼巴巴瞧着挪不动步子,都笑道:“好吧,进去坐坐吃口茶也行。”又道:“这家地招牌挺有意思,只是不知道什么是四鲜?”

进门后店小二招呼着坐了一张大桌,泡了壶雨前茶,冯梦龙问道:“你这里叫四鲜馆,可有什么说法吗?”

店小二笑嘻嘻答道:“几位是外路客人吧?我们太仓在长江边上,本地最有名的吃食就是这四鲜了。一鲜银鱼,二鲜刀鱼,三鲜鱼,四鲜鲥鱼。我家最擅长做的就是这四鲜,另外搭着卖些蔬菜点心,所以才叫四鲜馆。几位远道里来,一定要尝尝小店的手艺啊!”

天锡听他说得热闹,随口道:“那就各样都拣你们拿手的做一份吧。”

小二忙道:“其他几样都好说,唯有这刀鱼是要在清明前后最好吃的,现在过了节令,鱼肉就柴了,各个店里差不多都不做鲜鱼,我们这儿有清明时用糟油腌下的刀鱼,几位客官要不要尝尝?”

“随便吧,你拣好地做上就行了,不着急吃,先摆些果碟子上来,过半个时辰再做饭吧。”天锡熟练地吩咐。

小二脆生生应了句“好咧”,麻溜儿跑去后边吩咐,不多时便摆了一桌巴掌大小地细白磁盘,盛着瓜子、桃杏肉条、糖拌芋艿、火焙鱼干、香卤豆干、鲜藕青李等物,红黄白绿甚是好看。

冯梦龙笑道:“人说金太仓银嘉定,果然没错,随便一个路边小店器皿都如此整齐,看着倒增了不少食欲。”

“长江沿岸历来是富庶之地,没什么好稀奇的,”天锡忽然想到一事,招手命小二过来,问道,“你这里卖书地地方在哪

小二想了想道:“你出了往西走,沿着河沿子走小半个时辰,到一带挨着水的青瓦房子那边就是了,不但卖书的,卖古玩字画的都在那里,我们这边都是卖吃穿用具的。”

若茗道:“多劳余兄费

天锡笑道:“怎么如此见外?都是份内事,我能帮的自然尽力帮你,才不枉咱们朋友一场呀!” 

太仓Ⅱ

沿河向西走,果然见到一溜儿临水的青瓦房子,更妙的是这些房子排列的横平竖直,屋檐一律向外伸出,远远望去倒像一条青瓦长廊凌驾水上,说不出的雅致清素。

若茗边走边道:“此处借了水的灵气,屋子又建的巧妙,真是一个避静养心的好地方。”

端卿附和道:“果然。所以此处才卖些书本古玩之类,与这景色倒也相符。”

天锡摇头道:“江南楼台园林之妙,此处不过才得一二,依我说既有这一带好水,为何不多建些跨河的亭榭?哪怕多几个拱桥也好。你看这里统共就两座青石板桥,简单无味的很,乍一看虽然清素,看得久了难免腻味厌烦。”

若茗见他眼界颇高,打趣道:“不过是些民居,又没人规置设计的,能够凑成这样已经不错了,余兄纵有一肚子高见,可惜此处无人识君,只好揣起牢骚,将就看着吧。”

天锡笑道:“被你这么一说,更觉得是我吹毛求疵,过于挑剔了。好,听你的,我且从平常景致中寻一二动人之处,也算不虚此行。  ”

若茗笑答:“我哪里敢妄自尊大,说你什么呢。只是你看惯了精心布置的景色,偶尔换换视野也不错嘛,大鱼大肉吃惯了,来点子山野小菜,又是别一种情趣。”“你还说没说我?刚刚那话可不是批评我固执迂腐,只知道人力穿凿的景色好,不懂得欣赏天然格局吗?”

冯梦龙苦笑着望了端卿一眼,道:“他两个再不能凑到一起,偏有那么多话说,又总好像在斗嘴。”

端卿一时不知怎么回答才好,抬眼望见一家书肆,忙道:“前面是卖书的。 进去看看吧。”

几人鱼贯而入,不久就见到《喻世明言》的普通本和巾箱本,都是林家的正品,问起伙计时,道是近来流行的本子。已经卖出去不少,都是从昆山进的货。

若茗见尚未专门在此兜售,就已经流传开了。十分高兴。端卿也道:“两地隔的近,书贩运输方便,若是常熟、望亭这些地方都能如此。那可真是一件意想不到地喜事!”

出门时几个人都喜气洋洋的,冯梦龙更是信心百倍,摩拳擦掌道:“回去得抓紧了时间好好写,早点把三言琢磨出来!”

紧挨着书肆的是卖玉器古玩的,还有几间字画店,走了一刻钟才见到第二家书肆,内中并没有卖《喻世明言》的,但是问起掌柜。 一叠声答道:“知道,知道,如今这本书卖地正好,我最近就要去昆山进货呢!”

