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掌家娘子-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张氏千辛万苦为姚家生下子嗣,就算是身子受损一时半刻不能有孕,以父亲的性子也不会立即嫌弃张氏,张氏根本不用给父亲送去别的女子。

按照人性来分析,怎么也说不通。

张氏定然是另有所图。

婉宁仔细地回想,“我记得张氏进了姚家的门就有了身孕。”

童妈妈道:“是。当时奴婢听说了还为娘子哭了一场,老天也是不开眼,娘子虔心求子,却没能再怀上身孕。倒是老爷新娶的张氏才进了姚家一个月就传来有孕的消息。”

母亲被休之后祖父就为父亲说亲,很快张氏就嫁进姚家,前前后后不过一年的时间,紧接着张氏怀孕,没有到日子就早产,生下了健健康康的欢哥。

这也太巧合了。

婉宁突然想起张氏生产前几日的事,父亲在衙门里当值,她心里想母亲就去母亲曾经住的院子里看看,从母亲院子回来的时候,路过了翠竹林仿佛看到了人影一闪。她吓了一跳让身边的丫鬟去看看,结果什么也没看到,第二天就有人说家里飞来了只雉鸡。

会不会是和这件事有关。

如果那不是雉鸡就是个人影呢?

婉宁顺着这个想下去。

她不过是个嫡女,对张氏来说算不上什么威胁,只要筹备一份嫁妆将来嫁出去就了事。张氏却明目张胆地陷害她。

她知道,就算她不推张氏,张氏也会在那天生产,张氏之前没有小产的迹象,为什么会突然生产。

欢哥生下来的时候就如同足月儿般大小。

父亲还庆幸欢哥福大命大。

如果欢哥就是个足月儿呢?

那么推算一下日期,张氏岂不是在嫁进姚家之前就有了身孕。

假设这都是真的。

张氏肚子里的孩子是谁的?是父亲的,父亲就会帮着张氏遮掩。张氏也就不用那般大动干戈,父亲紧张欢哥,生怕欢哥因为早产先天不足,显然对这些事都不知情。

婉宁扬起了眉毛。

所以,有可能张氏的欢哥不是父亲的孩子。

这样的话……祖父和父亲宠爱的其实是别人的子嗣。

而被休回沈家的母亲却怀着昆哥。

果真如此的话,婉宁想到这里不禁失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童妈妈不明就里,“小姐,您这是在笑什么?”

婉宁摇摇头,一切没弄清楚之前,她会小心翼翼地求证。没有什么事是做的天衣无缝的,定然会露出什么端倪。

祖父和父亲还期盼着欢哥将来能有个好前程。

如果欢哥真的有个好前程,长大之后张氏会不会怂恿欢哥认祖归宗。

那可真是要贻笑大方了。

婉宁正想到这里,落雨来道:“赵家来人了,说是马车已经备好,就等着小姐一起过去。”

婉宁点点头,看来赵家肯按照她说的方法来安置世子爷。

婉宁带着落雨去换衣服,出来的时候童妈妈迎上去,“莲花街那边传来消息,说三太太要过来看小姐,小姐……要不要让人回个信?”

婉宁摇摇头,“不用了。”张氏不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吗?她就磨磨张氏。

……

婉宁上了赵家的马车,马车径直去了忠义侯府的一处庄子上。

马车进了庄子才停下来,童妈妈将婉宁扶下来,婉宁抬起眼睛顿时看到迎过来的忠义侯夫人。

“夫人。”婉宁上前行礼。

忠义侯夫人立即道:“七小姐,总算将你盼来了。”

第九十五章可怜

婉宁走到忠义候夫人身边,听忠义侯夫人说赵琦的情形。

赵夫人道:“就照小姐说的将琦哥儿送到了庄子上。”赵夫人说着紧紧地攥住了帕子,好不容易将琦哥儿盼回来却听姚七小姐说,要暂时将琦哥儿送去庄子,琦哥儿在她眼皮底下她还不放心,如今送到这么远,她只要想起来就心里一抽一抽地疼。

