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1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藏在暗处的人,恐怕连高家人都不知道。”

锣鼓听声,说话听音,汪静清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这才是主旨所在。

和高建国家有积怨,而高家人却一无所知,这可能吗?

“汪先生,这——怎么理解呢?”

“高建国,或者高家人在无意之中得罪了什么人,或者因为生活的某一个方面遭人嫉恨,而高家人却浑然不知。”

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汪静清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举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说的就是他自己。这个例子同时证明了上面两个观点。

在汪静清被提拔当副总编之前,他和一个同事关系非常好,只要遇到外出采访和报道的事情,他们俩是报社公认的黄金搭档,在汪静清当上副总编之后,这个搭档和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好。汪静清在工作和生活上,对他很照顾。在编辑部里面,大家都人为他们俩是最好的朋友。

“汪先生,您一点都没有看出来吗?”

“被打成右派以后,我才知道,他也想当副主编,在报社领导班子决定人选之前,他还做了一些小动作。没有想到最后宣布的人却是我。他曾经在喝醉酒的时候,流露出对我的不满,说我想当副主编,事先竟然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其实,我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件事情,领导看上我是因为我的工作能力。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被打成右派门下放到这里来吗?”

“汪先生,难道和此人有关系?”

“不错,一次政治学习的时候,我只说了一句‘大家静坐一会,耐心等待’,他向工宣队的领导汇报说我要在的画像前静坐示威。”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所有的厄运原来是我最好的朋友一手导演的。你们知道我被打成右派之后,报社的副主编是谁吗?”

“是这个在背后捅刀子的人。”谭科长道。

第五十章 现身说法

“不错。现在你们总该明白我刚才说的话了吧!有时候,我们在无意之中得罪的人,有可能是我们一辈子的宿敌。”

听了汪静清的故事以后,大家对他的敬意又增加了几分。

“如果我不被打成右派,不被下放,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谁在背后捅刀子。”

汪静清借助于自己的故事向郑峰和同志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刑侦思路。现在,同志们除了继续追踪调查阎巧巧和刘茂生之外,还要寻找那些有可能隐藏在暗处,和高家见过家有新仇旧恨的人。

汪静清是一个十分健谈的人,他的话匣子好像才刚刚打开。

汪玉洁的花生炒好了,她将花生盛在一个竹扁里面,站在院子里面凉了一会,然后走进堂屋。满屋子顿时飘满了花生的香味。

汪静清招呼大家围桌而坐,大家一边吃花生,一边听汪静清说话。

汪玉洁一边招呼大家吃花生,一边给大家添水,她在给父亲添水的时候教训起父亲来:“爸爸,你的老毛病又犯了,郑局长他们是专门办案子的,你在他们面前说案子,不是班门弄斧吗?”

汪静清并不生气,他笑着道:“女儿批评的对啊!这毛病跟了我大半辈子,改不了了,好为人师,自以为是,这大概就是知识分子的通病吧!”

郑峰并不赞同汪玉洁的说法:“在我看来,汪先生说得非常有道理,我们初来乍到,今天能和汪先生在一起谈案子,我们受益匪浅。这不但不是什么毛病,恰恰相反,这是汪先生身上的优点。”

汪玉洁不再反对父亲信口开河,但她还是加了一点提醒:“爸爸,你说什么,女儿不反对,但不要影响郑局长他们办案子。”

“这我明白,爸爸虽然是个话唠,但什么时候胡说八道了。”

“郑局长,不瞒你们说,自从高建国家发生第二次大火之后,我爸爸经常念叨这件事情。那高家确实可怜,所以,我也希望你们把这个案子查一个水落石出。”

“女儿,你这句话,我爱听,如果不把高家的案子查清楚,高刘村人的心气永远都不会顺。”

在高刘村,头脑清醒的人还是有的。

“郑局长,我是脚脖子上绑铃铛——走到哪,想到哪,我只是随便说说,你们千万不要当真啊!”

“汪先生,听了您的话,我们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郑峰道。

“是啊!汪先生,我们刚到高刘村,两眼一抹黑,我们很想知道火灾案发生的背景,所以,我们对您说的话非常感兴趣,你务必把您知道的,或者想到的跟我们说说。”李云帆道。

“这么说吧!你们不要只盯着刘长海的老婆和刘茂生。眼光放大一点,视野放开阔一点。但并不是把这两个人排除在调查对象之外。”

郑峰觉得汪静清的竹筒里面还有豆子。

汪静清的头脑非常清醒,说话非常严谨。

“有一个问题,不知道你们想没想过,刘长海和高建国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刘长海家和高建国家之间的矛盾。”

这句话有些深奥。

第五十一章 关注一人

“此话怎么讲?”

