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红嫁衣-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倒是叶清珂,她早知道了嫦娥的故事,此时听了也不觉得新奇,只故意配合着叶承恩的话认真地找了一番,摇头道:“没有。”

“哈哈,那一定是嫦娥仙子害羞躲起来了。”叶承恩从叶夫人手里接过叶清珂,颠着叶清珂的小身子爽朗道。

王茹宝没有被自家舅舅的爽朗感染,她忧心地看着月亮,轻声说:“嫦娥仙子一个人在月亮上面一定很孤单吧?”

就像她,在家的时候,堂姐堂妹们都不和她玩,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屋子里。

叶清珂从叶承恩的怀里探出头,笑嘻嘻地和王茹宝说话:“宝姐儿心疼嫦娥仙子呀,那你要不要变成玉兔去陪嫦娥仙子呢?这样她就不孤单了哦。”

王茹宝被叶清珂哄得一愣一愣的,小眉头就纠结起来了,半晌,她跑到王叶氏身边问:“娘亲,我要怎么上去呢……?”

“上哪儿?”王叶氏和叶老夫人经过昨日的痛哭之后感情比王叶氏未出阁时还要亲密上几分,赏月的时候她一直陪着叶老夫人说话,完全没有注意到小孩儿那边的动静。

王茹宝傻的可爱,王叶氏问了,她便答:“我要变成玉兔上月亮陪嫦娥仙子,可是我该怎么上去呢?”

王叶氏闻言,下意识回头去看叶老夫人,见叶老夫人也是同自己一般被王茹宝的童言稚语弄得哭笑不得。王叶氏和叶老夫人对视,忽而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王叶氏把王茹宝揽到怀里,轻声和王茹宝说:“这个啊,娘亲不想告诉我们宝姐儿呢。”

“为什么呀?”王茹宝不解,她不愿意让嫦娥仙子一个人在月亮上孤单呀。

“因为啊……”王叶氏忍笑忍得辛苦,勉强拿帕子压着嘴角才没有再笑出声来,“宝姐儿要是到月亮上去陪嫦娥仙子了,娘就再也见不到宝姐儿啦,宝姐儿舍得娘亲吗?”

王茹宝当然舍不得。

可是嫦娥仙子也很可怜,她想陪陪嫦娥仙子。

“不可以每天陪一小会儿嫦娥仙子,然后一大会儿都陪着娘亲吗?”王茹宝还不太会计较时辰,权衡之后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有道理,充满希望地问王叶氏。

王叶氏摇头无情拒绝了她的提议:“娘亲和嫦娥仙子只能选一个哦。”

这下可把王茹宝纠结坏了,她低着头搅了好一会儿的手指,而后扑到王叶氏的怀里小声啜泣:“我舍不得娘亲……”

叶清珂趴在叶承恩的肩膀上看王茹宝,笑得都要岔气了,头上的铃铛声声清脆,如实反映她的欢乐之情。

要不怎么说叶清珂狭促呢,打从回来了,她就时常逗李飞薇、逗徐华蕊,如今更是连乖乖的、小脑袋里充满了诗意的王茹宝都要逗弄。

“那我们宝姐儿不去陪嫦娥仙子了,娘带你去看灯笼好不好?”王叶氏见王茹宝哭了,顿时心疼起来,连忙亲着王茹宝的额头哄道。

“好。”王茹宝脸上的泪被王叶氏拿帕子擦了,只余下一双眼眶微红的眼睛,瞧着更像画里的玉兔了。

自古燃灯助月色,中秋节这日,街上会有大小商户自发组织的灯会,京城大大小小的街都会被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的各色灯笼充满。更有灯谜会上集各种巧思,非对上灯谜不可买的漂亮灯笼。久而久之,当朝的人便称这一盛景为赏灯会。

人们会在赏灯会上各凭能力买下一或两盏带回家中,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形成‘树中秋’或‘竖中秋’的美景。

寻常百姓家数颗灯笼高挂,极显温馨。富贵之家悬灯笼高数丈,富丽堂皇。无一例外的,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

