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剑破玄武-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迷茫君



第一章 下定决心

“秦王殿下,如今殿下功高盖世,皇上心里也清楚明白,只要殿下振臂一呼,群臣响应,殿下就会轻易地得到太子之位,又怎么会让无能的建成坐上太子这个宝座呢?殿下在此等关头何必还顾念兄弟亲情呢?难道他建成和元吉有念过手足之情吗?。 ”

一个壮硕的中年男子愤慨地道。他长着一脸的胡子,面容严肃,仅是模样就让胆小一点的人不寒而栗。他就是秦琼秦叔宝,唐朝著名的猛将,一提起他,几乎所有人都想到了他那勇猛的战神形象。也确实是他,从唐朝的建立到平定中原,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没人能否定。

“秦将军,本王……”

“秦将军,太子和齐王,他们都是我的兄弟,我实在是于心不忍呐!”

说话的这位年轻的男子正是秦王李世民(李世民生于隋朝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十二月廿二日。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其时,李世民才27岁。),受到太子和齐王的步步紧逼,李世民也感到自己实在是退无可退。麾下各将领和大臣,都希望他能果断点做出抉择。但是,做到兄弟相残,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

“殿下,为今太子和齐王已磨刀霍霍,殿下又何需再念兄弟之情。况且现在是太子和齐王不仁在先,难道殿下还要任人鱼肉不成吗?”

一个年轻一点的大臣发话说,他是杜如晦。比秦叔宝年纪要小一点,脸容较之秦叔宝瘦削,而神态一样是那么的自若,一副大事成竹在胸的模样,镇定自若的表情一点不比秦叔宝逊色。

“殿下,当今太子刚愎自用,心不系百姓,齐王则残暴不仁,要是殿下放手任其二人执掌了大权,实在不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啊!”杜如晦感慨地道。太子建成大肆重用其亲家为官,齐王元吉则手段凶残,对付异己从来不手下留情,这让杜如晦气愤不已。但秦王一直对争夺皇位之事无动于衷,也是使他非常的无奈。

秦叔宝坚定地道:“殿下,太子和齐王挤兑殿下,末将等身为秦王府的臣下,自当为殿下粉身碎骨,以报秦王殿下的知遇之恩。但是现在因为您的优柔寡断而使我们受到了屈辱,臣等自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可臣等为了殿下而卖命,却换来了这样的结果,试问殿下怎么能使为殿下卖命的将领心甘情愿地为您效劳呢?”

秦叔宝毫不客气地逼迫李世民。

“秦将军,你……”

“殿下,请你下令吧!不然末将等,绝不会留下来为殿下白白地牺牲了。如果殿下再犹豫不决,那恕末将等不能再为殿下效劳了。”

尉迟恭狠狠地道。

这位脸容凶悍,满脸胡子的中年人正是尉迟恭。在他的脸上,绝对找不到一丝懦弱的神态。他的举手投足,那绝对是虎虎生威,保证没人敢和他随便开玩笑。

李世民的话刚要出口,可是被尉迟恭给生生阻止了。现在再想说出来,却也找不到话头。

“秦将军,尉迟将军,你们这是……”

李世民吞吞吐吐,欲要否定他们的说法,真又怕他们会弃自己而去。要答应他们吧,那一边厢却又是自己的亲兄弟。难道自己真是那么优柔寡断之人吗?

无论如何,现在他们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己不给他们一个交代,也很难平息他们心中那久压的怒火。

此时,在一旁默默聆听他们谈话的长孙无尘,也着实看不过去了,道:“夫君,太子和齐王三番五次欲要对夫君痛下杀手,相信他们早已把手足之情抛置脑后了。如今夫君还要对他们谈手足之情,那岂不是作茧自缚吗?”

长孙无尘长得一脸清秀,眉宇之间一股清新脱俗之神情,她是出了名的才华与美貌并重的女子。对于她,李世民那是无可挑剔。

她夫君这些年来,受了不少太子与齐王的屈辱,这些她都看在眼里,可她也始终还念在一场兄弟,不想在他们兄弟之间说一些破坏他们兄弟感情的说话。但太子和齐王的做法,让她越来越看不下去了。不然,今天要不是众将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她还不想说这些不好听的话。

长孙无尘接着道:“夫君,太子和齐王仗着皇上的宠信,早已不把夫君这个兄弟放在眼里而想除之而后快。夫君你一味的忍让,始终不是办法,何不趁两人还没有得到实权之前,先下手为强,把他们除掉呢?我相信以夫君的才能和威望,定能使四方臣服。夫君爱民如子,百姓心中早已希望夫君能早日当家作主,为百姓谋福祉了。”

听她说这样的话,李世民感到有点意外,现在连自己最信任的人,都这样说了,自己还有什么可以反驳的吗?

