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家的小娘子-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该是害怕女人们知道真相会受不了。

淑德现在非一般的烦躁,总感觉会有什么大事发生,但就是想不到什么法子来解决,每天除了蹦蹦哒哒锻炼体能之外,就只剩下制造辣椒水这样的防身武器了,既然想不出好法子,那就只剩下跑得快这一条路可以走了。

现在钱家村已经禁止通行了,村长带着村民们,在村口设置了一个大陷阱,每次钱兴旺带着人送货也是从田地里迂过去,那个陷阱被设得的极其的隐蔽,除了钱家村的人,外人肯定难逃,现在男人们除了操练,就是挖陷阱,现在村里面每家门口都设置了个小陷阱,只为逃命的时候,多一线生机。

以前在家闲着无聊,喜欢八卦的老婆子小媳妇,也因为最近村头陷阱里多出来的几个坏人,而人心惶惶,就连白天,女人们也把孩子们看得紧紧的,能不出屋就不出屋。

在这样的担惊受怕中,又过了一个月,村民们迎来了最黑暗的那一天。

☆、75。危机解除

自打村口陷阱里莫名其妙出现的几个陌生人,钱家村的村民们再也不能快乐的八卦种田了,现在钱家村只要出现狗叫,就能在村民中引发一阵骚动,这样担惊受怕的日子,真的是让人受得够够的了。

女人们在家缝缝补补不出屋子,基本上已经与世隔绝了,男人们却依旧一批一批的往外走,每隔三天,男人们就去码头,给食坊送一次货,但是外面的形势怎么样了,男人们却绝口不提,女人们问多了,没有回应,也不愿意问了,反正知道不知道,对于现在的形势也于事无补。

除了钱老爹之外,钱家剩下的三个男人,每个人都轮流去食坊坐镇,去了就要跟着一帮男人在食坊住上三天,什么时候再去一个才能换回来。让女人们整天跟着担惊受怕的。

上次钱兴旺遭遇了抢劫之后,淑德一见自家相公外出,心里就犯慌,但是别家的男人们都出去,淑德也没理由让自家男人不外出,就只好将担忧埋在心里,好好的持家过日子,以免让自家相公在外,还要担忧家里的情况。

钱二嫂想借着李梧桐那件事情,不让钱二哥出去,但李梧桐改嫁这件事情,早就被淑德娘给八卦出去了,而且钱二哥还意外的坚持,这男人一上来倔劲,钱二嫂也拗不过,也就放任不管了。

家里最大气的竟然是钱大嫂,钱大嫂也知道相公在外危险,但是作为家里的老大,钱大嫂也不闹也不吵,每次送行都给钱大哥准备得好好的,微笑的送走钱大哥,然后回家偷摸掉眼泪。

女人们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了一个月,突然有一天,钱家村的男人们都回来了,大家都毫发无伤,而且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笑容,回村第一件事,就是开开心心的把村口的陷阱给填了,将村里戒严的东西都给撤了,短短几天就将钱家村恢复原样,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

钱家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这一个月的担惊受怕就跟做梦似的,但是去过码头小镇的人,就会明白,有些事情是真的发生了,有些人因为这场没打起来的战争,饱受伤害,而这些受害的老百姓,却只能擦干眼泪,抚平伤痕,继续过日子。

但是真正参与那件事的人才知道,那一天,到底是有多么的惊险,要不是提前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要不是留下的钱家村男儿没有怂的,要不是大家之前的严实口风,那么那一天,大家很可能再也见不到家里的老婆孩子了。

危机过去了,码头小镇来了很多驻兵,在码头小镇选了块地方,建了军营,小镇的治安又恢复了以往的生机,逃走的村民也纷纷回到了家乡,重新建造家园。

杨县令带着县尉,抓捕了危害钱家镇子的几个淫贼,这些杀千刀的,被杨县令绑在镇中央的大柱子上,在太阳底下暴晒,每日只给一口饭吃,早中午各抽一顿鞭子,每次抽鞭子的时候,百姓们放下手头的活计去围观,打完之后,镇上的村民无不上去啐上几口,往他们身上扔石头,撇菜叶子,更有甚者,直接拿着大棒子打,杨县令也不去阻止,折磨得这几个淫贼恨不得马上死去。

也许这样对待这几个人会有人认为不人道,但是对于镇上这些受过伤害的百姓们,杨县令实在是想不出别的好办法,来纾解百姓们心中的痛苦,那些姑娘媳妇被糟蹋的人家,明明没有犯错,却因为码头小镇流窜过来的几个罪犯,就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看到自己治下的镇子竟然遭此大灾,杨县令好恨自己的无能为力,自己被困在县里,好不容易带着人杀出来,镇上却已经被这些人给祸害了,看到这么多的无辜村民被害,饶是上过战场,斩过敌军头目的铮铮铁汉,也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这也是为什么,一向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杨县令,会不顾身边师爷的阻拦,在未得到知府老爷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这几个罪魁祸首给绑了,游街示众,让百姓们出恶气。

