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五娘-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们一段时间了,因此让我们给大家捎了些礼物来,还望太太和姐姐们不要嫌弃。”

梅枝在旁察言观色,不等孟楚清说完,就先指挥小丫鬟们,抬了几口大箱子进来。不得不说,韩宁这次置办的回门礼,是下了大功夫的,不论是各色衣料,还是补品点心,都是上好的,等箱子一打开,那流光溢彩的锦缎,雕琢精致的木匣子里盛的燕窝和鹿茸,差点把浦氏的眼睛看花。更难得的是,礼物里,还有韩家庄难得一见的海货,诸如晒干的海鱼海虾之类,让闻讯赶来围观的隔壁四邻啧啧称奇。

孟楚清在乡下住了这么多年,深谙乡民的性格,当即让人抬了另一口大箱子来,把里面包装好的大包糖果之类,四处发放,逢人就给,即便邻居来了一家五口,也是人人有份。一时之间,大家交口称赞,哪有人提韩宁和孟楚清被逐出韩家的事情!

浦氏见了那满箱值钱的回门礼,心花怒放,对孟楚清的话再无质疑,甚至主动帮她圆场,道:“我就晓得你们家那个蔡姨娘不是好人,到处散布谣言。我就说嘛,好端端的,才娶进门的新媳妇,怎么舍得赶出来,再说我们家五娘子,性格又好,又会当家理财,还会修渠……”浦氏一口气,把自己所知道的赞美之词,全讲了出来,转眼之间就把孟楚清描绘成了个天下无双的贤惠好媳妇,是绝对不可能被逐出门的。

周围看热闹的邻居,手里捧着孟楚清发的糖果等物,自然不会说些扫兴的话,因此场面十分融洽。孟楚清悄悄松了口气,能撑过一时是一时罢,总不能把韩家的家的家丑拿出来讲,韩半城和蔡姨娘不嫌丢人,她嫌。

当围观的邻居们渐渐散去,浦氏还沉浸在回门礼格外丰厚的喜悦中不能自拔,直到孟楚洁上前问她,要把孟楚清夫妻安排在哪里住,她才回过神来,道:“就让他们还住五娘子以前的屋子罢,我马上让俞妈妈去收拾。”

孟楚清之前所住的东厢,红木家什全当了,里面空荡荡的,的确没法住人。其实浦氏一时间也搜罗不来多余的家什,于是便想把孟楚洁和孟楚涵屋里的箱柜搬些过去,先让孟楚清夫妻住下再说。

孟楚洁还指望孟楚清给她介绍一门好亲事,再加上又收了好些上好的胭脂水粉,因此自然没话说;但孟楚涵就很不乐意了,暗地里同杨姨娘嘀咕,怪浦氏见钱眼开,实在太偏心。

杨姨娘自从上次仗着身孕,想要挤掉孟楚清,将孟楚涵加入韩家未能得逞后,就很是收敛了些,劝孟楚涵道:“我的儿,你且先忍耐忍耐,等到明年姨娘给你添了兄弟,你要甚么要不来?”

杨姨娘早已出怀,庄子里有经验的老人们,都说她肚子尖尖的,一多半怀的是儿子,杨姨娘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乐开了怀,只等明年儿子落地,要替自己和女儿,把该得的全都争回来。

孟楚涵一想,这么多年谨小慎微都过来了,何必又急于这一时,于是也就不说甚么了,细心照顾杨姨娘不提。

然而,浦氏的计划并未实施,还没等她派俞妈妈去西厢搬家什,韩家就有人奉了蔡姨娘之命,送了一整套的红木家什来,那样式,怎么看都是韩宁和孟楚清新房内的那一套。

因为这家什,当初是聂氏悄悄地送到孟家,让孟家以铺床的名义运到韩家去充脸面的,所以浦氏也认得,当即疑惑不解地问来人:“怎么把你们大少爷和大奶奶屋里的家什给拖了来?”