叶清琭、叶清珂、王茹宝三人手腕上被绑上了绳子,另一端紧紧系在奶娘的手上,唯有如此,他们才被允许用自己的双脚在等会上行走。

叶清珂最喜欢的莫过于热闹,她两眼放光地看着路边的漂亮灯笼以及络绎不绝的行人,随意选了一个摊子扯着奶娘的手带头钻进去。

这是个普通的灯笼摊子,出钱就能买下一盏心仪的灯笼。但即使如此,其上的灯笼也是新意百出,很能满足众人的需求了。叶清珂纯粹是看热闹的心思,看完一圈以后一个也没有买,转眼泥鳅似地钻到下一家。叶清琭紧跟其后,发现叶清珂看的还是一个普通的摊子,拉着叶清珂的手开口道:“珠姐儿,这些摊子不好玩,我们去前面吧。”

前面有猜灯谜的摊子,对上了谜底才能买灯笼,这样才有趣哩。

“成吧,那我们去前面看。”叶清珂无所谓逛的什么样的摊子,叶清琭一提,她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叶清琭挑了街上最大的一个灯笼摊子,带着叶清珂挤进去。

“咦?珂珂?”一道熟悉的声音忽而从叶清珂身侧响起,叶清珂回头看去,发现原来是徐锦超。

徐锦超拍了拍仰头看灯笼的徐华蕊,示意她看叶清珂。

“小蕊儿,超超,你们也来看灯笼呀?”叶清珂笑弯了眼,一边朝徐锦超和徐华蕊挥手一边往二人身边挪,她没有忘记前几日和徐华蕊的约定,此刻特特问徐华蕊:“今年宫宴上的东西好吃么?”

宫宴上的食物可真不怎么样,以徐华蕊的教养做不出撇嘴的举动,但也是皱起了小脸小小声回答叶清珂:“都是冷菜,不好吃。”八月份已经初见寒意了,徐华蕊在这个时候更想要吃热腾腾的饭菜。

“嘿,没关系啊,一会儿我请你到酒楼上喝热汤补偿你。”叶清珂还挺乐呵,她好久没看到徐华蕊皱眉皱脸的表情了,今天见了就觉得稀奇,扭着身子隔空指着自家的酒楼,笑吟吟的道。

“好呀。”徐华蕊知道那家酒楼,常常有夫人会选在那儿小聚,徐夫人都带她去过好几次啦,东西可好吃了。徐华蕊知道那是叶清珂家里的产业,叶清珂愿意带她去吃,她当然是高兴的。

“这条街上就这个摊子上的灯笼最漂亮了,我跟哥哥在这里看了好久,每一个都好喜欢。珂珂你喜欢哪个灯笼?帮我挑一挑呗”徐华蕊拉着叶清珂问。

徐锦超也看着叶清珂,侧耳等待叶清珂的答案。

叶清珂仰起小脑袋随意扫视,不想一眼就看到了一只玉兔捣药的灯笼,她觉得这个灯笼长得有趣,而且和她今天打扮的玉兔模样很是相称哩。纵然有些小心动,叶清珂的目光却没有停留太久,她提议道:“这些灯笼都很漂亮,我也挑不出来最好看的那个,不如这样吧,我们不拘挑哪一个灯笼,从左边往右边、上边到下边,每一个灯笼都猜一遍,谁猜对了就谁买下来,回头都带回去挂上?”

徐锦超听着也觉得好,赞同道:“这个好。我们再分个组,我和蕊姐儿一组,珂珂你和你哥哥一组,咱们比着猜。”

“要是加上彩头不是更有趣?”叶清琭被点到了名,也不介意其他人都是比他小许多的小屁孩儿,兴致勃勃地加入,“输的一方改日要请赢的一方在酒楼里吃东西。”

王茹宝跟在后头听着,心里也很是意动,她小心拉了拉叶清琭的衣角,轻声问:“琭表哥,我可不可以一起玩?”

