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家的小娘子-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87章 闹剧

范栋梁的亲事倒没用淑德小俩口跟着操心,虽说范老头不太靠谱;但是范老娘还是非常给力的;再加上范家这几年也确实是慢慢的崛起了;今年又有人传朝廷要开恩科的事情,大家学习的热情又高涨了起来;好多人都开始蠢蠢欲动读起书来。

其他学堂已经倒闭了,始终不死不活的范家学堂,这次却意外的招了不少的学生,范老头这也没时间忙叨自己儿子的亲事了;范老娘趁机敲定了镇上的一户人家,是个身家清白的好人家;姑娘也是读过书的,跟范栋梁倒是不错的组合。

范老娘自打看到自己满意的女婿,把家过得越来越好,对自己的眼光也越来越自信了;再加上儿子跟自己一直统一战线;自己和儿子赚的钱都足够养家了,自己的外甥还是县老爷底下的师爷;种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张氏在范家的地位是越来越高了。

现在范老头对张氏也是有点巴结的趋势,不敢向以前那样对媳妇大大吼大叫了,范老头年纪也大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也折腾不起来了,虽说一心想巴结个好亲家,但是架不住范栋梁不同意,儿子现在能赚钱了,范老头有点拿捏不住,以后还要靠儿子养老,也不敢把儿子得罪得太惨,,所以对张氏的意见,倒也没怎么反驳,范栋梁的亲事还算顺利的定了下来。

范栋梁定亲这件事,是张氏跟范大姐一手操办的,范大姐好歹是掌管一家老小的女人,对这样的事情比较得心应手,淑德除了让自家相公偷偷的将十两银子塞给自家弟弟做彩礼之外,基本上全程都没怎么参与,毕竟淑德婆家也有一堆的事情要忙,张氏也实在不想事事都麻烦自家小闺女。

“来来来,上爹这来,往爹这滚,喽喽喽……”寒冷冬日,实在是无聊,没得玩的钱兴旺只好玩儿子了,拿着个拨浪鼓晃悠着,吸引五宝的注意力,顺便让五宝练习翻身。

“弟弟,弟弟,上哥哥这来,哥哥这有好吃的,啧啧啧。。。。。。”三宝晃悠着娘亲给做的棒棒糖,企图把弟弟吸引过来,心里想着绝对不能输给爹爹。

五宝躺在两人中间,晃悠着小脑袋瓜,不知道要往哪个方向滚,无助的看了看母亲,好不容易有人帮自己看孩子,淑德才不会这么傻呢,故意避开小儿子的目光,一门心思的挥舞着手里的活计。

见母亲没工夫搭理自己,五宝就只好往爹爹的方向滚去,先弄到手一样再说,刚吃饱饭,哥哥手里的东西还真没啥诱惑,五宝翻动着圆滚滚的小身子,向爹爹滚去。

三宝见自己被弟弟摒弃了,立马不乐意了,拿出了逗狗的声音,一个劲的“啧啧啧啧啧”,企图吸引弟弟的注意力,让弟弟回心转意。

“儿子,那是你弟弟,不是你爷爷家的大黄,别啧啧啧的叫”淑德虽说不愿意看孩子,但是也不忍心自家儿子被儿子这样的侮辱。

“没事媳妇,五宝现在啥也记不住,让三宝就叫着玩呗,三宝小时候,你不也这么叫他嘛,还给他啃骨头呢。”也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钱兴旺一本正经的讲着淑德以前对三宝干的坏事。

“娘……”三宝拉长着音调,一脸委屈的看着自家娘亲,淑德冲儿子嘿嘿傻笑一阵,回头狠狠的撇自家相公一眼,恨他多嘴。

正在场面一度尴尬到没法解决的时候,钱二嫂来解救淑德了,钱二嫂平时是很少来淑德家的,这次一来,必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钱大嫂跟人家干起来了。

“臭不要脸的,你个破落户,还敢说我闺女坏话,也不怕我撕烂了你的嘴丫子。”淑德跟钱二嫂往张杏花家赶的时候,钱大嫂已经跟人骂了起来,隔着半个村子都能感受得到钱大嫂的怒气。

