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开国太后纪事-第2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这秦佑安真是个自私自利,丝毫不顾及姝姝的感受,这种儿子不要也罢,他无论如何,都会想办法将她带走的。

想到这里,祁五又正色说道:“此事是我们两个人的事,最好不要让你母亲搀和进来。”

“正合我意。”秦佑安脸色有些难看地说道。

他心里还有些别扭,甚至对祁五越发讨厌了,却又因为心虚愧疚,不得不强自忍耐。

“我也不想看母亲为难,正巧,母亲昨天主动请缨追击敌军,我便顺势答应下来,等母亲回来,你我之间,也会有一个结果了。”

祁五锐利地眼神看向他,随后缓缓展开一个笑容,说道:“如此甚好。”

之后,两人便开始说起所谓的“战前协议”,等协商好了,才好开打。

次日,秦姝便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追击敌军,同行的还有宋良秀,两人分别带兵追击漠北蒙古部族和大金女真部族。

两个月后,秦姝歼敌过半,但仍有一小半敌军溃逃。可喜的是,在他们逃入沙漠之前,秦姝单枪匹马混入敌营,刺杀了二王子岱森达日,并成功逃脱,带回了他的收集,立得大功一件。

俗话说,穷寇莫追,秦姝没有再深入沙漠追击,一群残兵也成不了什么事,没个三五十年,他们恢复不了元气,何况他们可汗已死,最有能力的二王子也被杀,剩下那些蠢货成不了什么气候。

而宋良秀追击大金女真残党,也被消灭了大半,大胜而归。

两个多月后,等他们重回京师时——

大势已定!

☆、第一章 王太妃

十一月底,秦姝和宋良秀率军回到京师。

此时,秦佑安和祁五之间的皇位争夺战已经落下帷幕,最终以秦佑安的胜利而告终,祁五以及其麾下的部分将士,远遁海上,均不知所踪,甚至连他的根基所在——鄂州,也人去楼空,几乎成为一座空城。

但也有一部分将士们留了下来,后再,因为之前的联合抗敌,成王倒时也记他们的好,竟然没有过多为难他们。虽然不会许给他们高官厚禄,但也不至于苛待他们。秦佑安登基之后,甚至还有立过大功劳的将士被封了爵位。

正因为这一举动,天下臣民无不称赞成王仁义。

而宋良秀,则被封为“忠顺侯”,而他也是祁王麾下,唯一一个被封侯的。

除了他的确立下不少大功之外,还因为他是前朝忠良唯一后裔。

不但如此,秦佑安还给宋家平了反。

虽然百姓们几乎都知道宋家是被朝廷冤枉,但如今能光明正大地被平反,也足以让百姓们对新朝廷产生亲近和信任之心了。

此乃后话。

此时,秦佑安尚未登基。

秦佑安也不可能在母亲未归之前登基,他又不像前世那般沉不住气,迫不及待地想过皇帝瘾。反而不紧不慢,不骄不躁,好似对皇位不敢兴趣一般。令他麾下那些得意忘形的臣僚将士们也不免收敛了几分。

何况,还有南方的蜀王窦良才尚归降,秦佑安打算登基后,立即派兵南下征伐窦良才。

王府的臣僚们为了将京城定在上京还是应天,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同时也为了国号,伤透了脑筋。

待秦姝归来之时,他们还在讨论之中。

得知秦姝亲自斩杀,并带回了蒙古二王子的头颅,又歼敌过半,敌军溃逃,秦佑安大悦,并亲自出城,高高兴兴地将秦姝迎接回城。

王府臣僚们见太夫人立下如此大功,就算平时对秦姝最不服气之人,也不免闭上了嘴巴,秦太夫人的功劳之大,不是他们用三寸之舌胡乱说几句就能抹杀的。

因为尚未登基,宫殿被烧毁了三分之一,必须都重修之后才能入住,所以秦佑安根本没有住进皇宫,反而在一座王府中暂居下来。

秦姝自然也被迎进了王府之中。

而宋良秀以及其麾下十万兵马,则暂居郊外。红莲军的军营也设在城外。秦姝只带了一部分亲卫入城。

皇宫虽然被烧毁了,这个王府保存的倒是极好的,修缮之后,奢华之中,又透着几分清新雅致。而且,这个王府占地极广,比应天府的大元帅府还要大得多,简直就宛如一个小点的皇宫。

中间几进房屋,自然是上朝处理公务之处,也是秦佑安居所。

秦姝院子则在西路那几近,比起中路简直的富丽堂皇,这里就清雅幽静多了,而且也是花费心思最多的地方。这里甚至还有一座花房,即便是冬天,亦是鲜花盛开,还有一处从山上引流下来的温泉。

