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望门农家女-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丽娟,咱们已经失去了女儿,所以我不想再失去其他亲人了,希望你能理解我做儿子的心情每,给咱娘养老送终,是我这个做儿子的责任。”顾元海再次打断郭氏的话,神色哀伤,幽幽的说道。

郭氏看着丈夫那老实巴交的脸,经过无数辛勤耕耘,染成黑色的皮肤,心里也是一阵泛酸,自从唯一的女儿出事之后,她的性子也改变了不少,不再像之前那么算计了。

年三十守岁还有岁酒吃呢,所以顾清秀才来喊他们吃宵夜。

顾清宛想起前世吃的火锅,一早就跟李氏说好了,守岁的夜宵,按她的想法来。

一锅早就熬好的排骨汤,放入之前就清洗干净的白菜,萝卜,豆腐,豆芽,便是最简单的一道火锅。配上顾清宛早弄好的调味料,因着调料有限,虽然比不上前世的川味火锅,可还是一道难得的美味!顾清宛怕李氏他们第一次吃会上火,还特意在调料里加了一些去火且无味的药材。

说是守岁,其实也就是到了凌晨时分,迎来新年后,家家户户放了封门的炮竹便都睡了。

除夕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日子,祭祖的菜品都是李氏夜里做的,不但有鸡鸭鱼肉,还得有各种糕饼点心,顾家曾经也是大族,非常重视祭祀祖先,也是尽孝道,告诉祖先族人们的生活不错,请他们安心,保佑族人们。

顾清宛一家是自愿出族的,跟那些被逐出族的人性质不一样,故而除夕还是需要祭祖的。

初一按照习俗是不出门访亲的,这个习俗倒不是说在家里不出门,而是不出村,所以妇人家想回娘家都要等到初二。

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大年夜扫除干净,年初一不出扫帚,不倒垃圾,备一大桶,以盛废水,当日不外泼。

守完岁,迎来新年,一家人就要抓紧回房间补眠,因为从凌晨三四点开始,便会陆陆续续的有炮竹声传来。古时说法,谁家起的早,来年过的就越好。

年三十晚上吃的是肉馅料的饺子,大年初一早晨第一顿饭是要吃素馅饺子的,其意是指第一天“肃(素)静”了,这整整一年也就肃静了,反映了人们祈求平安无事的心理诉求。

次日,顾清宛是在一阵铺天盖地的炮竹声中被吵醒的,她睁眼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天,痛苦的将头埋进了被窝里。

这才刚躺下一个多时辰,连鸡都没叫呢,要不要这么早啊!

不管顾清宛愿不愿意,反正这炮竹声就断断续续没停过,没多久,她就听到李氏的房间有动静,大约是顾元河抹黑爬起来了。

一阵噼里啪啦的炮竹声在院子里响起。

“爹,这起得也太早了吧?”

顾清宛听到炮竹声,用被子将身体裹住,下床,趿拉着棉鞋跑到房门口,打开门,伸出圆滚滚的脑袋,冲顾元河说道。

“不早了,村里都有好几户放过炮竹了,你再睡会吧,等下了饺子后再起,”说完,见顾清宛身上只是披着薄棉被,忙心疼的说道,“快回床上躺着去,夜里冷,别冻着喽。”

“嗳。”

顾元河刚才放的炮竹也有讲究,叫开门炮,意思就是辞旧迎新,开门红的意思。

躺在暖和的被窝里不到小半个时辰,就听到小弟顾清辰在院子里欢快的叫了起来。

“四姐,快点起床喽!记得穿新衣裳。”

