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妈妈立即道:“是……是……崔大人。”

崔大人?老太太下意识地道:“那个崔二爷?”

管事妈妈点点头,“就是那个……崔二爷。”

老太太心脏被狠狠地攥在一起,他们是惹了瘟神了不成?家里接二连三的出事,这个崔奕廷怎么就握住姚家不放。

老太太道:“老太爷有没有和崔大人说一声,我们和陈家是有交情的,查检的事可大可小……”

“说了,”管事妈妈欲言又止,“听说那崔大人不肯论交情。还训斥了老太爷。”

老太太顿时一阵头晕目眩,一个晚辈训斥了老太爷。

当着姚家那么多人的面?

老太爷的脸面要往哪里放,老太太刚要向前院走,又想起什么转过头来。“六太太呢?六太太在哪里?”

“在……在院子里……”赵妈妈上前来服侍,“六太太听说舅老爷被抓,晕倒了,下人正找通窍的药……”

正是要想法子的时候,她却晕倒了。

老太太气得咬牙切齿,“走,跟我过去看看,打也要给她打醒。”

……

寿氏晕晕沉沉地听到耳边有人喊她。

“六太太,六太太……”

她呼呼地喘着粗气,想要抬起手却浑身软麻。老爷被抓了,如今弟弟也被抓,那些漕粮不脱手还好,现在落到了官府手里,攥紧了她的把柄。她要怎么办?

寿氏正浑浑噩噩地不知所措,整个身体突然被人扶起来,紧接着脸颊上一阵热辣辣的疼痛。

赵妈妈咬着牙,伸出手噼里啪啦地打过去,顿时将寿氏打的一机灵回过神来。

寿氏还没弄清楚眼前的情势,老太太推开赵妈妈,“老六媳妇我问你。你让谁去卖的漕粮?”

寿氏嘴唇嗡动,“是……前院的邱管家,昨晚上就去清点了粮食,我说趁着夜里都让泰兴楼搬走,一夜静悄悄的什么都没发生,”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轻。眼睛里的神色也从震惊变成了不肯相信,“不可能啊,不可能会这样,都是安排的好好的,已经出了泰兴县。晚上……到了晚上……邱管家就会将卖粮的银钱带回来,到时候一切就都和姚家无关了,我都是按照泰兴楼东家说的那样做的,怎么会出事?泰兴楼都是用的自家的船运货,不可能会有问题,到底是哪里错了,娘,媳妇真不知道是哪里错了。”

她都安排的妥妥当当,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啊。

老太太打断寿氏的话,一连串地问过去,“如今你弟弟和寿家的下人被抓你知不知道?”

寿氏点点头。

老太太盯着寿氏,“你弟弟是跑不了了,定然要找人想办法疏通,我们家就看你怎么说法。”

寿氏一把拉住老太太,“娘,娘,你要救救老爷和媳妇……”

老太太叹口气,“是你一时糊涂,我自然要护着你。”

寿氏瞪大了眼睛,漕粮的事是老爷和她一起办的,但是老太爷和老太太都知晓,寿氏吞咽一口。

“照二房说的,如果宜春出了事,就要将你们一起逐出姚家。”

听得老太太这话,寿氏差点又晕死过去,旁边的妈妈忙上前掰开寿氏的嘴,送了一颗药丸。

麝香的味道顿时充满了寿氏的口鼻,寿氏不禁打了个冷战,“娘,您救救我们,我们不能被逐出家门,不能啊……”寿氏抓紧了老太太的袖子。

“你想想承章、承显,如果你们被逐出去,这两个孩子将来怎么办?你京里的娘家可会伸手帮衬?”老太太接着道,“宜春是我的孩子,承章、承显是我的亲孙儿,我怎么舍得你们,可若是我们在族里不能说话,就没了法子,老太爷和我一起小心翼翼没有在族人面前出错,就是为了将来到了关键时刻能帮你们说话。”

