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府里的小娘子-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

“哎……爷!”随来的宦官赶紧扶住他。

孟君溪一咬牙说没事,望望天色一脸悲戚:皇兄您怎么突然爱拿兄弟们寻开心了呢?

殿中,皇帝将七弟的悲愤反应尽收眼底,他兀自闷头笑了一会儿,然后长舒了一口气。

他想把兄弟们都用起来。无所谓从前的历任皇帝都不许兄弟、皇子掌实权有怎样的道理。

兄弟或许会篡权,但即便他们篡权,也比让魏玉林那样的奸宦当道好吧?

目前为止,他的做法看起来还是对的。兄弟们还很齐心,而且也各有各的本事。

——抛开对掌权的利弊考量不提,他近些日子观察下来,还真有点为弟弟们委屈。

他们也都是读过很多书的,却一直只能安于享乐。其实,若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拳脚,未必是一件坏事。



翌日,逸亲王府供孩子们读书的小书房里,范先生刚给大大小小一众孩子分别安排完功课,阿祚阿祐抱着书就要往外跑。

“你们俩站住!”和婧拍桌子吼住他们,“跟先生见礼了吗!”

兄弟俩这才不太情愿地蹭回来,像模像样地朝范先生一揖,然后去磨姐姐:“姐姐你快点嘛,我们一起过去。”

“别这么急,能待好一会儿呢。”和婧摸摸两个弟弟的头,将他们的书拿过来,连同自己的一起交给凝脂,让她送回正院,然后才跟他们一道往外走。

阿礼和阿祺一直默不作声地看着,眼看着他们已至月门处,阿礼终于忍不住冲过去拽住姐姐:“姐姐,你们……”

“嗯?怎么了?”和婧含笑看向他,阿礼滞了滞:“昨天你们见到父王了啊?”

和婧一怔,即道:“哦,是。昨天母妃带我们去陪了父王一会儿,晚上又一起用了膳,怎么啦?”

“没事……”阿礼扁了扁嘴,又问,“那你们现在……也是要去父王那儿?”

“是啊。”和婧说,“母妃让人直接将午膳传去父王的书房了,说让我们直接过去吃。”说到这儿她一下子反应过来,拉住阿礼的手又道,“父王这阵子忙,你是不是也有日子没见过他了?那咱一起过去吧,叫上兰婧和阿祺,再添几个菜就好啦!”

阿礼的眼中顿时一亮,望了和婧一会儿,却又黯淡下去。

他最终拒绝道:“不了吧……最近功课多,我要赶紧回去读书。”

和婧就说:“那也行,那等你读完书再过来就是。父王说我们若想他便随时过来,不要紧的。”

“今天可能……不怎么有空。”阿礼的神色有些挣扎,想了想,他塞了一页自己写的字给和婧,“你让父王帮我看看字吧!就这样,我先回东院了!”

他说着提步便跑,和婧跟尚在屋里的兰婧阿祺都还没反应过来,他就已跑得没影了,连跟着他的宦官都没来得及追。

阿礼一口气跑到前宅后宅间相隔的后罩楼才停下,他扶着砖墙喘了几口气,觉得眼睛糊得慌,抬手一抹,才发现抹了一手背的眼泪。

是的,他不高兴!

就像姐姐说的,他也已经很久没见过父王了。但是,母妃跟他说,他不能表现出想父王,因为他是男孩子,他一定要坚强,这样才能让父王把他当个男人看。

可是……阿祚阿祐也是男孩子,他们就这么轻轻松松地找父王玩去了!