“这人到底是说大妞啥坏话了,把大嫂惹成这个样子?”淑德问向钱二嫂。

“我也不知道啊,铁柱家的来喊我,说是大嫂跟张杏花骂起来了,周围也没个拉架的,这女人干仗也不能找男人啊,我就把你喊来了。”

“啊……。。你个臭□□,我今天一定要宰了你。”淑德两人刚跑到张杏花家的门口,就听见了钱大嫂杀猪般的吼叫声。

淑德一听,情况不妙啊,赶紧抓了一把石头子,以防外一,等淑德跟钱二嫂冲进去的时候,钱大嫂正被三个女人按在地上抓头发。

看到这情景,钱二嫂可忍不了了,妈蛋的,竟然敢欺负我们老钱家的人,这不是活腻歪了吗,钱二嫂直接扑了过去,薅起其中一个女人的头发,就开始跟她对打。

淑德动动嘴还行,这真要是动真格的,还真有点怂,不过钱二嫂都拼了老命干起来了,自己这不动手也不行啊,淑德扬起手里的石头就往张杏花的身上撇,随后又揉了一大团子的雪,往张桃花的衣服里面塞,给钱二嫂和钱大嫂场外助攻。

张杏花本来就对淑德不爽,一直没找到机会呢,这淑德送上门来了,张杏花也不管钱大嫂了,直接往淑德身上扑,那架势,像是要活活撕了淑德似的。

“麻蛋的,就你这蜡黄的老脸还想抢我相公,奔着我来了是吧,老娘我还不怕你了。”本来还挺怂的,看着张杏花这张脸之后,淑德熊熊的怒火彻底的烧了起来,直接扑向了张杏花。

勇气可嘉,奈何实力太差,要不是钱大嫂帮着踹了几脚,淑德早就被张杏花挠花了脸,张杏花好歹也是屠户家的闺女,淑德这娇弱的模样,被对手全力碾压,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幸好周边的几个女人看不下去了,卖了淑德这个“老板娘”的面子,硬着头皮拉架,这场女人们的闹剧才算结束了,后赶来的钱大嫂的娘家人和钱兴旺也算是过来给撑了个场子,让淑德三人回去的时候不至于太落魄。

“女人打架,你来干嘛啊,你还能帮我揍人不成啊。”淑德见相公一个大男人混在一帮女人中间,心里有点过意不去,但还是故意嗔怪道。

“我不能帮你揍人,我不是能帮人挨揍嘛,你还怪上我了,还不是怕你挨揍,就你这软绵绵的样子,还不得让人给打得服服帖帖,幸好我这不放心的来看看,要不然你这小脸都得让人给挠花了。”钱兴旺拿手指玩着媳妇乱糟糟的头发,一脸心疼。

“还不是你惹的风流债,本来我就是个助攻的,谁知这张杏花就奔着我来了,瞅着也不胖啊,力气都快赶上爷们了,我根本就打不过她。”见相公心疼了,淑德就更加委屈了。

“都是我的错还不行吗,回去我给你按摩捶背中不中,别生气了,今天我刷碗,我烧炕,我看孩子,中不中?”钱兴旺一脸宠溺的安慰着媳妇。

“这仇咱必须得报了,我长这么大就没被人这么欺负过。”钱大嫂怒气冲冲的跟着两个妯娌抱怨着。

上一次大战张杏花姐妹三人之后,钱家三个妯娌意外的团结一致了,这次边斗地主边商量着报仇的事情。

“咋报仇啊,咱们三也打不过那三个小□□啊?”钱二嫂也不打牌了,一想起自己被张桃花按在地上打的情形,心里就一顿的憋闷,长这么大,这是第二次被人揍成这样,上一次是理亏,不敢还手,这次是实力不够,钱二嫂心里就是过不去这个坎了。

“咱别打了,打也打不过,咱们智取吧,咱们哪天去她家门口骂她。”被打之后,淑德总是在脑子里回忆着当时的情景,总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身手矫健的女侠,一挥手就能撂倒这三个女人,报仇雪恨,三个女人跪地求饶,奈何想象就是想象,而且越想越憋屈。

钱二嫂平复了一下情绪,“骂人肯定骂不过了,那张家三姐妹嘴皮子出了名的损,咱们三肯定干不过,还是想点别的招吧,对了大嫂,到底是说咱家大妞啥坏话了,你跟人家干起来了?”