用顾清宛前不久在县城里买的布料,李氏给一家人全都缝制了一身新衣,就连兰逸轩的也没落下。

顾清宛和顾清秀的是一身大红的夹袄,本来顾清宛是不愿意穿那么红的,可耐不住李氏的牢骚,只好从之,学李氏的话说,喜庆的日子,小孩子家就应该穿红色,来年红红火火的。

李氏手巧,她自己是一身素面的竹叶绿袄子,但却给顾清宛和顾清秀姐妹俩的棉袄领边和袖口、下摆处用黄色的线绣了一缠枝的迎春花,这样,姐妹俩这一身红便多了几分秀气。

顾清璃和兰逸轩几人则是一身天蓝色的袍子,也在领口和绣边用白线绣了白色的缠枝莲花。

家里人刚吃过早饭,门就被拍的叮当响,李氏开门,门外飞快的跑进来一群小孩子,看着都不大,每个人胸前都挂着一个围兜,上门拜年,用来装各家给的糕饼点心和糖果。

李氏也不小气,看到小娃来都给每人抓了一把的糖果,还给了一些干果和点心,村里的小娃看得到了实惠,也是不停的说吉利话,然后出门宣传说在谁家得的东西多,结果都知道顾清宛家大方,一会的工夫已经上门三四拨小孩子了。

☆、第135章

云栖国有自古以来拜年的习俗,也跟现代的差不多,云栖国的人口口相传“初一的崽,初二的郎,初三初四老姑丈”。意思就是正月初一儿子给父母叔祖辈的人拜年,初二女儿、女婿给父母岳父母拜年,而初三初四一般不去别人家拜年,初三是后人给已故的先人祭年,这一天,只有中年女婿可给岳父、岳母拜年。

初一吃完了素馅料的饺子,顾元河就在房间里磨蹭了起来,几番欲言又止的看向李氏。

“怎么,你想去老宅拜年?”李氏问道。

顾元河打眼瞧了下李氏的脸色,见她没有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这才轻轻的点了点头,随后又不放心的解释了一句,“美娥,我不进去,我就在门口磕个头,毕竟他们生养了我一场。”

李氏叹了口气,轻声说道:“你去吧,别带孩子们了,省的惹老宅的人不痛快。”

“嗳。”顾元河面含感激的看着李氏道,“美娥,谢谢你。”

“都是一家人,说什么谢谢,只要你记住自己的承诺便好。”李氏说道。

“放心,这次肯定不会忘记的。”顾元河重重的点了点头,上前抓住李氏的双手,看着她道,“美娥,能娶到你,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情。”

“大过年的,说什么胡话。”

嘴上虽这般说着,可心里却甜滋滋的。女人一辈子图些啥?还不是子女孝顺,丈夫疼惜,这些她现在都拥有了,至于别的,不放在心上就是。

乡下人穿衣服极少有这般讲究,是故顾清宛一家人这身新衣穿出去,顿时便迎来了无数热切的目光。

“哎呦喂,瞧瞧这几个孩子穿的衣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家的公子小姐呢,照我说,这最能干的就是美娥了。”郑氏上前扯了顾清宛,前面看完,看后面,嘴里不停的啧啧称赞道,“这衣裳做的比铺子里的还要强呢。”

“牛婶儿,您这是变着法子夸自己吧?”顾清宛嘻嘻的笑着说道,“清宛可是知道哦,这衣裳还是您和我娘一起做的呢。”

顾清宛的话引来郑氏的哈哈大笑,“不错,不错,婶儿这是借着你娘顺便夸夸自己呢。”

郑氏的话逗得周围的人都跟着笑了起来。

等人群渐渐散去之后,郑氏凑到李氏跟前,悄声问道,“今儿是大年初一,虽然说起来你们家是出族的,可这大义上的情份还是要做的,元河兄弟就没说带着你和孩子们去给老宅那边的人拜年?”

