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出城就是普陀寺,眼见着姚家浩浩荡荡一行人去了旁边的慈慧庵,裴明诏在普陀寺前下了马。

“将马鞭扔给小厮,”裴明诏上前看向迎过来的小沙弥,“怎么样,主持可在?”

小沙弥道:“师祖在等侯爷。”

裴明诏跟着小沙弥一路到了禅房,小沙弥打开门让裴明诏低头走进去。

“侯爷。”

屋子里的惠忍站起身来。

裴明诏单手竖于胸前行了个礼。

“怎么样,他可开口了?”

惠忍摇摇头,“这些人和寻常凶徒不同,侯爷还是另想别的办法。”

没想到连惠忍主持都没办法。

也许这条线就此断了。

“侯爷为何一定要让人这些人开口?”惠忍道,“杀人不眨眼的凶徒,心中满是恶念,就算是说,也未必是真。”

第五十八章意外

听惠忍说完话,裴明诏道:“此时牵扯到家中一位世交,定要问个清楚。”

惠忍试探着,“可是要救人?”

裴明诏身后的随从面色一紧,互相看看,很是谨慎。

不等裴明诏说话,惠忍伸出手来,“侯爷这样着急,贫僧猜想必然是人命关天。”

裴明诏并不着急,惠忍是有名的法师,在大周朝能称上法师的出家人并不多,德行上自然不会有问题,否则他也不会来小普陀寺。

他是来找忠义侯世子的,忠义侯被冤枉通敌,如今沉冤得雪,忠义侯爵位要有人承继,逃在外面的世子若是找不到,就会从赵家族内选一人出来,裴家受赵家所托,定要竭力将世子爷带回京城,半路上却遇到这些死士。

惠忍将裴明诏请去禅室,路过旁院,就听到里面传来声音,“拜帖我是不收了,让他们不要再来求师。”

“我这辈子做了两个人的师傅,一个早死,一个明明三年科举能拔得头筹,现在却……”说到这里传来一阵咳嗽声。

裴明诏看向惠忍。

小普陀寺不会让来路不明的人安住,里面说话的人不知是谁。

“是与惠忍常往来的一位施主,侯爷既然来到这里,惠忍也不隐瞒,侯爷可知……”

惠忍还没说完话,院子的门打开了,裴明诏抬起头目光正好和出来的人撞在一起。

“杨先生。”

杨敬仔细看向裴明诏,“这是永安侯世子?”

惠忍道:“已经是永安侯了。”

杨敬皱起眉头,“老侯爷……”

裴明诏道:“家父伤势过重,今年春天就病故了。”

杨敬叹口气,“自从和也先那一战,大周朝的勋贵十去七八,可惜了老侯爷,三年前我还和老侯爷一起下棋,”说着顿了顿。“一晃故人已去……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侯爷。”

惠忍看向旁边的小和尚,“让徒弟去端些茶水,侯爷和杨先生过去说话吧!”

……

禅房打扫的干干净净,小和尚在一旁倒了淡茶。

惠忍坐在一旁。裴明诏和杨敬坐在另一边。

“也就得片刻清静,”惠忍道,“泰州府若是知道杨先生来了,左近的州府的学子也要纷纷来拜师。”

杨家门风清白,杨先生一身才华又为人洒脱,是故去的前詹士府詹士曹變的师傅,曹變教太子的时候就说过,可惜没有学全师傅杨敬的学问。

爱徒曹變去世之后,杨敬有一阵子不曾收徒,后来听说他在扬州一带闲居。京里的达官显贵没少带着弟子求师,却都无功而返。

杨敬挥挥袖子,“老夫还想多活几年,不再收徒了。”

裴明诏看过去,桌子上已经放了厚厚的拜帖。为了家中子弟的前程,长辈也算是大费苦心。

“主持,”小和尚进来道,“姚家送来香火钱和素斋请主持一定要收下。”

惠忍道:“是姚家哪位施主?”

