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千禧年三部曲-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就算是他在三十年前做过的事,如今也很难举证了。”

“范耶尔答应要把他所知道的一五一十说出来。他整颗心都挂着那个失踪的女孩,这似乎是他唯一感兴趣的事,假如他必须为此毁掉温纳斯壮,我想他八成会做。我们当然不能忽视这次机会——他可是第一个愿意公开指证温纳斯壮的人。”

“即便你找到铁证证明温纳斯壮掐死那个女孩,拿回来也不能用。已经太久了,闹上法院他还是会大胜。”

“我脑海中也曾闪过同样念头,但是不对:女孩失踪时,他正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发奋用功,与范耶尔集团并无关联。”布隆维斯特略一停顿。“爱莉卡,我不是要离开《千禧年》,但重点是要表现出离开的样子。你和克里斯特必须继续经营杂志,如果可以……如果有机会……与温纳斯壮停战就停战吧。但假如我留在编辑部,就无法停战。”

“没错,这种情况确实讨厌,但我想你去赫德史塔也于事无补。”

“你有更好的办法吗?”

爱莉卡耸耸肩说:“我们现在应该开始寻求网民,从头调查来龙去脉。这次一定要做好。”

“小莉,那则报道已经没救了。”

爱莉卡气馁地双手抱头。再开口时,她起先并不想与布隆维斯特的目光交汇。

“我实在快被你气疯了!不是因为你写的报道毫无根据——我要负的责任和你一样多;也不是因为你要辞去发行人职务——以目前的情况这是聪明的决定;我可以配合让外人以为是我们之间闹分裂或权力斗争——你想让温纳斯壮以为我是个没有危险性的花瓶,你才是真正的威胁,这我能了解。”她说到这里稍停片刻,然后直视他的双眼。“但我觉得你错了。温纳斯壮不会上当的,他还会继续摧毁《千禧年》。唯一的差别就是从今天起,我必须孤军奋斗,而你也知道现在编辑部更需要你。没错,我也想向温纳斯壮宣战,但我会这么生气是因为你弃船潜逃得太突然,你竟然在这情况最紧急的时候丢下我一人在风雨中飘摇。”

布隆维斯特伸出手轻抚她的头发。

“你不是一个人,你背后还有克里斯特和其他所有员工。”

“不包括达曼。顺便一提,我觉得你雇用他是雇用错了。他是有能力,但他带来的伤害比好处多,我不信任他。整个秋天你陷在困境中,他却到处显得欢天喜地。我不知道他是希望能取代你的职位,或者只是其他员工和他不对劲。”

“你说得恐怕都没错。”布隆维斯特坦承。

“那我该怎么做?炒他鱿鱼?”

“爱莉卡,你是总编辑,也是杂志社的资深合伙人。如果你认为有必要,就炒他鱿鱼吧!”

“我们从未解雇过任何人,麦可。现在你连这个决定都要丢给我。早上进办公室再也没有乐趣可言了。”

这时候克里斯特忽然起身,吓了两人一跳。

“如果要赶那班火车,现在该动身了。”爱莉卡正想开口反驳,他却举起手制止。“等等,爱莉卡,你刚才问我怎么想。老实说,我觉得情况烂透了,但假如事情如同麦可所说——他就要碰壁了——那么为了他好,他的确有必要离开。这是我们欠他的。”

他们俩诧异地瞪着克里斯特,他却尴尬地回看布隆维斯特。

“你们都知道你们两个才是《千禧年》的支柱。我是合伙人,你们一直对我很好,我也很爱这份杂志,不过我这美术指导的位子很容易就能找到人取代。但你们既然要问我的意见,我就说了。至于达曼方面,我同意你们说的。爱莉卡,如果你想炒他鱿鱼,就由我来开口,只要有可信的理由就行了。麦可现在离开,当然非常可惜,但我想我们别无他法。麦可,我载你到车站。爱莉卡和我会坚守城池等你回来。”

“我担心的是麦可永远不会回来了。”爱莉卡轻轻地说。

阿曼斯基下午一点半打电话来,吵醒了莎兰德。

“怎么了?”她还昏昏沉沉没睡醒,嘴里好像有股柏油的味道。

“麦可·布隆维斯特。我刚刚和我们的客户弗洛德律师通过话。”

“所以呢?”

“他打电话来说不必再调查温纳斯壮了。”

“不必了?可是我才刚刚着手。”

“弗洛德没兴趣了。”

“就这样?”

“他有决定权。”

“都谈好价钱了。”

“你花了多少时间?”

莎兰德想了一想。“整整三天。”

“我们达成协议的最高金额是四万克朗。我会开一张一万元的发票,给你一半,以三天的时间计算,这笔钱应该够了。他得付钱,因为这一切是他起的头。”

“那我搜集到的资料怎么办?”

