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嫡女不好惹-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官凝心中微微叹息,自己这个二弟倒真是个好孩子,心思纯良,为人正直,与他的姨娘和哥哥完全不是一路人。

再看莫幺星,似乎也有些憔悴,不过两三日整个人就瘦了不少,深蓝色的袍子穿在身上有些逛荡。

看见上官凝瞥向自己,莫幺星微离岸心神,今日就已经是当日上官凝给自己的最后期限了,何去何从今晚就即将要有个了断了。

等到众人都到齐了,第一辆马车上的车夫甩了一下鞭子做信号,其后的几辆马车便陆陆续续的起步,朝着御丞司的方向而去。

宁氏毕竟是年纪大了,马车一走起来就有些犯困,贾嬷嬷十分有眼色拿过一个厚实的大团靠塞到了宁氏的后背处。

蒋氏和秦氏坐的一辆马车,上官凝索性也将头倚在车厢的厚板上闭目养神,等下堂审一定十分精彩,她可是要好好的养精蓄锐才是。

马车大约行了一刻钟的时间便停了下来,车帘子随后被人从外面掀开,先下车的丫头们赶紧着走到各自主子的马车前服侍下马。

这次跟着宁氏一起来的是顺意,如今的顺意已经是个十**岁的大姑娘了,据说宁氏已经帮着说了一门亲事,对方是府上管理茶庄生意的管事,再过三两个月就准备完婚。

虽然还没结婚,但是顺意整个人比较之前就似乎有了极大的变化,如果说以前的顺意是朵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引人怜爱,那么如今的顺意就是一朵盛放的牡丹让人情不自禁的想要采撷。

顺意扶着宁氏下了马车,贾嬷嬷也紧跟着宁氏走了出去。

上官凝坐在车里,看着面前恢弘的御丞司大门,心中觉得无限的讽刺。

前世里自己一心觉得想要护着的大哥这一世却是被自己亲手设计送进了衙门,而且今日一过,上官鸿群此生恐怕再难走出御丞司的大牢了。

天作孽尚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郡主,小的是胡桥,司大人知道郡主大驾光临,特命小的前来迎接,司大人现在正在准备开堂要用的卷宗,实在是抽不开身,失礼之处还请郡主宽宥。”

这个胡桥,上官凝是认识的,之前司冕有什么事都是让这个胡桥过来传话的,记得当初这个胡桥还是个瘦小枯干的小个子,如今却已经是个健硕的小伙子了,长相也比之前英朗了不少。

上官锦听见这个胡桥的话步子一滞,对于司冕如此重视上官凝有些意外。

虽然凝儿如今是圣上亲封的郡主,可司冕的为人清高入骨,不慕权贵,就是见了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也是清淡如水,只能称得上是不失礼而已,何以对一个小小的并无实权的异姓郡主如此殷勤呢!

上官锦如此想法也能理解,司冕虽然入朝为官的时间不长,但是深得皇上器重,朝堂之上如今流传着“御丞做高山,国师为流水”,意为御丞使和国师如今都是皇上最为看重的人,是高山流水的知音。

说来也怪,这两个深受皇上器重的显贵有着同样一个毛病,那就是独来独往,不与任何人有公务以外的接触。

多少人曾想方设法的靠近两个人,最后都是无功而返不说,还都碰了一鼻子的灰,时间一长,大家也都知趣的自动屏蔽了这两个人。

反正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也很好。

一行人跟着胡桥一路往正堂走,路两侧每隔三四步就站着一个手拿衙棍的差役,满脸严肃目不斜视的站在原地。

大门外,三三两两的百姓你推我我推你的都想挤上来看热闹,却又都怕招惹了祸端上身,一个个的都是相看不敢看不敢看还想看的满脸纠结。

上官凝前一世里没来过大堂,并不知道大堂的具体样子,所以此时进来倒是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大堂很空旷,除了正前方一张丈二宽的香樟木桌案以及桌案上方悬挂着的那块‘明镜高悬’的匾额,眼前便再无其他物件。

大堂两侧各摆着六把高背听堂凳,看椅子摆在堂上不伦不类的样子,上官凝猜测这几把椅子估计是今天才新摆上来的,自然是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几个人预备的。

大堂的最里侧,有一个一人半高的木架,上面挂着许多奇怪的东西,虽然叫不出名字上官凝却知道那应该都是刑具。

木架的右侧,一个巨大的青铜铡刀,铡刀上刻着繁复的花纹,上官凝在树上看到过那些花纹被称作“镇魂纹”,自然是为了安抚亡命于铡刀下的犯人的亡魂。

“上官将军,请坐。”

胡桥十分的有眼色,虽然之前迎接的时候他口口声声都是奔着迎接上官凝而去的,可眼下却还是将上官锦安排到了主位之上。

他家大人特意交代自己,对于上官凝要恭敬着,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怠慢,但是却要拿捏好分寸,不能让人生出一丝怀疑。