小和尚道:“是姚宜先施主,听说是来慈慧庵接走家中女眷。”

惠忍连连点头,“我佛慈悲,姚施主也算是得偿心愿。可怜那位女施主在庵中苦熬了六年。”

“姚施主可在外面?”

小和尚道:“在外面,请见主持呢。”

惠忍看向裴明诏和杨敬,“惠忍去去就来。”

惠忍起身走到院子里。

姚宜先快步走过去,顿时跪下来,“主持慈悲,每日诵经终于请来了大慈大悲的菩萨。渡了小女出苦海。”

惠忍将姚宜先扶起来,“施主已经将女施主接回家中?”

姚宜先摇摇头,“还没有,不过,家中长辈已经去了家庵。我们族里的七小姐愿意听小女的那件冤枉事,还说只要女眷错处不大,就不必再在家庵里,”说到这里,姚宜先几欲掉泪,勉强忍回去,“我女儿进家庵的时候,我哪里想过还有今日,多亏了我们族里的七小姐……”

“之前说出来我还不肯相信,一个十二岁的小姐,能将我们族中的老太太救活不说,还劝得长辈开恩将家庵里苦修的女眷放回家,没想到老太太真的带着七小姐去了家庵。”

一个大男人终于忍不住痛哭流涕,惠忍也不禁动容。

“我们家不是大宗,不过是旁支小宗,平日里也只能听从大宗发落,大宗长辈定了的罪名,谁敢喊冤,有苦只能肚子里吞……”姚宜先越说越激动起来。

惠忍点点头,“施主一家仁心,必然会有善报。”

姚宜先忙伸出手来行佛礼。

送走了姚宜先,惠忍回到禅房。

禅房十分安静,杨敬和裴明诏都听得外面的话。

惠忍道:“那姚宜先施主几次要剃度出家,都被贫僧拦住,这些年施主一直来听贫僧讲禅,心中苦闷放下不少,如今一家将要团圆,才来答谢贫僧。”

家庵谁都知道是什么地方,宗族里惩办女眷送进家庵的不在少数,裴家的家庵,裴明诏也有所耳闻。

一个小姐真的敢替家庵里的女子说话?

“姚家,可是吏部侍郎姚宜闻家?”杨敬忽然问。

惠忍道:“泰兴县,只有一个姚家。”

杨敬道:“那就是了,姚老太爷和老太爷都来过拜帖,请我为姚宜闻的儿子做启蒙。”

做了启蒙才能读书写字,不敢托大请杨先生做师傅才说要启蒙,想要凭着孩子天分好,让杨先生一高兴就收了徒弟,毕竟杨先生和普通的西席不同。

裴明诏想到这里,外面的随从进来道:“找到人了,就在旁边的庄子里,庄子上来来往往人不少,要怎么抓……”

裴明诏立即看向惠忍,“主持,旁边的庄子是哪家的?”

“慈慧庵周围都是姚家的庄子。”

姚家……

正好慈慧庵里都是女眷,那些凶徒杀人不眨眼,总要和姚家人知会一声。免得到时候慌乱中伤及无辜。

裴明诏道:“随我去一趟慈慧庵。”

……

婉宁站在二老太太身后听女眷们说话。

沉闷的家庵里,难得有了一丝生机。

二老太太不停地点头,“我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

姚宜先和邓氏跪下来谢二老太太。

“不要谢我,”二老太太微微一笑。“都是婉宁的功劳。”

姚婉慧呆呆地看着婉宁,这是三房的七妹妹,看起来比她小很多,却跟着二老太太来将她们放出去。

她就不怕吗?不怕自己的祖父?不怕自己的长辈责怪?

