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村魅影三-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仙的反应怎么样?”

“我没有见着水仙的面,水仙他爹倒是很爽快,什么难听话都没有说,我们事先说好了的,成很好,不成,不留埋怨。”

“水仙有没有在您跟前说过什么呢?”

“没有。”

“水仙怎么会嫁给高建平的呢?”

“是高建平的爹娘上门托我到南圩村去提亲的。”

第八十章 水仙可疑

“水仙同意了?”

“对,她很爽快,立马同意了,第二次见面的时候,高建平家就下了彩礼,半个月以后,水仙就嫁到高刘村来了。

水仙嫁到高刘村来,有向高建国家证明什么的意思,你不是看不上我吗?那我就要让你看看我的日子会不会过的比你差,让你看看,我嫁给高建平会不会比嫁给你差。事实证明,水仙嫁给高建平以后,日子过得确实比高建国家要好很多,如果再考虑到高建国家遭遇两场大火以后的情形,高建国家和高建平家简直没法比。

遗憾的是,水仙在所有方面,都比高建国家强,惟独在传宗接代上望尘莫及,而这又事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大娘,我们听说,水仙嫁到高刘村来以后,从不跟高建国说话,是这样的吗?”

“是啊!按理说,水仙是一个明事理的女人,我没有想到,她在这件事情上一直放不下。”

水仙不和高建国说话,这说明她对当年的事情仍然耿耿于怀。

综合起来分析,水仙有作案的可能。

“大娘,在高刘村,除了刘长海、刘茂生和水仙家以外,还有没有人家和高建国家有仇呢?”

“没有了,这样吧!如果我想起什么来,我再来找你们,好在住的地方靠在一起。”

郑峰将大娘送出大门。

郑峰和李云帆将老人送到汪静清家院门口的时候,碰到一行人向东走。

“婶子忙着了。”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冲老恩道。

“你们这是?”

“我兄弟说了一门亲事,大队批了一块宅基地,我请风水先生看看。”

一行人从郑峰和李云帆面前鱼贯而过。

“郑局长,这个女人就是水仙。”大娘等一行人走远了以后道。

一行人在高常禄家新房东边停了下来。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者,放目四望,然后在宅基地上踱起方步,他的手上拿着一个圆形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高刘村要变成三十九户人家了。

送走大娘之后,同志们的主要任务是休息——昨天夜里,大家被狐狸大仙搅的没有睡好,只等夜幕降临,到前场村去找你赵开基了解情况。

接下来,郑峰和李云帆也没有闲着,他们对手上掌握到的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梳理,现在,大家的手上已经有四条线索,在阎巧巧和刘茂生两条线索的前提下,又增添了阎胜利和水仙两条线索。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在这四条线索之中,有两条线索——即阎巧巧和阎胜利这两条线索是可以合并在一起的。

郑峰和李云帆经过研究,决定先从这两条合并的线索展开调查。

没有事情做的时候,大家倒是可以休息一下,现在,这么多的事情摆在大家的面前,所以,大家没有心事睡觉。

郑峰干脆让左元朝把高建国请来了。关于水仙的情况,应该听听当事人的意见。

昨天夜里发生的事情,对高建国的母亲有影响,但对高建国来讲,他反而更坚定了原来的想法,这个善于思考的年轻人,从昨天夜里和今天早上发生的事件中悟出了一点东西。

第八十一章 深入思考

“郑局长,昨天夜里和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我怎么想都想不通。”

“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听老一辈人说,狐狸大仙的眼睛在夜里是发亮的,昨天夜里,我推开堂屋的门以后,狐狸大仙就不叫了,你们不是也没有看见狐狸大仙吗?”

“你说的对,昨天晚上,我们走到村后小石桥的时候,狐狸大仙就停止了嚎叫。”

“既然它是狐狸大仙,它为什么要躲我们呢?它应该让我们看见它才对啊!这些年来,狐狸大仙在我家屋后和屋顶上叫了好几回,可从来没有人看到它的真身。我们伤害不了它,它用不着怕我们。”

“高建国,你是不是想说,昨天夜里,爬到你家屋顶上的不是狐狸大仙,而是人——是两次纵火案的真凶。”

“我们还能有跟合理的解释吗?”