阿礼不高兴,但他知道跟母妃理论这些没用。

母妃肯定会跟他说,他比阿祚阿祐都大,他是哥哥、是府中长子云云……

阿礼觉得这极不公平,又使劲跟自己说母妃这是为了他好。再者,他想了想,兰婧都没闹着要跟姐姐去见父王,他大概也是确实不好开这个口的。



书房里,孟君淮原本看折子看得头疼脑涨,眼下两个小男孩在他屋里撒了欢,他便又看得高兴又更觉头疼脑涨。

他揉了揉额头,一敲坐在身边乖乖剥橘子吃的和婧的额头:“还是你最乖。”

和婧嘻嘻一笑,手里的橘子塞给玉引后就爬到了父亲膝上,她耍赖道:“我这么乖,父王让我在书房陪着您呗?研墨我会,挑纸铺纸的事阿晟哥哥也帮我了,我能帮父王!”

“你要给父王当个小丫鬟啊?”孟君淮一笑,从玉引手里抢了片橘子吃,“不用你这样,你还是好好读你的书,父王这边有下人呢。”

“可母妃说父王不好好吃饭啊!”和婧看他不答应,就说了真实目的,“我可以催父王吃饭睡觉,他们不敢!”

“……”孟君淮斜斜一睃玉引,玉引吃了最后一片橘子,掸掸手:“别瞪我,这是咱府里长女,大事小情都该慢慢让她知道,我还指着她帮我掌家呢。”

她刚说完,歪在孟君淮怀里的和婧小脸一绷:“父王您必须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好好好,听你们的!”孟君淮哭笑不得地应下来,和婧这才心满意足地从他膝上蹭下去,跑去和两个弟弟一起玩。

她一走,孟君淮又斜眼睃玉引:“你真打算让她帮你掌家?她才十岁啊。”

“慢慢来嘛,免得到时候嫁了人上不了手。”玉引轻松道,撇撇嘴,又说,“而且我觉得他们现下课业太重了,几个都是日日闷在屋里读半日的书,回正院还要做功课。阿祚阿祐还好,年纪小学得简单,和婧嘛……我想让她接触点别的缓缓脑子,别除了功课就是傻玩,日子久了要闷笨了。”

孟君淮扑哧喷笑:“这话你跟和婧说过吗?”

“说过啊!”玉引理所当然,“她自己也怕自己变笨啊。这几天已经在学着看账本了,学得可快了。”

啧,这小尼姑教孩子还真有一套。从前几个孩子都小,不太看得出来,现下他们慢慢大了,她的主意就显出来了。

“我还想让她多跟京里的贵女们走动走动,远了不说,一众堂姐妹多熟悉些总是应该的吧?”她说着稍蹙蹙眉,又道,“还有兰婧也要一起,兰婧那性子实在太闷了。再有,你也得多去看看兰婧和阿礼阿祺。”

她边说边睇了睇和婧方才带过来的字:“看见没?阿礼肯定是想你了,又不好意思过来,你不能晾着他不理。”

孟君淮衔笑听着她说,一边听一边斟酌。待她说完,他没应话,她就又道:“别光笑……我说真的!”

“我知道。”他一应,笑意更浓了。

他看向她一刮她的鼻子:“我没笑这事,我是笑你机灵。”

“……讨厌。”玉引红着脸别过头不理他。

孟君淮凝神继续思量下去。

阿礼想他,却不直接过来,只让和婧带幅字给他?

这孩子,跟他生分了?

☆、第107章 争执

午膳过后,和婧准时犯困,玉引就说要带孩子们回正院去歇息。孟君淮想了想,告诉她说想叫阿礼阿祺过来说说话,玉引也想想,便将阿祚阿祐留了下来。

她说:“他们几个是兄弟,让他们亲近点。再者,免得让阿礼不自在。”

孟君淮浅怔:“你也觉出来了?”