姚婉慧想到被送进家庵时的情形,就忍不住浑身颤抖,她也曾想过,若是答应嫁给了那泼皮,会不会比现在过的要好些,这样也就不会连累到父母,可是她又不甘心。明明知道是火坑,为何一定要跳,只要是好女儿都会想着要抗争,只是没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

姚婉慧走上前向婉宁行礼,“多谢七妹妹。这份恩情,我……我……永远记在心上……”

邓氏看着自己的女儿,眼泪不停地掉下来,三房长辈说她女儿行为不检才送进家庵,她好好的女儿就在这里被关了六年。

“二老太太,”姚婉慧又跪下来,“二老太太。原本能从这里出去,有些话我就该烂在心里,只是被冤枉了这么多年,不能不吐不快,当年珠云那丫头说看到我带进去绣给男子的鸳鸯荷包,就说我不愿意依长辈之言成亲是因为与人私通。”

“是有人将脏水泼到我身上。让我顶罪,三叔的姨娘秦沉香曾跟我娘说,知晓那荷包是谁的,谁知道秦姨娘死了,我的罪就此坐实。虽然已经过了六七年,珠云不知去了哪里,但是我在这里对天发誓,我姚婉慧是清清白白。”

婉宁看着姚婉慧,那双眼睛里充满了悲愤,族姐说的都是真话。

发现荷包到父亲的姨娘惨死,族姐被送来家庵,母亲也因此被休,当年到底出了什么事?

二老太太叹口气,“起来吧,我会让人去仔细查问。”

姚婉慧看向二祖母,却被旁边一双眼睛吸引,那目光中没有半点的怀疑,满是思量,是在仔细琢磨她的话。

有人相信她,至少这个七妹妹肯信她的话。

婉宁站起身,要将姚婉慧拉到一旁坐下,桂妈妈进屋在二老太太耳边低声道:“外面有位公子,想要见二老太太,有话要和二老太太说。”

这是姚家家庵,怎么能在这里见外男。

二老太太皱起眉,“你就说,若是世交改日去家里说话,这里总是不便。”

桂妈妈点点头,很快去而复返,“老太太,那位公子说了……我们庄子上恐怕进了歹人,现在女眷们都有危险,不如快些回城……他还想带着收下去庄子里将歹人抓了……”

“歹人?”二老太太惊奇地问过去。

桂妈妈脸上也满是诧异,“那公子是这样说。”

二老太太看向婉宁,婉宁忙走过来,“天色不早了,安排族中女眷回城吧!”

二祖母目光闪烁,眼睛里不知藏着什么事,婉宁看向旁边的桂妈妈,桂妈妈表情僵硬,也在竭力遮掩。

婉宁吩咐下人准备车马,才叫了桂妈妈到一旁说话。

桂妈妈将外面的事说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婉宁看向门外,“那公子还在门外?”

桂妈妈点头,“还在呢。”

婉宁带着桂妈妈走到门口,透过缝隙向外看去。

那人穿着件蓝色直缀,身形看起来高大挺拔,眉宇间透着股英武之气,身边的随从如同雕塑般一动不动地站着。

是他。

在闹市上遇见的那个侯爷。

第五十九章厉害

看到这个侯爷,婉宁想起那些死士。

侯爷说的庄子上进了歹人,难不成就是那些人?

婉宁低头吩咐童妈妈,“妈妈再去问问清楚……”侯爷见过童妈妈,会知道她问的是什么意思。

……

听到脚步声,裴明诏抬起头看到了童妈妈。

姚七小姐还真是聪明,这样就让人来问,不用遮遮掩掩地来回禀告,也不能他再费心思向里面传话。

童妈妈上前行了礼,“这位公子,我家老太太想知晓公子说的歹人,可是从前在街面上见过的。”

七小姐托了老太太的名号来问,想得很周到。

裴明诏颌首。

真的是。

童妈妈想起那些人还心惊胆寒,这些人怎么偏进了姚家的庄子。

裴明诏伸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庄子,再一次询问,“那庄子上平日里来往的人可多?”

