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科长从后面,用双手搂住了曲拥军的脖子。

“咔嚓咔嚓!”童子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手铐戴在了曲拥军的手腕上。

“童子强,你和谭科长看着他,卞一鸣,跟我到房间里面去搜查。”

“等一等,你们到底是什么人,你们有逮捕证和搜查证吗?”曲拥军竟然还知道逮捕证和搜查证的事情,到底是和法律有过零距离接触的人。

李云帆没有理会曲拥军,径直朝房间走去,房间里面亮着灯。

曲拥军家的院门口传来嘈杂的声音,院门口站着很多人,一些人伸长了脖子往院子里面看。

李云帆和卞一鸣在房间里面搜查了二十几分钟,没有结果,曲拥军家的房间一共有七间,三间正屋,两间厢房,还有两间厨房。

同志们将曲拥军带出院子的时候,从院门外冲进一个女人来。

女人看了看李云帆一行,又看看曲拥军的脸:“拥军,这这是咋回事啊!”

曲拥军低头不语。

曲家的院子门口聚集了很多人,昏暗的路灯下,人影散乱,人声嘈杂。

“警察同志,这究竟是咋回事啊!”

“带走。”李云帆大手一挥。

童子强和谭科长押着曲拥军在前面走,李云帆和其他人跟在后面,跟在后面的还有很多人,

女人瘫坐在院门口。

在这里,笔者要补叙两件事情:

一,曲拥军的身高在一米七零左右。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日晚上,蒋美丽看到的两个神秘男人中,一个人是胡羽化,另一个人的身高比张小松高三四公分的样子,这个身高和曲拥军的身高完全一致。

二,刚才,同志们见到的女人是曲拥军刚谈的对象,据曲拥军的邻居反映,曲拥军在短短的几天里面已经谈了两个对象,曲拥军可能已经预感到末日的来临,这应该是他最后的疯狂吧!

郑峰和李云帆没有理会曲拥军,他们将曲拥军作为重要人犯,派四个人进行看护。在将曲拥军押进拘留室之前,李云帆还对曲拥军进行了搜身,同志们要吸取张小松的教训。眼下,决不能出任何差错。

第一百九十九章张小松请求吃饭 一顿饭五饱六足

虽然李云帆没有从曲拥军的身上搜出毒鼠强,但谨慎总不是一件坏事吧!

安排好曲拥军以后,五个人返回会议室。

审讯继续。

“张小松,你开始交代吧!”

“李局长,我能不能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啊?”

李云帆看了看郑峰  。

“只要交代问题,什么要求都可以答应。”郑峰道,“只要是我们能做到的。”

犯罪分子也是人,合理的要求,应该满足。

“张小松,说吧!你有什么要求?”

“我想吃饭。”张小松低声道。

同志们面面相觑,这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

“自从你们把我抓起来以后,我没有好好吃过一顿饭,我肚子饿的慌,心里很难受。”张小松的眼神和表情突然变得猥琐起来,“我饿的两眼发花。”

难怪张小松的脑袋一直耷拉着,腰一直弯着,敢情是肚子里面已经没有什么食物支撑他的肚皮了。

“没有问题。孙局长,这个问题,你来解决。”

孙局长站起身:“行,我来安排,下面条,再放两个鸡蛋,每个人来一碗,怎么样?我再让师傅炒两几个菜。我也有点饿了。”

“用不着这么复杂吧!”郑峰道。

“要的,这几天,大家都没怎么吃好。我过去一下。”孙局长走出会议室,然后掩上门。

“张小松,是现在交代,还是吃过饭以后再交代?”李云帆道。

“李局长,能不能吃过饭以后,再慢慢说,我现在连腰都直不起来。”这应该是张小松要求的一部分吧!

孙局长说的对,自从郑峰一行接手“72。12。8”失窃案一来,确实没有踏踏实实地吃过一顿饭。倒不是招待所的饭菜不合口味,而是同志们没有好胃口。

今天晚上,大家的胃口应该不错。从一月十八号,同志们滞留水涟县,到一月二十七号,同志们仅用十天的时间就拿下了“72。12。8”失窃案和由此引发的两起失踪杀人案,付出总算有了回报。

四十分钟以后,门开了,三个走进会议室,孙局长的手上拎着一个菜篮子,菜篮子里面放着一些碗和筷子,还有三个瓶子,一个瓶子里面装着酱油,一个瓶里面装着麻油,另一个瓶子里面装着辣椒酱;一个师傅的手上端着一个钢筋锅,钢筋锅里面是面条,打开锅盖,热气腾腾;另一个公安的手上端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盘子,木盘子里面放着三个碟子,一个碟子里面放的是青椒炒肉丝,第二个碟子里面放的是红辣椒炒猪肝,第三个碟子里面放的是卤大肠。