“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

“没有。”

“弗洛德没有要求看报告。可以归档,以免他又跑回来。或者也可以销毁。下星期我会再派新工作给你。”

阿曼斯基挂电话后,莎兰德握着话筒坐了一会儿。她走到客厅的工作角落,看着钉在墙上的摘记和堆在桌上的纸张。她找到的多半是剪报和网络下载的文章。

她拿起纸张便往书桌抽屉里丢。她不由地皱起眉头。布隆维斯特在法庭上的怪异行为其实是有趣的挑战,何况她一展开任务便不喜欢半途而废。每个人都有秘密,只是要去发掘出来罢了。

第二部 后果分析

一月三日至三月十七日

瑞典有百分之四十六的女性曾遭男人暴力对待

第八章

一月三日星期五至一月五日星期天

布隆维斯特再次在赫德史塔下火车时,天空粉蓝,空气冰冷。车站墙上的温度计指着零下十八度,他穿错步行鞋了。与上次不同的是,弗洛德并未开着暖气车来接人。布隆维斯特只告诉他们抵达日期,却未告知车班时间。他本打算搭巴士前往海泽比,但拖着两只沉重行李加上一个肩背包实在费力,因此便穿越广场到出租车招呼站。

圣诞到新年期间,整个诺兰海岸区下了不少雪,从锄雪机所铲出的一堆堆白雪看来,赫德史塔的道路清洁队应该是全员出动了。出租车司机名叫胡森,车窗上贴了他的登记证。当布隆维斯特问起前几天是否气候恶劣,他点了点头,以浓厚的诺兰口音说这是数十年来最大的一场暴风雪,并深切后悔没有到希腊去过圣诞假期。

布隆维斯特指引司机开到范耶尔刚铲过雪的庭院,将行李卸到圆石路面后,目送出租车掉头驶向赫德史塔。这时候他忽然感到孤独不安。

他听见身后有开门声。只见范耶尔裹着厚厚的毛皮大衣,穿着厚重皮靴,还戴着附耳罩的帽子。而布隆维斯特只穿着牛仔裤和一件薄薄的皮夹克。

“你若打算住在这里,这个时期就得学着穿暖和一点。”他们握了握手。“你确定不要待在主屋吗?不要?我想最好还是赶紧把你安顿到新居去。”

他与范耶尔、弗洛德谈定的条件之一,就是得让他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可以自行料理家务、来去自如。范耶尔带着布隆维斯特朝着桥的方向往回走,接着在桥尽头附近,打开另一个刚铲过雪的庭院大门,里头有间小木屋。屋子没上锁。他们走进简朴的门厅后,布隆维斯特总算松了口气放下行李。

“这里是我们所谓的接待宾馆。要待久一点的客人,通常会安排住在这里。一九六三年,你和你父母便住在这儿。这是全村最老的建筑之一,但已经重新装修过。今天早上我已吩咐管理员尼尔森生了火。”

屋内有一间大厨房和两间较小的房间,共约五十平方米,其中厨房便占了大半而且相当现代化,除了电炉还有个小冰箱。面对前门的墙边摆了一个旧铁炉,稍早确实已点了火。

“除非天气酷寒,否则用不上壁炉。门厅有个柴箱,柴房在屋后。这栋屋子今年秋天没人住过。通常开电暖器便已足够,只是要小心别在上头挂衣物,以免引起火灾。”

布隆维斯特四处瞧瞧看看。屋子三面采光,坐在餐桌前还能看到大约三十公尺外的桥。厨房的陈设包括三个大橱柜、几张餐椅、一条旧板凳和一个书报架。摆在最上面的是一九六七年出刊的《目击》杂志。角落里有张小桌子可以当书桌。

有两扇窄门各通往较小的房间。右边最靠外墙那间几乎只是个小隔间,除了书桌、椅子各一之外,墙边还有几个书架。另一间夹在门厅与小工作室之间,是个很小的卧房,里面有一张狭窄的双人床、一个床头柜和一个衣橱,墙上悬挂了几张风景画。屋里的家具和壁纸都已老旧褪色,却散发着干净清新的气味。有人用肥皂水刷洗过地板。卧室还有另一扇门与门厅相连,那儿有一间由储藏室改装成的淋浴间。

“用水可能会有问题。”范耶尔说:“虽然今天早上检查过了,但水管埋得不深,如果继续这么冷下去,可能会结冰。门厅里有个水桶,必要时就上我们那儿取水吧。”

“我需要电话。”布隆维斯特说。

“已经预约了,工人后天就会来装。这里如何?你若改变心意,随时欢迎你搬回主屋。”

“这样可以了。”布隆维斯特回答。

“好极了。离天黑大约还有一小时,我们出去走走顺便让你熟悉一下环境好吗?建议你最好穿上厚袜和靴子。前门旁边就有。”布隆维斯特听取他的建议,并决定隔天去买长内衣和一双好的冬鞋。