“母亲喜欢这里吗?”秦佑安亲自搀扶秦姝的胳膊,一边为她介绍这里的景致,一边问秦姝道。

秦姝环视一周,点了点头,“这里很好,我很喜欢。”

虽然这里只是暂居之所,秦姝亦是十分满意。

“这就好!”秦佑安松了口气,自从他被祁五骂醒,羞愧难当之下,便有意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并非说他以前不重视秦姝,可以说,母亲乃是他最重要之人,只是一直以来的惯性思维,让他下意识地先考虑自己的处境,更将母亲对他的好,当成了理所当然。如今,他及时悔悟,已经学会先设身处地地为母亲着想了。

母亲为他做了那么多事情,如今,也该他为母亲做些什么了。

并非什么报答或者补偿,母子之间不必说两家话,否则,那才是生分了。

“等以后进了宫,那里只会比这里更好。”秦佑安说道。

秦姝笑道:“像这样已经极好了,不要太过奢靡了,劳民伤财反倒不好。”

秦佑安笑道:“儿子有分寸。母亲累了,先去洗漱一番,等到了晚上,儿子再给母亲接风洗尘,儿子有很多话想要对母亲说呢!”

秦姝闻言没有拒绝。

秦姝之前的丫鬟都留在了应天,因此伺候她的都是新添置的丫鬟,这些丫鬟都是宫里逃难出来的宫女,行事更是规矩妥帖,将秦姝伺候地无微不至。

秦姝泡了个温泉,换了衣服,又吃了点东西,很快便躺在柔软的被褥上睡着了。

冬天,天黑得早,等秦姝醒过来的时候,外面你天色已经黑了。

秦姝刚睁开眼睛,守在外面的宫女立即听到动静,上前掀开床帘,温柔说道:“王太妃娘娘,您醒了?要起床吗?”

秦姝听到她的称呼,囧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佑安封王,她现在已经从“太夫人”升级为“王太妃”了。

太妃,顾名思义,就是指皇帝的妃嫔。王爷的遗孀,则称王太妃。可问题是,她根本没嫁过人,想到自己以后还得被称为“太后”,也不由觉得有些坑爹。

好在她之前被喊太夫人也喊习惯了,反正也差不了许多,不都是“太”什么吗?喊多了就淡定了。

秦姝自然是要起来的,便由她们服侍着穿了刚做好的袄裙,因为天太冷了,外面又披了一件银狐轻裘披风,手里还被塞上了一个小手炉,浑身顿时暖融融的。

“你们王爷呢?”秦姝问道。

“回太妃娘娘,王爷一直在花厅里等着呢!”为首的那名宫女谨慎回道。

秦姝说道:“这就过去吧,我也饿了。”

“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奴婢贱名丹琴,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丹琴恭敬地说道。

秦姝点了点头,虽没有再继续问,却也让丹琴松了口气的同时,心中也激动不已。

她们只是暂且被调来伺候太妃娘娘,若是太妃不满意,她们还是要回去的。若是以后都能留在太妃娘娘跟前伺候,那可真是天大的造化了。

秦姝去了花厅,却见佑安正就着灯光在看书,一看就是等了自己不短的时间了。

听到动静,他立刻放下了手中的书,站起身迎上前,搀扶着她坐下,说道:“母亲,您醒了,饿不饿,马上就可以传饭了。”

花厅里弄得很暖和,秦姝便把外面的披风脱了,坐好了之后,才笑着说道:“你事情那么多,何必在这里干等着我,既无聊,又浪费时间。”

“也没等多久。”秦佑安不在意地说道,“再说,等娘亲又如何算得上是浪费时间呢?”

说着,又让人传饭,并亲自给秦姝倒酒布菜。

他站起身来,用双手捧着酒杯,郑重向秦姝道:“母亲,您这一路辛苦了,儿子先敬您一杯。”说完,便一饮而尽。

虽然秦姝不太喜欢喝酒,但儿子的面子,自然不能不给,何况,他又诚心诚意地敬自己,便笑着饮了,又拉着他重新坐下。

“母亲为了儿子长途跋涉,深入险境,追击敌人,几次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现在想来,儿子还真是不孝,明明该让母亲在家里好好享福才是。”秦佑安皱着眉头说道。

“哎呀,你这怎么又自责起来了?我上战场,那是我自愿的,跟你无关。你让我整天待在家里,我肯定会闷出病来的。”秦姝说道,“你已经很孝顺我了,若是旁人,哪会纵容我一个女流之辈上战场呀?”