她本是想让人说说,将姚七小姐再想个别的法子,谁知道姚七小姐不肯改主意。

赵夫人想到这里眼睛湿润,昨天晚上她试探着去跟琦哥儿说话,琦哥儿缩在床角瑟瑟发抖,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姚七小姐既然能帮忙让乔贵家的照顾琦哥儿,她去找安怡郡主商量,郡主也说现在没有别的法子只能照姚七小姐说的试试。

所以她就下了狠心让乔贵家的将琦哥儿领来了庄子,又将庄子上的人手减少了一半,免得庄子上有人吵闹惊了琦哥儿。

她这样战战兢兢地等了一会儿,虽然琦哥儿还是一样地躲着人,却也没有比在府里严重,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好消息。

什么时候那个活泼好动的琦哥儿才能回来。

“我让人将琦哥儿平日里喜欢的东西都拿来了。”赵夫人说着看向婉宁,姚七小姐看起来比寻常的内宅小姐要清丽些,皮肤很白,眼睛里像含着露水似的,说不出的透彻。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内宅中的小姐能帮忙救了琦哥儿。

婉宁和赵夫人一起去看赵琦平日里用的物件儿,有弓箭和大小不一的木剑,笔墨纸砚也都有,还有一些书本,看赵琦的东西就知道忠义侯想将儿子养育成和自己一样驰骋沙场的武将。

那些弓箭和木剑用的格外多,弓身和剑柄都十分光滑,可见赵琦很喜欢这些东西。尚武的男孩子,胆子不会很小,赵琦会这样定然是受了很大的刺激。

家门生变。身边人又因保护他而死,一个金贵的世子爷从此过上逃亡的日子,可想而知这一路上赵琦遇到了多少事才会变成如今的模样。

也怪不得赵夫人会着急,赵琦从前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

赵夫人道:“要不然将庄子里的房间布置成府里那个样子。琦哥儿看着说不定会想起从前的事,病也就会好了。”

这些东西虽然会勾起赵琦从前的回忆,也会让他想到后来的境遇,这些东西现在拿出来让赵琦看,恐怕是弊大于利。

婉宁看向赵夫人,“府里是不是给世子爷请过西席?”赵琦有不少的书,打开看里面还有注解和昆哥看的书差不多。

赵夫人点点头,“我们侯爷在的时候,请了两个先生来教琦哥儿读书写字,还亲自跟琦哥儿讲些古往今来有名的大将军的故事。”

从赵夫人的话中能听出来赵琦和侯爷的感情很好。婉宁也想起小时候父亲给她讲故事的事来,那时候她大约只有四五岁,父亲还很喜欢她,父亲对她这般她尚且想起从前的点点滴滴,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大的。她倒可以从这里入手来帮赵琦。

婉宁道:“夫人不如多找些书给世子爷看。”

读书能让人安静、放松下来。

赵夫人道:“要找什么书看?琦哥儿现在也不肯看书啊。”

婉宁道:“那不一定,要找世子爷感兴趣的书,世子爷能看懂又愿意去看的。”

“夫人,我有个弟弟年纪比世子爷小一些,如果夫人愿意可以让我弟弟过来陪着世子爷一起读书,我弟弟那里恰好也有些书,是他平日里能看得懂的。我去找些送过来。”

说到这里,婉宁看向赵夫人,“您还要让乔贵家的每日去我那里,我教她一些故事讲给世子爷听。”

让乔贵家的去见姚七小姐,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赵夫人急忙道:“乔贵家的本来就是姚家的下人,要不是我们琦哥儿我怎么还能霸着人不放。”

找些书来。让乔贵家的去见姚七小姐,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事,她安排起来并不难,她只是觉得琦哥儿现在连别人的话都听不进去,怎么才能读书。

……

和赵夫人说完话。婉宁在屋子里见到乔贵家的。

乔贵家的上前行了礼道:“世子爷到了庄子上仿佛也没好转,就是整日里蜷在床上。”

才搬到庄子上,想要适应还要过几日才行。

婉宁吩咐乔贵家的,“你还像从前一样侍奉世子,没事的时候多跟世子说说话。”

乔贵家的说话,赵琦不是很排斥,毕竟现在赵琦能信任的只有乔贵家的,将这份信任感培养起来,以后不论她要做什么都可以让乔贵家的来帮忙。

乔贵家的点点头,低声道,“世子爷还能好吗?”