“张桃花家的闺女前几天不是让镇上的老李家给退婚了嘛,没嫁成镇上,就嫉妒我家大妞找了个镇上的小相公,诅咒我家大妞被退婚,别人传到了我耳朵里,我一生气就挑上门去了,本来没想干仗的,但是一看张杏花那抹得跟个妖精的贱样,我就生气,想起了前几年她勾搭你大哥那骚样了,我一冲动就干起来了。”

“干得对,不能放过这个小贱人,迟早咱们得收拾了她。”淑德听完后,一脸的气愤,淑德太懂钱大嫂说得那个感觉了,当时自己都想活撕了张杏花,要不是实力不行,淑德绝对能把张杏花打得她娘都不认识。

“哎呀,说半天也想不出了好办法啊,要不咱们家明年不收他们姐仨家的土豆得了,让他们知道知道咱们的厉害,看她以后还敢不敢说咱家的坏话。”钱二嫂在旁边出了个馊主意。

“不行不行,那咱家成啥了,跟戏文里的恶霸一样了呢。”淑德赶紧否决钱二嫂的提议。

“哪有恶霸被打成咱三这样的,哈哈哈哈”钱大嫂听完了淑德的比喻,没心没肺的哈哈哈起来了。

淑德被笑了个大红脸,妯娌三人这急赤白脸的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报仇的好法子,最后只能在脑海里意淫一下报仇就算了。

本来小打小闹的一个闹剧,没几天就结束了,谁知后来让钱家的某个孩子走上了学武的道路。

☆、第88章 修路

张家这三个姐妹虽说个个都是彪悍的主;打起架来什么都不管,她们的婆婆们虽说不敢惹她们,但是也不敢得罪钱家村的财神爷们。

一听说儿媳妇把钱家的东家娘子给揍了;立马就急了,特意拿了家里留着的几个鸡蛋;来跟钱老娘套近乎,希望钱家在这事上别计较。

这件事情本来也是钱大嫂主动打上门去的;钱家也确实不占理;而且钱家也没打算在这件事情上大肆报复,这件小事随着寒冷的冬日,也慢慢地被淡忘了。

淑德妯娌三人虽然忘记了;几个小孩子倒是还挺记仇;二宝跟三宝带着一帮小孩子;把张家三姐妹的孩子;挨个揍一遍,被淑德知道后;罚了两个淘小子半个月的零食。虽说孩子替娘亲报仇,让人很感动;但是这样的报复方式还是应该大力惩罚的;让孩子终身难忘,坚决不能让孩子们养成以多欺少的坏毛病,以免孩子们误入歧途。

不知道是不是打架打出了激情,几个孩子中最蔫吧的二宝,异常坚定的吵嚷着要学武,三宝这个眼皮子浅的,见哥哥要学武,也非得要跟着一起学,钱兴旺听完儿子的请求,立马计上心来,开始套路自家儿子。

“让你二哥先嚷嚷,等你二伯心软了,肯定雇人来教,等到时候你再去蹭学,咱们家就不用花钱给你请师傅了,你二伯那么疼你,肯定不能撵你,咱家省下的钱,都给你留着当零花钱,你这几天先老实点,多去撺掇撺掇你二哥。”