长孙无尘还生怕说到这个程度李世民还不为之动容,继续道:“夫君,你下令吧,不要再犹豫了。”

众将领大臣,当即立刻下跪,声音整齐划一的响了起来。道:“请殿下下令吧。”

“你们,你们这样……”

李世民眼见大家都没有退缩的意思了。倒也回想起自己这几年来的经历,先是年纪轻轻就与父亲起兵倒隋,一直到唐朝的建立,功高盖世,连他父皇都望尘莫及。但李渊却把太子之位传给了基本上没什么功劳的长子建成。虽说长幼有序,但这皇太子,也并不能这么儿戏的就策立啊!要知道,皇太子的策立关乎天下苍生的命运。其实李世民何尝不想兵不血刃地得到太子之位,不过李渊的反复无常,使他早已打消了这个念头,也不再对此有什么奢望。正如众位大臣将领所言,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不得民心,要是让他们大权在握,那就真是不知道他们会做出些什么样的事情出来。特别是齐王元吉,残暴成性,要是让他得到大权,所有反对过他的人,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

想到这里,李世民茅塞顿开,心里的疑虑一扫而光。兄弟相残而已,这世上,并不只他一个人干过这事。那隋朝的炀帝杨广,不也是干过一回了吗?有点可笑,用这点事情来跟杨广比较一翻,也不知是可笑还是可悲了。那杨广正是这样弄得家破国亡的,只是希望自己的下场会好一点。

李世民吁了一口气, 上前双手扶起了杜如晦正在作揖行礼的双手。他的心里已经是做好了选择,后果将会如何,谁管得了那么多了!

李世民道:“杜先生请起,”随即转而对众人道:“各位爱卿请起,请起……”

“好,既然诸位愿意与我李世民出生入死,我李世民要是再久拖不决,就让各位失望了。”

众人已平起身。李世民继续道:“天意如此,要是我李世民当真为天意注定的真命天子,那就让我成功吧!要是我非君王之命,那即使要死,我与各位,也要一同奔赴黄泉!”

众人激动,再次下跪,直呼:“愿为秦王赴汤蹈火!”

另一边,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也并没有闲着。他们正在筹划着怎样才能名正言顺的除掉李世民。

第二章 针锋相对

李世民在太子和齐王的眼中可是一颗碍眼的眼中钉,不拔掉不足以让他们安枕无忧。 但要怎样才能名正言顺,这可让他们抓破了脑袋。表面上看似李渊是对李世民有点疏远,但实际上,李渊非常依赖李世民,这从每次有重要的战事就召见李世民商议便可见一斑。

魏徵是李建成门下的谋臣,他为太子建成与李世民的明争暗斗提供过不少卓有成效的谋略,给李世民增添了不少的麻烦。李建成知道只有他才有完美的策略来对付李世民。

遂问道:“魏先生可有良策铲除李世民?”李建成已经不厌耐烦了。

魏徵是一个偏胖的中年男人,不算高大,可两眼放光,看得出是一个目光如炬之人。为人确实也颇具长远的眼光,看待事物也透彻。不过,就是不知道看人能不能透彻。两王相争,选择了太子,其实他也不知道是对是错。

魏徵毕恭毕敬地道:“殿下,秦王深得圣上的信任,最重要的是,他与殿下你是手足兄弟,圣上对兄弟相残最是痛恨。殿下要铲除秦王,必定不能让圣上起疑,否则也会动摇圣上对殿下的看法。”

李元吉不耐烦起来,道:“这谁不知道,现在是让你想想,有什么主意可以名正言顺地铲除秦王。”

李元吉拥有长长的脸容,年纪尚轻,而且生于官宦之家,自小衣食无忧,又欺行霸市惯了,脸上一副不可一世的模样,这模样既让人害怕,又让人厌恶。

不过魏徵可是习惯了服侍这样的嘴脸的人物了,已经见怪不怪。道:“殿下可找良机,埋伏重兵于玄武门之内,然后引秦王进入玄武门,这样大可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之后以秦王欲要带兵进入皇宫造反,太子奋力平叛的说法向皇上汇报,这样既可以铲除秦王,又使秦王背负了不义的罪名,这样殿下就不会受到皇上的斥责了。”

李建成乃一性情松缓惰慢,喜欢饮酒,贪恋女色之徒,他与张婕妤、尹德妃等一些妃嫔通奸乱伦,早已有传闻。

但对于目前的情况,他也是心里有数的,一点都不糊涂。要是让李世民执掌大权,那他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另一个杨勇!

李建成倒还有几分俊俏,难怪会让皇宫不少妃嫔倾情。对于魏徵的计谋,他颇有点兴趣,道:“先生此计甚妙,未知怎样才能做到不惊动父皇呢?”