老太太的意思是,不论到了什么时候,她都不能说老太爷和老太太知道漕粮的事。

寿氏慌忙点头,“娘,媳妇明白,媳妇都知道了,是老爷和媳妇一念之差……”

老太太的目光变得柔和起来,“你兄弟被抓,将来你见到娘家人……”

寿氏连连点头,“媳妇什么也不会说。”

老太太静静地不说话。

寿氏从床上下来跪在地上,“娘,媳妇错了,不该瞒着你。”

老太太将寿氏搀扶起来,“我和老太爷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我们会想办法……”

寿氏连连点头。

……

崔奕廷站在院子里。翻看从姚家找出来的一箱子借票,姚家从前和何家一样不过是泰兴县的米粮大户,自从姚三老爷考上了功名,仕途一路平坦。姚家三房也跟着富贵光鲜,在他记忆里姚三老爷也算是一路青云。

陈宝进来道:“方才我们看到的马车是姚家二房的,听姚家门房说,走的是二老太太和姚七小姐,后面那辆马车拉的都是姚七小姐的东西。”

姚七小姐从姚家三房走了出去。

那么她说的回家,就是要回京。

这一步步她都走的这样精准,没有任人宰割,而是想方设法的脱困。

这件事上他们既是混成了一伙,她算计了他,他也痛快地认了。双方自由买卖,索性送她上京也不是为难的事,这样一想他也不算亏。

崔奕廷从姚家出来,走过胡同,祝来文就迎上来。“崔二爷,我们家小姐说,她回京的东西多了些,不知道崔二爷能不能多腾些地方出来。”

姚七小姐能有多少东西,不是只从三房装了一马车。

再说既然他答应的事,就没有反悔的道理,崔奕廷道:“让你家小姐安心。”

祝来文弯腰道:“那就谢崔二爷了。”

他向来记不住人脸的脑子里忽然勾勒出一个女子俏皮的神情。姚七小姐长什么模样他没记住,脑子里倒是画出来一个,救姚七小姐的两个丫鬟说:两条细细的眉毛,杏核般的眼睛,鸭蛋脸,嘴巴很小像樱桃。他在心里想了想。

将这些东西凑在一起,崔奕廷微微蹙起眉头,这样的脸可不怎么好看,再和身边的丫头一对比,也看不出什么来。

他记不住脸。见得女子也不多,他也懒得去看,记住一个人的脸,不如记住一个人的声音、衣着来的容易。

崔奕廷道,“既然是买卖,没什么好谢的。”

祝来文仍旧行了礼,“我家小姐说,这是一定要谢,崔二爷只管收下。”

崔奕廷抬起眉眼,他总觉得这个礼数背后还有一桩大利益。

这样,才算是姚七小姐一贯作风。

……

二老太太听下人说三房的事,点了点头,“跟族里人说,这段日子谁也不要去三房,”说着冷笑一声,“我们二房做了那么多年的粮长,只有添补漕粮的份儿,从来不曾贪一米一粟,这几年何家征粮愈发难起来,泰兴县死了多少粮户,三叔还大义凛然地要替粮户说话……他的脸皮怎么那么厚,明明他们家也在贪墨漕粮,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表面一套,背地里一套,如今算是来了崔奕廷,三房才跟着栽了。”

这个跟头摔的不轻,自从父亲做官,祖父就开始经营他的名声,如今跟漕粮扯上了关系,泰兴县祖父是呆不下去了。

二老太太看向婉宁,“你祖父想不到你会回京去,更不知道你大伯和何明安一起上京为了漕粮作证,到时候听说了定然会吓了一跳。”

婉宁摇摇头,脸上露出笑容,“祖父也会去京里,六叔出了这样的事,祖父一定会去京中找父亲商量。”

二老太太撑起身子,“那不是会在京里遇到。”

肯定会遇到。

想想见面时的情形,二老太太忍不住笑起来,“可惜我年纪大了,不能跟你们一起去,否则我定然要看看你祖父和父亲的表情。”

说着二老太太看向沈敬元,“沈四老爷呢?泰兴这边忙完了准备回扬州?”