“可是……”

“没什么可是?我帮自己儿子怎么了?谁敢唧唧歪歪半句?还是谁在你跟前说什么吗?你怎么这么傻,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你孝不孝顺,我还不知道吗?只要我觉得好就好了,你自以为对我好的,我却不喜欢,那你这是孝还是不孝,别听风就是雨的,那些劝你的人,不过是看不惯我一个女流之辈上战场罢了。”秦姝冷哼一声说道。

秦佑安这才露出几分恍然之色,然后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色似是略有些不悦,随后便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娘,我知道了,不过,也不光是别人说什么,儿子也是真觉得有些后怕,每次看到你受伤,儿子心里就像是被刀割一般,好在以后,母亲再不用上战场了。”

秦佑安说起这些话来,也不觉如何肉麻了,同时,这也是他的心里话,当时虽然觉得很心疼和后悔,却也没想过其他,现在却是有些后怕了。

虽然他知道母亲有宝贝,能保命,但万一真出了什么事,他岂不是要后悔死?

“好,那我以后就等着享福了。”秦姝笑道,心里却感叹自己,以后想出门就难了。

刚想都这里,就听秦佑安又道:“不过,我知道母亲闷不住,以后母亲只要去的地方不危险,想去哪儿便去哪儿,我总会答应的。”只要不再继续上战场就好。

秦姝欣喜又欣慰地看着他,说道:“好!”

“娘,您快吃吧,饭菜都快凉了。”秦佑安催促道。

秦姝这才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秦佑安也陪着她吃了一些。

☆、第二章 不可以妾为妻

用过晚饭之后,母子俩便移步起居室说话。

方一坐定,秦佑安就问道:“母亲,您觉得,上京和应天,哪里作为京都比较好?”

秦佑安前世就是在应天称帝,自然是极有感情的,更何况,应天还是他们的根基所在,这一世,他也在应天倾注了不少的心血,自然对那里更有归属感。

但是,这一世情况又不同,如今竟是在上京称帝,更加符合现在的情况,而且利大于弊。

虽然在风水堪舆上来讲,应天的风水最好,虎踞龙盘,成四象之势,乃帝王之宅。但应天易攻难守,且地势下沉,不宜大动土木。

前世他就有了迁都的打算,到了晚年,应天地基已经开始下沉,只是那时,自己年事已高,有心无力,感情上也有些不舍,只能作罢。

这一世,即便知道定都上京更好,他还是有些犹豫,就在大臣们都在扯皮,便决定请教一下母亲。

秦姝沉思了一下,说道:“既然你开口问我了,那我就说一说吧,至于如何决定,还要看你自己。依我之见,倒是定都上京比较好。”

“一来,上京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军事重地,定都上京,可以威慑蒙古。虽然,他们现在已经被打得毫无还手之力了,几十年内,恐怕在不敢进犯中原,但也不可掉以轻心。”

秦佑安闻言微微颔首。

“二是地形。上京龙蟠虎踞,形势雄伟。三面环山,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俯视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势,足以控制四夷,制天下。”秦姝继续说道。

这句话,是她从《明实录·太宗实录》中看到的,现在拿过来用正好。

果然见秦佑安若有所思。

“第三,是经济制衡。南方虽然也发生了战乱,但是,在你们们控制下,战乱并不大,蒙古入侵时,也没有受到波及,反之,北方就惨多了,屡遭战乱。定都上京,可以快速发展北方经济。这只是我的一点浅见,你听听也就罢了,不要放在心上,相信你那些臣僚们也会做出最正确的结论。”秦姝含笑说道。

其实还有一些情况她没有说出来,比如,维系北方地域与中原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民族统一等等,但即便她不说,想必佑安也明白,如此三点,于她来说,便已经足够,过犹不及。

说完,秦姝就端起茶盏喝茶,任凭秦佑安在那里沉思。

过了好一会儿,秦佑安才回过神来,叹道:“听娘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儿子原本还有些摇摆不定,此刻倒是有了决定。”

秦姝闻言笑道:“你就不要给娘脸上贴金了,我猜你心里必定是早就有了答案了,我的儿子可不是那种犹豫不决之人。”

最重要的是,若是他想要定都应天,他们现在早该回去了,哪还会安安稳稳地留在这里,甚至连陈修远等人也从应天赶了过来。

秦佑安笑道:“儿子可没有说谎,娘不要妄自菲薄。”

接着,他又转移话题,问起了秦姝这一路追击敌人的情况。

其实捡着重要的地方说了说,有几处颇为惊险刺激,秦姝也没隐瞒,虽只是寥寥几句略过,却也让秦佑安惊出了一身冷汗。

随后,秦姝又问起了佑安这边的情况,秦佑安也大略地说了说,但并未提及他跟祁五之间的协议。

秦姝听到祁五深入海域,不知所终之后,心里微微一叹,不免有些怅然若失。

她跟祁五,真得是没有缘分吗?