来人回答她道:“我们姨娘说了,反正大少爷和大奶奶这一趟出来,也不会再回去了,所以趁早给他们把家什运出来,免得他们另花银子去买。”说着,又取了一包银子出来,托浦氏交给韩宁和孟楚清,道:“我们姨娘还说了,出门在外,样样都艰难,这些银子送给他们傍身,还望大少爷和大奶奶莫要嫌弃。”

第一百零七章阻碍(一)

蔡姨娘的招数,果然高明,看似无比关心韩宁和孟楚清,特意派人送家什和钱来,但无处不是在告诉众人,他们小两口是被逐出门的,而且再也没有机会回去了。好在浦氏才收到了丰厚的回门礼,根本不把来人放在眼里,当即指挥俞妈妈操起扫帚,把他们赶了出去,站在大门口大声咒骂蔡姨娘,骂她好端端的,要诬陷韩宁和孟楚清。

但当日一起见识过那套红木家什的邻居们,却渐渐怀疑起来,因为单凭一个姨娘,若非韩宁和孟楚清是真被逐出门,她又岂敢把他们的家什送到韩家庄来?只不过他们刚才也才收了孟楚清的礼,所以不敢大声问询,只是小声议论罢了。

浦氏再会骂人,也没法堵住众人之口,最后也只得命人关上大门,气哼哼地回屋了。

孟楚清既已打定了要随韩宁远走他乡的主意,自然不会去在意这些流言蜚语,见到家什被送来,倒有几分高兴——任谁也不会和钱过不去是不是?至于蔡姨娘送来的那包银子,她全交给了浦氏,权当他们夫妻的伙食费。浦氏喜上眉梢,不但不介意他们住在娘家,反而盼着他们能多住几日了。

孟振业陪韩宁吃过酒后,把孟楚清叫了去,言语之中,满是悔恨,深怪自己不该光顾着看韩宁的人品,却忘了去打听韩家的家务事,害得她才刚成亲,就被逐出家门。

孟楚清自是极力安慰他,但孟振业仍是不能释怀,她也很是无奈。心想,大概只有她离开韩家后,过得更好,孟振业才会真的放心了。

初回娘家的风波。被孟楚清的回门礼攻势悄然化解,晚上家宴过后,浦氏于无人处悄悄地问孟楚清:“你至少还得两年才能圆房。可曾选定了通房的人选?我看梅枝那丫鬟不错……”

孟楚清为省口舌,干脆把事情都推到了韩宁身上,道:“不是我没这个想法,实在是大少爷他自己不愿意。”

浦氏一听,很不高兴,道:“五娘子,你在家时。也是说一不二的人,怎么到了婆家,就这样束手束脚起来了?这收通房纳妾,乃是做妻子的职责,同男人没甚么关系的。你作主给他收在屋里,难道他还能拒绝不成?我可是听说姑爷才纳了个妾,你要是不赶紧栽培个自己人,往后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孟楚清笑道:“太太,妾是纳了,可不是留在家里没带出来么,怕甚么。”

浦氏一愣,这是暗示她,她极得韩宁看重。所以有没有自己的通房,都无所谓?

孟楚清生怕浦氏又冒出甚么主意来,连忙趁着她发愣,溜回东厢去了。东厢厅里,韩宁正在等他,旁边搁着一碗蜂蜜水。他见着孟楚清逃也似的回来,忙问:“有人问你了?”

孟楚清连忙摇头,扯了谎道:“是你准备的回门礼,太太极为喜欢,所以留我多说两句。”

韩宁放下心来,笑道:“既然太太喜欢,改日我再命人买些来。”

孟楚清点了点头,先去了书房,准备帮他铺床。谁知韩宁紧跟着进来,把活计抢了过去,还笑话她道:“此等小事,就不劳烦奶奶动手了,免得把被子拆了,更多一道活儿。”

不就是会铺床么,有甚么了不起!孟楚清恼羞成怒,甩手就走,故意大声地吩咐戚妈妈:“大少爷在外打拼,一个人住惯了,从今往后,不用给他安排值夜的人。”