沈敬元正要说话。

桂妈妈进屋快步走到老太太身边,“老太太,那位侯爷,又回来了。”

第六十八章帮忙

裴明诏在姚家二房门口下了马,程疗几个也陆续跟上来。

“姚家三房那边怎么了?”裴明诏低声问。

路过姚家三房,他看到有番役和衙役守在门口,除非是上门抓人或查检、查抄,否则不会这样大动干戈。

程疗道:“是巡漕御史在查漕粮,泰兴县从知县到县丞、主簿都已经下了大狱,御史一路查到了泰州府,这边姚家也受了牵连。”

裴明诏京中听说了巡漕御史的事,文官口袋里的事,谁也说不清,尤其是在南直隶这样的地方,随便动一动就牵扯京城,所以京中对这次皇上派下来的御史,谁都不太看好,闹小了就是无声无息白白走一趟,闹大了,顶多牵扯出一两个官员,算是在皇上面前有了交代。

却没想到这个巡漕御史,将泰兴县整个翻了过来。

说话的功夫,姚家下人出来道:“我们老太太请侯爷进去。”

裴明诏伸手将放在马上的布袋抱下来,大步向院子里走去。

下人将堂屋的帘子撩起来,裴明诏手里的布袋才松了松,端端正正地放在椅子里,婉宁这才看出来,那不是布袋,里面裹着的是一个孩子。

八九岁大的孩子。

二老太太不禁惊讶,“这是怎么回事?”

那孩子仿佛被吓傻了,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这是我们救下来的孩子,”裴明诏目光谨慎地从屋子里众人眼前掠过,然后落在二老太太身上,“人是找到了,却不说话也不肯喝水、吃东西,从泰州到京城还有很远的路程,我怕他撑不到京城。”当着姚家这么多人,他没有直言是忠义侯世子。

婉宁仔细看那孩子,垂着头。后颈的骨头高高地隆起,头发凌乱,身上的衣服早被揉搓的不成样子,双手握住膝盖。瑟瑟发抖,汗不停地从他额头淌下去。

裴明诏找到忠义侯世子的时候,就心里冰凉,世子虽然没死,但是在躲躲藏藏的日子里,也被折磨的面目全非。

二老太太站起身,让婉宁扶着上前走两步,将地上的孩子看个清楚,“侯爷一身风尘,带着的下属也都是男子。如何能照应了孩子。”

姚家老太太说的有道理,他们这些男人对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束手无策。

婉宁道:“可有人跟这孩子在一起?”

裴明诏道:“他的乳娘。”

婉宁迎上裴明诏的目光,裴明诏缓缓摇摇头。

这孩子的乳娘想必已经死了。

婉宁看向二老太太,“二祖母,我们家里有没有细心麻利的妈妈。”找一个和这孩子乳娘相近的人来照应。会让孩子觉得不那么陌生。

桂妈妈忙道:“奴婢去叫两个信得过的,老太太和小姐选一选。”

桂妈妈很快带了三个媳妇子过来,几个人看起来都很亲和,突然被叫来,其中一个显得有些慌张,另一个瞧瞧的东张西望,只有最后面那个梳着圆髻既没有手足无措。也没有过于伶俐。

“就是她吧。”婉宁指了指后面的媳妇子。

那媳妇子忙上前,“奴婢乔贵家的。”

二老太太道:“让厨房送些点心、蒸一碗酥酪过来。”

桂妈妈立即吩咐下去。

婉宁看看乔贵家的,乔贵家的忙端了水上前,“少爷,您喝点水。”

乔贵家的声音绵软,让人觉得很亲和。椅子上的孩子抬起头来,看了两眼乔贵家的。

乔贵家的心里一喜,忙将手里的水送过去,看到水杯,孩子却又低下头缩在那里。

不管用。

这可怎么办?

