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后娘娘点点头。“难为你这样仁孝。”

听得这话,汪太太惊讶地抬起头,瞪圆了一双杏眼。

皇后娘娘不是要为汪家做主吗?却怎么几句话之后就开始夸赞姚氏。

婉宁低头行礼,“都是臣女应该做的。”

皇后娘娘满意地点点头,“若不是你,我汪家那不成器的成礼还不知道要闯下多大的祸事。”

汪太太绷起了脸皮,想要张嘴说话。皇后娘娘厉眼望过来。如同一盆冰水从她头顶灌下,将她整个人冻在那里动弹不得。

皇后站起身来,女官忙上前搀扶。皇后摇了摇手,轻轻地看了一眼婉宁,婉宁忙上前伸出手,皇后将手扶了上去。“哪家的闺秀也没有自己筹备婚事的,你可是京里头一份。”说着微微一笑,“本宫已经回禀了太后娘娘,以郡主之礼,为你添妆。”

汪太太站在那里。仿佛从脚心长出一根长长的钉子,让她几乎站立不住。

皇后娘娘不但没有责骂姚氏,还要亲自为姚氏添妆。这是什么道理,想到这里汪太太再也管不住脸上的表情。嘴角也扭曲起来。

婉宁谢了恩。

皇后娘娘笑着道:“有空多进宫来陪本宫说说话,本宫就喜欢你这样聪明又识大体的孩子。”

“走吧……陪着我去园子里看看雪景。”皇后娘娘伸伸手,立即就有女官上前为皇后穿上氅衣。

旁边的女官也上前伺候婉宁更衣。

汪太太被扔在一旁,皇后娘娘仿佛忘了她这个人一般,连女官也不曾来服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皇后娘娘和姚婉宁说着话出了屋门。

短短一瞬间,汪太太的冷汗就湿透了衣衫,半晌才喘过一口气,瘫倒在椅子里,用手捂住了胸口。

她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她该怎么办?接下来她要怎么办才好?

眼看着女官进门,汪太太几步上前拉住女官,“这位姑姑,皇后娘娘怎么说,有没有传我过去,我这要怎么办才好?”

女官如往常般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看起来十分亲和,“娘娘没有传您,也没有让您离开,您就在大殿里等一等。”

就这样让她等在这里。

她嫁进汪家之后,进宫觐见许多次,还没有这样的情形。

她到底哪里错了,难道为汪家争回脸面还有错不成?

……

婉宁跟着皇后娘娘在花园里散步,女官来来回回地忙碌,还没有将园子走一半,就有内侍来禀告,“贺御医给大皇子请完了脉。”

皇后娘娘点点头,“叫贺御医过来说话。”

婉宁听得这话,正想要告退,皇后娘娘却道:“听说你也懂些医理,听听也无妨。”

女官说的贺御医难不成是蒋家的姻亲贺家?

之前在贺家时并没有听说贺家老爷进了太医院。

思量间,女官已经将贺御医请过来。

皇后娘娘仔细询问大皇子的病情。

“已经好多了,微臣换了方子。”贺继中将手里的脉案递给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看了看连连点头,脸上也露出些笑容来,“这就好,免得皇上也惦念着,贺家的祖传医术名不虚传,本宫刚刚让人赏赐了贺家和蒋家小姐。”

皇后娘娘说的蒋小姐是蒋静瑜?

蒋静瑜和贺家在给大皇子治病,蒋静瑜平日里看起来温顺随和,其实心机很深,倒是贺老太太和贺家人从骨子里透出一股的良善,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杏林世家。

之前在贺家听贺老太太说,贺家祖辈在太医院任职,后来因宫中争斗被牵连,从此之后贺家子孙远走京城,为的就是能简单的行医治病。

却怎么贺老爷又进了太医院。

贺继中连说了几声不敢,虽被夸赞脸上并没有积分的喜气,从女官手里接过了脉案,才带着太医院的学生退了下去。

并不是春风得意、精神抖擞的模样。

皇后娘娘不禁叹了口气。“好好的就受了惊吓,天黑下来连爆竹声响也听不得,不管怎么样,总算是好起来了。”