一提到这事,李氏便轻轻的叹了口气,“说了,不过只是说他自己在门口磕个头,表示下心意,然后就回来,老太太原本就不待见我和几个孩子,而且你也知道四丫头是个有主意的,她不想做的事谁也说不通,所以我和孩子们都不去,他也随我了。”

郑氏听着点头叹了口气说道:“也不知道这叔和婶儿到底是咋想的,虽然说五个手指头有长短,老人偏心哪个子女也不是啥稀奇事,可偏到这样没边,让人日子都过不下去,真心是想不明白。”

李氏笑了笑,没接嘴。说什么?这事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人一旦有了执念,再想要其回头,便是难上加难。

初二吃过早饭,顾清宛一家人收拾的爽爽利利,高高兴兴的去了李家村拜年。顾元河驾着马车带着一家子往李家村赶,而今天却把兰逸轩留在了家里,毕竟兰逸轩的情况特殊,本来李氏是不放心兰逸轩一个人呆在家里的,还是后来顾清宛说,晚些时辰郑掌柜会派人来接他,李氏这才安心的去走亲戚。

这一路上,到处都是串亲戚的人,虽然现在天还早,却也已经人来人往的。

到了李氏娘家门口,顾清宛第一个掀开帘子跳下马车,也不管身后的人,就进了屋。

“姥姥,姥爷,清宛来给您们拜年了。”

“哎,姥姥的清宛丫头来了,快快,快进屋。”林氏一听声音,这还在惊讶他们来的这么早,忙下炕穿鞋迎了出来。

“姥姥,姥爷,清辰也给您们拜年了。”顾清辰紧跟顾清宛身后跑着上前,给两位老人跪下,磕了三个头,乐的两位老人的眼眶都红了。那边顾清秀与顾清璃兄弟两个亦是走上前来,齐齐给李山川和林氏拜年。

林氏从怀里掏出五个荷包给每人塞了一个,高兴的说道:“来来都拿着,这是姥姥和姥爷给你们的压岁钱。”后见顾清秀姐弟推脱,就沉着脸佯装生气道,“怎么?是嫌姥姥给的少?”

几人无奈,只好收下,小脸上都是美滋滋的,哪有小孩子不喜欢压岁钱的,将荷包塞进衣兜里,还不忘跟林氏道谢。

“谢谢姥姥。”

这时候,李竹林夫妇和李竹森以及李哲也进来了,这又是一阵欢快的喧闹声。

等后头顾元河把东西都卸下来,一家人这才都上了炕。

自从穿越以来,顾清宛还是头一次见到李竹林一家人,李竹林是一个结实的中年汉子,皮肤有些黝黑,跟她爹顾元河一样,性子憨憨厚厚的,而至于舅妈方氏,看着也算是个利良人,当初小舅定亲,之所以没拿出钱来,怕也是不得已,唯一的儿子要进京赶考,自然得做万全准备,毕竟是独自外出,身边不多带些银子总归不放心。

李哲作为李家现今唯一的孙子,自然是很少干农活的,因着每天闷在屋子里读书,不长外出,所以皮肤略白些,身体偏瘦,整个人看上去给人一种弱不禁风的感觉,用现代的语言说,就是有点像伪娘。

“姐,你们可来了,从昨晚爹娘就开始念叨你们了。”李竹森笑着说道。

“这还真是巧了,我娘从昨晚就开始念叨着要接姥姥姥爷去住段时间呢。”顾清宛接着李竹森的话一脸笑眯眯的说道。

“去你家住段时间?”林氏听见,就问李氏。

李氏点点头,看着林氏道,“是啊,娘,现在家里也有地方,而且屋子里有地龙,暖和的很,你和我爹就去住段时间吧,让闺女也有机会孝敬您二老不是?”

李山川却是乐呵呵的捋着胡须,笑道:“我和你娘的岁数都大了,这猛然间换了地方,指不定还睡不好呢,眼下你们也有马车,来回都挺方便的,如果想我和你娘了,就带着孩子们赶着马车回来看看就是,这年纪一大就不乐意动弹了。”

“姥爷要是不乐意动弹,那就在我们家住着呗,要是爹娘他们不愿意养你,清宛负责养您和姥姥。”顾清宛小嘴甜甜的说道。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娘啥时候说过不养你姥姥他们了,你可别给娘乱扣不孝的帽子。”李氏嗔怪着说道。