可怜戚妈妈正暗喜机会难得,海棠和石榴都没跟来,正好安排梅枝值夜,给她创造机会,忽闻孟楚清说从今往后都不给韩宁安排值夜的丫鬟了,不禁很是郁闷。她等孟楚清从书房出来,马上上前相劝,道:“而今大少爷可是住在孟家,若是不给他安排值夜的丫鬟,只怕会有人怪孟家无礼。”

孟楚清不以为意,道:“他又不是一个人住,还有我呢,别人要怪,也只怪我罢了。”说着便称太累,回房睡觉去了。

戚妈妈在外唉声叹气,却又拿孟楚清无法,只得独自烦恼罢了。

为了力证他们是来修渠,而不是被赶出来的,第二日一早,孟楚清和韩宁就起床了,匆匆吃过浦氏送来的早饭,便动身去了田间,查看修渠的进展情况。

但让他们意外的是,工地上竟空无一人,修渠的工匠,一个也没到。他们本以为是自己来得太早,但直到日上三竿,才见有匠人三三两两地朝工地上来。韩宁又是窝火,又是奇怪,赶紧上前询问,那些匠人对待他的态度,却跟以往很不一样,显得傲慢得很,其中一个慢吞吞地抬头看看太阳,对他道:“还早得很,二少爷要过会子才来呢,急甚么?”

“这同他甚么时候来有甚么关系?难道他不来,这渠就不修了不成?”韩宁这时是真的火大了。

那匠人却斜瞥他一眼,道:“大少爷,你不是被赶出韩家了么,还管这些作甚么?”

韩宁气结,谁说他被逐出韩家,就不能负责修渠了?他可还是韩家家谱上的嫡长子!但他一贯喜怒不形于色,因此脸上甚么也看不出来,只是平静地问那匠人:“我不过两三天没来而已,这些话,是谁讲给你们听的?”

那匠人奇怪地上下打量他两眼,道:“不是韩半城亲自派人来说的么?”

韩宁不太相信,但还是忍不住心头一寒,道:“来人姓甚名谁,你且讲给我听。”

那匠人却颇为不屑地看他一眼,道:“你都已经不是韩家的大少爷了,我为甚么要讲给你听?”

跟着韩宁来的一名小厮听见这话,气得要上前打人,韩宁正要拉住他,背后却传来韩迁阴阳怪气的声音:“大哥,你有甚么不满,尽管回去跟爹说,拿个匠人撒气,算甚么本事?”

韩宁转过头去,正瞧见他装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摸着头道:“哎呀,我差点忘了,大哥你才刚被爹赶出家门,能不能进去见到他老人家,还很难说呢。”

不等韩宁接话,那群匠人纷纷围上前去,争先恐后地拍韩迁的马屁,并请示当天的工作量。韩迁看也不看工地,就把手朝北边一挥,道:“还照老规矩,继续朝前修。”

老规矩?甚么老规矩?韩宁不用看图纸,就知道他指的那个方向,同规划中的是相反的,不禁大惊失色:“韩迁,你同我置气没甚么,但修渠的事,可不能胡来!”

韩迁爬上一个小土丘,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道:“你已经没权力对我指手画脚了,还管修渠作甚么?”

韩宁气得一跺脚,当即命人牵马,要赶回兴平县去,问一问韩半城。孟楚清没有拦他,但却命令那些准备动工的匠人:“都给我住手,把线路给我改回去。”

那些匠人不约而同的,把目光投向韩迁,韩迁讥笑着对孟楚清道:“你不也一样是被赶出来的?有甚么资格说话?”