旁边的女官道:“娘娘安心,这位贺御医的药用的好,加上那位蒋小姐很有法子,过些日子大皇子就能和从前一样。”

“若不然。娘娘去看看大皇子。”

听得这话。皇后娘娘的眉眼舒展开来,却仿佛想到了什么,面露迟疑。摇了摇头,“一会儿再去吧!”转头看向婉宁,“我们去梅园走一走。”

婉宁低声应了。

走了半个时辰,皇后娘娘亲手剪了几枝梅花。让婉宁插进花瓶里,然后吩咐女官将那只缠枝莲的花瓶给了婉宁。

女官道:“这是皇后娘娘出嫁时从娘家带的陪嫁。”

婉宁急忙跪下来行礼。

皇后娘娘笑着道:“好了。不用这般大惊小怪,你先回去吧,改日再传你进宫。”

婉宁告退出去。

站在一旁的汪太太几乎要脱力。

眼看着屋子里没有了旁人,汪太太一下子跪在地上。“娘娘……娘娘……”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娘娘为何要……奖赏那姚氏……”

“礼哥有今日都是因为……”

不等汪太太说完,皇后冷冷地道:“都是因为你管教不严。才闹出这种事来。”

汪太太打了个冷战。

皇后接着道:“你应该谢谢姚氏,若不是姚氏。不光是成礼进大牢,整个汪家都要被皇上训斥。”

汪太太惊讶地睁大眼睛。

皇后道:“这几年福建倭寇闹得越来越厉害,为了社稷,皇上才想到了要招安王卢江,朝中有人想方设法地阻拦,好不容易朝廷才遣了崔奕廷去福建,崔奕廷前脚离开京城,你们就行陷害之事,汪家本来是弹劾邓嗣昌,你们如何和邓嗣昌搅合在一起?还被邓嗣昌利用上了弹劾崔奕廷的奏折。”

“如今已经查出勾结倭人的是邓俊堂,邓俊堂将倭人之事推在了广恩公身上,广恩公生怕被牵连连夜在庄子上杀了几十个幕僚和下人,如今皇上命永安侯彻查此事。”

听得皇后娘娘的话,汪太太完全瘫在地上。

皇后怒其不争地看着汪太太,“若是没有礼哥被抓进顺天府,你们会做出什么事,还用得着本宫来说吗?”

他们会联合御史弹劾崔奕廷,会和邓家、张戚程一样。

汪太太浑身发抖。

皇后娘娘看向女官,“和汪太太一起回去,将本宫赐给汪同源的如意拿回来,送去一柄戒尺,”说着站起身走了几步,转头看向地上的汪太太,“从今往后你不必进宫来了,汪成礼的事我已经让人禀告汪家长辈,汪成礼勾结贼匪国法难容,家中长辈也不能姑息……”

望着皇后娘娘离开的身影,汪太太只觉得头顶的天轰然塌了下来。

……

蒋静瑜仔细地看着女官煎药。

“蒋小姐还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旁边的女官笑着询问。

蒋静瑜忙摇摇手,“也没什么,只是定然要时时地摘下帘子,让屋子里亮堂些,这样大皇子才会觉得舒坦,这些日子大皇子身边不要有脸生的人,让平日里带大皇子的嬷嬷多和大皇子说些话。”

女官应了一声,“蒋小姐放心,这些我们都记住了。”

这是姚婉宁用的法子,秦伍和她说了几遍,她便记在了心里,没想到还真的有用。

不过就是雕虫小技,难不倒她,她能做的比姚婉宁更好。

第二百三十三章品性

蒋静瑜去永寿宫里回话,看到女官小心翼翼地用红纸将两只花瓶包起来,放在红漆托盘里,再用黄绸子盖好。

有内侍来接花瓶,女官仔细地吩咐,“小心着些,这是皇后娘娘的嫁妆,送到姚家是图个喜气,千万不能有什么闪失,否则我们都不好交差。”

内侍应了一声。

内侍离开,蒋静瑜在外间等着皇后娘娘传召,忍不住问向旁边笑容和善的女官,“我和姚七小姐相识,这些是不是给姚七小姐的赏赐?”