封闭了两个多月的钱家村,终于可以跟外界沟通了,村民们争先恐后的去往镇上凑热闹,这就是人性,这就是鲁迅笔下所谓的血馒头,没受到灾害的人都会庆幸,灾难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对于别人遭受的灾难,也不过是这些人口中八卦的谈资罢了。

淑德本不愿凑这样的热闹的,这样的热闹看得让人心塞,让人憋闷,这样的情景,让淑德想起了上一世的那些中东难民,只不过这次的受害者是自己的同胞,让人更加的难受罢了。

战争中受害的永远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百姓,真正有点能力的人,早就逃了,上下这些没有能力自保的百姓,就只能任由别人屠杀。

像淑德这种生长在和平国家的人,根本体会不到中东人民那种朝不保夕的日子,也体会不到他们那种,有今天没明天的活法,他们对于淑德来说,不过就是新闻联播里播放的外人,是战争的牺牲品,看着可怜,让人同情,但却不会想着去救助。

现在角色调转了过来,淑德变成了战乱时代的难民,虽说是一个没有经过战争的难民,但是这几个月的感触,已经让淑德再也不想过这样的日子了。

应县令的号召,现在家里有粮食的富户,提前拿粮食来交税。这一次,淑德家没有后退,因为钱家人对杨县令有充分的信任,这样的好官,值得淑德捐献家里剩下的粮食。

因为要重建小镇,淑德是过来帮忙的,久不出村的淑德,此时看到这满目疮痍的小镇,饶是再铁石心肠,也不会将粮食藏匿起来了,淑德不是大善人,但是淑德也不是那种极度自私的商人。

此情此景,淑德早就忘记吝惜自家的东西了,如果家里的东西能帮着这些受害的百姓度过难关,淑德和钱兴旺不介意家里的买卖少赚钱点,同胞遭此大难,怎么也不能再顾着家里的那点小算盘了。

引发这场大难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前朝余党,他们勾结海外的敌国,打算侵占这片海域,然后通过打海战来击溃周边的驻军,获得海上制霸权,所以这帮前朝余孽主要集中火力在海边的镇子,就是为了控制海边的镇子,通过海运给军队运送物资。

本来海周边的小镇都控制得差不多了,就差码头小镇这一环,就可以闭合了,一旦码头小镇沦陷,敌军就会将这几个小镇子,全都掌握在手中,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幸好掌权者终于醒悟过来敌军的目的,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说附近的百姓被祸害够呛,但是起码没有酿成更大的错误,百姓还是免受了战争之苦。

不过遭殃的地方太多了,钱家村的镇子跟这些镇子相比,根本就不算受灾,朝廷也没有派发多余的粮食来救助,杨县令就只好故技重施,从富户的粮仓里先挤出点粮食。

不过这次杨县令要客气很多,不是直接要,这次将粮食主动贡献出来的人家,不仅能免税,还能获得嘉奖,所以大家都积极响应杨县令这个“粮食抵粮税”政策。

淑德带着家里的女工们,将家里剩下的玉米磨成粉,再加上没吃光的烤馍,全都一古脑的拿到了镇上去交税,淑德家一次□□了整个村子的税收,这下子村民家里秋天收割的小麦,就可以随便安排了,反正淑德家对粮食都不挑,村民还粮食时,可以还玉米也可以还小麦。

钱家村所在的镇子因为挨着码头小镇,所以才被殃及池鱼,钱家村小镇都被祸害成这样,码头小镇的惨状就可想而知了,那些歹人打着寻宝的旗号,在镇上哄骗无知百姓,招兵买马,将镇上已经摸得清清楚楚了。

这些人的目的就是占领镇子,所以才会杀烧抢掠,造成那么大的混乱,等百姓们害怕了,开始出去逃亡了,这些人就对着小镇进行了大洗劫,东西能抢的都抢没了,有些黑心肠的,直接连着房子给烧了,完全都是在祸害人。尤其是那些被招进去的原住户,更是趁机报复,将自己看不上眼的人家,给祸害个家破人亡。

李家逃得早,药材铺里面的药材都搬到了钱家村,本来就需要大量物资的敌军,看见药材铺早已人去楼空,一气之下,就一把火把药材铺给烧了,李默然家现在被烧成一片灰烬,看到自家基业毁于一旦,李家二老差点没背过气去。

朝廷能过来及时救援已经不错了,对于这种房屋损毁的,百姓们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幸好李家的好多珍贵药材,在钱家村还是保存的很好,而且这么多年,李家也是攒下了一大笔钱,重建房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房子没了,李默然跟着李家老爹就回到镇上建造房子,李家老娘跟着钱如意带着孩子继续待在钱家村,反正钱家的房子多,这几个人,还是放得下的。