胡桥自认自家大人的这个要求很过分,拿捏分寸,说的容易,可是眼前这几位一个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一个是皇上亲封的郡主、剩下的两个一个先皇御笔亲封的一品诰命夫人一个是当今圣上下旨封赐的一品诰命夫人,随便一个都是跺跺脚就能让青云城抖三抖的人物。

胡桥觉得这个差事真是棘手,比办案抓犯人可是要难为的多。

好在今日这几个人的心思都放在了即将要开审的案子上,并没有人特别留意所谓的位份尊卑等。

“郡主,大人说一切都已准备妥当,请郡主一切放心。”

趁着其他几人不注意的当口,胡桥压低声音紧挨着上官凝说了这么一句话。

上官凝回了一个浅笑,这个胡桥是司冕最信任的人,也是从司冕做丛吏时就跟在身边随侍的,他说的话自然不会有假。

等到几人都在椅子上坐定之后,大堂外面又闪进来一道人影,因为大堂是坐北朝南,此时日头位于正当空,来人的面容被光线映照的有些朦胧不清。

上官凝微眯着眼,别人也许没看清,上官凝确是知道这个人是谁。

阴魂不散,这个形容词放在这个人的身上真是最最贴切不过的了。

“上官将军,郡主,老夫人,蒋夫人,炎这厢有礼了。”

宛若空谷清泉般声音在空旷的大堂之中被衬托得更加的空灵飘逸,让人在微微炎热的晌午平白的觉出一丝凉意。

“国师客气了,不知国师是……”?

上官锦看见魏紫炎进来,心中更是有些不明所以,如今当朝两为最受皇帝器重的人同时出现在堂上,意味着什么?

“炎是奉陛下的旨意前来协助司大人审案的。”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除了上官凝以外的几个人都变了脸色,究竟上官鸿群是得罪了什么人,竟然会驱动这样两个大雍顶尖的权贵一起开堂审案。

胡桥满脸震惊的看着突然出现的魏紫炎,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大人之前并没有交代过这位会来旁听啊!

“郡主,不知炎坐在这里是否方便?”

魏紫炎的一张脸还真是媚惑众生,不同于顔慕殇的妖孽和狂野,魏紫炎的俊美是那种由骨子里而散发出来的不食人间烟火的仙气,一种让人不由得就心生爱慕的姿容。

“国师请便!”

上官凝淡淡的开口,疏离却合乎身份。

蒋氏面上掠过一丝不悦,此时堂中尚且空置着两把椅子,可这个魏国师却偏偏挑中紧挨着凝儿的那把,这让人瞧见了总归是不好的。

魏紫炎轻撩衣袍,动作优雅的坐了下来,对蒋氏的目光视而未见一般。

众人都落座之后,堂中还空置着几把椅子,不知道还有谁要来。

“上官将军、郡主、两位夫人,在下司冕,见过几位。”

大堂里侧的一道小门突然被推开,一身藏青色官服的司冕踱步而出。

那日相见是在夜晚,光线昏暗,上官凝瞧得并不真切,此时再看,发现几年的时间自己记忆里那个面黄肌瘦的矮小男孩儿已经长高了许多,许是小时候营养不良落下的底子,如今虽然长高了,但面色依旧是清瘦苍白,唯独一双眼睛亮的出奇,让整个人都焕发出一种勃勃生机。

司冕与上官凝的目光在空中交汇,用任何人都不可能会懂的眼神彼此问候了一下。

“司大人,炎奉陛下的旨意前来协助大人审案。”

对于司冕的忽视,魏紫炎丝毫不觉得不妥,自己站起来主动跟司冕打了招呼。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司冕对于这位与自己齐名的国师大人一点好脸色也没有,听见对方的话只是点了点头,连句话都没回。

更加奇怪的是,叱咤大雍朝堂的魏国师对此表现的也是十分平静,半点不悦也没有,自顾自的重新坐了下来。

司冕问候了众人便坐到了匾额下的桌案里,胡桥也小跑着站到了司冕的旁边。

上官凝看着司冕挺拔清瘦的身影坐在‘明镜高悬’的匾额下,突然觉得眼睛被微微的刺痛,谁能想到当初那个连饭都吃不饱的茶馆小二哥竟然成为了权倾大雍的御丞使,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名满天和大陆的第一谏臣,清名远播流芳千古。

“今日本官奉旨审理上官鸿群违法囚禁虐待良家女子一案,来人啊,将嫌犯押解上堂。”

司冕办事干净利落,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直奔主题,不过这样的风格上官凝十分欣赏。