孟楚清没有同他争论是不是被赶出来的这个话题,而是对梅枝道:“回去把当初的契纸找出来,看来咱们得去兴平县一趟,同韩家二少爷打一场官司了。”

“甚么?”韩迁一愣。匠人们听得“官司”二字,顿感事情闹大,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孟楚清冷冷地继续道:“二少爷,如果我没记错,我也是这水渠的合伙人之一,而且是最初的倡议者,根据契约上的规定,没有我的书面允许,水渠的线路,是不能更改的。既然二少爷这样不听劝,非要一意孤行,那我就只能与你对簿公堂,请县太爷来断个究竟了。”

虽然韩家在兴平县一手遮天,但这修渠的事儿,当初却是孟楚清说动了知县大人的,所以知县会偏着谁,还真难说。韩迁一见孟楚清这副架势,冷汗马上就淌了下来,却偏又不肯服输,把心一横,脖子一拧,大声地命令匠人们继续动工。

孟楚清瞥他一眼,懒得再多话,直接命人备车,准备上兴平县去,找状师写状纸。

方才瞧不起韩宁的那个匠人,生怕官司打起来,耽误了他们领工钱,连忙上前劝韩迁道:“二少爷,既然是契约上说明了的事,您就还是依着规矩行事罢……”

韩迁瞪他一眼,道:“你要是不想干了,可以现在就滚!”

那匠人见他这样说,哪还敢说甚么,赶忙退下去了。

韩迁站在土丘上,不知是在说给匠人听,还是给自己打气,道:“别看她虚张声势,一准儿是回城和我大哥一起求我爹去了,我就不信她真敢去递状纸。”

但他远远低估了孟楚清,她还真是直奔兴平县衙门而去,直接求见知县大人。知县大人曾收过她的贿赂,自然还记得她,因此没费甚么周折,就见到知县大人,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了一遍。

知县大人看着面前的韩家大少奶奶,想着韩家的二少爷,是哪一边都不想得罪,于是息事宁人地道:“你们家那位二少爷,本来就有些胡闹,我看这事儿,一定是他自己的主意,你家老爷根本就不知情。不如就由我去跟韩老爷说一声,叫他把线路改过来便是,大奶奶意下如何?”

第一百零八章阻碍(二)

孟楚清自然更不想伤了和气,便依了知县大人的话,并给了知县大人辛苦费。事情还没成,她就先给了银子,知县大人自然是欢喜,办起事来也更不遗余力,等到到了韩半城跟前,就把韩迁的不守信义,无理取闹,渲染了个十分,更是把孟楚清说成了是受尽委屈的那一方。

韩半城在见知县时,已经见过了韩宁,把两边的描述一听,很快就明白了事情真相,马上找回韩迁一番训诫,责令他在最快的时间内,把渠道线路给改回来。也不知韩半城跟韩迁说了些甚么,韩迁再回到工地上时,不但全无颓然之色,反而得意洋洋,看向韩宁的眼神里,颇有幸灾乐祸的意思。

韩宁和孟楚清只要水渠顺利修成,也不去理他,一时之间倒是相安无事。

孟振业和浦氏得知他们夫妻俩和韩迁起了冲突,很是担心,后来仔细观察了几天,见还是韩宁和孟楚清占上风,韩迁并没有想方设法来刁难,遂才放下心来。说来也怪,自从这次的事过后,韩迁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但不再发表一些所谓的“高见”,反而时时跟在韩宁后面,看得多,说得少,很有一副虚心好学的模样。

韩宁只当是韩半城教导有方,也没有多想,遇见他不懂的,还时不时提点两句。

修渠的事步入正轨,孟家的后宅却乱了起来,盖因韩迁重新回来修渠,又开始频繁地上孟家来,约见孟楚洁。虽然浦氏防范严密。孟楚洁自己也躲着韩迁,但韩迁却偏有一股锲而不舍的劲头,每每不见到孟楚洁,就是不走。而且他出手大方。每次来都有贵重的礼物相送,不是金银首饰,就是上好的胭脂水粉。每一样都是拿钱都买不来的好货色。

十来岁的少女,有几个没有虚荣心,即便孟楚洁是真对韩迁没意思,见他如此心诚,也颇有几分感动,只是碍于脸上有斑,不敢轻举妄动。心中愈发苦闷。

韩迁的这番举动,让一直属意于他的孟楚涵,心中妒火中烧,她不敢对韩迁怎样,就把一腔怒火。撒在了孟楚洁身上,每次见到她,话里话外总是暗含讥讽,笑话她不自量力。

孟楚洁至少韩迁这样子闹,名声有损的只是她自己,所以不敢反驳,只能任由孟楚涵奚落。她受到的委屈多了,就跑到孟楚清房里哭诉,孟楚清看不下去。便把孟楚涵约了来,推心置腹地谈了一次。孟楚涵当面表现得十分懊悔,自称是猪油蒙了心思,居然这样对待亲姊妹,但才过了没两天,就当着韩迁的面。装作不小心,泼了一盏茶水到孟楚洁的脸上,然后借着帮她擦脸,将她脸上的脂粉尽数擦净,露出了满脸的斑点来。