百姓们恢复了生产,但是这笔血债却还没清算完毕,人在做,天在看,坏事做尽,迟早都会有报应的。

☆、76。入狱

小镇上的危机刚解除没多久; 范夫子就带着老婆孩子,从闺女家搬回了镇子上的老宅,范老头逃难的时候,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都带走了,所以家里损毁的东西很少; 就是家里剩下的一点东西被洗劫了,大概是歹人收获太小,故意将范夫子家翻得乱七八糟的; 不过幸好损失不太大。

相比较于出去逃难的范夫子一家; 淑德大姐家就要惨很多了; 因为没去避难,所以家里被小偷光顾了好几回,本就不富裕的家庭; 更是雪上加霜了,已经到了到了吃不上饭的程度。

范淑贤的婆家不算富裕; 遭此大灾之后更是一蹶不振,县令给受灾的百姓们分发了粮食; 也都是定量的; 而且以后还是要还给县衙粮仓的; 所以这些救济粮,对于范淑贤这一家十来口人,根本就不够吃,范淑贤的相公本来也是靠给铺子做掌柜的赚钱,现在店铺老板都跑了,也没有工钱赚,而且镇上遭此重创,找活都难找了,就算想干抗麻袋的活计,都找不到了。

被逼无奈的范大姐只好厚着脸皮来娘家借银子了,范淑贤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淑德帮着张氏收拾屋子,范大姐在小妹面前实在是拉不下面子,支支吾吾没好意思说出口,就默默地帮着张氏一起干活。

“你要用多少啊?需要什么跟娘说吧。你这傻孩子,跟娘有啥不好意思说的,你们家刚遭大难,不在家收拾屋子,跑到我这来了,肯定是家里过不下去了吧。”闺女是自己生的,张氏还是很了解大闺女性子的,趁小闺女出去打水的时候,悄悄地把大闺女拉到了一边。

“我们家实在是过不下去了,这些年不是这个病了,就是那个倒了,家里一点钱都没攒下来,这阵子家里还不断地遭贼,一点好东西都没剩下,现在外面赚钱也不容易,相公也找不到好的活计,我们家都快断粮了,孩子和老人也不抗饿,要不然我也不能拉下脸面求到娘跟前。”范淑贤小声的跟母亲解释道。

“家里一堆老人孩子,也是难为你了,这谁还没有个难处,有难处来找娘是应该的,正好我刚从你妹妹家拿了一大袋子的烤馍,一会你回家的时候拿走半袋子吧,回家的时候,躲着点你淑良,要是被她看到了,以她的性子,又该不依不饶的了。”张氏握着大闺女的手,叮嘱道。

家里还有老人和孩子等着借粮开锅,范淑贤借到粮食之后,也就没在娘家久留,拎着半袋子的烤馍就回了家,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淑德,继续收拾着屋子,装作没看到的样子。

其实范淑贤刚来的时候,张氏正跟淑德讲着范大姐家的遭遇,范大姐一来,淑德光看大姐的脸色,就对她此行的目的猜得□□不离十了,虽说淑德跟大姐的接触比较少,但是对大姐的印象还是很好的,既然大姐不好意思当着自己的面来借东西,淑德也不会没眼力见的凑过去,让大姐难堪。

范淑贤拿着半袋子的烤馍,匆匆的往家赶,虽说特意避开了二妹家,但是依旧被自家二妹的“眼线”看到了,范淑良一听姐姐从娘家拎了大半袋子的东西,立马就奔向了娘家,范淑良向来是个不肯吃亏的主,自私自利惯了,这个家里就属她的性子最像范老头。

范淑良急匆匆的赶到娘家,刚进门就看到妹妹跟老娘正在家里打扫屋子,也没进屋帮忙,直接去外面翻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找了一圈也没找到好东西,这才进屋去质问老娘。

“娘,大姐从你家拎了一袋子什么走的啊?”范淑良直接向娘亲打听到。

“你大姐家断粮了,上我家借了点粗粮,你大姐家里一堆的老人孩子,都是不经饿的。我就分了她一点粗粮,让她家先渡过难关。”张氏见瞒不过自家闺女了,就只好跟她讲实话了。

“没粮就找娘家?我姐夫家那么多亲戚不去借,来娘家借像什么样子啊。那我家也断粮了,现在都没啥吃的了,娘你也给我点呗。”范淑良对大姐的行为嗤之以鼻,顺便也跟着占点娘家的便宜

“你婆家刚从外面逃回来,值钱的东西不是都带回来了嘛,怎么会没钱没粮食,你莫要被你婆家人给骗了,而且娘这,也实在是挤不出口粮给你了。”张氏熟知自家二闺女的性子,自然不会轻易答应。