女官笑着抿嘴,“是,皇后娘娘的懿旨,这只是些赏赐,等到姚七小姐成亲的时候,还要以郡主之礼添妆。”

蒋静瑜一闪惊讶,立即道:“婉宁可真有福气。”

跪见了皇后娘娘,蒋静瑜才让女官引着出了宫门。

马车一路回到贺家。

蒋静瑜去给贺老太太请安。

蒋静妍正陪着贺老太太说话,看到蒋静瑜满脸笑容地迎上来,“姐姐在宫中怎么样,可是一切顺利?”

蒋静瑜点点头。

贺老太太看着外孙女,吩咐下人立即端了热茶和点心,“一会儿才能开饭,先垫补点,免得肚子里难受。”

蒋静瑜看了看盘子里的点心,捡平日里爱吃的拿了一块,咬两口却又放下,平日里爱吃的点心如今吃起来总少了些味道,外皮没有宫里的点心那般酥脆,里面的枣泥馅儿甜的发苦,咬了两口也化不开似的,真是难吃。

蒋静瑜将点心放了回去。

贺老太太有些奇怪,“怎么?这可是你平日里最爱吃的点心。”

蒋静妍捂嘴笑。“姐姐若是不动,我可就都吃了,厨娘这次特意做得甜些,我觉得比往常都要好吃。”

自从姚婉宁说妹妹应该多吃些甜的东西,厨娘做点心就多放了糖,她试探着拦了几次,外祖母却十分信姚婉宁的话。根本不听她的。

不过是给妹妹治了病。家里上下人人都夸赞姚婉宁。

只要想到这个,她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说到底妍姐的病就算不治过阵子也会好转,姚婉宁不过是误打误撞而已。

她就不信不用诊脉看脉象就能治病。

蒋静妍走过来。上前拉扯蒋静瑜,“姐姐再尝尝这一窝丝,里面混了猪油,可好吃了。”

蒋静妍和平常人不一样。拉扯人总是控制不好力道似的,蒋静瑜觉得被攥的手腕生疼。当着外祖母的面却不好将手收回来,笑着道:“我在宫里吃了,所以不太饿。”

说完话就从蒋静妍脸上挪开目光。

蒋静妍不安地看了姐姐一眼,默默地收回了手。转脸却笑着走回贺老太太身边,接过美人拳轻轻地帮贺老太太捶着腿。

遣走了下人,贺老太太道:“大皇子的病可好转了?”

蒋静瑜应了一声。脸上露出笑容来,“已经好多了。从前白天睡觉也会惊醒,如今能踏实地睡一个时辰,舅舅去给大皇子诊脉,也说大皇子好多了。”

提起儿子,贺老太太点点头。

蒋静瑜想到了什么,立即道:“皇后娘娘一直夸赞舅舅,说我们贺家的医术就是好,治好了大皇子,舅舅以后是不是就能留在太医院?”

太医院的院使大人亲自来请,还提起皇后娘娘,贺家是什么人家,怎么敢泼了皇后娘娘的面子,只好勉为其难地答应。

他们是想着,等到治好了大皇子的病,老二再以身子不好为由将差事推了。

看着外孙女满脸期盼的神情,贺老太太微微皱了皱眉,“宫里的差事也不是那么好办的,先治大皇子的病,那些日后再说。”

蒋静瑜显得十分失望。

贺老太太道:“你给大皇子治病,是不是用了姚七小姐的法子?”