玉引叹了口气没说话,就拉着和婧的手离开了。其实,阿礼阿祺和他生分的事,她怎么可能觉不出?还有兰婧也一样。

同在一个府里住着,但常能见到父亲的,只有她正院的三个孩子,说另几个孩子完全没有感觉那她自己都不信。小孩子最是敏感,最在意的也就是父母的远近亲疏,他们对不能常见到父亲这事一定有怨言,只是,她虽然身为嫡母,却不知道怎么做。

王府就这么大,可作为“家”来说,这个地方还是太大了。大到势必会分出远近,大到一旦细想就让人觉得心累。

她不可能把所有的孩子都拢到正院,就算无所谓旁人怎么看,她自己的精力也确实是不够的。那她能做的,就只有劝孟君淮多去看看其他几个孩子。

但是,即便他日日都往另三个孩子的住处各跑一趟,跟时常住在正院相比也还是差太多了,孩子们的许多举动,只有他时常住在这里才能看见,单是去走动、探望势必做不到。

而且,“时常与孩子同住”和“偶尔让孩子与他同住”也大有不同。

玉引细细观察过,阿祚阿祐两个小男孩偶尔跟他闹脾气,那就真是小孩子闹脾气的模样,该哭就哭该闹就闹,说不理他就不理他。和婧呢,年龄稍微大一点,在发脾气的事上难免有所收敛,但也经常蹭到他膝头耍耍赖,并无所谓他同不同意她这样的举动。

可这两样事情,在阿礼、阿祺和兰婧身上都不会发生,他们三个在这方面十分相似,他主动和他们亲近,他们才会与他亲近,如果他无所表示,他们绝不会主动做什么。

玉引愈想愈觉得这是个让她力不从心的死结,无论她怎么做都难以做得周全,但跟她手拉手的和婧显然没注意到这个。

和婧捏捏她的手,问她:“母妃,您说让我多跟堂姐妹们走动,是真的吗?”

“是啊。”玉引抽回神答了一句,和婧眨眨眼又说:“那我跟谢家的表姐妹们,也可以多走动吗?”

“……”玉引挑眉看看她,“可以是可以,但你其实是为了去见你阿晟哥哥吧?”

“……”被戳破心事的和婧不好意思地笑笑,不吭声了。

玉引一敲她的额头:“过了年你就十岁了,是大孩子了,再去找男孩子玩不太方便。”

“啊……”和婧一下子惊异和失望并存,小脸皱得像是要哭,然后争辩说,“我还不算十岁嘛……才满九岁两个月啊!”

玉引话锋一转:“但我们可以让你阿晟哥哥时常来王府,就说是让你父王考考他的功课、或者让他与府中护卫一起练练武,都是可以的。”

“真哒?!”和婧一下兴奋起来,想想能看到阿晟哥哥练武,她比去谢府还高兴。

她蹦蹦跳跳地跟玉引说:“阿晟哥哥射箭可准了!府里的护卫比不过他!”

——这话让孟君淮听见,肯定又要变着法地罚谢晟抄书。



书房里,阿礼阿祺到的时候,阿祚和阿祐已经栽倒在侧间的榻上睡了。

阿祺刚一喊“父王!”就被哥哥捂住嘴,但孟君淮已经听到便看向他们,阿礼歉然而笑:“吵到他们了……”

“没事,来。”孟君淮招招手,两个孩子蹑手蹑脚地走过去,孟君淮拿过阿礼的那页字递给他:“写得很好,比你的弟弟们都强多了。”

“我比他们大好多啊!”阿礼指指三个弟弟,又说阿祚和阿祐,“他们才刚会拿笔!”

“嗯……可你比父王这么大的时候写得好。”孟君淮一哂,让阿礼阿祺都坐到榻边,又问阿礼,“你是不是想父王了?”

“是……”阿礼下意识地应话,转而又一噎,他看看孟君淮,迟疑道,“也没有特别想……我就是偶尔的……想一下!”

孟君淮嗤声而笑不做置评,续问:“那你为什么不直接来找父王?只让你姐姐带字来?”

他这么一问,阿礼沉默了好久。

然后阿礼说:“我是哥哥,我长大了!”

“可我是你爹。”孟君淮一敲他脑门,“父王跟没跟你说过,有事情要直接跟父王说?”

阿礼点点头:“父王说过。”

孟君淮又道:“那你呢?”

阿礼:“……我以后听话。”

“这还差不多。”他满意一笑,侧首看见阿祺去玩两个正睡觉的弟弟的头发去了,赶紧把他抱过来箍在腿上。

他又问两个孩子:“你们觉得嫡母妃怎么样?”