“大姐要你就给,我要你就不给,同样是闺女,凭啥我就不如大姐啊。”范淑良直接跟娘亲撂脸子,像个被惯坏的孩子,完全不顾娘亲刚逃命回来,家里还有一大堆烂摊子没收拾完。

“你姐姐借的粮食,也是要还的,又不是白给的,这些你也要比,你这孩子怎么越长大越不懂事呢。”

往常淑良这样耍性子,张氏一般都会哄哄,由着闺女闹。但是今天张氏的心情本来就不痛快,自己刚回来,家里被翻得乱七八糟,现在一堆事情没处理完,可自己这个二闺女却还惦记着家里的那点救命粮,完全不关心自己这个亲娘,张氏今天是真的心寒了,所以今天对于二闺女的无理要求,意外的强硬。

在妹妹的面前,被母亲这样训斥,范淑良实在是脸面挂不住了,一扭身就气冲冲的走了,范淑良平时是任性了点,但还没到这种不要脸的份上。

张氏望着闺女离去的背影,叹了口气,继续收拾屋子,脸上却已没了笑容。

“你这二姐,这不肯吃亏的性子可真的是烦人,娘家的便宜也要占,我刚逃回来,也不说关心我一下,生了这么个白眼狼,我这心啊,都寒了。”张氏一边干活,一般跟小闺女数落着二女儿的不是。

淑德不知道要怎么回答母亲这样的牢骚,只好微笑着默默点头,继续帮着收拾家里被砸乱的东西。

见有人认真听自己发牢骚了,张氏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的讲起了这些年的不满情绪,完全颠覆了她在淑德心目中贤淑的母亲形象,不过淑德还是很喜欢这个跟自己发牢骚的娘,这样的娘才会让淑德觉得温暖,让自己感受到身边的娘亲是真实存在的,也让淑德有亲近的勇气。

淑德用了一下午,帮着张氏将范家收拾得井井有条,太阳快要落山了,淑德才跟着自家相公赶着马车回钱家村。

“云杉兄可能要被通缉了。”回去的路上,一直沉默的钱兴旺冷不丁的冒出了这样的一句话。

“李秀才敢杀人了?”对于这样的爆炸性消息,淑德整个人都懵了,都没过脑子就问出了这样无厘头的问题。

“嗤~~~哈哈哈哈”本来心情还挺沉重的钱兴旺,被自家小娘子这一句话给破功了,忍不住笑了起来。其实这真的不能怪淑德,因为上一世电视剧的荼毒,淑德一直以为,只有杀人的人才有资格被通缉。

“我听世勋兄讲的,云杉兄的姐夫通敌卖国了,云杉兄也被连累了,不过云杉跟着他姐姐姐夫一起跑了,现在还没有被找到,所以朝廷要发通缉令逮捕他,现在画师正画着云杉兄的画像,估计明天通缉令就可能被画出来了。”笑过之后,钱兴旺恢复了正经的模样,面无波澜的跟媳妇讲出了这件事情,语气平淡得让人听不出来情绪。

就算钱兴旺想要掩饰自己的情绪,但是淑德还是非常容易就听出来自家相公的不开心了,虽说淑德挺看不上李秀才这个人的,但这人毕竟是自家相公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对于钱兴旺来将,对于这个发小,说没感情那是不可能的,自己好友沦落至此,钱兴旺心里肯定是不会好受的,淑德知道相公不开心,一路上都没有打扰,沉默无话。

不过李秀才出了这样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秋收还没开始,李秀才落网的事情就已经被十里八村传个遍,更有甚者还传出李秀才就是采花贼,毕竟镇上第一个被糟蹋的女人就是他的前妻,这十里八村传来传去,李秀才愣是被传成了大淫棍,想当年暗恋李秀才的众位小媳妇,骂李秀才骂得尤为厉害。

看到好友被人传成这个样子,钱兴旺更心塞了,虽说自己也没少在媳妇面前说李秀才的坏话,但那也是对好友的不满控诉,真要是自己的好朋友被这些人传成这个样子,钱兴旺是万万不愿意的,毕竟我的好友,我可以骂,但别人不可以嘛。

淑德见钱兴旺这样的郁闷,心里很同情他,但是却没法跟他感同身受,毕竟在淑德眼中,李秀才现在的遭遇都是活该,都是自己作的,一副好牌愣是打得稀碎。明明可以自己奋斗养活自己,却偏偏想要依赖别人,有新的大腿可以抱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抛弃旧大腿,这样的人不配做自家相公的好朋友。

对于李秀才这样的人,上天就该让他经历点事情了,要不然永远都是这样的自私自利的性子,如果顺风顺水的活着,那么这个人这一辈子都不会有记性的。

☆、77。押走

海上出现了这样的大事; 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