魏徵见太子赏识自己的计谋,心里轻松了起来,道:“殿下可派人去秦王府借皇上之名传召秦王进宫面圣,就说商讨与突厥人和谈之事。这样秦王就绝不敢不进宫。只要秦王进宫,就必经玄武门。”

“要引秦王进玄武门并不难,但要想在玄武门设伏又不引人注目,谈何容易!”

李元吉疑虑道。

“齐王殿下莫急,请听在下慢慢道来。”

转一转身,魏徵继续道:“要在玄武门埋伏兵,其实说来也不难,这就要太子殿下亲自去一躺玄武门守将常何的家中了。”

李建成似乎知道了魏徵的想法,道:“魏先生是想让本宫收买常何?”

“正是,”魏徵道:“殿下要让常何把殿下的亲兵埋伏在玄武门里,并且,这些亲兵一定要打扮成秦王府的卫兵。”

“这是要嫁祸给秦王!”李元吉如梦初醒般惊呼起来:“要是那样就实在是太妙了!”对李建成道:“大哥,此计绝对可行,我赞成。”

李建成似乎还有所顾虑,但现在李元吉无异议,一时之间,也找不到有什么不对路的情况出来。难道是自己真的还顾念着兄弟之情?在皇位面前,那些都是可笑的。

李建成道:“那好吧,明天我就去找常何。”

李世民召见了杜如晦和房玄龄,对于弑兄这样的事情,他始终是放心不下,这件事情一点都不能马虎。李世民对两人道:“两位爱卿觉得怎样才能在不触怒父皇的情况下除去太子?”李渊非常反感前朝的手足相残之事,要是让他知道了李世民设计谋害李建成,肯定会大发雷霆,说不定还会祸及自身。两兄弟此前虽然明争暗斗,但都没有做出过非常出格的事情,都知道适可而止。而谋夺太子之位,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杜如晦道:“殿下要除去李建成,绝对不能让皇上对秦王起了疑心,臣以为,殿下要除去李建成,必定要使皇上找不到惩罚殿下的借口。”

房玄龄道:“殿下,杨广在夺取太子东宫之位前,常常在杨坚面前数落杨勇的不是,使杨坚对杨勇逐渐起了疑心,这也是杨勇丢失东宫之位的最重要的原因。殿下目前的情况危急,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殿下绝对可以制造一种假像,能使皇上相信是李建成犯了过错,而殿下您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那样皇上就找不到借口责罚殿下了。”

房玄龄顿了一下,继续道:“殿下,臣想到了一妙计。”

房玄龄年纪较大,学识丰富,是李世民门下一重要的谋臣。

道:“玄武门!殿下,玄武门这个地方,易于设下伏兵,而且易守难攻,要是殿下控制了玄武门,并且埋下重兵,再将建成引至此处,必定可以杀他一个措手不及,即使他李建成有天兵神将做援军,也救不了他。”

杜如晦一听,觉得这也是一个不错的计谋,只不过,他也想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样的问题出来,那就是:怎样在守卫森严的玄武门埋设重兵?

道:“房大人此计甚妙,只不过要在玄武门埋设重兵,恐怕并非易事,除非……”

杜如晦想到了重点了,李世民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李世民道:“除非收买玄武门守将,使其为我们埋重兵掩人耳目。”

房玄龄赞赏的目光投向李世民,道:“只是未知殿下是否愿意纡尊降贵,去说服玄武门守将常何。”

李世民不假思索,立刻道:“要是能够完成大事,本王愿意做任何事!”

两位大臣互相微笑对望,秦王有此决心,让他们甚感欣慰。

李世民道:“那此事就由房大人作安排,本王随时可以动身。”

房玄龄道:“殿下,如今太子与齐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布署奸计,殿下必定不能有丝毫的怠慢。臣觉得殿下还是应该尽快做出反击,所以臣希望殿下能明天就动身。”

李世民道:“好,那有劳房大人安排。”

李建成说时迟那时快,虽然人不怎么聪明,不过手脚倒是挺麻利的。才商量好设伏刺杀李世民的计划,这边就立刻动身去常何的家中了。这也全凭了魏徵的催促,到了这紧要的关头,李建成可不想因为自己的怠慢而误了大事。

常何的住所,当然没有东宫如此的宏伟。一个守门之将的俸禄不多,那肯定是不能随意享受奢侈豪华的生活的。李建成身为太子,要请求守门官做事情,这说出去都会让人笑话。但那些又不是光彩的事情,当然是不能让人知道的,并且只有天知地知,他李建成知,李元吉知,魏徵知,其他的人,要是死了,就没人再知道了。



第三章 收买守将

李建成来到常何家的大门口,很快就有门卫看到并认出了他,立马跑上前来向李建成行礼。

常何迎接了李建成,立刻显得毕恭毕敬起来,这可是太子殿下啊,纡尊降贵来见他一个守门将,那是何其的让他觉得光荣!