乔贵家的忙向婉宁求助。

相比较侯爷和随从那种高大的男人。乔贵家的这样温和的女人容易让人亲近,女人的目光也比男人柔和很多,八九岁的孩子才离开乳母,应该会很相信和蔼可亲的女子。

可是那孩子方才听到乔贵家的话明明抬起头来,怎么见到水又低下头。

乔贵家的怎么劝说有没用。

二老太太也皱起眉头。

和屋子里的女人相比,裴明诏几个男人更显得无计可施。

裴明诏看向旁边的姚七小姐。

也许他太为难这个女子了。

“平日里乳娘怎么叫这位公子?”

裴明诏道:“在家中行五,叫五爷。”

婉宁走到孩子身边,“五爷。”

耳边自己清脆的声音忽然提醒婉宁,她差点忘了,她现在还算是个成年人,她只是个十二岁的小姐,她这个年龄还不会让人戒备。

椅子上的孩子果然抬起头来。

乔贵家的十分欣喜,忙将水递给婉宁,婉宁向前送去,那孩子却又闪躲。

她也给受过惊吓的孩子做过心理疏导,只要看到善意的表情孩子不会这样抗拒,激烈的抗拒、吵闹比安静着不说话反而更容易接近。

下人端来点心。

新做出的点心散发着淡淡的香气,乔贵家的用筷子夹了一个,就着粉彩的碟子送过来,孩子根本不肯抬头。

多香的点心啊,上面还撒了一层炒熟的芝麻。

大人饿了也会忍不住吞口水。

孩子怎么不想吃呢。

她小时候最喜欢吃点心,喜欢奶香甜甜的味道。

饿的时候她连冷饭都吃得香,怎么会有小孩子连点心和零食都不去看一眼,只是低下头默默地吞咽。

他到底怕什么。

婉宁伸出手来碰触孩子,那孩子却打了个哆嗦。

“五爷,你看……”

孩子抬起头来,屋子里所有人也都看向婉宁,婉宁向乔贵家的转过头然后张开嘴。

乔贵家不禁愣了片刻,然后迟疑着将点心送过去。

婉宁咬了一口,在孩子的注视下一点点将点心吃掉了半块。

婉宁又伸出手在盘子里取了点心,掰开一半送进嘴里咬一口,另一半递给孩子。

孩子瞪着眼睛,肚子里咕噜噜作响。

金黄色的点心一半在他眼前。

另外一半在她手里,她小口小口地吃着。

那只脏兮兮的手终于抬起来。飞快地从婉宁手里抢过点心,然后飞快地塞进嘴里。

香甜的点心进肚之后就让他更加饿起来,他吃了半块就去拿另外一块。

婉宁小心翼翼地退后,乔贵家的忙端水过去伺候。

只要开了头。后面的就容易很多。

裴明诏眼睛里终于露出轻松的神情。

婉宁道:“侯爷想要将孩子带回京,就不能这样走,起码要带上一个妇人在身边伺候。”

现在看来也只有如此。

裴明诏道:“不知道家里的下人,能否跟我走一路。”

二老太太点点头,看向乔贵家的,“你家中的老二可离手了?这趟路虽然远,我亏不了你。”

乔贵家的放下手里的酥酪,忙道:“奴婢一定尽心办事。”

二老太太道:“你到了京里就等着,过些时日我们家人也会上京。”

婉宁道:“侯爷还需要什么?我让人准备些干粮和水,一定要记住。只有乔贵家吃过的东西,五爷才会吃,晚上五爷要睡觉,将他放在靠着墙角的地方,就算回到京里。也要让他慢慢来,不要想着他会立即适应从前安稳的生活。”