当时韩迁直直地看着孟楚洁的脸,惊得说不出话来。其他的人也都惊呆了,不过倒不是因为孟楚洁脸上的斑,而是震惊于孟楚涵的举动。她这样子一闹,孟楚洁只怕是怎么也嫁不出去了,以后的日子可怎么办才好。

孟楚洁由此之后,一头扎进屋里,再也没有出来过,送进去的饭菜,也几乎没有动过,大有绝食一死的架势。孟楚清去劝了几回,她都不肯开门见人,让孟振业和浦氏都很是烦心。

浦氏虽说待几个继女,都只是一般情面,但却怎么也不愿意在家里养个老姑娘,于是便亲到东厢,与孟楚清商议:“你四姐可真是个惹祸的胚子,不如赶紧给她寻个婆家,嫁出去算了。”

孟楚清朝东角院望了望,道:“只怕四姐这婆家,不好寻。”

可不是,杨姨娘这会儿仗着有孕在身,对孟楚涵给予了厚望,一心想让她嫁得比孟楚清还好,寻常人家,她只怕瞧不上。而放眼韩家庄和兴平县,比韩家还好的人家,又还能有谁?杨姨娘摆明了是想给孟振业和浦氏施压,将孟楚涵嫁给韩迁罢了。

杨姨娘的这心思,浦氏自然知道,闻言脸色一沉,道:“她不过是个妾,儿女亲事,哪有她说话的份,只要我把人家挑好,然后让你爹请媒人上门提亲便是。”

浦氏说的,倒也是正理,孟楚清便道:“那太太就挑几家最合适的,请爹定夺便是了。”

只要是孟振业认可的,杨姨娘应该也无话可说了罢,孟楚清心想。

浦氏左看看,右看看,确定四下无人,才对孟楚清道:“你想法子回去,问问你婆婆,看她认不认得甚么行商,走南闯北的那种。”

“甚么?”听浦氏这意思,她是要把孟楚涵嫁给行商去?可跟着行商,行踪不定,往后还不知有没有和娘家人见面的可能呢。这事儿孟振业一定不会同意的。孟楚清忙劝浦氏道:“太太,此事万万不可,最起码,我爹这关就过不了。”

浦氏却道:“为了你四姐朝你三姐脸上泼水,露出了她脸上的斑的事,你爹生气得很呢,哪会管我把她嫁给谁。”

孟楚清心想,反正孟楚涵要嫁人,最后还得孟振业在庚帖上签字,浦氏一个人是做不了主的,于是便敷衍浦氏道:“那我想办法帮太太打听打听。”

浦氏见她答应,很是高兴,千叮呤万嘱咐,要她一定要找个生意范围广的行商。瞧她这样子,竟是铁了心要把孟楚涵远嫁的样子,不过这也怪不得浦氏,孟楚清自己这会儿,对孟楚涵也是怨得紧,大家都是亲姊妹,有甚么深仇大恨,值得她这样害孟楚洁?更何况孟楚洁脸上的那斑,还不是她弄出来的,她不诚心悔过也就算了,居然还再次害她。孟楚洁以后嫁不出去,对她有甚么好处?

她正在这里想着,忽闻对面西厢传来哭喊声,随后便是梅枝匆匆跑进来,满脸慌张地道:“奶奶,奶奶,不好了,三娘子一时想不开,上吊了!”

孟楚清吓了一跳,连忙站起来朝外走,问道:“怎么回事,绿柳不是一直陪着三娘子的么,怎会让她寻了短见?”

第一百零九章意外

“这个却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