三盘菜还没有放到桌子上,会议室里面就充满了菜香味。

孙局长先装了一大碗面,夹了一些菜在上面,然后将面和筷子放在张小松的面前,张小松拿起筷子就吃了起来,在吃面条的过程中,他还向孙局长要了一些辣椒酱。

第二百章 张小松开始交代 曲拥军确为主谋

生活中只要条件容许,满足一下嘴巴和肚子的需要,这无可厚非,关键是要心安理得,人只有在心安理得的时候,才能品味出生活的滋味。这种滋味和饭菜的好坏没有任何关系。郑峰小时候,家里很穷,一年吃不上一会肉,山芋加玉米糊,山芋干加玉米糊,这就是他童年所有的记忆,但他感到很满足,因为,父母总能让他吃饱肚子。肚子能撑起来,身上就有了使不完的力气。

张小松的肚子确实饿了,一大碗面条扒拉到肚子里面以后,他又让孙局长帮他装了半碗,还要了一点菜和菜卤  。这恐怕是张小松有生以来吃的最香,也是最饱的一顿饭。遗憾的是,此时此刻,张小松所品尝出来的滋味和同志们品尝的滋味不是一回事。如果说张小松幡然醒悟,已经品出了饭菜的滋味,只可惜已经迟了。

师傅把碗筷拾走之后,审讯开始了。

此时,张小松的腰终于直起来,他还打了几个饱嗝。

“张小松,我们可以开始了吗?”

张小松点点头。

“那就说吧!”

“还是你问,我说,行不行?我的脑子很乱,不知道从何说起。”

李云帆抽了一口烟,道:“参与盗窃百货公司南门市部四十八只进口表的到底是几个人?”

“四个人。”

我们都知道,这个答案来之不易啊!

“除了你和胡羽化、汪鹏程,另一个人是谁?”

“李局长,你们不是知道了吗?”

“我们希望听到你从嘴里面说出来。”

“就是你们说的曲科长。”

李云帆和郑峰对视片刻,曲拥军果然是藏在幕后的黑手。

同志们群情激奋,孙局长喜形于色。

接下来,很多疑点都将找到合理的正确的答案。

“胡羽化身上的黑痣和胎记到底是谁的杰作?”

“是他。”曲拥军到底是张小松的舅舅,张小松不愿意直呼其名。

“张小松,你直接说名字。”

“是曲拥军。”

“那么,你前面说的,在南京跟一个姓孟的学刺青是你编出来的故事了?”

“我没有跟姓孟的学刺青,但确实有姓孟这个人,我姑妈家的院子里面有一个社会青年,就是在孟师傅那里文的身,所以,我知道。”

“那么,胡羽化身上的衣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我没有说谎,是我和舅是我和曲拥军用衣服跟一个叫花子换的。”

“胡羽化的衣服呢?”

“胡羽化的衣服确实是我拿回家烧的。”

大家都知道,既然案子的主谋曲拥军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张小松的供词都必须一一进行纠正,头绪太多,必须回过头来认真仔细的理一理。

“胡羽化的鞋子呢?”

“皮鞋,我用煤油烧了很长时间,都没有烧透,煤油也没有了,我就把烧焦的皮鞋扔进了垃圾箱。”

张小松的回答是可信的,我们都知道,皮鞋即使烧焦,仍在水里也会浮在上面。不过,我们还是非常佩服张小松编故事的能力的。

第二百零一章三个人齐心协力 胡羽化殊死挣扎

“胡羽化的自行车呢?”

“我拆散了扔到湖中心去了,湖中心的水很深,历史上从来没有干过。”

“你不担心打鱼人的网到吗?”

“滨湖里面早就没有什么鱼了。这些年,钓鱼的人倒是越来越多,而打渔的人已经看不到了。”

“钓鱼人的钩子除了能钓到鱼,还能钓到其它东西哦  。”

“滨湖很大,钓鱼人的鱼竿没有那么长,我把东西扔到湖中心去了。”

“是你们三个人杀害了胡羽化,是不是?”

“是的。”

“你再把杀害胡羽化的过程叙述一下,就说过程,相同的地方不必说了。”

“躲在值班室门后面的人是曲拥军,汪鹏程坐在床边。”

“你在什么位置?”

“胡羽化走进值班室的时候,我跟在后面,是曲拥军从后面搂住了胡羽化的脖子,胡羽化一米七四的个子,人高马大,力气也非常大,他和曲拥军纠缠在一起,在地上你翻过来,他翻过去。”

胡羽化的头发应该是这时候蹭掉的。

“还是胡羽化劲大我们不知道他哪来那么大的劲。如果不是三个人,很难将他制服。”

困兽犹斗,更何况是人呢?