听完父亲的建议,三宝当真不嚷了,每天去给哥哥灌心灵鸡汤,让哥哥坚持自己的学武之路,自己则等着免费学武,却不知自己已经钻进了爹爹给下的套中。

三宝他二伯确实给二宝找师傅教武术了,只不过人家直接给把儿子,送到镇上去学武去了,三宝早就答应会跟哥哥一起去学武,此时哥哥去镇上了,三宝自然也是要一起跟着去的。

三宝以前可是吵嚷着不离家的,这回好不容易给骗去镇上了,钱兴旺直接把三宝送到他姥爷家读书去了,课闲时间再去二宝师傅那里学武,平常送货的时候就接两个孩子回家,不经过镇上的话就让两个小孩在范老头家寄宿。

三宝这个傻孩子,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被爹爹给送走了,一如当初给他送到单间一样,虽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就是说不出来,每天依旧开开心心的寄宿,反正姥姥给做好吃的,舅舅陪着玩,倒是也挺开心的,没想象中的那么难熬。

钱兴旺本没打算这么早就让儿子寄宿独立的,实在是现在是没时间看顾自家儿子,这才想了个坏主意,把儿子骗到了岳丈家。

钱兴旺虽说是秀才,才华倒是有,但是一没经验二没精力,教学水平确实不如范老头,给孩子启蒙还行,真要是走仕途的教学法,钱兴旺确实不适合。

不管以后儿子走哪一条路,现在都得先让儿子学会自立,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不能禁锢在小村子里面,看遍了外面的世界,才会有主见,有主见的人才不会被世间的一些琐事所困扰。

钱兴旺当时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有出息后,让自家爹娘不再受欺负,现在他赚的钱已经能够保证自家爹娘下半生,活得安乐祥和了。所以对于仕途这条路,也没那么大的执念了。

这些年的各种经历,让钱兴旺对经商也是越来越喜欢,尤其是自己已经有功名在身,再加上朝廷的赏赐,这些东西挡住很多麻烦,让自己经商的道路意外的顺畅,钱兴旺十分享受这种带着身边人发家致富的感觉。

钱兴旺已经跟爹娘和媳妇表明自己的立场了,即使朝廷开恩科,也不打算继续走仕途这条路了,至于钱家的孩子们有没有想走的,他不会特意的引导,也不会横加阻拦,一切全凭孩子们的意愿。

不过钱家的孩子们必须要读书认字,至于等他们见识到了广阔的世界后选择什么样的道路,那就是孩子们的选择了,只要不违反犯罪,有背伦理,钱兴旺两口子是不会对孩子们的选择横加阻拦的。

三宝被送去让他姥爷折磨了,开始也是冲着娘亲哭鼻子的,不过被他娘一顿神灌鸡汤,终于打起了精神,跟他姥爷好好学书本知识,闲的时候去找他二哥练功夫。

三宝这种两头都惦记的,自然不如二宝这种专业的厉害,几个月下来,二宝就已经厉害得超过三宝一大截了,没几下子就被他二哥给撂倒了,不过幸好三宝这娃娃从小就皮实,摔一下子也不哭,三天两头的跟他哥比武较劲,虽说从来没赢过,倒也算比较有韧劲,是个不错的陪练。

大宝跟着他爹和三叔出去经营店铺了,二宝三宝也去镇上学习了,经常好几天不回家,大妞和二妞都大了,愈发的文静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跟着弟弟们胡闹了,现在家里就剩下了三个小孩子能玩了,淑德在家一下子就寂寞了。

家里的作坊早就走上了正轨,除了日常的巡视,基本上也没啥事情可以干了,钱家爹娘赶着老牛车走街串巷,留下淑德三个儿媳妇领着三个小娃娃驻守在家,简直是无聊透顶。

不过淑德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事业是不用操心了,那正好操心一下家事,反正有大把的时间,现在有钱有肉有材料,淑德又过回了在现代的潇洒日子,没事研究研究吃,闲得无聊就跟着相公出去闲逛。

古代生活跟现代的区别,大概就是多了几分幸福吧,做的菜总是被人抢光,这种幸福让人想做更多的菜,说自己做菜好吃的人也从虚拟世界变成身边的亲人,虚拟的幸福变得触手可见。

有了淑德为食坊量身定制的菜谱,食坊的生意是越来越好了,码头上汇集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周边的商家终于发现了这条致富路,纷纷将钱投进码头。