高建国的想法跟郑峰好高建树的相法是一致的。

高建国接着道:“此人是想告诉高刘村的人,我家发生的那两场火是狐狸大仙放的,所以,公安同志在调查案子的时候,用不着跟着瞎掺和,在我看来,他这是弄巧成拙。他这套骗人的把戏只能糊弄我娘这样的人。”

在高刘村,明白人还是有的。

“只是到现在,我始终没有弄明白那一小撮狐狸毛是怎么一回事。”

“高建国,我们让你看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李云帆从包里面拿出狐狸的毛皮。

高建国突然站起身朝后退了两步。

“高建国,你怎么啦?”

“这——这不是狐狸的毛皮吗?”

“你如何一眼就能认出来?”

“当年,我们在挪土地面积的时候,那只被我铲伤的狐狸的身上就是这种颜色的毛皮。郑局长,你们的手上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这是高建树交给我们的。”

“高建树交给你们的?”

“对。”

“高建树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这是他父亲在临死的时候交给他,并让他烧掉的,高建树没有烧,一直藏到现在。”

“他爹怎么会有这东西?”

“是一个朋友送给他的,之后,他爹就生下了高建树,他爹便以为是自己冒犯了狐狸大仙,才让他生了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明白了,高建树是想说,昨天夜里,狐狸大仙在我家屋顶上留下来的毛是凶手故意留下的。”

“不错,这也就是说,在你们高刘村,还有人家藏着这种狐狸的毛皮,此人应该就是两起纵火案的真凶。”

“郑局长,你们来了,凶手有点坐不住了,所以,就来了这一手,想让你们查不下去。”

“不错,此人的用心非常险恶,今天早上,我们到你家找大娘了解情况的时候,你娘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虽然她没有明说,但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不想让我们再查下去了。”

“今天早晨吃早饭的时候,我娘就是这么跟我说的。我老婆淑珍也在一旁哭哭啼啼的帮腔。”

“高建国,今天上午,有人在我们跟前提到一个人。”

第八十二章 建国愕然

“谁?”

“水仙。”

“水仙?你们怀疑水仙?”

“我们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的意见。”

高建国的脸色突然变得非常难看,看上去,他还有一点紧张:“这——我一点都没有想到。”

“水仙嫁到高刘村以后,是不是从来不跟你说话?”

“不错,她平时见到我,头一低就过去了。我和她曾经是同学,以她的性格,这件事情不像是她干的。她不和我说话,和她要强的性格有关吧。”

“要强的性格?”

高建发的母亲也是这么说的。

“水仙性格虽然要强,但他人非常善良。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她恐怕做不出来。”

“你能告诉我们,你为什么不喜欢水仙呢?”

“我奶奶和我娘,特别是我奶奶,很喜欢水仙,奶奶的话,我从来没有违逆过,所以勉强答应先处一段时间以后再说。”

“那么,你提出分手,总要有一些原因吧!”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水仙人确实不错,但她非常要强,不管什么事情,只要他她认准了,就不会回头,在很多事情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太过自我。在学校读书的时候,我就发现她有这个毛病,没有想到,和她在一起相处的时候,这种性格越来越明显。”高建国应该是有所指的。

“就因为这个原因吗?”

“我们一家人都很随和,她这种性格,我担心我奶奶和我娘将来会受气,后来,我奶奶也觉得水仙的性格太过要强,婚姻的事情就让我做主了,关键是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情,我不得不下决心和她断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按理,这件事情,我不应该说。”

“为了案子,你应该说。”

“我可以说,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这没有问题。”

“有一会,是春节以后,我奶奶病了,水仙到我家来伺候我奶奶,在我家住了几天,有一天晚上,我在建功家喝酒,晚上回到家很迟,我没有想到水仙摸到了我的床上,钻进了我的被窝。她想把生米煮成了熟饭。”

“你们在一起了?”

“没有,我是喝了不少酒,但脑子里面很清楚,我奶奶说过,咱们高家的媳妇一定要做得端,行得正,这样的女人才能安安稳稳过一辈子。我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她,看我奶奶不再坚持,我就让奶奶去找建发她娘,我奶奶也同意了。”

男女青年在一起,偷吃禁果是常有的事情,高建国坐怀不乱,如果换一个人的话就很难说了。

“水仙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而记恨你呢?”

“我没有和她在一起,我家也没有下过彩礼,她没有道理记恨我。当然,嫁给高江平以后,日子过的不好的话,她也许会记恨我,恰恰相反,水仙嫁给高建平以后,日子过的比我家好多了。这样一来,她就跟没有必要记恨我了。再说,我当生产队队长以后,对她一直很照顾。”

“水仙的日子是不错,但她生了三个女儿,在传宗接代方面,她没法和你家相比,这会不会引起她的记恨呢?”