蒋静瑜抿起嘴唇,“哪里是姚七小姐的法子,秦伍先生说过,查翻了典籍,也是先人用过的,我将那些书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想必婉宁从前也是从书上看来的,到我这里算不上是偷师,这些不过是小事,最重要的是我们家的药方好,大皇子才能痊愈的这样快。”

贺老太太叹口气,“你要知福啊,差不多就跟皇后娘娘请辞,不要时时进宫,宫里岂是我们常去的地方,虽说那些治病的方子是从医书上看来的,也是姚七小姐用在先,改日你总要和姚七小姐知会一声,这是礼数。”

蒋静瑜点点头,坐了一会儿就回去房里歇着。

蒋静妍也回了房,贺老太太让人扶着去了内室,刚坐在软榻上,贺老太太看着桌子上皇后娘娘赐下来的物件儿,不由地摇摇头,“这些东西也未必是好事,人人都争富贵荣华,我算是看开了,那些东西也要托得住的人才能受得。”

何妈妈上前道:“您是怕四小姐在宫中失了分寸?”

贺老太太慢慢阖上了眼睛,“我总觉得静瑜来到京城之后变了许多,从前我还想着要将贺家的医术尽数传给她,如今……恐怕她的心思不光在医术上,比起姚七小姐差太多。”

何妈妈劝说道:“四小姐年纪还小。”

“小?”贺老太太道,“姚七小姐岂不是更小,不是我不帮我的亲外孙女,心性不一样,如何也及不上了。”

“行医治病,天赋还在其次,最重要的就是心性。”

看着姚七小姐给妍姐治病,她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贺家的祖辈,眼睛里除了病患再无其他,所以才有了让人敬服的名声。

“老二身子不好不知能撑到什么时候,能给贺家留下后人自然是好,若是留不下……我还不知道将贺家长辈留下的药方交给谁。”

……

婉宁才回到姚家,皇后娘娘的赏赐就送到了。

两只花瓶摆在长案上,里面插着的几枝梅花看起来十分娇艳。

落雨找到两朵双开的指给婉宁,“小姐您看,这可是好兆头。”

不多时候,圣旨也到了,姚宜闻带着婉宁接了圣旨,一门亲事两道旨意,姚宜闻看着有些发愣。

没想到皇后娘娘这般喜欢婉宁。

第二天,婉宁用了饭菜,才收拾妥当,童妈妈进来道:“小姐,庄王府送帖子来了,庄王妃巳时初要来做客。”

婉宁在垂花门迎庄王妃。

庄王妃看起来端庄、和善,说话的时候眉宇飞扬有几分的英气,出自武将之家,举手投足爽气又利落,笑着看了婉宁一会儿,“怪不得崔家请王爷说项求这门亲事。”

跟着一起来的崔映容抿着嘴,“我那兄嫂都是一等精明的人,自然是早就盘算好了。”

几个人进了堂屋,张氏遣了如妈妈来告罪。

大家客气了几句,庄王妃看着婉宁的发鬓,“姚七小姐还没有行及笄礼吧?”

婉宁点点头,“今年才满十三岁,还没来得及。”

庄王妃道:“既然定了婚事也要早些张罗才好。”

旁边的如妈妈笑容僵在脸上,庄王妃这样说,就是责怪太太礼数不周。

庄王妃轻声道:“家里可有合适的姐妹做赞者?”

婉宁道:“身边有个庶妹,年纪相仿。”

“那不好,”庄王妃道,“最好要比你大些,已经及笄的姐妹,”说着顿了顿,“皇后娘娘昨儿遣了内侍来王府,娘娘准备亲自给姚七小姐添妆。”

谁都知道是因为汪家。

要不是姚婉宁,汪家只怕要惹出更大的祸事。

“既然如此,我就想,不如总宗室里挑选个和姚七小姐年纪相仿的做赞者,姚三太太有病在身多有不便,这及笄之礼就由我帮忙操办。”

崔映容听得满脸笑容,“这自然是最好。”

婉宁不由地想到裴太夫人也说过这样的话,不过转眼之间皇上赐婚,皇后娘娘添妆,那些事都成了过眼云烟。

婉宁忙谢庄王妃。

“倒是有件事让我为难。”庄王妃皱起眉头,目光深沉,看起来十分的认真。

崔映容不禁地收敛了笑容。

婉宁却从庄王妃眉眼中看出几分笑意来,果然庄王妃憋不住笑,“我们王爷替崔家说项,我又来帮忙操办姚家的礼数,我们到底算是站在男方这边还是女方这边。”