婉宁道:“世子爷年纪尚小,只要快些好起来,还能和从前一样。”

乔贵家的和婉宁说了会儿话,就有赵家的下人来道:“世子爷醒了要找乔贵家的。”

婉宁看着乔贵家的,“你去吧,我和赵夫人说好了,每日让赵家马车将你送来我院子里,你将世子爷每日的情形都告诉我。”

乔贵家的忙颌首。

乔贵家的从花厅里出来径直去了赵琦屋里。

“世子爷。”

听到乔贵家的话,赵琦才小心翼翼地掀开了被子一角,乔贵家的顺势将被子慢慢拿开,赵琦眼睛里是恐惧又迷茫的神情。

“世子爷,奴婢回来了,您放心,这屋里没有旁人了。”

赵琦的手紧紧地攥着被子不肯松开,厚厚的被子将他的额头捂出了热汗,乔贵家的忙用帕子将赵琦的汗擦掉。

“世子爷,没事了。”乔贵家的低声劝着,半晌赵琦才慢慢地将手松开了。

“世子爷,奴婢带了好吃的给您。”乔贵家的打开手里的盒子,顿时有一股烤豆子的香气传出来。

赵琦看过去。

乔贵家的笑着道:“奴婢给您烤了豆子吃。”

烤豆子。

他不记得多久之前吃过烤豆子,每逢年节,他就和族里的兄弟们一起偷来豆子来烤。豆子噼啪的声音好听,还有一股股香气传出来,他们会争着抢着将滚热的豆子拿起来放在嘴里,豆子又酥又甜说不出的好吃。

下人发现了追着他们喊。生怕他们烫伤了手。

母亲沉下脸来训斥他,父亲就站在旁边笑,“没事,吃吧,有什么,我们小时候还不是这样顽。”

赵琦将豆子捏在手里,觉得豆子很热,从指间一直热到他心里。

“奴婢让人端来炭火,世子爷自己烤着吃?”

赵琦没有说话,乔贵家的笑着道:“奴婢这就去吩咐。”

很快炭火被抬上来。赵琦却捏着豆子不肯下地。

乔贵家的试着抓了把豆子放上去,很快就传来“噼啪”的声音。

赵琦有些害怕地缩着肩膀,紧紧地攥起了被子,随着豆子的香气传来,赵琦的手又慢慢地松开。

没事。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这么多的声音过后只有热腾腾的豆子。

滚烫的豆子拿出来,放进嘴里,还是一样的酥脆。

“世子爷,奴婢给您讲故事听行不行?”

豆子的声音让屋子里不那么安静,热热的火盆仿佛也将冷清驱赶走了,赵琦睁大眼睛看着乔贵家的。

乔贵家的道:“奴婢讲一个小将军的故事。奴婢讲的不好,世子爷不要笑话。”

赵琦没有说话,乔贵家的就说起来,“从前有个小孩子最爱听人家讲上战场打仗的故事,长到七八岁的时候,他就求着长辈给他请个武功师傅。”

乔贵家的讲的很慢。“可是他生来身子羸弱别说骑马射箭,连走路都气喘吁吁,长辈都说他不适合学武,让他就在家里读些书,写些字。他却不肯听。每天早早起床练筋骨,长辈见他这样用功,拗不过他只好请了师傅回家。”

“从此之后不管刮风下雨,他都会跟师傅练武,即便是这样,他却仍旧不如族里的兄弟,连师傅都说他除了有几分的耐力没有什么长处……”