第八十三章 记忆犹新

“比较而言,我还是觉得刘长海家和刘茂生嫌疑比较大。”

“你有没有想过阎巧巧的弟弟阎胜利呢?”

“如果加上阎胜利,刘长海家纵火的嫌疑就更大了。那阎胜利和刘长海关系很不一般,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尽管高建国认为水仙作案的可能性不大,但郑峰和李云帆还是觉得有必要弄清楚水仙在九月二十七号回娘家以后的情况,郑峰始终忘不了汪静清所说的那句话,“越是不可能的,就越是可能。”

二月十八号,同志们经过一天的奔波和辛劳,终于寻觅到另一个嫌疑人水仙。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七号,在奉贤大队高刘村发生的特大火灾,无论是高刘村的人,还是奉贤大队的人,都应该记忆犹新,所以,要想弄清楚水仙在九月二十七号下午两点钟左右的活动情况,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吃过晚饭以后,郑峰一行去了前场村,到赵开基家的时候,公社的广播刚开始——公社广播的时间是七点整,但赵开基还没有回来,眼下正值年底,乡亲都在为过年做着一些准备,粮食是必须要准备的,没有好东西吃,一年忙到头,最起码要吃饱肚子吧!

高建国将大家送到村口,说清楚赵开基家的门头之后,就回去了。

赵开基的老父亲知道郑峰一行的来意之后,想让赵开基的妹妹到大队部去喊赵开基,被郑峰拦住了:“大爷,用不着去喊,我们等一会,不碍事的。”

赵开基的父亲说,这一段时间,加工粮食的人家比较多,儿子每天晚上吃过饭以后还要忙一阵子。

“大爷,赵开基一般在什么时候回来吃饭?”

“就这个当儿,我估摸就要回来了。”

老人没有说错,两分钟以后,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风风火火地走进院门。

为了节约时间,郑峰让赵开基一边吃饭一边谈。但赵开基没有这么做,小伙子还是很懂礼貌的:“首长,谈过以后再吃,还有五六家,我顶多再干一个半小时就没有事了。”

大爷离开了堂屋,赵开基留在了屋子里面。

“赵开基,你平时经常和阎胜利喝酒吗?”

“不错,我们经常在一起喝酒。”

“赵开基,高刘村高建国家发生火灾的事情,你还能记得吗?”

“记得,这件事情,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有人说高建国冒犯了狐狸大仙。”

“你怎么看这件事情呢?”

“要我说,这简直是胡扯,一定是高家得罪了什么人,人家记恨着,疙瘩又解不开,所以,就对高家下了黑手,对了,高家前后发生了两场火灾,这里面一定有古怪。”

“高建国家第二场大火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你还记得吗?”

“怎么不记得,在咱们奉贤大队,除了小孩子,恐怕没有人不记得这个日子。”

郑峰要的就是这个:“请你回忆一下,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七号中午,你是不是和阎胜利在一起喝酒了?”

“喝了,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

第八十四章 酒后真言

郑峰望了望李云帆,高建国家发生火灾的时间和阎胜利与赵开基在一起喝酒的时间太过接近。赵开基一定能提供一点有价值的情况。

“你们俩喝了多少酒?”

“阎胜利在门三妹的小卖部赊了一瓶洋河大曲。”

“拿什么下酒的呢?”

“阎胜利还赊了一包花生米和几两小馓子,我妹妹送来了几块玉米饼、一条红烧鱼,还有一茶缸丝瓜汤。”

赵开基的记性果然不错,一九七一年九月二十七号,阎胜利在小卖部赊的三样东西和门三妹赊账本上的记录分毫不差。

“什么时候开始喝酒的呢?”

“十二点半钟左右吧!具体时间,我不知道——我说的是大概时间。”

“喝到什么时间?”

“喝到一点多一点——我说的是大概时间,因为加工厂里面还有人等着我基米,我们在一起喝了一个钟头不到——在半个钟头到一个钟头之间。”赵开基说的是实情,他所提供的只能是大概时间。

对郑峰和同志们来讲,能有一个大概的时间就已经不错了。

“喝过酒以后,阎胜利做什么去了?”

“做什么去?我不知道,我看见他往葛家村那条路去了。”

“到高刘村,有几条路?”

“就葛家村这条路。”

在高建国家发生火灾这个特殊的时间段,阎巧巧和阎胜利同时向同一个方向——或者说同一个点运动,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九月二十七号,你再见到他,是在什么时候?”