徐锦超听见王茹宝的声音,这才知道原来这个和叶清珂打扮得相似的女孩儿是和叶清珂一块儿的,不必叶清琭开口,他便怀着歉意地补充道:“这个妹妹也和珂珂一组,为了公平,我这边加上我的书童可好?”

徐锦超的书童是徐康,叶清珂早看到他了。徐康长大以后很厉害,但现在还是比叶清琭矮的小豆丁呢。况且,她哥哥叶清琭也不赖的。

向来都不是很在意输赢的叶清珂点头,同意了徐康这个大助力加入徐锦超那边。

两方的比赛开始,第一个猜的是一个莲花状的西瓜灯笼。摊主是一个年轻的文人,觉得叶清珂等人的小比赛有趣,主动给他们降了难度,还许他们每人向外边求路人帮助一次。

☆、第15章

灯谜是要求以作一句有中秋寓意的诗句的,但摊主考虑到几个小孩儿的年龄,主动给他们降了难度,只要念出三句相关的诗句就算过关。

叶清珂一听眼睛就闪亮闪亮的,这个、这个她擅长呀。她前世被逼着背了可多的东西了,虽然可惜没能化成自己的,但好歹都背住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

别人都没有反应过来呢,叶清珂张嘴就上来三句诗,中间连停顿都不带有的。

“好!小娘子果然聪慧过人!”摊主摆的这个摊显然是出于心中的雅思,而非为了赚钱养活家中。听完叶清珂背的诗句,他立刻大笑着拍掌叫好,没有一丝犹豫地把相应的灯笼拿下来递给叶清珂。

叶清珂难得羞涩了,嘴角的两个小酒窝轻轻浅浅的,配上嫩红的脸颊,特别惹人疼。她这不是占了大便宜么,得了灯笼便罢,当不得别人这么大的夸奖:“在家里爹爹和娘亲教我背了的,所以才那么快说出来。”

徐锦超觉得叶清珂红着脸的模样可爱,用手轻轻捏了捏她头上的丫髻,笑道:“那珂珂也还是很厉害。”他在家也有背中秋节的诗句,但反应一点儿没有叶清珂快。

“嘿嘿。”叶清珂被徐锦超这么一夸,就更害羞了,不仅如此,因为心里对徐锦超的小情思,她连心跳都加快了许多,神思恍惚接连错过了三个灯谜。

这三个灯笼,两个被徐锦超那边得了,一个被叶清珂这边得了。这么一来,两边便又和开始时一样了。

“嫦娥奔月的灯笼,灯谜刚刚这位小娘子也念过的。小娘子再念一遍好不好?”摊主打开卷着灯谜的纸笑眯眯地递给叶清珂,示意她把灯谜读出来。

叶清珂接过白纸看了眼,张嘴脆生生地念:“举头望明月。打一中药名。”念完她就去看叶清琭了。她以前不爱玩猜字谜,这会儿刚重活了不到一年,成了辛学堂的学子。她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必学就能对猜字谜开窍。

这会儿只能指望叶清琭,看他能不能猜出来了。

叶清琭也不过是九岁的孩子,纵使聪慧,对上面向大人而出的灯谜,他也被难住了。他顶着珠姐儿和宝表妹的目光抓腮想了一会儿,试探道:“沉香?”

“有点儿道理。”摊主摇头“但不是沉香。”

叶清琭失望低头,继续绞尽脑汁,企图从他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药材里挑出一个真正符合灯谜的来。

“谜底可是怀熟地?”徐锦超自小学的东西杂而且多,他常跟着徐太师四处访友,其中有一个享誉天下的神医每每见到他都会教他一些医术上面的东西。到现在,别的不敢说大话,药材徐锦超却是认全了的。

“正是。”摊主性情高雅,从不吝啬夸奖的,徐锦超答对了,他便说些夸奖的话,叶清琭方才答错了,他也是用言语加以激励,不愿看到叶清琭失望的样子。

“接下来是月宫灯笼。这个灯笼是这儿最好的一个灯笼,也是灯谜最难的一个,郎君娘子们可要跳过不计?”摊主用手指隔空点着占了摊子三分之二的位置的大灯笼,

“你让我们试试。”叶清珂被摊主的话勾起好奇心,不禁想要看看最难的灯谜是怎么样的。

“那便来了。”摊主也就是一说,叶清珂要求要看,他自然是乐意把灯谜念上一遍的,左右不费什么功夫。“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

“……”叶清珂等了一会儿,没见摊主的后文,顿时满头雾水:“没有了吗?”