“这是我下放到高刘村来劳动改造以后才知道的,在我国,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说法,鸡犬就是得道之人的内亲外戚,还有同党和朋友,在我国农村,人们大都聚族而居,你们看,高刘村,除了我这个外来户之外,就是高、刘两大姓,还有旁边的葛家村,基本上都是一个姓,所以,一个人的荣辱关系到整个家族的荣辱,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高建国得罪了刘长海,不但得罪了刘家,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得罪了刘氏家族。刘长海在大队当会计,刘氏家族中,包括和刘家有亲缘关系的人,都能得到一些好处。”

大家越听越认真,越听越严肃。汪静清有相当敏锐的洞察力,到底是从事过新闻工作的人。

“汪先生,您是不是想说,放火这种事情,不一定非得刘长海夫妻俩去做。”

“你们多留意一下刘长海的连襟——阎巧巧的弟弟。”

汪静清是有所指的。

“刘长海的连襟?汪先生,你说的是不是在大队开手扶拖拉机的哪一位啊?”马向志道。

“不错,就是他。”

汪静清前面说了这么多。原来就是要引出此人来。

“汪先生,此人叫什么名字?”

郑峰已经品出龙井茶的味道来了,汪静清的话和龙井茶一样,越来越有味道了。

“此人叫阎胜利,是阎巧巧最小的弟弟。”

“阎巧巧和阎胜利难道也是奉贤大队人?”

“不错,阎巧巧的娘家在南圩村,从大路进入奉贤大队,右手第一个村庄就是南圩村。这个阎胜利曾经做过三年牢。”

“做过三年牢?”马向志圆睁着双眼,“付微澜,当年,我们在调查走访的时候,一点都没有想到这个人。

“是啊!我们的疏漏之处太多。”付微澜做起了自我批评。

“汪先生,阎胜利因为什么事情坐牢的呢?”

“他最早在学校当厨师,因为猥亵了一个女学生,被判了几年刑。刑满释放以后,刘长海在大队为他谋了一个差事,就是开手扶拖拉机。此人和刘长号夫妻关系非常好,隔三差四跑到刘长海家来喝酒。”

李云帆从口袋里面掏出笔记本和钢笔,在上面写了一行字:“了解阎胜利在案发前后的活动情况。”

“在我所见到的农民中,阎胜利是最不像农民的人,我从他的眼睛里面看出了一股杀气。”

“阎胜利在大队开手扶拖拉机,如果高建国买手扶拖拉机的话,那么,势必会影响到他。”李云帆道。

“李局长,我下面想说的就是这句话。”汪静清眯着眼睛道。

“郑峰,我们应该多关注一下阎巧巧的弟弟阎胜利。”李云帆道。

“郑局长,在农村,家族要想兴旺,一靠权,二靠钱,只要有一样东西,别人就不敢不敬,也不敢欺负你,如果刘长海丢掉了大队会计这顶乌纱帽,整个家族就会受损,阎胜利也不可能再开手扶拖拉机。”

第五十二章 凄厉叫声

二十七号的晚上,同志们在汪静清家坐到十点半钟左右才带着满嘴的茶香和花生的香味走出汪静清家的院门。

王萍留在了汪家。

出了屋子,大家才知道高刘村的夜有多冷,怪不得高建国的母亲和汪静清要给大家添被子,搬火盆呢。

大家简单的洗洗弄弄,钻进了被窝,天虽然很冷,但几个人挤在一起,都是大老爷们,——身上都有一把火,所以就不觉得冷了。

高刘村的夜除了寒冷以外,还有那么一点阴森恐怖的感觉,这种阴森恐怕的感觉和案子之间没有一点关系,大家不要忘了,在河对岸,在不远处,有一个乱葬岗,在这样一个异常寂静的夜晚,人躺在被窝里面,能清晰地听到从乱葬岗传来的各种各样的、离奇古怪的声音,再加上时有时无的嗖嗖风声,还真有点鬼魅飘荡,狐仙出洞的意思。我们在一些鬼片里面听到的声音,这里全能听见,鬼片中的声音是用物件模拟出来的,再加上音乐的渲染,胆子小的人会被吓出一身冷汗。同志们现在所听到的声音,是现实版的,真真切切地存在着的声音。

郑峰睁大眼睛望着窗洞里面微弱的亮光——窗洞用草堵上了,但没有堵严实,露出一点缝隙来。

李云帆按着了打灰机,将灯点亮了。

“老李,怎么了?睡不着?”