老人一开始先介绍对街邻居根纳·尼尔森,他是范耶尔的助理,范耶尔总是称呼他“管理员”。不过布隆维斯特很快便发现他应该是海泽比岛上所有建筑的总监督,而赫德史塔也有几间屋子由他负责。

“他父亲是马纽斯·尼尔森,我在六十年代的管理员,也是帮忙处理桥上意外事故的人之一。马纽斯退休了,现在住在赫德史塔。根纳和妻子海伦住在这里,孩子们都搬出去了。”

范耶尔停顿一下整理思绪,接着说道:“麦可,你来到这里的正式说法是为了替我写自传,这样你才能有借口查探所有黑暗角落、提出问题。至于真正的任务只有你、我和弗洛德知情。”

“我了解。我也要再重申一次:我想我无法解开这个谜底。”

“我只要求你尽力。但在其他人面前说话要小心。根纳今年五十六岁,也就是说海莉失踪时他十九岁。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有得到解答——海莉与根纳处得不错,我想他们之间应该有某种纯真浪漫的情愫。总之根纳对她颇有好感。不过她失踪当天,根纳入在赫德史塔,和其他人一起被困在大陆那边。由于和海莉关系特殊,他受到特别仔细的盘问,让他感到很不舒服。他整天都和朋友在一起,直到傍晚才回到这里来。警方查证了他的不在场证明,完全没问题。”

“我想你八成列出了岛上所有人的名单,以及他们当天所做的事。”

“没错。我们接着走吧。”

他们在小丘上的十字路口停下,范耶尔指着如今用来停泊游艇的旧渔港。

“海泽比岛上所有土地都属范耶尔家族所有——或者说得明确些,是属于我所有,只有‘东园’的农地和村里的几栋屋子例外。渔港那边的几间小屋是私人所有,不过都是避暑木屋,冬天里多半空着,除了最远的那间之外——你可以看到烟囱在冒烟。”

布隆维斯特看见烟袅袅升起。此时的他感到寒意彻骨。

“那间破旧屋子总有风灌进去,但一年到头都有人住。尤金·诺曼就住在里头。他已经将近八十岁,是个蹩脚画家。我觉得他的作品没什么价值,但他却是挺有名的风景画家。你可以说他是村里非有不可的怪人。”

范耶尔带领布隆维斯特往岬角端走去,并一栋栋地介绍沿路住家。村中道路西侧有六栋建筑,东侧有四栋。第一间离布隆维斯特住的宾馆与范耶尔主屋最近,属于亨利的哥哥哈洛德所有,是一栋两层楼的长方形石砌建筑,乍看之下似乎无人居住。窗帘合拢,门前小径也没有打扫,堆着五十公分深的积雪。再一细看,却可看见从路边拖行到门口的脚印。

“哈洛德是个孤僻的人。我和他从未正眼看过对方,除了因公司事务起争执外——他也是股东——我们这六十年来几乎没说过话。他已经九十二岁,是我四个哥哥当中唯一还活着的。细节我稍后再告诉你,不过他受过医药专业训练,大半辈子都在乌普萨拉执业,直到七十岁才搬回海泽比。”

“你们彼此不喜欢,却又比邻而居。”

“我很讨厌他,也宁可他留在乌普萨拉,可是屋子是他的。我说话像个无赖,是吧?”

“像个不喜欢自己兄弟的人。”

“我一生中的前二十五年都在为哈洛德这种人辩解,因为我们是家人。后来我发现有血缘关系不一定会有爱,我实在没有理由替哈洛德说话。”

下一间的屋主是伊莎贝拉,海莉的母亲。

“她今年就满七十五了,还是和以前一样时髦、虚荣。她也是村里唯一会和哈洛德交谈、偶尔去探视他的人,不过他们并没有太多共通点。”

“她和海莉的关系如何?”

“问得好。女性也得列入嫌疑人名单。我说过她大多时候都丢着孩子不管,我虽然不能肯定,但我想她只是没有责任感,并非坏心眼的人。她和海莉从未亲近过,却也不是敌对状态。伊莎贝拉也许很固执难应付,但偶尔脑筋却不太清醒。你见到她就会明白了。”

伊莎贝拉的邻居是哈洛德的女儿西西莉亚。

“她结过一次婚,住在赫德史塔,但约莫二十年前离开丈夫。我是屋主,是我提议让她搬进来。她是老师,在许多方面都与她父亲大相径庭。我可以再补充一点,她只有在必要时才会和父亲说话。”

“她几岁?”