一连三家均是如此,几人笑逐颜开,天锡更是兴兴头头说:“你放心,无锡那边都在我身上。总要帮你把事情办的漂漂亮亮。不辜负你千里迢迢跑去一趟!”

因为高兴,不觉便将原来的目地淡忘了。直到不经意走进一家地段偏僻地书肆,猛然发现架上摆着与苏州一模一样的《喻世明言》,若茗这才一惊:原来盗版果然无处不在!

端卿几个也都看见了,端卿正欲细看,天锡抢先伸手拿住,送至若茗跟前道:“是不是你说的伪书?跟你在别地地方看到的一样么?”

若茗点头道:“一样,看来应当是同一处流出来的。”

天锡顿时勃然,高呼道:“掌柜的,出来!”

正坐在书架后的活计探出脑袋:“客官,我们老板不在,你有什么事?”

“不在?去哪里了?只要未出太仓,就把他给我揪出来!”

活计吓了一跳,慌忙跑到跟前陪着笑脸问:“敢问客官有什么要紧事要找我们掌柜?”

天锡恨道:“自然是要紧事,我想问问他……”

若茗见他就要直言,赶紧抢在头里说道:“我们远道来,有笔生意要跟你们掌柜商议,时间紧张,麻烦小哥去通禀一下。”

“若茗,干吗跟他们客气?”天锡忍不住道,“又不是什么好人,咱们也不理亏,依我说直接到官府理论去。”

伙计紧张地瞪着眼睛瞧若茗,若茗赶紧安慰道:“没事,我们说别的呢,委实是有笔生意要跟掌柜谈,麻烦你找一下。”

天锡犹未醒悟,愤愤地正要开口,若茗赶忙冲他摆手,又悄悄拉他的袖子,他这才闭嘴,犹自瞪了活计两眼。

“掌柜的在家呢,我得去叫他,”伙计见局面不甚明朗,小心翼翼回道,“我这就去叫他,大概得有三四袋烟地功夫,几位等得及吗?”

“没事,你尽管去,我们在此恭候。”端卿忙道。

这伙计转身向另一个看店的毛头小伙叮嘱了几句,撒腿便跑。他刚一出门,天锡就急急说道:“若茗,真是不明白你怎么想的,这种人跟他客气什么?只把他揪过来当面问清楚就是,干吗跟他好言好语的?”

“有句话说得好,温柔天下行得,刚强寸步难行。”冯梦龙笑呵呵接茬,“林姑娘,是这个道理吧?”

若茗含笑应道:“对呀,这事虽然他们理亏,可一来不知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二来正主儿又不在,对一个小伙计呼来喝去也没用,三来若我们气势汹汹,那老板怕了不肯来了我们可找谁问去?”

若茗一边说,端卿一边微笑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再者俗语说强龙不压地头蛇,先礼后兵,倒不用跟他声嘶力竭地争辩。  ”

天锡叹道:“你们一个二个都是文质彬彬,行动都要依礼的,殊不知他们既有胆子公然叫卖伪书,自然有胆子跟你狡辩到底。对这种人,讲理是不行的,首先便要气势上压倒他,再者要在官里有一二熟人就更好了,不怕他百般抵赖,总会让他吐露实情。”

冯梦龙笑道:“你到底脱不了贵公子习气,凡事都要在官府里有人才行,依你这么说,若是我赤手空拳过来,还只能吃这个哑巴亏不成?”

“若只为了我的事,宁愿甩手由他们胡闹,也懒得跟这些市侩打交道,没得沾一身腌趱气息。但若是为了若茗和冯兄你,我绝不会袖手旁观,一定要竭尽全力给你们讨回公道才行。来时我就想好了,我爹爹地一个同年先时曾任过太仓知州,如今就在此安家,要是有什么纠葛,找他肯定行地。”

若茗笑道:“天底下好象没有你找不到熟人,亏你这么大面子。”

“你是夸我还是骂我?都是为了你呢,在家时我最怕与我爹这些一本正经的朋友见面了,可如今出门在外撇清不得,凡遇上麻烦,只能搜肠刮肚想:从前见过地那个长胡子迂腐老头是不是在这里做官?我去求人家人家肯理我吗?要不要把爹爹搬出来装面子…………唉,我为了这个都变成精于算计的市侩了。”

若茗扑哧一笑:“原来都是我带累你了?小女子多谢余老爷大恩大德!”

天锡笑道:“先还叫余兄,怎么一下就成了老爷了?辈分长得好快。”

“凡中了举都叫老爷,何况你省试也在榜首,不叫你老爷叫什么?”若茗笑嘻嘻地一语未完,忽然见一个五短身材,略有髭须的男人来至身前,迟疑道:“原来是位老爷……敢问找在下有什么事?” 

太仓Ⅲ

端卿一瞥之下,便知是这家的掌柜,于是道:“敢问老板贵姓?”

“小姓尤,”老板迟疑着答道,“几位老爷找我做什么?刚五子过去跟我说是要谈生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