五爷戒备心很大,她虽然不知道乳娘带着他都遇到过什么事,可是她能透过那双眼睛,看到些端倪。

也许这段日子乳娘出于小心都会将买来的东西试着吃一口才会给五爷,姚七小姐这么做,是想要五爷知道那些东西不会吃了也不会有事。

婉宁接着道:“五爷现在好些了。离开这里说不定又会发作,可能会出汗、潮热或寒战,甚至大声喊叫,侯爷要让乔贵家去劝解,最好找一辆马车来将五爷送回京城,车里比起马背上要让五爷更安心。”

裴明诏看着婉宁。姚七小姐怎么会懂得这么多,甚至将他在路上会遇到什么情形都想到了。

他这个在军营中摸爬滚打过的人,面对这样一个娴静嘴边随时都带着笑容的小姐,轻易之间他就改变了立场。

本来觉得快马送世子回京最稳妥,现在他觉得最牢靠的法子是找辆马车。

……

不用再去一趟街面买路上用的东西。程疗几个都觉得轻松了许多,转身去旁边一个小轿旁边,“杨先生,侯爷传话出来让您放心,世子爷已经吃了东西,我们现在去找辆马车,侯爷说等世子换身衣服,我们就要走了。”

杨敬很诧异,侯爷带着世子去寺里的时候是因为要在泰兴县里找个郎中给世子看病,他从前见过世子,就过去和世子说话,谁知道世子根本谁也不理。

请来的郎中用了针,世子也不见好转,侯爷忽然想起姚家有位七小姐。

“请禀告一声,看姚家方不方便,我想去瞧瞧世子爷。”杨敬敲了敲轿门,立即有人上前撩开帘子,杨敬从轿子里走出来。

与其在这里一直等着,还不如进去瞧瞧。

下人进去禀告,二老太太看向裴明诏,“侯爷,您说的杨先生,是哪位?”

裴明诏道:“是故去的前詹士府詹士曹變的师傅,教出了两位状元,几位进士。”

沈敬元惊讶地和沈四太太对视,“您说的是杨敬先生?”

二老太太看向沈敬元,“沈四老爷也知道杨敬先生?”

“知道,”沈敬元脸上通红,“前两年跟着沈家的一位世交去拜见杨敬先生,拿了许多的礼物,结果连人都没见到。”

商贾子弟就是这样,递上去帖子,立即就会被退回来。

每次看到昆哥认真的读书,他就在想,好的书院进不去,更难找个好师傅,西席也是托人一请再请,听到的回话都是,昆哥太小,还不用着急。

姚宜州也是一脸的紧张,忙站起身,用手抚平衣袍,“杨敬先生到了泰兴县,我们居然都不知晓。”杨敬先生在扬州闲居过一阵子,南直隶的学子哪有不知道杨敬先生的道理。

“我去迎杨先生。”姚宜州说着向裴明诏行了礼,连忙出门去。

姚宜州出去的功夫,乔贵家的已经将换好衣服的世子爷带出来。

世子爷的脸洗了干净,露出清秀的五官,有些大户人家公子的模样,只是一双眼睛深深地凹进去,里面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好像随时随地都会被吓到。

二老太太不禁叹气,一个好好的孩子竟被折腾成这模样,多亏了有七丫头在,才能哄着孩子吃些饭喝点水。

裴明诏略微惊讶地扬起眉毛,不过是换了衣服擦了脸,世子爷看起来就和之前大不一样。

至少现在从那张脸上能找到从前的轮廓。

姚宜州撩开帘子请杨敬进门。

杨敬踏进屋子第一眼就望见了忠义侯世子,世子爷躲在一个妇人身后,不再蜷缩在地上瑟瑟发抖。

不过一个时辰而已,真的就好转了。

姚家人真的就想到了办法,怪不得侯爷会在这时候来姚家。

二老太太吩咐下人端上茶点,笑着看杨敬,“老身是个村妇,家中突然来了贵人未免招待不周,还请侯爷和杨先生不要见怪。”

杨敬道:“您这是哪里的话,是我们上门叨扰。”

姚宜州站在一旁紧张的说不出话来,长吸了一口气才上前,“学生泰州县姚宜州。”

杨敬点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