“郑峰,你听——”李云帆突然听到了一种非常奇怪的声音。

郑峰坐起身,披上棉衣,他也听到了。

另外一个屋子里面的等也亮了,大家都坐了起来:“郑局长,这是什么声音啊!”谭科长大声道。

“别说话,再听听——”李云帆低声道。

等大家都安静下来以后,声音比较清晰了,不是狗叫声,也不像狼嚎声,狗叫声简单、短促,不带任何感彩,除了“旺旺”,还是“旺旺”,狼的叫声冗长、有变化,听上去有一点凄厉,大家听到的叫声既不短促,也不冗长,既不简单,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听上去,除了凄厉以外,还有那么一点哀怨。

“郑局长,这难道就是乡亲听到过的狐狸大仙的哀鸣吗?”卞一鸣已经穿上了棉衣。

“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听见过狐狸的叫声。”郑峰的棉裤已经套在腿上了。

“咚、咚、咚——”

是敲门声。

“谁啊?”

“是我——汪静清。”

卞一鸣拎着裤子,掀开被子,穿上鞋子,走出西厢房,拉开门闩。

汪静清裹着一件大棉袄,两只手抄在袖筒里面。

汪静清径直走进西厢房,郑峰已经穿上了鞋子,其它人正在系裤带。

“郑局长,你们听见了吗?”

“听见了。汪先生,这是什么叫声?”

“这就是乡亲说的狐狸大仙的叫声。”

“难道此地真有狐狸?”

“这声音是从前村传来的。”

“从前村传来的?难道是高建国家——”

“不错。”

“走,我们到前村去看看。”

于是,汪静清走在前面,同志们跟在后面,左拐,然后沿着村子东边的那条河朝前村走去。

第五十三章 大仙吟唱

刚走几步,郑峰突然道:“谭科长,你和小马从前村西头后面的树林绕到高建国家的屋后去。”

谭科长和马向志掉转方向,朝村子西头跑去。

狐狸大仙的叫声引来了一些狗叫声,当然,也可能是人的惊恐惊扰了那些熟睡中的狗。

“汪先生,你们经常听到这种叫声吗?”

“有两年多没有听到了,在高建国家发生大火前后,乡亲们听到过这种声音,很像是索命的声音。”

“狐狸大仙该报的仇已经报了,高建国家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教训,狐狸大仙意欲何为呢?”马向志道。

“这是我唯一没有想明白的事情,我只觉得诡异之极,但不知道其中有什么奥妙。”

马向志打开手电筒。

“小马,把手电筒关掉。”李云帆道。

手电筒的光肯定会惊扰狐狸大仙的吟唱。

伴随着狗的叫声,前村和后村,有了一些骚动的声音。

风是西北风,大家越向南走,狐狸大仙的吟唱就越是清晰。除了凄厉以外,声音很尖细,难道这是一只母狐狸吗?

后村,有几户人家的灯亮了,还能听到开院门的声音。

等大家走到通往前村的小石桥的时候,狐狸大仙的吟唱突然停止了。

整个高刘村顿时归于沉寂,沉寂的有些吓人。

几分钟以后,两路人马在高建国家屋后的树林里面回合。

狐狸大仙销声匿迹。

难道它上天入地了。

狐狸大仙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如果高建国真的冒犯了它的话,高家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该算的账已经算过了,再这么纠缠不清,是不是失了仙家的风范和气度呢?

“谭科长,你们一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可疑的情况?”李云帆走到谭科长的跟前。

“没有,我们什么都没有遇到。”

一行人走到高建国家的院门口,正好和高建国相遇。

“高建国,你们听见了吗?”

“听见了,这次,声音比以前清楚多了。”

“在什么位置?”

郑峰和高建国正说着话,高建国的母亲走出院门。

“大娘,你受惊了。”

“是你们啊!把你们也吵醒了。”

“大娘,狐狸大仙是在什么地方叫的呢?”

“先是在屋子后面,后来到房顶上去了。建国,我说的对不对啊?”大娘道。

“他还在房顶上走来着,我听见窸窸窣窣的声音,屋顶上的草肯定踩乱了。”高建国道。

“我们高家,该还的债都还请了,再这么下去,还让不让人活啊!”大娘对狐狸大仙的光临深信不疑。

“你们看到狐狸大仙的摸样了吗?”