李老爷子和林氏听到顾清宛的话,同时哈哈大笑起来,林氏伸手将顾清宛拦在怀里,摸了摸她的头发,慈爱的说道,“清宛丫头就是孝顺,姥姥没白疼你。”

“还有我,还有我,清辰也要养姥姥姥爷。”顾清辰在一旁不甘示弱的大声嚷嚷道。

“好好好,还有咱们的小清辰。”林氏眼里含泪,欣慰的笑着。

那边李竹森看不下去了,只听见他冲着李氏说道:“大姐,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我和大哥两个当儿子的不是还在呢么,哪有让你们家养的道理,说出去你这不是让弟弟被人戳脊梁骨嘛。”

“叔叔说的对,姑姑你们可不能把爷爷奶奶他们接走,等以后哲儿考上功名,还得接他们去享福呢。”坐在李竹森旁边的李哲,接着话说道。

“看到了没,哪里是娘不愿意养你姥姥和姥爷,分明是你舅舅他们不同意,”李氏朝顾清宛无辜的说着,随后又故作生气的冲李竹森他们挥挥手,“行行行,我们家不和你们争。”

一屋子的人因着这温馨的一幕,而纷纷大笑。

因为家里只有这么一个姑奶奶和姑爷,既然都来了,也就没啥好等的了,今天这一家人都是客人,而且还是最大的客人,所以林氏和方氏说啥也不让李氏去厨房帮忙,最后还是李氏说也一个人闲着也没事做,三个男人说话她也插不上嘴,这才一起在厨房忙活起来了。

用过午饭之后,顾清宛一家并没有马上回去,而是跟着李竹林和李哲一起进山去转转。

距离李家村十几里的位置,有几座连在一起不太高的山丘,面积虽没有顾家村旁边的那座山大,但看着也不小,而如今正是冬末,山丘上除了一些长青树,树林里也很是荒冷,走在落满树叶的地面,只能听到咯吱咯吱的树枝声,偶尔还能看到几只麻雀在树枝头上叽叽喳喳的叫着。

李竹森知道顾清宛喜欢山里的野果子,今儿就是带着她在这附近的山林里看看,反正顾清宛也是闲来无事,就跟着来了,现在当然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下枯藤了,可李竹森就是莫名相信顾清宛会识得那些野果藤。

------题外话------

外婆病重,今儿去看她,回来的晚,只写了这些,妞们别介意哈,群么么哒!

☆、第136章

“清宛丫头,前面就到了。”李竹森指着前面的一个小土坡,朝顾清宛笑着说道。

闻言,顾清宛伸手撩起裙角,很是轻盈的上了小土坡,抬眼就只见前面有一大片的山坳,而山坳里面一片枯黄,到处攀爬着枯藤,煞是壮观。

“小舅,这就是您所说的野果子藤?”顾清宛瞧着满山坳的枯藤,一双水灵灵的眼睛睁的大大的,目瞪口呆的问道。

李竹森等人跟随其后也上了小土坡,他走到顾清宛身旁,指着那一大片的枯藤回道:“对,这就是野果子藤,清宛丫头可识得是什么东西?”

“小舅,那野果子可是指甲盖大小,颜色先青后发紫,味道酸酸甜甜的?”

“对对对,”李竹森一连说了三个对字,面露喜色的问道,“清宛丫头,你见过?”

他就知道,清宛丫头一定识得。这野果子还是有次上山打猎时发现的呢,刚开始是青色的,他摘了一颗尝了下,味道酸的倒牙,也就没有理会,可过了一段时间再来,发现有些野果子变成了紫色,他猜想可能熟透了,就又摘下一颗尝了尝,这次的味道确实如清宛丫头所说的那样酸酸甜甜的。

“见过,太见过了,”顾清宛在心里狂喜,在这个水果贫乏的年代,能看到那么一大片野葡萄藤,可为是天上直接掉了馅饼啊,顾清宛顿时两眼闪闪发亮的盯着眼前的枯藤,仿佛像是在看满地黄金似的。