“胡羽化突然将曲拥军按倒在地,并死死地掐住了他的脖子,同时警告我们站在原地别动。他还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把刀。”

“胡羽化带了一把刀?”

“对,他已有戒心,所以是带着防备来的。”

“你接着说。”

“在这种情况下,汪鹏程举起拐杖,照着胡羽化的脑袋砸了下去,血就是这时候喷到墙上去的,但胡羽化并没有马上倒下,他挣扎着想爬起来,曲拥军第二次将胡羽化按倒在地,汪鹏程用双手掐住了胡羽化的脖子,汪鹏程的手劲很大,无论胡羽化怎么挣扎,汪鹏程都不松手。两分钟以后,胡羽化的手慢慢软了,渐渐地,身体也软了。”

“你在做什么?”

“我压住了胡羽化的双腿。”

三个同心协力,才了结了胡羽化的性命。

根据胡羽化留在地上的头发和喷在墙上的血,一月十九号的上午,在湖滨公园的西院在汪鹏程的值班室,曾经发生过一次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张小松的叙述和现场勘查的情况是吻合的,这应该是发生在一月十九号上午的命案的原始版本。

第二百零二章 曲拥军躲在幕后 张小松发号施令

“胡羽化的刀呢?”

“十九号晚上,曲拥军扔到湖中心去了。”

“一月十九号的晚上,你到底在不在办公室?”

“在。”

“确实是汪鹏程打电话给你的吗?”

“不是,是曲拥军打电话给我的。”

“他在电话里面说了些什么?”

“他让我赶快到湖滨公园和他回合  。”

“是汪鹏程打电话给他的吗?”

“是的,汪鹏程告诉他,说你们已经盯上了湖滨公园,并拿到了西苑和值班室的钥匙。”

“你和曲拥军都呆在办公室里面,难道是事先商量好的吗?”

“是的,自从你们接手百货公司的案子以后,电话是我们唯一的通讯工具。”

“从一月十八号开始,我和曲拥军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办公室里面。曲拥军还说,你们这帮人很厉害,已经破获了好几个大案要案,他提醒我们千万小心谨慎。”

怪不得一向自由散漫的胡羽化会在一月十九号的早上准时出现在办公室呢?

“我们到水涟县以后,你们当中,是谁在暗中监视我们的一举一动呢?”

“是曲拥军。”

“一月十九号上午,是曲拥军打电话给你的吗?”

“对,他跟我说你们已经盯上了胡羽化,胡羽化已经暴露,所以,为了大家,胡羽化不能再留了。”

“是谁打电话让胡羽化到公园去的呢?”

“是我,是曲拥军让我打电话给他的?”

“曲拥军为什么不自己打呢?”

“我和胡羽化关系最好,我打电话,不会引起胡羽化的怀疑。胡羽化一直对曲拥军有戒心。”

“这句话怎么讲?”

“胡羽化曾经打过退堂鼓。”

张小松的意思是,胡羽化曾经想退出他们的“游戏”。难怪曲拥军让张小松给打电话,难怪曲拥军在下手之前躲在值班室的门后。

“胡羽化不止一次跟我说过”

“说过什么?”

“他说曲拥军人很阴,要提防才是。”看来,胡羽化还不是一个糊涂的人。

张小松,你们四个人,平时谁拿主意?”

“表面上是我,实际上是曲拥军。”

“这是为什么呢?”

“汪鹏程和胡羽化他们俩都听我的,他们俩都不知道,在幕后出主意的人是曲拥军。”

“胡羽化到水涟县时间不长,他是怎么和你们搅合在一起的呢?”

“这很简单。”

“说。”

“胡羽化非常好色,他就好这一口,他以前有劣迹。我们用钓饵引诱他,没有想到他很快就上钩了,很快就上了我们的船。”

第二百零三章 胡羽化钓鱼高手 曲拥军窃案主谋

“你们为什么要拉他下水呢?”

“他父亲胡主任是县委委员,在县委领导班子里面说话比较有分量,拉上他,我们就多了一重保护。”

郑峰和李云帆注意到,张小松说话的语速和节奏似乎快了一些。

“还有其它原因吗?”

“胡羽化人长得帅气,想和他谈恋爱的女孩子很多  。”

大家听出来了吗?敢情胡羽化是一个钓鱼高手,大家要想品尝到美味佳肴,需要一个钓鱼高手。汪鹏程有残疾,而且已经结了婚,他没有钓鱼的资格,曲拥军,三十几岁,在钓鱼上,也没有什么优势,至于张小松,大家已经知道了,他身材矮小,又有那种毛病。要想吃到新鲜的鱼,得靠胡羽化这位钓鱼高手。这才是三个人拉胡羽化下水最主要的原因。

“你们是怎么知道我们接手百货公司的案子的呢?”