刚开春,土地刚刚松动,码头上就已经开始陆续的建造铺子了,靠近钱家食坊的是一个客栈,光看地基面积,就知道这走得是豪华奢侈风,钱兴旺没事总去跟客栈老板闲聊天,打算跟客栈达成战略性合作,一起赚钱,别搞成恶性竞争。

钱大哥家的药材铺和钱二哥家的木匠铺终于建成投产了饿,全都开在了钱家村的镇子上,铺子刚开的几个月,为了照顾生意和家里的男人,钱大嫂和钱二嫂也都搬到镇上的铺子去住了。

这回就剩下淑德跟钱老娘两个女人在家驻守了,着实寂寞了很多,刚建立起的革命友谊,还没维持几天呢,两个战友就走了。

虽说钱家两个嫂子有时候会办一些让淑德生气的事情,但是大部分的时间,两人还是挺好的,能跟着淑德一起打牌解闷,两个嫂子的离去,让淑德倍感寂寞,有些话题,淑德不能跟婆婆聊,就只好等着晚上相公回来在絮叨了,但是男人的八卦水平实在是太次了,让淑德郁闷不已。

实在不忍心让自家媳妇这么寂寞,钱兴旺想着法子让家里热闹了起来,打算把钱家嫂子们给召回来,陪老娘和媳妇打牌八卦。

钱兴旺终于说动了村长,将钱家村的路好好的修一修,钱兴旺出钱,村里人出力,只要村长把话传达好了,这修路的事情不在话下,这路虽说是钱家人用得多,但是修好了这条路之后,村里人全是受益者。

这要是路修好了,钱家村到镇上赶着牛车能省一半的时间,村长将修路的好处跟村民讲了个遍,大部分村民也都同意出力气修路,反正不用钱,出点力气,大家一起干活,几天这路就修好了,也不耽搁什么事。

当然大部分的原因也是钱兴旺作为他们的东家,他们不想因为这点小事跟东家过不去,毕竟现在外村也开始种土豆了,钱家村一点优势都没有,钱家想去哪里收土豆都能收得到,钱家想降价也会有一大帮人上赶着来卖土豆,要是真惹了钱兴旺不开心,自己失去的利益会更多,村民大部分也都是聪明人,这种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会唧唧歪歪的。

不过总是有一些不信邪的人,总认为只要自己足够不要脸,就能贪到一些便宜,好像大家都是傻子,就他们家最聪明一样。当初大家一起抵御外敌的时候,他们死活不出人,现在修路了,这些人依旧不动弹,等着吃大家的胜利果实,吃大家的福利,这种人,钱兴旺自然不会惯着他。

凡是这样的人,他家的土豆照收不误,但是钱家肯定是不会雇佣了,这样的人,谁雇佣谁倒霉,钱家绝对不会给这样的人家一点好处的。

占了便宜的人家,过了几年后,看到身边一起贫苦过来的村民们,冬天都穿上了新棉衣,家里养鸡下的蛋也都舍得吃了,平时还能买上了肉,一个个的小脸愈发的红润,心里嫉妒不已,却不知都是他们自己的“小心机”造成的恶果。

钱家村终于通上了路,现在从村子去镇上方便多了,钱家两个嫂子也乐呵的告别了镇上的生活,回到了村子,淑德又能跟嫂子们愉快的玩耍了。

钱家村每日都是车来车往,尤其是钱兴旺家,经常一车又一车的往外送粉条和各类的小糕点,村民们去镇上经常就蹭钱家的车去,对于那些良善的人家,钱家的马车随时都可以捎上一程,钱家村现在跟镇上的联系也愈发的紧密,钱家村的新一代人,在钱家兄弟的带领下,眼界也开阔了不少,大山已经禁锢不了他们了。

他们知道怎样能赚钱,他们知道怎么跟别人讨价还价,他们知道海的对面还有广阔的世界,他们知道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就有发家致富的可能,他们再也不像父辈那样,为了一点小利益就拼命动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