童妈妈道:“应该不少,不说伺候的人,白天也有来来往往忙碌的下人、长工和佃户……”

裴明诏显得十分谨慎,“你和老太太说,那些人留在庄子上,定是祸患,我们会等到姚家将庄子里面安排好了再进去。”

这位公子说的挺好,可是要怎么安排?

童妈妈应了一声,回到屋子将裴明诏的话说了。

二老太太仔细想了想,看向旁边的桂妈妈,“我记得三老太爷的姨娘住在那个庄子上。”

桂妈妈道:“老太太这样一说奴婢也想起来了,是蒋姨娘住的地方。”

原来蒋姨奶奶住在这里,离城不远,又在家庵的旁边,跟前有小普陀寺,这个地方清静又安全。

婉宁道:“蒋姨奶奶刚好在家中。”

二老太太点头,“那还好一些。”

那些人躲进去了,现在一时半刻虽然看着没事,到了晚上又不知道会怎么样。

童妈妈道:“要不然奴婢去知会一声。让庄子上的人都小心地撤出来。”

“一传十,十传百,只要谁不小心吆喝了,就会惊动歹人。”婉宁还记得那些人为了逃跑将路边的孩子当做沙包丢给侯爷的情形。

桂妈妈也有些着急。“那要怎么办?”

婉宁坐着没有动,半晌才抬起头看向童妈妈,“妈妈去跟那公子说一声,我有法子,不用他们进庄子。”

童妈妈弄不明白,不用进庄子?那怎么抓人啊?

婉宁看向二老太太,“事急从权,二祖母,孙女去和那公子说一声。”

……

婉宁上了马车,童妈妈将车帘拉开一条缝。

隐隐约约能看到外面的人。

姚家车马已经走了不少。姚七小姐的那辆车就等在那里。

这个小姐胆子大裴明诏已经见识过了,只是不知道她还有什么好主意对付那些死士。

裴明诏走到车窗外。

帘子上影影绰绰映着个人影,梳着双螺髻,五官轮廓十分的清秀,微微抬着下颌。

“有件事我想问公子。”清晰的声音从车厢里传来。

裴明诏道:“请说。”

婉宁道:“那些人是不是行踪诡秘。在公子四周伺机而动?光明正大之下可曾主动和公子交手?”

那些死士都是趁他不备偷袭,上次也是互相追赶才到了街面上,姚七小姐只见了那些人一面,怎么知道这么多。

裴明诏目光微敛,“没有。”

马不时地轻嘶着。

比起他那些剑拔弩张的随从,姚七小姐就显得十分从容。

“他们做的是隐蔽事,不会引人注目。习惯了昼伏夜出,因此不到关键时刻更不会大动干戈,他们会逃到姚家的庄子上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暂时栖身,这里是城外,如果姚家的庄子不适合停留。最好的办法不是闹出动静,而是悄悄地换另一个地方躲避,所以只要姚家的庄子不再适合他们躲藏,他们就会从庄子里出来。庄子的西门,直通小路。我让下人将西门让出来,公子带着人在那里等候,不过,请一定要等到那些人都从姚家庄子里出来才能动手,免得乱起来伤及无辜。”

根据那些人的性格、心里、本能、需要和在一起就形成了行为学。

她见过那些人,能推断出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婉宁顿了顿,“如果这样做不成,公子再去庄子里抓人。”

这是推算出庄子里藏身的死士会怎么做。

一口气说出来如数家珍般熟悉。

裴明诏不禁惊讶,这个七小姐言之凿凿,仿佛肯定这些人一定会从西门出来。

若是平时,裴明诏不会相信。

在街面上见过这个七小姐,在小普陀寺听了姚家人说起姚七小姐,现在又听姚七小姐说出这样一番话。

裴明诏细长的眼睛微闪,他觉得可以试一试,他想知道姚七小姐要怎么安排。

“我让人去庄子的西门。”

婉宁点点头,吩咐童妈妈,“去庄子上知会一声,就说二老太太来了,让庄子上的人都到前门来迎接。”

婉宁顿了顿,“聚的人越多,那些死士越不会过来。”

裴明诏很好奇,他是个男子,经常在外办事,姚七小姐这样年纪的小姐,应该只懂得内宅的事,怎么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小姐怎么知道人多死士就不会过来?”