“等我们穿好衣服,推开房门,声音就没有了。它要是能让我们看见它,那它就不是狐狸大仙了。”大娘道。

十二点钟,郑峰一行才回到住处,躺在被窝里面,大家很长时间都没有睡着。

今天晚上发生的事情太诡异了,过去只是听说,大家都以为,肯定是乡亲们添油加醋,加了不少作料在故事里面,现在,大家亲耳听到了。

第五十四章 惊恐万状

这件事情太诡异了。

更诡异的事情还在后面呢。

第二天早上,高建国登上梯子,爬上房顶,屋顶上的草乱了不少,屋脊上的小瓦还坏了几块,分明是什么东西践踏过。

这件事情在高刘村造成了不小的混乱,高建国爬上屋顶检查的时候,村子里面的人都聚集在高建国家的院门前。昨天夜里,村子里面的人都听见了狐狸大仙的叫声。

所有人都神情凝重,惊恐不已。

高建国没有马上修葺被损坏的屋脊和屋顶,他喊来了郑峰一行。

郑峰爬上屋顶仔细看了看,高建国所言不虚,屋顶和屋脊确实留下了非常明显的践踏痕迹。

更让郑峰感到意外的是,他竟然在横七竖八的草中发现了一小撮黄颜色的毛。

发现这一小撮毛,对郑峰一行来讲,显然不是一件好事。

高建国看到这些毛的时候,脸色大变,面如土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曾经被他伤害过的狐狸身上的毛就是这种颜色。

当高建国的母亲看到郑峰手上的毛以后,立马瘫坐在地上。

站在院子里面的人已经看出一点眉目来了,我们在前面说过,当时,在高建国伤害狐狸大仙的时候,有好几个人看见了狐狸大仙,郑峰在高家屋顶上发现的这一小撮根毛,和高建国伤害的那只狐狸身上的毛完全一样。

于是,在人群中出现了慌乱和恐慌。

经过短暂的慌乱和恐慌之后,人们很快就散去了。高家冒犯了狐狸大仙,还是离开的好,千万不要你沾了高家的晦气。

高刘村的乡亲们已经向郑峰一行传达了一个非常清楚的信息:没有必要再查下去了,高建国家的两把大火肯定是狐狸大仙放的。这不,昨天夜里,狐狸大仙又来找高家人寻仇了。

人群中自然少补了阎巧巧,她站在人群中,显得很活跃。

与阎巧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汪静清,他站在人群里面,一言不发。

郑峰和李云帆没有想到,在同志们进驻高刘村的第一个晚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对于乡亲们的说法,郑峰和李云帆不敢苟同。

在郑峰和李云帆看来,在高刘村,一定有狐狸大仙,但此狐狸大仙飞彼狐狸大仙。郑峰和李云帆所苦恼和纠结的是,该怎么解释二月二十七号夜里发生的事情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玄机呢?为什么早不发生,晚不发生,偏偏在同志们进驻高刘村的当天晚上发生呢?

郑峰和李云帆会停止调查吗?

肯定不会。

狐狸大仙能忽悠高刘村的乡亲们,但忽悠不了郑峰和他的战友们。

乡亲们都走了,只留下三个人,一个人是汪静清,一个人是高建功和他的老婆薛丽华。

高建功夫妻俩正在屋里陪高建国的母亲,大娘在身体和精神上除了一点问题,老人是被吓着了,昨天晚上,狐狸大仙只是在警告高家人,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老人最担心,最恐惧的事情。

第五十五章 何方神圣

乡亲们都走了,只留下三个人,一个人是汪静清,另外两个人是高建功和他的老婆薛丽华。

高建功夫妻俩正在屋里陪高建国的母亲,大娘在身体和精神上出了一点问题,老人是被吓着了,昨天晚上,狐狸大仙只是在警告高家人,接下来将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这才是老人最担心,最恐惧的事情。

这种事情,村里人避之唯恐不及,都回家去了,只有自己家的人才是唯一能依靠的,在高刘村,高建国家和高建功家是血缘最近的人。

大娘瘫倒在地的时候,高建功流着眼泪,一边将高建国的母亲抱起,一边嘟嘟囔囔地说了一句乡亲们最忌讳的话:“这该死的狐大仙,有本事,你冲我来啊!”

高建功还想说什么,被老婆薛丽华一把捂住了嘴巴。

人群中顿时发出“罪过”的嘘声。

夫妻俩将老人抱进了屋子。

汪静清站在高建国家的院子里面,抬头看了看三间正屋的屋顶,和屋顶上方的树冠。前面,笔者曾经交代过,高建国家的屋后是一片树林,在树林之中,不乏百年的参天大树,有些树冠已经延伸到屋顶上方,最低的地方,距离屋顶也就一两米的样子。

“汪先生,您在看什么?”郑峰和李云帆走到汪静清的身边。

“我在看屋顶和屋顶上的树。依我看,狐狸大仙应该是从屋子后面的树爬上房顶的。”

怪不得汪静清一言不发,敢情是在琢磨这件事情呢?

“汪先生,您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我一时还没有想明白,这件事情确实非常怪异。我只是有点担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