“一九四六年出生,所以海莉失踪时她二十岁。没错,当天她也是岛上的宾客之一。西西莉亚或许看似不懂事,其实她比大多数人都机灵,别太小看她。如果有人察觉你的目的,那一定就是她。所有亲戚当中,她可以说是我最看重的人之一。”

“意思是说你并不怀疑她啰?”

“我没这么说。我希望你毫无拘束地思考整件事情,不要管我怎么想、怎么认为。”

最靠近西西莉亚住处的房子也属亨利名下,但出租给一对老夫妻,他们曾是范耶尔集团管理团队的成员,在八十年代搬到海泽比岛,因此与海莉的失踪无关。下一栋的屋主是西西莉亚的哥哥毕耶·范耶尔。自从毕耶搬到赫德史塔的现代化住家后,屋子已经空下多年。

道路两旁的住屋多半是二十世纪初坚固的石造建筑。最后一间风格却不同,是一栋由建筑师设计、白砖搭配黑窗框的现代住宅。地点很棒,布隆维斯特看得出来屋顶上必然有美景可赏,向东面海,往北则可眺望赫德史塔。

“那是马丁住的地方,就是海莉的哥哥,范耶尔公司的总裁。这里原本是牧师的住所,七十年代惨遭火灾之后,马丁在一九七八年接任总裁时盖了这栋房子。”

住在道路东侧最后一栋房子的是亨利的哥哥葛雷格的遗孀——叶妲·范耶尔和她儿子亚历山大。

“叶妲体弱多病,患有风湿症。亚历山大手上握有范耶尔公司的少数股份,不过他自己也经营一些事业,包括餐厅等等。通常他每年都会在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岛待上几个月,因为在当地投资了不少观光事业。”

在叶妲和亨利住处之间有一块土地,上头有两栋较小的空屋,专门用来接待亲朋好友。亨利家另一边是另一个退休职员与妻子的私人住宅,冬天里空着,因为夫妻俩去了西班牙。

他们又回到十字路口,行程也告一段落。暮色开始降临。布隆维斯特主动开口。

“亨利,我会做你请我来做的事,我会替你写自传,也会顺应你的要求,尽可能仔细而严谨地看完所有关于海莉的资料。但我希望你能明白,我并不是私家侦探。”

“我没有抱任何期望。”

“那就好。”

“我是夜猫子。”范耶尔说:“所以午餐过后,你随时可以来找我。我会在这里为你安排一间工作室,你随时可以来用。”

“不用了,谢谢。宾馆里已经有工作室,我在那儿就行了。”

“随你高兴吧。”

“如果需要找你谈话,我们可以在你的工作室谈,但我不会今晚就开始向你丢问题。”

“我明白。”老人似乎给人一种胆怯的错觉。

“要看完这些文件得花上几星期。我们由两方面着手。我们每天见面几个小时,关于自传所需的资料,我要拜访你。当我开始对海莉的事有疑问想和你讨论时,我会告诉你。”

“听起来很合理。”

“我希望工作能完全自由,也不会设定工作时数。”

“该怎么做,你自己决定。”

“我想你也知道我得入狱服刑几个月。不知道确切时间,但我不打算上诉,所以很可能就是今年的某段时间。”

范耶尔皱起眉头。“那不行,若遇上这个问题就得想办法解决。你总可以要求缓刑吧?”

“如果狱方允许,手边数据又充足,也许可以在狱中写你的书。还有一件事:我仍然是《千禧年》的所有人之一,而杂志社至今仍未渡过危机。万一出什么事需要我回斯德哥尔摩,我就得放下手边的事跑一趟。”

“我不是把你当农奴看待。我要你彻底完成我交付的任务,但你当然可以设定自己的时间表,以你认为适当的方法做事。如果需要休息一下,也不必客气,但若是让我发现你没有在工作,就视同违约。”

范耶尔的目光移向远方桥面。他身形瘦削,布隆维斯特觉得此时的他仿佛一尊忧郁的稻草人。

“说起《千禧年》,我们应该来谈谈它目前面临什么样的危机,以及我是否能帮得上忙。”

“你能帮上最大的忙,就是现在立刻将温纳斯壮的人头端到我面前。”

“不,我不打算这么做。”老人冷冷看着布隆维斯特。“你之所以接下这份工作,完全是因为我答应揭发温纳斯壮,如果我现在把数据给你,你可能随时喊停。一年之后,我再把数据给你。”

“亨利,请原谅我这么说,但我可不确定一年后你还活着。”

范耶尔叹了口气,若有所思地望向渔港。

“说得对。我会跟弗洛德商量一下,看看有无解决之道。不过有关《千禧年》,我或许能帮上其他忙。据我了解,广告商已经开始抽手。”

“广告商是眼下的问题,不过危机还不只如此。主要是信心问题。如果没人想买杂志,不管有多少广告商都没用。”

“这点我明白。我虽已隐身幕后,但毕竟仍是一家颇具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