她相信,以祁五的能耐,应该死不了,但以后想要见一面,怕是难如登天了。

明明几个月前,还说好以后每年一起过中秋赏月的,现在看来,怕是无法实现了。

秦佑安见母亲明明心中担忧,却不肯开口相问的模样,心中大为不忍。

他是对祁五很不满,但是,对于母亲,他却是极为心疼的,就算是为了她,他也不可能真杀了祁五。

何况,祁五狡猾又命硬,怎么可能轻易被杀死。前世的时候,他可没少派人寻找祁五的下落,可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这一世,也差不了多少。

看到母亲略显感伤的模样,秦佑安即便再不愿意提及祁五,还是主动开口劝说道:“母亲不必担忧,祁五不会有事。”

这也算是向秦姝保证,他并不会杀了祁五,让她放心。

秦姝看到佑安略有些别扭的样子,心中一暖,用温和的眼神看着他说道:“佑安,你真是……让我说什么好?”

“娘什么也不必说,我其实也没做什么。只要娘不怪我就好。”秦佑安却是心中愧疚。

若是他能再替母亲着想一点,就不只是眼前这个结果了。

而他不过为母亲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就让她如此开心,他这个儿子做得,也的确是很不称职。

“我怎么会怪你!”秦姝笑道,“你也有你的立场。”所以,她从来没说过,让佑安手下留情的话。

皇位争夺战,从来都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往,能有现在这个结果,已经是上上签了。

见到母亲并非是在安慰自己,而是发自内心的话,秦佑安的心里终于觉得好受了一点,不那么别扭,满心自责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傅成文死了。”秦佑安忽然说道。

秦姝对此倒是不怎么惊讶,只是问道:“怎么死的?”傅成文死了不要紧,只要不因为他而连累了佑安的名声就好。

秦佑安神色略显古怪,道:“是李氏动的手。那傅成文风流习性不改,对其妻李氏又非打即骂,最后李氏忍无可忍,奋起反抗,竟然将他给阉了,最后失血过多而死。他死了之后,李氏也畏罪自杀了。”

“什么,李氏也死了?”秦姝满脸愕然,想到自己离开前,李氏跟自己说的话,心中不免十分痛惜。

李氏也是傻,杀了那傅成文就杀,何必赔上自己的性命,她自有办法保下她。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秦姝打起精神问道。

“差不多两个多月的事情了。”秦佑安说道,他知道这里面必有母亲的手笔,因此,便说道:“我已命人厚葬李氏。”

傅成文死得不光彩,大家都讳莫如深,甚至连白莲会的人都羞于提起。李氏的做法,也省了他不少麻烦,至少不会有人再将这件事算到他头上了,他对傅成文也算是仁至义尽。

秦姝到底见惯了生死,很快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只是心情依旧不太好,便转移话题,想到还在应天的萧如萱等人,不由开口问道:“佑安,你什么时候将萧氏她们接来呀?”

秦佑安不以为意地说道:“不着急,我明日就派人去接,即位大典之前,应该能接回来。”

秦姝顿了顿,说道:“现在马上就进入寒冬腊月了,你还是早点将她们接来为妙,今年的冬天有些冷,万一下雪封了路,可就真要耽搁了。”

秦佑安却道:“不要紧,又不是正妻,不能及时赶到,也没什么。”

秦姝刚要说话,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眉头一皱,有些严肃地问道:“佑安,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

秦佑安即位当天,只会册立皇后,至于嫔妃们,则是之后再册封。

也就是说,他并不打算册立萧氏为皇后。

秦佑安笑着安抚她道:“娘稍安勿躁,古语有云,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这是要我们注重孝道,和伦理纲常。责罚不孝之人,不可擅自改立太子,更不可以妾为妻。我知道娘很中意萧氏,其实,我也比较中意她,但是,她到底是妾,不好将之册立为后,否则,便是以妾为妻。我既然做了皇帝,必要以身作则。”

“可是……”秦姝还是觉得有些无法释怀,“萧氏为你打理后宅,主持中馈这么久,一直兢兢业业,从未犯过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甚至她膝下还养着你的嫡长子,其父又是你麾下元帅,无论哪一点,都足以做你的正妻……”

秦佑安叹息道:“娘说的没错,若是可以的话,我何尝不想立她为后,但她唯一做错地方,就是一开始便嫁给我为妾,否则,我便是册立她为皇后又如何?只能说,她没有当皇后的命。”

秦姝顿时哑口无言。

见她似是还是无法释怀,秦佑安继续道:“娘也不必为她感到可惜,你就是亲自问她,她也会推却,她一向都是这么守礼之人。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