婉宁道:“那些人习惯了黑暗、冷清的地方,嘈杂的地方对他们来说,不是舒适环境。”

不是舒适环境。

这话不难理解,只是,他第一次听到有人这样说。

婉宁接着道:“庄子上多少存了些炮仗,秋天收粮的时候应该不会用完,一会儿在前门放炮仗,做出大动静。”

有了动静,人就会慌张,尤其是那些逃命躲避的人。

如果他们心思缜密,就会出来查看。如果他们做事小心,就会知道庄子上已经不适合躲避。

他们会选一条小路,通往离城更远,人烟稀少方便消失的小路。

而那里。有人等着他们。

都安排妥当,留几辆马车来摆摆样子,婉宁隔着窗子道:“公子,我们留在这里也是碍事,就先行一步。”

婉宁话音刚落,马车开始前行。

……

裴明诏看着消失在路上的青顶马车。

姚七小姐不用等结果,好像知道必然会这样。

又说留在这里碍事……

不但将情势看得很清楚,做事干净利落,人也很直率。

从前他怎么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女子。

裴明诏转头看向随从,目光中露出冷冽来。“这次不能再失手。”

随从道:“侯爷放心吧。”

……

一阵炮仗声响,安静的庄子忽然热闹起来。

庄子上的下人都皱起眉头捂住耳朵,欠着身子笑着,不知道有什么喜事,突然之间放起炮仗。

炮仗好像一时半刻放不完似的。空气里传来一股特有的硝石味道。

黑暗里的几条身影仿佛忍耐不住,悄悄地走出来。

大户人家的庄子,遇到重要的事才会放炮仗,一丁点的风吹草动,对他们来说都不利,几个人互相看了看,向僻静的地方走去。

城外几个庄子连着。走出这里,不远处就又有藏身之地,十分顺利地出了庄子,几个人沿着小路向前走,一阵脚步声传来,本来平静的草丛里。忽然钻出了人影。

中了埋伏,有人在这里等着他们。

黑衣人想要择路逃跑,已经来不及了……

裴明诏眯起眼睛,从前他吃亏是因为毫无准备,现在他事先布置好。这些死士已经没有任何的机会。

等在庄子的西门。

裴明诏耳边传来那清澈的声音。

果然如她所言。

将族人带回城,又布置好庄子上的事,才不慌不忙地离开,这个姚七小姐还真不一般,这次来泰兴,让他最意想不到的是,遇到姚七小姐。

……

二房老太太离开之后,姚家忽然之间比平日里要安静了许多。

老太爷关在屋子里连饭也没吃,还是蒋姨奶奶亲手将饭菜端进去,六老爷被抓走之后,六太太顿时慌乱起来。

就连二爷和四爷也无精打采地坐在书房里,族学也不去了。

寿氏在房里哭,“我可怎么办啊。”

寿远堂皱起眉头,“二姐哭什么,这世上就没有用钱做不成的事,更何况姚家有官名在身,姐夫定然会被放出来。”

“你不知道,这次不一样了,朱大人都被抓了,我们还能去求谁,那个巡漕御史是陈家的表亲,老太爷让人去请说话,他却脸面也不给,抓了人就去衙门……”

“这样查下来,我们可都要完了。”

寿远堂本来轻松的神情也阴沉下来,“二姐说抓人之前,家里已经有人知晓?”

是有人知道。

提起这个,寿氏多添了怒气,神情也狰狞起来,“就是那个婉宁,三老爷家的婉宁,早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