摊主把写着灯谜的纸亮出来,示意他确实已经念完了,他说:“既然是最难的,自然只有题目没有提示。”

本来么,有提示叶清珂都大半是猜不出来的,这没有提示,叶清珂就更成了无头苍蝇了,她看向叶清琭,发现叶清琭同样是一脸茫然。

再看徐锦超,徐锦超也是只有茫然。

摊主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几个小孩儿。这道“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的灯谜是摊主下了巧心思的。

在中秋节的赏灯会上,会来这种需要解灯谜才能买灯笼的摊子的只有读书读得好的文人,或是一些贪爱新奇的富贵人家的孩子。其他水平大约止步于识字的人,譬如专心务农的农人,都会选能直接购买的摊子。

而这灯谜的谜底其实是“丝瓜”。丝瓜这种农作物,常年和作物打交道的人自然是知道的,不必多大的能耐,听见这么一句“上搭棚,下搭棚,开黄花,结青龙”的描述,他们张嘴就能说出来是丝瓜。可对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来说却变成了难题——他们顶多在饭桌上见过丝瓜,哪里能知道长在地里的丝瓜是什么样的呢?

“看来是没有人知道了?你们要不要问问场外的人,除了我之外的人你们都可以……”摊主等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看他们既没有答上来也没有说放弃,便提醒他们还有一个权力没有用掉。

“……丝瓜。”一直都没有说过话的王茹宝半个身子都被叶清琭掩住,她歪着身子从叶清珂身后露出头,仰脸望着摊主,小声说了句什么,叶清珂和叶清琭离得近都没有听清楚,但摊主竟然听见了。

摊主停下话头看着王茹宝,和善道:“小姑娘,你把刚刚的答案大声说一遍好吗?”摊主真的是一个很温柔的人,他的目光轻易让王茹宝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王茹宝双眼亮晶晶的,大声道:“谜底是丝瓜!”她在家里的时候,看到过大伯父家的院里外面有种的,就是长得灯谜上说的模样。堂姐们最喜欢在丝瓜棚下玩了。

“哈哈哈,好!好!好!”摊主看起来很高兴,哈哈笑着连说了三个好,看着王茹宝的目光分外热切,“读书正当如此,不仅要读圣贤书,还当知道民生大事!若走出去连地里种的东西都不认得,如何能行!”

“小娘子,你师从何处?”摊主从摊子后走出来,蹲到王茹宝身边。

“以前在应天书院辛学堂读书,娘亲说,我日后会在白鹿书院读书。”王茹宝的性子并不是怕羞之人。她被王叶氏和王举子教导得婉约,回答摊主的话时音量虽小,但坦荡大方,很让人高看。

“很好。”摊主伸手摸了摸王茹宝的额顶——这是书院里的夫子常对学子表示夸奖时做的一个动作,“一会儿这个月宫灯笼我会着人送到你家,你记得让家里大人开门拿。”

“好。”王茹宝点头。

最大的月宫灯笼被王如宝赢了,但剩下还有许多小一些的灯笼呢,叶清珂等人的比赛还是要继续的。

摊子上大约还有二十个灯笼,除去前面已经答对了的,两队一共答对了八道灯谜,其中徐锦超那边得了五个,徐锦超占两个、徐康占两个、徐华蕊占一个;叶清珂这边得了三个,全都是叶清琭答对的。

“你们得的灯笼多,你们赢了。下回我请你们到酒楼吃好吃的啊。”叶清珂点清楚灯笼数目,宣布徐锦超、徐华蕊和徐康赢的时候还挺乐呵,没有一点儿输了垂头丧气的样子。“现在我们去喝热汤,小蕊儿和超超的肚皮只装了凉菜,多难受呀,是不是?”