司冕的话音一落,秦氏的面色立刻就惨白一片,如果不是有椅背支撑着,恐怕秦氏就要摔倒在地了。

宁氏的脸色也不好看,贾嬷嬷生怕宁氏一受刺激再次昏过去,赶紧从怀里掏出一颗静心丸服侍宁氏吃了下去。

大堂里静悄悄的,所有人都屏息静气的盯着门外的入口处。

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一阵金属摩擦地面的声音首先响起,随后一道被衙差押解着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里。

不过三天的时间,那个风度翩翩儒雅俊秀的少年郎就彻底变了样子。

身子急速的瘦削下来,灰色的囚服咣咣荡荡挂在瘦骨嶙峋的身上,两边的颧骨高高的凸起,嘴唇干裂,黑色的胡茬十分显眼,身上虽然没伤,但是想来这几天的牢狱生活让这位公子哥受了不少的苦。

“群儿,群儿……”。

秦氏一看见上官鸿群,顿时情绪就不受控制起来,眼泪汹涌而出顺着两侧的脸颊劈哩吧啦的往下掉,身子更是像是离弦的箭一样奔着上官鸿群就扑了过去。

“把你们姨娘拉回来,这样哭哭闹闹成何体统?”

看着秦氏的动作,上官锦面色一僵,直接喊了一声。

跟在秦氏身边的宝惜和另一个眼生的丫头顿时跟上前,生拉硬拽的将秦氏往回拖,奈何秦氏是豁出命的要往上官鸿群的身边去,两个丫头一时半刻的竟然拖不动秦氏并不健壮的身子。

“姨娘,您先坐回去吧,您这样的好干扰大人审案,对群儿反而不利。”

秦氏的身子在听到上官鸿群的话时,顿时不动了,对自己这个儿子秦氏可以说是言听计从的。

秦时退回了原本的位置,上官鸿群也被衙差押着跪在了大堂的正中间。

“下面所跪何人,报上名来!”

司冕沉声喝道。

“学生上官鸿群。”

上官鸿群不说罪民而说学生,是因为司冕入朝为官后皇上曾经安排其到尚学堂担任了两个月的教习,而上官鸿群正是司冕教习时期在尚学堂从学的,所以称呼学生倒也无不可。

“上官鸿群,你可知罪?”

“学生不知。”

堂上堂下,一问一答,司冕沉稳有度,上官鸿群也是背脊挺直。

上官凝不漏痕迹的微微一笑,她倒是很好奇自己这个庶兄能嘴硬到什么时候。

“上官鸿群,本官接人举报,称你在清风揽月书画斋的地下密室里私设刑堂囚禁并虐待一母一女两名良家女子,并置人手脚残疾,此罪你认是不认?”

上官锦闻言,心中一跳,一母一女,竟然是两人?

秦氏面色发白,她知道儿子背着自己做了不少事,也知道他在清风揽月的地下囚禁了人,但是群儿说那是两个妨碍了他成事的该死之人,她也没再细问,可怎么会是一母一女呢?

堂上众人神色各异,门外围观的百姓却已经开始热烈的讨论起来了。

“那个不是上官府的大少爷嘛,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儿啊!”

……

“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看着是个英俊有为的,谁知道却一肚子坏水啊!”

……

“听说了嘛,那对母女被这个人折磨的人不人鬼不鬼的,那叫一个惨哦。”

……

“啧啧啧,真是,咱们可得好好看着,看看这司大人是不是秉公办案。”

……

百姓谈论的声音落在上官锦的耳中面色极为的难看,他从没想过自己的府上竟然会出这样的丑闻。

司冕刚将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是怀疑的,可是眼下他却能够肯定此事十之**是真的。

上官鸿群面色不变,身子也挺的笔直。

“学生恕难认罪,不知是何人会如此陷害学生,还请大人明察!”

上官鸿群这处变不惊的本事还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自己犯罪的现场都被人一窝端了,竟然还能这样镇定,实在让人佩服。

“陷害?好,既然如此,本官便先请出本案的苦主,看看两位苦主如何说。”

上官凝用眼睛的余光轻轻的往门外瞥了一下,经过几天的修养,不知道崔氏母女如今怎样了。

突然,一道微微寒凉的视线从一侧落到上官凝的身上,上官凝迎着视线看回去,正是魏紫炎无疑。

上官凝看着对方潋滟的紫色眸子,回了一个宛若皎月般的微笑,端的魏紫炎一愣,尴尬的收回了视线。

很快,两个女衙差一人扶着一个人影从大门处走了过来。

两个人都披着厚厚的斗篷,巨大的风帽连面容都完全遮掩住了,不过看身形两个女子都是娇小玲珑的,其中一个身影竟然还拄着拐杖,拐杖落在地上发出咚咚的声音。

不知为何,上官锦包括蒋氏、宁氏甚至秦氏在内都觉得这两个身影有些眼熟,但是没有看见面容又都说不上来,只能耐着性子等两人摘下风帽再一瞧究竟。

“民女参见大人。”

所有来旁听的上官府的众人在听到这道声音后都不可置信的瞪大了眼睛。

这……

“两位身子不便,无须多礼,坐在一旁的凳子上回话即可。”

“谢大人。”

两个女子也不推辞,在那两名女衙差的搀扶下坐在了最下首的椅子上。

秦氏目不转睛的盯着两道黑影,恨不得将两人身上的斗篷点着好确认一下自己的猜测。

“不知两位是否方便将风帽摘下来,以真容出堂指证呢?”