“这些全是?”她指着那约有三四十亩的山坳,瞪着眼睛问道,面积还真不小呢。

现在整个山坳都只剩下枯藤了,但是等到了开春,那漫山遍野的迎春花盛开之时,野葡萄就开始发芽了,到了秋天,站在外面一看,那定然是很壮观的。

“嗯,可不是么,这还是我跟你姥爷上山打猎的时候找到的呢,我每年都会摘很多带回去给你姥姥,大舅妈她们吃,只是她们都嫌酸。”李竹森笑着说道。

“酸点好啊!”

吃年夜饭时正想着来年自己酿些果汁喝,这下子好了,瞌睡有人送枕头。葡萄酒,前世的时候她还专门学过如何酿制,现如今有了这些野葡萄,就什么都不用发愁了。

那山坳里就是一大片枯蔓藤,什么都没有啊,为何四姐看到那山坳,眼睛会闪闪发亮,顾清辰伸手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依旧是满山坳的枯藤。

“四姐,这些蔓藤是什么呀?”顾清辰伸手扯了扯顾清宛的衣袖,抬着迷茫的双眼冲她问道。

“嘿嘿,这可是好东西呢。”顾清宛揉了揉顾清辰圆滚滚的脑袋,一脸笑眯眯的说道,说完,见众人都用疑惑不解的眼神瞅着她,顾清宛这才清了清嗓子解释道,“这野果子名叫葡萄,山坳里的枯藤都是葡萄藤,葡萄是水果的一种,既能生吃,又能酿酒喝。不过这些葡萄都是野生的,吃起来味道肯定很酸,拿来酿酒倒是正好。”一边说,一边美滋滋的想着。

“酿酒?清宛表妹,这野果子如何能酿酒?”李哲听后,一脸的不相信。自古以来酒都是用高粱酿制而成的,用果子酿酒?李哲暗自摇了摇头,闻所未闻。

“是啊,清宛丫头,野果子怎么酿酒?”李竹森同样不相信。

顾清秀和顾清璃姐弟几个虽说也没听过有谁家是用野果子酿酒的,但是自家小妹一向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她既然说了出来,那定然是能做到的,故而没有像李竹森叔侄儿那样提出疑问。

“这个怎么说呢,”顾清宛挠了挠头,片刻之后说道,“哎,这一时半会的也解释不清楚,等葡萄酒酿制出来,你们尝过之后,便都会明白了。”

“小舅,等出了这个正月,我就让人来帮你一起来挖葡萄树,等以后每年就可以用种子种了。”

“行,你等着看这些够不够,不够的话,我记得别的的地方好像还有,空闲时我再去山里找找。”李竹森说道。

“嗯,我知道了。”

之后一行人又到处看了看,这才趁着天还没黑的时候往回走,省的晚上回家太晚,路黑不安全。

眼看着,距离上元节越来越近,而这也说明,距离烧烤店开张的时间也越来越短,紧接着距离哥哥们和弟弟去书院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短。

既然要去书院读书,没有马车,可是有着诸多的不便,家里的那辆马车是留着在家用的,而且店铺开张,需要人手,顾清宛就想着去县城看看人牙子。

济民堂二楼雅间内,午饭结束后,兰逸轩就让冷寒带着四个人进来,年龄大的一男一女,看样子好像是一对夫妻,另外两个是同顾清宛年纪差不多大小的的小姑娘,都长得眉清目秀的。

四人一进来,就忙跪在地上,说道:“见过小姐。”

“起吧。”兰逸轩淡淡的说道,然后看着顾清宛,对她说,“明天我就离开了,这是我给你买的四个下人,他们是一对夫妻,”兰逸轩指着那年长的一男一女道。

“家乡发洪水,才逃难过来的,家里也没什么人了,所以我就买了下来,一个会做饭,一个会赶车,这两个小丫头我让人调教了一段时间,跟在你身边也好帮衬着,还有后院又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