“啊?”阿祺怔怔,如实道,“我跟嫡母妃……不熟呀!”

他便看向了阿礼。

阿礼的事让他不得不多存个心眼。他在怀疑他不来找他,究竟真是因为当哥哥的责任,还是因为尤氏跟他说了什么——比如,尤氏或许不想让阿礼跟玉引亲近,而他总与玉引待在一起,尤氏便不让阿礼来了?

他平静地看着阿礼,可阿礼想了想,只是说:“嫡母妃……挺好的呀?我也好久没见嫡母妃了,可是姐姐总说嫡母妃好!”

孟君淮笑了笑:“那你觉得姐姐说得是对的?”

“对啊……”阿礼理所当然地点了点头,“姐姐最好了!姐姐说什么都对!”

晚上,孟君淮便和玉引说了这些事,恰好这天又是兰婧每过一旬在正院住一天的日子,他说完阿礼的话后就问兰婧:“兰婧喜欢嫡母妃吗?”

刚打了个哈欠的兰婧睁大眼睛,望望他,认真点头,甜甜道:“喜欢,嫡母妃对我好,姐姐也对我好。”

孟君淮一笑,还想再问,被玉引拦住了;“快让她睡吧,这都打了半天哈欠了。”

兰婧对他总还是有点说不出的敬畏的,不像和婧能立时三刻在他面前睡得四仰八叉,兰婧只要听到他还在跟她说话,就会立时重新打起精神来。

二人就都安静了一会儿,玉引轻拍着兰婧把她哄睡着了,才又开口:“我是想他们不讨厌我就好,毕竟侧妃……罢了,阿礼是个好哥哥,阿祚阿祐说过好多回,说读书时阿礼总很照顾他们。”

“阿礼是个好哥哥。”孟君淮点点头,沉思着又道,“我近来在想,等阿礼大一些,该给他谋个爵位,这孩子……”

这孩子到底是他的长子,再说也不是不学无术。纵使世子位不能给他,他也想为他谋个别的前程。

玉引则望着他静了一会儿:“君淮?”

“嗯?”

“你完全没想过……让阿礼当世子吗?”

——有那么一瞬,她当真觉得阿礼也应该被考虑进去。毕竟阿祚阿祐都还太小,阿礼则是眼瞧着不会是个坏孩子,他现下只考虑阿祚似乎有点不理智?

——但这话一问出来,她就后悔了!

“算了,当我没说。”玉引翻过身去,心虚地背对着他。她觉得自己不该这么问,阿祚毕竟是她亲生的,她不该因为这么个念头就把亲生儿子的前程断了。

她怔怔地闷了一会儿,身后一声嗤笑,孟君淮的手便从她腰上环了过来:“你这也太明显了吧?好歹装一把大度啊?”

“我不。”玉引皱皱眉,“我就是待阿祚阿祐更亲,这我不能骗你。再说,若要这也为阿礼想,那同为嫡出的阿祐便也该被算进去,迟早要出乱子。”

——立世子的事上,阿礼是输在庶出上,阿祐可是输在只比阿祚晚出生一天上!如果她现下开了这个口,阿祐来日得知早晚要心生不忿。若闹得兄弟反目,那可真是造了业啊!

玉引心里矛盾不已,一边觉得自己这样的私心是在作孽,一边又觉得不这样才是要作孽。苦思冥想间,后颈被一股热气搔得轻轻一痒。

她一缩脖子,他轻吻在她耳后:“好了,别想了,你这么说是对的。我一直想早些给阿祚请封,也是为早定下来,能避免兄弟间闹出分歧。”

“嗯。”她一应,腹间感觉他的手在往里探,不禁咝地一吸气,“兰婧在呢……”

“那我把她抱去西屋。”他道。

她一瞪他:“我让她过来就是为了带她睡。”

“啧。”孟君淮皱皱眉,“那我把你抱去西屋,咱完事再回来。”

“哎你……”谢玉引面色通红,然则不带她再说他已翻身下榻将她抱了起来。他们踏出东屋的门,在堂屋中候着的几个婢子都死低着头往外退,杨恩禄面无表情地躬身一揖:“下奴去备水。”

孟君淮点过头就进西屋了,房门一关,玉引被他放到床上,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就听“呲啦”一声——

“……”她看看被撕坏的中衣目瞪口呆,“你干什么啊?”