“一月十八号下午,你们在百货公司的时候,曲拥军就站在办公室的窗户跟前。你们的一举一动全在他眼皮底下。”

“是谁提出盗窃百货公司南门市部四十八只进口表的呢?”

“是曲拥军,是他最先知道五十只进口表到货的消息的。”

“是他先知道的?”

“对,他不是在商业局工作吗?五十只进口表就是商业局下拨给百货公司南门市部的。”

“曲拥军在商业局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他是供销科的科长。”

原来如此。

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包括原始档案之中,都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十二月八号下午百货公司南门市部关门打烊前,曲拥军就在南门市部。”

这么重要的细节,竟然被忽略了。

“曲拥军在南门市部做什么?”

“他在和百货公司的聂经理和门市部的周主任谈工作上的事情。”

“照这么说,曲拥军是在确认四十八只进口表在柜台里面才决定动手的。是不是这样?”

“是的。”

“那么,你前面所说的胡羽化在客再来饭店二楼包间喝酒的情况纯属虚构。”

“是的。”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八号的夜里,到底是谁潜入百货公司南门市部拿走手表的呢?”

“橱窗是我打开的,进去的人是曲拥军。他在商业局工作,他经常到南门市部去,他对店堂里面的情况特别是进入柜台的通道了如指掌。”

“你把四十八只手表的去向交代一下。”

既然已经提到了“72。12。8”失窃案,那就了解一下四十八只进口表的去向和下落。郑峰一行不就是冲这个案子来的吗?

“我们一个人分了十二只手表。”

第二百零四章 西铁城南京脱手 不曾想物稀为贵

一人十二块,四个人,正好是四十八块。

“四十八只手表是平均分配的吗?”

“是的,一人十二块。但每个人只发了一块。”

“每人只发了一块?”

“对。”

“为什么?”

“这是曲拥军的意思,他不放心胡羽化和汪鹏程,担心他们沉不住气,急于将手表脱手;手上只有一只表,他们只有把玩的份,绝不会卖掉  。曲拥军还特别强调,一只表四条命。”

“你解释一下,一只表四条命是什么意思?”

“曲拥军说,只要警方发现一只表,四个人一块玩完。所以,他叮嘱我,谁也不许戴手表,也不能让家里人知道。我估摸,一定是胡羽化沉不住气,让什么人看到了那只手表,你们才找到了我们。”

曲拥军和张小松说的没错,同志们就是根据李冰清提供的情况,一步一步地揭开了“72。12。8”失窃案真相的。

曲拥军还是有一点先见之明的。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只要四个人的手上各有一只表,他就无法保证不露出一点形迹来。

“一个只发一块,剩下的四十四块放在谁的手上了?”

“我和曲拥军的手上,曲拥军最后又放到了我的手上。”

“我们在陶罐里面只看到五块手表,另外三十九块手表呢?”

“另外三十九只手表,有五只在曲拥军的手上,另外三十四只,我们处理掉了。”

“怎么处理的?处理给了谁?”

“我们不认识对方,对方也不认识我们。”

“是你和曲拥军一起处理的吗?”

“是的。”

“五块手表还在曲拥军的手上吗?”

“在,他手上一共有六块手表。”

“六块手表?”

“刚开始不是一人分了一只吗。”

“那么,你手上不是还有一块手表吗?这手手表呢?”

“这只手表掉到厕所里面去了。”

“这是怎么回事?”

“刚开始,我把手表装在裤子口袋里面,一次上厕所的时候,掉到粪坑里面去了。”

“你没有想办法捞吗?”

“没法捞,县委的厕所跟其它厕所不一样,小坑下面是一个深坑,只要东西掉下去就没法捞,再说,厕所里面随时会进人,没法捞。”

想原数追回手表,已经不现实了,现在,就剩下曲拥军手上这六块手表了。

“张小松,你把手表处理的过程交代一下。”

“我们是在南京火车站脱手的,那里南来北往的人比较多。”

“每只手表卖了多少钱?”

“五百。”

“每只的销售价格是两百多块钱,你们每只卖了五百块钱?”

“对,这是第一次脱手的价格。”

“第一次脱手的价格?你们不是一次脱手的吗?”

“是的,我们一共分三次脱手。第一次脱手以后,我们就后悔了。”

第二百零五章 西铁城三次出手 起贪心金钱晃眼

“为什么?”

“我们开价五百块,对方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