乔贵家的说着,赵琦没有做声在一旁静静地听。

门外的赵夫人却忍不住用帕子捂住了嘴,眼泪也从眼睛里落下来,乔贵家的讲的是侯爷的事,侯爷小时候资质平平,谁也没想到侯爷能继承老侯爷的衣钵带兵打仗,后来侯爷去了军营立了军功回来,让所有人都为之惊讶。

就是那时候她对这个将要成亲的夫婿心生好感。

侯爷带兵打仗这么多年,没想到最终会落得通敌叛国的罪名,开始听到这样的消息她差点要晕厥过去,她还是咬牙挺过来,直到侯爷的罪名被平反。

跟着侯爷一起打仗的下属回到京里将侯爷的事原原本本地和她说了,她这才知道侯爷在边疆粮草不济才会吃了败仗,侯爷死了之后,那些人将侯爷的头颅挑在长枪上庆贺。

在家中,侯爷掉了几根头发她都会心疼,从来没想到会有人这样对待侯爷。

将头颅挑在长枪上,这是什么样的侮辱。

侯爷死得这样惨,京里的那些人却还诬陷他……

他们怎么能这样。

想到这里,赵夫人的心一抽抽地疼痛,不止是琦哥儿,就是她现在也不敢想侯爷,不敢去想发生在赵家的事。

赵夫人从院子里出来,一直向前走,下人向她行礼说了些话,她却浑然不知,直到一个人站在她跟前,她这才放声痛哭起来。

第九十六章找茬

“这是怎么了?”安怡郡主忙上前拿出帕子给赵夫人擦眼泪,“是琦哥儿?”

赵夫人摇头,声音仍旧呜呜咽咽地从喉咙深处传出来,仿佛已经不受她的控制,“我是想……我是想……侯爷已经死了啊!侯爷已经死了。”

她依靠的丈夫,想要照顾一辈子的丈夫,已经死了。

那个让她想起来心里暖和的人,那个她觉得无论何时都能依靠的人,那个总是风尘仆仆回到府里,让她心生埋怨的人,已经没了,再也没有人让她怨怼,再也没有人让她牵肠挂肚,再也没有人让她从夜里醒过来轻手轻脚地掖好被角。

从前只要提起来侯爷来她就会抬起下颌,无论什么时候都颜面有光,现在他没有了。

从此之后她就是太夫人,因为那个人没有了,她突然就老了,她的年华,她的一切都老去了。

最可怕的是她没有觉得自己悲哀,只是心疼,心疼侯爷,想起侯爷在他身边的一举一动,她从来没想过侯爷会突然离开她身边,再也不回来。

安怡郡主的眼泪也跟着顿时涌出来。

舅舅一直待她很好,母亲在世的时候说父亲,是赵家最好的人,就算不承祖业也照样建功立业。

安怡郡主轻声地劝着。

“郡主你说,他怎么就死了。”死这个字多难听,怎么能这么快就落在他身上,赵夫人张着嘴大口大口地喘气,“我还没好好伺候他,他就死了,之前我还埋怨他,还气他,我不该做那些事,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因为他已经死了。我应该待他再好些。”

舅母这样哭舅舅,安怡郡主也忍不住掉了眼泪。

“哭一下好,哭了就痛快了,以后就我们互相照应。我们要好好活着,将来就算要去了,也不能像舅舅一样,连招呼也不打一声,将来要是轮到了我们,我们一定要聚在一起说说话,谁先走就送谁一程。”

赵夫人摇头,“安怡郡主福大命大,千万别这样说。”

安怡郡主道:“要是谁能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也是个福气。”

好半天两个人才止住了哭。

“琦哥儿怎么样?”安怡郡主问道。

赵夫人看向身后的院子。“姚七小姐想了办法,让姚家那个跟在琦哥儿身边的下人,给琦哥讲故事。”

安怡郡主微微怔愣,讲故事?讲什么故事?

“讲的是侯爷小时候的事,又怕琦哥儿认出来做了一些改动。等到琦哥儿能接受了,再将侯爷在边关打仗的事说出来。”

安怡郡主觉得惊讶,“这是为什么?”