“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很忙,只要机器一开,我就歇不下来了。”

“你们在大队部没有看见高建国家失火吗?”

“是门三妹最先看见的,我们只知道是高刘村方向有人家着火,并不知道是哪一个村子,更不知道是高建国家,在大队部和高刘村之间隔着两个村庄。高建国家失火,是后来才知道的。”

“当时,阎胜利在不在大队部?”

“不在,当时在大队部只有三个人,我一个,门三妹一个,另一个人是我们村子的赵小宝。”

“阎胜利有没有跟你谈过高建国家失火的事情呢?”

“谈——谈过,他还说过一句话,我印象很深。”

“什么话?”

“我有什么说什么,我当时觉得这句话有些不中听,那高老太太经常行善积德,在咱们奉贤大队德高望重,听说她家失火,有不少人到高刘村去探望。”

“阎胜利是不是有点幸灾乐祸?”

“首长说的对,那高建国曾经到县里去告过阎胜利的姐夫刘长海。阎胜利也许是想发泄心中的不满吧!”

“阎胜利说了一句什么话?”

“他说‘这是报应,是人神共愤’。”

“人神共愤?这是什么意思?”

“高建国不是得罪过刘长海吗?他说的神,应该就是曾经被高建国伤害过的一只狐狸吧!这并不能说明高建国家的火灾和阎胜利有关。既然我知道,不跟你们说也不好。”赵开基心里面还是有些顾虑的。

“你放心,我们在调查走访的过程中,会注意方式方法的。”

第八十五章 拜访胜利

“这我就放心了。”

“阎胜利说这句话的时候,还有谁在场呢?”

“就我们俩,当时,他喝了不少酒。”

酒后吐真言。

这至少能说明,阎胜利对高建国怀有刻骨的仇恨。再往深处想,阎胜利的情绪应该就是刘长海夫妻俩的情绪。

由此可见,刘长海和高建国之间的恩怨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丝毫的改变。

阎巧巧本身就有嫌疑,再加上阎胜利的嫌疑,两条线索出人意料地拧在了一起。阎巧巧有葛朝阳这块挡箭牌罩着,郑峰暂时还没有找到和她正面接触的理由,所以,郑峰和李云帆研究后决定,先和阎胜利进行正面接触。

摆在同志们面前的线头有好几根,现在,只能一根一根地理了。

郑峰从赵开基的口中得知,阎胜利家在南圩村中村,从西向东数第七家,阎胜利家院门前——不远处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塘,一走进村子就能看见,在阎胜利家的院门前的老槐树下,有一个被废弃多年的大石碾子。

郑峰一行告别赵开基和他的家人,往大队部和南圩村方向走去,从前场村到南圩村,必须经过大队部。

八点半钟,郑峰一行走进南圩村,南圩村在大路的东边,这是一个很大的村庄,村口所在地就是中村,首当其冲的是一个社场,几间房子,几垛草堆,这就是社场的全部,天太黑,看不到牛棚,更看不到牛。

大家穿过社场向东走,很快就看到了一个大水塘,水塘边只有几棵柳树,在水塘的北岸边,有几棵槐树,一棵槐树下,有一个大石碾子,石碾子已经四分五裂。

一行人在抬头看老槐树,低头看石碾子的时候,西边一户人家的院门开了,接着边伸出一个脑袋来,天太黑,看不清楚是男是女,此人对这么多人突然站在阎胜利家的院门口很感兴趣,不过,脑袋很快就不见了,接着便是关门声。

在阎胜利家的东边有一条路通向后村。

左元朝敲响了阎胜利家的院门——院门是插上的。

“来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声音很柔和。

先是移动门栓,接着门就开了。一个女人站在门内。

“请问大嫂,阎胜利在家吗?”

“在——”

“谁找我啊!”说话的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声音是从西边那户人家的院门口飘过来的。葛营长曾经说过,阎胜利和隔壁的寡妇董巧琳有一腿,难道就是这户人家吗?

“阎胜利,我们找你。”左元朝已经认出了阎胜利。

“哟,这不是左所长吗?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我们找你了解一点情况?”

“啥情况?”阎胜利明知故问,郑峰一行进驻高刘村的事情,已经在奉贤大队传开了。

“胜利,你让左所长他们进屋说话,站在外面有多冷啊!”女人道,这个女人应该就是阎胜利的老婆。果然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