崔映容“噗嗤”笑出声来。

几个人正说着话,童妈妈脸色有些难看的进了屋,轻轻地走到婉宁身边弯腰低声道:“小姐,跟着焦掌柜一起去福建的伙计回来了两个,说是……商队在半路上走散了。”

怎么会走散了。

焦无应带走的伙计都是经常在外跑商的,就算遇到什么事,也应该不会走失。

婉宁点点头,吩咐童妈妈,“让他们回去沈家先歇歇,一会儿我再仔细问他们。”

慌慌张张地赶回来,不一定会将整件事说清楚,不如让他们缓口气再说。

她觉得再怎么样以崔奕廷和焦无应也不会出什么大事。

送走了庄王妃,婉宁才坐车去了沈家。

才进了家门,沈四太太急着道:“老爷正在问呢,定然是他们路上有失坏了事被焦掌柜遣了回来,你也别担心。”

婉宁颌首,干脆在屋子里等舅舅。

不一会儿功夫沈敬元大步进了屋,婉宁看过去,舅舅紧紧地皱着眉头,面色不虞,神情看起来又是担心又是焦急。

第二百三十四章试探

沈敬元坐下来,深深地看了一眼婉宁才道:“路上遇到了大雪,焦掌柜吩咐他们去前面找宿头,两边定好了在半路上碰面,等到他们返回去接应焦掌柜的时候,却怎么也找不到人了。”

婉宁仔细地听着。

沈敬元让人将回来的人叫过来又说了一遍。

经过很简单,分开了一阵子之后就互相走失了。

这几个伙计在周围找了三两天,几乎将附近的县城都翻了过来却没有发现崔奕廷和焦掌柜,因为之前焦掌柜已经交代了,如果有个什么差错就让他们回京来禀告七小姐,他们就留下一个人接着找,另外三个回来报信。

沈敬元皱着眉头,“是不是听错了?”

伙计忙道:“我们跟着焦掌柜已经有几年了,知道出门走商不能疏忽大意,可谁知道……”

没有疏忽大意,却就这样走失了。

沈敬元道:“再带上几个伙计沿路找过去,反正是去福建,日夜赶路迟上十几日也就到了。”

伙计应了一声,“这段路已经走了几趟,我们带人过去走得也快些,只要找到焦掌柜就让人送信回来。”

婉宁在想崔奕廷的事。

这个时候焦掌柜又没有带货物去福建,不会被贼匪看上,八成是因为崔奕廷。

福建,那是邓嗣昌的地方。

崔奕廷早就知道去哪里不容易,所以才在京里造势,又带着人悄悄地过去,现在看来邓嗣昌那边应该有所察觉。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恐怕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顺利。

再想想自从崔奕廷走了京里出了这样多的波折。分明就是不管崔奕廷怎么做都要让他有去无回。

不能再这样让他们这样折腾下去,她不是束手待毙见招拆招的人。

婉宁看一眼童妈妈,童妈妈轻轻地颌首,然后慢慢退了出去。

几个伙计下去,沈敬琦听说了只言片语让肇氏搀扶着过来说话。

沈敬元道:“家里能这样太平,多亏了奕廷帮忙,再说就算为了婉宁。我们家也该倾力帮忙。如今算是过完了年,若是不行我想跟着伙计去福建一趟。”

沈敬琦听着这话若有所思,半晌才道:“我们家宁可跑盐引也不在福建一带谋生。就是因为那边商贾、倭寇混杂,王卢江在官家来看是猖獗的海盗,在沿海渔民眼里就是大商贾,我早就听说就因为渔民维护王卢江。官府几次抓捕才徒劳无功。”

也就是说这是一池混水。

沈敬琦说完话摇了摇头,“只怕是你去也无济于事。”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咳嗽。童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