“对!”徐华蕊主动牵着叶清珂的手,还给叶清珂打小报告:“我哥只吃了两口凉菜就不吃了,现在肚皮肯定又冷又饿了。”

“哦……超超不乖!”叶清珂长长地“哦”了一声,小嗔了一眼徐锦超。

“原来哥哥也会任性的。”不同于叶清珂心疼徐锦超不好好儿吃东西,徐华蕊比较倾向于发现新事物的惊奇,徐锦超在她眼里向来是特别完美的,没想到也会有挑食的时候。“我们罚不吃东西的哥哥好不好?”

“是该罚!”叶清珂重重点头,龇着牙齿可凶了,“我们罚超超吃一大只鸡腿!”

徐锦超并不恼徐华蕊和叶清珂,相反地,他看着两人,心里暖洋洋的:“我再自罚一碗糖蒸酥酪?”

“你说的啊!”叶清珂蹦跶着凑近徐锦超,小手指按着徐锦超丰润的嘴唇,脸上尽是娇俏的笑意。

“嗯。”徐锦超笑弯了眼,微动的嘴唇不经意间含住了叶清珂的指尖,他自己也没有注意,依旧是那么高兴,眉心的朱砂像是要绽开变成一朵血莲一般,灼眼夺人。

叶清珂的脸颊浮上两抹红霞,她把手指从徐锦超的嘴里夺回背到身后,加快了脚步。只是她到底舍不得徐锦超,在前面走了一会儿又悄悄慢了下来,重新与徐锦超并肩而行。

☆、第16章

自家的酒楼,叶家自然是有专门的包厢的,不过叶清珂等人一致觉得有大人们在会少很多乐趣,因此没有去专门的包厢,而是一群小孩儿另开了一个普通的包厢玩儿。

叶清珂坐在高凳上,小脸严肃,吩咐店小二:“要一大份带鸡腿儿的山药木耳鸡汤,还要一碗糖蒸酥酪!”酒楼里的菜都有雅名,叶清珂不爱叫,直接点明了要什么样材料的汤。

店小二是认识东家的郎君和娘子的,况以他长期受到的训练也让他一点儿不敢因为他们小孩而轻忽了态度。手里拿着一块干净的白布,店小二拿出十二分的谄媚态度,语速极快地重复了一遍在座的人点的菜名:“小郎君小娘子们听着可对?”

“哎,都对了。”叶清珂满意点头,想了想,从荷包里拿出一颗金瓜子放到店小二的手里,算作是给店小二中秋节还要辛苦的补偿。她不大喜欢谢来谢去感恩戴德的那一套,因此也不等店小二说谢,直接挥手让店小二下去了。

“珠姐儿真棒!”叶清琭坐在一旁看叶清珂的行事,直觉得自家妹子小大人似的模样懂事可爱,竖起大拇指毫不吝啬地夸奖叶清珂。

“嘿,那是!”叶清珂可喜欢被人夸了,听见叶清琭的夸赞顿时整个人都轻飘飘的,她也不害臊,当即捧着小脸得意极了。

几个小孩儿绕着桌子围成一圈坐,叶清琭年纪是在场的几个小孩里边最大的,菜都上来以后,他也不要别人帮忙,特别自觉地给在座的弟弟妹妹们一人盛了一碗汤。

“哥哥,别忘了给超超的碗多加一条鸡腿!”叶清珂晃着小腿,一丝不苟地监工,就为了轮到给徐锦超盛汤的时候提醒叶清琭别忘了徐锦超答应要吃的鸡腿。

“我记着呢。”叶清琭也纵容自家妹妹,一点儿不在意她对自己指手画脚,除了依言给徐锦超添了一只鸡腿以外,他还特别贴心地给徐锦超加了一小勺汤。

叶清珂满意地看着满满的一碗汤,伸手亲自端到徐锦超面前,用期待的小眼神看着他:“超超,这是你的汤。”

徐锦超拿着调羹,被叶清珂直勾勾的看得心里发毛,无奈主动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