“忙了好些天没好好陪你了,着急。”他气定神闲道。

着急个鬼……

这件中衣是她这一季新做的!今儿头一回穿!!!



转眼就到了年关,这是新帝登基后的第一个新年,过了这个年,年号便要换了。

换了皇帝却又不用守孝,这样的时候可不多见。于是众人可以好好的借着新帝登基的事大贺一次年,整个京城都格外热闹。

腊月廿九,紫禁城,乾清宫。

皇帝翻开良亲王呈上来的奏章时三更已过,但他虽然疲惫不已,这奏章还是让他笑了出来。

七弟这是有些太紧张了,接手东厂大概有些让他力不从心的感觉,这封奏章便写得极为小心。每十句里总要有一句是告罪,细数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哪里办得不够漂亮,但其实在孟君涯看来……他办得挺不错的!

皇帝便噙着笑将他告罪的语句都数了一遍,一共十二处。想了想,又执笔蘸了朱砂,把这十二处全圈了起来,又在末尾批道:“知道了,办得不错,不必如此诚惶诚恐。新年进宫,朕与你多饮几杯。”

而后他把折子阖上放在一边,吁了口气:“睡了。”

“……皇上。”身边的宦官上了前,低眉顺眼地告诉他,“太、太上皇着人传了话,说请您看完奏章后过去一趟,您……”

孟君涯一怔。

自那日生变之后,父皇就再没见过他,他每次去求见都被拒之门外,比从前魏玉林在时拒得还彻底。他一度觉得心寒,又不无愧疚地觉得,是自己让父皇先心寒。

今日怎么……

他深吸了口气向外走去,竟有些儿时要被父皇考问功课时的紧张。

打从退位之后,太上皇就搬去了养心殿。但养心殿离乾清宫也不远,孟君涯穿过月华门与遵义门、再折进养心门,便看到养心殿了。

殿里的灯火都还亮着,他迟疑了一会儿,还是担心父皇已经睡了,便制止了宦官的通禀,径自进了门去。

到了殿中,却见自己的担心多余,父皇站在一扇窗前正欣赏月色,窗外的寒气扑进来,化作一团一团的白烟。

“父皇,外面天冷,你小心受凉。”孟君涯轻道了一句,便走上前去要关窗户。手刚触到窗框,却听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苍老声音说:“放了你弟弟吧。”

孟君涯手上一滞。

弟弟?

他是指十弟?

孟君涯不禁蹙了眉:“十弟跟您说什么了?”

“你可给他机会让他说什么了?”太上皇的目光瞟过他,轻笑,“他什么都没说,是我看到除夕进宫的人里没有他。”

这话,孟君涯自然是不信的。

他回了一声轻笑:“只为他除夕不进宫,您便认定是儿臣整治了他?”

“君涯,昔日你说要我在你的弟弟们面前留几分尊严……我以为你是当真顾及他们的。”太上皇从他面前走开,踱着步子,坐到了几步外的椅子上,继而疲惫地叹了口气,“可这几个月,你都做了什么?”

孟君涯眸色微凛:“我都做了什么?”

“你囚禁老十,敢说不是想把他往死路上逼?”太上皇看向他的目光中毫无信任,“你把你的弟弟们一个个都按上官位,敢说不是想一一除之。”

“父皇?!”

那一瞬间,孟君涯只觉一阵头晕目眩,怒火直窜面门。

“您竟这样想我?疑我到这等地步?!”他抑不住冷笑出声,“那您早些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