赵夫人道:“姚七小姐说,琦哥儿的性子随侯爷,侯爷从小就勤勉好学,坚韧不拔,琦哥儿这个时候。正需要这样的品性做榜样,听听侯爷的事,琦哥儿就会觉得眼前的困难算不得什么。”

这是要用舅舅来激励琦哥儿。

“姚七小姐还让乔贵家的断断续续地讲,琦哥儿听不到故事,就会想自己看书,只要琦哥儿能看书。这病也就治好了大半。”

姚七小姐是用这种法子。

“姚七小姐说,琦哥儿心里难过多是因为侯爷叛国的罪名,如今虽然侯爷的罪名被洗脱,琦哥儿却没有缓过神来,我们想法子将侯爷在边疆的事用故事说出来。等到真相揭开之后,琦哥儿就会知道,侯爷……根本就没有通敌,而是……为了大周朝战死沙场,琦哥儿的心结也就解开了。”

赵夫人说着,似是看到侯爷临走前摸着琦哥儿的头说,“等将来你长大了,父亲带着你上阵杀敌。”

安怡郡主想了想,“姚七小姐可还在庄子上?”

赵夫人点点,“我让茹茵陪着去了前面。”

“舅母放心,”安怡郡主拉起赵夫人的手,“琦哥儿将来定然会好的。”

赵夫人听着安怡郡主的安慰,心情渐渐平复下来。

安怡郡主怎么也想不到一个十二岁的小姐能说出这样一番话,这个姚七小姐,她定然要见见。

能想到这个法子来帮琦哥儿,可见姚七小姐的品性。

赵夫人和安怡郡主去花厅里坐下。

喝了口茶,安怡郡主道:“我来晚了是因为在路上遇到赵家的长辈,赵家长辈想来庄子上看琦哥儿。”

赵夫人惊讶,她刚刚将琦哥儿送来庄子上,没想到就被人知晓了,消息怎么会传得这样快。

“她们都怎么说?”

安怡郡主道:“让我劝说舅母,不要信姚七小姐的,姚七小姐是个连亲生父亲都不愿意相认的人,说话能有几分的可信。”

安怡郡主话音刚落,赵家下人进门道:“夫人,四太太和西府的老太太来了。”

赵家分了两支,一支是忠义侯府,另一支被族人称作西府,西府老太太和儿媳妇来做什么。

赵夫人道:“既然人都来了,就请进来吧。”总不能将人挡在门外,更何况侯爷出事这段日子,西府一直在府里帮衬。

不一会儿工夫张瑜贞扶着婆婆进了门。

“听说琦哥儿在庄子上。”大家见了礼,西府老太太立即道。

赵夫人颌首。

“怎么将琦哥儿送到这么远,请的是什么郎中,在府中治病不行吗?”赵老太太显得很着急,“我去府里看琦哥儿,才知道你们娘俩都不在府里,急忙就赶了过来,请的什么郎中要这样遮遮掩掩的看病。”

赵夫人忙道:“不是遮遮掩掩,而是这里清静,琦哥儿住着舒坦些。”

赵老太太叹口气,眼睛里露出不可信的神情,显然对赵夫人嘴里的郎中十分的怀疑,“我们想要帮忙却不知道怎么伸手,不是请了太医院的御医来看了琦哥儿,太医院都没有好药吗?”

赵夫人摇摇头。

旁边的安怡郡主放下手里的茶,看向旁边一脸焦急的张氏,“不是没有好药,是琦哥儿还小,要慢慢调养才能好起来。”

赵夫人听得这话看向安怡郡主,安怡郡主面容舒展仿佛很坦然,好像琦哥儿的病真的没有大碍。

旁边的张氏目光闪烁,她今天来是要将赵琦病重的消息传出去,忠义侯府的世子爷就像疯了一样在府里大喊大叫,太医院束手无策,赵家也请了名医来诊治还是没有法子。

现在忠义侯夫人竟然听了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