他是一个中年偏胖的人,长了半脸的胡子,像他这种普通的人,除了给皇宫守门,就会显得无所事事了,所以对于酒是有特殊的爱好,而喝多了酒,胡子自然就多了。他的身形又偏胖,还看得出是一个略微富贵之人。

向李建成行了大礼,李建成例行性的让他免礼,两人进入主题。

李建成颇具仪态地道:“常将军,知道本宫来找你有何要事吗?”

常何战战兢兢,应该不会是自己犯了什么事吧?当然,一个守门的人,一天只守着那扇门,还能犯什么事?

道:“未知殿下屈尊来找小人,有何差遣?”那既然没犯事,就只有这个可能了——来差遣他的。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不过他好像有点搞错了,那不应该叫差遣。

“本宫是希望你能把本宫的兵马秘密地驻守在玄武门之内。”李建成直接道。

常何有点疑惑,道:“把殿下的兵马驻守在玄武门之内?殿下,这好像不合规矩吧,守卫皇宫的兵马向来由皇上调派,这……”

“废话少说,”李元吉喝斥道。他可不是一个有耐性的人。

“你听从我们的安排就是,有那么多废话,小心本王要你人头落地。”李元吉几乎是指着常何的脑袋来喝骂起来。

常何知道这齐王向来残暴不仁,绝对相信他真的会让自己人头落地。但是现在自己既不犯王家法,又不烧杀抢掠,他李元吉还真能无事生非不成?

只不过,也不愿意惹这样的主罢了。

唯唯诺诺地道:“殿下,小人……”

李建成看到常何这副害怕的模样,立刻摆手打断了他的说话,转而对李元吉道:“元吉,不得无礼,常将军身负守卫皇宫的要责,你怎么可以用这种语气和常将军说话?”

李元吉一副不屑的模样,嘟囔着嘴巴,心想:哼!什么守卫,说难听点,还不是一只门口狗!不过现在可不能说出来,他想到了,现在始终是,说得好听点是来求人办事的。

李建成终也知道自己来的时候,是大架子了一点。现在才清楚地想到自己是来求人办事的。

恭敬道:“常将军,如今本宫接到了有乱党欲要谋反的密报,他们极有可能会在近期内从玄武门进攻,意图杀入皇宫,危害父皇的性命。所以我希望常将军你能看清形势,早作准备,以免皇宫受到劫难。”

常何听到这里,觉得有些话是在对自己说的一样,而对方是太子,自己哪能惹得起。立时呆若木鸡,一言不发。

“其实本宫也并非要常将军为本宫做点什么,只是希望常将军你能大开方便之门,让本宫的兵马驻扎进玄武门之内而已了。”

“实话说,本宫是希望能立一点功劳,给父皇看一看,证明给他看,他选择我这个太子,是绝对没错的,本宫也是一个能干大事之人!难道常将军这样都不给本宫表现这点孝心给皇上看的机会吗?”

兄弟俩位高权重,现在软硬兼施,常何哪能抵抗得了。只能举手投降了。

道:“保卫皇宫是小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既然殿下有用得着小人的地方,那小人自会鼎力相助,万死不辞!”

“好!”李建成兴奋地喝了一句, 道:“有将军这句话,本宫就放心了,常将军你也放心,待本宫铲除了乱党之后,也不会忘记了将军的这份功劳,到时候将军的升迁,绝不是问题。”

李建成说服了常何,心里有点松散了,第二天日上三竿了也不愿意起床,还在与几个妃嫔享受人伦之欢。李世民却像热窝上的蚂蚁,召见了杜如晦、房玄龄和秦叔宝等大臣。

焦急地道:“几位爱卿可知,昨日傍晚太子和齐王去了常何的家里了。”

众人惊愕,相互相望,希望能从大家的表情中找到一点疑问。但疑问大家都是知道的,这又不算是奇怪的事情。李建成和李元吉去找常何,毫无疑问是想要借常何之手,对付秦王。

杜如晦道:“殿下,这很明显,太子和齐王有拉玄武门守将常何之意。”

房玄龄也看到了问题所在,道:“殿下当即立刻去找常何,无论怎样都好,常何一定要争取到殿下这边来。”

李世民知道事态的严重,也不管那么多了,见常何乃当务之急,道:“好,几位爱卿陪本王一同齐去吧。”

众人应是,随即出发去找常何。

来到了常家的大门口,李世民立刻下车,对着上前来的两个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