黑衣女子没有回话,可手却缓缓的伸到了风帽下方的带子上,众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官锦和宁氏两人连眼睛都未曾眨一下,生怕错过什么。

终于,巨大的风帽从女子的头上脱落,可紧接着大堂里响起了长短不一的抽气声,大堂外的百姓更是心急的踮起脚来看。

“你……你是崔氏?”

蒋氏在看到那张脸的时候,险些惊叫出声,虽然那张脸此时恐怖的让人不敢直视,但与崔氏同一个屋檐下相处了十几年,尽管崔氏的样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只眼睛也消失了,但蒋氏还是第一眼就认出了此人。

那么另一个黑衣女子难道是?

上官怜紧跟着崔氏的动作,也取下了自己头上的风帽。

“怜儿?”

“姐姐,烟云给姐姐问安了,将军、老夫人安好!”

大堂之上鸦雀无声。

大门外百姓却是炸开了锅,上官府的大少爷囚禁的不是别人竟然是自己府上的姨娘和庶女,这真是稀奇,恐怕大雍开国以来这样的事情是头一遭啊!

庶子囚禁姨娘和庶妹,这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宁氏再看见崔氏母女的刹那,脸色也惨白的吓人,怎么会是这二人,她们不是已经被那人送出城了嘛,怎么又会出现在这里,还是作为控诉上官鸿群的苦主身份出现。

上官锦将两只手捏握成拳,他此时觉得自己是被人愚弄了,分明是自己的母亲亲口对自己说崔氏是带着上官怜去求医问药了,可现在看来根本不是那回事,这中间一定有什么事情是自己不知道的。

“三姨娘,妹妹?怎么是你们啊?”

上官凝很是‘震惊’的从椅子上站起来,关切的问道。

“大小姐好。”

崔氏微微的欠身,算作是问好,一丝也没有透漏出之间两人曾经见过的信息。

“姨娘,您的腿……?”

“被人砍掉了。”

崔氏说的轻描淡写,众人立刻将视线集中到崔氏的腿上,虽然下面的裙摆直接盖到了脚面,但是依旧能从微微透明的裙摆下看见右侧下方空荡荡的。

崔氏嘴里的那个人不用说也知道是指谁了。

“你们二人报上名字。”

“回大人,民女是上官府三姨娘崔氏烟云,这是小女上官怜,在府中排行第三。”

崔氏被救出密道之后,上官凝就找人帮着崔氏治疗疯癫之症,崔氏的病症原就不重,出了密道之后状态好了许多,病症也减轻了不少,所以此时说话与正常人无异。

“你们既是苦主,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说清楚,所申何冤都一一道来。”

“大人,我和小女原本是要出城寻找一位游方郎中治疗小女的旧疾,不料却在出城途中被人劫持,等到民女和小女从昏迷中醒来便发现已经置身于一处密室之中,并且四肢全部被人用铁链锁住,寸步难行。”

上官凝对于崔氏的这番说辞暗自点了点头,这个崔氏还不笨,知道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

“晚些时候便见到府中的大少爷从密室外走进来,民女欣喜之极以为大少爷是闻讯前来解救我们母女的,可是民女万万没有想到,我和小女从此后竟然被囚禁在密室之中不见天日,更为可怕的是大少爷对我们母女二人进行了非人的折磨,民女的眼睛、民女的右腿都是被此人,上官鸿群用刀剜掉砍掉的。”

崔氏说的很冷静,可是滚烫的热泪沿着苍白的面容往下流,那只没有眼球的眼睛显得十分狰狞,可正是这般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叙述让所有人的心都被揪了起来,同情的天平一面倒的落在了崔氏母女这一边。

上官怜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像个受惊的小猫儿一样紧紧依偎在崔氏的身侧。

“上官鸿群,你有何话说?”

“学生不知道三姨娘是何意,我一直在永丰山庄闭门读书,如三姨娘所说她和三妹出城已经是一月之前的事了,但那是学生正在永丰山庄之内,并无踏出庄子一步,此事庄中的仆役和侍卫都可以为学生作证。”

上官鸿群说的铿锵有力,半点心虚也听不出,不明真相的人恐怕真的要被这番说辞蒙混过去。

“哦?那本官三日前却是在密室中将你拘捕到案的,对此你如何解释?”

“大人到访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